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_四年级数学_上册_表格式教案_全册

温柔似野鬼°
910次浏览
2020年08月28日 12:5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三去一降一补是什么-教师个人事迹材料


第一课时

课题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 计数单位
“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
级、数 位。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
解位值的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

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
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难点
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具 图片和计数器
教师导学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
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
万大的数。
教学
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
过程
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
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看计数器数数:一千一千地数,当
数到10个一千时,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
个一万时问:是多少
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谈

以组为单位按要求数



学生自由汇报,课前
收集的数



观察图片,试着读数。


10个一千是一万

拨回去,在万位上拨
一个珠子。
10个一万是十万

在十万位上拨1个珠
子。
同桌互相数数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二次备课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师:一、十、百、
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
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
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 万级 个级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位
1 3 8 1 9 0 0 0

表示8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
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巩固新知
1、 做一做的1题数数
2、 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
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3、练习一的第1题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和体会?
五、作业:做一个数位顺序表

亿以内数的认识
亿级 万级 个级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位
1 3 8 1 9 0 0 0

表示8个十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全班交流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
之间是十进关系。


数级 说出数位顺
序表

数位






学生说出数位上的数
表示什么。




学生两人一组,按要
求数数,互相检查。
学生举例说明
板书
设计

2




课题










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 读写法,概括出读写的方法。2、培养学生
类推迁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根据以有的知识,通过合作、讨论探究,学会读写亿以内的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
卡片和计数器
教师导学
一、复习引入
1、看卡片,读数,说组成
3564、407、1000、570、603、7216、
10000、3003、5400、4009、5800、
6040、5708、40009
读数的方法是什么?
3、 计数器上显示数,学生写出来。
五千零四 八千九百 六千三百四十三、
八千零六十八,九千零一
写数的方法是什么?
4、 这节课我们学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例2读出下面各数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2 4 9 6
2 4 9 6 0 0 0 0
6 4 0 7 0 0 0
8 5 0 0 0 3 0 0
读作:_______
学生自己试读,讨论怎么读?

学生活动


读数说组成

总结读数方法


在练习本上写数

说出写数的方法



2496读作:二千四百
九十六
24960000 读作:二千
四百九十六万
6407000读作:六百四
十万七千
85000030 读作:八千
五百万零三十

亿以内数的读法与万
以内数的读法相同,
只是多加一个级称

二次备课

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例2、例3)





3


问:1)含两极的数怎么读?
2)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有什么
联系和区别。
3)数位上出现0有该怎么读?师归纳:
个级的数表示的是多少“个”,万级的数
表示多少“ 万”
4)问:怎么读亿以内的数?
师总结归纳:先度完级,再读个级,万级
的数要 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
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
个0,都不读,其他 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
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5)完成做一


一、教学例3
2000年有六千八百五十万少先队员参加
了“手拉手”活动,三千零 八十万人参加
了“保护母亲河”行动。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六千八百五十万:
三千零八十万:
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
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
四万零九十
学生试着写数
讨论:含有两级的数怎么写?先写哪一
级,什么时候写0?
完成做一做写数
问:怎么写亿以内的数?
师归纳: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
一个单位也没有,写0占位。
三、巩固新知
1、练习一的2、3读出数
2、练习一的第4题写数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
体会?
五、作业:练习一5、6、9
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
数的读法来读,再在
后面加上一个“万”

亿以内数每级末尾的
零不读,数中间的零
只读一个

学生述说读数方法





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读题找出数据






学生尝试写数
写作:68500000

写作:30800000
写作:15693000
写作:6723113
写作:40090






学生讨论写数的方法



独立完成,同桌互相
查。
























4


第三课时

课题




课型 练习
知识与技能:1、通过练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写数的方法,使学生 能正确地读
写数。2、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数感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巩固亿以内读数和写数方法的过程,提高学生正确读写
数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亿以内数的读写法练习
重点
能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难点
能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教具 题卡


一、
创设

景:










二、
判断

思: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
1、你们都想当小老师吧!今天我们读作:四千八百七十二
就比一比谁是“优秀小教师”。 (√)
每人发一张学生课前做的练习卡。 读作:三千一百六十八万
2、内容:判断题: (√)
(1)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位、十万读作:八千六百万零零九十
位、百万位、千万位。 (×)
2)读出下面数 读作:五百三十万零一千
4872 5301000 31680000 (×)。
86000090 12000605 读作:一千二百万六百零五
(3)写出下面各数 (×)。
四千二百七十万 一百万七千 写作: 42700000(√)
七万零九十 一千零五十万零三十 写作:1007000 (√)
写作:7090 (×)
(1)请小老师判断第一题。 写作:1050030
反思: ①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①第一题涉及哪些数学概念? ②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
② 谈谈你对数位的认识。 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
③谈谈你对计数单位的认识。 置,叫做数位;所学的数位
④ 谈谈你对数级的认识。 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四位一分级,分为个级、万级、万位、十万位、 百万位、千
亿级) 万位③所学的计数单位有:
⑤你对这三个数学概念还有什么疑个、十、百、 千、万、十万、
问吗? 百万、千万;计数单位与数
⑥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位的字面 的区别是没有
有什么关系? “位”字
(2)请小老师判断第二题。 亿以内数的读法与万以内
①观察第一、二小题你有什么想法数的读法相同,只是多加一
吗 个级称
②观察第三、四小题你觉得应该提
5


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三、
巩固

习:
③谁能对亿以内数的读法进行总
结?
(3)请小老师判断第三题。
①想一想怎样写出亿以内数?
②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地方
吗?
(4)就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你有什么
建设性的意见?也就是怎样能迅
速、快捷、避免错误。
(5)请你对自己评价一下,是否是
一个好老师。

要想当一个好老师光给 别人挑出问
题是不够的,自己必须概念清晰。
下面请你们自己测试一下自己。
1、出示书中的图片练习P9 4题,
P10 8题,P11 11题。
2、通过这组练习请你为自己打分。
来读
判断下面那些说法不合理。
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
我今天卖出二千万根冰棍;
我们学校有500多人;
我们学校有十万人。
3、用0、0、0、1、2、3、4这七个
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读两个0;读一个0;所有的0都不
读;读三个0。
4.第10页 第11题;第14题;
5、合作小组用自己做的转盘练习
读、写数。
四总结:请你谈谈当一名好老师的
感受。
五、作业:第10页的12题
转盘练习读、写数。


亿以内数每级末尾的零不
读,数中间的零只读一个

零占位的问题


读、写法注意四位一分级;
做完回查
学生自己评价








正确读出和写出图下面的




判断说出原因



小组讨论后交流汇报。



独立完成后全班汇报。














6


第四课时

课题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 数的大小。2、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数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
学的信心。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重点
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难点
能正确地比较数的大小
教具 题卡
一、
情境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大数的信息,


请你把收集到的数和同学说一说?
学生展示收集的数据

入:
2、引入新课
你们知道这些数中哪个大?哪个小



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比较



这些数大小的方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二、
例4出示我国最大的6个省份面积

探究
的情境图。

新知
黑龙江:4548000 青海:720000


内蒙古:1100000四川:485000
观察图片,读出数据

西藏:1210000 新疆;1660000
师:你会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

学生尝试在本上比大小,
吗?试一试
小组交流。
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
1210000 〉 72000
问;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是什
454800 〈 48500
么?师归纳概括
1100000 〈 1660000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1660000 〉 11720000
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哪

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
小组代表在全班汇报交
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 的
流自己组的比较方法
数……


练习:比较数的大小
92504〇103600 50140〇63140

28906〇28890 620300〇307300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
出比较大小的方法


7





练习

1、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98965〇100000 208808〇99999
独立完成,说出比大小的
方法
70060〇70201

30500000〇3050000

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
独立完成,全班汇报
数。


50500 500500 55000 40005
3、写出几个大于99987的五位数?

讨论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4、你知道比最大的五位数大,而且
三、巩固新知
比最小的七位数小的数共有多少个
吗?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吗?
五、作业:
自主练习比大小的题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黑龙江:4548000 青海:720000内蒙古:1100000四川:485000 西藏:1210000
新疆;1660000

板书
1210000 〉 72000 454800 〈 48500 位数不同 位数多的
设计
数大

1100000 〈 1660000 1660000 〉 11720000 位数相同 看最高位
如果……

如果……










8


第五课时


课题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掌握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四舍五入省略
“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2、 培养学生
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掌握省略和改写方法的过程,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
与不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
改写和省略
重点
使学生掌握改写、省略的方法。
难点
使学生掌握改写、省略的方法。
教具 题卡


1、写出下面各题:

二万 六十万 四百五十万

八百零七万 三千六百四时万
2、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为了读数方便,
学生写数汇报

经常将数进行改写。这节课我们就来

学习改写,板书课题:改写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6改写下面各数:(以万为

单位)

出示人体血液的构造图;介绍红、白

细胞的作用。

教学
一滴血液中含有:5000000个红细胞;
观察图,了解红白细胞
过程

含有10000个白细胞。
1)读出数看看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作用
2)有时为了读写方便,可以将万位后
每人读数
这两个数都是整万的数
面的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
小组讨论
“字,就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了以万作

单位的数。

红细胞:5000000个=500万个

白细胞:10000个=1万个
尝试把整万的数改写成
3)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
了以万作单位的数。
数。

250000 3200000 7580000

4)我国最大的沙漠是新疆的塔克拉玛

干沙漠,面积约320000平方千米。

9
教师导学
一、复习旧知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5)我国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
高原,面积约2400000平方千米。

独立完成后交流改写的
方法






使学生掌握用
四舍五入省略
“万”后面的尾
数求近似数的
方法。





















通过练习,巩固
改写和省略的
方法。进一步理
解近似数的含
义和在实际生
活中的作用。



观察收集图中的信息,
教学例七
描述太阳和地球的大小
例7、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
关系。
1)展示太阳和地球图

2)读出太阳地球的直径分别是多少

3)说一说怎样能很快看出太阳的直径
讨论后交流汇报
是地球的多少倍。

4)启发学生:用以万做单位的数进行

比较会比较方便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下面各数的近


似数。

师: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56千米

太阳的直径约为1389000千米

12756≈10000
叙述求近似数的方法。
↑ =1万

小于5,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


写成0。
说说四舍五入法。
1389000≈1390000

↑ =139万
大于5,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


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5)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

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

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5或大
小组讨论汇报
于5
改写和省略的相同点和
6)问:你能说说改写和省略的异同之
不同点。
处吗?(补充课题:省略)


7)书后做一做完成
完成后说省略的方法
三、巩固新知

练习二第6题改写以万作单位的数
2、练习二第2题 下面画线部分哪些


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3练习二第3题:求下面各数的近似

数第六次人口普查:

四、小结:
填写表格,交流汇报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练习二第1、4、5题

10


第六课时


课题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课型 新授
知识 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
数。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 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的全过程,掌握十进制计
数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重点
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
难点
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具
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图片、数位顺序表
教师导学
一、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近3年的数学,每
学生思考
天都要和数打交道,这些数究竟是


怎么产生的呢?

