四年级数学上册
童年读后感300字-新加坡留学一年费用
四年级数学上册
一 认识更大的数 姓名
《数一数》学案
一、温故引新
100张百元人民币=(
)元
二、自学质疑
1、认识“十万”
10个一万是( )
阅读课本说一说十万有多大?
十万名学生大约组成( )个班级。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
)
层楼高。十万步大约在400米的跑道上走( )圈。十万天大约是(
)
年。
三、导学解惑
认识“百万”,“千万”,“亿”
百万百万数:一百万、二百万、( )、( )、( )、
( )、( )、( )、(
)、( )。
千万千万数:一千万、二千万、( )、(
)、( )、
( )、( )、(
)、( )、( )。
10个一百万是( ),
10个一千万是( )。
通过观察你发现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是( )
( )个一万是一百万, ( )个十万是一千万,
(
)个一万是一千万, ( )个十万是一亿
( )个一万是一亿
( )个一百万是一亿
阅读课本数位顺序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数级分( )、( )、( )。
(2)从右数起,个级数位包括( )、( )、( )(
),万级
数位包括( )、( )、( )、( ),亿级数位包括(
)、( )、
( )、( )。
(3)说一说各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4)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数起,第五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
);第九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第八位是( )位,
计数单位是(
);第十一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
四、巩固练习
(1)10个一万是( ),10个十万是( ),10个(
)是一
千万,10个( )是一亿,( )个一百万是一亿。
(2)一亿里面有( )个一千万,一千万里面有( )个十万。
(3)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数起,第四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
第八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第十位是( )位,计数单位
是(
);第十二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
(4)用0、3、6、2、1组成的最大五位数是( ),最小五位数是
(
)。
(5)一个七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一个数它的最高位是百亿
位,它是( )位数。
(6)6087500是由( )个百万,( )个万,( )个千和(
)
个百组成。
六、拓展延伸
用3、8、0、0四个数写成两个四位数,要使他们的差是4500,这两个
数分别是(
)和( )。
四年级数学上册
《人口普查》学案
姓名:
一、温故引新
1、读出下面个数
6789读作:
8010读作:
7200读作: 20504读作:
2、你会读下面的数吗?试一试
6574320980读作:
32402780900读作:
二、自学质疑
在日常生活中,你在
什么地方见过大数呢?你想知道它们的读法和写法
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会有办法的!阅读课本
第6页的内容,回答
下面的问题。
1、你能读出全国、北京市、天津市的人口数吗?
1295330000读作:
13820000读作:
10010000读作:
2、你能写出香港与澳门的人口数吗?
六百七十八万写作: 四十四万写作:
三、导学解惑
1、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读数和写数的?
2、读数的时候应先( ),然后再一
级一级地读,亿级和万级的读
法和个级的读法相同,只是在读完亿级时在后面要加上“亿”,读完万级时
要
在后面加上“万”。 正确读出下面个数
354780290380
读作:
3 读作:
3、写数的时候应先写( )级、再写( )级、最后写(
)级。
每一级的写法和个级的写法相同。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
上写0占位。 正确写出下面个数
四百零五亿零七百零三万零三十 写作:
五十一零六十 写作:
四、巩固练习
1、小小填空知识多,请你用心填一填。
(1)8000008的最高位是(
)位,最高位上的8表示( ),
最低位上的8表示( )。
(2)最大的九位数是( ),最小的九位数是( )。
(3)一个七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亿位,
这个数是(
)位数。
(4)一个数有4个亿,3个百万和5个千组成,这个数写作(
),
读作( )。
2、读出下面个数
3844001 读作:
28440000
读作:
6012345601 读作:
3、写出线面个数
一亿四千九百四十八万 写作:
四亿五千五百九十四万 写作:
八亿零七百三十九万零二十 写作:
六、拓展延伸
用3个8和3个0组成不同的六位数
1、一个零都读不出的数是( )。
2、读出一个零的数是( )。
四年级数学上册
《国土面积》学案 姓名
一、温故引新
1、读出下面个数
6700000读作:
800000读作:
72000000读作:
2050000读作:
2、你会读下面的数吗?试一试
670万读作:
80万读作:
7200万读作: 205万读作:
二、自学质疑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的数写成以“万”或
“亿”为单位的数,那么怎样改写?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会有办法的!
