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黄果树瀑布简介-台湾大学排名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丛书《冰冰镇来了位陌生人》
【课 型】精读引领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2.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荆棘”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
法。
3.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引导学生细读诗句,想象画面。
【教学难点】
了解雷锋的先进事迹,学习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雷锋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教师简介雷锋事迹,导入新课。
(二)教师板书“雷锋叔叔”,指导书写“锋”字。
1.强调“锋”左窄右宽,提醒右下部分“丰”的三横不要写错。
2.联系形近字“峰、蜂”,区别偏旁,比较识记。
3.用“锋”说词语,如“刀锋、锋利、先锋”。
(三)初步了解雷锋。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资料了解的雷锋。教师补充资料介绍雷锋事迹。
2.小结:雷锋叔叔不
但乐于助人,还特别关心小学生的成长。在抚顺市的一所
小学里,二年级的同学都特别自豪,因为他们有
一位校外辅导员是一位解放军叔叔,
这位解放军叔叔就是雷锋,雷锋叔叔经常
到学校给他们讲故事,做游戏,他们都特
别喜欢雷锋叔叔。可是突然有一天,雷锋叔叔因公牺牲,年仅2
2岁,但他永远活在
我们的心中,让我们一起去寻找他。
(四)指导读好课题。示范朗读,指导读“哪里”:带着呼唤的口吻,读好寻找
的语气。
二、读文识字
(一)初读感知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诗歌,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1.思考:雷锋叔叔出现在了哪里?划出有关句子多读几遍。
2.划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和同桌说一说为什么感动。
3.汇报交流。
(二)指导朗读,读好问答的语气。
1.引导学生发现诗歌问答的特点。观察第一、三节最后
一行的标点是什么。观
察第二、四节第一行诗句有什么特点。
2.指导朗读问句。
出示句子: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学生试读,教师边评价边总结:第一句“你在哪
里”从心底发出,稍显沉稳;
第二句“你在哪里”直接发问,语气上扬,语调延长。
3.指导朗读回答的诗句。
教师范读第二小节,学生自读体会,语速稍慢,娓娓道来,读出肯定的语气。
4.小组内练习朗读第三至五小节。
5.全班朗读展示。男女问答配合读。
三、精读学法
(一)学习第一、二小节
1.思考:雷锋叔叔曾在哪里?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
2.边读边想象,说说眼前彷佛看见雷锋叔叔正在做什么事情?尝试用自己的话
说说这个故事。
3.出示“泥泞的小路”图片,理解“泥泞”。引导学生关注“蒙蒙的细雨”“路
上的脚窝”等
细节,联系上下文推测词意。
4.如果你走在这样一条道路上是什么感受?雷锋会遇到哪些困难?展开
想象,
体会雷锋的困难。
5.指导朗读第一、二小节,进一步体会雨水多、脚步重、抱孩子走路不易。
思考:雷锋与这
个孩子素不相识,为什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要帮助孩子找
到家人?雷锋当时可能怎么想?
学生体会雷锋坚持帮助孩子的决心和对他人的关爱。
6.师生合作读,升华情感。
小结:雷锋就是这样,抱着一个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深一脚浅一脚
地走在泥泞的小路上,即使
雨水早已湿透了他的衣服,即使泥巴早已裹住了他的双
脚,但他没有放弃,仍然坚持把孩子送回了家。
(二)学习第三、四小节
1.思考:在小路上又找到了雷锋的什么足迹?为什么他会背着年迈的大娘呢?
2.想象: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回家是不是一帆风顺的?那他遇到了什么?
边读边圈出体现雷锋叔叔做好事不怕困难的词语。(背着 年迈 踏着荆棘 洒下的汗
滴) <
br>3.出示图片,理解“荆棘”。学生结合图片谈感受,体会雷锋背着年迈的大娘走
在弯弯的小路上
,刺人的荆棘可能划伤他的鞋和脚,所以肯定很不好走,很辛苦,
走一会儿,雷锋叔叔就可能汗流浃背,
因此花瓣上留下了他像露珠一样晶莹的汗滴。
4.生朗读第三、四小节,进一步体会雷锋的辛苦。
深入思考:雷锋为什么要对陌生的老大娘付出这么多?雷锋当时可能怎么想?
