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玛丽莲梦兔
749次浏览
2020年08月28日 08:2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青羊宫-捐款活动总结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1、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 学会本7个生字,知道这些生字在诗句中的意思。认识一个多音
字。
3、 初步懂得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
想。
教学重、难点:
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写几句话
时安排:
两时
第一时
一、时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春雨》。
2、 初步感受《春雨》的诗意,感受作者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
1、 小朋友们,现 在正好是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
畅,今天,我们就学习两首古代诗人抒发自己对春天喜 爱的古诗。
2、 板书题
二、 揭示题
1、 今天,我们先学习一首古诗,齐读题。
2、 你们知道这首古诗是谁写的吗?
3、 作者简介“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被人称为“诗史”
三、 精读
1、 自己小声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 指导看图,说一说春雨的特点
3、 指名读第一句,边读边理解
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这真是一场好雨,你知道什么季节需要雨水吗?
春天一到,就下了起。
4、 为什么春雨是好雨呢?
、 齐读第一句
6、 指名读第二句,边读边理解
这句诗的意思是:春雨往往在夜间,乘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


轻轻地洒落 ,滋润着万物。
7、 齐读第二句。
四、教师范读,学生自己练习。
有感情地背 诵。首诗赞美了及时而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反映了诗
人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第二时
时目标
1学会个生字,掌握“春晓、眠、觉、闻、啼鸟、知”等词语。
2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理解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
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默写。
4到郊外或公园去找春天,把看到的大自然的变化,先说说,再用几
句话写下。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
1范读,学会体会诗的意思。
2讲解诗意。
(1)介绍诗的作者。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他写的田园水诗很有名。
(2)逐句分析。
全诗共四行,两句话。
第一行:讲春天的晚上人们睡得很熟,很沉,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眠:睡 觉晓:天亮)
第二行:讲醒以后,听到到处都有鸟的叫声。
(闻:听到 啼:鸟叫)
第三、四行:昨夜又刮风又下雨,不知花被打落多少。
3问:《春晓》写了怎样的景象?
仔细看图,展开讨论
《春晓》写的是百花盛开,小鸟在枝头欢快地鸣叫,风雨过后,
地上满是落花的春天清晨的景象。
4小结
这首诗既写了春天的早晨,雨过天晴,小鸟在枝头鸣叫跳跃的欢
乐 场面,又抒发了作者对昨夜风雨交加,满地落花的惋惜之情。诗中
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意境清新、自然 ,构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春晓
图。
二、学习新知:
验收责任
请学生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第二节
教学责任
朗读背诵,学会诗中的生字。
一、亮责任
背诵默写,学会诗中生字。
二、落实责任1范读,注意停顿。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请学生反复读诗,在注意停顿的基础上,注意生字读音。
3请学生背诵。
4指导生字。
(1)复习旧字。
浇 民 耳 帝
(2)请学生说出新字。
晓 眠 闻 啼
(3)指导重点字。
晓:右上角最后一笔为撇,没有点。
看图读诗,体会中意境,注意语气。
三、验收责任
默写。
板书设计
春 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第三节
教学责任
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春天大自然的变化,再让学生练习写一写。
收集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一、亮责任
把自己所观察到的春天大自然的变化,说一说,并能写成一段话。
二、落实责任
1指导学生说话。
(1)冬天过去了,春天了,你看到了什么变化?
(2)花、草、树有什么变化?
(3)小动物有什么变化?鸟及自己所见到的动物有何变化?
2教给学生说话方法。
(1)注意说话次序,回忆上次《春天》看图说话的次序。
(2)要加进想象和形容词,体现出春天万物复苏的情景。
3广泛让同学练习说话。
(1)单个说。
(2)同位子说。
(3)请同学到前面说。
4提出写话要求。
(1)格式。
(2)注意标点。
(3)不会写的字用音节代替


三、验收责任写一段话。
2、蚕姑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学会本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
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时安排:
3时

