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完整版
竞选州长-司法考试时间
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课题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1.会读“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
本课“锋、昨”等9个生字,会写“叔
叔、足迹”等6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3.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4.在朗读的过程中,
边读边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猜想“泥泞、年迈”等
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
5.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感悟雷锋精神,学习雷锋精神。
6.学习雷锋精神,做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的好孩子。
1.会读“曾、蒙”等13个生字、会
写本课“锋、昨”等9个生字,会写“叔
叔、足迹”等6个词语。
教学
重点
2.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
方法。
3.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
难点
教学素
材
教学
目标
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1.搜集有关雷锋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2.课件。
3.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第一课时
1.会读“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本课“锋、昨”等9个生字,会写“叔
教学
目标
叔、足迹”等6个词语。
2.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教具
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走近雷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会唱《学习雷锋好榜
样》吗?
生齐唱。
师:这首歌的主人公是—— 雷锋叔叔(板书:雷锋叔
叔,并指导“雷”、“叔”的书写)。那你知道雷
锋叔叔
为什么是我们的“好榜样”吗?
介绍雷锋的故事。(课件出示2)
雷锋,原名雷正兴,中国湖南人 ,1940年出生。他
1954年(14岁)的时候加入中国
少年先锋队,之后在1960
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
是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的同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伟
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短暂的一生中帮助了无数人。
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雷
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设计意图
由《学习雷锋好榜
样》这首学生一般都会
唱的歌曲引入,既与本
文的主人公紧密相连,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
兴趣,活跃了课堂
教学
气氛。
介绍雷锋,让同学
们对雷锋有个比较全
面
的了解,特别是“雷
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
了一火车。”的助人为
导入
1962年8月15日,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因
乐的精神,这正是我们
(
)
分钟
公殉职,年仅22岁。因雷锋乐于助人,所以雷锋二字已
本课中要求
达到的情
在中国内地成了“好人好事”的代名词。毛泽东把3月5
感、态度、价值观的内
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雷锋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
容之一。
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
照。
师:是啊,雷锋叔叔就是这样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当
时人们还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
做了一火车。”不仅如此,雷锋叔叔还特别关心小学生的
成长,在抚顺市的一所小学
里,二年级的同学都特别自豪,
因为他们有一位校外辅导员是一位解放军叔叔,这位解放
军叔叔
就是雷锋叔叔,雷锋叔叔经常到学校给他们讲故
事,做游戏,他们都特别喜欢雷锋叔叔。
可是
,突然有一天,他们得到了雷锋叔叔因公牺牲的
消息。难道说雷锋叔叔再也不能来了,同学们怎么也不相
信这是真的,于是就结伴到处去寻找雷锋叔叔。同学们还
满怀深情地呼唤着:雷锋叔叔,你在哪
里。(板书:你在
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法指导:(课件出示3)
标注:标出诗节。(按空行共分为四节)
识记:标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
记一记。
想想:结合“我知道”中的两条消息,想:雷锋叔
叔,在哪里?(讨论)
2.讨论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3.师生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齐读: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
鼻音拼读一遍,连读三遍)
4.教师:
(1)配乐诵读。
(2)学生边听边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新课
教学
(
)分钟
(3)检查自学情况:
①小老师领读生字
②小组开火车读
③认读生字词语。(课件出示4、5)
léi fēnɡ shū shu cénɡ jīnɡ
ní nìnɡ jiǎo wō nián mài
雷 锋 叔 叔 曾 经 泥
泞 脚 窝 年 迈
jīnɡ jí huā bàn jīnɡ yínɡ
xún mì xū yào wēn nuǎn
荆 棘 花 瓣 晶 莹 寻 觅
需 要 温 暖
④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水彩颜色把词语在文中涂出。
出示句子,巩固认字: (课件出示6)
A.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B.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
C.冒着蒙蒙的细雨,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
D.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⑤理解词语。(课件出示7)
年迈:年纪很大了。(看图明意思)
教
是为了不教,在
教学中,首先教给学生
方法,进行学法指导,
再让学生利用老师教给的方法去阅读课文,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师领读、小组开
火车读,让学生对生
字、新词的读音准确把<
br>握,然后放在具体的语
言环境进行检查,看看
学生掌握的情况,以便
适时调整教
学进度、改
变教学方法。
理解词语的方法
泥泞:指道路上因为下雨的缘故而积水,有很多种,例如实物理
从而导致的烂泥,使道路行走举步维艰。解法、看图理解法、联
(看图法) 系上下文理解法、
查字
晶莹:形容露珠等球型物体光亮而透明。晶:光亮透典词典理解法等,教会
明。莹:光亮透
明。(由露珠的光亮透明的特点来猜) 学生一些解词方法,在
寻觅:寻找。联系下文中的“找到”,猜
想“寻觅”课外阅读中遇到生疏
的意思是“寻找”。
练习:(课件出示8)
用你猜词意的方法猜下面的词语是什么意思:
荆棘:泛指丛生于山野间的带棘小灌木。
的字词时可以猜测出
意思。
交流不同的识字
和记字的方法,发挥集
体智慧,让学
生在集体
的环境中进行语文的
学习,学习效果也十分
显著。
选取几个最容易
写错的字进行教学,在
轻音乐中让学生愉快
(看图法)
蒙蒙(的细雨)。指下得很小的雨。(联系生活经
验)
⑥合作交流识字方法。(课件出示9)
A.换偏旁识字:峰-山+钅=锋
B.形近字加减:酒-一=洒
C.比较形近字的方法来识字:
昨(昨天)
冒(冒雨)(感冒) 暖(暖和)(温暖)
作(作文) 昌(南昌)(武昌)
援(支援)(援助)
D.拆一拆:北+月=背
⑦同桌互相检查,读全对的给他画上一滴小露珠。
⑧指名分节读诗歌,教师相机正音。
朗读指导:(课件出示10)
朗读本诗,主要体会“谁需要帮助,我们就伸出热情练习,以减
轻学习的疲
的手;谁需要温暖,我们就献上一颗火热的心”的思想感劳。
情。朗读时,要读出
深情呼唤的语气。两次呼唤“雷锋叔
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
本文是首诗歌,朗
与缓的变化。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读好是达到课的
目标
以后的诗句可适当提高音调。
三、写字指导。(课件出示11)
1.观察我会写的字,说发现。
的重要因素之一。所
以,把诗的朗读作为教
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2.范写以下几个字:
援:右半部,不要写成“爱”。洒:不要写成“酒”。
冒:上边不要写成了“日”字,也不要写成了“曰”
字,而要写成一个下框,里面两横不要挨着
了框的两边。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播放古筝曲)
4.展示交流。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把下面的音节选在下面的框中。
bàn nìnɡ mì shùn yínɡ
泞 瓣
觅 莹 顺
2.我会组词。
万(
) 西( ) 冒( ) 昨( ) 锋( )
迈(
) 洒( ) 昌( ) 作( ) 峰( )
3.猜猜下面词语的意思 。
①寻觅:
②泥泞:
③年迈:
【答案】
1. nìnɡ bàn mì yínɡ shùn
2.
万(千万) 西(西方) 冒( 感冒 ) 昨(昨天) 锋(锋利 )
迈(年迈)
洒(洒水) 昌(南昌 ) 作(作业 ) 峰(山峰)
3.①寻找。②
下指道路上因为下雨的缘故而积水,从而导致的烂泥,使道路行走举步维艰。
③年纪很大。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具
准备
1.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2.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温习导入。
导入
(
)分
认读生字,说说词语的意思。
钟
二、学习新课,理解课文。
1 .学习一、三小节(课件出示13)
师:请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小朋友们都去了哪
些地方寻找雷锋?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
生回答。(板书:长长的小溪 弯弯的小路 )
“小朋友们都去了
哪些地方可寻找雷锋”
就如一根红线,一下子
师: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两组词语,你有什
将后面两个重点段的
么发现吗?
内容串了起来,学生很
新课
生说发现。(字数相同,结构相似)
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
教学
( )
师:是啊,这就是诗歌的优美,你能用你的朗读
心中也有了明确的理
分钟
读出这种优美的感觉吗?
解思路。
生读词语。
师:同学们,小朋友们为什么要寻找雷锋叔叔呢?
生回答。
师:是啊,雷锋叔叔经常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
做游戏,就像是着急的亲人一样,亲人不见了,我们
怎么能不着急呢?(屏幕出示:第一小节)
生边读边体会小朋友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的急
“他们找到雷锋叔
切心情。
叔没有,雷锋叔叔来这
师:请带着这样的心情,让我们读一读第三小节。
里干了什么”这个问
学生练习朗读。
2.学习第二、四小节。(课件出示14、15)
题,将学生引导到对雷
锋所做的事情上,从雷
(1) 师:他们找到雷锋叔叔了吗
?(没有)但是雷
锋所做的好事中体会
锋叔叔来没来过?(来过)来干什么了?
