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总结与归纳
北京庙会-水果谜语大全及答案
一诚教育
第一讲 万以上数的认识
知识清单
1、万以上数的读写
数位顺序表
……
数位 …… 千
亿
位
计数…… 千
单位 亿
亿级
百十亿千
亿亿位 万
位 位 位
百十亿 千
亿 亿 万
万级
百十万千
万万位 位
位 位
百十万 千
万 万
个级
百十个
位 位 位
百 十 个
(1)读数、写数的时候,要先分级,从右向左依次为个级、万级、亿级。
(2)数位和计数单位一样吗?
计数单位从右向左依次是: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
、千万、亿、
十亿、百亿、千亿……
这些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从
低位到高位,个级包括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对应的
计数单位分别是个、十、百、千。
万级的数位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对应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万、
十万、百万、千万。
亿级包括的数位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对应的计数单位分别是
亿、十亿、百亿、千
亿。
(4)从个位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第十二位是千亿位。
(5)万位的右边是千位,左边是十万位。
(6)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br>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十个一万
是十万,十个十万是一
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十个一千万是一亿,十个一
亿是十亿,十个十亿是一百亿,十个一百亿是一
千亿。
(7)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8)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怎样读?
(1)先分级,先读亿级,然后读万级,再读个级;
(2)亿级(万级)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
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
都只读一个0.
3、怎样写?
(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这个数有 3
级。先写亿级,然后写万级,再写
个级;
一诚教育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4、比较大小?
(1)先看位数,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
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
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5、改写
(1)将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先分级,找万位,后面4个0
改写成万字。
(2)将整亿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先分级,找亿位,后面8个0
改写成亿字。
6、“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看“十位”上的数字;
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看“百位”上面的数字;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看“千位”上面的数字;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看“千万位”上面的数字;
(2)小于5,把它和后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大于或等于5,先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后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7、自然数
(1)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2)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所有自然数都是整数。
(4)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数字编码
(1)从数字编码中获取相关的信息;
(2)运用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首先要确定数字编码包含的信息,再用数字合理进行编排。
9、用计算器计算
(1)电子计算机是由电源及开关、显示屏、键盘和内部电路等部分构成。
(2)ONC是开机键,它有接通电源和清屏的作用。
(3)OFF是关机键,可以切断电源。
(4)+ - × ÷ 是四则运算键,0 1
……9是数字键,是清除数据键。
巩固提升
一、
填空。(每空1分,共51分)
1、( )个十万是一百万,一百个亿里有(
)个十亿。
2、一个数从右边起,万位是第( )位,亿位是第( )位。
3、653917420,这个数的最高位时( )位,十万位上是( ),表示(
)
一诚教育
个( )。
4、读数的时候,要从( )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万
级时先按照(
)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 )字或( )字。
5、写数的时候,从(
)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哪个数位一个单位也没
有,就在哪个儿数位上写( )。
6、 8个万,6个千,2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数写作(
),读作:
( )。
7、一个数是由7个百万、9个万、5个千组成的,这个数是( )位数;写作
(
);把它省略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
8、一个数是27281,另一个数是254200,它们的和大约是( )。
9、5078261是( )位数,5在( )位上,表示有( )个(
),7在
( )位上,它的计数单位是( ),表示有( )个(
),6在( )
位上,表示有6个( )。5078261≈( )万。
10、一千万是( )个百万,( )个一千万是一亿。十万的(
)倍是一百
万。10个一千是( )。
11、1的个级上的数字是( ),表示有( )个(
)。万级
上的数字是( ),表示有( )个(
)。亿级上的数字是( ),
表示有( )个( )。
1读作:(
)。
12、填 <、>或= 。
243268( )24468 20300( )30100
3760000( )367万
1101万( )11010000
9999899( )9998999 9999万( )1亿
