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答案
材料专业排名-校长职责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一、计数单位与数位
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由小到大排列)
数位有
个位、十位、百位、位千、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由从右第一位到排列)
考试题型。
1、从右起第九位是(亿 位 ),它的计数单位是(亿
);第六位的左边第一位是( 百万位 )。
第六位的右边一位是(万位 )。
2、4567098123读作(四十五亿六千七百零九万八千一百二十三 ),8在第(千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千 ), 它表示(8)个(千
),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4567100000);把它“四舍五入”到
亿位约是(
4600000000 )。
3、4读作(四千零九亿),把它改写成“万”做单位的数是(40090000万);
把它改写成“亿”做单位的数是( 4009亿 );
4、由
4个十亿、8个千万、5个十万和6个一所组成的数是(4080500006),它的最高位在右起第(十
)
位。 4800900050读作(
四十八亿零九十万零五十),“四百零七亿零五十万零四百零三”写作
( 4 )。
5、万级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 百万 、千万 ),数位(万位 、十万位、 百万位
、千万位 ).
6、比较大小 568009○56809
568009○568091 5690900○5690980
二、计数的方法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的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表示物体个数
的1,2,3……都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判断题
1、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
2、计数单位有个位、十位、百位、位千、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等。( )
3、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结合图形记忆几何的概念
1、 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就是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延长,可以量出长度。
2、
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以测量长度。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不可以测量长度。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
画一条直线。
边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顶点
边
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边。
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
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份所对的角是1度。
角的大小与两边画出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
等腰直角三角形(45度、45度、90度)
三角板的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30度、60度、90度)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如三角板上 45度+45度+90度 =
30度+60度+90度 = 180度)
大于0度并且小于90度 的角是锐角
直角=90度
大于90度并且小于180度是钝角
平角=180度 周角=360度
周角=360度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对顶角相等 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
用一幅三角板可以拼出 45度+30度 = 75 度 90度+30度 =120 度
45度+60度 =105 度
45度+90度 =135 度 60度+90度 =150
度 45度-30度 = 15 度
时针走1小时所经过的角度是30度。6时整时针与分针成180度。9时与3时整都是90度;
12时整时针与分针成360度。
120度
主要的题目
1、
准确地画出75度 142度的角
2、 准确地量出120度和60度的角
3、
运用“对顶角相等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角的计算。如上图
求其它3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度?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总价=数量×单价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重要提醒:理解积的变化规律最好的方法,就是举例法,举例法就可以解决很多的难题。
积的变化规律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或除以)几,积也乘以(或除以,0除外)几。
积的变化规律2: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积不变。
也就是
积的变化规律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0除外)几倍。
6×2= 12 8×125=1000
30×8=240
6×20=120
24×125=3×8×125=3×1000=3000 6×8=(30÷5)×8=
240÷5=48
6×200=1200
72×125=9×8×125=9×1000=9000 15×8=(30÷2)×8=
240÷2= 120
积的变化规律2: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不变。
18×24=432
105×45= 4725
(18÷2)×(24×2)= 432
(105÷5)×(45×5)= 4725
(18×2)×(24÷2)= 432
(105×3)×(45÷3)= 4725
典型的题目
1、A×B=
120,那么A×2×B = ( 240 ); A×2×B
×3=(720);
A÷ 2 ×B = ( 60
); (A÷ 2)× (B÷ 2)= (30 )
(A÷ 2)× (B× 2)= ( 120 )
2、两个因数(0除外)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除以3,积( 不变 );
两个因数(0除外)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8,另一个因数不变,积( 乘8 )。
两个因数(0除外)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乘4,积(乘12 )。
两个因数(0除外)相乘,其中一个因数除以3,另一个因数除以2,积(除以6 )。
两个因数(0除外)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2,积(除以2 )。 <
br>(提示:如果不会就举例,积的变化规律比较抽象,如果孩子的确不理解建议放弃,等孩子再过两年就会明
白了,要想100分就一定要会做。)
3、 从甲地到乙地,原来以60千米时的速度,4小
时到达,如果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2倍,现在可以多
少小时到达?
第一种方法:
①、先求甲地到乙地的路程( 根据路程=速度×时间)
60×4=240(千米)
②、再求现在的速度(现在的速度=原来的速度×2)
60×2=120(千米时)
③最后求现在可以多少小时到达? (时间=路程÷速度)
240÷120= 2(小时)
第二种方法:(路程不变,速度扩大2倍,时间缩小2倍,但是小学不提倡这样做)
4÷2= 2(小时)
4、从甲地到乙地,原来以80千米时的速度,4小时到达,但事实是用了8小时,实际的速度是多少?