板书课题:数的产生

二、探究新知

1、数的产生
学生汇报
师:课前大家查找了一些资料,哪
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需要
组愿意为 大家介绍一下数是怎么产
人数、物体个数和捕获的
生的?生:介绍 师:补充
野兽数目等等,就产生了
2、记数符号
数。
师:看来数的产生来源于生产、生

教学
活的需要,下面介绍一些记数符号。
学生看图,古代人的计数
过程
出示: 巴比伦数字:(略)中国数
方法
看图片,三种古代数字。
字:(略) 罗马数字:(略)
问:你们知道阿拉伯数字是怎么产


生的吗?

2、 然数的认识

师: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
5、6、7、8、9、10、11……都是

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
介绍自然数的含义和特
示,0也是自然数。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在全班交流。



11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

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学生试着读一读
二、十进制计数法
师:生活中还有更大的数,需要用


数级更多的数位表读写。

例如:(!)我国人口:1295330000
借助数位顺序表试一试。



全球人口:6100000000人

(2)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

我国人口总数是十二亿九千五百三


十三万人。
(3)1999年联合国公布世界人口已


达到六十亿,世界上每5个人中,

就有一个中国人。
汇报交流
(4)1978年至1998年的20年中,

我国城镇新建住宅四十七亿五千万


平方米。

(5)北京的密云水库可以容纳四十


三亿七千五百万吨水。
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不


能知道这些数字是多少了,所以要

学习比亿还大的数。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吗?


12




第七课时
课题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课型 新授
知识 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
数。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 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的全过程,掌握十进制计
数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重点
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
难点
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具
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图片、数位顺序表
教师导学
一、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近3年的数学,每

天都要和数打交道,这些数究竟是


怎么产生的呢?

板书课题:数的产生

二、新授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亿级的数位和计

数单位,拿出数位顺序表。(出表)



1、小组合作研究:
学生记数位顺序表,互相
提问练习。

(1)观察数位顺序表,个级与万级

教学

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根据它们
过程

的特点,顺序填上亿级的数位和计
相同点:每级都有四位,
数单位。
四位的顺序是个、十、百、

千。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
不同点:每级表示的数目
进率是多少?
大小不同,即计数单位不
同。


2、学生反馈


13



3、小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
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
十进制计数法。
4、做一做:
1)一个五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什么
位?一个九位数,一个十二位数
呢?
2)说出下面每个数中“3”所在的
数位和表示的意义。
353087030431

三、巩固练习:
1、按从右往左的顺序,说出千亿
以内的数位
2、回答下面各题:
(1)个级、万级、亿级各有哪些数
位?
(2)从个位起,第几位是万位?第
几位是亿位?
(3)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什么
位?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吗?

五、作业: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





探索新的计数单位





独立完成,掌握数位顺序
表。




说数位顺序



同桌互相回答,再全班交
流。












通过练习,巩固
所学的知识,提
高学生的能力


14


第八课时

课题




亿以上数的读、写法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写亿以上的数。2 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
生利用已有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读、写亿以上的数的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重点
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写法。
难点
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教具 题卡
教师导学
一 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小组交流:

在课前 让学生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大
在小组内互相读读、写
数,可以有意识的用学生复习亿以

内数时用到过的一些数据。上课时,
一些搜集的数据
请同学们把搜集的数据在小组内互

相读读、写写。再说说是怎样读或

小组代表在全班汇报交
写这些数的。
流自己组的比较方法
2. 全班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引导学

生看亿以内的数是怎么读的,怎么

写的。
学生说数据的来源
教学

说读写数的方法
过程
(2)全班交流亿以内数读写方法。



二、探究新知

(一).亿以上数的读法
1、出示一些亿以上数的信息。例如:


①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

149600000千米。

②我国 平均每月生产和丢弃的一次
学生读信息,并思考问
性筷子大约是3700500000双。 题
③2002年我国出口总额约为


325600000000美元。
学生试着读,再在小组

内互相读读。




15



④截止到2003年一月,我国青少年
上网人数约为102000300人。
师:请你比较一下这些数和刚才读
的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研究:要求:
(1) 先自己试着读读这样含有三级
的数,再在小组内互相读读。
(2) 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你
是怎样读这些数的?试着说说读数
方法是什么?
3. 全班反馈:
在学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读
亿以上的数的方法是什么?
4. 说读法时,重点处理0的读法:

在读数时,0最难读,数中间连续有
几个0都只读一个。每级末尾的0
都不读。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出示几个练
习强化0的读法)
5、 师:你觉得读含有2级的数和
含有3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
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6、练习。

5. 师:你觉得读含有2级的数和含
有3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





















交流说读数的方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前
边来读数。
①从高位读 起,一级一
级往下读。②读亿级或
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
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
上一个“亿”字或“万”
字。③数中间有一个0
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
读一个零;每 级末尾的
零都不读。
读法一样,数级扩展

(√)
读作:二百三十六亿零
(╳)
读作:一千零四亿零二
千。(╳)




读作:六百一十亿



五百零九万零零零八。

指名读数

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读法一样,数级扩展



先自己读读,再2人互
相读读。1人读1人判
断。再换过来读。有争
议的可以举手






16


第九课时

课题




亿以上数的读、写法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写亿以上的数。2 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
生利用已有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读、写亿以上的数的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重点
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写法。
难点
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教具 题卡

教师导学
.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怎样写含有2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级的数。请同学们打开练习2 ,你
学生选择后填空,全班汇报


能试着写出下面这些数吗?练习二


1.写出下面各数。



二百零六亿零五百八十万



写作:


四百八十亿


写作:


十二亿七千六百万
使学生掌握亿以

写作:
上数的写数方法,

三十亿零六十万
能正确地写数。


写作:
先自己写,再小组间互
教学

一千零四十亿零五百万
相说说
过程

写作:



同时提供给学生思考题思考:.


请你思考一下有什么好方法、好经


验要和同学们交流的?



2. 学生反馈:(1)首先全班交流数



写的对不对,订正。(2)重点处理
学生思考方法,小组交

写数的方法:以学生交流的形式进



行方法总结。





3. 在这里教师要重点处理0的写
学生讨论有关0的问题


法。






17




就在那个数位上用0占位。 (2)
使学生意识到,不能读几个0就写
几个0。


4.组间交流。学生手中有很多数
据,可以充分利用,可以安排这样一个活动,两人间读一条自己喜欢
交流数写的对不对,全
班订正。









(1)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学生交流,进行方法总










的大数的数据,1人读,1人记录。

小结:(1)怎么写亿以上数的。(2)
两个人互相读数

自己是怎么解决新问题的。

三. 巩固练习:
























18



第十课时

课题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 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并
能较熟练的进行改写。
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
2使学生能正确用四舍五入方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掌握省略和改写方法的过程,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
不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应用数学的意识。2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 活
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
(四舍五入法)
重点
掌握改写的方法,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难点
四舍五入与改写的区别
教具 题卡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50000=( )万
70450≈( )万 口答结果
204000=( )万 去掉万位后面的4
296780≈( )万 个0,再加上单位
什么叫改写?怎样改写? “万”字,
什么叫四舍五入到万位?怎样四舍五入“0000”代表
到万位? “万”
这节课我们来学: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教学
(一)数的改写

过程
1、自主学习:
出示:人类用最大的望远镜可以观测到天
学生读数

空中1000000000颗行星。

(!)谁愿意先读读这个数?
(2)你有好办法一下就读出这个数吗?
改写
小组讨论交流改写
这个数怎样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的方法
小结并板书:1000000000=(10)亿
注意:只去掉亿位后面的8个“0”,不

汇报方法和注意的
要有几个“0”去几个“0”。
地方
改写后,不要丢掉原题的单位名称。

2、练习:

69000000000=( )亿

4200000000=42( )亿
独立练习,订正结

19


8000000000元=( )亿元
3、小结:怎样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亿作单
位的数?什么样的数可以改写成以亿作
单位的数?



第十三课时:求近似数

1、 出示: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下面各
数的近似数。
235000000 284000000
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求?怎样求?学生
汇报并板书:出示线段图
想:这两个数在2亿和3亿之间,哪个数
更接近2亿呢?哪个数更接近3亿呢?
就要看千万位上的数,把它四舍五入,
去掉万级、个级的8
个0,换一个亿字。






讨论后,交流自己
的想法
观察线段图,确定
方法。










所以:235000000 ≈ 2亿

284000000 ≈ 3亿
独立完成,指名汇
2、练习:把下面的数四舍五入到亿位。


1276270000≈_____亿

2≈_____亿

3、小结:怎样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
总结省略的方法
近似数?根据省略尾数的最高位千万位


上的数来决定四舍还是五入,并且五入时

不要忘记进1,而且有时还会遇到连续进

位的情况。如:29970000000≈_____亿

试着求一求。板书:29970000000≈300


亿
< br>省略尾数是按一定的要求去掉尾数,求出
独立完成后,同位
的是原数的近似数,改变了原 数的大小,
互查。

所以要用≈表示。
交流方法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改写和省

略,对于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

五、作业:
练习三的5、6、7、







20


第十一课时

课题




计算工具的认识与使用
课型 新授 < br>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结绳记事、算筹等)2、向学
生介绍我国的传 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3、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
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 计算。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认识和使用计算工具的过程,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
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难点 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
教具 算盘、计算器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计算工
具,其中(1)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有的,现在在许多地方还能见到。
你认识算盘吗?对算盘有哪些了算筹一般是用十几厘
解? 米长的竹签制成(也
拨出一个数,说一说这表示多少? 可是骨制或木制的)。
算盘上的每一档 代表一个数位。我用这些算筹摆成不同
们选定一档作个位(做个记号),从的形式,表示不同得
这一档起向左数,就是十位、百位、数目,并进行各种计
千位、万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算。用算筹表 示数有
完全相同。 纵、横两种形式。
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

教学
二)计算器的认识
过程
1、 导入:
刚才介绍的我国古代 的一些计算方
法和工具的使用。由于科学技术的
发展,现在的人们已经不再使用这
些工 具了。我们经常使用计算器来
进行计算,只要输入题目,计算器
就会显示结果,运算过程自动完 成。
这样非常简便快捷
2、 介绍功能键:
计算器的种类很多,我们先来看看
这一简单的计算器。自主学习
Onc:谁知道这个键有什么作用?
Off:谁知道这个键有什么作用?




介绍计算器








由学生分小组演示介
绍)



21




3、 计算操作:

师:都有谁会使用计算器?学生:介绍

使用方法:按onc键,显示:0 输
学生估计得数
先输入题目,然后
入题目
按 = ,显示结果。
按=键,显示结果 再按onc键,清屏。

4、利用计算器计算
独立完成
(1)386+179 825-138

先估算这道题大约得几?怎样估算?

利用计算器怎样计算?

练一练:4468+1792 32010-8925
独立计算,汇报,
小组内互相说怎样
(2)用计算器计算乘、除法
算的?你想怎样验
26×39 312÷8
算?
估算大约得几?怎样估算?

5、练习用计算器计算
63×7842 365×734 327180÷


492

三、巩固练习:
独立用计算器计算
四、小结:计算器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
后交流计算结果
许多的方便,通过使用计算器,你觉得

计算器如果具备哪些功能就更好了?