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6分)
(1)四十、四万、四亿组成的数是( )。
A.4000040040 B.400040040
C.400004040
(2)比最小的九位数少1的数是(
),比最大的九位数多1的数是( )。
A.99999999
B.100000000 C.1000000001
D.1000000000
E.999999999
(3)、下面( )是电子计算器上的清除键。
A
B C
SET MC CE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计数单位。
B、 4936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49。
C、
604000是由6个十万和4个千组成的。
(5)、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与“十万位”相邻的两个单位分别是百万位和万位。
B、2001103>20万。
C、一个一万、一个一千和一个十组成的数是1。
三、写出下面用线划出的数。(每空1分,共6分)
1.仓前粮站收购早稻五百九十万二千三百七十八千克( )
2.1996年上半年我国外汇储备已突破八百五十亿美元( )
3.1994年全国销售图书六十二亿二千四百万册,( )
4.一堆货物重一百三十四万五千二百千克。(
)
5. 去年,安江水库比1994年多蓄水二十亿立方米(
)发电量
一诚教育
已超过十四亿五千万千瓦小时。(
)
四、先读数,并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1)2014年XX县小学毕业班学生有32604人,全县中、小学生共239820人,
教师10986人。学校建设投入46025000元。
32604读作:
239820读作:
10986读作:
46025000读作:
32604≈
239820≈
10986≈
46025000≈
五、先读数,并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1)1995年上半年杭州市工交系统开发新产品产值达7590000000元,创利润
5
49820000元,税收309563210元。
7590000000读作:
549820000读作:
549820000≈
309563210≈
六、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小红的身份证号码是51542。……( )
(2)645048≈640000。…………………………………( )
(3)7306001读作七千三百零六万零一。…………….( )
(4)三亿零三百写作300000300。…………………….( )
(5)43999≈40000。……………………………………..( )
七、
□
里最大能填几?(每空1分,共5分)
74
□
995≈740000
25
□
9950000≈25亿 565050>5
□
5049
365872
□
021≈365873万
9
□
999998<99899999
八、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并用>连接起来。(共3分)
8006万 8500
8050万 8540 8504 1亿
(
)
九、根据要求组数,每种情况写两个数。(共6分)
用5、7、3和四个0组成一个七位数:一个零也不读出来:( ) 、
(
)。只读出一个0:( ) 、( )。读出两个
0:(
) 、( )。
十、应用题。(每小题3 分,共6分)
1.
养鸡场养了530000只公鸡, 2150000只母鸡,养鸡场母鸡比公鸡多多少只?
2. 爸爸、妈妈去年养殖收入152348元,开商店收入38920元,爸爸、妈妈去年
一
共收入大约多少元?
一诚教育
第二讲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知识清单
1、加减法的关系
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差=被减数
2、加法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
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
一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
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相当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a-b-c=a-(b+c)
a+b-c= a-c+b
多加几就减几;多减几就加几;少减几再减几;少加几再加几。
技巧点拨
一、加法:
1.利用加法交换律
例如:254+158+246
我们首
先观察发现254与246相加可以凑成整百,于是交换158和246两个
加数的位置,变成254+
246+158。
2.利用加法结合律
例如:365+458+242
我们发现后两个加数可以相加成整百数,于是变成365+(458+242)。
3.拆分加数
例如:568+203
我们发现203距离200较近,于是将20
3拆分成200+3,算式变成
568+200+3。
例如:289+198
我们
发现198距离200较近,于是将198改写成200-2,算是变成
289+200-2。
二、减法:
1.交换减数位置:
例如:452-269-152
我们发
现452-152能得整百数,于是交换减数位置,算式变成452-152-269。
连续减去两个数
等于减去两个数的和:
例如:562-236-164
我们发现两个减数236与164的
和能凑成整百,于是算式变成562-
一诚教育
(236+164),注意括号里要变成两数相加。
2.拆分减数:
例如:313-102
我们发现减数102距离100较近,可以拆分成100+2,但是在
减法算式里要
变成313-100-2。
例如:521-298
我们发现减数29
8距离300较近,可以拆分成300-2,但是注意在减法算式里
要变成521-300+2。
三、加减混合:
1.加减换位:
例如:526—257+274
可以将算式改为526+274—257。
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分别减去这两个数:
例如:568—(254+168)
我们可以打开括号,注意括号里的加号在打开括号后要变成减号,于是算式变成
568—25
4—168,然后调整减数位置,因为568先减去168可以凑成整百数,
于是算式变成568—16
8—254。
2、综合运用:
例如:57+68—57+68
很多同学
盲目地写成(57+68)—(57+68)是错误的,我们发现第二个57
前面是减号,可以和第一个
57合并成57—57,而第二个68前面是加号,只
能和第一个68合并成68+68,所以算式应变
成
(57—57)+(68+68)。
例如:628—(254+128+146)
有些时候我们在同一道题中运用多种方法,总之
一个原则,但不改变运算结果的
前提下尽可能的使运算更加简便。如上题,我们发现628先减去括号里
的128
比较简便,余下两个数254与146恰好相加是整百,于是算式变为(628—128)—(254+146)。
巩固提升
一、填空题。
1.如果用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那么加法交换律可以表示成
(
),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那么加法结合律可以表
示成( )。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79-85-15=179-(□+□)
272-103=272-100-□
383+99=383+100-□
一诚教育
3.( )+136=300 158+(