学生体会雷锋急人所急,想人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学习第五小节
1.除了诗中的这两件事情,雷锋叔叔还会做哪些好事?
2.指导朗读第五小节,理解“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表面含义:雷锋叔叔处处想着别人,哪里需要雷锋叔叔,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
里。
深层含义:希望人间处处有像雷锋这样的人,把大爱洒向需要的人。
3.我们身边有这样的雷锋吗?快来夸一夸吧。
出示句式:我们班(
)是小雷锋,我想对他说( )。
4.是啊,老师多么希望我们的社会哪里有困难,哪里需要爱心
,哪里就有雷锋
叔叔啊!让我们再深情地读一读这首诗歌吧!
四、拓展阅读
孩子们
,雷锋叔叔乐于助人的精神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的,一个乐
于付出的人,不仅能够获得真正的
友情,还能获得他人的尊重。下面让我们一起有
感情地读一读丛书1中的《冰冰镇来了位陌生人》。
(一)阅读要求:
1.读准生字词,划出自己认为最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
2.小组合作交流:陌生人为什么觉得,冰冰镇的“春天仿佛来了,暖洋洋的。”
3.摘抄好词到积累本上。
(二)分享交流
1.你是如何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的?
纳闷、爽朗、木然、疑惑、别扭
2.“幸亏我是秋天路过这里,穿得多,不然,冻成冰雕,也
没人管我。”结合故
事插图,想象一下陌生人的笑声为什么是爽朗的?他此时在想些什么?
3.结合上面理解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讲讲陌生人这三天发生的故事。
4.雷锋叔叔和陌生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你学会了吗?
【板书设计】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小溪 小路
迷路的孩子 年迈的大娘
乐于助人
第2课时
《千人糕》+丛书《兔妈妈的生存格言》
【课 型】精读引领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写“甘、甜”两个字。
2.能默读课文,借助插图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
借助插图,想象画面,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教学难点】
懂得每一项劳动成果都需要大家共同的辛勤付出,要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美食——千人糕。(齐读课题)
1.介绍千人糕的相关知识。
2.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叫做“千人糕”)
今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这个“千人糕”。
二、读文识字
(一)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要求:标出自然段序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
做上标记。
(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
么读的。
2.汇报交流。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试着用“先......然后......最后”
的句式说一说。
(2)结合课文,说说自己对“千人糕”的理解。
三、精读学法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到千人糕的制作?品读第六至九自然段。
(一)感受米糕的来之不易
1.指名读6-9自然段。这几个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千人糕是怎么做成
的。) 2.学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补充米和糖在生产、加工方面的信息,帮助学生初
步理解“千人”在课
文中的特殊含义。
(1)了解生产米所需要的劳动
①关注标点符号:在第八自然段中,有个省略号,想一想:爸爸还有哪些话没
有全部说出来?
②出示“种植水稻”的图文资料,了解“耕地、播种、育苗、移栽、施肥、防
虫、收割”等劳动
过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边想像边交流农民在种植水稻时辛
勤劳动的情景画面。
③提问:
除了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外,还需要什么?种子、农具、肥料、
水又是怎么得来的?
(2)了解熬糖所需要的劳动
①提问:糖是怎么来的?(从甘蔗、甜菜中熬出来。)
②出示甜菜、甘蔗图,认识两种植物。学写“甘、甜”
2个字。交流:甘蔗、
甜菜怎么来的?甘蔗汁、甜菜汁又是怎么来的?