五、作业:请你拿着计算器与妈妈一起

去买一次东西。你帮助算一算应付的

计算后找规律。

钱。





















22


第十二课时

课题




“一亿有多大”活动设计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
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 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初步获
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的形成过程,理解数的意
义,建立数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重点
感知一亿的大小
难点
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具 纸
教师导学
一、情境导入:
你们能想象1亿有多大吗?猜想一
下,这节课上 一节实践课:“一亿有多
大”活动设计(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阶段一:确立问题 设计方案
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
合具体素材描述
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2、确立研究的问题。
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
教学
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
过程
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
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
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
少时间?
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
一亿滴水有多少?
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
树?一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
4、 定活动方案。
(1)活动步骤。
(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
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填
写在活动记录表中。

学生活动


猜想一亿有多大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叙说所要研究
的课题





学生研究一亿张纸
摞起来的高度。




分别测量100张纸
和1000张纸的高
度。

各小组交流实验方
案的环节
二次备课


学生进行大胆的
猜测,激起学生
探究的欲望。






通过收集信息、
操作实验、讨论
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
中体验一亿的大
小,发展数感,
感受数学与现实
生活的密 切联
系。

23


阶段二:动手实践
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
数据、推算过 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
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
导、帮助。
阶段三:获得结论
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
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
阶段四:表达交流
1、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
2、 活动小结。
A 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
B 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三、小节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验证猜想。推出一万
张纸和一亿张纸的
高度。

交流感受,进行评价










通过交流,丰富
学生对1亿有多
大的感受 ,使学
生获得成功的感
受,培养学生沟
通交流的习惯。








24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第一课时

课题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线段、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 之间的联
系和区别。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3、培养学
生观 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4、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
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学。
重点 角的意义
难点 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具 课件、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教师导学
一、认识线段、射线,直线
1、复习线段的特点。
出示线段:它有什么特点?
2、认识射线。
(1)感知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
一条射线。
(2)射线有什么特点?
(3)生活中你见过射线吗?
指导学生用尺或三角板画射线。
3、认识直线。
(1)感知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
一条直线。
(23)学生尝试画直线。
(4)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
4、线段、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
联系和区别。
出示表格:以小组为单位填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学生汇报
直直的,有两个端点,能
测量
学生观察思考后汇报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向一
端无限延长。
学生自由发言
手电筒发出的光线,太阳
射出的光线等等。
学生用尺或三角板画射
线

学生画直线
得出:线段是直线的一部
分。


小组合作填写表格。
名称 图形 联系 区别

线段

射线
全班交流汇报
直线

小组汇报
5、 练习,下面那些图形是线段、哪

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P39、
学生独立判断后全班订

1)
25




二、认识角
从一点引出的射线中留下两条,问:
这个图形认识吗?
什么叫做角?角该用什么符号表
示?下面我们来研究角。
1、你能举例见过的角吗?
学生举实例,教师随着学生举例课
件显示实物并抽象成各种形状的
角,让学生感知生活 中角的存在。
2、建立角的概念。
(1)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画角的步
骤:①画出 一点,从这一点引出一
条射线;②从这一点再引出另一条
射线;③写出各部分名称。用∠1表示。
(2)问:到底什么叫角?
从一点到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
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和角的顶点,
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的符号
用“∠”表示。
三、巩固练习:
1、P39“做一做”
2、p44 1
四、课堂小结
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
知道什么?
(板书课题:直线、射线和角)
五、课后作业:学案

学生认真观察。


学生回答:是角

学生汇报。

学生举生活中角的实例






学生独立画角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画角的的方法。


学生说角的概念及角的
符号。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汇
报订正





















线段、 直线、射线和角



板书
设计
线


线

线





联系 区别
都是直的 两个端点,可以度
线段是直线量

一个端点 无限
一部分

没有端点
从一点到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6


第二课时


课题




角的度量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量角器 、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
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
成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师导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下列三种椅子问学生:你喜欢坐
哪种椅子,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结:根据刚才同
学们的交流,看来椅子靠背的角度不
同,它的作用 也不同,像第2种椅子
就是专门给登月的宇航员设计的,要
造这样的椅子就要知道靠背的角度,
你有办法知道它的角度吗?(根据学
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
外圈刻度。
(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
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注意这里
要尽量让学生说 出自己的想法,有的
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
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
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
均分成180份等。根 据回答作出下列
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


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后汇报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量角器

学生观察自己的量角
器,小组合作研究

全班交流汇报,学生
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立判断后全班
订正
二次备课














重点
难点








教具 量角器、尺或三角板


内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学生答不到量
27


角器是把半 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
可提下列问题启发:根据量角器上的
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 半圆
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2、建立1°角的观念。
(1)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 分成180
份中的每一份所对的角用细丝游戏棒
(在一种塑料扫帚上剪下的)在课桌
上 摆一摆大约有多大。
(2)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同学们刚
才摆出的这个角就是1°角。
3、认识几度角。
(1) 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问学
生这是多少度的角,为什么?
(在量角器上画出20°的角,其中每
一个刻度都用虚线标出,便
于学生讲出为什么20°的道理,图
略)
(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
(把角画在印在纸上的量角器上)。和
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同一个刻度,一
个表示60 °,另一个却表示120°?
从而让学生谈谈在量角器上读角时要
注意什么?突破读内外圈刻度 易错这
一难点。
(3) 量角器上找出30°、100°、
135°的角。




学生回答:是角

学生汇报。量角
器是把半圆平均
分成180份。









学生在课桌上摆一摆





学生讨论

学生看书后,在量角

器上指出1°角的顶

点及两条边。



学生说角的度数及原







学生读出角的度数





学生讨在量角器上读
角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在量角器上找出
角,并指出这些角的
顶点和两条边。
学生合作完成,完成
后让学生反馈)

学生尝试测量,测量
后由学生做示范(边
量边说明是怎样量
的)。


学生再用量角器量书
上的两个角各是多少
度。



28


第三课时

课题




角的度量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
1、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
成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重点
难点


教具 量角器、尺或三角板
一、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出示下列角,问:这个角你能
读出它的度数吗?

接着问:要读出这个角的度数该
怎么办?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按
步骤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
的顶点重合;

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
角一条边重合;
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
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
数。
教师边说明边演示,巡视加以指
导。
1、量出下列角的度数(P39、3)。
(突出第二个角的边不够长
可以延长边来量,要问学生为
什么可以延长边来量的道
理 )。

学生量后让其谈体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后,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
班汇报订正













29


二、比较角的大小。

用量角器量下面的两组角,比较
一下它们的大小。

讨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总结结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
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
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
越大,角越大。

三、巩固练习:
1、P41“做一做”
2、P44、2、先估算每个角的度数,
再量一量。
3、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数的
角。
75° 105° 120° 135°
150° 180°
学生动手用三角板
四、课堂小结 拼角。

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有什么收获?




七、课后作业:1、P44、3、5

2、学案













30


第四课时

课题




角的分类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
1、 学习角的分类,使学生学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
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 的关系。2.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平角和周角形成过程,并根据角的度数加
以区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教具 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各种角的学具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 学生汇报:角的知
师:最近讲了什么知识?(角的知识) 识
谁愿意说说什么叫做角?
看黑板:各种角:
学生回答角的概
2 念
1 3

5 6


4

师:我们每组都准备了许多角,面对这学生观察汇报
些角,你们打算怎么研究?(分类) 分类

二、探究新知:
1.以小组为单位把每组的角进行分类。
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汇报
你们知道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叫比直角大,比直角
什么角吗? 小,直角
学生边小结什么是直角、锐角、钝角。
板书: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学生小结
钝角:大于90° 比直角大的角是
2.你们是按角的度数进行分类的吗? 钝角,比直角小的
师:你们量了吗?量一量。这些角各有什角叫锐角
么特点?在这三类角中,哪一类角比较特
殊?(直角)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是直
31










































角?
3.请选择适当的学具,每人画一个直角。
指名汇报,你选择了什么学具?怎么画
的?
4.用最快的速度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指出你用什么方法帮同学检查的?(板
书:目测、量、比三角板)
5.小结:以90 °的直角为标准,来判断
锐角、钝角,所以直角很重要。(出示一
个直角贴在黑板上)
6.认识平角和周角。
①师:除了这些角,你们还知道什么角?
你对平角、周角有什 么认识?打开书P41,
自学例2.
②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动手折出平角、
周角。
板书:平角:等于180°周角=360°
师:你还发现平角、周角与什么角有关
系?板书补充: 1平角=2个直角
1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师:那我们来看钝角。只说它大于90°,
行不行,怎么补充?
板书: 钝角:大于90°,小于180°

三、巩固认识:
1、先判断是什么角,再比较两个角的大
小。想一想,你们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
究?
2、P43、做一做1、2、3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角的分
类)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五、1、课后作业:P45 7、9
1、学案




学生画直角,并说
明算法。


三角板、量角器、
折,借助有直角的
物品画。

同桌检查画的对
不对



学生自由汇报后
看书自学


动手操作折出平
角、周角。

小组讨论交流后
全班汇报


学生补充说明钝
角的概念

学生独立判断比
较,全班订正


第五课时

32



课题




角的画法和 角的巩固练习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按指定 度数画角,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角
的有关知识。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3、培养学生自学
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经历画角和练习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许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
难点
教具 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教师导学
一、复习检查
1、说出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种角。





2、我们已经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
会进行角的分类,怎 样画角呢?今天
我们来学习画角。
板书课题:画角

二、探究新知
1、教学角的画法
问:量角的工具是什么?
说明要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也要用
量角器来画。
出示例题:画一个60°的角
(1)请同学自学角的画法,书P43
(2)试一试
让学生拿出量角器、铅笔、练习本,
按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地画一画。
说一说
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学生一边
说,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最后教师讲
解说明。
学生活动



学生说出角的名称。









学生汇报:量角器




学生自学画角的方
法,自己尝试画角


汇报画角的方法





二次备课













33



2、做一做(P43、2) 学生画指定度数的
分别画出75°、105°的角让一名较好角,同桌用量角器帮
的学生板演, 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助检查度数是否准
教师巡视,注意画的步骤。 确。
画完后,说说画角的
第二课时、巩固练习 步骤。

1、P46、12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列
各角,并说说它们分别是哪一种角。
10° 45° 60° 90° 学生画角并判断是
105° 120° 什么角。
全班订正
2、P45、6用一副三角尺,分别画出
15°、75°、150° 165°的角。
学生画出指定的角,
四、课堂小结 并互相检查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
获,说一说。

五、课后作业:
1、P44、5
2、学案















画角











板书
设计

34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一课时
课题




笔算乘法(例1)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
能力
1、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具 图片、

教学
过程


教师导学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18×4 250×2 24×4
150×5 6×14 230×3
2、算一算
24×12= 19×12=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 京
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
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
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
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
145×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
怎么计算出准确的结果?


