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阜新人事人才网-申请报告范文
2020年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
册全册教案
第一组
教材分析:
本单元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
br>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老舍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
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
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丝绸之路》
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
br>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
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
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
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遐想。《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
br>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
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
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
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
刻的句子。
3、了解西部自然风光、名族风情、经济历史文化、植物白杨树象
征的意义及天路。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识生字、新词语,理解其意思。
2、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3、让学生融入课文,想象课文中的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蒙古族同胞和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2、了解“丝绸之路的”的历史价值、和经济文化影响。
3、学习白杨的精神---
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4、天路的价值。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多读课文,理解课文。
3、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并运用于写作中。
教学难点:
1、渗透法制教育。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默写生字、词语及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教学关键: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教具准备:教学PPT
1
课时安排:13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
刻的句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识生字、新词语,理解其意思。
2、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3、让学生融入课文,想象课文中的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蒙古族同胞和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多读课文,理解课文。
3、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并运用于写作中。
教学难点:默写生字、词语及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教学关键: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第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并感受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识生字、新词语,理解其意思。
2、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3、让学生融入课文,想象课文中的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蒙古族同胞和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感受草原之美和民族的团结互助。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的描述体会“蒙汉情深”。
教学关键: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2
1.草原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前交流:你去过草原吗?谈谈你所知道的草原或你所了解的赞
美草原歌曲等。
2.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
3.出示课题,感情读题。
4.教师导言: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
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去感受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课文
关于草原,你了解多少,能将你收集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吗?(学
生交流资料)
课
下,有些同学告诉老师说:我以读过好多遍课文了,还用再读吗?
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看看还有哪些
问题没有解决,提出来我们
共同解决。
学生读书──提问题。(根据所提问题来决定回答方式)。
三、精读课文
1.读完课文,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觉?(美)
既然是美景,那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一起
去参观这美丽的大草原
吧,你可以找自己的学习伙伴,自由组成参观团,参观完了再汇报,
听好
参观任务:
你们发现了哪些景物?
2.你们觉得哪些景物美?为什么?
3.你想怎样汇报你的参观结果?
教师引导:要完成参观任务,先怎么办?
(
自己读,自己划,有了意见、想法再和同学交流。)
当完成参观任务后,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向所有的参观队员汇报你
们的所得?
(可以朗读,画画)
明白任务后,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任务进入到你最喜欢的草原参观
吧。
1.学生边读边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谈体会,汇报感受
到的美。
可重点引导以下几处地方:
“羊群……大花”写出了草原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变化之美!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流入云际”,一个“流”字将草
原那具有鲜活生命力,淋漓尽
致地表达了出来,而“流入云际”则
写出了草原无边无际的壮观之美,这种境界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自己读──指名读。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一个“吹”字则写出了速度之快、
动作之轻盈飘逸。
“群马疾驰,襟飘带舞……”远望去,就像一条彩虹在向我们飞。
“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则又使静静的草原在我们的心中动起来
了。
此时此刻,我们参观者有怎样的心情?高兴、欢快。你能将这份喜
悦读出来吗?
3
四、巩固
1、组词。
毯( )
渲染( ) 勒( ) 涯
( )
五、小结
草原景色是美的,主要体现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轻
轻流入云际。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总第___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重温草原风光美、人情美。
2、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
读中感悟课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要同蒙古族团结。
教学重点:找出文中风光美、人情美的句子。
教学难点:学习用词的精确。
教学关键:理解课文大意。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重温“风光美”
1.出示课题。
2.欣赏课文中草原风光。
3.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初入草原”,感受“洒脱”之美
导入:“在天底
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走了一百五十里,是
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还是草原……”
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
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
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
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
什
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重点理解“洒脱”:
(1)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
(2)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3)感受洒脱: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
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
有一路翠色欲流,尽收眼底,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
多少人
向往的呀!
(4)表现洒脱:你能否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来。
4
三、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
1.导入: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
;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
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会会蒙古同胞。
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
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根据学生回答,提炼
板书:迎接 相见 款待
联欢 话别
4.咱们试试看,在它们前面加上一些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
受到草原人民
那滚烫的心呢?