第一种方法:
①、先求甲地到乙地的路程( 根据路程=速度×时间)
80×4=320(千米)
②、再求现在的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
320÷8= 40(千米时)
第二种方法:(路程不变,速度缩小几倍,时间扩大几倍)
①、先求时间扩大几倍
8÷4= 2
②、再求现在的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
80÷2= 40(千米时)
5、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面积是80
平方米,长是16米,如果宽是原来的2倍,长不变,求现在的的菜
地面积?第一种方法:
①、先求原来的的宽(宽=面积÷长)
80 ÷16= 5 (米)
②、最后求现在的菜地的宽(现在的菜地的宽=原来的的宽×2)
③最后求现在的菜地面积(
面积=长×宽)
16×10 = 160 (平方米)
第二种方法:(长不变,宽扩大几倍,面积也扩大几倍,但是小学不提倡这样做)
现在的菜地面积: 80×2 = 160 (平方米)
6、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面积是80平
方米,宽是5米,如果长是原来的一半,宽不变,求现在的菜地面积?
第一种方法:
①、先求原来的长(长=面积÷宽)
80 ÷5= 16 (米)
②、最后求现在的菜地的长(现在的菜地的宽=原来的的宽÷2)
16 ÷2= 8 (米)
③最后求现在的菜地面积( 面积=长×宽)
8×5= 400 (平方米)
第二种方法:(宽不变,长缩小几倍,面积也缩小几倍,但是小学不提倡这样做)
现在的菜地面积: 80÷2= 40 (平方米)
7、火车每小时可以行驶120千米,它的速度可以写成(120千米 时 )。
8、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 五 )位数。
(特例提示100×10=1000 ;900×90=81000)
9、250×4的积末尾有(3 )个0。
10、笔算下列各题
630×80 639×80 608×85
630×82 125×24
11、估算
639×82≈56000 609×78≈48000
698×98≈70000 630×45≈30000
700×80=56000
600×80 =48000 700×100=70000 600×50= 30000
12、用递等式计算
62×85 + 62×25
678 — 78÷6
38 + 62×25
600÷25 + 400÷25
、
运用积的变化规律,不计算比较大小
420 × 30
=
42 × 300 38
× 120
<
380 × 14
25 × 400 < 440 ×
25 48 × 30 <24 × 70
125×24≈2000
100×20=2000
13
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结合图形记忆几何的概念)
1、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2、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3、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容易变形。
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平行四边形可以有两条不同长度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两组对边互相平行而且相等;对角相等。不是轴对称图形,没有对称轴。
AB∥CD
BC∥AD AB=CD BC=AD ∠B = ∠D ∠A = ∠C
∠A
+∠B +∠C + ∠D = 360°
长方形:两组对边互相平行而且相等;邻边互相垂直;
4个直角;2条对称轴。
AB∥CD BC∥AD AB⊥BC BC⊥CD AB⊥AD CD⊥AD
AB=CD BC=AD ∠B = ∠D = ∠A = ∠C =90°
∠A
+∠B +∠C + ∠D = 360°
正方形:两组对边互相平行而且相等;邻边互相垂直;4条边相等。
4个直角;4条对称轴。
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AB∥CD BC∥AD AB⊥BC
BC⊥CD AB⊥AD CD⊥AD
AB=CD BC=AD ∠B = ∠D =
∠A = ∠C =90°
∠A +∠B +∠C + ∠D = 360°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AD∥BC)
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叫做梯形的腰。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AD∥BC AB = DC ∠B =∠C )
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相等。∠A +∠B +∠C + ∠D = 360°
等腰梯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上底
腰
腰
下底
上底
腰 腰
下底
一定要过关的题目
1、 过直线外一点A分别作垂线和平行线
. .