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
决这道题,自己试一试。





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的书写

35
学生活动
学生口答结果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
在本上完成。

小组讨论交流计算的
过程


145×12
三位数乘两位数
你能用估算猜一猜李
叔叔家离北京大约有
多远?
说出估算的方法

可以用口算的方法。
用笔算比较准确。
学生尝试计算。
小组讨论交流计算的
过程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计
算的过程。




先算145×2,再算
二次备课






位置怎样?最后算什么?
145×12=1740
145
× 12
-------
290
1 45
-------
1 740
问:如何检验自己的运算结果?
145×10







两部分积的相同数位
对齐,最后相加便是
结果。




用学过的计算工具,
计数器来验算。



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计算后,用
计算器自行检查。
独立完成后,展示过
程。










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是
什么?
师生归纳
两位数乘 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
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
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 数去
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
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练习:
1、书后做一做
134×12= 176×47 425×36
237×82
2、练习八的第7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1、练习八1、2题
2、学案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
145×12﹦1740(千米)
1 4 5
× 1 2
——
2 9 0 积的末位同个位对齐
1 4 5 积的末位同十位对齐
——
1 7 4 0
36


第二课时
课题




因数中间 或末尾有0的乘法(例2)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
特性2、培养学生类 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
计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难点
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具 图片、






教师导学
一、复习导入;
1、 口算
40×72= 600×300= 30×23=
53×30= 20×700= 40×22=
40×72= 40×72= 40×72=
20×20= 40×90= 502×7=
608×5= 908×4= 400×50=

2、笔算
708×6= 790×8= 54×278=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学生口答结果

指名板演,其他学
生在本上完成。


读题理解题意



160×30=
106×30


二、探究新知.
学生尝试计算。
例2、
小组讨论交流计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算呢?这是一道什么样的
算的过程
乘法算式?
用自己的话说一

说计算的过程。
可以用口算
板书课题补充;因数中间 或末尾有0的乘法
汇报:
怎么计算出 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
计算先算
160×3=480,再在
旧知识来解决,自 己试一试
积的末尾再添1个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0。



37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或:16×3=48,再
1)160×30= 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
在积的 末尾添写2
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
个0
的个数?
思考并回答
160×30=4800
160

× 30

—————

4800

2)106×30= 自己试一试

学生反馈时讨论:
(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106

× 30 可以用笔算的方
———— 法,叙述计算的过
(2)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程
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
一位的积?
106×30=3180
106
学生尝试计算
× 30

——————

3180

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

么?师生归纳
汇报计算过程,思

考并回答问题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

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学生独立计算后,
三、巩固练习:
小组交流
1、书后48页做一做
先算什么,再怎么
2、练习八的第五题独立完成
做。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概括计算方法


五、作业:

1、练习八第3、4、7题

2、学案


独立正确地进行

计算

全班汇报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38


第三课时
课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
课型 练习课
知识与技能::
1、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形成计算的技
能。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巩固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算理和计算的
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2、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
意识。
重点
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
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具






教师导学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8×3= 16`×8= 36×2=
46×20= 4×160= 3×150=
150×6= 26×7= 20×19=
200×73= 900×24= 430×8=
15×6= 190×5=
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2、笔算
322×24= 145×27= 679×13=
286×35
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练习
二、练习内容:
1、判断并改错。
134 152 246
× 16 × 23 × 34
---—— ———— ————
804 156 964
134 104 638
———— ———— ————
938 1196 7344


说一说找到的错处和纠正的结果、错的原因和
怎样避免。
笔算时应注意什么?







39
学生活动

学生口答结果





指名板演,其他学
生在本上完成。





找出错因并及时
改正




独立计算后全班
订正








二次备课





2、 笔算

124×73= 46×215= 224×36=
28×153= 27×142= 182×47=
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解决问题
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 班,每班
144本,还需要留4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
多少本?
2)一场电影有观众806人,照这样计算,放
映32场共有观众多少人?

3)有8个班做体操,平均每行24人,站了
12行,共有多少人?
4)学校要为图 书馆增添两种新书,每种3套,
儿童百科每套125元,数学大全每套18元,
一共要花多少钱 ?
5)书上练习八第3、6题

四、思维训练
探究一下正确的积是多少。
1、小量做了一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题,他
把乘数18 看成了15,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
积少609,那么正确的积是多少?
2、练习八第7题
3、教材50页9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进步?

五、作业:1、练习八第 题
2、学案


















40

独立完成后全班
订正



独立分析题中给
出的信息数据和
问题,独立解决问



读懂题意,独立分
析解答,
全班汇报。


指名口答,其余学
生订正。


指名4个学生板
演、集体订正。

全班讨论交流


全班讨论交流


第四课时
课题




积的变化规律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2、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
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重点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难点
教具 图片






教师导学
一、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
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饿规律。
1、研究问题,概括规律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
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变化。
学生完成下列两 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
什么?你能根据每组算式的特点接下
去再写两道算式吗?试试看
6×2= 8×125=
6×20= 24×125=
6×200= 72×125=
组织小组交流
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
(2)两 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
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有怎么变化?学生
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 有发现了什
么?
8×4= 25×160=
40×4= 25×40=
20×4= 25×10=
引导学生概括:
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
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
(3)整体概括规律
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
括为一条?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26×12= 17×36=
2、验证规律
1)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
或计算器验算。
26×48= 17×12=
26×24= 17×24=
41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观察算式。
学生将发现的规律
说给自己的同伴
听。
全班汇报交流发现
的规律,并说说自
己是怎么想的
说明写算式的理由


学生讨论因数变化
的规律
汇报交流规律





两数相乘,一个因
数不变,另一个因
数乘(或除以) 几,
积也要乘(或除以)
几。



学生填空并验证每


位学生各写两组算
式,一组3个。





二、研究“两数相乘,两个因数都发生

变化,积变化的规律“。



1、独立思考,发现规律

完成下列计算,说规律。 完成计算,并述说

18×24= 自己发现的规律

(18÷2)×(24×2)=
(18×2)×(24÷2)=
105×45
(105÷5)×(45×5)=
(105×3)×(45÷3)=

2、组织全班交流,概括规律 学生概括规律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独立填写 各题的
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它们的乘商,再交流自己的
积不变。 想法。


三、巩固新知
1、教材51页做一做第一题 独立解答后交流汇
(1)你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报。
(2)积会有什么变化?
(3)你准备怎么计算?. 讨论交流后说明思
路。


2、教材第54 页练习九第1、4题 学生计算
指名回答,
集体订正
四、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学案
积的变化规律
板书
设计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
以)几 。
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

3、应用规律
完成例4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9的
1-——4题




42


第五课时
课题




价格问题(例5)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单价、数量、总价 的含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
系。2、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 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
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的发展过 程,掌握应用数量关系解
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 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
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和推理过程
难点
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 课件






教师导学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师:学校组织秋游活动,我们四年级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找出
同学去××公 园,去那里的费用是每
信息和问题
人49元,包括客票和公园门票,四

年级全年级共有104人,老师大约

应该准备多少钱呢?今天我们就来解

决有关价钱的问题(板书课题:价格问


题)





二、探究方法,学习新知:
指名读题,获取信息;:
教学教材第52页例4
篮球每个80元,买了3
课件出示
个。
师:我们把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单价

买了多少,叫数量

一共用的钱,叫总价
指名学生回答
那这道题的单价、数量、总价分别是

什么?
学生列出算式


80×3﹦240



师:回答这类型的问题,千万不能忘

记单位?

板书:80×3﹦240(元)
小组交流
观察算式,你们能发现这其中的等量

关系吗?
指名学生回答
43
课型 新授









板书:
单价×数量﹦总价
小结:
在价格问题中,只要知道其他
两个因素,就能根据条件推测出第三
个因素的量,比如说 知道了单价和数
量,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的公
式,就能算出总价是多少了。
3、课件
出示教材52页例4第(2)

10×4﹦40(元)

三、巩固练习
1. 教材第52页做一做第2题

2、教材54页练习九第3题


3教材55页练习九第8题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
获和体会?



五、作业:


学案



指名学生说一说
集体订正

小组合作,相互提问并解


小组交流讨论。探讨一共
有多少买法,指名汇报









列出乘法算式,写出估算
过程,汇报估算结果。













44


第六课时
课题
行程问题(例5)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过程与
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
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提高 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
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重点
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
难点
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






教师导学
一、情境导入:
1、出示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 介绍
学生未知的交通工具(陆、海、空到宇
宙方面)的运行速度,自然界一些动物
的运 行速度等等
2、你还知道哪些运行速度?学生展示
搜集的信息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第53页例5
(1)课件出示例5,指名学生读题
学生活动


学生阅读


展示事先找的图片汇





学生叙述
二次备课

师:在行程中,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
小组议一议,说一说
“路程”。每小时行的路程,叫“速度”,
行了几小时,叫“时间”(用统一的符


号表示)
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70千米,行驶的
时间是4小时,求行驶的路程。
(2)怎样求行驶的路程?
板书:74×4﹦280(千米)
(3)第(2)


指名学生回答

小组解答,并说一说。
2、讨论:你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速度×时间﹦路程

这些用符号怎么写呢?

师:每小时,每分钟都表示单位时间。
单位时间可以是每小时、每分钟、每秒、

45
指名汇报


每日等等
小结:在行程问题的应用题中,知道了
速度和行驶的时间,就可以根据 速
度×时间﹦路程求出行驶的路程。
那么如果知道了路程和时间,求速度呢








三、巩固新知
1教材53页做一做第2题


2、教材53页练习九第9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学案







学生读题 获取信息
小组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展示自己
的关系式

速度×时间=路程



















46


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一课时
课题




垂直和平行
课型 新授
1、让学生结合生 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2、通过
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 神得到和谐发展。3、在比较分析、综
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的过程,掌握其特
征。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增强自信心。
重点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难点 理解和运用平行和垂直:
教具
白板、灯片









教师导学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出示线段、射线、直线找出直线与
前两者之间的差异。

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
1、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2)展示学生画的直线位置关系图



2讨论探究
(1)你能对这些图分类吗?分类的标
准时什么?

2)把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再画长一些会怎
么样?量一量它们的度数。

师 :老师在白版上画了一条直线(感知
白版是一个平面,了解平面这一个术
语。接着又画一条直线 ,帮助学生说出
同一个平面。

(一)动手操作,反馈展示。

47
学生活动

学会自由发言





学生用铅笔画图,
同一平面内的任意
两条直线可能的几
种位置关系

学生观察后说
学生在全班汇报,
补充说明

学生观察




学生认真观察,思
考分类方法
二次备课







1、每个同学画一画 ,两根直线在同一
个平面上可以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2、
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展示同学们所画的图形。

(二)小组讨论交流,探索图形特征。
1 、整理图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
形通过电脑课件来展示,并编上序号。
这些图形,同学们能 不能对它们进行分
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
分?
2、尝试把摆出的图形进行分类。(教师
汇报分类方法及分

参与讨论,强调学生说明分类的标准)
类标准。

3、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

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

4、学习相交和不相交。



(三)归纳特征,构建新知

1、通过同学们自己的探索研究,我们
学生小组讨论后交
发现了在同一平面 内,两条直线的相互
流自己的想法
位置关系的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相


交,一种是不相交。

2、再次分类,并归纳“平行”与“垂

直”的特征。

3、判断平行和垂直。(出示灯片)4、

其实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

交道。同学们,你们能找一找、想一想
学生归纳“平行”
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
与“垂直”的特征,
直的,哪些 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找
并提出问题
到后快快把你的发现告诉同组的同学

5、学生述说

6、出示图片,走出我们的教室,出去

看看,还有哪些垂直和平行的现象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
(出示灯片)同学上台找。
讨论交流



三、解释应用,巩固新知

1.出示灯片,过马路应走哪条线呢?