他助人为乐的精神品
生回答,读二、四小节。
师:雷锋送迷路的孩子回家是顺利的吗?(不是)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请在书上圈出来。
生标示回答词语:抱着、冒着、蒙蒙的细雨、泥
泞
师:你能抓住这几个词语来读一读这一小节吗?
屏幕出示图片,理解“泥泞”。
师:如果你走在这样的一条道路上是什么感受?
雷锋会很快就帮孩子找到家人吗?
生体会雷锋的困难。
师:是啊,这样的一条道路,即使自己走也会很
艰难,更何况雷锋要
抱着一个孩子,还要冒着蒙蒙的
细雨,雷锋与这个孩子素不相识,他为什么在这么艰
质。把诗化
的评议还原
成有血有肉的故事,激
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
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引
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
象,使雷锋精神更加典
型化、具体化和鲜明
化。
雷锋叔叔处处想着
苦的环境下还要帮助孩子找到家人?雷锋当时是怎么<
br>别人,通过理解雷锋对
想的?
陌生人都是那么的关
生体会雷锋坚持帮助孩子的决心和对他人的关
爱,为他们做好事从不
爱。
吝啬,有了这层意义的
带着这种感情女生朗读。
师:是啊,雷锋就是这样,
抱着一个迷路的孩子,
冒着蒙蒙的细雨,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泥泞的小路
上,即使雨水早已湿透
了他的衣服,即使泥巴早已裹
住了他的双脚,但他没有放弃,仍然坚持把孩子送回
了家。
生齐读。
(2 )师:请同学们像学习第二小节一样,自学第
四小节,一边
读一边圈出体现雷锋叔叔做好事不怕困
理解,就很容易理解后
面的“哪里需要他,哪
里
就有他的身影”。它
的深层含义是:希望人
间处处都有雷锋这样
的人存在,把爱撒向那
些需要的人。
难的词语。
背着 年迈 踏着 荆棘
洒下的汗滴
师:(屏幕出示图片)理解荆棘。
师:你能谈一谈你的感受吗?
生体会雷锋背着年迈的大娘走在弯弯的小路上,
刺人的荆棘可能划伤他的鞋和脚,所以肯定
很不好
走,很辛苦,走一会儿,雷锋叔叔就可能汗流浃背,
因此花瓣上留下了他像露珠一样晶莹
的汗滴。
生朗读,体会雷锋的辛苦。
师:为什么雷锋叔叔要对一位陌生的老大娘付出
这么多? (课件出示16)
生体会雷锋急人所急,想人所想,无私奉献的精
神,齐读。
(3
)请同学们想一想,除了诗中的这两件事情,
雷锋叔叔还会做哪些好事?(屏幕出示图片)
雷锋就是这样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把帮助别人
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这样一个令人尊敬的战士,孩子们怎么能不爱戴他,怎么会不着急的寻找啊!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师:孩
子们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顺着弯弯的小
路寻找,他们还去别的地方寻找了吗?从哪里看出来
的
?(四处寻找)是啊,他们走过了大街小巷,走遍了
山川河流,最后他们到底找没找到雷锋呢?请用心读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
分钟
总结雷锋精神,夸一夸
生回答,说理由。
身边的小雷锋,这是对
雷锋精神的深层理解,
也是对道德内化的过
师:是啊,虽然雷锋叔叔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
程。
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却留了下来,他时时处
一读最后一个小节,边读边思考。
处为别人着想的爱心也洒遍了祖国各地,因为——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练习读出小朋友喜悦的心情。
四、总结
师:同学们,我们身边有像雷锋叔叔这样的人吗?
生介绍自己帮助别人,或别人帮助自己的事情。
夸一夸身边的“小雷锋”。
是啊,只要我
们伸出友爱的手,帮助身边需要
帮助的同学,我们就是令人尊敬的“小雷锋”。因为
——“哪里
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所以——哪里需要献出爱心,我们就出现在哪里。相
信在学习了这一课以后,我们身边一定会有涌现越来
越多的“小雷锋”。就让我们再一次唱起那首历久弥
新的歌曲吧。(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五、作业布置(课件出示17)
找一找身边的雷锋,说一说他们的事迹,夸一夸他们的精
神品质。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板书
内容
小溪 小路
抱小孩--
雷锋--背大娘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看拼音写词语。
léi fēnɡ
mào yǔ wān qū wēn nuǎn (
)
( ) ( ) ( )
zuó tiān l iú xià sǎ shuǐ
bēi zhe
( ) ( ) (
) ( )
2.连一连,填一填。
长长的 细雨
背着( )
蒙蒙的 小溪
踏着( )
弯弯的 露珠 乘着(
)
晶莹的 小路 顺着( )
3.加上标点,读一读,说说你读出什么语气来。
①雷锋叔叔 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②瞧 那泥泞路上的脚窝 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4.我会做。
雷锋日记摘抄
1960年8月20日
辽阳市遭受了洪水的灾害,我把省吃俭用积存
的100元钱寄给了辽阳灾区。有人说我
是“傻子”,是不对的。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
人。如果说这是“傻子”,
我是甘心情愿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
样的“傻子”。
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
①猜猜“甘心情愿”的意思
。
②雷锋为什么说他甘心情愿做这样的“傻子”呢?
③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雷锋是个什么样的人?
④拓展题。填一填。
雷锋叔叔是一名
,每年学雷锋日定为 ,雷锋牺牲后,
毛主席的题词是
。
【答案】
1. 雷锋 冒雨 弯曲 温暖 昨天 留下 洒水
背着
2. 长长的 细雨 背着(年迈的大娘
)
蒙蒙的 小溪 踏着( 路上的荆棘 )
弯弯的 露珠 乘着(温暖的春风)
晶莹的
小路 顺着( 弯弯的小路 )
3.
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读出急切的语气)
②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读出赞叹的语气)
4. ①心里十分愿意
。②因为雷锋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③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无私奉献的人。④解放军
战士 3月15日 向雷锋同志学习。
教学反思
《雷锋叔
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歌。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
小溪”和“弯弯的小路”
娓娓地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这首诗让我们
明白,作者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
是在寻找雷锋精神,呼唤我们都要学习雷锋的这
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如何让孩子理解课文呢?
一是树立形象,导入课文时教师庄严、神圣地介绍雷锋的生平、事迹、别人对他的评
价等等,让学生对雷
锋肃然起敬,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激起他们
内心深处学习的强烈欲望。
二是深化形象,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将语言转化为形
象鲜明的内心视像,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在这篇文章中我
采用把诗歌内容让学生编讲故事
的方式,通过讲故事使学生把雷锋冒雨抱小孩、踏荆棘背
大娘的形象典型化、具体化、鲜明化。通过这种
方法,学生对雷锋精神的体验更加深刻了。
三是情感的延伸,就是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文章的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如果文章仅
仅停留在“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表层意思,那我们学
习这篇文
章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所以通过我们班里也有很多小雷锋,快来夸一夸吧。通过夸身边
的雷锋,既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雷
锋精神。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二
单元第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歌颂雷锋事迹,弘扬雷锋
精神的诗歌。全诗共五小节,以问答
的形式回忆雷锋做好事及孩子们学习雷锋的表现。
本单元
的宗旨是让学生明白:有爱,才会甘于奉献;有爱,才会乐于助人。课上我和学
生一起去细细品味这些充
满爱的诗文。本文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
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
”娓娓地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因
此在朗读感悟时,我把重点放在“感”上,在心底
里真诚地呼唤着雷锋叔叔,我们仿佛听见
了小溪在说话,小路在说话,我们看见了在长长的小溪边,弯弯
的小路上,哪里需要献出爱
心,哪里就有雷锋精神的体现。读完这首诗,要让学生明白,
人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
实就是寻找雷锋精神,呼唤我们都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雷锋简介】
雷锋(1940—1962)中国人民解
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湖南
望城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他7岁时就成了
孤儿。1949年参加儿童团,担任儿童团长。
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雷锋参加工作以后,曾
当过乡人民政府通讯员,中共望城县委
公务员,参加过沩水工程、团山湖农场和鞍钢的建设,多次被评为
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
他1957年加入共青团,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被编入工程兵某部
运输连四班,当汽
车兵,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入伍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被
评为节约标兵,荣获模范共青团员称号,出席过沈阳部队共青团代表会议,被选为抚顺市人
民代表。他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忠于人民,忠于党,在平凡的岗位,甘做一颗
永不生锈的螺
丝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表现了革命战士伟大的共
产主义品质。为我们树立了
光辉的榜样。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
【学习雷锋日】
学习雷锋日全称学习雷锋纪
念日,为每年的3月5日。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向雷
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人民日报发表,该
纪念日由此而来。此后的几十年中,雷锋精神成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代名词。
【雷锋日记摘录】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
了一分黑暗?
