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精美完整版)

玛丽莲梦兔
691次浏览
2020年08月28日 07:2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作文-千分考



第一单元

1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
力。
4.通过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品味古诗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是记忆大王,不知道谁能把描写春天的词语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呢?
2.指名学生说词语。
3.嗯!大家的表现真不错!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村居》。
4.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全诗,读准读通。
1.释题。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2.介绍作者。高鼎:清朝人,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3.观看古诗情景并朗读。
4.学生自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读通诗句。
5.读后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指名读,正音。
(2)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描红,临写。
6.指导朗读,注意节奏。
草长莺飞 二月天,拂堤杨柳 醉春烟。
儿童散学 归来早,忙趁东风 放纸鸢。
7.跟录音学读古诗。
三、解词释句,弄懂诗意。


1.提问:诗歌主要写了哪个季节的什么景色?
2.小组讨论,弄懂诗中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3.全班交流,理解词语意思。
草长莺飞:野草旺盛生长,群莺自由飞翔。
拂:轻轻擦过。
堤:堤岸。
醉春烟:陶醉在迷人的春光之中。
散学:放学。
纸鸢:风筝。鸢,老鹰。
4.理解诗句意思。
(1)同桌互相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2)全班交流。
早春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开始旺盛地生长了,空中的莺儿自由地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
长 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仿佛也陶醉在迷人的春光之中。孩子们放学回
来天色还 早,赶忙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5.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赏读全诗,熟读成诵。
1.一边看图,一边读这首诗,边读边想,在头脑中再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话说一
说。
2.作者写出了儿童生活的乐趣,你喜欢这首诗吗?
3.采用多种方式练习背诵。
4.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时你是怎么做的?心情如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吧!
五、布置作业,巩固知识。
1. 抄写并背诵这首诗。
2. 把《村居》这首诗描写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

村居
草长莺飞 儿童散学
醉春烟
杨柳拂堤

忙放纸鸢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演唱与春天相关的歌曲,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后再指名说说自己看到的春天美景。
2.课件出示春天的柳树图,让学生说说图意,初步感知柳树的美。
3.揭题解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写春天柳树的诗——《咏柳》。谁来说说题目的意
思?
4.简介作者。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诗人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 ,字季真,盛唐前期著名诗人、书法家。少时就以诗文知名。诗文以绝句见
长,著名的《咏柳》《回乡偶 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5.过渡。


师:多美的柳树啊,怪不得诗人 贺知章也被美丽的柳树吸引了,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首赞美柳
树的诗。(课件出示诗歌)请同学们把这 首诗朗读一遍,向老师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水平好吗?读的
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不懂的地方还要做上记 号哟。
二、朗读古诗,初知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
2.检查朗读情况。
3.检查自学情况: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自由来说说。
4.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读懂的地方。
5.师:看来大家都能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了。那么 ,大家发现这棵柳树的什么地方最美
呢?(树高、绿;枝多;叶细)
6.指导朗读。
师:你瞧!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了无数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惹人喜
爱啊 !大家说说,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赞美、喜爱)对了,我们一起再读一遍好
吗?(学生 齐读)

三、交流学习,理解感悟。
1.指导学习第一、二句。
(1) 出示第一句诗课件,体会诗歌用“碧玉”来比喻柳树新长出的嫩叶,写出了柳树颜色翠绿、生
机勃勃的特 点,让人感觉到柳树的颜色很美。
(2)出示第二句诗课件,体会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条”,写出 了柳条随风飘拂,轻柔美丽、颜色
翠绿的特点,让人觉得它的样子很美。
(3)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合作学习第三、四句。
(1)和同桌一起读第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出示第四句诗课件,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 ,一树碧玉,万条绿绦和数
也数不清的细叶,原来是二月春风的杰作啊!继而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
(4)指名读,相机指导、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小结过渡。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说说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描绘柳树的美的。
生:比喻。
师:是啊,诗人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用“碧玉”来比喻柳树的枝和叶,写出了柳树的颜色美;又用
“丝 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样子美;然后展开大胆的想象,由柳树想到二月春风,想到春风“似
剪刀 ”,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从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请大家闭上眼睛,边
听配乐朗 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想到的意境描绘出来哟。
四、想象意境,熟读成诵。
1.学生闭目听配乐朗诵想象意境后,交流想到的画面,再指名描绘意境。
2.播放这首诗的配乐课件,让学生欣赏这首诗的意境美。
3.学生吟诗,背诗,互相评价。
五、选读诗歌,拓展思维。
1.今天,大家学习的时候多专心啊,可见这首诗写得多好啊!我们再来读一些这样的好诗吧!
2.课件出示描写春天的古诗,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读。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六、布置作业,迁移能力。
1.熟读并背诵、默写这首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咏柳》这首诗表现出来吧!
(可以画画,可以唱歌,也可以为《咏柳》编一个故事。)
板书设计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2 找春天

教学目标

1. 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 抓住文中的比喻 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
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 体会春光的美好,品味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感悟读文。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音乐《春天在哪里》。
学生:课前观察春天里景物的变化,搜集有关春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用歌曲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2 .师:春姑娘悄悄地,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
出有关 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了,可是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
友才能找到她 。原来,春天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到底藏在哪里呢?同学们,
让我们一起去找 春天吧!(板书:找春天)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原来,春姑娘早就到教室来了, 她早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了,请大家仔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
想象春天的美景。遇到不认识的字,一定要 借助拼音拼一拼,读一读哟。
2.请同学们和同桌合作再读一读课文,看看细心的你还能在春天里找到 什么。(学生在文中圈
一圈,画一画)
3.你找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4.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三、引导识字,读疑问句。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课件展示)
看实物猜字——袄、筝;看图认字——杜鹃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谜语、顺口溜猜字——一头羊长得丑(羞)
3.同桌互相读句子。(课件出示)
(1)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2)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3)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4)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四、抓重点段,朗读感悟。
1. 快速读课文,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读——范读——感
悟读。
(重点抓住“脱掉”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读好带“!”的句子。)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
特点 。
教师相机进行仿词训练:
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五、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寻、荡、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2.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不要把“杏”的“口”写成“日”。
根据学生书写实际,教师重点指导“寻”和“荡”。
3.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得规范、美观。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4.学生交流评价。
六、布置作业,巩固字词。
1.抄写生字词语。
2.把课文读给父母听,让他们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3.向父母介绍今天学会了哪些字,有什么新的发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感情朗读。
1.字词:学生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读课文:把爸爸妈妈认为读得好的地方读给伙伴听一听。
二、再读课文,深入体会。
1.自由读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思考:“我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句型训练:
(例)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其他三句也采用这种方法模仿训练。)
3.运用引读、小组读、表演读等多种方式朗读、感悟课文。
4.春天还会在哪里呢?(出示课件)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5.教师和学生分别展示自己搜集的图片和想到的一些诗句。
三、配乐朗读,指导感悟。
1.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
2.播放有关春天的音乐,朗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互相评价。
1.学写“吐、 柳、桃”三个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字左窄右宽。重点强调“木”字作偏旁时的
变化。
2.学生仿写,要求写得规范、美观。
3.采用同桌评、小组评、全班评等多种方法评价学生写的汉字。
五、多种形式,描绘春天。
“我眼中的春天”擂台赛:
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其一。(课件出示)
读春天: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出春天的美。
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
唱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3 开满鲜花的小路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美化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美化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环境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都走过什么样的路 ?(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路)(生谈)今天老师领你们去看一条
开满鲜花的小路。(用多媒体出示课题) 这就是第3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师: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上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想知道吗 ?(想)请同学们听老师讲故
事,看谁听得最认真。(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主学习,初读感知。
1.师:想不想自己读这个故事呢?那就开始吧。
2.请同学们读的时候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
3.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4.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指导识字,扫清障碍。
师:好客的松鼠太太听说 同学们要去游玩,就要用小火车来接同学们呢,不过她想先考考同学
们,你认识它们吗?
1.学生自由认读生字。
2.采用多种方法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为 什么这些字要选择不同的车厢来乘坐呢?请细心的同学看一看,说一说。(按汉字结构分
类)
4.再次读生字。
5.认读词语。
邮递员 包裹 一堆 懊丧 破了 正巧 礼物 花籽 绚丽多彩 五颜六色
四、学习课文,深入体会。
师:生字词同学们掌握得不错,现在我们就随松鼠太太去参观吧,瞧,这是哪儿?
1.(出示 多媒体课件1:啊,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平日里你见过开
满鲜花的小路吗 ?
现在你走在这儿,感受到了什么?
让我们一起读出小路的美吧!
2.这么美丽 的景色,把谁吸引住了?它会说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2: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
花?多美啊!)
指名读第六、七自然段。
3.(出示多媒体课件3: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
(1)刺猬太太、狐狸太太为什么这么说呢?
(2)学生分角色读课文。
(3)师生分角色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真棒!这条小路真是太美了,朋友们都喜欢在小路上蹦啊跳啊。
4.(出示多媒体课件4:我知道了,去年长颈鹿大叔寄给你的是花籽。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
假如同学们走在这条小路上,最想说什么?
师:“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一句中“美好的 礼物”指什么?你的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美好的
礼物?
5.假如你是鼹鼠先生,你准备怎样做,怎样说呢?
6.练习分角色朗读。


7.师:你们读得真好,老师仿佛已经闻到了香香的味道,看到美美的小路了。那怎样才能让这开
满鲜花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呢?
8.学生们畅所欲言,说自己的办法。
五、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请学生认真地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指导写不同结构的字。
(1)教师先请学生描一描,自己体会。
(2)教师巡视,针对问题再进行范写。
(3)学生根据指导继续练习。
六、总结全文,引导实践。
1.同学们,开满鲜花的小路是美丽的,我们的校园是美丽的,我 们的祖国和大自然也是美丽的。
(多媒体出示大自然的美丽风光)
2.可是,在我们周围,每 天都有一些垃圾,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我们应该怎样
做,才能让我们的环境更美呢?
3.今天,大家说的能做到吗?好,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爱护环境,让美丽的环境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吧。
七、布置作业,加深理解。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4 邓小平爷爷植树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在读文感悟中,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激发植树绿化祖国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积累词语,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邓小平爷爷的资料及植树的有关知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设疑,激发兴趣。
1.展示课文插图提问:同学们,谁认识图上的这位老爷爷? (他叫邓小平)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
一下邓小平爷爷? (请学生说)
2.教师小结:邓小平是我们国家老一辈领导人,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3.继续观察图画提问:大家说说,邓小平爷爷在干什么呢?


学生A:邓小平爷爷在给树浇水。
学生B:邓小平爷爷和一位同学在给树浇水。
学生C:邓小平爷爷和一位同学在给新栽的树浇水。
4. 师:大家说得很好!那么,大家想 知道邓爷爷是怎样植树的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4
课《邓小平爷爷植树》。(板书课题)读题目 。
二、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准。
2.两人一组互相检查字音。
3.反馈生字读音。
(1)教师出示生字卡,学生开火车读。
(2)教师指名学生读。
4.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三、朗读感悟,深入体会。
1.自主读课文后,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
学生A:我知道1987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教师:请问大家,我国每年的植树节是几月几日?(3月12日)(板书)
学生B:我知道邓小平爷爷83岁了。
学生C:我知道邓小平爷爷植树时很认真。
学生D:我还知道邓小平爷爷把树种好后很高兴。
学生E:我还知道邓小平爷爷是在天坛公园里种的树。
2.重点品读,交流感悟。
(1)自由读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同学听,并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
欢这一段 。教师和学生读课文并进行朗读指导。
学生A:读第二自然段,因为邓小平爷爷83岁了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
教师相机指导: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请其他学生再读。
(抓住“格外引人注目、兴致勃勃、满是汗珠、不肯休息”去读和体会。)
学生B:读第三自然段,因为邓小平爷爷植树特别认真。
教师指导:把描写邓爷爷植树认真的词语重点读出来。
(抓住“挑选、小心、仔细看、连声说、走上前”这些词语去体会。)
学生C:读第四自然段,因为树种好了,邓爷爷特别高兴。
(抓住“像……一样、满意的笑容”去体会。)
(2)在学习小组内互相读,互相听,评价。
3.讨论交流,评价人物。
(1)教师范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请学生提问。
学生A: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的树为什么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学生B:天坛公园在哪儿?
教师问:谁知道?(大家:首都北京)
(2)和同桌一起讨论学生A提出的问题并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学生A:树长得又高又直又茂盛。
学生B:这是邓爷爷亲手种的一棵树。
学生C:邓爷爷种树时已经83岁高龄了。
学生D:邓爷爷已经去世了,很多人去参观也是去怀念邓爷爷。
(3)教师小结:就像同学们 说的一样,邓小平爷爷虽然已去世多年,但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
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地传下去!让 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课文。
四、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1.填空。