(垂线距离最短)


学生用小棒摆一摆
2.教材57页做一做
小组交流


48



3、教材61页练习十第1题
四、全课总结,完善认知
同学们,你觉得这节课里你表现怎
样?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
学案




学生说一说,指一





























49


第二课时
课题




画垂线58页
知识与技能:
课型 新授
1、 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 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学
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 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空间
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
兴趣。
重点
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难点 准确的画出垂线。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
垂线最短。
教具









一、复习导入:
三角板、直尺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学生回忆所学
1、回忆一下,你记得什么叫垂直吗?
2、看我们的数学书,每两条边都是怎样的?
知识,并汇报
怎样用三角板画垂线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


画垂线
互相垂直
板书课题:画垂线

二、探究新知

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三角板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通常可以用三角尺


来画垂线。
学生认真观察
1) 先画一条直线。
2)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

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直线就是前一条直


线的垂线(直角顶点是垂足)。
强调:让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给定的这点

学生尝试画垂
上。
线
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画线前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


知点。

强调:
一般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画线。当要求直线
学生叙述画垂
通过其一 点时,要考虑到笔画的粗细度,三角
线的步骤

板的边与已知点之间可稍留一些空隙。


50



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自己动手尝
试着画一个,然后互相交流一下。
1)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该怎么画
呢?
学生动手尝试,小组内交流。
2)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起来,
可以画出很多条线段。
学生独立的画出几条线段,其中包括一条垂
线。
小组内研究交流:这几条线段在长度上有什么
特点?
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
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巩固练习
1. 动手画一画
2. (1)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过这一点画直< br>线的垂线(2)在直线外取一点,过这一点
画直线的垂线

2、教材58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画垂线,你有什么体会?



五、作业
1.练习画垂线
2、学案






学会画垂线的
技巧






学生画垂线并
互相交流





学生动手尝试,
小组内交流。


指名学生板演
教师订正


学生组内讨论,
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动手画垂
线。




51


第三课时
课题




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
1、知 道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所画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知道点到直线的距
离,会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会 用垂直线段的性质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2、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都相等。
过程与方法:经历点到直线的距离和垂直线段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
兴趣。
重点 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
难点 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都相等
教具 三角尺、量角器








教师导学
一、游戏导入
这节课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玩个小游戏
游戏规则:
1、每个游戏参与者站在同一条直线上。
2套中数目最多者为比赛冠军。
3.选手的脚不能离开地面,由老师做裁判
那些被 套中的小物品离选手有多远,离选手
的限制线又有多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
的内容
板书课题:点到直线的距离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件出示例3
从直线外一点A,到这条直线画几条线段,
量一量所画线段的长度,哪一条最短?
(1)过A点画直线的垂线,那么,从A点
到垂足之间这条线段是直线还是直线?
(2)从A点到垂足之间这条垂直线段的长
度,叫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认识垂直线段的性质
(1)你能从A点向直线画几条不垂直的线
段吗?任意画几条。
(2)把这些线段的长度与刚才那条垂直线
段的长度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3)把你的结论与同桌交流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学生观察







学生认真观察后
动手操作

指名说:什么叫点
到直线的距离


学生画一画,组内
的同学互相检查。
小组讨论后汇报

指名学生归纳

52


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课件出示例3第(2)
已知直线a平行于直线b,从a上选取几个
点画b的垂线,有什么规律?
(1)得到点到直线的距离(就是平行线之间
的距离)
(2)测量数学本中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并总结方法:
(1)在一条直线上任意取一点A,并过A
点画另一条直线的垂直线段AB
(2)量出AB的长度
小结: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无数条垂直线
段,这些垂直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三、巩固新知:
1、完成教材59页做一做第一题

2、教材59做一做第2题
3、练习十第6题



4、教材练习十第11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五、作业 学案















53





学生讨论方法
指名回答




学生互相说




画一画:画出最短
的路线
动手量一量
讨论:怎样量比较
准确
议一议 评一评
学生讨论:怎样修
路最近?


第四课时
课题




画长方形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
掌握长方形的画法,会话一个已知长和宽的长方形。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画长方形的过程,体验类推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过 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
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 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
掌握长方形的画法,正确按照题目的要求画出长方形。
难点
应用垂直与平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
课件、直尺、三角尺






教师导学
一、情境导入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同学们,你们天天在教室里学习,有没有

认真研究过我们学习的地方呢?是否知道

我们的教室是一个什么图形,我们的黑板
学生回答

又是什么形状呢?

今天老师就来叫同学们长方形的画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怎样画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
学生讨论 互相说




学生动手画;
2、,动手画一画


3、课件演示 画图步骤
(1)画一条长10厘米的线段
(2)分别过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同一侧画两
条与线段垂直的8厘米长的线段
(3)把两条垂直线段的另一端点连接起来

3、正方形怎样画呢?
画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


说一说画图的方法




54








学生根据课件演示:完
成作图



学生独立画图



学生交流
指名说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6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63页练习十第12题

四、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学案

































55



指名板演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
一说


学生汇报



第五课时
课题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71-72页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梯形的底和高以及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
知道什么叫等腰 梯形以及等腰梯形和梯形的关系。2、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并会画高。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认识梯形的底和高的意义和画高的全过程,进一步培< br>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重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梯形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
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梯形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
教具
图形,剪子








教师导学
一、动手操作 感受新知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同学们已经学过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具有稳

定性的特性,那么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

呢?
学生观察老师
(1)教师演示。
的演示
教师拿出一个用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两

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

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
指边, 形状变
形?为什么没有变?
了,角变了,边
(2)动手操作。
的长短没有变
学生自己把准备长方形框拉成了平行

四边形,并动手测量一下两线对边是否还平

行。

(3)归纳。 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
学生拉长方形
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的框架并测量
(4)对比。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

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它容易变形,也就

是不稳定性。
学生概括平行
你能举出例子日常生活中应用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的特性
容易变形这一性质的应用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学生举生活中
(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的实例
(2)找出相对应的底和高。
(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56




教师讲解后,学生动手画高,72页“做一
做”第2题。73页1题。
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1)结合图说明,说一说梯形个部分的名称。
提问:梯形的高是从哪一边到哪一边的垂
线?高能不能画在腰上?
72页做一做2,73页1题 画梯形中试
画高。
总结:梯形的高只能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
中任意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它的对画垂线。
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在
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梯形的底和
腰是根 据对否平行来区分的。
2)认识等腰梯形。
(1)小组研究:每组一个等腰梯形,研究它
的特点。
(2)小组交流汇报。
对折后两腰相等,并且重合。
用尺子测量后,也同样得到两腰相等的特
征。
(3)概括。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三、巩固练习
1、73页2题,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
和梯形,分别画出它们的高。
2、73页3题。剪一剪
在平行四边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
形都是梯形。
在梯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有一
个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另一个图形是什么形
呢?
四、课堂小结:
你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和体会?
五、作业:
74-76页4、8、10题。




动手画平行四
边形的高,同桌
互相检查


说出梯形的各
部分名称



画梯形的高,同
桌互相检查,




学生思考后回




小组讨论等腰
梯形的特点


动手操作进行
验证





独立完成后展
示汇报


学生动手操作
完成








57


第六课时
课题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练习课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充分感知四边形内 角和为360度这一规律。2、提高学
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测量,使学生经历充分感知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这一规律的全过
程,并渗透归纳、猜想 和验证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神奇和奥妙,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回顾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和特点。
比较四边形的各自的特点
课型 练习
重点
难点
教具
量角器








教师导学
一、谈话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知
道了些什么?
今天我们就通过练习巩固一下
二、指导练习
1、67页练习十一第2题


2、67页练习十一第6题

3、68页练习十一第10题
你知道了什么
小组研究,总结
三、巩固练习
1、67页练习十一第4题
2、68页练习十一第9题
3、69页练习十一12、13、14题
四、课后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






学生活动

小组交流汇报


小组讨论拼一拼
小组交流得出
并画下来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观察 然后汇

学生归纳

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独立完成

二次备课


58


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
课题




口算除法(例1)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 、培养学
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 图片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20、50、120、150分别是几个十?
学生口答结果
2、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60÷2 80÷4 90÷3 120÷6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1)有8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
80里面有4个20,
商4
几个班?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80里面有几


个20?怎样列式? 80÷20
如何计算?
方法一:想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20×4=80,所以
练一练:
80÷20 =2
80÷48= 90÷30= 83÷20≈
方法二:8÷2=4,
80÷19≈
所以80÷20 =2
(2)有120面彩旗。每班30面。能提什么

问题?
可以分给几个
可以分给几个班?怎么计算?
班?
列式: 120÷30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
120÷30
120里面有几个30?
120里面有4个
几个30是120?
30,商4
120是12个10,30是3个10,120个10

除以3个10,商4。
4个30是120,商
练一练:
4
120÷40 150÷50 160÷80
120是12个10,
小 结: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
30是3个10,120
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 乘法去想,算
个10除以3个
后要验算一下,必免出现120÷30=40的情
10, 商4。
况,验算时可以用乘法来验算:30×40=1200
独立完成后全班

订正


59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后
集体订正
1、口算下面各题
4÷2 6÷3 36÷6 42÷7
40÷20 60÷30 360÷60
420÷70 90÷30 540÷60
630÷70 180÷20 80÷40 450÷50
360÷90 810÷90

2、书后:(P72 1、2、3、4、5)



四、课后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1、 自己相应练习一些口算题
2、学案




























60


第二课时
课题




笔算除法(例1及相关练习)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
3、 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2、让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书写格式。
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具 图片、小棒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

1、口算:60÷20 120÷30
学生口答结果
2、在下面的( )里最大能填几?

40×( )<83 60×( )<508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今天是“阅读日”,这里有92本连环画,

140本故事书。

(1)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

给几个班?
学生汇报计算的方法
先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92÷30≈3
引导学生,还可以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学生尝试计算,借助
学生尝试计算,可以借助小棒算一算
小棒算一算
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先看被
除数的前一位,现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


的除法,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展示直观图,结合口算引导学生:3个
小组讨论 交流计算的
30是90,商3。商写在什么位置?
过程
3
1
30 )9 2

9 0
全班展示分小棒的过
2
程,讲解计算的方法。
练一练

20 )80 30) 64

40)85


2、出示例2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
(1)课件出示例2
流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指名学生演板 集体
让学生明确: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
订正
要看前三位。
思考:余下的数能比30大吗?




61









小结: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方
法是什么?
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看前
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
上面。

学生尝试计算,
讲解计算的方法。

商写在个位上。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
1、板演:
报计算方法。
20)80 30)160 90)

820 90)480

2、书本74页做一做1、2
总结计算方法
3、练习十三第1题



四、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1、74页2、3题

2、学案
学生独立计算后,自

我检查相互检查





























62


第三课时
课题




笔算除法练习
课型 练习
知识与技能::
1、复习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2、让学生巩固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巩固算理和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书写格式。
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具 练习卡






教师导学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80÷20 320÷80 40×70
240÷60 60×90 270÷90
4×60 210÷70 350÷50
2、脱式计算
75×4+630 376+280÷70
9×60-320 6400÷80-64
4、 笔算
63÷20 260÷80
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练习
二、练习内容:
1、判断并改错。





说一说找到的错处和纠正的结果、错的原因
和怎样避免。
2、笔算
310÷50 170÷30 643÷80
406÷60 285÷40 111÷20
478÷70 163÷30 294÷60
3、应用题
1)一个足球30元,用75元钱可以买几个
小足球,还剩多少钱?
2)有饲料100千克,这些猪每天要
吃30千克饲料,一袋饲料够喂几天
还剩多少千克?
3)计划生产400台电视机,每月生产70台,
半年内是否可以完成任务?
4)每节车厢限乘60吨,有500吨货物,需
要多少节车厢才能装完?