第一时
一、时目标:
1、 了解蚕生长的整个过程及生长过程的几次变化。
2、 会本 的10个生字,理解“蚕卵、桑叶、衣裳、又白又嫩、渐渐、
又白又胖、新房、茧子、一声不响”等词语 的意思。
3、 会仿照例句用“渐渐”写话。
4、 能通过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二、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揭示题。
1、 出示“蚕”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
揭题:教学“蚕”,想一想,为什么叫它蚕姑娘呢?]
出示一块丝巾,这块丝巾漂亮吗?用 手摸摸有什么感觉?谁知道这块
又软又滑的丝巾是用什么织成的?
2、 出示题:12、蚕姑娘
教学生字“蚕”,读准字音。
3、 你知道关于蚕姑娘哪些知识?
二、 初读,了解大意。
1、 听录音,中讲了蚕姑娘一些什么事?
2、 听后交流。
三、 自由读,自学生字。
1、 自学要求:[圈出生字]读准字音,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 反馈自学情况。
音:卵、床、裳、嫩
3、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读准字音。
四、 巩固练习。
1、 认读生字新词。
2、 给生字扩词找朋友。


3、 堂作业:抄写生字。第二时:
教学目标:
1、学习1—自然段,了解蚕生长过程中的几次 变化,能用表示先后
顺序的词说说蚕的变化。理解“蚕床、渐渐”等词的意思。
2、正确朗读。
3、会仿照句子用“渐渐”写一句话。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
一、 复习检查。
1、 认读生字新词。
2、 完成后第一题,按要求写笔画。
二、 学习第1自然段。
1、 自由读这一段,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蚕卵”,(蚕姑娘产
下的卵)。
2、 齐读这一段,读了这段后,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是从哪里读懂
的?(春天,从蚕卵里钻出。)
三、 学习的第2—自然段。
1、 蚕姑娘是怎样的呢?请你读读2—自然段。
读完后用“ ”的蚕姑娘说一说,还可以“AABB”的蚕姑娘,或蚕姑娘是
“ ”说一说。
2、 蚕姑娘真奇怪,为什么有的说是又黑又小,有的说是又白又胖的
呢?


3、 中哪段写又黑又小的黄姑娘,哪段写又黄又瘦的白姑娘,哪段又
是写又白 又嫩—又白又胖,又白又胖—又白又亮的蚕姑娘?指名读,
共换了几次衣服?(四次)。[蚕不吃不动, 这种睡叫“眠”我们
叫它头眠、二眠、三眠、大眠]
4、 学习第一次换衣服。
⑴、 自由读,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后做了些什么?用波
浪线划出表示动作的词。
⑵、 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说说蚕的变化。
⑶、 质疑问难,理解“蚕床”等词的意思。[蚕床就是蚕匾](说—问—
读)
⑷、 指导朗读。
、 学习第二次换衣服。
教学过程
⑴、 按上面的方法自学。
⑵、 交流。
6、 学习第三、四次换衣服。
⑴、 自由读4、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在写法上与前两段不同,划出。
⑵、 理解“渐渐长胖”和“渐渐长亮”中的“渐渐”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
么词语代替?
⑶、 齐读4、自然段。
7、 有感情地朗读2—自然段。
四、 堂作业。


1、 完成堂作业第三题。
2、 用“渐渐”写一句话。(完成后第4题)
第三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6、7自然段,进一步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
2、朗读。
3、知道“穿、新、嫩、瘦、吞”等词的反义词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一、 复习检查。
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穿--() 新--() 嫩--()
瘦--() 黑--() 晴--()
2、 我们知道蚕姑娘在蚕床上经过四次睡眠,身体渐渐发亮,那么睡
了四次的蚕姑娘还会发生些什么变化呢?
二、 学习第6段。
1、 看后读,思考:蚕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 重点理解“蚕”,“盖间新房”。
⑴、 看理解“蚕”。
⑵、 在的画面中找找,哪些是蚕姑娘盖的新房?蚕姑娘的新房
是用什么盖的?“盖间新房”究竟是指什么?
3、指导朗读,重点读好“成了、成了”。