③出示“熬糖”图片,
观察图中人在干什么?熬糖需要什么工具?除了工具还
需要什么?怎么熬糖?理解“熬”字指的是长时间
地煮。
(3)小结:米和糖是制作米糕的主要原材料,从它们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你感
受到了
什么?(制作工序之繁杂、参与人员之广泛、工作程度之辛劳等)
3.米糕做好后,怎么卖出去?
(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米糕做好后还需要许多劳动?
学生品
读句子,圈画出“就算......还得......又......”。用上“就算……
还得……”“
要有……还得有……”说一句话。
(2)对照插图,说一说包装、送货、销售的劳动情景。
(3)指导朗读。提醒学生要用谈心的语气读,速度要不快不慢,最后一句话要
读出感叹的语调,“就算
”“还”“又”字要重读,突出劳动的繁杂。
4.齐读第6-9自然段,读好爸爸说的话。
(二)理解“千人糕”的寓意,升华情感
1.默读第十、十一自然段。
2.出示句子:
(1)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比较词语:平常 平平常常
(平平常常比平常意思上要深些,在上面的句子中强调了米糕的平常)
“才”字的作用是什么?
(2)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为什么叫它“千人糕”呢?
3.交流:如果你是文中的孩子,现在吃着米糕,还会觉得它很平
常吗?你会想
到什么?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练习说话。以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样东西为例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说说这
东西也是由许多人共同劳动出来的。
(例:一张普普通通的白纸,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三)小结全文,畅谈感受
1.总结全课。
2.指名说说学习过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任何一样
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
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四、拓展阅读
文中爸爸和孩子共有3组对话,孩子从最初的“好奇”到“不以为然”,直至
最后“恍然大悟”“心服口服”,语气随着心理变化而发生变化,爸爸从始至终,为
解开孩子的
疑惑娓娓道来,耐心十足,稳重平静。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丛书1
中的《兔妈妈的生存格言》。
(一)阅读要求:
1.读准生字词,读好兔妈妈和乖乖的对话,体会人物心理变化。
2.小组合作交流:兔妈妈的生存格言是什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3.摘抄好词到积累本上。
(二)分享交流:
1.面对兔妈妈的三次教导,乖乖的
表现分别是什么样的?结合文中的词句说一
说。(傻傻地摇摇头——使劲地点点头——有了自己的思考)
2.这三条格言哪一条你觉得最有道理,结合兔子的生存实际情况,说说你的理
解。
3.借助插图,想象一下:乖乖奔跑在充满危险的山林间,勇敢顽强地生存了下
来,它又会发生哪些故事
呢?说给大家听一听。
4.词语积累。读一读,写一写,记一记。
又香又嫩 又高又密
措手不及 健康勇敢 智慧超群 勇敢顽强
【板书设计】
千人糕
米 + 糖 =米糕
包装、送货、销售
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使社会更美好!
第3课时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中左右结构的汉字
【课 型】写字指导课
【教学目标】
1.
写会、写好“昨、洒、温、暖、能、味、妹、波、像、纹”10个汉字。
2
.归类写字,通过观察、巩固汉字的结构特点,能根据其特点和书写规律自主
书写左右结构的汉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把字写正确、美观。
【教学重点】
1.正确、美观书写左右结构的汉字。
2.掌握书写笔顺规则。
【教学难点】
归类书写,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左右结构字的书写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重点语句,生自由读、指读。
小路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
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瞧,那花
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
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二、读帖悟法
1.