三、思考:
63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口答结果


计算后订正结果


指名板演
讲解计算的方法。



找出错因并及时
改正






独立计算后全班
订正


独立分析题中给
出的信息数据和
问题,独立解决问

小组讨论汇报流。











如○是□的20倍,下面哪些是对的。
○×20=□ □×20=○
○÷20=□ □÷20=○
○÷□=20 □÷○=20





四、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自主练习计算题
































独立思考后全班
交流







64


第四课时
课题




笔算除法(例3及相关练习)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学会“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 法,
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
抽象概括能 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四舍” “五入” 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掌握试商的方法。
难点
教具 图片






教师导学
一、复习:
1、( )里最大能填几?
30×( )<75 40×( )<180
2、在○里填上>或<
35×4 ○ 138 42×5 ○ 230
3、下面各题应该商几?
91÷20 84÷40
198÷20 215÷30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例3
(1)21本《作文选》要付84元。一
本《作文选》多少元?
问:怎样列式?和昨天学习的除法题
有什么不同?如何计算?
提问:你能计算出84÷21等于多少
吗?是怎样想的?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
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
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21最接近20,把21看作20来试商,
这样把84÷21转化成84÷20,应该
商几?商写在哪一位上?试商
4。因为除数21,不是20,因
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
除数相乘的情况,可以在商的
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4”然
后把4与21相乘,看结果 是否
等于或小于84。因为21×4正
好等于84,说明商4合适,这
时将4写清楚。
反馈练习 64÷21 68÷34 92÷23
引导学生观察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
数。
学生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
班汇报






学生列式
除数不是整十数


学生尝试计算,讨
论汇报计算方法




学生叙说试商过
程,讲解计算的过



指名板演,讲述算
的全过程
二次备课



65










提问:这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分别
是几?你把它们看做多少来试商?你
是怎样计算的?

归纳小结:当除数的个位是1、2、3、
4时,把除数的 个位数舍去,看作整
十数来试商,试得的商和除数相乘,
如果余数比除数小,说明试得的商是< br>合适的。
(2)王老师还有196元,要买39元
一本的词典,可以买多少本?还剩多
少元?怎样列式?怎样想的?
196÷39=
5
39) 196
195
1
归纳: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
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39最接近40, 把39看作40来试商这
样把196÷39转化成196÷40,应该
商几?商写在哪一位上? 试商4。因
为除数39,不是40,因此,商是否
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情况,
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
“4”,不行再调商为5。
学生试做:
练习:
198÷23 215÷34 552÷63
提问:你把各题的除数看作多少来试
商?你怎么计算的?这三道题的调商
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小结:用“四舍”或“五入”的方 法,
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初商容易
大,大了要调小(小了要调大)。
三、巩固练习:
1、板演
46÷23 153÷51 300÷74
293÷31 294÷42 200÷63
2、练习 书后2、3
四、总结
1、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2、当除数的个数是1、2、3、4时怎
样试商?
四、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1、自主练习计算题
2、学案

66


观察后汇报计算过


总结试商方法





读题分析后列式计







学生叙说试商过
程,讲解计算的过








学生板演,说方法。
找出共同特点







独立计算后互相检
查,讲方法











第五课时
课题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学会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2、

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试商速度。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能灵活地试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掌握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重点
难点
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进行试商计算。
教具 图片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口答结果
1、15×2= 15×3= 25×4=

15×4= 15×5= 25×8=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
2、笔算:
在练习本上做。讲方
326÷81 294÷58 721÷83

讲述试商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除法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读题分析,列式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例4 :

学校礼堂每排有28个座位,四年级共有
尝试计算
197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读题,理解题意,怎么列式,如何计算?


140÷26=5……10
6
用五入的方法,把26
28)197
看作30,商余36
168
36里面还有一个26商
29
小了,改商5。需要调
(1)学生试做,汇报作法。
(2)可以用五入的方法,把28看作30,
一次商
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余
算的对吗?帮助检查一下?
数。
如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问:还可以怎么试商?


独立完成后,说出试

商方法

笔算除法(例4)

67









三、巩固练习

1、在( )里最大能填几?
15×( )< 65 25×( )<124
25×( )< 95 15×( )<124
26×( )<150 16×( )<100

2、计算:
405÷15 192÷24

728÷26 496÷14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78页2、3、4
2、学案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计算后说出计算方法






68


第六课时
课题




笔算除法(例5)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商是两位 数的除法,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2、巩固除法的
估算及验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商的位置。
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具 图片






教师导学
一、复习:
商是几位数?为什么?

4)948 4)348

二、新授:
1、出示例5:
(1)学校共有612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
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
问:怎样列式?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试商?
“3”应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第一次商后余7比18小,说明商3合
适。余7是7个十,下步该怎么办?
问:这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商是多少?观察
每次商后的余数,你发现了什么?
612÷18=32
34
18)612
54
72
72
0
2、出示例7
(1)940能否被31除尽?要怎么计算呢
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
(2)除到十位余下的数是0怎么计算?
小结:个位上不管是级都不够除,因此要在
个位上补0占位

总结: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
位;如 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
面;余下的数必 须比除数小。

69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学生独立完成,说
出计算的方法



读题列式
612÷18
先看被除数的前
两位试商?



把2落下来后,用
18除72商几?
“4”应写在哪一
位的上面?没有
余数 。说明商4
合适。
学生观察后汇报:
每次商后的余数
一定要比除数小。

学生讨论



学生总结除数是
两位数的除法的
计算方法




(2)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30节
学生独立试做:

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930÷31

问:怎样列式?如何验算?
相同点都是从最

2、比较一位数除法与两位数除法有什么相
高位除起,除到被
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除数的哪一位就

在那一位上面写
3、练习,先估算商大约是多少,再计算。
商。每次除后的余
2293÷34 9588÷28
数必须比除数小。
独立完成订正

4总结

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不同点:除数是一
三、巩固新知:
位数时,先用除数
1、练习十六
试除被除数的前
1根据试商的情况,很快找出准确的商
一位,如果它比除

数小,再试除前两
2、 直接说出下面各题该商几?
位,除数是两位
60÷15 175÷25 288÷24
数,先用除数试除

被除数的前两位,
234÷26 384÷16 775÷25
如果它比除数小,

再试除被除数前
3、 笔算第85页6
三位。
4、
学生总结
四、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

获?
独立完成后订正




五、作业:P86 10、11

笔算除法
板书
例6:
设计
学校共有612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 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30

节废电池,

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 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612÷18=34
34
18)612
54
72
72
0
除法的法则:从被除数 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
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 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
除数小。












70


第七课时
课题




笔算除法练习
课型 练习
知识与技能:
1、巩固除法法则、估算及验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过程,巩固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和认真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商的位置。
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具 图片、口算卡片






教师导学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卡片(略)
2、填空:
1)把32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 )
2)每份是70,490里面有( )个70
3)( )÷( )=20……19,除数最小是( )
4)322÷40的商写在( )位上。
5)475与195的差里有( )个70。
6)如果4×30+6=126,那么126÷30=( )……
( )
7)有163个鸡蛋,每30个装一箱,这些鸡蛋
需要( )个箱子。
3、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二、练习内容
1、计算
346÷42 171÷57 1674÷93
876÷73 2001÷87 10332÷84
2、计算并验算
4814÷83 8445÷33 3243÷47
1827÷63 1568÷28 2669÷36
2、 按要求在()里填上一位适当的数字,
再计算。

商是一位数 商是两位数
( )25÷38 ( )76÷27
( )96÷82 ( )04÷64




5、 解决问题;
1)一个排球42元,300元最多可以买几个排
球?
学生活动

学生口答结果


指名回答,全班
订正


学生说两位数
除法的计算法


独立完成,同位
互相检查计算
过程。

独立完成,汇报
计算结果。

学生填写数字
在计算


独立分析解决
问题。
二次备课



71









2)一部电话机94元,一部扫描机846

元,扫描机的单价是电话机的几倍?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探究题

小英做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48看成

84,结果得到的商是37余12,求正确
讨论后交流汇报
的商是多少?








三、总结
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你学会计算除
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了吗? 说说怎样计
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四、作业:85页5题

































72


第八课时
课题




重点
难点
教具







试商方法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
1、巩固除法法则、掌握试商方法。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过程,学会试商的笔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和认真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试商的方法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图片、口算卡片

一、介绍试商方法:同头无除商学生说试商
“9”“8” 的方法。
1、出示例题: 4214÷43=98
98
43)4214 仔细观察,
387 发现特点,总结试
344 商技巧
344
0
2、介绍方法:被除数的头是
4,除数的也是4,商不是9,则是8。
3、练习:4455÷45 尝试练习
2136÷24 独立完成
后,汇报试商过程
二、巩固练习
2408÷43 3312÷36
独立完成,
1938÷38 3080÷35 说出试商方法

三、总结
在掌握基本试商方法的基础
上,掌握这些灵活试商的方法。







四、作业:
自己自主练习几题体会试商方法




73


第九课时
课题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2、会灵活运用

商的变化规律。3、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灵活运用商的

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重点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难点
教具 图片






教师导学
一、故事导入
安排老猴子分桃子的故事
1、8个桃子分2天吃完,16个桃子分4天
吃完,32个 桃子分8天吃完,64个桃子分
16天吃完。(将数字板书在黑板上)
2、提问:老猴子运用了什么知识教育了小
猴子?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8(1)(2)
1、提问:观察数字,你发现了什么?你怎
么知道的?
学生说方法,教师板书。
8 ÷ 2 = 4
16 ÷ 4 = 4
32 ÷ 8 = 4
64 ÷ 16= 4
2、我们分别用第2、3、4式与第1个算式
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被除数、除数分别都乘以一个相同的数。(扩
大)
3、教师带领学生分别比较。
4、提问:谁能给我们总结一下,你发现了
什么?
5、学生讨论,并发现:
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
数,商不变。(教师板书)
6、提问:为什么说是“同时”,“相同”?
可以举例子来证明
7、我们分别用第1、2、3式与第4个算式
进行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活动

学生听故事

学生思考发表见


观察数字
发现每天吃的桃
子的个数是一样
的。
用除法来进行计
算。

学生说方法,

回答:商都是4
被除数、除数分别
都乘以一个相同
的数。


学生在小组内讨


学生举例说明

回答:被除数、除
数分别都除以一
个相同的数。
思考后汇报
二次备课







商的变化规律

74










被除数、除数分别都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缩
小)
8、通过观察,谁能再给我们总结一下,你
发现了什么?
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
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板书课题:商的变化规律
9、课件出示例8(3)
(1)思考题中的规律
(2)引导学生从上往下、从下往上观察比较
从而发现规律

三、总结:
1、 提问: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除法里有
商的变化规律,那么谁能说说你觉得这
个 规律需要我们注意的有哪些?
2、 你们看我这样写对吗?为什么?
48÷12=(48×0)÷(12×0)
让学生判断。