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
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
然活
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
为未来带来了什
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1958年6月7
日)
党和领导
叫怎么做,就不折不扣地按党的指示去做。这样,就是有再大的困难,也有办
法克服;再艰巨的任务,也
能完成。相反,如果脱离了领导,不听党的话,光凭个人的心愿
去做事情,是很难做好的,甚至要犯错误
。有些同志思想进步慢,工作成绩差,是什么原因
呢?我认为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自以为正确,不听党的
话,不听群众的话,明明自己的看法
不对,也不改正;明明领导和同志们的意见是正确的,也不诚恳地接
受。这样,就会落后。
党的声音,就是人民的声音。听党的话,就会开放出事业的花朵
!(1959年8月30日)
有人说我是“傻子”,是不对的,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
人。如果说这
是“傻子”,我是甘心情愿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
样的“傻子”。(1960年8月20日)
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
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
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
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
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
进去的。由
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
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1961年10月19日)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
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
人民服务”之中去。(1961年10月20日)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写出下面生字的音序。
锋 留 啊
暖
二、根据拼音写词语。
wēn nuǎn mào chū zuó
tiān liú xià sǎ shuǐ wān xià
三、词语巧搭配。
蒙蒙的( ) 温暖的( )
长长的 ( )
晶莹的( ) 年迈的 (
) 弯弯的( )
四、连词成句,并打上标点符号。
1.迷路的 抱着 孩子 雷锋叔叔
2. 温暖的 四处寻觅 我们 乘着 春风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课文综合阅读。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1.按要求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或近义词。
温暖-(
)【写反义词】 寻觅-( )【写近义词】
2.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雷锋叔叔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B.在需要奉献爱心的地方,到处都有像雷锋叔叔那样热心助人的人们。
C.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想着别人,他把爱心洒遍了祖国各地。
3.请你写一句关于帮助他人的名言或俗语。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你身边有“小雷锋”吗?说说他(她)哪里做得像雷锋。
答案
一、 F L A N
二、温暖 冒出 昨天 留下 洒水 弯下
三、蒙蒙的( 细雨 ) 温暖的( 春风 ) 长长的 ( 小溪 )
晶莹的( 露珠 ) 年迈的 ( 大娘 ) 弯弯的( 小路 )
四、1.雷锋叔叔抱着迷路的孩子。 2. 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
五、1.寒冷 寻找 2.C3.示例: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六、示例:丽丽经常帮助同学打扫卫生。 明明帮生病的同学补习功课。
课题
千人糕
知识与能力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1.会读“糕、特”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会写本课
“能、具”
等9个生字,会写“也许、一定”等13个词语,积累由“糕、粉”等生字拓展
的词
语。
2.试着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教学
目标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过程与方法
边读课文,边观察图画,弄清米糕的制作需要经过哪些劳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自己或他人的劳动成果。
1.会读“糕、特”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会写本课“能、具”
教学
重点
等9个生字,会写“也许、一定”等13个词语,积累由“糕、粉”等生字拓展
的词语。
2.试着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教学
难点
教学素
材
试着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1.识字卡片。
2.课件。
第一课时
1.会读“糕、特”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会写本课“能、具”等9
教学
目标
个生字,会写“也许、一定”等14个词语,积累由“糕、粉”等生字拓展的词
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具
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理解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过生日的时候吃过什么?
生答:生日蛋糕。(课件出示2)
师:大家分享一下生日蛋糕的样子或者你吃蛋糕时的
心情。
生:我属鸡,生日蛋糕上面做了只小鸡。
生:我过生日的时候,生日蛋糕有三层。除了蛋糕,
还有奶油,还有巧克力、鸡蛋、水果,上面插着蜡烛。
师:记得真详细,很好。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
设计意图
由学生平常熟悉
的生日蛋糕导入到本
文的千人糕,虽然名称
不一样,但内涵却是一
致的,这样,切入了本
文的课题,单刀直入,
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
地集中到课
文的学习
导入
是“千人糕”——(板书:6
千人糕)同学们将题目朗读一
中。
( )
分钟
遍。(生朗读)
师:看了这题目,你觉得奇怪吗?奇怪在什么地方?
生:千人糕是不是很大?可以供一千个人吃?
生:千人糕是不是要很多人来做?
……
师:同学们发言很积极,能够把自己想到的在课堂上
举手说出来,真棒!
想了解“千
人糕”到底是怎么回事,请同学们和老师
一起学习这篇课文,你想知道的东西都在课文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法指导:(课件出示3)
标注: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指导学生学习方
法,体现“教是为了不
识记: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
教”的教育思想。“千
新课
教学
(
)分钟
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
人糕”为什么叫这个名
想想:“千人糕”为什么叫做“千人糕”?(讨论)
字,这正是本文理解的
讨论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一个重点,从这个问题
师生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
可以把学生
的思维引
音),举手抢答组词。齐读:去拼音读(“嘛”读轻声,
导到理解团结合作、众
“的确”中的“的”读dí)
教师个案:
1.配乐诵读。
志成城上来。
2.学生边听边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3.检查自学情况:
①小老师领读生字
②小组开火车读
③认读生字词语。(课件出示4)
dí què tè bié cài zhī xiāo
shòu yīnɡ ɡāi mǎi dōnɡ xi
的 确 特 别 菜 汁 销
售 应 该 买 东 西
láo dònɡ rén ɡōnɡ nónɡ jù áo
tánɡ ɡān zhe
劳 动 人 工 农 具 熬 糖 甘 蔗
④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水彩颜色把词语在文中涂出。
在句子中检查认字:
A.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糕嘛!外勤下午我买过 。
B.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
C.你想想,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人的劳动,
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把生字放到具体
D.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我包装、送货、销售。
的语言环境中来识记,
⑤理解词语。(课件出示5)
销售:将货物卖出去。
特别:不一般。反义词是“一般”或“普通”。
⑥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把生字记住的。
(课件出示6)
A.换偏旁识字:什-亻+氵=汁
B.比较形近字的方法来识字:
汁(果汁)(菜汁) 买(买东西)(买卖)
什(什么)(没什么)
卖(叫卖)(卖出)
菜(白菜)(香菜)
采(采用)(采购)
C.拆一拆:艹+采=菜 舌+甘=甜 乛+头=买
⑦同桌互相检查,读全对的给他画上一颗红星。
⑧指名读课文,正音。
朗读指导:(课件出示7)
本文采用对话的形式来写的,里面有爸爸和孩子的部
分答
。在朗读的时候,尽量读出爸爸和孩子的不同语气。
既考查了学生对生字
认识的程度,又为学生
阅读打下了基础。
交流不同的记字
方法
,让学生掌握了学
习方法,掌握了学习的
根本——教是为了学
生能够自己独立学习。
爸爸语调亲切自然,显得胸有成
竹,从容。孩子的语气读
出好奇,对为什么叫千人糕急切希望找到答案。
三、写字指导。(课件出示8、9)
1.观察我会写的字,说发现。
2.范写以下几个字:
甘:这是个独体字,第一横长。
(笔顺)。
味:右边上横短,下横长。
具:中间在三横,不要少写一横。
买:上面是横钩(乛),不要写成横折钩。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播放古筝曲)
4.展示交流。
选取几个难度比
较大的生字来书写指
导,突出了重点,也突
破了难点。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de mɑ
áo yīnɡ dí què mǎi yìnɡ mài
好嘛 熬出来
应 该 的 确 买东西
.....
2.
选一个字
,使它与外面都能组成词语。
疲
香
甜
道
动
勤
气
苦
3.猜猜下面是什么字。
(课件出示10)
月亮有,太阳无;匕首有,小刀无;私下有,账上无。
这个字是(
)
【答案】
1. mɑ áo yīnɡ dí què mǎi
2. 味 劳
3.能
第二课时
1.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制成
。
教学
目标
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3.会写“甘、甜、菜、劳”4个字,抄写词语。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温习字词,导入新课。
读一读,记一记下面的词语:(课件出示12)
认读生字,扩词,
设计意图
蛋糕 雪糕 糕点
甘蔗 蔗糖
检查了学生生字掌握
蔗农
的怀况,巩固了学生识
面粉
粉丝 粉笔 劳动 勤劳 疲劳
字。
导入
看谁能将下面的字扩充三个词语:(课件出示13)
( )分
菜:
、 、 例:白
钟
菜 卷心菜
花菜
具: 、 、 例:工
具
农具 家具 千人糕的名字的来历会告诉我们什
么道理呢?下面,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理解课文。
1 .理解课文,掌握内容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课件出
示14)
①千人糕里包含有哪些东西?
②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
③除了包含的东西,制成千人糕还需要哪些人的劳
动?
生读课文。边思考。
如果有困难,可以互相讨论。
参考:(课件出示15)
② 人糕里有米粉、糖等。
②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盘子需
要种子、农具、肥料、水、农药等。糖是用甘
蔗汁、
新课
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
教学
(
)
③ 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
分钟
这些也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师:如果缺少哪这中间的哪个人,千人糕还能到我
们嘴里吗?(课件出示16)
生:不能。
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
理解课文内容时,
所出的三个问题,扣住
了课文理解的重点,让
学
生讨论,找到问题的
答案就是理解了本文
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谈“做成功
一件事,
需要什么
呢?”,有生活中普通
师:不错,千人糕不是说只有一千个人为它做出了
的事
情,上升到道理的
贡献,而是有很多很多的人,如果缺少其中的哪一个,
认知,这也是是道德内
这糕就无法到我们的口中。(课件出示17)这说明做
化的过程。
成功一件事,需要什么呢?