( )月( )日是我国植树节。
2.给下面的音节标上正确的声调。
植(zhi) 岁(sui) 站(zhan) 栽(zai)
龄(ling) 行(xing)
3. 课后收集邓小平爷爷的资料或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1.抽读生字,读准字音。
2.读字词,练习扩词。
植 植树 (种植)(植物园)……
节 植树节 (节日)(节约)……
经 已经 (经常)(经过)……
亲 亲手 (亲切)(父亲)……
3.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还要练习写好8个生字,先一起读一读吧。
4. 出示字卡,指导学生读。
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请学生说说这些生字各有什么特点。
2.请学生在田字格中演示生字的书写。教师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相机示范。
3.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4.利用实物展台评说学生写的字。
三、互读课文,积累词语。
1.采用同桌读、小组读、领读等多种方法读课文。
2.交流好的词语、句子并积累下来。
四、总结课文,发出号召。
师:邓小平爷爷 用改革开放的政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83岁高龄的他,还亲手
栽下柏树,用实际行动告 诉同学们要热爱祖国,绿化祖国。同学们,为了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快快
行动吧!
五、实践活动,拓展延伸。
1. 植树节快到了,同学们有什么打算?
(提议去植树,去为花草树木浇一浇水,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来绿化我们周围的环境。)
2. 植树节那天和家长一起种一棵小树,定期为它浇水,并做好观察记录。
第二单元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并能基本说清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雷锋叔叔乐意克服困难帮助他人的美德,在朗读中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
4.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规范地书写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运用。
2.在朗读诗歌中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爱之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收集雷锋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走近雷锋。
1.师:同学们,你们会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吗?
生齐唱。
师:这首歌赞扬的就 是——雷锋叔叔。(板书:雷锋叔叔)(指导“锋”的书写)那么,你知道雷锋叔
叔为什么是我们的“好 榜样”吗?
2.学生介绍雷锋的故事。
3.师:是啊,雷锋叔叔就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当 时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
做了一火车。”不仅如此,雷锋叔叔还特别关心小学生 的成长,在抚顺市的一所小学里,二年级的同
学都特别自豪,因为他们有一位校外辅导员是一位解放军叔 叔,这位解放军叔叔就是雷锋叔叔,雷
锋叔叔经常到学校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他们都特别喜欢 雷锋叔叔。
可是,突然有一天,他们得到了雷锋叔叔因公牺牲的消息。难道说雷锋叔叔再也不能来了? 同
学们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于是就结伴到处去寻找雷锋叔叔。同学们还满怀深情地呼唤着: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板书:你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师:同学们,让 我们来读读这首饱含深情的诗吧。请同学们自己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
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雷锋叔叔的哪些事。画出本课的生字。
3.学生自主认读下列生词。
路过 泥泞 脚窝 年迈 荆棘 花瓣
晶莹 四处寻觅 需要
4.采用多种方法读课文,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识记生字词语。
5.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6.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三、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请学生读准字音,再说说怎样识记,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
2.在学习小组内学习后全班交流。
3.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后,再说说自己的发现。
4.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冒:上边要宽些,下边要窄些。
洒:左窄右宽,右边是“西”,不要多写一横。
5.学生描红、练习书写,要把字写得规范、美观。
6.展示,交流评价。
四、布置作业,巩固知识。


1.抄写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1.复习 字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们首先复习一下上节课认识的几
个词语。
路过 泥泞 脚窝 年迈 荆棘 花瓣
晶莹 四处寻觅 需要
2.谈一谈:通过读课文,你对雷锋叔叔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二、深入学习,感悟内涵。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字词掌握得非常好,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看谁的阅读能力最强。
1.学习一、三小节。
(1)师:请快速默读课文,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小朋友们去哪些地方寻找雷锋了。
(2)学生回答。(板书:长长的小溪 弯弯的小路)
(3)师: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两组词语,有什么发现吗?
(4)学生说自己的发现。
(5)师:是啊,这就是诗歌的优美之处,你能朗读出这种优美的感觉吗?
(6)生读词语。
(7)师:同学们,你们说说小朋友们为什么要寻找雷锋叔叔。
(8)生回答。
( 9)师:是啊,雷锋叔叔经常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就像亲人一样,亲人不见了,他们怎么
能不 着急啊!(屏幕出示:第一小节)
(10)生边读边体会小朋友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的急切心情。
(11)师:请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第三节。
(12)学生练习朗读。
2.学习第二小节。
(1)师:他们找到雷锋叔叔了吗?(没有)但是雷锋叔叔来没来过?(来过)来干什么了?
(2)生回答,读二、四小节。
(3)师:雷锋送迷路的孩子回家是顺利的吗?(不是)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请在书上圈出来。
生标词语回答:抱着、冒着、蒙蒙的细雨、泥泞
(4)师:你能抓住这几个词语来读一读这一小节吗?
(5)屏幕出示图片,理解“泥泞”。
(6)师:如果你走在这样一条道路上是什么感受?雷锋会很快就帮孩子找到家人吗?(生体会雷
锋的困难)
师:是啊,这样的一条道路,即使自己走也会很艰难,更何况要抱着一个孩子,还要冒着 蒙蒙的细
雨。雷锋与这个孩子素不相识,他为什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要帮助孩子找到家人?雷锋当时
是怎么想的?(生体会雷锋坚持帮助孩子的决心和对他人的关爱)
带着这种感情朗读。 师:是啊,雷锋就是这样,抱着一个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小
路 上,即使雨水早已湿透了他的衣服,即使泥巴早已裹住了他的双脚,但他没有放弃,仍然坚持着把
孩子送 回了家。
生齐读。
3.师:请同学们像学习第二小节一样,自学第四小节,一边读一边圈出 体现雷锋叔叔做好事不怕
困难的词语。
背着 年迈 踏着 荆棘 洒下的汗滴
(1)师:(屏幕出示图片)理解“荆棘”。


(2)师:你能谈一谈你的感受吗?
生体会雷锋背着年迈的大娘走在弯弯的小 路上,刺人的荆棘可能划伤他的脚,所以肯定很不好
走,很辛苦,走一会儿,雷锋叔叔就可能汗流浃背, 因此花瓣上留下了他像露珠一样晶莹的汗滴。
(3)生朗读,体会雷锋的辛苦。
师:为什么雷锋叔叔要对一位陌生的老大娘付出这么多?
生体会雷锋急人所急、想人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齐读。
(4)请同学们想一想,除了诗中的这两件事情,雷锋叔叔还会做哪些好事?(屏幕出示图片)
雷锋就是这样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把帮助别人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这样一个令人尊敬的战
士,孩子 们怎么能不爱戴他,怎么会不着急地寻找他呢!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师:孩子们沿着 长长的小溪寻找,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他们还去别的地方寻找了吗?从哪里看
出来的?(四处寻觅)是 啊,他们走过了大街小巷,走遍了山川河流,最后他们到底找没找到雷锋呢?请
用心读一读最后一个小节 ,边读边思考。
生回答,说理由。
师:虽然雷锋叔叔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他乐于助人、无 私奉献的精神却留了下来,他时时处
处为别人着想的爱心也洒遍了祖国各地,因为——“哪里需要献出爱 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练习读出小朋友喜悦的心情。
四、由此及彼,升华情感。
师:同学们,我们身边有这样的雷锋吗?
生介绍自己帮助别人,或别人帮助自己的事情。 < br>是啊,只要我们伸出友爱的手,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我们就是令人尊敬的“小雷锋”。因
为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所以——“哪里需要献出爱心,我们就出现
在哪里 。”相信在学习了这一课以后,我们身边一定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小雷锋”。就让我们再一
次唱起那首 历久弥新的歌曲吧。(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五、参加实践,提升能力。
1.调查一下在同学中以及你的亲戚中还有哪些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的人。
2.把你做的好事写在日记里。
板书设计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学雷锋,做好事
6 千人糕

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一样东西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 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
会更美好。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小黑板。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设问引入。
1.板书课题:千人糕。
2.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3.学生畅所欲言。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范读课文,读后讨论:千人糕就是什么糕?(米糕)为什么称米糕为千人糕呢?
2.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3.学生试读课文。
(1)自主读。
(2)指名试读。
(3)师生共同评议。
4.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读后讨论主要内容。
三、学习字词,扫清障碍。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由拼读。
2.去掉拼音,指名认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3.交流识字方法。
4.认读下列词语。
米糕 特别 买过 磨成 加糖 熬出
甜菜汁 就算 销售 劳动 摆在 的确 应该 甘蔗汁
四、再读课文,读出感情。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在小组内比赛读课文。
3.全班交流,评价。
4.重点指导读好以下句子:
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
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五、强化练习,巩固知识。
1.口头扩词。
劳:( )( )( )( )( )
糕:( )( )( )( )( )
糖:( )( )( )( )( )
味:( )( )( )( )( )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温故知新。
1.认读生字卡片。
2.读一读,记一记。
米糕 特别 买过 磨成 加糖 熬出
甜菜汁 就算 销售 劳动 摆在 的确 应该 甘蔗汁
二、精读课文,交流感悟。
1.指名读课文。
2.比较句子,指导朗读。
(1)出示:爸爸,什么是千人糕?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2)讨论:这两句话是什么句式?两句话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谁能把第二句话换个说法?
(两句话后面都是问号,但第一句话表示疑问,第二句话表示反问。)
(3)指导读句子。
(4)指名试读,齐读。
3.讨论:
爸爸一共说了几句话?
指名读爸爸说的话,这些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出示句子: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1)比较词语:平常 平平常常
(“平平常常”比“平常”程度上要深些,在上面的句子中强调了米糕的普通。)
(2)指名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一块平常的糕,都要经过成千上万人的劳动,那么,每一个 不平凡的东西不更是如此吗?看来,
世界上很多东西都要许多人共同劳动,才能创造出来。)
(3)练习说话。
以你生活中的一样东西为例,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说说这东西也是成千上 万人共同劳动生产
出来的。
三、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引导自学田字格中的生字。
要求: 找出形近字。 找出难写难记的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哪些字与我们学过的字有点像?
(2)指名说哪些字笔顺难掌握。
3.指导书写。
四、总结全文,课堂练习。 < br>1.师: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需要的东西五花八门,而这一切需要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努力,
互相协作,才能得到。
2.指名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填空。
(1)“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这句话的意思是( )。因为
( ),所以说是千人糕。
(2)读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 )。
五、学以致用,完成作业。
1.分角色读课文。
2.借助插图,讲述课文内容。
7 一匹出色的马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树立独立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独立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你 们到郊外去欣赏过美丽的风景吗?春天的傍晚,“我们”全家人去郊外散步,不仅看
到了美丽的风景,还 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呢,大家想不想知道是什么事情呀?让我们一起到课文
中去看看吧。
2. 揭示课题:一匹出色的马。
3. 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学生字,质疑问难。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自主识字交流:
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已认识的字,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结合经验理解:恋恋不舍 蹦蹦跳跳
结合图理解:波纹 葱葱绿绿
3.读读数数, 这篇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并说说自己最爱
读哪些段。
4.按要求,标画句子。
(1)用“ ”标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用“ ”标出描写人物心情的句子。
5.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6. 引导质疑:
预测学生可能质疑:课文中明明没有马,为什么却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
三、读读演演,解决疑难。
根据学生质疑,出示文中的两句话:
“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
(一)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至三自然段,思考:“我们”在郊外看到了什么美景?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2.出示一组句子,写出画线词语的近义词。
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春天的郊外,景色异常美丽。
3.理解“葱葱绿绿”的意思,体会春天的美丽景色和“我们”内心的喜爱之情。
4.理解“可爱”的意思。指导朗读,练习用“……像……”说话。
(二)自学第四至七自然段。
1.师:要是你在郊外游玩的时候走不动了,会怎样做?小朋友们,快点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2.指导有感情地读第四至七自然段。
3.老师指导学生分别扮演妈妈、妹妹、爸爸,演一演 这个故事,引导扮演妹妹的学生说一说内
心的感受。
4.学生自由分组研究角色,表演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
5.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展示评价。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
2.分组学习,全班交流。
3.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4.范写,重点指导。
恋:提示点、卧勾的写法。
像:左窄右宽,右边“象”的撇要写匀称。
5.学生练习,把字写得规范、美观。
6.展示,交流评价。
五、总结全文,朗读全文。
1.小结:春天的美景令人陶醉 ,我们要走进大自然,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还要培养独立自主
的精神,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2.采用自主读、小组读、全班读等多种方式朗读课文。
六、开动脑筋,完成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又(长)又(细)的枝条
又( )又( )的草地
又( )又( )的花朵
2.“一匹出色的马”在课文中其实是一根 。
3.为什么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
第三单元

1 神州谣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熟读课文,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各民族大团结的意识。
3.体会形声字的特点,学习看半边识字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掌握生字的构字特点,并能根据特点区分形声字。
2. 在朗读中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感受中华大地的美丽景色,培养各民族亲如一家的团结意
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伟大的祖 国叫什么名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神州谣》,一起来感
受一下祖国的美景吧。
二、初读儿歌,认识生字。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儿歌,不认识的字别忘了要向字典公公请教哟。
2.同桌互相读一读,检查自己的生字认读情况。
3.听老师朗读,检查自己的朗读情况,并纠正错误的字音。
4.齐读儿歌。
三、指导读书,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一、二、三小节。
1.从刚才的朗读中,你感受到祖国的哪些美景呢?
2.把你感受到的句子读一读。
3.指名读,评价朗读。
4.教师范读。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中华大地景色美如画)
5.带着欣赏、赞美的语气齐读第一、二、三小节。
6.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美景?赶快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学习第四小节。
1.指名读第四小节。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说说我们伟大的祖国都有哪些民族。
3.这些民族分布在什么地方?各自有什么特点?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从遥远的古代起 ,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
中华大地上,共同为中华文明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 贡献。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汉族人口比重最大,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1%;其他 55
个民族总人口偏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9%,故称其为少数民族。
4.指名读,评价朗读。
四、学习汉字,归纳特点。
1.出示生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2.指导认识“湾”字。
3.刚才我们已经认读了课文里的生字,谁能给这些生字标上拼音?
4.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特点呢?
五、观察字形,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观察。
2. 说说这些生字的结构。