四、巩固练习
1、书P88做一做
2、书P89练习十七第3题

五、总结
在运用商的变化规律时,一定要注意什么?
(“同时”,“相同”。)
六、作业:第89页5、6题




















讨论后总结商的变
化规律



学生独立完成


小组讨论


学生判断。解答疑
问。


弄清表的结构,独
立解决问题。


独立填写各题的
商,再交流自己的
想法。






75


第十课时
课题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汇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2、检查商的变化规律运用中的易错

之处—余数。3、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灵活运用商的

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商的变化规律的灵活运用
重点
商不变性质中的余数问题
难点
教具 图片






教师导学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商的变化规律,
首先来检验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课件出示习题
学习了知识,我们还要会应用,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9(1)
780÷30
教师带领学生分别比较。
提问:谁能给我们总结一下,你发现了什
么?
提问:还可以怎样计算?
两边的结果都一样,但哪个更简单?
学生讨论,并发现:
当被除数、除数都有0时,为了计算简便,
可以在它们的末尾划去同样多的0再除,商
不变。(教师板书)
2、课件出示例9(2)
(1)引导学生分组探究,合作完成
(2)说理由
(3)归纳小结
3、课件出示88例10
板书:
840÷50
(1)提问:当去掉末尾的0得出的结果有
余数的画要如何处理?
(2)板书:如果有余数,在横式中写余数
时,要添上与被除数同样多的0
4、小结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

学生思考发表见

指名板演
其余独立计算
学生思考并尝试
学生思考指名回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在小组内讨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汇报

学生说
二次备课







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76










三、巩固练习
1、书P88做一做
2、书P89练习十七第3题

五、课后小结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除法里商的变化规
律,谁能说说在运 用这个规律时我们要注意
什么?
六、作业:第89页5、6题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
法。
























77


第十一课时
课题 课型 复习
知识与技能:1、通过整理和复习,提升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2、培

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知识的全过程,牢固掌握知识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商不变的性质。
重点
能够正确的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难点
教具 题卡






教师导学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进
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2、打开数学书看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本
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
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 复习除法口算
1)直接说结果。
720÷80= 480÷60= 360÷90=
240÷30= 420÷70= 900÷30=
180÷20= 560÷80= 250÷50=
450÷90= 630÷70= 4000÷8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
从除法意义上 想得数,也可用乘法去想,算
后要验算一下,验算时可以用乘法来验算
2)估算
368÷60≈422÷80≈720÷89≈ 722÷90≈
350÷68≈ 455÷70≈
578÷60≈ 507÷80≈289÷50≈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
看作与它比较 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
果。
3)直接写出得数
26÷2= 55÷5= 280÷40=
85÷5= 640÷80= 81÷3=
360÷90= 96÷4= 78÷6=
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学生看书,小组合
作进行归纳




学生思考,汇报发






口答结果,说口算
的方法






口答结果,说估算
的方法

学观察,根据被除
数(除数)的变化,
确定除数(被除
数)怎样变化,不
变。
整理和复习


78









小结:商的变化规律
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
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2、复习笔算
1)816÷51= 665÷25= 816÷51=
1826÷83= 3672÷18= 1584÷48=
4325÷48=3276÷84=
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试商的方法和笔算的
方法是什么?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 被除数的前两
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
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灵活试商法
同商比较 折半估商“5”
同头无除商“9”“8”
三、练习
1、整理和复习(第96页)
出示图表,问:解决上面的问题,你用了什
么计算方法?
2、 接着往下算。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3、 完成练习十八的2、3、4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97---98页1、5、6










先独立笔算,然后
在全班说一说计
算的结果和笔算
的方法




说试商方法



互相说一说题意,
独立填写表格,展
示解决问题的方
法和结果。
完成竖式计算。
独立完成全班订



79


第七单元 统计
第一课时
课题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
收集和整理过 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
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验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
数据分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 生细心观察
的良好学习品质。
重点 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难点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 课件








教师导学
一、情境导入:
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
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数据
(2)先让学生将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
根据不同的天气转换成统计表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 些信息?如果
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
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 计表合并的?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统
计表





完成两个单
式条形统计
图的绘制。



学生思考老
师的问题,自
主探究完成
复式条形统
计图的绘制

二次备课


80




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3、说一说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总结:
(1)画纵轴和横轴。
(2)定刻度。
(3)写类别





4、讨论交流:
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它们的特点?
5、全班汇报交流。
三、巩固新知
1、 完成95页的做一做


2、完成本班同学对水果的喜好情况的条形统计图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学案


学生讨论汇




学生讨论交
流汇报







独立完成后
全班交流

完成统计图
并回答问题,
全班交流汇






















81


第二课时
课题




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 计图,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2、会根据统
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复式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
数据分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 生细心观察
的良好学习品质。
重点 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难点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 课件








教师导学
一、情境导入: < br>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
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
们在外 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
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的。








2学生独立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学生积极发言








学生观察统计表








自主探究完成复式
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学生展示统计图。


82



3、通过分析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三、巩固新知
1、 完成97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学案
















学生先独立思考,
再进行全班交流发
现信息,提出和解
决问题


独立完成后全班交








完成统计图并回答
问题,全班交流汇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
图并回答下面的问






83


第三、四课时
课题




你寄过贺卡吗? 课型 实践课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培养学生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发现 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根据阅读材料内容和调查
结果分析数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2、培 养学生对
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 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难点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 贺卡








教师导学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贺卡,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同学们在元旦的时候都收到过贺卡吗?你给
谁寄过贺卡吗?
2、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你寄过贺卡吗?的实
践课(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 发现问题;
1)呈现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学生阅读
平时寄贺卡的行为消耗掉了大量的木材
对废品要有效回收
2)昨天老师布置了小组调查:本小组成员及
家庭在去年收到的贺卡数量。
学生制成统计表,填写统计表。
2、分析问题:
1)出示问题:1)估算一下,全 校所有的学生
共收到多少张贺卡?所有的家庭收到的贺卡
相当于砍掉多少课大树?
2)引导思考:怎样根据小组的统计结果,估
计全班、全年级和全校共收到多少张贺卡?
出示阅读资料(1)小组合作探索






3)引发学生对统计数据的思考,引出结论
84
学生活动

贺卡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阅读材料

汇报内容



小组汇报,交流调
查的结果。



根据组里统计的
结果计算出全班
的结果,扩展到全
年级和全校情况
二次备课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为保护森林,应该


4)问题:除了保护森林,少寄贺卡还有哪些
好处 ?提出更多的问题,和同学一起讨论解
决。



第四课时解决问题


实施解决方案——行动起来吧!
全班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同学交流一下。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学案

















少寄贺卡。
节约日常开支,减
少邮政压力等。

汇报交流:做环 保
贺卡,打电话发电
子邮件问候,宣传
节约用纸,计划自
己平日节约用纸的方案等

增强学生的
实践能力和
环保意识,激
发学生热爱< br>大自然的情



85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优化
第一课时
课题




数学广角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
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
简单问题。
重点
体会优化的思想
难点
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 图片





教师导学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事情
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提高效率?
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学广角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出示情境图片:
码头上现在同时有3艘货船需要
卸货,但是 只能一条一条地卸货,并
且每艘船卸货所需的时间各不相同,
那么按照怎样的顺序卸货能使3艘 货
船等候的总时间最少呢?
2)观察图,说说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问:要使三艘货船的等候时间的总和
最少,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卸货?
学生讨论
3)可以有哪些卸货的顺序?每种方案
总的等候时间是多少?
列出表格,问:从表中你有什么发现
吗?
引导学生思考汇报
4)找出最优方案
三、巩固新知:
1、书后做一做
小名、小亮、小叶同 时来到学校医务
室。要使三人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
应该怎样安排他们的就诊顺序?
86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学生自由汇报


观察情境图,找出题
中的信息


学生分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方案,算出
每种方案等候的时

如果先卸船 1的货,
那么3艘船都要等候
8小时;而如果先卸
船3的货,那么每艘
船只等 候1小时。依
次从等候时间较少
的船开始卸货,就能
使总的等候时间最
少。

学生完成设计,小组
交流,在班上交流。


< br>2、有210人选举大队长,有三位候选
人甲、乙、丙,每人只能选之中1人,
不能弃权 。前190张票中甲得75张,
乙得65张,丙得50张,规定谁的票
最多谁当选。若甲要当选 ,最少还需
要多少张票?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87

独立完成后,小组交
流结果






第二课时
课题




数学广角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 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的应用。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 br>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
单问题。
重点
体会优化的思想
难点
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 图片






教师导学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吃烙饼吗?谁烙过饼,或看
家长烙过?能给大家说说烙烙饼的过程
吗?
2、烙烙饼中也有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
到数学广角中去学习有关烙烙饼的知识。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出示情境图片:妈 妈正在烙饼,每次只
能烙两张饼,每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小
女孩说: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 张,问:怎
样才能尽快吃上饼?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是
怎么安排 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
间烙完?
问: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烙两张呢?一共
要烙3张饼,怎样烙花费的时间最少?
问:还可以怎样烙?哪种方法比较合理?
启发引导:在用第二种方法烙第3张饼的时
候,本来一次可以烙两张饼的锅现在只烙了
一张,这里可能就浪费了时间。想一想,会
不会还有 更好的方法呢?启发学生发现:如
果锅里每次都烙两张饼,就不会浪



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汇报




观察理解情境图
的内容
找出题中的信息
总共要烙3张饼。
学生讨论汇报:可
以一张一张的烙;
烙一张饼要6分
钟,烙3张饼要18
分钟。
可以先烙两张,再
烙一张,这样只用
12分钟,节省6分
钟。
先烙 1、2号饼的正
面,接着烙1号饼
的反面和3号饼的
正面,最后烙2、3
号饼 的的反面,有
9分钟。
二次备课

创设情境,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
趣,为学习新知
做准备。









使学生认识到
解决问题策略
的多样性,形成
寻找解决问题
最优方案的意
识。

费时间了,问:一张饼正反面分别要烙3分
钟,怎样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的两张饼呢? 动手实验,并记

88


学生动手用硬币、课本来代表饼进行实验。
问:如果要烙的是4张饼,5张饼……10张
饼呢?
怎样按排最节省时间?小组讨论交流,说说
自己的发现。
2、教学例2
出示家里客人要沏查茶的情境图。
小明,帮妈妈浇壶水,给李阿姨沏杯茶,怎
样才能 尽快让客人喝上茶?观察理解情境
图。
如果你是小明,你怎样安排?需要多长时
间?和同学讨论一下,看看
谁的方案比较合理。
分小组设计方案,思考讨论:这些工序中哪
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比较:谁的方案所需的时间最少?谁的方案
最合理?