生:大家的团结合作。
生: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劳动。
师:不错。只有共同劳动,互相合作,我们的工作
才能做得更好,我们的生活也才能变得更加美好。下
面,请同学们满怀深情地再读一遍课文。
生朗读课文。
2.拓展创新,深入理解
师:(课件出示18)大家知道了
千人糕名字的
来历,也知道了它是经过许许多多的人劳动才做成
的。下面请同学们说说大家用的
铅笔是怎么来的。
生:铅笔外面有树木,需要有人种树。树被砍倒
后,要车子运到工厂去加工。
生:种
树要不少工具,比如锄头、刀、斧子,水
桶等,这些东西都要工人来做,有不少人参加了这项
活
动。
生:这里头是铅。铅要工人采矿,采回来后还要
加工,才能做成笔芯。工厂里有机器,机
器要人操作,
也要人制造,要不少的工人来完成这事。
生:铅笔制作好后,还要有运输的人将
运到我们
附近的商店,商店里还要有人卖铅笔,这样,我们才
能用得上铅笔。
由本文的故事拓
展到生活中类似现象,
让学生将课文的道理
还原到生活的事件之
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
师:同学们谈得很具体,也非常丰富,真是了不
内容的理解,同时,学
起。我们身边这
些看似小小的铅笔,却有这么多的人
生的道德品质也得到
为它付出了劳动。所以,我们要爱惜铅
笔,爱惜我们
了内化。
用的文具,因为这是在珍惜所有参与铅笔生产、运输、
销售人的劳动成果。
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蚂蚁搬米》的儿歌,
让我们
以后做一个互相团结合作的好同学。
(课件出
示19)
用这首儿歌来结
蚂蚁搬米
一只蚂蚁来搬米,
搬来搬去搬不起。
两只蚂蚁来搬米,
身体晃来又晃去。
三只蚂蚁来搬米,
轻轻抬着进洞里。
团结合作力量大,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
分钟
束
新课,学生的兴趣浓
厚,这首儿歌与课文有
许多相似的地方,在道
理上是一致的。
蚂蚁搬米是道理。
(在同学们的朗读声中结束这节课。)
2.总结。(课件出示20)
只有共同劳动,互相合作,才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也
才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3.作业布置。
(课件出示21)
请你说一说,我们的语文课本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至少说出五个)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6.
千人糕
板书
内容
米粉
米 稻子 农民
米糕 锅 煤 工人
布
农民 工人
劳动成果来之不易!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看拼音写词语。
cài zhī
láo dònɡ ɡōnɡ jù wèi dào
(
) ( ) ( ) ( )
ɡān tián mǎi dōnɡ xi
nénɡ bu nénɡ
( ) ( )
( )
2.给句子末尾打上标点符号,然后读一读,注意读出句子的语气。
①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②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
③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④这样的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3.请你说一说,我们的语文课本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
的?(至少说出五个)这说明了什
么道理?
(课件出示21)
4.我会做。
车子怎么拉不动呢
鱼、虾和天鹅三个不知什么时候成了好朋友,一天
,他们同时发现一辆车,车上有许
多好吃的东西。 于是就想把车子从路上拖下来,三个家伙一齐负起沉
重的担子,他们用
足了狠劲,身上青筋暴露,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可是,无论他们怎样拖呀、拉呀、推呀
,
小车还是老地方,一步也动不了。
原来,天鹅使劲往天上提,虾一步步向后倒拖,鱼又
朝着池塘拉去……
究竟谁对谁错?反正,他们都使劲了。
①从文中找出三个人都用足了劲一个词,这个词是
。
②他们都用足了劲,为什么车子没有拉动呢?
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
1. 菜汁 劳动 工具 味道 甘甜 买东西 能不能
2. ①?②!③……④!
3. 示例:农民种出树、树在工厂里做成纸、纸再印刷成书(书
的内容需要作者来写、编
者选好课文)、书运到书店里、学校从书店里拿来再发到我们的手中……
这说明了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使社会更美好的道理。
4.
①青筋暴露②因为他们向不同的方向用力。③只有团结合作,向着一个目标才能成功。
教学反思
《千人糕》讲述的是一个故事。故事的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所讲的道理深刻,我们
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弄懂课文内容,还要明白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在教学中,我们先
由“千人糕”名字的来历讲起,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懂得做成千人
糕,需要许许多多人来共同完成,缺少
哪个环节,千人糕都到不了我们的口中。
学生明白了千人糕来历后,学生基本已经懂得
完成一件事,需要共同合作才行的道理。
为了巩固学生理解,我们在教学中又安排找一找自己文具有哪些
人参与了劳动,从课本内
容迁移到生活之中,这样,将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一起,突出了语文基础性和工
具性的特
点。
这篇文章基本是以对话的形式来写的,所以,在朗读时,要加强学生的朗读指导
,特
别是课文中感叹句、问句比较多,让学生读出这些句子的语气为以后朗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分析】
《千人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第二篇课
文。 <
br>本课文讲了千人糕名字的来历,通过爸爸和孩子的对话,讲述了千人糕是由很多很多人
共同劳动才
做成的,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
社会更美好。“千人糕”
中的“千人”是泛指,不是恰好一千个人,而是许许多多的人,这
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的“
千万”一样的,是虚指,意思是很多很多。文章讲述
千人糕名字的来历,主要是告诉孩子们,在我们生活
中,所有的东西都不是孤立有存在的,
一个产品需要众多的人参与劳动,需要我们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协
作才能完成。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千人糕童话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
一个国王,他的皇宫在森林的旁边。有一天,国王自己悄悄地到森林
里去散步,刚走进森林就闻到了一股
香味。“呀,什么味这么香?”他一边闻着香味一边往
前走,走啊,走啊,一直走到了森林深处,看见了
一间小房子,原来这是森林小矮人的家,
香味就是从小房子里飘出来的。这时,国王肚子早已饿得咕噜咕
噜乱叫,浑身没力气,一下
子倒在了地上。
“谁呀?”小矮人听见声音,赶快推开门一看,“
呀!是国王。”小矮人扶起国王进屋,
喂他喝水。国王喝了水,慢慢地睁开眼睛,但嘴里还嚷着:“饿呀
,我饿呀!”小矮人赶快
找出最好吃东西。真奇怪,国王吃了以后就一下坐起来了,好像浑身都有力气,
他高兴地说:
“谢谢你们救了我。刚才,你们给我吃了什么呀?让我一下子就有力气了。”
小矮人一听笑了,“我们给你吃的是千人糕。”
国王说:“这千人糕一定像天
那么大,天那么高,一层奶油,一层水果,一层瓜子……
非常好吃。”
小矮人说:“不对,不对。”
国王着急了:“小矮人,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快告诉我吧。”
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
【合作歌】
团结合作不忘记
你和我,我和你,
我们都是好朋友。
你帮我,我帮你,
团结合作不忘记
【关于团结协作的谚语俗语】
人心齐,泰山移。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水涨船高,柴多火旺。
一块砖头砌不成墙,一棵树木长不成林。
一根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根竹竿容易弯,十根竹竿难折断。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mǎi
买
汁
味
劳
mài
shén
zhī
wèi
mèi
náo
láo
二、根据拼音写词语。
bù nénɡ ɡān tián láo dònɡ cài zhī
ɡōnɡ jù
三、填一填。
( )的味道 (
)的糕
( )地问 (
)地想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课文综合阅读。
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
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
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
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
要很多人的劳动。”
1.选择正确的答案。
“千人糕”里面的糖是怎么来的?( )
A.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
B.
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
C.是到商店里买来的。
2.
“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这个句子中省略号表示( )
A.作者不想往下写了。
B.糖熬出来的还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C.千人糕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3.这段文字中,“爸爸”说的话里一共有几句话?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观察下面词语特点,看你能不能写出几个来。(至少三个)
平平常常
、
、
答案
一、 mǎi zhī
wèi láo
二、不能 甘甜 劳动 菜汁 工具
三、( 特别 )的味道 (平平常常)的糕
( 好奇)地问
(仔细)地想
四、1. B 2. B3.3
五、示例: 高高兴兴 千千万万
干干净净 明明白白
授课
2课时
一匹出色的马
课型
讲读课文
时间
课题
知识与能力
1.会读“郊、泛”等15个生字、会写本课“匹、妹”等9个生
字,会写“出
色、河水”等1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妹妹心情的变化,能说出变化的原因。
教学
目标
3.读句子,能想象句子描写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
从妹妹的变化中体会兴趣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生活中,运用不同的方法去克服疲劳。
1.会读“郊、泛”等15个生字、会写本课“匹、妹”等9个生字,会写“出
教学
重点
色、河水”等10个词语。
2.读句子,能想象句子描写的画面。
教学
难点
教学素
材
读句子,能想象句子描写的画面。
1.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2.课件。
第一课时
1. 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
目标
2.会读“郊、泛”等15个生字、会写本课“匹、妹”等9个生字,会写“出
色、河水”等10个词语。
教具
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弄清课题。
设计意图
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或想象中的马是什么样子的?