3. 及时进行指导。
湾、峡、谊、族: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重点指导“族”。
4. 学生练写生字。
六、布置作业,强化练习。
1.巩固朗读课文。
2.读一读课后的句子和词语。
2 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符号停顿。
3.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特点,培养欣赏美的能力。
4.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生字卡片、歌曲《中国传统节日歌》。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激发情感。
1.播放歌曲《中国传统节日歌》,激发情感。
师:同学们,刚才的那首歌好听吗?想不想知 道那首歌的名称呢?那首歌就叫《中国传统节日
歌》。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叫《传统节日》,谁来拼一拼 课题?
2.指名读、齐读课题。
二、朗读儿歌,学习字词。
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学会借助拼音或查字典。
2.同学们,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出示: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乞巧节 中秋节 重阳节
3. 说一说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情况。
4. 学生交流自学的生字。
(1)出示会认的生字,学生自由拼读。
(2)交流:
在这些字中,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能告诉我们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吗?
(3)叫号游戏。(巩固生字)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叫号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它们了,来,请出小老师!
师:第一个生字宝宝读什么?第二个生字宝宝又读什么?
5.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现在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到课文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录音 ,边听
边想:
儿歌里讲了哪些传统节日?你能不能边听边把它们圈出来?
(2)学生听课文录音。
师:儿歌里每个节日都提到了这个节日的风俗习惯,你能把听到的节日风俗习惯标画出来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节日风俗习惯。
三、朗读儿歌,理解内容。
(一)读准字音。
1. 跟录音读课文。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把这些节日的风俗习惯找出来了。下面让我们
跟着录音读读课文吧。要读得轻些,注意听清楚录音里的字音和停顿。
2. 指名学生读。
3. 小组比赛读。
(二)理解儿歌。
1.师:你们看,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风俗习惯。你最喜欢哪个?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2.介绍部分节日的风俗习惯。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 一个重要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
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 节。传统习俗有出门赏月、
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等。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每年4 月5日前后,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该节日 来自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
祝。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 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
“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3.师生合作读。
师:中国传统节日那么有特色,又那么美,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来读读课文了,你们愿意和我合
作一下吗?
(师生配乐读儿歌)你们还能和老师合作吗?
四、巩固拓展,学编儿歌。
1.师:大家学得真好。下面老师要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
(1)中国传统节日中 ,你最喜欢什么节日?为什么?可以用儿歌里的句子回答,也可以自己组织句
子回答。
(2)读一读,想一想,什么节日赛龙舟、吃月饼、赏菊登高?
(3)想想下列词语描写的分别是哪个节日?
贴窗花 扫墓 艾草香 赛龙舟 吃月饼 赏菊登高
2.师:同学们真棒!请大家用上下面的词语,和老师来编写一首儿歌吧。
春节 穿新衣 吃团圆饭 喝雄黄酒 赏月 吃水果
3.游戏:拍手读《传统节日》。
五、背诵课文,指导写字。
1. 引导学生按节日顺序背诵课文。
2. 指导写字。
(1)学写“街、转、热”三个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2)学生仿写,要求写得规范、美观。
(3)采用同桌评、小组评、全班评等多种方法评价学生写的字。
六、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师: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多么优美,每个节日又有着特殊的习俗。我们的中华文化可真 奇
妙!希望大家热爱生活,善于观察,能发现周围的美。相信你一定可以和课文的作者一样,写出大家< br>喜欢的儿歌的。回家去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一首属于你自己的节日歌吧。
阅读儿歌。
五月五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蘸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粽子香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新年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
姑娘要花,小子要炮;
老头儿要顶新毡帽,
老太太要件新棉袄。
七、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 背诵课文。
2. 把你知道的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说给大家听一听。
3 “贝”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对照插图,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丰富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进行热爱中国文化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语。正确读课文,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丰富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进行热爱中国文化的教育。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导入学习。
1.请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贝壳图片以及“贝”字的演变过程)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故事吧!
3.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 学生自主读课文。
2.借助拼音把每一个字音读准。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帮助指正。
3.提醒学生注意词语的读音。(出示生字卡片)
4.把这些词语借助拼音再练习几遍。
5.谁会读第一组词语?(指名读,学生分组读词语)
6.请小老师领读。
7.开火车读。
8.去掉拼音读生字、词语。
如果去掉拼音,你会认吗?自己试一试,不会的可以请教同桌。
9.指名读。
10.小组读,点着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2.指名读,全班读。
3. 思考、讨论:
(1)一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用什么保护自己?
(2)古代的人们为什么喜欢把贝壳戴在身上?
(3)把贝壳当作钱币有什么优点?
(4)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什么有关?
(5)你能写几个用“贝”作偏旁的字吗?
4.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朗读课文,读记词语。
1.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2.读一读,记一记。
珍贵 珍惜 钱币 纸币 财富 财产 赔本 赔礼 购买 采购 贫苦
五、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 学生观察生字,说说自己的发现。
2. 指导书写。
3. 评议,纠正不足之处。
贫穷


六、布置作业,巩固知识。
1. 猜一猜下列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
铜镜 蜘蛛 珍珠 衬衫 胳膊
2. 把《“贝”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3. 抄写生字词语。
4 中国美食

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
语。
3.了解中国美食的特色以及中国汉字的造字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16个 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正确、流利地朗读词 语。
教学难点

了解中国美食的特色以及中国汉字的造字方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1.中华美食,源远流长。同学们,你最喜欢吃什么美食呢?为什么喜欢呢?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吧!
2.学生畅所欲言。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美食》吧!
二、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词语。
三、创设情境,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组词串。
(1)人们都说“中国美食,天下一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播放优美的音乐)
(2)出示词语。
凉拌菠菜 香煎豆腐 红烧茄子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烧”“茄”等生字。
(4)介绍这些菜肴的特色。 菠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多家庭习惯直接用油炒菠菜或用菠菜做汤喝,
但是菠 菜最安全、最有营养的吃法是凉拌。


香煎豆腐是上海地区特色名菜,主要材料有硬豆腐 、虾仁等,辅料有猪肉、冬菇等,属于沪菜
系。
红烧茄子是家常菜,茄子含丰富的维生素,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
(5)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指名读,比赛读。
2.学习第二组词串。
(1)出示词语。
烤鸭 水煮鱼 葱爆羊肉 小鸡炖蘑菇
(2)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烤”“炖”等生字。
(3)介绍这些菜肴的特色。 北京烤鸭是具有世界声誉的中式菜式。用料为优质肉食北京鸭,用果木炭火烤制。它以色泽
红润、肉 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享誉海内外,且历史悠久,距今已经1 600多年,号称
天下第一吃,是清代宫廷御菜。
水煮鱼,又称“江水煮江鱼”,是一道重庆 市的汉族创新名菜,属于重庆渝北风味。最早流行于
重庆、四川等地。看似原始的做法,实际做工考究— —选新鲜生猛活鱼,又充分发挥辣椒御寒、益
气养血功效,烹调出来的肉质一点也不会变韧,口感滑嫩, 油而不腻。既去除了鱼的腥味,又保持了
鱼的鲜嫩。满目的辣椒红亮养眼,辣而不燥,麻而不苦。“麻上 头,辣过瘾”,让水煮鱼在全国流行。
葱爆羊肉,羊肉滑嫩,鲜香不膻,汪油包汁,食后回味无穷。肉嫩,略带葱香味。
小鸡炖蘑菇 是一道东北炖菜。通常是用干蘑菇、鸡肉和粉条一同炖制而成。榛蘑可以衬托
出鸡肉的鲜香,粉条滑爽而 绵实。小鸡炖蘑菇鸡肉鲜嫩,营养价值也很高。
3.学习第三组词串。
(1)出示词语。
蒸饺 炸酱面 小米粥 蛋炒饭
(2)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炒”“饭”等生字。
(3)介绍这些饮食的特色。
蒸饺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食品,是每年春节必吃的年节食品。相 传是中国东汉南阳“医圣”张
仲景发明的。在中国许多省市也有冬至吃饺子的习惯。饺子一般是用猪牛羊 肉和蔬菜作馅的传
统小吃,但现在鸡肉、鸭肉、鱼肉、蛋、海味、山珍、鲜蔬、干菜、果品等都可以做馅 。
炸酱面,汉族面食,被誉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由菜、炸酱拌面条而成。将黄瓜、香椿、豆芽、青豆、黄豆等切好或煮好备用。然后做炸酱,将肉丁及葱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黄豆制作的
黄 酱或甜面酱炸炒,即成炸酱。面条煮熟后,捞出,浇上炸酱,拌上菜,即成炸酱面。也有面条捞出后
用凉 水浸洗再加炸酱、菜的,称“过水面”。
小米粥是健康食品,可单独煮熬,也可添加大枣、红豆、红薯 、莲子、百合等,熬成风味各异
的营养粥。
蛋炒饭是一种常见美食,除鸡蛋、米饭外,还可以 添加多种配料。蛋炒饭口感佳,松软,有嚼劲,
还有淡淡的香味,深受人们喜爱。
4.回归整体,读词语。
(1)美食之行即将结束,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看过的美食。(读学过 的词串)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呢?
为什么?(学生自由说)
(2)把你家乡的美食介绍给大家吧!
四、指导诵读,读中感悟。
1.这么多的美 食,让人禁不住垂涎三尺,老师很想读一读。(教师示范读,并介绍边读边记的读
书方法)
2.学生边看图,边读词,读出美感。多种读法交替,读后师生评价。
五、看图贴卡,练习说话。
1.愉快的美食之旅结束了,你都见到了什么?小组先说一说。
2.小组合作将这些词语贴在对应的图下面,贴好后,轻声读一读。


3.把学生完成的情境图贴在黑板上,再次齐读。
4.根据图意,用卡片上的词语练习说话。
六、字形分析,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烧、茄、烤、鸭、肉、鸡、炒、饭。
(1)读一读。
(2)说一说用什么方法来记住。
2.学习写字。
(1)观察、讨论:在这些字中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提出来讨论、交流。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重点抓住“烧”这个字指导)学生描红。
(3)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七、课间延伸,实践活动。
1.中国美 食,源远流长,不去品尝真是可惜。请小组互相合作,设计一幅广告画和相应的广告
词,把中国美食好好 夸一夸,让别人听了见了就想品尝,看哪个小组设计得好。
2.小组合作,设计广告画和广告词,并进行介绍。
八、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 把自己了解的中国美食说给小伙伴听一听。
2. 抄写生字词语。
第四单元

8 彩色的梦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深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仿写诗句。培养欣赏美的能
力。
4.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画面,仿写诗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 故事导入。


师:有个小朋友的铅笔最爱做梦了,他的彩色铅笔滑过的地方,不但有一幅幅美妙的图画,拉着
手的雪松 、又大又红的太阳,还有水果的香味、紫葡萄的叮咛……
2. 设疑:大家想不想拥有这样的彩色铅笔,做各种各样彩色的梦呢?
3. 揭示课题。(板书:彩色的梦)
二、初读课文,随机识字。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随机识字。
后鼻音:坪 囱 精 叮 咛 梦
舌边音:聊 拉 灵 蓝
平舌音:彩 森
3.再读课文,思考:
“我”的彩色铅笔滑过哪些地方?在课文中做上记号。
4. 讨论交流。(草坪、天空、森林)
三、细读课文,自主学习。
1.在四人学习小组内,从课文的4节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进行研究。
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问一问。
2.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 理解“聊天、葱郁、精灵、叮咛”等词
语。并用课件演示草坪、天空、森林的美景。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四、总结课文,指导书写。
1.齐读课文。
2.巩固生字。(从生字卡片中找字的游戏)
(1)猜字谜:树林下的夕阳。(梦)
(2)左右结构的字。(聊、坪、郁、拉、般、精、彩、结、叮、咛)
(3)上下结构的字。(盒、梦、蓝、苹)
(4)找找偏旁一样的字。(叮、咛)
(5)三木为(森)。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蓝、森、般、灵”的写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指导背诵。
1.组与组之间进行朗读比赛,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再次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2.指名说说铅笔到过哪些地方,这些地方有什么神奇的变化。
3.教师用引读法,引导学生熟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仿写诗句。
1.采用多种方式读课文。
2.出示第二小节,引导学生仿写诗句。
脚尖滑过的地方,
大块的草坪,绿了;
大朵的野花,红了;
大片的天空,蓝了,
蓝——得——透——明!
3.选择小组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
三、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齐读全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3.仿照三、四节的写法,说说自己的梦。
四、拓展阅读,发展能力。
1. 阅读高洪波的其他诗歌。
鹅 鹅 鹅
高洪波
最近,妈妈总爱捉住我,
逼我背一首古怪的儿歌: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听说这是一位古代的神童,
七岁时写下的“大作”。
可我却背得结结巴巴,
气得妈妈说我“笨脑壳”。
我只好背得滚瓜烂熟,
妈妈显得特别快活。
从此,每当家里来了客人,
我都要牵出这只倒霉的“鹅”。
听到了一声声的夸奖,
妈妈就奖我美味的糖果。
好像这是我写的诗篇,
其实,我从来没有见过白鹅。
我家小小的阳台上,
连只小鸟都不曾飞落。
更别说从那“曲项”里,
向天唱出的美妙的歌!
真的,我不愿当什么“神童”,
更不想靠“白鹅”啄来糖果。
如果妈妈带我去趟动物园,
那才是我最大的快乐!

我喜欢你,狐狸
高洪波
你是一只小狐狸
聪明有心计
从乌鸦嘴里骗肉吃
多么可爱的主意
活该
谁叫乌鸦爱唱歌
呱呱呱自我吹嘘
再说肉是它偷的
你吃它吃都可以
也许
你吃了这块肉
会变得漂亮无比
尾巴像红红的火苗
风一样掠过绿草


我喜欢你狐狸
你的狡猾是机智
你的聪明是有趣
不管大人怎么说
我喜欢你

2. 你会在梦中梦见什么?仿照作家的手法,写一写吧!
9 枫树上的喜鹊

教学目标

1. 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读,体会“?” “!” “……”的作用,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
的语言。
3.创设故事情境,大胆想象,并借助“?” “!”“……”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感悟读文。体会“?” “!” “……”的作用。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叫《枫树上的喜鹊》。
2. 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询问学生各自读了几遍。
2.抢答: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
3.教学生字:渡口。生读。请生看课文中的插图,指指渡口在哪儿。(枫树旁的渡口)
4.教学词语:渡船、渡河、摆渡。
5.指导学习其余的生字。
三、细读课文,交流感悟。
1.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2.交流:你看到了一棵什么样的枫树?
(很大很高,请生读出这种感觉。)
3.你想把什么词语送给枫树?用上四个字的词语。
4.理解“遮蔽”的意思。“蔽”的意思 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这个词语是由意思相近的两个字
组成的)
5.请生说说类似的词语。


6.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我”最喜欢什么。(喜鹊和枫树)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7.默读第二~十二自然段,把喜欢枫树、喜鹊的句子画出来。交流。
△我常常觉得喜鹊会跟我说话,我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她喜鹊阿姨。
8.还有这样有意思的句子:
△我真是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他们喜鹊弟弟。
9.把这两句变成诗形,生齐读。
10.交流其他喜欢的句子。
11.把童话变成一首小诗,出示3句变成诗形的句子,配乐读。
12.师当阿姨,生当弟弟配合读。
13.强调标点“?” “!” “……”的作用。
四、重点研读,编写故事。
1. 学拼音场景。
(1)指名分角色配音。
(2)同伴点评。
(3)师生对读:慢节奏—快节奏—变字数读。关注省略号。
(4)把“教”“学”换成“叫”可以吗?为什么?
2.看太阳场景。
(1)小组合作配音。
(2)一小组汇报配音,同伴评价。
(3)比较朗读,发现感叹号表示的惊喜,破折号表示的延长。
(4)师生对读。
(5)体会“问”“答”与“教”“学”的共同妙处。
3. 续编故事。
阿姨和弟弟一起学拼音,看日出,还可能做些什么呢?
4.以四人为学习小组合作编故事。
五、分析字形,书写生字。
1.观察生字,发现每个字的特点。
2.重点指导笔顺。
3.练写,点评。
4.同桌相互交流,再写一个。
5. 再评议。

六、拓展训练,开阔视野。
阅读郭风的另一首诗《童话》。
童话
郭风
小野菊坐在篱笆的后面,
侧着头,想到:
“我长大了,
要有一把蓝色的遮阳伞,
那时候,我会很好看,
我要和蜜蜂谈话!”
站在她旁边的蒲公英,插嘴道:
“可是,那有什么好呢?”
小野菊马上问道:
“可是,你会比我好吗?”