投影出示生字:“昨、洒、温、暖、能、味、妹、波、像、纹”,说一说发现
了什么。(都是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的字)
2.想一想以前学过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认真读帖,想一想书写时注意
什么。
3.汇报交流:左右不等窄让宽,主动避让有礼貌,巧妙穿插多友好。
“暖”,注意右边“爰”和“爱”的区别,左边是“日”,不是“目”,有太阳才
暖和。
“味”,口字旁要写在横中线上面,右边“未”第二横要比第一横长,不能写成
“末”。 “像”,右半部分“象”的第六笔撇从“口”字中间穿出去,弯钩及接下来的两
撇一捺要左右平衡,
把字写正。
三、范写练习
指导“洒、暖”例字书写
1.仔细观察结构、占格位置、关键笔画。
2.总结写法,师范写。
3.生自由练写,在课后生字表中描两个,写两个。
4.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改写
1.学生在“昨、温、能、味”中任选一个字,在练习本上写两个,注意左窄右
宽结构的规范书写。
2.同桌、小组内互相评改,改正不规范的笔画。
3.全班展示优秀作品。
五、迁移运用
1.出示其它字,让学生观察,在书写上有什么特点?
妹、波、像、纹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结构、占格位置、关键笔画等方面来交流。
3.教师总结,并布置课后在田字格里描写。
【板书设计】
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 洒 暖
第4课时
《一匹出色的马》+丛书《孟母三迁》
【课 型】精读引领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写“求、匹”两个字。
2.体会妹妹心情的变化,能说出变化的原因。
3.读句子,能想象句子描写的画面,理解“
一匹出色的马”的真正含义,学会
独立、坚强地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
边读重点句子边想象画面,理解“一匹出色的马”的真正含义,仿写画面。
【教学难点】 <
br>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一匹马带给妹妹的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让学生懂得
在生活中要学会自立
、自强、乐观、向上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指导“匹”字的写法。强调笔顺,最后一笔是竖折。
2.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说是“一匹出色的马”?)
3.导入:让我们看看这匹马是指什么?怎么“出色”了?
二、读文识字
(一)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看清字形,把课文读正确。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一匹出色的马”是文中具体指什么?
(一家人出去
散步,妹妹累了让爸爸妈妈抱,爸爸给了妹妹一根柳枝,当马骑回
家去。)(一根柳枝)
2.小组讨论。
哪些自然段写一家人散步的情景?哪些自然段写妹妹央求爸爸妈妈抱的情景?
哪些自然段又是写妹妹高兴地自己跑回家的情景?
3.汇报交流。
三、精读学法
这匹马是怎么神奇地使妹妹飞快地跑回家的?
(一)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
1.找出我们一家人一起去散步的段落,读一读。用横线画出我们沿途看到的风
景。
2.汇报交流。看到的风景:
(1)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2)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
(3)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3.品味语言。
(1)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河水的美。
①“碧绿碧绿”的意思是?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哪些?(雪白雪白 粉红粉红 乌
黑乌黑)
②经过微风一吹,就把静静的河水写“动”了,你能这样写吗?
A 小组内自由说。
B 全班交流汇报。如:微风一吹,满墙的玫瑰花都舞动起来了。
(2)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
抓住“拂过”一词说说,拂是什么词?[ fú ]
① 拭,掸去:~拭。~尘。
② 轻轻擦过:~晓。春风~面。微风~煦。
③ 甩动,抖动:~袖而去。
④
违背,不顺:忠言~耳。~逆。
文中是哪个意思?引导学生理解用词的准确
性,柳叶轻轻拂过感觉像人的手抚
摸一样,非常舒服。
(3)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这句话给你怎样的感受?把( )比作( )。
“葱葱绿绿”,这一词说明了田野的什么特点? (写出了田野的“绿”和“茂盛”)
4.看到这样的美景,全家人都陶醉了,从哪里看出来?
出示:“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恋不舍,不想回去。”
引导学生用“一边......一边......”创造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的句子。
5.齐读第一至三自然段,读出恋恋不舍的语气。
(二)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
1.往回走,发生了什么事呢? (妹妹走不动了,要爸爸妈妈抱)
2.爸爸妈妈抱妹妹了吗?他们分别是怎么处理的呢? 请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妈妈摇摇头,回答说:“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
爸爸拾起一根又长
又细的枝条递给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
就骑着它回家吧。”
3.学生自由读句子,看看你读懂了什么?爸爸妈妈为什么拒绝妹妹的请求?