三、巩固新知
1、书后做一做第1题
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应该
按怎样的顺序炒菜?
2、书后做一做第2题
小红应如何合理安排以上事情?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做一做的第3题








录。



讨论交流,说自己
的发现


观察图,讨论设计
方案



用过程图表示出
自己的方案。

学生选出最佳方
案。

学生独立完成后
说说自己的理由。

独立完成,全班订
正。




使学 生感受到
数学在日常生
活中的广泛应
用,尝试用数学
的方法解决生
活 中的简单问
题。







通过练习,巩固
所学的知识,教
育学生养成合
理安排时间的
良好习惯。



89


第三课时
课题




数学广角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 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使学生
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 优方案的意识。3、培养学
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优 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
单问题。
重点
体会优化的思想
难点
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 图片




教师导学
一、情境导入:
1、你们听过“田忌赛马“的 故事吗?田
忌是怎样赢了齐王的?谁能给大家讲一
讲这个故事?
2、问:田忌的马都不如齐王的马,但他
却赢了?这是为什么呢?
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1、把田忌在赛马中使用的方法在给出的
表格中补充完整。出示表格

齐王
学生活动


学生讲田忌赛马
的故事
思考问题







学生将表格填写
完整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通过对照表
找到答案

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举生活中的
实例
如乒乓球团体比
赛等

二次备课


田忌
本场胜哲
第一场 上等马 下等马

齐王

第二场

中等马

上等马

田忌
第三场

下等马

中等马

田忌
2、思考:田忌所用的这种策略是不是唯
一能赢秦王的方法?讨论
3、引导学生:看 一看田忌一共有多少种
可采用的应对策略?把田忌所有的可以
采用的策略都找出来,填如表中。
4、展示各组汇报的结果
田忌可采用的策略一共有6种,但只有一
种是唯一可以获胜的。
5、说一说:田忌的这种策略在生活中还
有哪些应用?结合实际说一说。
三、巩固新知
1、数学游戏:

1、 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或2,

90


把两人报的所有数加起来,谁报数后
和是10,谁就获胜。
2、
想一想: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
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
报?


说明游戏规则


2、两人轮流报数,必须报不大于 5的自
然数,把两人报的数依次加起来,谁报数
后和是100,谁获胜。:如果让你先报数,< br>为了获胜,你第一次报几?以后怎么报?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独立完成后,小组
交流结果


同桌两人一组来
玩这个游戏。小组
内讨论问题,汇报
交流

学玩游戏





91


第十单元 总复习
第一课时
课题




课型 复习课
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 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2、进一步培 养
学生的数感。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
网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复习大数的认识
重点
数的概念、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难点
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具 题卡






教师导学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多位数的认识”这部
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多位数的认识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一单元的内容,
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
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
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数位顺序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学生看书,小组合作
进行归纳



交流汇报补充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
顺序排列起来,它们
所在的位置,叫做数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所学的数位有个位、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 之间有什么
十位、百位、千位、
关系?
万位、十万位、百万
10个一万是十万
位、千万位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所学的计数单位有: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个、十、百、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十万、百万、千万;
3)每相邻 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
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字
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
面的区 别是没有“位”
计数法


4)自然数的认识
四位一分级,分 为个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
7、8、9、10、11……都是自然数,级、万级、亿级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


是自然数。
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

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
最小的自然数是0,
92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
的。
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
2、从高位读起,一级
4、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一级往下读。②读亿
三、练习内容
级或万级的数,先按
1、读出下面各数。
照个级的读法读,再
4231579 30050082 3960400000
在后面加上一个“亿”
7000700070 700300009
字或“万”字。③数
26740020000 315400000
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
5
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
2、写出下面各数
零;每级末尾的零都
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
不读。
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
先写亿级,再写万级,
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
最后写个级,哪一位
三百一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
上一个单位也没有,
3、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
就在那一位上写0
80000 9000000
3、万位、亿位后面的
4个0、8个0省略掉,
47000000 200320000
换成“万“或“亿”
4、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字,四舍五入法。是
325600000000 48000000000
舍还是入,要看省略
5、求近似数
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
1)16483520 9528641
是小于5还是等于5
799000 380800 8396000
或大于5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4、位数不同,位数多
2)2709546312 983536478
的数就大,位数相同,
89970804758
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哪个数就大;如果左
6、比大小
起第一位上的数相
1650010 ○16500100 350020 ○
同,,就比较左起第二
530020
位上的数……
2509200○2509000 6309607 ○

670630

7、用6、3、8、9和5个0按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同位
写出九位数。1)最大的数 2)最
互相检查
小的数 3)一个0都不读的数 4)


只读出一个0的数
5)要读出2个0的数 6)约等于3


亿的数 7)约等于10亿的数


独立比大小,全班订
四、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
正结果
问题?



独立完成,全班汇报
五、作业:

限的还是有限的?


93


第二课时

课题




课型 复习课
知识与技 能: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2、能比
较形象地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 米的实际大小。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掌握公顷个平方千米的换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复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仔细认真的好习惯。
复习公顷和平方千米
重点
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换算
难点
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
教具 课件






教师导学
一、回顾整理
1、公顷的认识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土地面积是
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0000平方米=1公顷
与以前学过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有吗不同?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2、平方千米认识。
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的土地面积
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
方米
平方千米是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它
一般用于计算一个城市、省、国家
等面积
二、基础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
1、单位换算
50平方千米=﹙﹚公顷
2公顷=﹙﹚平方米
4平方千米=﹙﹚公顷=﹙﹚平方



三、巩固练习
1、第115页第17题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是否对这两
个面积单位更熟悉了呢?

五、作业:

学生活动




小组合作进行归纳

交流汇报补充













学生独立完成
二次备课












小组讨论



94


第三课时
课题




课型 复习课
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 的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
过程中能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正确熟练地计 算。2、培养学
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
网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复习乘法和除法
重点
乘除法笔算的方法,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具 题卡






教师导学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乘法和除法”这部分知识
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乘法和除法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三单元和第五单元的
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
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口算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学生看书,小组合
作进行归纳



交流汇报补充


口算整十数除商
是一位数的口算,
可从除法意义上
直接说结果。
想得数,也可用乘
2700÷30= 180÷60= 360÷40=
法去想,算后要验
240÷60= = 800÷40= 420÷60
算一下,验算时可
54÷3= 60÷30= 250÷50=
以用乘法来验算
130×5= 2×380= 150×6= 18×3=

23×4= 7×13= 460×2= 7×50=
一位数与几百几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十相乘,先乘0
2、复习估算
再在乘
522÷70≈710÷92≈ 543÷90≈
前面的数,
积的后面添上一
350÷68≈ 455÷70≈678÷80≈
个0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59×103 ≈ 720×12≈ 315×72≈

408×18 ≈ 209×29≈
3、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两位数除法的估
算,一般是把两位
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的积或商。
数看作与它比较
15×39=585 792÷24=33
接近的整十数,再
150×39= 396÷12=
口算出结果。
15×390= 1584÷48=


学生独立完成,全
班汇报
95









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
4、复习笔算
1)948÷38= 2496÷47=
4325÷48= 3276÷84=
2)245×27 = 530×48=
509×50= 802×37=
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
什么?
5、解决问题
1)甲火车14小时行驶1750千米,乙
火车10小时行驶1350千米,哪列火
车快,快 多少?
指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路程÷时间=速度
2)有26条船,每天 收入780元,照
这样计算,现在增加了15条船,每天
一共收入多少元?
3)总复习9、10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商的变化规律
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
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
的倍数,商不变
两数相乘 ,一个因数不
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
以)几,积也要乘(或除
以)几。
从 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
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
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
前三位;除到 被除数的哪
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
上面;余下的数必须
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乘< br>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
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
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
位上的 数去乘另一个乘
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
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
加起来。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
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
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
的末尾填写几 个0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汇
报,订正结果






96


第四课时
课题




课型 复习课
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使学生明 确每个图形的概念,弄清图形间的联系与
区别,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2、掌握量角和画角的方法,画垂 线和平行线的方
法。3、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
网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空间与图形
重点
会画垂线和平行线
难点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教具 题卡






教师导学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空间与图
形”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
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空间与图

2、打开数学书看第二单元
和第四单元的内容,看看
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
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
黑板上。
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
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
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角的度量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学生看书,小组合作进行归




交流汇报补充

同桌画线段,互相检查。
从一点到引出两条射线所
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
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
叫做角的边。角的符号用
“∠”表示。
1平角=2个直角
1周角=2个平角=4个直
1)什么叫射线、直线、线
角。
段,三者之间有什么关
学生用三角板拼角

系?
用量角器画角,互相检查。
任意画直线、射线和线段,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
出题进行判断。
也可以
2) 什么叫角,角的大小
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与什么有关系?与
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什么没关系?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
3) 用量角器量角的方
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法是什么?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
举例汇报量角方法。
直线的
用三角板拼角 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75度、105度、120度、
垂线,
135度、150度、 180度。
垂足。
学生举例说明
什么叫平角周角,平
角、周角、钝角、直角和锐角之间
画垂线,互相检查。
97








有什么关系。
4) 画指定度数的角。
65度、100度、155度、
画角的方法是什么?
2、复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什么叫垂直和平行?生活中有哪
些垂直和平行的例子,说一说
2)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画垂线
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是什
么?什么叫等腰梯形?
4、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三、练习内容:
1、 出示角:学生量出角的度数。
2、 出示图,计算角的度数
3、 出示图,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4、 出示图,看看哪两条直线互相平
行?哪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5、 完成总复习12题和13题
3)总复习9、10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
题??


五、作业;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
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
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
四边形叫做梯形。
学生画高

观察图,独立完成后
集体订正


98


第五课时
课题




统计
课型 复习课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巩固横向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2、会
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3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重点
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根据统计图开放性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难点
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根据统计图开放性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具 题卡






教师导学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统计”这部分知识进行
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统计
2、打开数学书看第六单元的内容,看
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
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二、复习知识点
1、统计
问: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
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画复式条形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
2、总复习13题
回答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练习二十一13题
根据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回答所给的问题,你还能得到什么信
息?
三、综合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然后省略万后面的
尾数求近似数。
60400 9024700 24950000
695200 38000200 305076000
3、 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七百八十万零二十人
十五亿三千零八万零九
四亿零五十万零三
4、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127×63 3276÷84 74×59
5、估算
6297×3 789×4 5392÷9、1)125
学生活动

学生看书,小组合
作进行归纳


交流汇报补充



只是形式不同,当
数据的种类不多,
但是每类数据又比
较大时,用横向统
计图表示更方便。

绘制统计图并回答
问题






同位两人互说互查



独立写数,互相检
查。

独立完成,全班订
二次备课



整理归纳所学知
识,构建知识结
构,掌握和理解知
识间的联系。




会绘制复式条形
统计图,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





巩固所学的知识,
提高学生读写数
和计算的能力。







99











2)756里面有多少个18?
独立完成后订正。
3)把80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多少?

4)884是34的多少倍?

7分别画一个50度、90度、135度、180


度、360度
动手操作,展示作
8、你会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一个平行

四边形吗?

9、你会用一张长方形纸做一个平行四


边形吗?



10、解决问题

1)一只山雀5天大约吃800只害虫,

读题分析后,列式
30天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
2)有624人乘船游玩,每条船可坐50
计算,全班订正。
的40倍是多少?
人,要同时出游至少需要多少只船?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
题??













五、作业;
综合练习试卷






100

国际减灾日-河套大学教务系统


写景的作文-美术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物流管理介绍-卢森堡大学


掌声响起来作文-保护牙齿手抄报


吉林师范博达学院-2012天津中考数学


诺贝尔中国-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歌词


行政复议申请书格式-南阳二中吧


英语二级成绩查询-四年级班主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