三、 学习第7段。
1、 字句:茧子里头的蚕姑娘,一声也不响,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
窗。
“开了窗”是什么意思?“天窗”在哪儿?
2、 看图:说说蛾姑娘在干什么?(产卵)告诉学生:蛾姑娘把卵产
在蚕纸上,产完卵就死去了。
3、 指导朗读,“变了、变了”作重点指导。
三朗读全。 [总结全]
1、 说说蚕的生长过程。
2总结:蚕儿是个宝,蚕结的茧,可以缫丝,织绸。我国栽桑养蚕已
有 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两千年以前,我国的丝绸就已卖到国外,丝
绸是我国的骄傲。]
3、 完成后作业题。
板书: 2、蚕姑娘 ABA
卵 又黑又小
又白又胖
蚕 又黄又瘦


3、月亮湾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 学会本8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 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 识字、写字,理解词义。
2. 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掌握月亮湾的地理位置。
教学时间:
三时

第一时
一、时目标:
1、 初步理解,感知整体画面,知道这是一幅农村风景画。
2、 学会书写生字“湾”。
二、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发阅读欲望。
1. 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农村吗,见过农村的美景吗?让我们随着图画去游
览农村的美景。
2、出示挂图。


3. 揭题
这美丽的村子叫什么名字?相机板书(月亮湾)
4. 读题。注意正音“亮”(轻声)
过渡:月亮湾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让我们读读。
二. 二. 初读,学习字词,整体感知内容。
1. 初读—“送生字回家”。
要求:自由轻读,标出自 然段序号。对照生字表划出生字,“与生字
交朋友,别喊错了它们的名字”。
2. 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注意正音,师声评议。
(1) 平舌音:载zai;翘舌音:朝zha 、绕ra ;后鼻音:
映ing
(2) 指导读好句中轻声。
3. 再读,读通句子。
想象读了,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 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过渡:月亮湾是什么?请读第一自然段。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2. 交流:月亮湾是什么?(是一个美丽的村子)(是我家住的地方)
(是作者的家乡、是美 丽的村子)说说是谁的家乡?
3. 指导朗读。
(1) 你觉得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为什么?
(2) 指导用自豪的语气朗读。重读“美丽”一词。


四. 过渡:这美丽的村子为什么叫“月亮湾”呢?
1. 默读全,找出有关句子。
2. 交流。
(1) 相机出示句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放映动
画。
(2) 指导读好长句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
(3)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村子的名字为什么叫“月亮
湾”?
3. 学生字“湾”。
(1) 师述:“湾”本义是指水流的地方,本中指地名。
(2) 比一比,再口头组词(弯—湾)。

4. 指导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教师行间巡视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五. 布置后语实践。
1. 把读给爸爸妈妈听。
2. 喜欢画画的同学,根据内容画一幅画。第 二 时
一、时目标
理解内容,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教具准备:
插图
三、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齐读第一自然段。映示第一自然段。
2. 过渡:月亮湾美在哪里?
二. 细读,自读自悟,理解内容。
(一)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 月亮湾美在哪里?轻读,划出有关词句。(用曲线表示)
2. 交流。相机欣赏动画,粘贴词卡,指导朗读。
(1)学习第二自然段第一句。a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粘贴词卡“小河”、
“河上”。
b欣赏动画(2)、(3)。观察“月牙一样的小河”,读词
卡“月牙”。观察“河上有一座石桥”,读词卡“石桥”。
指导朗读第一句。(映示句子)“月牙”重读。领读、指名
读、齐读。“师生评议)
(2) 学习第二、三句。
a 根据学生交流相机映示句子“河水饶着村子缓缓地流着”,齐读。
欣赏动画(4),帮助理解词语。“ 缓缓地”一词换词说说。“饶着”一
词,请两名学生上前演一个饶着另一个转。
b 映示句子“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游去。”欣赏动画(5),直观“一群
群”的鱼。
指导朗读 第二句。先让学生自读体会,并说说怎么读才能读出美,
再适当指导。“缓缓地”读慢一点,后半句读出 鱼儿的欢快、自由。
d 这一句写了哪里的美景?(可看看画面,答后粘贴词卡“河里”)