(爸爸妈妈是在
锻炼妹妹的意志,让她学会坚强;因为爸爸妈妈确实自己很累
了,实在抱不动了。)
(三)学习第七自然段
妹妹是怎么做的?
出示:“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我早回来啦!”
1.从这一句话,你读出了什么?爸爸的枝条有什么魔力?
(妹妹很高兴,真把柳枝当成了一
匹马;我读出了妹妹的变化真大,妹妹一下
了长大了,变得坚强、乐观了。)
2.指导朗读:用高兴的语气读出妹妹的坚强、乐观。
(四)小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文章情感。
2.为什么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
(“出色的马”,其实是一种看不到的东西,是坚强,是独立的精神)
3.小结:通过妹妹前
后变化的比较,我们懂得了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
乐观面对,学会独立、坚强和自信地面对眼前的
一切。
四、拓展阅读
父母教育我们的方法各式各样,有些我们乐意接受,有些暂时不
能理解,但我
们知道那里面藏着浓浓的爱。《一匹出色的马》让我们体会到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接
下来一起读读丛书1中的《孟母三迁》,看看孟母教育中藏着的小智慧。
(一)阅读要求:
1.读准生字词,读好描写人物的词语或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孟母三迁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3.摘抄好词到积累本上。
(二)交流分享
1.读一读第九自然段,想象一下小孟
轲搬到学校附近以后,会有哪些变化,每
天会做哪些事情?
2.“孩子就像一块洁白无瑕的绢
,环境就像一口大染缸,白绢放进什么颜色的
缸里,就会染出什么样的颜色。”
(1)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把( )比作( )。
(2)孟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想?结合文中的语句说一说。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词语积累。
各种各样 琳琅满目 此起彼伏 不绝于耳
又大又甜 有板有眼 韵味十足
【板书设计】
一匹出色的马
之前:要人抱抱
妹妹
之后:高兴地第一个跑到家
第5课时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中上下结构的汉字
【课
型】写字指导课
【教学目标】
1.
写会、写好“冒、留、弯、背、舍、桌、买、具、菜、劳、景、恋”12个汉
字。
2.归类写
字,通过观察、巩固汉字的结构特点,能根据其特点和书写规律自主
书写上下结构的汉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把字写正确、美观。
【教学重点】
1.正确、美观书写上下结构的汉字。
2.掌握书写笔顺规则。
【教学难点】
归类书写,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上下结构字的书写规律。
【教学过程】
二、复习导入
这一单元的三篇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读了课文,又认
识了很多汉字,下面这
些词语你能正确读出来吗?
冒着 留下 弯弯的 背着 买过 农具
甜菜 劳动 景色 恋恋不舍
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互查
二、读帖悟法
(一)观察分类,发现规律
1.出示生字:“冒、留、弯、背、舍、桌、买、具、菜、劳、景、恋”,说一说
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特点,尝试分类
(1)上宽下窄的字:冒、留、弯、背、舍
(2)上窄下宽的字:桌、买、具、菜、劳、景、恋
2.想一想以前学过的上下结构的字,认真读帖,想一想书写时注意什么。
3.汇报交流,小结规律。
上宽下窄:上部要像左右伸展,覆盖住下面的部分。下部居中,与
上部中心对
正,以求整体平稳。
上窄下宽:上部窄,下部宽,能托起上面笔画。字的横竖画间隔要均匀。
三、范写练习
指导书写上宽下窄的字
1.
观察读帖“冒、留、弯、背、舍”这五个字在书写时的结构、占格位置、关
键笔画。
“冒”,上面部分要写得扁而宽,两横不能与左右两边相连。
“背”,“月”要注意撇的形态变化,在这里变成竖。
“舍”,注意下半部分不能写成“舌”。
2.总结写法,师范写“冒”。
3.生自由练写,在课后生字表中描两个,写两个。
4.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改写
1.学生在“留、弯、背、舍”中任选一个字,在练习本上写两个,注意上宽下
窄结构的规范书写。
2.同桌、小组内互相评改,改正不规范的笔画。
3.全班展示优秀作品。
五、迁移运用
1.出示上窄下宽的字,让学生观察,在书写上有什么特点?