)=454 395-( )=105
( )-326=70 (
)+294=374 ( )-400=500
4.根据给出的算式填空。
(1)800-342=458
342+( )=800
800-( )=458
(2)354+147=501
501-( )=354
501-( )=147
5.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240,被减数是( )。
6.两个数的差是15,如果被减数增加2,减数减少2,差应该是(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几,差也增加几。
( )
2.□-43=138,那么□=138-43。 ( )
3.273-208=273-200+8 ( )
4.256+128=128+256应用了加法交换律。 ( )
5.在进行简便计算时,通常要把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同时使用。
三、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
43+57= 200-29=
450-400= 69+131=
100+2= 97+3=
204-200= 360+240=
2.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548+294= 326+477=
589+235=
3.用简便方法计算。
274+598
456-197 279+204
400-346-54
563+89+111 873-48-152
)。
)
(
一诚教育
四、下面是滨海某超市10~12月份售出
婴儿奶粉、青少年奶粉、中老年补钙奶粉、
无糖奶粉登记表。
单位:箱
10月份 11月份 12月份
婴儿奶粉 246 287 313
青少年奶粉 349
286 314
中老年补钙奶粉 154 105 295
无糖奶粉 149 134
166
滨海某超市10~12月份售出婴儿奶粉共( )箱,青少年奶粉共(
)箱,中老
年补钙奶粉共( )箱,无糖奶粉共( )箱。婴儿奶粉比青少年奶粉少售出
(
)箱。
五、解决问题。
1.明明读一本故事书,共有447页,第一周读了135页,第二
周读了265页。还剩
多少页没读?
2.光明小学的孩子们给希望小
学捐款,四年级捐了256元,五年级捐了372元,六
年级捐了328元。这三个年级一共捐了多少元
?
3.工程队修一条全长484米的水渠,第一天修了148米,第二天修了1
52米,剩下
的第三天修完。第三天修了多少米?
4.奶奶家鸡、鸭、鹅共养了多少只?
5.学校举行运动会,各个年级参加运动会的人数情况如下表:
单位:人
年级
人数 109 104 96 98 117 156
一诚教育
(1)一、二、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
(2)六年级参加的比三年级多多少人?
(3)自己提个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
6.小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将
减数98看成了89,得到的结果是158。正确的结果
应该是多少?
一诚教育
第三讲 角
知识清单
1、线段、直线、射线
⑴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可以度量。
⑵直线:一条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后就是一条直线。 没有端点,无限长,
不能度量。经过一点
的直线有无数条,经过两点的直线只有一条。三条直线相交
最多有三个交点。
⑶射线: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后就是一条射线。 有1个端点,无限长,不
能度量。
2、角的度量
⑴角的意义、角的组成、角的表示方法: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是角,这个点是角的顶点,两条射线是角的边。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角的大
小与角两边开叉的程
度有关,与角的边的长度无关。
⑵认识量角器: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量。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
每一份
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⑶角的度量: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把量角器放
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
心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
的
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⑷角的分类:小于90°的角是锐角,90°的角是直角,大于
90°而小于180°
的角是钝角,180°的角是平角,360°的角是周角。
平角的两条边刚好在一条直线上。但是平角不是一条直线,直线也不是平角。
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是周角。周角的两条边完全重合在一
起。
一个周角=2个平角= 4个直角 =360° 一个平角=2个直角=180°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角:周角 >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⑸角的画法:画一条射线,使量
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
射线重合;在量角器上找到要画的度数所在的刻度线的位置
,点一个点;以画出
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才点的那一点,再画一条射线,这时所形成的角就是要求画的角。
⑹用一副三角板可以拼画的角:15°、30°、45°、60°、75°、90°、
105°、135°、180°等的角。
⑺时钟每一大格为30°,每一小格为6°。
9时30分为105°,6时30分为15°,3时30分为75°,4时30分为45°。
一诚教育
巩固提升
一、填空题
1、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 )所组成的图形,这一点是角的(
),
两条射线是角的( )。
2、通过一点可以作(
)条直线,两点之间可以作( )条线段,从一
点出发可以作( )条射线。
3、角的大小与( )有关。
4、将一个圆对折三次得到的角的度数是( )。
5、3点整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 )度,是( )
角。
6、钟面上( )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平角。
7、一个周角=(
)个平角=( )个直角。
8、已知∠1+∠2=125°,
∠2是直角的一半,那么∠1=( )。
9、2个∠1与46°的和是一个直角,∠1=( )度。
10、如果∠1是∠2的3倍,∠1=96°,那么∠2=( )。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面( )是射线。
A、米尺 B、手电筒的光 C、D、竹棍
2、小强画了一条(
)长5厘米。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D、角