“我长大了,会有一顶
旅行用的黄色的小便帽;
我要带一只白羽毛的毽子,
旅行到很多的地方!”
小野菊沉思地说:“那真的很好,
可是,我不要像你!”
10 沙滩上的童话

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积累6组词语。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沙滩上的城堡和城堡里发生的故事。
4.培养对理想、幸福追求和向往的情感。
教学重点

会认1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积累6组词语。
教学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沙滩上的城堡和城堡里发生的故事。
教学准备

课件、课文录音。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1.出示沙滩图,练习说话。
(1)这是一片怎样的沙滩?你想在那儿干什么?
(2)小结、过渡:这片沙滩确实太迷人了 ,因此有一群孩子在放学后也来到了这儿,他们在这里
干什么呢?
2.出示孩子垒城堡图及课文第二自然段。
(1)看图,自由读句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
(3)说说孩子们在沙滩上干什么。(指名回答)
(4)根据回答,出示词语:垒城堡。
(5)齐读句子,边读边思考:孩子们垒了一座怎样的城堡?
(6)想象说话。(指名说,同桌互说)
在沙滩上,孩子们垒起了一座( )的城堡,城堡外面( ),城堡里( )。
(7)这群聪明的孩子不但垒起了一座美丽的 城堡,而且编了一个非常美丽的童话故事呢。出示
课题。
(8)过渡:想知道这个童话故事的内容吗?请听课文录音。
3.听课文录音,思考:孩子们编的童话故事的内容是什么?
4.指名回答,板书:救公主。


5.自读课文,思考:孩子们为什么要去救公主?
6.根据回答出示有关句子,指导读出气愤、焦急的语气。(自由读、小组分角色读)
“这城堡里住着一个凶狠的魔王。”
“他抢去了美丽的公主!”
“你们快听,公主在城堡里哭呢!”
(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没能做到恰当地表达焦急的语气 ,可以通过比较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
热情。)
7.“我们”想了什么办法去救公主呢?出示有关内容引读:
师:在“我们”编织的童话中, “我们”亲手建造的城堡成了……“我们”也成了……“我们”一起商
量……一个小伙伴说……“我”说 ……“我”的办法得到了大家的赞赏。于是……“我们”挖呀,挖呀,
终于……“我们”用手……就……
8.救出公主后,“我们”的心情怎样?出示下面的句子,指导学生读出兴奋的语气。(指名读,男女< br>生轮读)
我们欢呼着胜利,欢呼着炸死了魔王,欢呼着救出了公主。
公主被我们救出来了,救出来了!在这儿,在这儿!
9.小组分角色读课文。
(1)组内练习。
(2)指名小组交流、简评。
二、总结课文,想象说话。
1.齐读全文。
2.想象说话。(内容可在两题中自选一题,形式可自编或与同桌合作编)
(1)城堡里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是怎样把公主从城堡里救出来的?编故事《沙滩上的童话—
—勇救公主》。
(2)你在那金色的沙滩上垒了什么?那里发生了什么事?编一个童话故事。
3.指名讲故事,评议。
三、指导写字,编写故事。
1.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分析归类。
(2)从中选择典型字练习,写一写,评一评。其他字借鉴以前的熟字练写。
(3)展示写字成果,师生共同评价。
2.以下列语句开头,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1)在一片沙漠里,有……
(2)从前,有一座大山……
四、积累词句,复习巩固。
1.读词语。
2.引导积累字词。
3.指导 抄写句子。(指导抄写时要注意提醒学生不要看一个字,抄一个字,要读通整个句子的
意思再抄,同时注 意抄写完成后要检查)
板书设计

沙滩上的童话
成勇士(孩子)
编织童话:攻城堡
炸魔王
救公主(妈妈)


11 我是一只小虫子

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积累词语和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复习巩固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

会认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积累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新课。
1.师:同学们,假如你会变,你准备变成什么呢?
2.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3.师:有一个同学变成了一只小虫子,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只小虫子有趣的生活吧!
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自主读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勾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利用生字卡片在小组内学习生字。
3.检查认字、记字情况。
利用生字卡片开 火车读,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提醒学生注意翘舌音、前鼻韵母、后鼻
韵母字的读音。
4.读一读,记一记。
屁股 黄昏 泡沫 摇晃 免费 贪玩
脾气 大婶 使劲 撞伤 列车 屎壳郎
5.交流怎样记住这些字词。
6.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后评议,练习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师:老师要请大家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最好。(抽生读后评价,正音)
三、读悟结合,体会感情。
1.再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师:刚才同学们读了课文 ,这两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你最喜欢哪几句话?把有关句子读一读
吧!(抽学生汇报)
师:为什么说,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好?
(屁股会被苍耳刺痛,会掉进水里淹得昏头昏脑,害怕小鸟。)


(2)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a.早上醒来,“我”会做什么事情?
b.为什么“我”觉得当小虫子真不错?
学生讨论交流。
(3)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一边认真读第五、六自然段,一边思考以下问题:
a.“我”有哪些小伙伴?
b.“我”的小伙伴有意思表现在哪些方面?“我”喜欢这些小伙伴吗?
学生讨论交流。
(4)学习第七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一边认真读第七自然段,一边思考以下问题:
a.“我”喜欢当小虫子吗?你从哪句话体会到的?
b.“我”快乐的时候会干什么?小朋友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能找到“我”?
学生讨论交流。
四、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写的生字,指名认读。
2.学习书写生字。
(1)同桌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2)全班交流。
(3)选出难写的字,看笔顺表自己书写。
(4)按正确的笔顺在书上描红。
(5)指导书写,教师板书示范。
(6)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五、布置作业,巩固所学。
1.抄写生字词语。
2.讨论、完成课后习题。
第五单元

12 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会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积累词语和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阅读悟出故事的寓意。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积累词语和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通过阅读悟出故事的寓意。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 听寓言故事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呢?(生说)这些寓言故事都是通过一
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 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二则寓言《亡羊补
牢》。(板书课题,齐读)
2.这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生尝试解释)
4.从这个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回答、提问)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本课的生字带词读一遍。
3.检查自学效果。
(1)选择正确的读音。
窟窿(lóng long) 街坊(fāng fang)
..
圆圈(quān juàn)

钻研(zuān zuàn)

羊圈(quān juàn)

钻石(zuān zuàn)

(重点强调多音字在意思上的区分。)
你是怎样来区分的?指名汇报通过查字典区分多音字的不同意思的方法。
(2)强调字形,理解字意。
“窟窿”两个字都是穴字头,所以这个词表示和洞有关。
“街坊”是邻居的意思。
三、通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本课的生字、生词我们都 弄清楚了,现在你能读课文吗?(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这篇寓言主
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 括)
板书:第一次 第二次
2.羊是怎样丢的呢?默读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思考:
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
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 为羊圈有个窟窿。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
羊圈修补上。
小结: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 中的哪两个字概括?(亡羊)对,这部分告诉我们,养羊人是怎么丢
了两次羊。
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怎样呢?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结合朗读,自由回答:养羊人后悔了,赶快把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丢羊。
4.练习复述。
四、品读评价,体会寓意。
1.请你评价一下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1)自由读课文,动笔画一画。
(2)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评价。


(1)养羊人是个不听劝告的人。
A.从他与街坊的对话中,看出他不听别人的劝告。
他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漫不经 心,毫不在意,无所谓的语气)大家尝试读一读。(指名
朗读)
街坊的话应该怎样来读?你是 从哪个词知道的?(从“赶快”知道街坊很为他着急,感到可惜,读
出劝的语气)
指名尝试读。
分角色来读对话,体会对话双方不同的心情。
B.从第四自然段中的 两个“又”,感觉他这个人太一意孤行了。知道有第一次的丢羊,就应该想
到还会丢,可他偏偏不去修补 ,导致他又有了第二次的丢羊。
这两个“又”应该怎样来读?大家尝试读第四自然段,体会养羊人的可气之处。
(2)养羊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这个养羊人真是可气,那么养羊人就没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
默读最后一自然段。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后悔”想象一下养羊人当时的心情。尝试读出当时的心情。
抓住“赶快”“结结实实”指导朗读,从这两个词你知道了什么?(养羊人的可贵之处:发现错误后,
马 上就改。而且很有信心)
养羊人最可贵之处就是他想到“现在修还不晚”,看到这句话,你想说点什么?大家自由交流。
小结:这就是养羊人的闪光点,他虽然发现问题很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一旦发现错误,他
能 及时地去改正。想象一下,如果他在发现错误后,却沉浸在后悔和自责中,总是认为晚了,那么会
有什么 样的后果?可见,只要有信心,知道及时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
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结合自己或他人的事例,自由谈)
3.养羊人由 开始的不在乎,到后来的后悔,到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如果你是养羊人,你现在
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是不是有满腹话语想对大家说呢?(奉劝大家,不要像我这样,不听他人的劝告,
不能及时地改正错误。 我们要虚心接受他人的劝告,发现问题及时地改正。更要记住,只要想改正
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还有后半句,你能根据蕴含的道理补上后半句吗?(亡
羊补牢,未为迟也)
五、明确寓意,联系实际。
1.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寓言《亡羊补牢》,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
2.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
六、布置作业,培养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两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可真精神,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老师 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
事的名字叫《揠苗助长》。来,和老师一起读课题,要记住“揠”是提 手旁,“助”是“帮助”的助。
2.《揠苗助长》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播放课件)
3.故事听完了, 你知道“揠”是什么意思吗?(拔)噢!所以也有好多人把揠苗助长叫(拔苗助长)。
这个农夫想让禾苗 快点长高,就(拔禾苗)帮助禾苗生长。可结果禾苗却枯死了。想不想自己读读
这个故事?(想)
二、初读寓言,认读字词。
1.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提醒学生读书时一定要把字音 读准确,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
遍。
2.认读生字。
(1)瞧,字宝宝出来了,你能拼读出来吗?快点试一试吧!(出示生字)


(2)能给它们找个朋友吗?大家先和同桌说说吧。(同桌互读)
(3)谁先来?(指名自由组词)
(4)开火车读生字。
3.认读生词。
(1)这么快就读完了,那我要考考你们,瞧,词宝宝出来了,自己读一读。(生自由读生词)
(2)会了吗?谁敢站起来读读?(指名读)
(3)还想读呀!下面我点一个,你们就读一个 ,比比谁看得准,读得正确。开始了!(抢读)(重点指易
读错的)
4.生字回文。
师:生字我们都认识了,一起送字宝宝回家吧,大家一起读读课文吧!相信这一次,一定能读得很
流利 。
三、熟读课文,理解意思。
师:课文会读了吗?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播放课件)
1.指名读。
2.读得真好,这位农夫种下禾苗之后是什么样的心情?(焦急)你从哪看出农夫很焦急?
①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师:“巴望”能换个词吗?(希望、盼望)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师:还从哪也可以看出他很焦急?
②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师:瞧农夫着急的样子。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还从哪也可以看出他很焦急?
③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师:禾苗一点也没有长高吗?(长高了)你怎么知道?
“好像”,其实是长高了,只是……(长得很慢)
小结:禾苗是长高了,由于长得慢,农夫没 有感觉到,所以文中说“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农
夫的心里特别着急。谁来完整地读读这段话?(指 名读)
师:他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办法,一起读读第二自然段。
他想出的好办法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弄得——(筋疲力尽)。
“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生自由说、师点拨)
是呀,虽然很累,可看着被自己拔高的禾苗 ,他是什么心情?(高兴)谁来用高兴的语气读第三自
然段?(指名读)
他认为他的办法很好,还非常得意呢。
你看农夫得意扬扬的样子,结果怎样呢?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农夫花了那么大的力气,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
四、适时点拨,说出寓意。
1.揭示故事结果。
生自由回答。(因为把它拔死了)
现在我就是这个农夫,你们就是被我一棵一棵拔高了的禾苗,小禾苗们,你们想说什么?
生:哎呀,疼死我啦,赶快把我放到土里去吧。
师:这棵小禾苗在伤心地哭呢!
生 :笨农夫,你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把我们拔起来,你会后悔的呀!再过几个月我们就可以丰收
啦。
师:这颗小禾苗在气愤地说。
生:你不应该把我们拔起来,应该让我们慢慢长高。
师:那我可等不及了,我想让你们快点长高,我应该怎样做呀?