阅读课本第9页的内容,回
答下面的问题。
1、将下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循序排列
9600000 450000 100000 1660000 1220000
( )>( )>( )>( )>(
)
讨论比较方法:
2、为了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的数写成以“万”或“
亿”为单位
的数,试一试,通过做你一定会发现什么。
9600000= 960万 1=100亿
24580000=( )万 7200000000=( )亿
670000=( )万 51000000000=( )亿
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导学解惑
1、两个多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怎样的?
如:5670000(
)10000000 ,位数多的数比较( )。
如:87105000(
)87106000,位数相同,从( )位开始比较。
2、说说你是怎样把整万、整亿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
如:80500000=( )万,去掉数末尾的( )个0,在数末尾写
上”万“字。
如:1050000000=( )亿,去掉数末尾的(
)个0,在数末尾
写上”亿“字。
四、巩固练习
1、读出下面个数,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400760
11203400 4001290 980968 3400670
( )>( )>( )>( )>(
)
2、将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20500000= 8000000= 120000=
3、将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3600000000=
900000000= 1=
五、汇报点评
1、小组汇报点评:
2、教师小结点评:
(1)两个多位数比较,位数多的数比较( ),如果位数相同,从( )
位开始比较。
(2)改写以“万”作单位的数方法是:去掉数末尾的(
)个0,在
数末尾写上”万“字。改写以“万”作单位的数方法是:去掉数末尾的(
)
个0,在数末尾写上”亿“字。
六、拓展延伸
在一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
中间添上一个0,所得三位数是原来的两
位数的9倍,原来的两位数是多少?
四年级数学上册
《近似数》学案 姓名
一、温故引新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下面这些数,你注意过吗?我们看到的这些
数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
1、我们全家一年的总收入约是6万元。 (
)
2、我妈妈新买的毛衣是235元。 ( )
3、我们家一个月的用水量约是8吨。 ( )
4、一盒牛奶重250ml.
( )
5、我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米。( )
二、自学质疑
1、阅读课文说说下面的数那些事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你的依据是什
么?
2、填一填,说一说:
某市在校学生今年共植树148264棵。
四舍五入到十位,要看( ),个位( )5,把它舍去,改写成(
),
所以148264≈( )
四舍五入到百位,要看(
),十位( )5, 向前一位( )
再把它舍去,改写成(
),所以148264≈( )
四舍五入到千位,要看(
),百位( )5,把它舍去,改写成( ),
所以148264≈(
)
四舍五入到万位,要看( ),千位( )5, 向前一位(
)
再把它舍去,改写成( ),所以148264≈( )
3、你还有什么不懂的?
三、导学解惑
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时,一定要看准要求
,要看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
要看哪一位后面的数是几,然后根据四舍五入的规则进行取舍。
如:4357809四舍五入到万位,就要看万位上5后面的数是( ),
万位上5后面的数(
)5,向前一位( ),再把它和后面的数全舍去,
改写成( )。
如:4357428四舍五入到千位,就要看千位上7后面的数是( ),
千位上7后面的数( )5,把它( ),改写成( )。
如:
试一试,你一定会成功
把71854202四舍五入到万位是(
)
把78659903四舍五入到万位是( )
四、巩固练习
1、按要求填表
44038
378826
70854
四舍五入
到十位
四舍五入
到十位
四舍五入
到十位
四舍五入
到十位
2、用“万”或“亿”作单位写出各数的近似数
456300≈( )万 3040999≈( )万
96870≈( )万 20065904≈( )万
7≈( )亿 9967983210≈( )亿
8654800000≈( )亿 658129000087≈( )亿
8043200000≈( )亿 1970909000≈(
)亿
六、拓展练习
用3个7、3个9和3个0组成一个最小的九位
数,然后用“万”
作单位,求出这个数的近似数。
(
)
≈( )万
四年级数学上册
二、线与交《线的认识》学案
姓名
一、温故引新
在生活中,你见过下面的线吗?说说你看到的线(见书图)
生活中的线有(
)的,有( )的。我们今天研究的是直直的线。
二、自学质疑
阅读课本第16页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看一看:图中有哪些线,你会画吗?试一试。
2、想一想,认一认:什么是线段?什么是射线?什么是直线?