过渡:河里还有什么美景?
e 学生交流,相机欣赏动画(6)比较句子:读一读,比一比,想一
想哪一句更好,为什么?集体交流。
/河水倒映着青、绿树和小桥。
\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绿树和小桥。
f 指导朗读第三句,重读“清清的”等词。
g 引读第二、三句。边看动画(4)(5)(6)。
(3) 习第四、五句。
a生答“河岸上栽着许多桃树。”相机欣赏动画(7)贴词卡“河岸 ”。
问:哪个词是“种着”的意思?读词“栽着”。
b生答第五句。看动画说说什么像“一片朝霞”?有什么相同之处?
指导朗读第四、五句。重读“许多”、“开满”、“一片”“灿烂”等词。
d引读第四、五句。边看动画(7)
(4) 学习第六句。
a 欣赏动画(8)
b 比较句子/过了石桥,是一片农田。
\过了石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看动画体会“绿油油”的农田的美。粘贴词卡“农田”
d 指导朗读。重读“绿油油”一词。
(5) 学习第三自然段。
a 欣赏动画(9),粘贴词卡“坡”
b 指导朗读“一片”引导学生想象茶树茂盛生长的景象,读出月亮湾人


们的喜悦心情。 < br>注:以上(1)至(5)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五个内容,应按学生
交流内容的先后顺序随机教学 ,词卡随机粘帖。
3. 再看画面(9),提问:
(1) 这长满茶树的坡在哪里?(相机板书“村后”。)这
是的第几自然段的内容?(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 那么,第二自然段写了哪里的景色?(答后板书“村前”)
4. 再读第二自然段。
(1) 想一想,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村前”的景色的?
(2) 指名上黑板按顺序排列—粘贴词卡。(小河→河上→河里→河
岸→农田)
5. 边欣赏动画边试背二、三自然段。
(1) 生自由轻声试背。
(2) 指名试背。
(3) 同桌互背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 你觉得月亮湾怎么样,你喜不喜欢月亮湾?你想说些什么?(相
机板书“美丽”、“热爱”)
2. 指导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赞美”、“热爱”的语气。
三. 总结。月亮湾真是 个美丽的村子。学了《月亮湾》这篇,我们
仿佛看到了一幅秀丽的田园风光图,也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派生
机勃勃的动人景象。你们以后有机会可以去月亮湾看看,看看作者美


丽的 家乡。
四. 齐读。第 三 时
一、 时目标:
巩固本的生字,通过捏橡皮泥,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 教具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片
三、 教学过程:
四、 复习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口头)映示填空题,生回答后映示
答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绿油油)的农田、(清清)的河水、(美丽)的村子、(粉红)的桃
花、(月牙一样)的小河、(灿烂 )的朝霞。
2. 朗读全后提问:按什么游览顺序描述月亮湾的景色?答后板书:
/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村后:坡
二. 组游戏活动。(四人小组,每组一套彩色橡皮泥)1. 将各色
橡皮泥捏成各种景物。
(1) 座座房子(表示村子);(2)拱形的石桥;(3)田字形的农
田;(4)三角形的;(5)月牙状的小 河。
2. 根据描述的月亮湾的地理位置,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教师行
间指导)
村子的前面是小河,河上有石桥,过了石桥是农田;村子的后面是。