3、把直角、钝角、平角、锐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的是( )。
A、直角、锐角、平角、钝角 B、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C、钝角、平角、直角、锐角 D、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4、用一副三角板不能拼出( )。
A、15° B、20°
C、135° D、150°
5、右图中有( )个角。
A、5 B、6 C、10 D、15
6、王庄要修一条公路,怎样修最省钱,请你画出示意图
一诚教育
7、请你写出图中的角
三、用量角器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四、1、用量角器分别画出下列度数的角
105°
85 ° 150°
2、(1)以A点为顶点,画一个55度的角。 (2)画一个130度的角。
A·
3、下面的角是(
)度,以A点为顶点,在这个角内画一个45度的角。
A
2
1
3
一诚教育
4、下图中的
1与 2是否相等,为什么?
五、计算下面图形中角的度数。
1、已知∠1=75°,
∠2=
∠3=
∠4=
2、
30°
3
2
1
35°
∠1=
∠2=
∠3=
2
3
1
4
3、
3
2
(正方形)
1
∠1=
∠2=
∠3=
一诚教育
第四讲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知识清单
1、口算与估算
⑴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用整百数百位上的数乘
整十数十位上的
数,再在所得的数的后面添3个0.
乘法中积随因数变化的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就扩大几
倍。
⑵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先分别把这两个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用
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值,再把
两个近似数相乘。
2、笔算乘法
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法则: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
三位数,得数的
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
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⑵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当三位数中间有0时,用
两位数的个位、十位
上的数字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字,包括0都要乘,与0相乘得0后,再加上进位数,合并在一起。
⑶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
然后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在列竖
式计算时,要
注意书写格式,末尾的0都放在一起,0前面的数位对齐。
⑷三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在比较
复杂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
算中,常会出现连续进位,在计算中应看清哪位向哪位进,进几,不要忘
记进位。
3、解决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定要弄懂题意,理清数量关系,知道要想求出所
求问题
必须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收入-费用=利润
一诚教育
巩固提升
一、想一想,填一填。(23分)
1、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积是( )。
2、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两个0,那么乘积的末尾至少有( )个0。
3、计算16×300时,可以先算( ),再在积的末尾添( )。
4、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乘6,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 )。
5、两数相乘的积是42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10,那么积是
(
)。
6、两个因数的积是25,如果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除以5,积是( )。
7、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也乘10,积( )。
8、已知A×B=500,如果A×3,则积是( );如果B除以5,则积是(
)。
9、一架飞机的速度可达每小时900千米,可以写作( )。
10、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2小时行驶了120千米,汽车的速度是
(
)。
11、特快列车每小时行160千米,6小时可行( )千米.
12、一个篮球的单价是120元,买了60个,一共需要( )元。
13、小明买3支钢笔用了24元,买同样的18支要( )元。
14、根据62×16=992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62×160=
620×1600= 992÷16= 620×( )
=9920
15、下面算式中,不同的图形表示不同的数,相同的图形表示相同的数,如果
△+□=200,□×5=80,那么△=( ),□=( )。
16、在○填上“>”、“<”或“=”。
180×5○160×6
47×100○470×10
二、用心选一选。(10分)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 )。
A、不变
B、扩大10倍 C、缩小10倍
2、125×80的积的末尾有(
)个零。
A、2 B、3 C、4
3、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 )。
A、四位数 B、五位数
C、四位数或五位数
4、正方形的边长扩大6倍,它的面积( )。
A、扩大6倍 B、扩大12倍 C、扩大36倍
5、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50米分,小东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0千米时,(
)
的速度快。
A、小明 B、小东 C、一样快
三、吹泡泡,真好玩。(9分)
一诚教育
四、计算题要仔细。
1、估算。(8分)
603×21≈
49×101≈
2、笔算(带▲要验算)(21分)
399×42≈
402×18≈
123×27= 504×32=
407×35=
60×780= 930×22=
▲450×90=
五、解决问题。(29分,5+6+6+6+6分)
1、星月饭店平均每天要用掉270双一
次性筷子。这个饭店每个月大约要用掉多
少双一次性筷子?(按30天计算)
2、新华书店为庆祝“六一”儿童节,买 4套儿童百科送1套。
一次买5套,每套便宜多少钱?