(浇水、施肥 、除草,还要慢慢地等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收获)你们说的这些,就是禾苗生长的规
律。不仅是种禾苗,做 任何事情都要按照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板书:按照规律 不能急于求
成)这就是揠苗助长告诉我们的道理。
像《揠苗助长》这样用一个小故事来说明大 道理的文章就叫作寓言,(板书:寓言)其实我们也
读过好多这样的故事呢,像《坐井观天》《狐假虎威 》《画蛇添足》《龟兔赛跑》等。
2.在生活中像“揠苗助长”不按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的事情 还有很多,比如(有的病人,想
病快点好,一下子吃了很多药,反而病更重),你能说出哪些?
像父母希望孩子聪明,就拼命地给学生买营养品,可学生不但没有变聪明,反而越来越肥胖,小
小年纪 就得了肥胖症等。我们以后做事可千万不能急于求成。
五、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师:我们 写字也一样,要从小打好基础,才能写出漂亮的字。下面来展示一下吧。看看这些字
哪个最难写。仔细观 察,你要提醒大家什么?
1.学生读一读要求会写的生字。
2.要写好这些字,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3.教师指导“筋”“疲”2个字的书写。
4.学生描红,书写,相互评议。
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
按照规律 不能急于求成
13 画杨桃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 。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
品味美感。
3.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懂得无
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2.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感悟读文,理解“我”从所坐的位置看到的杨桃的样子。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杨桃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杨桃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 果实吗?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
关。(板书:画杨桃)
2.齐读课题。
二、指导自学,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把语句读通顺,同时标出自然段。
2.采用查字典、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新词的意思。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大家讨论解决。
三、认读生字,感知内容。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认读生字词。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错误读音。
翘舌音:“审”(shěn)、“晌”(shǎng)、视(shì)
“肃”(sù):平舌音。笔画:(共8画)
“诲”:四声(huì),注意与“悔”的读音区别。
3.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同桌交流)
4.扩展训练。
近义词:
教诲——教导 审视——审察
和颜悦色——和蔼可亲
反义词:
准确——错误 难忘——淡忘
5.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在 图画课上,老师让“我们”画杨桃,“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
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 。老师通过这件事,启发“我们”明白了同一件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
结果。)
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引导学生观察“图、交、摆、嘻、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3.记忆字形: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识记,和同桌交流难字的识记方法。
4.难字书写指导:
“图”:最后一画写横封口。
“摆、抢”:左右结构,都是“扌”旁,注意“仓”与“仑”的区别。
5.学生练习书写,教 师巡视指导。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得规范、美观。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
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6.学生交流评价。
五、布置作业,巩固知识。
1.抄写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这节课我们要通过精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研读课文,理解句子。
1.读最后一自然段,激发思维。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理解“难忘”是什么意思,“终生难忘”是什么意思。
(难忘:无法忘记,永 远留在脑海里。终生难忘:即一生都难以忘怀。常形容对他人的恩情或教
诲铭记于心,也可形容对某一段 时光难以割舍。)
(2)是谁的教诲使作者“终生难忘”呢?(是“老师”的话)
2.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导语:作者是怎样画画的?你怎么知道的?
抓住“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像是 五个角的什么东西”“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
等句子理解“我”是按照看到的去画画的。
3.学习第二至十六自然段。
(1)“班里几个同学”看到作者的画为什么哈哈大笑?(他们 认为作者画的根本不像杨桃)说明什
么?(说明他们一是没有考虑到作者看杨桃的角度,二是自以为对杨 桃已十分熟悉)
(2)课文中写了两个学生的两句话。一句末尾用了问号,另一句用了叹号,表示的意 思一样
吗?(一样)表示出的情感程度相同吗?(相同。都是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表明作者把杨桃画成了 五角
星)
①第一句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如果把它改成陈述句,表达的语气变了没有?
②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嘲笑和叽讽的语气。
(3)老师听了“几个同学”的议论,他是怎样做的?老师为什么要坐在作者的座位上“审视”? (老师坐在“我”的座位上,就是要从“我”看杨桃的角度进行观察,据此判断“我”画得是否准
确 。)
(4)老师审视了之后,为什么没有直接告诉大家画得像不像,而是举起作者的画去问大家像不< br>像?
(老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从他亲自“审视”的做法上,悟出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看到的结 果也
不同的哲理。)
(5)听了学生的回答,“老师”的态度变得怎样了?(严肃起来)为什么会变呢?
(发现作 者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同学们却说“不像”,这种现象引起老师的深思,他意识到不仅是
“几个”而且是 大多数同学还不懂得作画的起码要求,更不懂得用科学思想对待事物。)
从文中的哪一个词能看出老师严肃的神情延续了很久?
(半晌)(“半晌”是过了好大一会儿 。也可以说明老师对于如何处理这件事,认真地进行了考
虑。)
(6)指导学生朗读“好—— 笑!”,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几个同学故意拉长声回答,要读得声调高些,
声音长些。
(7)对 于认为“好笑”的同学,“老师”没有去批评责备,而是“请”他们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目的
何在 呢?
(让他们也从作者看杨桃的角度来观察,使他们亲眼看到事实的真相、自觉接受教育。)
(8)第一个同学看后,在回答老师的问话时,为什么中间加了省略号?(引导学生理解省略号在这
里 的特殊作用和所省略的内容)
指导朗读,声调、声音都要低,读出不好意思承认错误的语调。与刚才“ 好——笑!”的读法恰
恰相反。
(9)引导学生找出有关词语,体会作者只写“第一个”同学 的对话,而省略其他同学的观看经过和
对话的这种抓住重点进行叙述的好处。
4.学习第17自然段。
(1)老师看到同学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态度发生了变化。指名读老师说的一段话。
(2)思考:
①老师一共说了几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②举例子说说怎么叫角度不同,样子不一。


③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样做?
(3)这几句话以画杨桃为例,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
(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样子。)
(4)启发学生用“不要……要……”造句。
(5)齐读“老师”说的话,加深理解。
三、联系生活,练习说话。
同学们,我们已经在这节画杨桃的美术课上认识了这个班级的老师 、同学,还有那个画画特别
认真的“我”,也了解了发生在他们中间的故事。现在,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呢?请选择其中一个人
物,对他说几句话。
我想对作者说: 。
我想对曾经嘲笑过“我”的孩子们说: 。
我想对循循善诱的老师说: 。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14 小马过河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按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语,读出句子应有的语气。
3.通过朗读、表演等多种形式,深刻体会到遇事要自己动脑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老牛、松鼠说法不同的原因,进而理解老马说的话中包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1.老牛、小马、松鼠、老马的图片及头饰。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谈话激趣。
1.师:孩子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不但要和大家交朋友,而且还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
朋友 ,他是谁呢?(教师出示小马图片)这是一匹可爱的小马。小马第一次来到咱们这个集体中,看
到这么多 张生面孔,他的心里太紧张了,谁愿意随便对他说点什么,让他放松放松?
2.教师激情导入:听了大 家的发言,小马真高兴,今天认识了这么多的新朋友,现在他不紧张了,
而且他还特别愿意和大家共同来 分享一个有关他的童话故事。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小马过
河》。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师提要求: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你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多种形式,识字写字。
1.带拼音识字。
(大屏幕出示14个生字)这些生字你认识哪个?
2.学生随机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让几个学生组词,从而理解字意。
磨、坊,重点抓住字音、字形进行指导。
驮,引导学生猜字谜记忆字形。
唉,做动作,听声音理解字意。
3.游戏识字。
小青蛙听说我们在认字,它也来凑热闹,瞧!(教师展示青蛙上楼梯课件)
从你开始,大声读 第一层楼梯上的字,要是这个小朋友读对了,我们就跟着大声读一遍;然后小
青蛙就会跳上一个台阶。
学生开火车读打乱顺序的11个生字,教师操作课件,读对一个,小青蛙跳上一个台阶。
4.指导写“麦”字。
观察——范写——临写——评价
四、再读课文,交流感受。
1.引导学生数一数、标一标课文的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师生、生生互评。
3.朗读第一、二自然段,感受小马乐于承担的品质。
4.自由读,体会妈妈与小马的话。
5.指名读,谈感受。
6.分角色读。师生评价,生生评价。
7.表演读。
五、布置作业,巩固所学。
1. 读一读下列词语。
磨坊 麦子 哗哗 一匹 亲切 昨天
驮起 试试 试一试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引导说话。
师讲故事的开头(即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然后提问:同学们, 故事讲到这儿,你觉得小马怎样?
为什么?
生:我觉得它很懂事,因为它懂得帮妈妈做事。
生:我认为它是个听话的孩子。因为它一听说能帮妈妈做事,就很高兴。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思考:小马 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每次的结
果如何?
2.集体交流,梳理课文脉络:
小马几次 从家里来到河边?(两次)哪几个自然段是说小马第一次过河?(三至六自然段)哪几个
自然段是说小马 第二次过河?(七至八自然段)小马两次过河的结果一样吗?(第一次过不了河;第二
次蹚了过去)
3.口头填空。


课文先写小马为什么要过河,接着写小马( )的情况,然后写老马( ),最后写小马
( )。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并训练学生由句组段的说话能力。)
三、引入情境,质疑问难。
过渡: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为什么没有过河呢?请大家带着这个 问题,听老师朗读课文第三至
六自然段。
1.教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读,激起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
2.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小马在去磨坊的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想的?
(2)同是一条河,老牛和松鼠说的一样吗?用“ ”画出老牛和松鼠说的话,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想一想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
四、深入理解,初明事理。
(一)解决第一个问题:
1.师:小马在去磨坊的途中 遇到了什么困难?请你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学生读出“一条小
河挡住了去路”的句子时,教师在黑 板上画一条小河的简笔画)
2.小马高高兴兴地往磨坊跑去,可是一条小河挡住了他的去路,你们想象 一下,他现在是什么样
的心情啊?(为难)
3.请你用为难的语气把此时小马心里的想法读给你的同桌听。
(二)解决第二个问题:
1.同是一条河,老牛和松鼠说的一样吗?
(1)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多媒体分别出示两种动物的图片及他们所说的话。
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蹚过去。”
松鼠拦住小马,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
松鼠认真地说:“深得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
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引出矛盾,为下文做铺垫。
(2)如果你就是老牛,如果你就是松鼠,你会用什么语气对小马说话?
(老牛说的话要读得轻松,慢条斯理;松鼠说的话要读出急切、认真的语气。)
自己把这两种动物的话用不同的语气读一读。
(3)师生分角色戴上头饰共同表演。
师:老师也想加入你们,和你们共同表演这部分内容,好吗?下面我们共同来将这个片段表演出
来。老 师当小马,谁来当牛伯伯?谁来当松鼠?(用讲台当作小河,找一把椅子当作大树)
2.同是一条河, 老牛和松鼠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呢?请你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子说
一说其中的原因。(学生 说后,教师在小河的简笔画旁贴出老牛、松鼠的图片,并板书:高、浅
矮、深)
3.老牛和 松鼠的话你们仔细想过了,可是我们的新朋友小马想过它们说的话了吗?你从哪里看
出来的?读一读你找 到的句子。(多媒体出示带有近义词“立刻、连忙”的句子)
(1)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
(2)小马听了松鼠的话,连忙收住脚步。
A.指名读。
B.“立刻”“马上”都表示什么?请你再读一读,看看你能明白什么。(小马不动脑筋)
五、指导表演,读写句子。
1.分角色朗读,表演老马教育小马的情节。
抓住“难 为情”一词,让学生说说“难为情”是什么意思。你为什么事情感到过“难为情”?并演
示:“难为情” 时,你是什么样子的?做给大家看看。
2.学生自读第七自然段,并画出一句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话。
对老马教育小马的这段话,让学生:


(1)读——读出“亲切”的语气。
(2)说——说说“光”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别人”指谁。
(3)写——做改写句子的练习:用“不应该……而应该……”的句式表达老马的意思。
(4)议——读了小马妈妈的话,你明白了什么?
六、突破难点,加深理解。
过渡 :听了妈妈的话,小马又一次来到河边,这次它过去了吗?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第八自然
段。
1.学生自读第八自然段,并说说从哪里看出小马记住了妈妈的话,遇事开动脑筋了。
2.讨 论:小马亲自下河去试一试,觉得河水怎么样?同一条河,为什么老牛、小马、松鼠对河的
深浅说法会不 一样?究竟谁说得对?
3.训练用“既不像……也不像……”说话。
(1)说“高度”。
(2)说“深度”。
(3)连说。
让学生用“因为……所以……”把刚才说的两句话连起来。
七、分角色读,读中升华。 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马给大家带来的这个故事吗?聪明的叔叔阿姨们把这个童话故
事拍成 了一部动画片,可是还没有找到配音演员,大家想试试吗?
多媒体播放动画片,学生当配音演员。
八、依据课文,小结收获。
1.让学生畅所欲言,小结收获。说说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还了解了他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故事。在生活中你
有 没有像小马一样遇到过什么难题?你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还不懂的问题,教师适当处理。
3.教师小结,提出希望。
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呀。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老师希望你 们能做勇敢的、爱动脑筋的孩子,因为只有这样,你们才能够真正成长。
九、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1.小马从磨坊回来后,会对妈妈说什么?妈妈又会对它说什么?
教师做适当点拨,引导学生 发挥想象,拓宽思路。(如:可以是蹚水的感觉、磨坊磨面的情景、
路上碰到的事情等)
2.两人一组分角色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对话练习。
3.指名小组汇报表演。
板书设计

小马过河
老牛 浅 高
小马 既不像……也不像……
松鼠 深 矮
遇事要多动脑,并且要亲自尝试。
第六单元

15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理解诗意,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感受意境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
熏陶。
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读、背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诗意,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难点

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课文情境图;搜集有关诗人及诗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深情导入,理解诗题。
1.有人说,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是泪水。
流传千古的送别佳句中,包含着浓浓的友情 、亲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送别诗——《晓出
净慈寺送林子方》。
2.读诗题,你知道了送别的什么?
送别的时间是早晨,从“晓”字中可以看出;
送别的地点是净慈寺外;
送别的人是林子方。
3.小结: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 座寺庙。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个朋友。这一天,林
子方正要到外地做官,杨万里在西湖边上送 别他。那么诗人会写些什么呢?(学生讨论)
4.过渡:那么同学们说得对不对呢?就让我们来走进这首诗吧。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先读读这首诗,读上两三遍,注意读准生字,把诗读通读顺。(生自由读)
2.谁来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读准了没有。(指名两生,师生正音)
3.古诗还要读出节奏韵律,像这样(范读首句),谁再来读读?(指名两生,评价)
4.齐读,让我们一起读出诗的节奏韵律。
三、自学古诗,理解大意。
1.诗读正 确了,那这首诗的意思呢?轻声读,可以借助注释,也可以想象画面,看看读懂了什么。
和同桌说一说, 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在上面做个记号。
2.有不懂的字词先提出来。(交流重点字词)
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本诗指除六月外的其他时候。
接天:与天相接。
映日:映照着太阳。本诗中映照的是朝阳。(从题目的“晓”字中可以看出)
别样:特别。