3. 小组交流,按月亮湾的地理位置背诵。
三. 写字教学。
1. 自学生字。
(1)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2) 给生字找朋友(说说词儿)。
2. 交流。
(1) 找出左右结构的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
如:比较法,口头组词 。/坡 /缓 /绕
\波 \暖 \晓
(2) 说说汉字笔顺(书空)。“栽”
(3) 找出上下结构的字:岸(字头)
3. 指导写字。
(1) 七个左右结构的字中,“朝”左右各半,其余六个字左窄右宽。
(2) “绕”字不要多一点,“桥”字右边第一笔是撇,“岸”字下面的“干”
应写在“厂”的里面。
(3) 指导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辅导,
提示写字姿势。
板书设计:
︱―――――→3.月 亮 湾←―――――︱
︱ ︱
美丽↙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热爱
↖ 村后:坡 ↗


4、快乐的节日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通过理解内容,体会少年儿童在祖 国的关怀和培育下生活幸福美好,
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长大报效祖
教学重点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内容,体会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
3进行革命理想教育,结合第三节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教学难点:
1训练学生朗读诗歌,要读出语气。
2要让学生知道理想的实现不是等的,而是要从立志今 天起就为实现
理想而努力,否则远大理想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教学时间:
两时
第一时:
一、时目标:
初步理解内容,会读本的生字和词语。
二、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收音机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


师写出题后让学生齐读,题中的“节日”指的是什么节?带着这个问题
我们看图。出 示挂图(即中的插图。)
1先让学生整体看一看图,用一句话说出图上的意思。(不要强求学
生说得一致。时间、地点说得不够准确也没关系,要让学生大胆地练
说。)
2让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问题细致观图。
(1) 图上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他们为什么这样高兴?
(3)图上还有哪些景物?
这几个问题,老师事先可以写在小黑板上,也可以用投影仪显示出。
回答第二个问题时, 要结合题回答。可以问学生:“快乐的节日”
指的是谁的节日?是哪一天?不光让学生知道是因为过“六 ·一”儿童
节,所以他们非常高兴,还要引导学生知道:他们生长在社会主义国
家里,受到党和 政府的关怀、爱护,在祖国的怀抱里幸福生长,过着
美好的生活,所以他们非常快乐。
3分小组看着图讨论以上三个问题,然后练习回答问题,老师要适
时地加以引导。
二、初读,创设情境
1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小声地自己练习读,要求读准字音。2说说诗< br>歌共有几小节。用1、2、3、4标出序号,标在每小节第一行的前边。
3请四个同学每人读一小节,要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
4老师范读,特别要让学生听清老师读的语气和每小节之间的停顿。


老师指导学生读小黑板上的词语(老师要在前写好):抚 摩、
鲜艳、美 丽、小溪、流淌、祝贺、充满希望、感谢、培养、幸福、
成长、羽毛、丰满、勇敢、飞翔、理想、快乐时 光。
学生把不理解的词语提出,全班一起通过查字典(或词典),联系上
下弄懂词语的意思。
6指导学生一小节一小节地朗读,要读得亲切,表达出快乐的心情。
通过声音的轻重,声调的 高低、停顿时间的长短不同,读出本的语气。
7这首诗歌是根据歌词改编的,放这首歌的录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
趣。
8学生分小组练习朗读。
9全班开展比赛,看谁读最有感情。
作业: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时
一、时目标: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感受生活在祖国怀抱里的幸福,激发学生热
爱祖国的感情。
二、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 导语:
每年的 六月一日,是少年儿童最高兴的日子,是你们的节日。在我们
的国家里,少年儿童受到党和政府的极大关 怀,被称作祖国的花朵。