由生活中真实的
(
)
马入手,让学生感知马
分钟
(课件出示2)
生:高大,会跑。
跑起来的速度之快,同
生:长着四条腿。
生:骑上它,还要有马鞍。
……
时,给学生留下一个悬
念,一根树枝怎么会比
一匹马更出色呢?这师:大家了解的真多。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一匹出色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
的马(板书:一匹出色的
马)。大家齐读课文题目,请大兴趣。
家看看,题目中哪个词最重要,它表示什么意思。请同学
们在课本上用笔标记下来。
生:什么叫出色?
师:出色,意思就是非常好。
用学生平时学到
的方法去阅读课文,同
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
一株柳枝当作马,怎么会是非常好的马呢?请同
学们把柳枝做成的马称为
和老师一起,来学习第7课——《一匹出色的马》。
“出色的马”,把握了
文章的重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了解作者。(课件出示3)
陈伯吹(1906-199
7)原名陈汝埙,曾用笔名夏雷。上
海市宝山区(原江苏省宝山县)人。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
家、翻译家、出版家、教育家。他对中国儿童文学事业做
了杰出的贡献。著有童话集《一只想飞的猫》,
评论集《儿
童文学简论》等。
学法指导:(课件出示4)
新课
标注:标出每个自然段的序号。
教学
识记:标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
(
)分钟
记一记。
想想:为?(讨论)
讨论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利用不同的方式
师生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认读生字,学生积极性音),举手抢答组词。齐读:去拼音读。
教师个案:
1.配乐诵读。
2.学生边听边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3.检查自学情况:
高,掌握起来也轻松。
在具体的语言环
境中巩固识字,检查了
①小老师领读生字
②小组开火车读
③认读生字词语。(课件出示5)
jiāo wài bō wén máo tǎn liàn liàn bù
shě
郊 外 波 纹 毛 毯 恋 恋 不 舍
qí kuà yì zhū fàn qǐ cōnɡ cōnɡ lǜ
lǜ
骑 跨 一 株 泛 起 葱 葱 绿 绿
学生掌握的情况。
回顾原来学过的
解词方法,检验了学生
是否还记得过去的方
④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水彩颜色把词语在文中涂出。法。
(课件出示6)
在句子中检查认字:
(课件出示7)
A.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交流学习生字的
方法,
集中集体的智
B.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慧,体现了合作学习好
片柔软
的绿毯。
C.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
长又细的枝条。
D.妹妹高兴地跨上马,就骑着它回家了。
4.理解词语。(课件出示8)
郊外:郊外是指野外,市区之外的地方。
葱葱绿绿:指植物(本课指田野禾苗)颜色碧绿。
异常:非常。
恋恋不舍:心里十分留恋,舍不得离开。
5.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把生字记住的。
(课件出示9)
A.加一加:文 +
纟= 纹 皮 + 氵=波
B.减一减:四 -丨= 匹 球-王=求
C.拆一拆:日+京=景 亻+象=像
D.比较形近字的方法来识字:
象(大象) 波(波纹) 纹(纹路) 舍(恋
恋不舍) 求(要求)
像(好像) 皮(树皮) 文(语文) 舌(舌
头) 球(篮球)
处。
在理解课文、识记
6.同桌互相检查,读全对的给他画上一颗小红星。
生字的时候,朗读是十
7.分角色朗读课文,正音。
分重要的,本文故事性
朗读指导:(课件出示10) 虽然不强,调动学生的
分
角色朗读本文,角色有爸爸、妈妈、妹妹,还有文朗读兴趣非常关键,模
章叙述者。朗读时,文章叙述者
读的语速适中,在朗读景拟妹妹的累时的求助
色描写时,读出可爱的语气来。妹妹喊累时求大家抱时,声
,爸爸激励孩子的话
读出可怜又可爱。在文中,爸爸是最会激励孩子的人,他语,以调学生读的兴
的话里充满了期待和鼓励,在读的时候,也要把它读出来。 趣。
三、写字指导。
1.观察我会写的字,说发现。
2.范写以下几个字:(课件出示11)
匹:半包围结构,共有四画,笔顺是
。
求:“求”是独体字,它的笔顺是
,共有七
画,最后一笔是点。
像:“像”字笔画数比较多,第八笔是撇,在写的
时候不要写成一竖,接着再写一撇。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播放古筝曲)
4.展示交流。
四、作业布置(课件出示12)
将课文中的生字在小字本上抄写五遍。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将下面的音节补充完整。
ō w
j ài ì ánɡ ī t
波 纹
郊 外 异 常 枝 条
k shànɡ
l t róu r ch xià
跨 上
绿 毯 柔 软 垂 下
2.我会组词。
匹(
) 景( ) 像( ) 波( ) 球( )
四(
) 京( ) 象( ) 被( ) 求( )
3.用下面的词语说一句话 。
①柔软:
②异常:
③恋恋不舍:
【答案】
1. b én iāo w y ch
zh iáo uà ǜ ǎn uǎn uí
2. 匹(马匹)
景(景色) 像(好像 ) 波(波浪 ) 球(地球 )
四( 四个 ) 京( 北京 )
象(大象 ) 被(被子 ) 求(要求)
3①柔软:草地踩上去很柔软。②异常:今天天气异
常闷热。③恋恋不舍:星期天傍晚,我
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图书馆。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具
准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妹妹心情的变化,能说出变化的原因。
2.读句子,能想象句子描写的画面。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温习旧课,导入新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点名读,老师点评。
为什么一枝柳条,
妹妹能够高兴地骑着
设计意图
2.想一想,为什么一枝柳条,妹妹能够高兴地骑
它回家。这实际是在重
导入
( )分
着它回家。(课件出示14)
温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钟
生:妹妹当时很高兴。
为什么一根树枝能成
生:骑“马”比空手走路更有趣。 为一匹出色的马?抓
生:妹妹骑“马”忘记了疲劳,虽然都是走路,
信理解文章内容,为下
但这种方法好。
面理解课奠定基础。
师:同学们的发言很好,大家
已经对课文的内容
有所了解了,下面,我们再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理解课文。
1 .学习课文的第1自然段。(课件出示15)
①大家齐读第1自然段。
②问: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生:一个春天的傍晚。
③故事发生的地点呢?
郊外的小河边。
④当时有哪些人?
爸爸、妈妈、“我”和妹妹。
第1自然段是故事
的起因,在这一自然段
中,景物描写非常美
丽,将美景、快乐的心
情融为一体。所以从
“笑”字来理解人物心
情,从河水、微风等理
⑤请你读一
读描写河水句子,说一说你仿佛看到
解景色的美丽,正是这
了什么样的画面。(课件出示16)
美景,大家玩累了还没
句子: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的
回家
。突破了理解上的
波纹。
难点。
新课
生:河水的颜色绿绿的,微风从水面上吹过,水
教学
(
)
面上荡漾起一层层波纹,这是多么美丽的一幅河水图
分钟
啊。
⑥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我”和妹妹当时心里很高
兴?(课件出示17)
生试着回答。
生:笑。
师:一个“笑”字,表现出当时“我”和妹妹看<
br>到垂柳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时,心里十分高兴的样
子。
2.大家用上面的方法,学习第2、3自然段。(课
件出示18、19)
①看看你大
脑中会想象出什么样的画面?生:春
天的田野里,葱葱绿绿的,长得非常旺盛,那样十分
可爱,
如果踏上去,一定很柔软,就像是给大地铺上
了绿色毛毯。
②从哪里可以知道妹妹走得累的原因?
生:已经走了不少。
③春天的郊外景色怎么样?“我们”当时愿意离
开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景色异常美丽。不愿意。从“恋恋不舍”这
个词中看出来的。
3.读第4-7自然段,问:(课件出示20)
①当我们往回走时,妹妹提出什么问题?
生:很累,走不动,要求妈妈抱。
②妈妈是怎么回答的?请将这个句子读一遍。
生: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
③妈妈没有答应妹妹,妹妹是怎么做的?
生:她转过头去求爸爸。
由妹妹提出很累
的问题,引出下面的妈
妈和爸爸不同的处理方式,把学生的思维一
步步牵到了理解“出色
④爸爸是怎样帮助妹妹的?请表示爸爸动作的
的马”上面来。
词语。
生:爸爸从路旁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
递给了妹妹
,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
就骑着它回家吧。”
动作的词:拾起、递给、说。
⑤妹妹骑“马”了吗?说说妹妹是怎么做的。
生: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并骑着
它回家了。
⑥“马”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一匹出色的
“马”?(课件出示21)
生:马指的是爸爸给妹妹当马骑的柳条。
因为妹妹把它当成了一匹真正的马,忘记了疲
劳,“骑”着它回家了,所以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
四、总结全文,深入理解
师:同学们,爸爸用一根树枝就让累着的妹妹忘<
br>记了疲劳,自己高兴地回家了,在生活中,你遇到过
类似的事情吗?请你说一说。(课件出示22
)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
分钟
生回答。
生:有一天我去公园走累了,爸爸用一根棍子,
让我当自行车骑,我真的将它骑回家了。
师:是啊,看
看聪明的爸爸的办法是多么的巧妙,希望同学们以后
在生活和学习中
能够想出许许多多奇妙的办法。
妹妹骑着树枝回家,忘记了疲劳,这正
是这匹马出色之处,从
这里,也可以看出爸爸
做法是多么的
巧妙。
7.一匹出色的马
疲劳 要爸爸背
枝条当马
自己高兴回家
板书
内容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看拼音写词语。
mǎ pǐ
wén lù jǐnɡ sè shuǐ bō
(
) ( ) ( ) ( )
zhí dé hǎo xiànɡ yāo qiú
liàn liàn bù shě
( ) ( )
( ) ( )
2.
