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优秀公开课
我的同桌作文-那一次我真开心
四年级数学上册优秀公开课“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9—42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演示设疑:两支铅笔落在地上,可能会
形成什么样的图形?(教师两只手各拿一支
铅笔,同时松手,两支铅笔落在讲桌后面,不让学生看到落地
后的情形)
2.尝试探究:先独立思考,用小棒摆一摆;再在小组内交流,由组长组织大
家把不
同的摆法放在展示板上。
(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
3.展示分享:
(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讨论: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得出结论:把小棒的位置稍微变动一下,就成了不同的图形,情况有很多种。
教师从中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图形并画下来,作为研究的对象。
设计意图:通过
对“两支铅笔落在地上,可能会形成什么样的图形”的探究,初步感
知同一平面中两条直线存在相交、不
相交的两种可能。
二、分类比较,掌握特征
(一)图形分类。
课件出示:
1.尝试把老师画在黑板上的图形进行分类。
要求说出: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和同组小伙伴互相交流,请组长归纳小组的观点并汇报。
可能出现:
生:①和④是一类,因为它们是交叉的,②和③是一类,它们没有交叉。
生:①②③是一类,因为线是斜的,④的两条线是横平竖直的,可以单独是一类。
(学生如有“交叉”这样的说法,引导表述为数学语言“相交”,并说明相交的一点是交
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四幅图的分夹,学生对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了进
一
步的认识,由于没有分类标准的限制,孩子们的想象任意驰骋。
2.把铅笔想象成直线,再次分类。
引导:生活中很多物体是线段,像刚才我们
研究的小棒、铅笔,假如把线段两端无
限延长就成为了直线,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假如把这几幅图中的
直线无限延长,
又该怎样分类呢?
生:①和④是一类,因为它们已经相交;③是
一类,因为这两条线延长后肯定相
交;②是一类,因为图形的两条线无论怎样延长都不会相交
生:①③④是一类,无限延长后它们会相交;②则无点;而②号图形中的两条
线无论
怎么延长都不会相交。
揭示:研究两条直线位置关系不仅要看表面现象,更要注重实质。
生:③号图形中的两条线延长后会相交,有一个交点;而②号图形中的两条线无
论怎
么延长都不会相交。
……
设计意图:当直线的特点赋予其中,这
几幅图的分类则有了明确的指向,学生的思
考自然指向相交和不相交。
3.得出结论。
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可能。
(二)认识平行。
1.介绍: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
的平行线。
板书:互相平行 平行线
说一说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阅读课本第39页,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平行。
2.我们每天都和平行线打交道,说说哪些物体或图形的边是互相平行的。
教师适时出示:
3.强调“同一平面”。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请学生在长方体上找平行线。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在同一个平面内也不相交的两条线,提问:这两条线是互相平
行吗?
得出结沦:研究平行线要在同一平面内。
4.判断:哪几组线互相平行?哪几组线不是平行线,为什么?
(三)认识垂直。
以下三幅图,老师已将它们分类,认真看、仔细想!老师是按
照怎样的标准进行分类
的?静思后小组内交流。
启发:两条直线相交,形成了几个角?这几个角有特点吗?(用三角板的直角验证图④
中的直角)
1.得出结论。两条直线不仅相交而且形成了直角,数学上是怎样描述的?看书第42
页。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互相垂直、垂线。
2.互相说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练一练:你能找到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
设计意图:在动
手摆两支铅笔的位置、图形的分类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平行
线”“垂线”。采用学生看书自学、
在实物图片上找、判断等方法,学生的感性认识得
到强化,从而逐步认识“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
特征。
4.判断:哪组线是互相垂直的?哪组不是?为什么?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一)找生活中的垂直和平行。
引导: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交道。你们看书本封面相邻的两边是互相垂
直的,相对的两边是
互相平行的。同学们想一想、找一找,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
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
,找到后快快把你的发现告诉同组的同
学。
(二)下列图形上有几组平行线和垂线?
( )组平行线(
)组平行线( )组平行线
( )组垂线 ( )组垂线 ( )组垂线
(三)折纸:你能折出有平行线和垂线的图形吗?