3.理解了重点词语,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写的是 什
么?(交流古诗大意,鼓励用自己的语言连贯地描述)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 与其他时候相比确实不同。与天相接的莲叶绿得无边无
际,映照着阳光的荷花显得特别鲜红。
4.理解了诗的大意,相信我们能读得更好了,谁来试试?注意读出诗的味道。(指名评价)怎样才
能读 得更有感情呢?让我们品诗、赏诗,走入诗境。
四、品读诗境,感受画面。
1.同学们,八 百多年前的一个夏天,你,就是大诗人杨万里,刚刚走出净慈寺,清风拂面而来,一派
赏心悦目的景象映 入眼帘……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闭上眼睛去听,去想。(老师范读第三、四句)你仿佛看到了 什么?板书:蓝天、碧叶、赤日、
红花。
3.同学们,那不是一片荷叶,而是一池荷叶;那不 是小池塘里的荷叶,而是西湖里的荷叶。你能
描述那样的景象吗?
(1)重点理解:无穷碧。
理解一:照应“接天”,指范围广。
理解二:指绿的程度。很绿很绿,绿得难以形容。
理解三:也许是指有很多很多种不同层次的绿:深绿、浅绿、淡绿、草绿、浓绿……
(2)想不想欣赏一下这样的美景?课件欣赏(远景),读好“接天莲叶无穷碧”。
小结:是啊,满池的叶啊,满眼的绿呀,远远地伸向天边,与蓝天相接。
4.六月,正是盛夏 ,虽然是早晨,可是太阳已经是火辣辣的。在骄阳的映衬下,怒放的荷花又是
怎样一番美景呢?
(可以说说荷花在阳光照耀下的颜色、姿态等。)
(1)重点理解:别样红。
理解一:很特别的红,不一般的红。
理解二:红得有层次,有变化。
(2)让我们 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突出映日红)这荷花红得多美啊!谁能用比喻或者拟人手法来
描绘一下?
(3)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体会到这一美景?
5.看哪,那绿色的莲叶,极目一望,无边无际 ;那艳丽的荷花,娇艳妩媚,辉映朝阳。你能通过朗读,
把这样的美景留在每个人的心中吗?
(1)同桌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男读叶,女读花。
(4)齐读。
6.荷叶田田,荷花朵朵,难怪诗人说——(引读,课件)毕竟西湖六月中,风 光不与四时同。这是诗
人的由衷赞美。你能用自己的话赞一赞吗?(指名说,注意赞叹)
五、悟诗情,深度理解。
1.同学们,学到这里,有没有人会产生疑问呢?(题目中是送别, 可是诗中描写的只有景色)这是
怎么一回事呢?
前两句说六月中的西湖,景色与其他季节是不 一样的,也就是说诗人认为他与林子方的感情与
其他人是不一样的。后两句说满湖的荷叶一直绿到天边, 荷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特别娇艳红
润。也就是说诗人与朋友林子方的感情就像满湖的荷叶一样,友谊 一直连到天边,像荷花一样在阳
光的照射下红得发亮,红得似火。
总结:这首诗在景色中寄寓了诗人的感情,这种手法叫:以景寄情。(板书)
2.请同学们再 静静地读读这首诗,闭上眼睛想想送别的画面,然后谈谈自己读到的是诗人一份
怎样的情。(学生自由朗 读、品味)


现在,你就是诗人杨万里,老师就是要去外地做官的林子方,你心里藏着什 么话要对老师说?
预设:
祝愿你前程如接天的莲叶一样无穷碧,事业像映日的荷花一般别样红。(我感受到了祝福之
情)
你前程似锦,我真为你高兴。(我感受到了高兴之情)
西湖的景色这么美,你还是再逗留几天,好好地欣赏这西湖的美景吧。(我感受到了眷恋之情)
六月西湖的景色是这样美,你要记住这满湖荷花,记住今天的送别之情。(我感受到了惜别之
情)
六、背诵古诗,演唱古诗。
同学们,杨万里是南宋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一些写景抒情的小 诗特别有名。《晓出净慈寺
送林子方》是一首与众不同的送别诗,这首诗告诉我们,离别可以是一幅明朗 的画,可以是一个动
人的微笑,可以是一片广阔的美景。让我们把这与众不同的送别诗记下来吧!
1.生自由背诵,指名背,齐背。
2.诗可以读,可以诵,还以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诗谱成的歌曲吧。听一遍,学唱一遍。
七、联系生活,布置作业。
1.老师相信,我们心中也有一片美丽的风景,你最喜欢哪个地方的景色?
2.让我们学习作 者,采用以景寄情的手法来表达我们的喜爱之情。要写诗,让我们先来看看杨
万里的诗有什么值得我们学 习的地方。
内容:选取典型景物
形式:对仗、押韵
总结:我们哪一个季节的景色 都可以写,但注意,一定要选取最有特色的景物来写,如果能对仗
和押韵更好,不能的话也不要紧,但注 意要把景色写美了。
3.仿写优美句子。选其中的一幅照片写,教师巡视。
4.总结全诗。
同学们,“一切景语皆情语”,千年以来,人们已经渐渐不知道林子方是一个怎样的人,但是,人们却永远记住了杨万里送别他那天西湖上的景色,记住了杨万里和他之间的情谊,记住了这开阔优美
的 诗句——(指读)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无穷碧
以景寄情
别样红
第二课时
一、欣赏画面,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看到当你走进这个教室就在关注这个大屏幕(课件: 《绝句》背景图,创设情境),
那你能告诉我,看了这幅画面,你想对我说些什么?(太美了)
是啊!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
重返四川 成都杜甫草堂时所看到的周围美景。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流传古今的千古《绝
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件:在背景图上一行行出示,同时加入音乐,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初读感知。注意把生字的读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指名读,齐读)
3.诗真美,让我们一起走近诗人,走进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这天成之美。
三、随文识字,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句。(课件:“两个黄鹂鸣翠柳”,声景并茂)


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两个黄鹂在树上鸣叫)
2.所以诗人脱口而出“两个黄鹂鸣翠柳”。
3.学习“鹂”“鸣”(课件:2个字在诗中逐渐变大,跳出来,达到重点学习的目的)。
学生用各种方法记忆“鹂”“鸣”。
(鹂:lí,黄鹂,一种鸟,所以是鸟字旁,左声右形。)
(鸣:鸟的叫声,出示字理。课件:“鸣”的字理图,使学生清晰地看到“鸣”的历史演变过程。) < br>4.看吧,两只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地鸣叫。它们是春的使者,给人
以 希望和向往。闭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吗?你能读出这春的生机吗?(课件:这2个字跳回句子)
(二)学习第二句。(课件:“一行白鹭上青天”,让学生感受意境)
1.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
2.这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课件“行”逐渐变大,跳出来)
3.学习“行”,你认识它吗?
4.仰望苍穹,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又是一幅多么高远而开阔的画面呀!
让我们展开想象,读出这深邃却又让人充满遐想的美吧!(学生齐读)(课件:“行”跳回句子)
(三)学习第三句。
1.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真是色彩鲜明,到处莺歌燕舞,绿柳垂丝 ,春意融融,怎不令诗人陶
醉其中!此时他透过窗户,极目凝视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被远处的西岭雪 山吸引住了)
2.这便是“窗含西岭千秋雪”。(课件:第三句配图,感受“窗含”意境)
3.瞧,又有两个生字朋友跳出来了,看看这两个小淘气,谁认识呢?(课件,蹦出“含”“岭”) < br>你觉得它们长得像吗?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岭”去掉山字旁,你还认识它吗?(令)那么,“令”< br>字家族除了“岭”你还想起了哪些?
(玲、拎、冷、铃、零、龄、领)
(课件:指“岭”出现“令”家族,使学生一目了然。)
4.汉字多变,汉字真的很神奇,一 个“含”字将西岭雪山的美景尽收其中。同学们,让我们透过窗
户看眼前的这片蓝天,想象一下,和下课 后我们站在操场看到的无边无际的蓝天一样吗?
5.你能读出这含蓄的美吗?让我们闭上眼睛和诗人一同去感受这千秋雪景吧!(齐读)
(四)学习第四句。
1.诗人忽又低下头,这次,他看到了“门泊东吴万里船”。(课件:第 4句配图,感受意境)原来俯首
处,门外还停泊着一艘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2.学习“吴”。(课件:“吴”跳出,重点学习)
谁告诉同学们,怎样记住它?
3.同学们,战乱过后,江河畅通,万里航船再不受阻,行于其中,诗人看到此情此景,会是怎样的心
情 ?(愉快)
4. 让我们用愉快的语气读出诗人愉悦的心情。(齐读)
四、感悟课题,升华情感。
1.同学们,我们刚才一句句品过了这首诗,你想说什么?(诗句太美了)
2.是啊,诗句太 美了,是因为大自然太美了,是因为此时此刻诗人有一颗欣赏的心。只要心中有
景,大自然处处是美景, 也只有诗人这样绝妙的语句才能配得上大自然这绝伦的美景。
3.学习“绝”(课件:出示字理图,演示字理)(“绝”与“决”对比练习填空)
(课件: 1.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只要下定决心,努力向前,就一定会春光无限。2.朋友们,让我
们怀揣坚 毅的决心,谱写绝妙的人生。)
五、想象诗句,感受诗美。
1.真是妙啊,同学们,我们学 完了整首诗,恐怕我们的脑中不停闪现的就只有一个字——美。让
我们闭上眼睛,想象这种美,记住这种 美,吟诵这种美。(生配乐读,想象画面)
2.总结《绝句》。(课件:杜甫画像前一行行出现总结性语句,使学生了解诗的背景和意图)
六、拓展欣赏,发出号召。


(课件:美景图片,让学生欣赏到他们所看到的大自然。)
同学们,你看,不 仅是杜甫草堂,其实你的身边处处是大自然的美景,让我们拥有一颗快乐的心,
去拥抱大自然的每一天吧 !
16 雷 雨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并注意积累课文中喜欢的好词,赏析好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4.理解课文,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变化。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步认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变化的特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理解课文,感悟课文,培养想象力。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结合生活,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注意过雷雨天气吗?
2.雷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雷阵雨,谁能说说雷雨的情景?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雷雨》。(板书课题)
二、仔细看图,了解内容。
1.出示图,指导学生观察。这幅图中都画了哪些景物?
2.这幅图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概括地说出来。
三、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的方法认识它。
2.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二)学习生字。
过渡:老师将蜗牛上的生字宝宝放到卡片上,你还认识它们吗?
1.加拼音指名读生字。
2.不加拼音读。指导“蝉”:怎么记住“蝉”字,板书“单”并对比。
3.快速读。
4.看表演猜字。
四、朗读感悟,雨前画面。


(一)天“闷”。
1.过渡:课文中是什么压下来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一找。——乌云(板画)
从哪句话中知道的?
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从这句话中你感觉到这压下来的云怎样?
从哪个词语中感受到的?
黑沉沉:黑、多、厚、沉 满天:多
指导词语朗读后再放入句子。
2.出示:“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过渡:这么沉的云压得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压得蝉一声也不叫啊。
(1)读句子。
(2)蝉:见过蝉吗?就是“知了”。为什么称“知了”?
爱唱歌的蝉为什么不叫了?——引出:闷(板书)
(二)风“乱”。
这种沉闷被什么给打乱了?读第二自然段找。——风(板书)
出示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1.指导朗读:读了这句话,你会在风前面加什么字?(狂)
从哪个字中感受到的?——乱
抓住这个字,把风的狂猛读出来,注意朗读要加入表情和动作。
(1)自由读 (2)指名读 (3)齐读
2.引导感悟:风好狂哪,吹得树枝乱摆,(课件出示)这样的风吹到了蜘蛛身上会怎样呢?
3.句式训练:风仅仅吹到了大树和蜘蛛吗?还吹到了谁?
大风吹得树枝
大风吹得蜘蛛
大风吹得花儿
大风吹得
小结:用一个字说说此时的场面——乱。
(三)电闪雷鸣。
出示句子:“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是呀,此时的乌云越积越厚,黑沉沉地压下来 ,狂风又席卷着大地,更可怕的是闪电和雷声也来
凑热闹了。
闪电一道比一道亮,雷声越来越响。用一个成语形容就是:电闪雷鸣。
小结:乌云压,狂风吹,电闪雷鸣,天气的闷,场面的乱,都告诉我们谁要来了?(雷雨)
但是现在来了没?(没)那我们就说这是雷雨前的景象。(板书:前)
齐读。
雷雨中和雷雨后又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咱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布置作业,巩固知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雷雨前的情形讲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课文。
2.朗读词语。
二、看图理解,品词析句。
(一)雷雨中。
1.默读第四至六自然段,想象一下雷雨中的情景。


2.观察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3.找出这些自然段中描写雷雨变化的句子。
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渐渐变小
4.品读句子。
①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从“哗,哗,哗”你体会到了什么?(雨下得很大很急)
② 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说明雨下得非常大)
③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为什么要用两个“渐渐地”?你能读出这种变化吗?
(二)雷雨后。
1.想象画面:雷雨后你看到了哪些景象?(彩虹、蜘蛛等)请用优美的语句说一说。
2.品读句子。
①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仔细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挂”这个字来买描述彩虹?
②蜘蛛又坐在网上。
从“坐”字体会蜘蛛在雷雨后悠闲的心情。
3.雷雨后,课文中写了哪些景象?请你想象一下,在这种情景中,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带着这种心情来读一读课文。
三、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生字,说说自己的发现。
2.指导书写。
3.评议,纠正不足之处。
四、安排作业,施展才华。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画、写作文)描述出雷雨前或雷雨中 或雷雨后的景象,并与同学们
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雷雨
前:乌云压 狂风刮 电闪雷鸣 (简笔画)
闷 乱 响
中:哗,哗,哗
后:雨停