这首歌表现了少年儿童在节日里的愉快的心情。
二、理解内容
1一个同学朗读全,其它同学体会一下少年儿童的心情。
2边默 读边找一找哪小节写出了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一、二、四
小节)请三个同学每人读一小节。
3分小节学习,体会快乐的心情。
第一小节写了哪些景物?画在书上(小鸟、风、花园、草 地、红领巾、
衣裳)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老师指着板书说:在小鸟的带领下,
在微风的吹 拂中,少年儿童到了什么地方?(花园,草地)这里景色
非常优美,少年儿童们打扮得什么样?(戴着鲜 艳的红领巾,
穿着美丽的衣裳)老师板书:鲜艳、美丽。让学生说这两个词的意思。
接着问: 少年儿童像什么?(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齐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这一小节作者是通过什么写出 少年儿童的
快乐心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创设情境,表达了少年儿童的快乐
心情。
默读第二小节,想:谁向我们唱歌?谁和我们说话?(花儿、小溪)
老师板书这两个词。 < br>少年儿童在欢度自己节日的时候太高兴了,所以看到花儿在微风中摆
动就觉得是在向自己点头祝贺 。看到小溪哗哗地流淌,就觉得是在唱
歌,在和自己说话。
齐读最后一小节。问:“快乐的 时光”指什么?(六·一儿童节)在这
欢乐的节日里,少年儿童尽情地唱啊、跳啊,和老师一起度过这美 好


的时光。这一节更充分表达了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
以上三小节贯穿一条 线——快乐。读时一定要表达出这种感情。男生
读第一小节,女生读第二小节,全班齐读最后一小节。
三、学习第三小节,畅谈自己的理想
1 小声读第三小节,看看有几句话?每句所表达的是 什么样的感情?
(1感激之情;2报答之情。)老师板书后问:为什么要感谢祖国?(党
和祖国 就像妈妈一样,哺育着少年儿童幸福成长,没有祖国妈妈的培
养、爱护,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怎样 报答祖国呢?齐读第二句。
这一句里把少年儿童比作什么?(小鸟)“羽毛丰满”是什么意思?(小鸟的羽毛长大,长全才能飞得高,飞得远。本的意思是:学好知识,
掌握本领。)小鸟的成长靠的是 妈妈的哺育和自己刻苦地练习飞翔。
少年儿童的成长靠什么?(靠祖国的培养,更要靠自己的努力学习,
增长知识,长大才能为祖国服务。)
2 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说一说你的理想是什么?
分小组讨论一下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什么样的本领?这些本领
你现在还没有,应该怎么办呢?
再请两个同学分别读第三小节,要读出感激之情和报答之情。
3 老师小结: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认真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长大
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4齐读全,要读出感情。
四、反馈
说说每小节的主要意思是什么?(①通 过对美丽景物的描写,表达


了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②通过对花儿和小溪的描写,表达了 少年儿
童的喜悦心情。③少年儿童要用实际行动报答祖国的培养。④少年儿
童在节日里尽情地欢 乐。)
练习2
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部首查字法。
2、 按笔顺写好铅笔字。
3、 熟记4条成语。
4、 口语交际:学会讲童话故事。
教学时间:
2时
教学过程:
第一时
时目标:
1、 继续学习部首查自法。
2、 按笔顺写好铅笔字。
3、 熟记4条成语。
教具准备:
字典、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导读练习中学生和老师的对话。
(2) 学习方法:在学习中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不能拆开,弄不清哪
个部首的,就可以按起笔的笔画去找它的部 首。
(3) 这儿有几个字,小猴实在找不出他们的部首,我们一起教他。
(4) 观察“世、义、电、书、我”这几个字,找出部首,按部首查字
法查字典。
() 填表、汇报、交流,看谁查得最好。
(6) 小结方法。
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出示生字卡,认读生字。
教师范写,教学写字的方法。
(“巾 ”中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保持中上,防止歪斜;“盖”的第五笔
也要在竖中线上书写。)
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
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齐读4条成语。
看图,并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熟读4条成语。第二时
时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看图,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创设环境,布置黑板
教学过程:
1、 每人准备一个故事,在四人小组内先讲。
2、 每组选出一个人在班级里讲故事。
3、 评选“故事大王”。




学雷锋树新风-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


杨靖宇的故事-队列队形教案


歌唱祖国歌词简谱-担保公司工作总结


2018端午节-精选作文


短信祝福语-爱情名人名言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劳务合同样本


冷笑话谜语大全-汽车活动


汽车影院-学生会工作总结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