2、 作出以下图形的高,
(重要提醒,作高与垂线时牢记标上直角符号,作垂线用实线,作高用虚线)
3、量出下图的每个角的度数后,标在图上,并归纳结论。
4、画出68
°
和112
°
、55
°
和125°
的角。
5、在下图的平行四边形中,已知∠A=
130°,求∠B 、∠C、∠D的度数。
解:∠C=∠A=
130°(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B=∠D=(360° - 130°) ÷ 2
=230°÷ 2
=115°
(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重要提醒:理解积的变化规律最好的方法,就是举例法,举例法就可以解决很多的难题。
商的变化规律1: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例如:9 ÷3 = 3 900 ÷ 300 = 3
90 ÷
30 = 3 90 ÷ 30 = 3
900 ÷ 300 = 3
9 ÷3 = 3
商的变化规律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要除以(或乘)相同
的数。
例如:900 ÷ 30 = 30 900 ÷
30 = 30
900 ÷ (30×10)= 30 ÷ 10 = 3
900 ÷(30÷10)= 30 ×10 = 300
商的变化规律3: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 除数不变,商也乘(或除以)
相同的数
例如:90÷ 30 = 3 900 ÷ 30
= 30
(90×10)÷ 30 = 3×10 = 30
(900÷10)÷ 30 = 30 ÷10 =3
744820÷ 35
商是(五位数);商的最高位在(万位)上。 6-1=5
65208÷ 35
商是(四位数);商的最高位在(千位)上。 5-1=4
4482÷ 35
商是(三位数);商的最高位在(百位)上。 4-1=3
806÷ 35
商是(两位数);商的最高位在(十位)上。 3-1=2
分析得出结论:当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大于除数时,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位数—1
744820÷ 78 商是(四位数);商的最高位在(千位)上。6-2=4
65208÷ 78 商是(三位数);商的最高位在(百位)上。5-2=3
4482÷ 78 商是(两位数);商的最高位在(十位)上。4-2=2
7448206÷ 78 商是(五位数);商的最高位在(万位)上。7-2=5
分析得出结论:当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小于除数时, 商的位数= 被除数的位数—2
一、除法的估算( 方法:被除数与除要有倍数关系)
例如:438 ÷ 87
≈ 5 (把438看成450 ,87看成90 ,因为450与90 有倍数关系)
438 ÷ 62 ≈ 7 (把438看成420 ,62看成60 ,因为420与60 有倍数关系)
4388 ÷ 87 ≈90 4088 ÷ 56≈ 70 3756
÷ 87≈40 2489 ÷ 53 ≈ 50
4388 ÷ 9 ≈ 500
(把4388看成4500 ,因为4500与9 有倍数关系)
口算
3600 ÷ 60
= 60 4800 ÷ 24 = 200 5600÷80=
70 460 ÷23=20
二、笔算并且验算
5670
÷ 38
24579 ÷ 35
3600 ÷ 60
5600 ÷ 28
三、
运用商的变化规律,不计算比较大小
420÷ 60
<
420 ÷ 70
840 ÷ 65 〉420 ÷ 35
648÷ 60
<
324÷ 60
运用商的变化规律或积的变化规律填空
1、当 A × B = 400
时,那么 2A × B = (800 ) ; 2A ×3 B = (2400 )
( A ÷2)× B = (200) (A ÷2)×
(B÷5) = (40 )
(A ÷2)× (B×2) = (400 )
2、当A ÷ B = 80时,那么( A ÷2)÷ B = (40 )
( A ÷2)÷( B÷2) = (80 )
(A × 2)÷( B× 2)
= (80) ( A ×3)÷ B×
(
3
)
= 80
A÷(B÷
2)
= 160
3A ÷ B =(240 )
四、运用商的变化规律填空。(提示如果不会就举例,商的变化
规律比较抽象,如果孩子的确不理解建议放
弃,等孩子再过两年就会明白了,要想考满分就一定要会做。
)
1、被除数乘5,除数(也乘5 ),商不变。(例如:80÷8 = 10
(80×5)÷(8×5 )=10 )
2、被除数不变,除数除以5,商(乘5 )。
3、被除数不变,除数乘5,商(除以5 )。
4、被除数除以5,除数除以5,商( 不变
)。
5、被除数乘5, 除数不变,商(也乘5 )。
6、被除数除以5,
除数不变,商(除以5 )。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1、
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正反两面都要烙,每面4分钟。烙5张饼至少要花多少时间?
次数张数
①
正
反
②
正
反
③
正
反
④
正
反
⑤
正
反
时间
4分钟
4分钟
4分钟
4分钟
4分钟
烙5张饼至少要花的时间: 4×5=20( 分)
2、 在公用电话停,有甲、乙、丙三人等着打电话。甲要用6分钟,乙要用3分钟,,丙要用10分钟
。
最合理的顺序是怎样排队?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是多少分钟?
(提示:按照时间短优先的原则排队,这样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
①甲等候的时间:3+6=9(分钟)
②乙等候的时间:3分钟
③丙等候的时间:3+6+9=18(分钟)
④甲、乙、丙等候时间的总和:3+9+18=30(分钟)
答:最合理的顺序是乙 →
甲→丙 ;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是 30分钟 。
3、 做“香葱抄鸡蛋”的工序和时间分
别如下:抄蛋6分钟,烧热油1分钟,搅蛋1分钟,烧热锅2分
钟,洗锅3分钟,切葱1分钟,敲蛋1分
钟。做好这道菜最少要用多少分钟?
洗锅3分钟→烧热锅2分钟(同时切葱1分钟,敲蛋1分钟)→烧
热油1分钟(同时搅蛋1分钟)→抄蛋6分
钟.
答:做好这道菜最少要用12分钟.
4、 一场拍球比赛,规定三局两胜,下表是参赛双方的资料:
队员编号
红队(个分)
黄队(个分)
1号
20
24
2号
40
53
3号
60
35
要想红队获得胜利,恰当的对阵方案是:
红队(个分)
黄队(个分)
胜负
1号(20)
2号(53)
负
2号(40)
3号(35)
胜
3号(60)
1号(24)
胜
也可以这样做:
红队1号对阵黄队(2 )号 。
红队2号对阵黄队 ( 3
)号 。
红队3号对阵黄队 ( 1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