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启发学生观察研究大自然,发现更多的天然指南针,培养学生对
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感悟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教学难点

让学生深深感到: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插图和指南针等相关用具。
2.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辨别方向的资料。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讲故事: 一群小朋友到郊外去野游,他们玩得可高兴了,可是走着走着,树林越来越密,渐
渐地他们找不到集合的 地点了——他们迷路了,大家非常着急。你们能想办法帮助他们吗?
2.组织学生交流,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想不想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帮我们辨别方向?接下来我 们一起自学课文,大家把生字
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并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帮我们辨别方向。
2.自学课文。
3.自由朗读诗歌,学习生字,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出示课件,学习字词。
(1)我会读,正音并组词。
(2)我会组,比较形近字并组词。
三、分析课文,感知内容。
1.这一课是朗朗上口的诗歌,我想很多同学一定把课文读得很流畅了。谁能读读第一小节?
2.你们看见过指南针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指南针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学生介绍)
3 .课文中说,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本课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大自然
中天然的 指南针。
4.我们先听听几位同学从课文中找的天然的指南针跟自己找的是不是一样。(指四名学生做
介绍)
5.全班交流。
6.你能用自己的话介绍太阳这个天然的指南针吗? 理解“向导”“忠实”,因为太阳都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中午的时候在南边,按一定的轨迹运
转,是可以信任的,可靠的,所以说是“忠实的向导”。
拓展:我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我高兴时他会跟 我分享快乐,我遇到困难他会伸出援助之手,可以
把他称作忠实的( )。
7.同学们,我们一起读读这一节,把太阳这个忠实的向导记在我们的脑子里吧。
8.哪位同学接着介绍?
9.请问你介绍的是哪颗星星啊?(生回答)可是,我们很多同学不认识北极星啊?
10.没关系。我们先记住北极星这个黑夜里的指路明灯吧。
11.谁还想介绍?介绍大树这个天然的指南针。
12.说得真好!我们快记住这个天然的指南针吧。
13.沟渠里边积雪化得快的那一边是——(北方)
14.那化得慢的那一边是——(南方)
15.大家帮助小朋友找到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小朋友们很快找到了回家的路。
16.说说自己对“需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的理解。


知道只有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的人才是最聪明、最有办法的人;知道自己也应该多观察大自
然,观察生活,多问几个为什么 ,从中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
四、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生字,说说自己的发现。
2.指导书写。
3.评议,纠正不足之处。
五、展示课件,拓展升华。
课件展示:大自然的指南针。
1.课文的最后一节告诉 我们还有很多天然指南针,你还知道哪些?学生交流。教师提出两个问
题,课件出示两个问题:人们是怎 样发现天然指南针的?你还知道大自然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小组
讨论交流。
2.师:同学们 ,你们是善于观察和发现的,书上介绍的四种天然指南针都被你们发现了,老师还
为你们准备了许多资料 ,你们敢不敢向更高的难度挑战啊?(课件演示老师搜集到的图片)
3.师: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多看书多请教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六、指导朗读,尝试背诵。
课件出示分段朗读。用多种方式读课文,分节读课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启发学生交流:怎样读才更有感情?
2.展示朗读,尝试背诵。
3.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朗读和背诵比赛。
七、放松心情,布置作业。
1.播放歌曲《十分钟》。
2.抄写四字词语。
板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南面 北边
中午: 太阳 树影
黑夜: 北极星
阴雨天: 树叶稠 树叶稀
沟渠: 积雪化得慢 积雪化得快
细细观察 多多去想
18 太空生活趣事多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反映太空活的课件或图片。
2.学生查阅的太空生活资料,彩笔和画纸。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用多媒体课件演 示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的画面。教师讲述:这位叔叔是在哪里?你们知道
吗?(学生谈话)他从太空中返 回,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太空中的趣事,你们想了解这些事情吗?那就让
他给我们讲讲在太空中生活的趣事 吧!(板书课题)
二、指导读文,初步感知。
1.先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再向别人请教。
2.采取同桌互读、小组分段轮读、指名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3.指 名读第二至四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在太空中生活究竟有什么趣事。(睡觉、喝水、走
路、洗澡)
三、指导识字,记忆字形。
1.请同学们拿出字卡,(学生的字卡预先做成各种形状,如飞船 等)自由读字卡,同桌互相指认,小
组内识字比赛,全班开火车读。
2.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用字扩词。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如下训练:
(1)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去掉词语中熟字开火车读生字。
(3)找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小组讨论如何记住这些字。
(4)教师念读字词,学生亮出卡片。
四、指导写字,共同评议。
1.整体指导,发现规律。上下结构的字有哪些?教师范写。
2.学生仿写,师生评议。
五、再读课文,学生交流。
1.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向同桌说说自己喜欢这一段内容的原因。
第二课时
一、认读生字,抽查组词。
二、精读课文,交流感悟。
1.小组内朗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看谁读得好,选拔一名同学 参加全班朗读比赛,比赛要求:
一是要让人听了觉得新鲜有趣,二是让人觉得惊奇。
2.全班比赛。
3.小组学习讨论:太空生活怎么有趣?与我们地面上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4.汇报交流,教师板书,加深学生对太空生活的认识。(绑在睡袋里、只能用吸管吸、穿带钩
的鞋、走网格地板)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争取能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
5.谁能从课 文中找到一句话来说明在太空中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这么奇特的原因?引
导学生了解“失重”现象 。
三、扩展交流,自由作画。
1.你们还知道太空生活中别的趣事吗?是怎么知道的?谁来向大家介绍?


2 .以“我要向航天员叔叔学习”为主题,想象在太空中会发生什么事,并说说自己将来想在太空
中做点什 么。
3.自由想象太空的奥秘,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
四、读读记记,布置作业。
1.读一读课文中有趣的句子。
2.把你知道的太空生活中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太空生活趣事多
睡觉 绑在睡袋里
喝水 带吸管的饮水袋
走路 穿带钩的鞋
洗澡 特殊淋浴室
第七单元

19 大象的耳朵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符合自然 规律,做事情要有自己的主见,违背规律往往会事与愿
违。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见过大象吗?你们仔细观察过大象的耳朵吗?
学生自由发言。
2.引出课题,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认读,并标上记号。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似的 耷拉 咦 竖着 竹竿 撑起来
跳舞 头痛 心烦 一扇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三、自读自悟,师生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疑难所在,以便具体指导。
4.重点引导学生理解。
(1)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A.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耷拉”是什么意思。
B.用“……像……”说一句话。 (2)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见到大象都说了些什么?大象听后是怎样想的?又是
怎样 做的?
(3)读一读“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4)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
大象为什么说这句话?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
四、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1.书写生字。
(1)学生自己描红、书写。
(2)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3)教师根据情况具体指导。
2.通过编故事,复习、巩固生字。
学生随意挑选一些学过的生字、词语,用这些生字、词语编故事。
五、拓展思维,布置作业。
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有过像大象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展开讨论交流,培养学
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抄写生字词语。
20 蜘蛛开店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通过本课教学,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并尝试续编故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蜘蛛开店。
2.出示课文上的图片。板书:店。讲解字形、字义。
3.读课题,介绍蜘蛛。
4.提出问题:蜘蛛开了一家什么店呢?这家店主要卖什么呢?请大家听我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思考问题。
1.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上面的两个问题。
2.要求学生听准生字的读音。
三、指导初读,标出序号。
1.学生自读课文:现 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给这一
课的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2.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四、教学字词,读读记记。
1.出示注音卡片:
店 蹲 寂 寞 罩 编 顾 夫 换
颈 露 趴 袜 匆 蜈 蚣
2.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用生字组词,练习认读。
五、课堂练习,巩固训练。
1.指导书写生字。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
店( )定 ( )完 ( )围( )
{{{

占( )丁 ( )元 ( )韦( )
3.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题,激发兴趣。
1.看图,读课题。
2.上一课,我们初步读了《蜘蛛开店》这篇课文。今天,我们来细读、理解课文吧。
二、讲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蜘蛛每天在网上干什么事情。
板书:寂寞、无聊。讲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2.讲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1)蜘蛛为什么卖口罩?
(因为口罩织起来简单。)
(2)蜘蛛挂了一个什么招牌?
(口罩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3)来的顾客是谁?为什么说口罩好难织呀?
(河马。因为河马的嘴巴很大。)


(4)指导学生朗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3.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第五至十一自然段。
(1)朗读第五至九自然段。
(2)蜘蛛为什么又要卖围巾?
(因为围巾织起来很简单。)
(3)蜘蛛给谁织了一条围巾?结果怎么样?
(4)画出描写长颈鹿的语句,读一读。
(原来是一只长颈鹿,他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脑袋从树叶间露出来,正对着蜘蛛笑呢。)
(5)指导学生朗读第五至九自然段。
(6)讲读第十、十一自然段。
(7)蜘蛛为什么又要卖袜子?
(因为袜子织起来很简单。)
(8)可是,蜘蛛为什么逃回了网上?
(蜈蚣有四十二只脚。)
三、续编故事,拓展思维。
1.学生独立思考,续编故事。
2.在小组内交流。
3.在全班交流。
四、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填空:
蜘蛛开的商店,先后卖过 、 、 ,最后来的一位顾客
是 ,蜘蛛吓得逃走的原因是 。
3.把课后的生字写在田字格里。
写字提示:比较左右结构的字和上下结构的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21 青蛙卖泥塘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不同角色的语气。
3.学习课文,树立环保意识,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教学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不同角色的语气。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学习课文,树立环保意识,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谜语:大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不吃米,不啃瓜,专吃害虫为农家。
2.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个故事,名字叫《青蛙卖泥塘》(板书),指名读题,全班齐读。
3.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读课文,找 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如果还有不
认识的字,做上记号, 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生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再读课文,这次要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
5.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
6.请读书的同学上台来 ,台下的同学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
掉字)
7.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
8.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三、再读课文,学习交流。
1.再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连贯,思考:有什么明白的?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学生质疑。
3.默读课文,思考: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他是怎么卖的?
4.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青蛙觉得这儿不怎么样,他想把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住。
(2)青蛙在泥塘边竖了一块牌子,写着“卖泥塘”,然后就站在牌子边大声吆喝起来。
5.谁来学一学青蛙是怎么吆喝的?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6.全班齐读第一至二自然段。
7.小结:
那么,有没有人来买青蛙的泥塘呢?青蛙的泥塘卖出去了没有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加强指导,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教师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
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五、布置作业,讲述故事。


1.有感情地熟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板书设计

青蛙卖泥塘
不怎么样 想搬到城里去
卖泥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轮读新词,练习说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至二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交流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至十二自然段,想一想,谁来看了青蛙的泥 塘?他们买了没有?泥塘为什么
没有卖出去?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老牛来看过,但是没有买。因为老牛希望周围有些草。
(2)野鸭来看过,但也没有买,他觉得池塘里的水太少了。
3.分角色朗读课文,把老牛、野鸭的不满意读出来。
4.听了老牛和野鸭的建议,青蛙是怎么做的?
5.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6.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7.猜一猜,青蛙的泥塘卖出去了没有?
8.泥塘为什么没有卖出去?
(1)边读边想:有哪些小动物从这里经过?他们说了些什么?
(2)教师引读课文。
(3)师扮演青蛙,学生扮演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师生交流:小 动物们为什么这么说?青蛙应
该怎么做?
(相机板书:“栽树”“种花”“修路”“盖房子”等词。)
9.学习第十自然段,了解青蛙是怎么做的。
(1)指导读句子。“每次听了小动物的话,青 蛙都想:对!对!要是那样的话,泥塘准能卖出去。”读
出青蛙觉得泥塘准能卖出去的想法。
(2)青蛙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指导读“于是就照着他们的话去做,栽了树,种了花,修了
路 ,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读通顺,从中了解青蛙所做的事。
(3)引导学生观察泥塘的变化,从中理解:
栽树 → 栽了树
种花 → 种了花
修路 → 修了路
盖房子 → 盖了房子
三、理解课文,了解原因。
1.指名读青蛙站在牌子旁吆喝的话:“卖泥塘喽,卖泥塘!”
体会:吆喝声更大了。 2.青蛙的吆喝告诉了我们很多这个泥塘吸引人的地方呢!自己读课文,仔细读读青蛙说的话。
(学 生自读)
3.指名读青蛙的话,交流:你最想把泥塘的哪一点介绍给大家?读相关语句。
预设:(1)“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


引导想象蝴蝶飞舞、小鸟唱歌的热闹情景。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相机理解“尽情”的意思,体会尽情游泳、晒太阳的快乐。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小青蛙们,快把这泥塘的好处大声地吆喝出来吧。自由练读。
指名读。指导读出青蛙自豪吆喝的感觉,体会这里是“多好的地方”。
5.感受省略号的用法,进行句式练习。
6.学习“青蛙说到这里,突然愣住了,他想:这么 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一
句,了解青蛙愣住的原因,读出青蛙不想卖泥塘的想法 。
7.小结。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青蛙通过劳动,让烂泥塘变成了好地方。开始是想卖泥塘的,现在却不卖了。
过渡:青蛙用双手把泥塘越变越美,我们也能用小手把字越写越好看!
五、拼读生字,指导书写。
1.去拼音读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学写“搬”“倒”等字,提醒关键笔画。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做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 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
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六、结束全课,布置作业。
1.表演《青蛙卖泥塘》的故事。
2.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板书设计

青蛙卖泥塘
播撒草籽
引水
栽了树 多好的地方
种了花
修了路
盖了房子
22 小毛虫

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3.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关键语段。
5. 体会不 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
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 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教学重点

1. 理解词语“生机勃勃”“九牛二虎之力”“尽心竭力”“色彩斑斓”等词语。
2.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画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在昆虫王国里, 住着各种美丽的昆虫。它们飞的飞,唱的唱,跳的跳,到处生机勃勃。有一只可
怜的小毛虫,既不会跳, 也不会飞,被冷落在一旁。这只孤零零的小毛虫多么羡慕那些能飞能跳的
昆虫啊,它的命运会发生变化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毛虫》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毛虫的命运会怎样呢?请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语句读通顺。
2.检查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
重点指导:
“怜、竭”是三拼 音节;“怜”的声母是I不是n;多音字“佛”“挣”,引导学生通过组词或结合具体
语境进行辨析。
(2)检查朗读。
①指名开火车读。
②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1.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梳理归纳。
(1)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
(2)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找出来,并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3)作者是怎样描写小毛虫的?你有什么收获?
3.学生汇报交流。
(1)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2)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和大家交流。
四、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 .师:寒冷的冬天过去,春天来了,到处生机勃勃。你听,小昆虫们正在开音乐会呢,谁能看图说
说当时 的情景啊?