桌、买、具、菜、劳、景、恋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结构、占格位置、关键笔画等方面来交流。
3.教师总结,并布置课后在田字格里描写。
【板书设计】
上下结构
上宽下窄 冒
上窄下宽 桌
第6课时
《我的诗意童年》(丛书《谢谢你啊,小河》《雨点荡进彩虹
桥》《山》《日出》《我看
见了风》《钓鱼》《美丽岛》)
【课
型】组文阅读课之目标训练课
【教学目标】
1.养成边读书边识字、思考的好习惯,积累背诵自己喜欢的诗歌。
2.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发挥想象,感受诗人描绘的美好画面。
3.加深学生对儿童诗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养成边读书边识字、思考的好习惯,积累背诵自己喜欢的诗歌。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的音乐美,想象诗歌画面。
【教学过程】
一、主题导入
一首首
儿童诗歌承载着我们童年生活的一个个香香甜甜的梦。在这组文章中,
我们将读到许多意味深长的儿童诗
歌。阅读时,可以发挥想象,感受诗人为我们描
绘的美好画面。
二、自由阅读
生自
由朗读主题丛书中的《谢谢你啊,小河》《雨点荡进彩虹桥》《山》《日出》
《我看见了风》《钓鱼》《
美丽岛》七篇文章,了解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1.把不认识的字用圆圈圈出来,自己想办法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把原来不认识,自己又想办法认会的字用三角号标出来。
3.把自己喜欢的词语用( )标出来,喜欢的句段用“~~~~~~”标出来。
三、品读感悟
(一)小组共学。
出示学习要求,小组内选择一篇文章,重点读,思考并讨论问题。
(二)汇报交流,朗读诗歌。
1.《谢谢你啊,小河》
(1)出示语句:
小河急急地冲过
小河缓缓地流过
小河浅浅地淌过
谢谢你啊,小河!
这三个语句在形式上有什么相同?(相似的结构,反复的句式,都有叠词)
(2)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3)朗读展示
2.《雨点荡进彩虹桥》
(1)通读诗歌,勾画出句式相同的语句。读读这些句子,体会句子的韵律美。
(2)出示诗句:
小雨点 贪玩耍 一眨一闪眼睛大
小雨点 笑哈哈
一滴一点在长大
小雨点 好潇洒 攀着云儿秋千架
(3)文中没有标点符号,该怎么读出小雨点的调皮可爱呢?和同桌交流一下,
试着读一读。
3.《山》
诗人将自己和山作比较,到底是谁大谁小?说说你的理解,并带着理解多读几
遍诗歌。
4.《日出》
作者把太阳写成了一个调皮的、胖乎乎的孩子。你也能说出这样的句子吗?
5.《我看见了风》
同学们,你“看见”过风吗?你还在哪些地方“看见”过它呢?
6.《美丽岛》
读完这首诗,你知道作者为什么把台湾岛称为美丽岛了吗?
7.《钓鱼》
这首儿童诗真好玩儿,和同学们拍着手读一读吧!