1.引导:同学们在平面图形
上和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组平行线和垂线,那要是给每个
同学一张不规则纸,你们能动手折一折,折出具有
垂线与平行线的图形吗?
2.展示分享。
四、反馈评价,全课总结
同学们,你觉得这节课里你表现得怎样?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名师教案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京市东城区新鲜胡同小学 陈友鹏(初稿) 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
修中心 王彦伟(统稿)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
生活实际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认识
平行四边形
的底和高。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对应的数学思想。 (二)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的过程,充分感受平行
四边形的本质特征。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
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三、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板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师:同
学们,你们认识平行线吗?请看屏幕,这里面哪一组是平行线? 课
件出示:
(1)提问:第②组是平行线吗?第⑤组呢?我们来看这三
组平行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课件动态依次演示: (2)师:
认识这个四边形吗? 2.点明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行四
边形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旧知识复习,让学生快速进
入
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件的动画演示自然由平行线
过度到平行四边形,让学
生直观感受到平行四边形的本质,为后面平
行四边形意义的教学做好思维上的孕伏。
(二)自主探究,合
作交流 1.平行四边形的意义 (1)提供感性材料
师:生活中你见过
平行四边形吗?在哪见过,能给大家说一说吗? ①学生尝试举例。
②
教师课件出示生活中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的实例。
a.引导学生找一找、
说一说课件实例中的平行四边形。
b.课件呈现:上面的各图中都有平
行四边形。 (2)合作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①师:我们把刚才
找
到的平行四边形放在一起来观察一下,结合我们对平行四边形初步的
认识,谁能说一说它们有
哪些共同的特点? 预设:对边平行、对边
相等、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是否具有这样的特征呢?在1号
学具袋
里的小篇子上也有这些平行四边形,你们可以两人一组研究研究。
②
学生小组合作,利用三角板、直尺等学具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③
小组汇报交流:
预设: 量一量:发现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对
角相等。 画一画:分别在对边之间画垂线段,
经过测量发现垂线段
的长度都一样。说明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在汇报的过
程中,
如果学生说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也相等。教师要及时总
结:就是两组对边分别相等。让学生在交流
的过程中提升概括能力。
(3)抽象概括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①学生尝试概括平行四边形的定
义。 师:平行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如果请你说一说什么是平行四边形,你想怎么说?你们先四人一组互相说一说,推荐一个你们组
认为说的最好的,到前面来说给
大家听,让大家一听就能明白是平行
四边形。 ②与书上的定义进行比较。 师:(刚才大家说了自己的
看
法,你们想不想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学生读,教师板书:两组对
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
平行四边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4)
巩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
一想平行
四边形什么样?想好了吗?下面三个图形中哪一个是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比较开放,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平行四
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通过问题的
引领,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合
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教师适时的给予点拨,以便于学生加以总结和<
br>概括。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介绍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可以用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边的特点时素材为例) 刚才同学们证<
br>明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的特点时用到了平行线的性质。这条垂直线段
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说一说
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师帮助学
生梳理语言: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
点
到垂足之间的距离就是平行四边形的的一条高。垂足所在的边就是底。
(2)还以这条边为底,还能再画一条高吗?可以作多少条高?这些
高长度相等吗?为什么?
(3)练习:(课件出示) ①这是
平行四边形的高吗?为什么?
②从这点怎样作平行四边形的高
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原有素材引入到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认识,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平行线间距
离处处相等,平行对边间的距离
就相当于是平行四边形的高。通过一
题多变、一题多练帮助学生在对比中更全面、深刻地认识概念。在学
习活动中将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将观察与推理相结合,促进学生不断
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
认识与理解。 (三)巩固练习,强
化认知 1.第64页做一做 2.选择:(课件出示)
上图中相对应的
底和高是( )。 A.6和1 B.5和4 C.2和4
D.3和1
3.说一说下图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厘米?(每个方格边
长1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设计,让学生
在辨析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
认识与理解,提升学生的观
察能力、概括和归纳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练习,不仅使
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底和高的意义,同时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平行四
边形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四)总结梳理,拓展延伸 1.今天这节
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平行四边形在我们的生
活中有着哪些实际应用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通
过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本课所学的知识,最后通过课外延伸让学生感受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下一节课的教
学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