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和公式
胜利学院-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公式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一
、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且每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
的进率是“十”。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个位起,从低位到高位每四
位分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
级。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二、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写个级。(2)读亿级和万级的数,<
br>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和“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
个0
都不读;中间或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亿以内数的写法:(1)先
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2)哪一位上一个单位
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四、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
起,最高位上的数
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
大小为止。多个数进行比较大小
时,要看清楚要求,别丢数。可以先把相同位数的数组成一
组,然后再逐一进行比较。
五、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万位后面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
字。整亿数改
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亿位后面8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亿”
字。
例:400000=40万 =120亿
六、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首先要确定
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然后看清省去部分的最高位,
最后按“四舍五入”法求其近似数。
567850≈57万 1356965487≈14亿
12756≈10000
1389000≈1390000
=1万
=139万
小于5,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
大于5,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
改写成0.
全舍去,改写成0。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七、人们在数物体时,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
没
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八、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一、线段的特征: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
射线的特征: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直线的特征: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
限延伸。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
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线段 射线 直线
第
1
页
二、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边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顶点
边
三、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º
”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
大小是1度,记作1º。
四、量角的方法:“两重一看” 1、用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2、量角器的0
刻度线
与角的一条边重合。3、看角的另一条边对应的刻度,即是角的度数。
五、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2)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张开的大小,张开的越大,角越大。
六、小于90º的角叫做锐角。
等于90º的角叫做直角。
大于90º而小于180º的角叫做钝角。
等于180º的角叫做平角。平角的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
等于360º的角叫做周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
⌒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七、画角的方法:1、画一条射
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
线重合。2、看清0刻度是内圈还是外圈,在量角
器所需度数的地方点一个点。3、以画出的
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几
十和几,再分别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
乘得的积加起来。
16×3=10×3+6×3=48
二、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先按照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算
出积,然后在得数后面添一
个0。
160×3=480
16×3=48 48加上一个0就是480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
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
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
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
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第
2
页
1 4 5
× 1 2
2 9 0
先用个位上的2乘以145
1 4 5
再用十位上的1乘以145
1 7 4 0
最后把乘得的数加起来
四、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
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1
6 ┊ 0
× 3 ┊ 0
4 8 ┆ 0 0
┆
先算16×3 再添两个0
五、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其表示方法是所行路程时间单位
速度=路程÷时间
例:甲乙两地相距450千米,汽车5小时行完,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50÷5=90(千米)
答:汽车每小时行90千米。
时间=路程÷速度
例:甲乙两地相距450千米,汽车每小时行90千米,几小时可以行完?
450÷90=5(小时)
答:5小时可以行完。
路程=速度×时间
例:汽车每小时行90千米,5小时从甲地行到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90×5=45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450千米。
车辆行驶时,如果路程一定,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就短。
六、积的变化规律: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要乘(或除
以)几。
8 × 15 =120
× ×
4 4
8 × 60 =480
2、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它们的乘积不变。
第
3
页
8 × 15 = 120
× ÷ 不
3 3 变
24 ×
5 = 120
3、在乘法中,要想使积不变,两个因数的变化就要相反。一个因数乘一
个数,另一个
因数就要除以相同的数。
七、乘法估算,什么时候应估大
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
地采用“四舍五入”取近似数,但结果一定要接近
准确值。
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不相交(平行)
相交以有成直角
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
二、平行: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三、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
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
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四、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
B
C
A和B都和C平行,A、B也互相平行。
五、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 B
C
A和B都和C垂直,A、B互相平行。
第
4
页
六、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1、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
重合。2、沿着
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和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3、从直角的顶点起沿另
一
条直角边画一条射线。在垂足处标出垂直符号。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长方形(正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的,相邻的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七、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
垂线:1、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2、沿着
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
靠近这个点。3、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
条直线。在垂足处标出垂直符号。
八、平行线
的画法: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
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
尺,然后平移三角尺。3、再沿第一步中的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
(利用上面的方法可以检验两条直线
是否平行。)
九、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两点之间的连线线段最短。
十、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对角的度数相等。
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平形四
边形变形后,周长没有发生改变,但面积的大小却发生
了改变。
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梯形
正方形
四边形
十一、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
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
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可以画出两种长
度的高。
高
高
底
十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底
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较短的边叫做梯形的上底,较长的
边叫做
梯形的下底,不平行的那组对边,分别叫做梯形的腰。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当一条腰与上底、下底垂直时,这个梯形叫做 直角梯形。
第
5
页
从梯形上底的一点到下底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梯形只有一种长度的高。
上底
腰
高 腰 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
下底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1、整十数除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的
口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乘除法的关系用乘法算除法,
另一种是用表内除法计算。
2、
被除数或除数是接近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要用“四舍五入”法把它们看成接近它们
的整十数和几百几
十数来估算。
二、笔算除法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
1、从被除
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再试除前
三位。
(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三、商的变化规律:1、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
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就
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48 ÷ 12 = 4
÷3 ×3
48 ÷ 4 = 12
48 ÷ 12 = 4
×2
÷2
48 ÷ 24 = 2
2、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变,被
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就要乘(或除以)相同
的数。
48
÷ 12 = 4
÷2 ÷2
24 ÷ 12 = 2
48 ÷
12 = 4
×2 ×2
96 ÷ 12 = 8
第
6
页
3、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48 ÷ 12 = 4
÷2 ÷2
24 ÷ 6 = 4
48 ÷ 12 = 4
×2 ×2
96 ÷
24 = 4
第六单元 统计
一、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和表示
方法与单式条形统计图基本相同,只是在每组数中有
两个数据,需要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或底纹)的直条
来表示,同时要注明图例。
二、运用横向、纵向、综合、对比等不同的方法观察、分析复式条形统计
图,从中获取尽可
能多的信息,而且可以根据获取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一、烙饼的最佳方案是每一次尽可能地让锅里按要求放最多
的饼,这样既没有浪费资源,又
节省时间。
二、烙饼所用的最少时间=烙饼的总面数÷锅里每次最多可烙的面数×烙一次所用的时间
烙饼的总面数=要烙的饼数×2
三、解决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需要按以下的步骤进行: 1、思考完成一项工作要做哪些事
情;
2、分析每项事情各需要多少时间;
3、合理安排工作的顺序,明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四、解决同
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策略,要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在与对方进行比
赛时,要详细地分析自己
与对方的情况,反复研究各种对策,在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中,选
择一个利多弊少的最优策略,从而使劣
势变为优势,最终取得胜利。
11×11=121 25× 1=25
25×25=625 125×10=1250
12×12=144
25× 2=50 125×1=125
13×13=169
25× 3=75 125×2=250
14×14=196
25× 4=100 125×3=375
15×15=225
25× 5=125 125×4=500
16×16=256
25× 6=150 125×5=625
17×17=289
25× 7=175 125×6=750
18×18=324
25× 8=200 125×7=875
19×19=361
25× 9=225 125×8=1000
20×20=400
25×10=250 125×9=1125
第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