3、讨论:
(1)线段有( )个端点;( )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2)射线有( )个端点;( )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
(3)直线(
)端点;( )向 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4、分别画一条线段、射线和直线
三、导学解惑
1、线段(
)一定的长度,是可以度量出来的,所以画的时候要在两
( )点上画。这两个点叫做(
)。你能画一条线段吗?
2、射线( )一定的长度,你能画一条射线吗?
3、直线也(
)一定的长度,像铁轨很长很长,仿佛没有尽头,这
种线我们把它叫做直线。你能画一条直线吗?
4、怎样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讨论后回答问题
线段:
读作线段( )或( )
射线:
读作射线( )
直线:
读作直线( )或( )。
四、巩固练习
1、填一填
(1)( )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他没有端点。
(2)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做( )。
(3)(
)只有一个端点,它可以向一段无限延长。
(4)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5)两点之间( )距离最短。
2、过A点画一条射线, 过B点画一条直线
A . B .
3、画线段AB
六、拓展延伸:
下面有四个点,经过两个点画直线,你能画几条?
. .
. .
四年级数学上册
《平移与平行》学案 姓名
一、温故引新
在生活中,你们经常见到他们吗?这里蕴藏着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
双杠的两根杠是互相(
)的,铅笔( )前后的线条是互相平行的。
你还能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二、自学质疑
今天我们来一起来学习“平行与平移”。板书课题。
阅读课本第18页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下图中找出两组互相平行的线段,并用不同的颜色描出来。
2、小鱼向右平移5格,平移前后小鱼图形中的那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用不同的颜色描出来。
3、折一折你能这折出互相平行的线吗?折一折,说一说。
4、生活中有很多平行线,想一想下面图案中那些先互相平行,并与同学
交流。
三、导学解惑
1、在( )内,( )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你会用两个三角板画一组平行线吗?试一试
3、怎样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教师示范,学生画
4、怎样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A
.B
四、巩固练习
1、下面的几组图中,那组是平行线,请你在括号里画√
( ) ( ) ( )
( ) ( )
( )
2、小小裁判员。( 对的画√,错的画×)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是平行线。( )
(2)经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无数条。
(3)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不可能互相平行的。( )
(4)长方形的两组对边是互相平行的。( )
3、分别画出下面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六、拓展延伸:
过A点分别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 A
.A
)(
四年级数学上册
《相交与垂直》学案 姓名
一、温故引新
1、下面的几组图中,那组是互相平行的?请在括号里画“√”
( ) ( ) ( )
( ) ( )
2、什么叫平行?两条直线除了平行,还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二、自学质疑
今天我们来一起来学习“相交与垂直”。板书课题。
阅读课本第21-22页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除了平行,还可以( )。
2、观察,当两条直线相交成( )时,这两条直线叫做( )。
3、你能用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是两条折痕互相垂直吗?动手吧!
4、你能用三角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吗?
三、导学解惑
1、怎样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试一试
.
.
2、怎样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试一试
A
.
A
.
A
.
四、巩固练习
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A
.
五、汇报点评
1、小组汇报点评:
2、教师总结点评:
A
.
四年级数学上册
《卫星运行时间》学案 姓名
一、温故引新
1、看谁算得对。
20×5= 12×5= 32×3=
14×2=
200×5= 120×5= 32×30=
114×2=
20×500= 120×50= 320×3=
114×20=
2、列竖式计算。
25×6=
48×9= 517×3=
二、
自学质疑
1、先读题思考所求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
算式:
2、先思考怎样用学过的知识解决。
算法一:先算20圈:列式计算是:
再算1圈: 列式计算是:
20圈加1圈:列式计算是:
算法二:把21看成7×3,那么:114×21=114×( )×(
=
=
算法三:用竖式计算
1 1 4
× 2 1
---------------
1 1 4
(
)
---------------
( )
)
3、试一试: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75
×24=
309
×26=
248
×45=
三、导学解惑
1、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2、末尾有0的数相乘对位应注意什么?