照样子,写词语。
例:又(长)又(细)的枝丫
又( )又( )的草地 又( )又(
)的花朵
又( )又( )的皮球 又( )又( )的大树
3.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妹妹的变化,并说说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求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
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
变化:
变化的原因:
4.我会做。
几个孩子在大树旁边拍皮球,皮球一跳,跳到一个树洞里去了。
小马说:“我有办法。”他伸手到树洞里去掏,掏了一会儿,掏不着。
小石说:“我有办法。”他用两根树枝去夹,夹了一会儿,也夹不住。
小叶说:“我有办法。”他拿一把钩子去钩,钩了一会儿,也钩不起来。
小文想出了一个好办
法,他叫人都去打一盆水来,你一盆,我一盆,把水倒到树洞里。
树洞里的水满了,皮球就浮上来了。
1.本文共______自然段。
2.皮球掉到树冻里去了,小马______,小石___
___,小叶______,
可是都不行。
3.在文中用横线划出小文取出皮球的办法。
【答案】
1. 马匹 纹路 景色 水波 值得 好像 要求
恋恋不舍
2. 又(大)又(绿)的草地 又(香)又(美)的花朵
又(大)又(圆)的皮球 又(高)又(粗)的大树
3.
妹妹觉得累,不想走,变得高兴地去骑“马”。
这“马”激发了妹妹的兴趣,使她忘记了疲劳。
4. 1.5 2.伸手到树洞里去掏;用两根树枝去夹;拿一把钩子去钩。3.
他叫人都去打一
盆水来,你一盆,我一盆,把水倒到树洞里。树洞里的水满了,皮球就浮上来了。
教学反思
《一匹出色的马》讲述的是一家外出游玩时,妹妹感觉很累,爸爸拾一根
枝条让她当
“马”骑,她忘记了疲劳,比大家都先到家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懂得这个道理,需要联系学生实际,体验自己快乐战胜疲劳。
教学时,先理清课文所描写的美丽景色,引导
同学们去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为以后
的描写景物作好铺垫。
欣赏完景物后,
再和同学们将精力集中在妹妹的身上——一个小女孩贪婪时欣赏着美
丽的风景,到该回家的时候,是真的
好累。在处理妹妹累了要人抱的时候,妈妈陈述自己
很累,不愿意抱妹妹。而爸爸拾根树枝让她当马骑,
妹妹就来了兴致,果然骑着它比其他
人先到家。
理解妹妹忘记疲劳,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寻
找同学们生活中的例子,这样体验就很
容易理解其中的道理了。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一匹出色的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
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一
篇课文。
讲述的是一家外出游玩时,妹妹感觉很累,爸爸拾一根
枝条让她当“马”骑,她忘记了疲劳,
比大家都先到家的故事。
课文写得非常美,在教学过程
中,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
泛起层层波纹;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
,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这些描写春
景的句子自然清新,色彩明丽,从文字中想象画面为将来将
画面写成文字打下了基础。
爸爸的方法无疑是非常巧妙的,这个方法让妹妹忘记了疲劳,不但没有让人
抱,还比其
他人先到达目的地,如何让学生懂得这个道理,需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自己快<
br>乐战胜疲劳,有这样的经历,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作者简介】
陈伯吹(1906年-1997年)原名陈汝埙,曾用笔名夏雷。上海市宝山区
(原江苏省宝山县)
人。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出版家、教育家。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儿童
文学事
业,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代宗师,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对中国儿童文学事业做了杰
出的贡献。他的儿童文学创作、翻译和理论研究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宝贵遗产。著有童话集《一
只想飞的
猫》,评论集《儿童文学简论》等。1981年创立陈伯吹儿童文学园丁奖,鼓励国内
作家参与儿童文学
创作,1988年此奖改名为“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爸爸牵着我,一起到郊外散(sàn sǎn)步。
.
2.你走不动了,就骑(qí
pí)着它回家吧。
.
3. 妹妹高兴地跨(kuà
kuā)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
.
二、给字加偏旁,再组词。
例:车+欠=软(软件)
京+( )=( )( )
象+( )=( )( )
文+( )=( )(
) 皮+( )=( )( )
舌+( )=( )(
) 亦+( )=( )( )
三、填量词。
一( )小河 一 ( )柳树
一( )绿毯
一( ) 马 一 ( )春天
一( )枝条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课文综合阅读。
一个春天的傍晚,妈妈
牵着妹妹,爸爸牵着我,一起到郊外去散步。我们沿着一条小河
走。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起,泛起层
层波纹。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
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
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1.填空。
上面的话一共有 个自然段,第一段一共有 句话。
2.仿照句子写一句话。
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
像
。
3.“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笑”写出了“我”和妹妹当时什么样的心情?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请写一句话,用上“美丽、非常、恋恋不舍”, 要求句子前后连贯。
答案
一、 1. sàn 2. qí3. kuà
二、京+( 日 )=(景 )(景色 ) 象+( 亻)=( 像 )( 好像 )
文+(纟 )=(纹 )(波纹 ) 皮+(氵)=( 波 )( 波浪 )
舌+( 人)=(舍不得 ) 亦+(心 )=(恋 )( 爱恋 )
三、一( 条 )小河 一 ( 株 )柳树 一( 片 )绿毯
一( 匹 ) 马 一 ( 个 )春天 一(根 )枝条
四、1.2 2.4 2.示例:天上的白云,轻飘飘的,像一个个棉花团。3.高兴
五、示例: 春天到了,公园的景色非常美丽,玩了一整天,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了。
课题
语文园地
授课
课型
语文园地
3课时
时间
1.认识“程、魔”等11个生字。
2.