四、总结运用
1.多种形式反复诵读,争取背诵优美句段。
2.在语文积累本上摘抄优美的词语或句子。
【板书设计】
我的诗意童年
儿童诗 反复 音乐美
想象 画面美
第7课时
《奉献暖人心》(丛书《小松鼠出走记》《不能陪你去远方》《最后一片银杏树叶》
《南
瓜花儿开了》《小熊的喷嚏》《小熊的意外收获》)
【课
型】组文阅读课之阅读交流课
【教学目标】
1.读通文章,积累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词、句、段。
2.借助插图读懂文章,读好对话,留意描写人物的词语或句子,体会人物思想
情感。
3.想象故事情景,激发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点】
借助插图读懂文章,读好对话,留意描写人物的词语或句子,体会人物思想情
感。
【教学难点】
想象故事情景,激发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主题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三篇有关“关爱”的文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讲的是社
会上陌生人之间直接的关心、帮助,《千人糕》讲的是对他人劳动及劳动成果的珍惜、
尊重,《
一匹出色的马》讲的是家人之间的关爱,而“关爱”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
这节课我们再来阅读几篇与“
关爱”有关的文章。
二、自由读文
自己默读主题丛书中的《小松鼠出走记》《不能陪你去远
方》《最后一片银杏树
叶》《南瓜花儿开了》《小熊的喷嚏》《小熊的意外收获》六篇文章。
1.依次出示故事插图,想象故事讲了什么事?
2.通读文章,用不同符号圈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和喜欢的字词,整体感知故事内
容。
三、品读感悟
1.小组内选择两篇文章,重点读,任选以下两个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并结合文
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回答。
①《南瓜花儿开了》你喜欢故事里的小蚂蚁波比吗?为什么?
②《小熊的意外收获》小熊失去了什么,又意外收获的是什么?
③《小熊的喷嚏》小熊帮了哪三个好朋友?分别是怎么帮的?
④《最后一片银杏树叶》为什么结尾说“孩子们再也不忍心向他提什么请求
了”?
⑤《小松鼠出走记》小松鼠为什么出走?又为什么打消了出走的念头?
⑥《不能陪你去远方》妈妈不能去的远方,谁可以陪儿子去呢?还可以去哪些
远方?
2.教师引导交流,并指导朗读。
四、总结运用
1.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自己喜欢的词句段,争取背诵。
2.在语文积累本上摘抄优美的词语或句子。
【板书设计】
奉献暖人心
读通 读懂 读好
第8课时
语文园地二
【课 型】单元整理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程、魔”等11个字,了解常见的职业名称。
2.根据情境,展开想象,把
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了解不同词语在不同语境
里有不同的意思。
3.能背诵积累关爱他人的谚语,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激发助人为乐
的情感。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一株紫丁香》,感受师生间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词,能在句子中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习根据情境写话。
【教学难点】
了解谚语这种语言形式,懂得助人为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二》。
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吗?能简单的给我们介绍一
下吗?
二、看图识字,说话练习
1.出示课本上的生字。老师领读生字,学生跟读,开火车读。
2.出示课本上的生词,学生自由读生词,同桌之间互查,小老师领读。
3.做游戏“我说你指”。结合图片,看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4.联系生活,学生说一说周围人的职业,用上带有“师”和“员”字的词语。
三、字词句运用
(一)情境写话
1.出示课文短文,读一读,用圆圈圈出看到的景物。
2.这些景物都是什么样的,用“~~~~~”画出来,说给同桌听一听。
3.这些景物都像什么呢?用“——”画出来,喜欢哪个景物就把它多读几遍。
4.全班交流:你喜欢哪个景物?为什么喜欢它?
5.齐读三个句子,观察一下,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第一行写景物,第二行写景物的特点,第三行写“像什么”。
6.仿照课文的样子也来说一说
大树 天空
又粗又壮的 湛蓝湛蓝的
就像_______ 就像_________
7.把自己最喜欢的风景,用上“…像…”的句式,写一写,写一句即可。
岸边的垂柳,随风舞动,就像小姑娘的长辫子。
路边的大楼,高高的,像一个个巨人。
8.作品展示。挑选优秀的作品放到投影下进行展示。
(二)我的发现
1.出示句子,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
这糕要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鼹鼠先生经过狐狸太太家,正巧,狐狸太太走出门。
2.这两组句子中,加红的词语的意思相同吗?分别是什么意思?自由读句子,
边读边思考。
3.小组内交流,然后共查字典,找出“特别”“经过”的不同义项,派代表回答
这两句话分别用了哪一个义项?