四、
巩固练习
1、用竖式计算
124
×17=
603×34=
679
×35=
280
×37=
2、下面是水果批发部某一天的销售记录。你能算出每种水果各卖了多
少元吗?
梨 苹果
106
42
橘子
243
17
橙子
204
35
售出数量(箱) 113
单价(元)
总价(元)
24
3、商店一共进了542个玩具熊,卖出208个。
(1)已经卖出的玩具熊单价是16元,共收入多少元?
(2)剩下的玩具熊按单价13元卖出,还能收入多少元?
四年级数学上册
《体育场》学案 姓名
一、温故引新
1、请你估计下面各数
(1)中心小学有学生895人,大约有(
)人。
(2)张老师每月工资是1309元,大约是( )元。
(3)《小学数学题典》有693页,大约有( )页。
(4)学校操场面积是2293平方米,大约是( )平方米。
2、估计下面个体的结果
52×98≈ 69×103≈ 42×294≈
32×102≈ 195×29≈ 39×105≈
二、自学质疑
观察情境图你能估计出体育场有多少名观众吗?
1、看图,将一个看台平均分成6份,数一数,其中一份有( )人,
估计这个看台有(
)名观众。
2、数一数,这个看台实际共有( )名观众,差别大吗?
3、还有其他的估计方法吗?说一说。
4、这个体育场共有28个看台,如果每个看台的观
众数大致相等,
你能估计出这个体育场有多少名观众吗?请写出你的算法:
。
三、导学解惑
观察书中图片你是怎样估计有多少粒大豆的?
说说你估计的方法:
方法一:平均分成6快,数一数每块是( )粒 ,然后再计算,
列式为:
,约等于( )粒。
方法二:数一数长大约有( )粒,在数一数宽有(
)粒,
然后长乘以宽,列式为: ,约等于( )粒。
四、巩固练习
1、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452
×24=
18
×530=
704×32=
2、不用计算,判断对错。
62
×38=1816( )
88
×17=1499( )
580×50=2900 ( ) 704×32=7566( )
3、一辆卡车能装61筐苹果,每筐苹果重28千克。这辆卡车约能装苹果
多少千克?
四年级数学上册
《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学案 姓名
一、温故引新(以两人小组复述回顾下面的内容)
1、用字母表示下面的运算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
加法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 。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4×25×4 125×25×8
125×25×8×4
25×12 125×32 456+327+573+344
二、自学质疑
看情境图,谁能说一说你看到我们
今天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今天我
们就一起继续学习“探索与发现(三)乘法的分配律”。板书课题。
1、观察情境图,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你又是怎么算的?
2、先算前面的块数应怎样算?你的列式是( )结果得
数是(
);再算左面的块数应怎样算?你的列式是( ),
结果得数是(
)。你发现了什么?
。
3、填一填 :
(10+7)×6= ×6 +
×6
8×(125+9)=8× + 8 ×
7×48+7×52=7×( + )
4、你能再写出两个这样的式子吗?试一试
5、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你的发现吗?
(a+b)×c=
三、导学解惑
1、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你会吗?试一试,相信你一定会成
功。
(40+4)×25 34×72+34×28 32×(200+3)
2、仔细观察下面的题,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试一试,相信你一定能行。
47×99+47 25×42 53×101
四、巩固练习
1、试一试,你一定会成功。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85×82+82×15
(125+25)×4 38×102
2、算一算,你一定是最棒的。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03×23
125×88 99×99+99
六、拓展延伸:
汽车运了24箱苹果汁和26箱橘子汁,每箱饮料24瓶,一共有多少瓶?<
/p>
(用两种方法解答)
五、汇报点评
1、小组汇报点评: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感
受?(小组讨论选人汇报)
2、教师点评:首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肯定。对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作总结
以及应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