每套45元
一诚教育
3、星期天王华一家去郊游,去时用了3小时,返回时用了2小时。
(1)从王华家到郊游地有多远?
(2)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从甲地到乙地有320千米,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
时能赶到乙地吗?
5、思雨花屋一部分花的价格和九月份卖出的盆数如下表:
品 种
14 23 18
单价元
245 102 160
卖出的盆数盆
(1))每种花卖了多少元?
(2))一共收入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至少提出一个并解答)
一诚教育
第五讲 相交与平行
知识清单
⑴相交:两条直线相交确定一
点,这一点是它们的交点;两条直线相交成四
个角。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其他的三个
角也是直角。
⑵垂直、垂线与垂足: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其中
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互相垂直的
两条直线所形成的四个角都是
直角。
⑶垂线的画法: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方法:第一步:把三角板的
一条直角边
与已知直线重合;第二步:平移三角板使它的直角顶点与直线上的那
一点重合;第三步:用左手按住三角
板,右手握笔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
条直线,就是原来已知直线的垂线。
⑷过直线外一
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方法:第一步、第三步与过直线上一点画
已知直线的垂线相同,只是第二步平移三角
板使它的另一条直角边经过直线外的
那一点。
⑸平行线的意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
线叫做平行线,组成平行线
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⑹平行线的画法:可以用两个三角板或一把
直尺和一个三角板画平行线,画
的步骤是:固定三角板,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用直尺紧靠三角板
的另一
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板;再沿一条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用画
平行线的
方法,可以检验两条直线或线段是不是互相平行。
⑺两条平行线间可以画出无数条垂线,这些垂直线段
的长度处处相等,且垂
线段之间互相平行。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
br>的距离。长方形和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对边互相平行。
巩固与提升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每空2分,其中第6题4分,共22分)
1、线段(
)个端点,射线( )个端点,直线( )端
点。
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 )。
3、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时,其中的一个角是直角,其他三个角都
( )。
4、从直线外一点向直线画一条垂直线段,再画几条不垂直的线段,
一诚教育
其中( )线段最短。
5、在一个正方形中有(
)组对边互相平行。
6、 a
右图中有4条直线a,b,c,d,其中
d
( )和( )互相平行
b (
)和( )互相垂直
c
7、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和位置关系如果不平行,那它们肯定
( )。
8
、同一平面内,直线a与直线b互相垂直,直线c与直线a互相垂
直,那么直线b与直线c的关系是(
)。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7分)
1、小方在纸上画了一条平行线。(
)
2、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3、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互相垂直。( )
4、上午九时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互相垂直。( )
5、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互相垂直且平行。( )
6、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和它垂直。…( )
7、在同一平面内,平行的两条直线永远不会相交。( )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10分)
1、两条平行线之间的
最短。A、线段B、直线C、垂线段
2正方形的相邻两边互相()A、垂直B、平行C、重合
3、右图中有( ) 组平行线。A、2
一诚教育
B、3 C、4
4、右图中一个是长方形,一个是正方形,则∠1( )∠2。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判断
5、把(
)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
A、半圆
B、一个圆 C、正方形
四、动手实践,操作应用。(39分)
1、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6分)
A·
A·
A·
2、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6分)
A·
A· A·
3、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6分)
·A
·A A·
4、过A点分别画出a、b两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4分)
一诚教育
A·
a
b
5、请你先画
一条直线,然后在直线外画一个A点,使A点到直线的
距离为3厘米,你会画吗?(4分)
6、在图中平行线之间,画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形。(4分)
7、用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4分)
8、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3条垂线,并量出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
(
)。(5分)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
9、小明要从A点出发到河边取水饮马,他怎样走路程最短?把他走的
路线画出来。(6分)
一诚教育
第六讲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知识清单
1、口算与估算
⑴整百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被除数百位和十位上
的数字除以除数十
位上的数字,再在得数的末位添上1个0;
⑵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首先用四舍五入法省略除数最高位后面的
尾数,把除数看作一个“整十数”,再把“整十数”十位上的
数字与被除数百位
上的数字比,如果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字大于或者等于“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字,
就省略被除数百位后面的尾数;如果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字小于“整十数”十位上
的数字,就省略被除数
前两位后面的尾数,然后用求得的近似数除以“整十数”。
2、笔算除法
⑴三位数除以两位
数的计算法则: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
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就去除被除数的
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
就在那一位上写商,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⑵商的末尾有0的情况:当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时,正好除尽,别忘了在商的
个位写0占位;当除到被除数
的十位时,余数比除数小,别忘了商的个位上的
0.