4.全班汇报。
特别:第一句中特别强调“很、十分、非常”;第二句中的特别强调“与众不同”。
经过:第一个经过是“花费、集结”的意思;第二个经过是 “路 过、走过”
的意思。
5.练习:再出示一句带有“特别”或“经过”的句子,让学生判断是哪一个意
思。
6.小结: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理解词
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
进语言环境里,才能理解得更准确。
四、日积月累
1.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句子,这
种句子在民间流传,用简单易懂的话反映出
深刻的道理,我们把这样的话称为谚语。
2.出示3句谚语。自己读一读,读准字音。
3.小组内互相读一读,说说你读懂了哪句,谈谈自己的理解。
4.全班汇报交流,交流句意。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告诉大家,你给别人带来快乐,你自己也会很高
兴。 <
br>“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平时你乐于帮助他人,那么当你遇到危急情况时,
也会有人来帮助
你。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与其在别人好的时候去祝贺,不如别人艰难
的时
候去帮助他。
5.齐读,说说从中你明白了什么?(要为身边的人伸出热情的手)
6.补充积累其他与关爱有关的谚语。
例如: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7.小结:
通过民
间谚语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到谚语这种语言形式。学习谚语,让我们
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伸
出援助之手,无私的帮助他人,这也会给自己带
来快乐。
五、我爱阅读
1.学生自由读诗歌,读通、读顺。
2.教师范读,学生仔细听,注意听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和难读的语句。
3.学生分小节朗读。教师指导校音。
4.小组内交流讨论:这首诗歌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
事?同学们为什么要在老师
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这株紫丁香带去了什么?
5.理解诗歌内容。复述诗歌内容。
学生把一株紫丁香种在老师的窗前,让老师消除疲倦,表现出孩子对老师的关
心和喜爱。
6.师生合作朗读诗歌。
7.尝试背诵诗歌。
六、总结
第9课时
《我的好朋友》
【课 型】写话指导课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提示写一写自己的好朋友,写出他的样子和一起常做的事。
2.写话格式正确,语句通顺,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
格式正确,语句通顺,写清自己好朋友的样子和一起常做的事。
【教学难点】
表达规范、完整、清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有一位好朋友,看看他是谁?(出示班里一张小朋友的照片)
他是谁?长什么样子?我们经常在一起做什么。
二、我会说
(一)他是谁?
1.你的好朋友是谁?小组内说一说。
按照“他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在一起做什么?”的顺序组织语言。
2.照片可以清晰
地呈现出我们好朋友的样子,可是如果用文字来表达,你还能
介绍清楚吗?根据下面的句子,猜猜是班里
的谁?学生读句子,猜一猜。
出示:她是班里个子比较高的女生。她的眼睛小小的,亮亮的,笑起来就
会眯
成一条缝。最近她表现特别好,老师经常表扬她。
3.短短几句话,大家对这位同学的印象是不是更深刻了?想像老师一样把自己
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吗?
(二)抓特点
1.抓住样子的特点,会帮助我们把好朋友介绍得更加清楚。
2.出示课本示例。读一读,说说这几句话写出了朋友的哪些样子特点?
3.全班交流:你的朋友什么地方和别人长得不一样?
教师随机板书总结:小酒窝、麻花辫、招风耳......
三、我会写
(一)提示书写姿势。
(二)强调写话格式。
1.段落开头空两格,题目居中,注意标点的使用,一个标点要占一格等。
2.观察字的每一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三)明确写话要求。
1.抓住特点
介绍好朋友的样子。可以按照“他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在
一起做什么?”的思路进行写话。
2.书写认真,句子通顺,格式准确。
学生拿出练习本,自由练写《我的好朋友》。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与写
字的规范性。
四、反馈评价
1.小组内互读互评。
2.全班共读共评。
3.展示优秀作品。
五、总结下课
【板书设计】
我的好朋友
他是谁?
长什么样子? 抓人物特点
一起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