认读表示职业名称的词语,能发现这两类词语的特点,会选择词语说句
子。
教学
目标
3.仿照例句,展开想象,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
4.读句子,能发现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5.能根据提示写一写自己的好朋友,写出他的样子和一起常做的事。
6.展示书写成果,能交流书写的经验和体会。
7.能积累关爱他人的谚语。
8.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一株紫丁香》,感受师生间的关爱之情。
1.认识“程、魔”等11个生字。
教学
重点
2.仿照例句,展开想象,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
3.能根据提示写一写自己的好朋友,写出他的样子和一起常做的事。
4.能积累关爱他人的谚语。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一株紫丁香》,感受师生间的关爱之情。
教学
难点
教学
素材
1.仿照例句,展开想象,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
2.能根据提示写一写自己的好朋友,写出他的样子和一起常做的事。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一株紫丁香》,感受师生间的关爱之情。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1. 认识职业(务)中的生字。
教学
目标
2. 展示台。
3.日积月累。
教具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在生活中,有许多职业,看看下面的职业中,哪些字你不认识。
二、识字加油站(课件出示2)
chú shī ɡōnɡ chénɡ
shī mó shù shī jiàn zhù shī lǐ fà
shī
厨 师 工 程 师 魔 术 师 建
筑 师 理 发
师
这些词
都是有关职
yǎn yuán
yínɡ yè yuán fú wù yuán cái pàn yuán sì yǎnɡ
yuán
演 员 营 业 员 服 务 员 裁 判 员 饲 养
员
业方法的词
1.学生齐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去掉拼音读词。(课件出示3)
4.读句子,巩固认字。(课件出示4)
汇,
学生一般
都知道他们
是做什么的,
理解它的意
小明的爸爸是工程师,妈妈是理
发师;小军的爸爸是建筑师,
思比较容易,
妈妈是服务员;小华的爸爸是饲养员,妈妈是营业员
;小乐的哥哥
就是认识这
新课
是魔术师,叔叔是厨师;小欢的爸爸是裁判员,妈妈是演员。
教学
(
5.测试。用线将拼音和汉字连起来。(课件出示5)
)分钟
chú
shī 工 程师 yǎn yuán 饲养员
些字难,在教
学时,将这些
字反复认读,
ɡōnɡ chénɡ shī
理发师 yínɡ yè yuán 裁判员
再放在具体
mó shù shī 建筑师 fú wù yuán
服务员
语言环境中
jiàn zhù sh ī 魔术师
cái pàn yuán 营业员
lǐ fà shī 厨师
sì yǎnɡ yuán 演员
参考答案:
chú shī
工 程师 yǎn yuán 饲养员
认读,并用连
线的方式
来
检查学生是
否真的掌握
了,这样几步
ɡōnɡ chénɡ shī
理发师 yínɡ yè yuán 裁判员
走,
学生一般
能够掌握。
mó shù shī 建筑师
fú wù yuán 服务员
jiàn zhù sh ī
魔术师 cái pàn yuán 营业员
lǐ fà shī
厨师 sì yǎnɡ yuán 演员
三、展示台。
学生写
的姿势非常
有了正
师:大家在练习写字时,你发现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请展示
重要,
给大家。(课件出示6)
生:我会观察字的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
确的姿势是
写好字的第
一步,还有执
例如:上面两点在上竖线的两边,第三横在田字格
笔方法等也
是写字必须
注意的问题,
比较全面地
的中横线上,撇和捺在下竖线的两边,这样写起 来十分美观。
生:我知道写字的时候如果姿势正确,字也写得更端正了。
师:请你说说怎样的写字姿势才正确。
生:(课件出示7)正确的执笔方法,应是三指执笔法 。具体
教给学生这
要求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
些 知识,为以
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
后写好字打
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
下基础。
生:(课件出示8)坐姿保持“三个一”:眼距书本一尺;人
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四、日积月累
1. 出示日积月累的内容(课件出示9)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2.读上面的句子,要求读音正确。
3.查一查资料,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
这些有
关帮助人的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方便了别人的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方便。
名言警句等,
讲解故事:
读起来比较
有一个盲人住在一栋楼里。每天晚上他 都会到楼下花园去散
上口,但理解
步。奇怪的是,不论是上楼还是下楼,他虽然只能顺着墙摸索 ,却
起来就是学
一定要按亮楼道里的灯。一天,一个邻居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你
生 的难点。为
的眼睛看不见,为何还要开灯呢?”。盲人回答道:“开灯能给别
此,用一个个人上下楼带来方便,也会给我带来方便。”邻居疑惑地问道:“开
生动的故事
灯能给你带来 什么方便呢?”。盲人答道:“开灯后,上下楼的人
来讲解,学生
都会看见东西,就不会把我撞 倒了,这不就给我方便了吗。”邻居
学起来给,理
这才恍然大悟。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母亲是一个勤快、热心的人,只要别人有事请她帮忙,她总会把自家的活放下,先帮别人。母亲也经常教育我说:“平时肯帮人,
急时有人帮。”
我的 家乡盛产苹果,每到金秋时节,家家户户都忙着采摘苹果。
解起来容易,
收效很大。
理解了
果树少的人家早早摘完苹果,在家悠闲地等着果商
来收购。而母亲这几句话的
收完自家苹果,又去帮别人家摘,整天闲不住。 含义,学生背
有一
年,果商来收购苹果。我很担心我家的苹果采摘不完,因诵难度就降
为我的父亲和哥哥都在外地工作,家
里没有劳力,母亲却说:“没低了,然后让
事,会有人来帮忙的。”
学生背诵,达
第二天中午,我放学回家,一进院子,就看见好多人在帮我家到积累目的。
装苹
果。那位果商问邻居库娃:“别人家人手都不够,这家怎么有
这么多人?”库娃笑着说:“平时,我们谁
家有事儿,这家阿姨准
去帮忙。现在,她有需要,我们当然要帮忙了!”
有了邻居们的帮助,
我家的苹果迅速装箱出售,一点儿也没耽
误。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母亲那句“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的
含义。
从故事中,我们知道,平时你帮助了别了,当你急着需要别人
帮助的时候也有人来帮助你。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讲故事:孔子的学生公西赤到齐国出使,冉有替公西赤的母亲<
br>请求米粮。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多一些,孔子说,
“再给她两斗四升”。冉有不
顾老师的意见,却足足给了八十石的
安家口粮。孔子语重心长地说,“公西赤在齐国会过得很好,他完<
br>全有能力解决他母亲的生活。正所谓君子周济急需,而不给富人添
富。”意思是没有必要为生活已
足的人锦上添花,而要去周济那些
穷困的人,为他们雪中送炭!
学生从故事中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没有必要为生活已足的人锦上添花,而要去周济那些穷困的
人,为他们雪中送炭!
4.学生试着背诵这三句话。
五、课堂小结
课堂小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 了生字,展示了自己写字时的经验,
结及拓
还积累了帮助别人的几句谚语。希望同学们在课后的时候认真巩
展延伸
(
)
固。
分钟
六、作业布置(课件出示10)
根据语境填句子。
A.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B.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C.
与
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①我们平时去帮助别人,其实是在帮助自己,因
为
。
②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正像
说的
那样。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把下面的汉字和读音连起来。
chénɡ jiàn zhù sì yǎnɡ
yínɡ yǎn
饲 养 筑
营 建 演 程
2.根据语境填句子。(课件出示10)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①我们平时去帮助别人,其实是在帮助自己,因为 。
②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正像 说的那样。
答案:
chénɡ jiàn zhù
sì yǎnɡ yínɡ yǎn
饲
养 筑 营 建 演 程
2. ①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②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具
准备
学习字词句运用和写话。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12)
老师出示图片月亮和高粱,请同学们说说它们分别
像什么。
月亮:
生:像镰刀。
生:像钩子。
导入
( )分
钟
……
师:大家是从月亮的形状相同点上来说的。
我们再来看看成熟的高粱像什么。
生:像燃烧的火把。
师:这句话既有形状又有颜色,因为火是红色的。
下面有段话,请同学们读一读,然后也用这样的句
子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
二、字词句运用(课件出示13)
田野
葱葱绿绿的
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天上的云
一团一团的
新课
教学
( )
分钟
好像巨大的棉花糖
大树
又粗又壮
就像……
1.找出句子中相似之处。
田野 绿毯
一团一团的云 棉花糖
师讲解:田野颜色是绿的 绿毯也是绿的,颜色
设计意图
出示学生比较熟悉的
月亮、高粱这些事物,
再让学生根据
它们的
颜色、形状来进行打比
方,为学习后面的新课
打下了基础。
出示新课内容,学
生再找出比喻句,分析
它们之间想像的部分,
这样,学生就可以真
正
地理解比喻句,为以后
的写作做准备。
一样
云是白的 棉花糖也是白的,颜色也一
样
生长着庄稼的田野与绿毯在外形上也
相像。
白云和棉花糖的外形也相像。
2.大家看一看,又粗又壮的树像什么呢?
学生回答。
参考:又粗又壮的树像一把大伞。
3.请你选取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一写。
学生写。
汇报交流。
参考:(课件出示14)
天上的云雾好像一群小绵羊。
山路两旁盛开着姹紫嫣红的野花,红的似
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
芳
迷人,真是美极了!
4.练习。(课件出示15)
请补充完下面的句子。
在学生基本掌握
的情况下,进行练习,
既
达到巩固教学的目
的,也检查学生掌握的
程度,为后面的教学调
整积累了素材。
写话是学生比较
难的内容之一,采用列
图表的方法,学生很直
①
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麦浪翻滚,就
观地去填表,把自己所
像
。
熟悉的人写上去,这样
②清晨,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小小的露珠在阳
教学
就容易多了。
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好
像
。
③漆黑的天幕上闪现绚丽夺目的光彩,有时像
_________;有时像_____
____;有时像_________。
参考答案:(课件出示16)
①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麦浪翻滚,就像大海的波涛一
样随风起伏。
②清晨,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小小的露珠在阳
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好像珍珠一样剔透。
③漆黑的天幕上闪现绚丽夺目的光彩,有时像漫天的
银蛇;有时像璀璨的织锦;
有时像夺目的激光。
5.写话。(课件出示17)
出示图表。然后填表。
谁
长什么样子 我们经常做的事
我们天天一起上学,一起张池 他掉了一颗门牙
他的脸圆圆的,笑起我们经常一起打乒乓球。
来有个小酒窝
师提示:
选取你最熟悉的人。(课件出示18)
看看他(她)长
什么样子,样子包括眼睛、耳
朵、脸蛋、身材等,重
点写一个或两个方面就可以了。
示例:小军,他圆溜溜的眼睛像两颗葡
萄,水汪汪的,
转运起来十分机灵。他和我是好朋友,一起上学,一
起回家,一起做作业,妈妈
都说,小军是我的影子。
三、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
分钟
同学们,这
节课我们学习了句子的综合运用,学习了
如何用比喻的方法将所看到的景物描写下来,还学会
了
写话。希望同学们在课外的时候养成观察的习惯,
勤观察、勤动笔,这样可以迅速提高你的写作能力。
课堂作业新设
1.用“特别”不同的意思各说一句话。
①
②
2.根据要求写话。
地里高粱成熟了,请你要把颜色和形状用上“像”写一句话。
3.你的同桌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请你写下来。(课件出示19)
答案:
1.①今年地里结了一个特别大的西瓜。②这个西瓜的味道很特别,一点也不甜。
2.示例:高粱像燃烧的火把。
3.示例:我的同桌长着圆圆的脸蛋,眉毛间有一颗痣,我们经常一起跳皮筋。
第三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具
准备
阅读《一株紫丁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在老师的窗前,同学们栽种了一株紫丁香,它会怎
么样呢?