3、探索规律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几倍,商就缩小几倍;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几倍,
商就扩大几倍;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几倍,商也扩大几倍;除数不变,被除数缩小几倍,
商也缩小几倍。 <
br>(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商不变的性质
)
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
外),商不变,余
数也要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巩固提升
一、填空(20)
1、计算452÷58时,一般把除数看作(
)来试商。计算502÷72
时,一般把除数看作( )来试商。
2、一个三位数除以一个两位数,商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3、(
)的10倍是200;用80去除480,结果是( )。
4、(
)个12是288,( )是36的13倍。
5、要使654÷
8的商是两位数,方框里最大可以填( ),最小是( )。
6、在一个除法算式里,除数是36,则余数最大是(
)。如果这个算式中商
一诚教育
是8,余数是6,则被除数是(
)。
7、甲数是乙数的2倍,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
);如果甲数扩大5倍,要
使商不变,乙数应当( )。
8、从630里连续减去( )个42,得数等于0。
9、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
)乘以或除以( ),商
( )。
10、在12
÷4=3中,如果被除数加上24,要使商不变,除数应(
果被除数减去9,要使商不变,除数应(
)。
11、根据80÷40=2,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800÷400=
40÷20= 160÷80=
8000÷2000= 4000÷2000=
2400÷1200=
二、慎重选择(5)
1、被除数除以10,除数(
),商才能不变。
A、乘以10 B、除以10
C、不变
2、根据42÷7=6可以知道 84÷14=( )
A、6 B、12 C、60
3、60×□<492,□里最大能填( )。
A、7
B、8 C、9
4、□46÷73,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
A、5 B、7 C、9
5、两数相除,被除数扩大2倍,除数缩小2倍,商( )
A、扩大4倍
B、缩小4倍 C、不变
三、准确判断(5)
1、因为7÷2=3……1,所以70÷20=3……1。 ( )
2、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数就一定扩大10倍。 (
3.甲数除以乙数商15;如果甲数和乙数都扩大3倍,商就是45( )
4、用100元钱最多可以买3颗篮球。 (
5、 1520÷50=30……2
(
四、按要求做一做。(16)
1、选择对试商情况的正确判断。(4)
① 5
31)184 A、商大了 B、商正好 C、商小了
②
9
12 ) 102 A、商大了 B、商正好 C、商小了
2、大圆里每个算式的商是否与小圆里的相同?相同的在括号内画
“√”,不同的画“△”。(8)
);如
)
)
)
一诚教育
3、森林医生,有错误的话请你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4)
五、细心算一算(21)
1、口算:(5)
60÷30= 90÷6=
125
8= 1500÷50= 84÷42=
1200÷200= 300÷40= 478÷81≈ 0÷25=
320
1=
2.竖式计算。(前两道题要验算)(3+3+2+2)
312÷24= 486÷32=
验
验
算:
算:
4800÷800= 297÷59=
一诚教育
3.估算(6)
283÷70≈
350÷48≈ 540÷62≈
712÷90≈
320÷37≈ 235÷40≈
六、列式计算(9)
1.
甲数是690,是乙数的15倍,求乙数。
2. 6800除以25再除以8,商是多少?
3. 甲数比乙数的45倍多25,乙数是745,甲数是多少?
七、解决问题(24)
1.
王大伯家养了185只公鸡,229只母鸡和23只鸭。养的鸡的只数是鸭的几倍?
(4)
2.(4)
.
3. 从阳新县到武汉市的路程
是240千米,一辆小汽车上午8:00从阳新县出发,
中午11:00到达武汉,这辆小汽车平均每小
时行多少千米?(4)
4. 高师傅8小时做了168个零件,王师傅7小时做
了196个零件。高师傅比王
师傅平均每小时少做多少个零件?(6)
5.某小区有相同的12幢楼房,一共住了384户人家,每幢楼里有4个单元。每
个单元里住几户人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