2.学生介绍图上的内容。
师:是啊,这些昆虫又是唱,又是跳 ,它们的歌声轻快,舞姿优美,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轻
歌曼舞”。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出示:一条小毛虫 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强调冒号)师读。这
个“一切”是指什么?
2.“新奇的目光”是一种怎样的目光?你能换一个词语说说吗?(近义词:好奇)
3.请几位同学来为大家读读这句话,要求读出“新奇”的感觉。
4.小毛虫在观察。它难道 不想加入昆虫们的活动吗?可是……(出示: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
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 飞。)读了这句话,你觉得小毛虫怎么样?
(可怜——【板书:可怜】)
那它是怎么移动的呢?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
1. (出示: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
子上时,它觉 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小毛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文中找一个词回答。
(笨拙)
【板书:笨拙】
2.学习生词。(出示:“笨拙”,行动迟缓,不灵活。笨手笨脚。)
3.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毛虫的“笨拙”?用圆圈圈出。(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一点点)
4.先来看看“挪动”这个词,学习生字:挪。“挪动”是什么意思?请“挪动”一下你们的小屁股。你
们“挪动”起来非常容易,非常开心。
可是,小毛虫却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九 牛二虎之力”是多大的力气?(九头牛和两只老虎加起来的力气、拉动九头牛和两只老虎
的力气,形容花 了很大很大的力气)
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才挪动了——(一点点)。(费力地读,感觉要用全身的力气)
5.啊! 小毛虫是多么——(笨拙)啊!正因为如此,当它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时,感觉——
(自己仿佛周 游了整个世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两片叶子对我们来说只是这么短的一段距离,
为什么小毛虫却仿 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6.学生尝试回答,老师帮助小结。
(随机抽学生回答)两片叶子对 我们来说只是很短的距离,可是对于小毛虫来说,这个距离怎么
样啊——(很长)嗯,非常漫长;这个路 程怎么样啊——(很远)嗯,非常遥远;花的时间怎么样啊——
(很多)嗯,太多太多;用的力气怎么样 啊——(很大)嗯,非常费劲,它太累了。所以当它从一片叶子爬
到另一片叶子时,感觉——(自己仿佛 周游了整个世界)。
7.把这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读出小毛虫“笨拙”的感觉。
(三)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
1.小毛虫真的是非常“笨拙”,那它永远就这样了吗?自己读 一读课文,小毛虫发生了什么变化?
它最后变成了什么?(蝴蝶)
2.从哪里看出来的?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第五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中并没有“蝴蝶”两个字,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小毛虫变成了蝴蝶?
3.“小毛 虫”是怎样从茧中挣脱出来,蜕变成美丽的“蝴蝶”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播放
视频,用课文 中的句子解说)
4.它变成了蝴蝶,现在它又是一只怎样的蝴蝶呢?来,读一读最后一自然段,想一想。
(灵 巧——文中是说它的“动作”;轻盈——文中是说它的翅膀;色彩斑斓——文中说的是它翅
膀上的花纹。 )
5.逐句朗读,把它的灵巧、轻盈用朗读表现出来。


6.小毛虫有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变化呢?(“惊奇”)
7.小小配音员,为视频配音。(惊奇的表情、语气)
8.小毛虫终于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它 高兴极了。你们高兴吗?想象一下自己是小蝴蝶,说一说:
你为什么高兴?(出示句式:“因为……所以 我高兴。”或者“我高兴是因为……”)
9.男生读小毛虫的过去(第一、二自然段),女生读现在(第五自然段)。
(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感受小毛虫工作的尽心竭力。
1.(出示: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
尽管如此,小毛虫—— 2.“尽管如此”就是“尽管这样”。那么“这样”指的是怎样呢?我们要读懂它,就得再来读读前面
两个自然段了。自己读读,想想,“如此”指的是——(1)(自己很笨拙)。(出示“笨拙”)(2)昆虫们 快乐
无比。
3.现在你能这样来说说吗?想清楚了,“悲观失望”是对自己的。“羡慕”是对别人的。谁来说?
(出示:小毛虫对 不悲观失望。——小毛虫很乐观,一点也不悲观。小毛虫不羡
慕 。——别人快乐的本领,它一点也不想要。)
谁能把两句话连起来说?(老师加上“并不”“也不”)
(小毛虫对自己的笨拙并不悲观失望 ,也不羡慕其他昆虫。小毛虫对自己的笨拙并不悲观失
望,也不羡慕其他昆虫。)(板书:不悲观、不羡 慕)
4.因为它懂得一个非常简单又非常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出示:它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
做的事情。)(板书:该做的事)展开想象,说说大家都有什么该做的事情?
【句式:(谁)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5.蜜蜂该做的事情是——(采蜜),蚂蚁该做的事 情是——(搬运食物),蜻蜓该做的事情是——
(捉害虫)。这些昆虫,它们都是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而它,这条小小的毛虫,该做的事情是——
(出示:它,一条小小的毛虫,眼前最要紧的是学会抽丝纺织 ,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屋。)(读)注意
这里有个逗号,要停一停,再读一读。
6.明白了这一点,小毛虫——(出示: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
(1)这里有个词:尽心竭力。(板书:尽心竭力)
“竭”是“用尽”的意思。
(2)现在你能说说“尽心竭力”的意思吗?(费尽了心思,用尽了力气。)
(3)小毛虫尽心竭力地做着什么工作?
7.谁再来读句子?
8.听老师来读,你有什么体会吗?
师:织啊,织啊——
你听出了——生:读得很累——评价:是小毛虫爬得很累!可是还是一刻不停地织啊织啊。
你听出了——生:不停地织。评价:这么细的丝,断了,继续织——反反复复地织啊织啊。
你听出了——(尽心竭力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它一刻也不停歇。)
尽管小毛虫是那样“笨拙” ,但是它知道自己该做的事。像老师一样来读读(织啊织啊)。读整
个自然段,感受小毛虫的尽心竭力。
9.分组朗读课文。
10.总结板书。
原本可怜、笨拙的小毛虫并没有对自己悲观 失望,也不羡慕别的昆虫轻歌曼舞的本领,而是尽
心竭力地做着它该做的事情——吐丝、织茧。经过了坚 持不懈的努力,它最终变成了一只灵巧、
轻盈的蝴蝶。
三、读重点句,体会情感。
1.“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
时,它觉得 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引导学生抓住“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了一点点”理解 小毛虫的“笨拙”,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和
拟人的写法。)
2.“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 ,也不羡慕任何人。它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它,一
条小小的毛虫,眼前最要紧的是学会抽 丝纺织,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屋。”
(引导学生体会小毛虫的积极心态,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3.“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它织啊,织啊,最后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了温
暖的茧屋里。”
(引导学生从“一刻”“尽心竭力”“最后”等词语中,想象小毛虫是怎样尽心竭力 地工作的,体会它
的勤奋与坚韧。)
4.“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 生出了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
斑斓的花纹。它愉快地舞动了一下双翅,如绒毛一般,从叶子上飘 然而起。”
(幻灯演示毛虫羽化成蝶的过程。)
四、复述课文,课堂小结。
1.根据板书和图片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2.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每个人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面对困难不悲观、不羡慕,尽心竭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那么一
定会有化茧成蝶的一天。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小毛虫从“笨拙”到“灵巧”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呢?它做了哪些努力?你想对它说什么呢?
2.配乐朗读。
你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什么感悟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小毛虫 蝴蝶
(可怜笨拙) (灵巧轻盈)
第八单元

23 祖先的摇篮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相应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4.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难点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摇篮吗?知道摇篮是做什么用的吗?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介绍摇篮的相关知识。
摇篮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yáo lán,一般指可摇动 的婴儿的卧具。由于婴儿睡在里面,母亲
为了抚慰小儿入睡从而产生了摇篮曲。现在多用来形容人才成长 的处所或重要事物的发源地。
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指导预习,学会方法。
1.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
(3)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大意是什么?
(4)提出疑难问题。
(5)根据需要搜集有关资料。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检查预习,教给方法。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祖先的摇篮》。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
(1)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2)检查字词。你在预习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习这些字词的?
(3)提出问题。你在预习课文时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小结预习方法。
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预习的方法。(课件显示)齐读。
预习课文的方法:
a)读通课文。
b)自学字词。
c)理解内容。
d)质疑问难。
e)搜集资料。
四、学习课文,交流感悟。
1.解题。问:“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
看,这就是“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课件出 示森林图)这是多大的摇篮呀,一望无边,让我们一
起走进那神奇的森林,齐声朗读《祖先的摇篮》。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讨论。
(1)指名回答。问:“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2)小组讨论。问:“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4.交流。
预习课文时,同学们搜集了许多有关人类保护环境、反对破坏生态的资料。大家来交流一
下。
5.小结。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负起责任来,保护我们祖先的摇篮,让大自然永远美丽。


五、再读课文,指导写字。
1.采用指名读、小组读、同桌读、男女生对读等多种方式读课文。
2.指导写9个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祖、摘、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2)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不要把“祖”的左边多加一点写成“衤”。
根据学生书写实际,教师重点指导“摘”和“掏”。
(3)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得规范、美观。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4)学生交流评价。
六、课堂练习,巩固所学。
1.词语连线。
摘 星星
捉 野果
看 夕阳
数 野菜
挖 蜻蜓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背诵课文,布置作业。
1.尝试背诵课文。
2.仿照课文第二、三节,试着学写一段小诗。用彩色纸抄写下来。
24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想象力。
4.培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激发想象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师:我知道同学们最爱猜谜语了,今天,我们就来猜几个谜语吧!
一个金球圆溜溜,夜里人人看不见,除非下雨和刮风,天山天门家家到。(打一天体)

谜底:太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打一天体) 谜底:月亮
2.地球上的每种事物都要学习。你知道太阳、月亮、水是怎样学习的吗?今天,我们来学 习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一课。
二、板书课题,初步感知。
1.板书课题: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标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完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讲了什么。
三、学习生字,指导认读。
1.出示生字,多种方式认读。
2.开火车熟读生字。
3.指导记忆字形,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记得又快又好。
4.交流识字方法。
四、熟读课文,交流感受。
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顺、流利。
2.同桌互读,互评。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4.谈谈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说说对课文的初步感受。
5.说一说对本文不明白的地方。师生共同探讨,找出答案。
五、观察字形,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正音。
2.读准字音,观察字形,说说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记住字形。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描红,临写。
六、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书写生字,并给它们组词。
2.比一比,再组词。
{
必( )功( )请( )
{ {
心( )攻( )睛(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巩固所学。
1.听写本课生字。
2.指名读全文。
二、引导学习,交流感悟。
1.说说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一切都是什么样子的。
2.齐读第一自然段。
3.体会重点句子。
(1)出示句子: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么生活。
(2)读此句,说说你的想法。
(3)指导朗读。
4.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质疑,交流想法。
(1)朗读第二至四自然段。
(2)思考:
太阳、月亮、水是怎样学习的?它们都学会了什么?
(3)再读第二至四自然段,并请同学回答问题。
(太阳学会了发光,月亮学会的是不断变化,水学会了一直往低处流。)
5.小组讨论交流:


其他事物还学会了什么?
6.认识、体会课文中省略号的作用。
(1)找出有省略号的句子读一读。
(2)介绍省略号及其作用。
7.作者把太阳、月亮、水写得真有趣,我们也大胆想一想,说说其他事物的学习过程吧!
三、朗读指导,升华情感。
1.采用多种方法读课文,读出太阳、月亮、水的可爱。
2.用下列语句开头,展开想象编写故事。
●这个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很小的时候……
四、布置作业,学以致用。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声音 ( )生长 看到( )
( )的变化 ( )眼睛 很多( )
2.抄写生字词语。
25 羿射九日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能够讲述《羿射九日》这个神话故事。
3.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故事。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知道古代人们创作了许多神话故事,回忆一 下,我们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精
卫填海》)
2.谁来讲一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羿射九日》。
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己读课文,读一读课后生字,并查字典给田字格里的生字注音,读准字音。
2.把句子读流利,了解课文内容。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认读字词,扫清障碍。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教师相机纠正字音。
3.读读下列词语:
射日 值日 炙烤 熔化 艰难 神箭手 蹚过 裂开 乱窜 炎热 庄稼 滋润
繁茂 奔腾
四、引导学习,感悟内容。
1.读读课题,说说“羿射九日”的意思。
2.采用多种方式读课文。
3.哪些自然段讲的是“羿射九日”的原因?
自己读一读,想想原因是什么。
4.哪些自然段讲的是“羿射九日”的经过?
自己读一读,想想羿是怎样射掉九个太阳的。
5.哪些自然段讲的是“羿射九日”的结果?
自己读一读,想想羿射九日以后怎么样。
五、指导写字,交流评价。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
2.分组学习——全班交流。
3.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4.范写,重点指导。
觉:提示点、竖弯钩的写法。
值:左窄右宽,右边“直”里面是三横。
5.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
6.展示,交流评价。
六、复述故事,训练说话。
1.借助下列词语讲一讲:
十个太阳 艰难 射掉九个 留下一个 勃勃生机
2.独立讲一讲《羿射九日》的故事。
3.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讲一个给同学们听一听。
七、布置作业,巩固知识。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2.抄写生字词语和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炫富被杀-离职信范文


高考什么时候-感动中国读后感


佳作已见报-小学语文教研组总结


2017北京高考-春晚策划


香港定居-山东会计信息


阳光高考自主招生-高考最牛班


孟子三乐-心理活动策划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校-母校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