((课件出示21)紫丁香,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又称
丁香、华北紫丁香、百结、情客、龙梢子。紫丁香原产中国开门见山,直接导
导入
华北地区,在中国已有1000多
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的名
( )分
入课的内容,简洁。
贵花卉。
钟
高1.5-4米,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 初被短柔
毛。后渐脱落。嫩叶簇生,
后对生,卵形,倒卵形或
披针形,圆锥花序,花淡紫色、紫红色或蓝色,花冠
筒长6-8mm。
花期5-6月。
)
二、进行新课。
1.学习第一小节:(课件出示22)
师:孩子们是怎样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的呢?
谁来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师:孩子们是怎样把紫丁香花栽在老师窗前的?学生
交流
师:你是怎么记住“踮”这个字的?踮起脚尖儿
怎么走?谁来表演一下。
从“踮”字入手,
师:为什么孩子们要踮起脚尖儿走?(课件出示23)
让学生体会小院的安
新课
(这个小院很安静,老师正在静静的工作,因为踮
起
静,老师在那里静静地
教学
( )
脚尖走路,声音会很轻;
很轻的走路是为了不打扰老
工作,孩子们是多么懂
分钟
师,给老师一个惊喜)
事,为了不打扰老师,
师:是啊,小院很安静。这么
安静的小院,孩子
给老师一个惊喜,才
们不忍打扰老师。你们认为,我们在读这小节的时候,<
br>“踮”,这样,先进单
应该怎么读?(轻轻的)请自己试着读读。
2.看图说话,过渡到第2、3、4小节的学习。
师:瞧,孩子们已经悄悄地把紫丁香栽在老
师窗
前了。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画,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
么?
师:谁能把刚才的说的连
起来,说清楚呢?(引
位了理解的突破口,学
生理解起来就容易了。
导学生细致观察,观察有条理,并把话说完整)
师:看到老师如此辛苦的工作,孩子们想让这株
为什么要让紫丁
紫丁香为老
师带去什么?请大家轻声朗读课文的第香夜夜为老师做伴?
2-4小结。读完之后,同位互相交流自己的
感受。 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围绕问题“孩子们想让这株紫丁香为老师带去什老师每天晚上备课、批<
br>么?”展开交流。
随孩子们的交流进行第2、3、4小节的学习。
第二小节: 发改作业,是多么辛苦
啊。老师不是一天两天
这样,而是天天这样,
生交流:我想
让紫丁香绿色的枝叶,伸进老师的让学生明白了老师的
窗口,夜夜和老师作伴。(出示)(板书:夜夜陪
伴) 工作,再理解这些诗句
师:“夜夜”是什么意思?(每天晚上)
师:为什么要紫丁香每天夜晚陪伴老师呢?(课
件出示24)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是啊!老师每天晚上都要备
课,学习,多辛苦啊!有紫丁香和老师做伴,老师就
不会感到寂寞了
。谁能把你的美好的心愿读出来?
师:看到大家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愿意吗?教
师读完
问学生:大家说说,老师的朗读怎么样?谁来
评价一下?那个地方好?
生交流,重点引导评价
:老师,老师——“呼唤
一声比一声亲切。重点突出了”您“夜夜”,这样读,
好在哪里?表达
对老师的尊敬。哦,我还加上了动作,
表情是面带微笑。
师:你能不能像老师一样面带微笑,加上合适的
动作,亲切的呼唤老师,读出这份美好的心愿?
师:同位互相读给对方听听?指生读第三节:
就方便了。
紫丁香还会为老
师带去什么呢?这是
师:同学们,孩子们还想让紫丁香为老师带去什理
解的深入。它可以消
么?(课件出示25)(板书:消除疲倦)谁来读读孩除疲劳,可以让老师感
子们的心里话? 受到快乐……学生明
师:“疲倦”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样记住这两白了这些,对文
章的理
个字的?有什么好方法?(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并理解就更加深入了。一个
解意思。疲倦
还可以换成那些词?(疲惫、疲劳、劳问题入,加深了学生对
累)为什么用疲倦?(诗歌
讲究押韵)从这个词语,文章的理解。
你读出了什么?学生交流体会:老师每天都很辛苦,
很累,疲倦,
师:听,沙沙,沙
沙,多么美妙的歌儿。那就让
我们亲切优美的朗读来消除老师的疲倦。谁来读?听
到你们的朗读
,老师的头不再痛了,腰不再酸了,浑
身精神多了。
第四节:
师:同学们,孩子们还想让紫丁香为老师带去什
么?(感谢挂牵)
师:孩子们为什么要向老师表示感谢?(课件出
示26)(因为老师时时挂牵)
师:
“挂牵”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换成哪个词?
“时时挂牵”是什么意思呢??生活中,你的老师有
没有时时牵挂你?举个例子说说看?
师:你们看,多懂事的孩子啊,老师时时挂牵他,
他们都
没有忘记,所以孩子们也想借这株紫丁香表达
对老师的感谢。
师:你想怎样读,能读出对老师的感谢?交流
师:现在请自己读读这小节,读出对老师的感
谢?谁来读读?还有谁?
3、合作朗读,加深体会
师:看,老师领会到了你们的心意,现在让我们
一起来合作朗读课文的第2—4小节。
大家在朗读
时,可以加上动作表情,
谁想领读?
生领:“老师,老师”
男女生齐:“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您的
窗口,夜夜和你做伴。”
生领:老师——
男生齐“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
歌,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生领:“老师——”
女生齐:“满树盛开的花儿,那是我们的笑
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4、学习第五小节
合作朗读,从心里
感受老师的辛苦,从心
师
:同学们,孩子们还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老师里抒发对老师的尊敬。
说,可是,夜深了,星星都困得眨眼
,老师还在工作,采用男生和女生的领
此刻,孩子们还想让紫丁香为老师带去什么呢?(课读,变换了朗
读的形
件出示27)(交流) 式,学生有了朗读的新
师:请让我们饱含深情的劝老师早点休息
吧。(板鲜感,积极性得到了提
书:香甜入梦)
师:我们美美地、甜甜地朗读已经让芬芳的花香把老
师带进香甜的梦里。
三、作业布置(课件出示28)
教师节快到了,你打算为老师带去什么呢?请仿照
《一株紫丁香》写两节诗歌吧。
高。
让学生劝老师休
息,培养了学生口语表
达能力。
语文园地二
职业(身份)识字 一词多义 人物样子
板书设计
积累:帮助他人 阅读:《一株紫丁香》
展示台:写字要注意姿势
课堂作业新设
一、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笑脸 ( )的老师 ( )的梦
安静的(
) 绿色的( ) 盛开的( )
二、照样子,写词语,填句子
1.又香又甜
___ _____ ______ __
_____ ___
2.平平安安
_____ ___
_____ ___ __ ______
3.绿叶沙沙像我们的歌声。
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括号内
1.伸 深
弟弟(
)着舌头,做了个怪脸就跑了。
张老师常常备课到( )夜。
2.安静
安全
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注意( )。
考试的时候教室里非常(
)。
参考答案:一、美丽的 敬爱的 甜蜜的 小院 帐篷 花朵
二、1.又高又大
又白又胖 又香又脆 2.安安全全 整整齐齐 干干净净
3.花儿像一张张笑脸。
三、1.伸 深2.安全 安静
教学反思
1.本练习的“识
字加油站”是关于职业(身份)的词语,不少词语都是日常生活中能
见到的,所以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
易。将图片和词语放在一起让学生认读,这样记起来
更快。在“字词句运用”中,用比喻的方法写自己喜
欢的景物,区别一词多义,这是教学
中的难点,学生如果利用好工具书,做到勤查字(词)典,学起来也
不是特别困难。比喻
的修辞手法在平时教学中已经涉及,在这里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景物的特点,根据特点
来写。
2.本课积累是关于帮助他人的名言和谚语,在教学中,让学生不但会记,通过创造语
境,要让学生还会用。
3.《一株紫丁香》的是一首现代诗,表达了师生之间深厚的感情。在
教学中,重点引
导学生朗读,在读中体会这份深情。
备课素材
【关于帮助他人的名言】
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罗夫·瓦尔多·爱默森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柴多力量高,人多力量大。
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
【紫丁香】
紫丁香,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又称丁香、华北紫丁香、百结、情客、龙
梢子。紫丁香原产中国华北地区,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
的名贵花卉。
高1.5-4米,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 初被短柔毛。后渐脱落。嫩叶簇生,
后对生,卵
形,倒卵形或披针形,圆锥花序,花淡紫色、紫红色或蓝色,花冠筒长6-8mm。
花期5-6月。 <
br>生长习性喜阳,喜土壤湿润而排水良好,适庭院栽培,春季盛开时硕大而艳丽的花序布
满全株,芳
香四溢,观赏效果甚佳。是庭园栽种的著名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