(1)出示词语: 激情 盛情 尽情 深情 热情
(2)你能否认真读读
课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
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
5.交流小结: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热情迎接:
(1)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
(2)出示,理解“襟飘带舞”──师讲述:看,热情
好客的草原
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方
的客人,那五彩缤
纷的蒙古族服装随风飘动,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
过来。)
(3)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的热
情?
(4)指名读──齐读(光是一个或是几个人的热情还不足以体现)。
激情相见:
(1)你能否想象当时的相见是怎样的情形──学生即兴表演。
(2)感情朗读,读出激动、兴奋之情。
盛情款待:
(1)主人们拿出些什么款待远方的来客?
(2)除了吃的、喝的,还不忘以歌助兴,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
融。
(3)有感情地朗读。
尽情联欢:
说明:这些都是蒙古人最喜爱的传统项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
的蒙古人力与美的展示。
深情话别:
出示:背景为夕阳西下的草原,难舍难分的离别。
师导:夕阳西下,
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此时的宾主
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耳边,质朴
高亢的蒙
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
海中,那雄健有力、
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回旋不已。手握着手,
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那可真是:──依依不
舍,难舍
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
这正是──(出示:)“蒙古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此时,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
5
此时,你就是汉族兄弟,你想说什么?
6.“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这
一切是那样美好,是那样和谐,人们总希望美好的瞬间能永远定格,
永久珍藏。
假如你是一名随行的记者,你最想拍下哪一个精彩的瞬
间?
四、作业
第三课时
总第___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感受草原情境。
2、感受深情的草原。
3、感受热爱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 读中感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蒙汉两族的团结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多读课文,理解课文。
3、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并运用于写作中。
教学重点:找出文中风光美、人情美的句子。
教学难点:学习用词的精确。
教学关键:理解课文大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感受热情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热情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
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
…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①这段话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迎接客人)
②哪些词句特别能表现草原人民的热情?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来的真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远
方的客人急切心情。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一
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而是比喻一
种热情。)
◇“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想象当时车与马相
遇的情景,说说
如果你在场,你会有什么感受?(热闹、热烈、热
情)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6
(2)“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①读句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不停地握手。
◇听到了不停的欢笑。
②通过朗读把当时的热情表现出来。
(3)“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
人再举杯,我们在回敬。”
①反复朗读这句话,体会其中洋溢的热情。
②想想大家在敬酒的时候会说些什么?
(4)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我们同行的歌手也
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
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
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①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②理解“会心”,“会心的微笑”里包含着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二、品读课文,感受深情的草原
1
.香醇的奶酒、激跃的赛马、嘹亮的牧歌、狂欢的舞蹈,这是多么
激动人心的场面呀!可是夕阳西下,主
客要分别了。如果这时你也
在场,心情将是如何呢?
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①逐句逐字地理解:“何忍别”是指不忍别离
;“天涯”是指蒙古族
所住的地区,那已经是我国北部的边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
指一
片绿色的大草原;“话斜阳” 是指在夕阳中,在那天涯碧草之
上,我们互相高兴地、亲切地交谈着。
②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蒙族和汉族两族人民情深似海,哪里
忍心离别呢?所以到了夕阳已
经西落了,仍然谈兴正浓。
③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的心情是如何的?你想说什么?试着写
一写自己的心情和想对草原人民说的话。
三、回顾课文,感受热爱之情
1.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却为什么要以
草原为题呢?
(
课文前面写草原的景色美,后面写了人情美,从风光美,从人情
美,表现了他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因此
整体都是围绕着“草原”
来展开的。)
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
四、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
生态环境,维护生
物多样性,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制定
本法。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草原法律法规、保护草原的义务,
同时享有对违反草原法律法
规、破坏草原的行为进行监督、检举和
控告的权利。
五、作业(巩固练习):背诵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7
六、板书设计
草原 老舍
远迎(骑马远迎)
相见
风光美 一碧千里 并不茫茫 人情美 款待 (把酒联
欢)
联欢
教后反思
2、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矗凹”等九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丝绸之路的伟大意义,激发民族自豪感,从而产
生为祖国腾飞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4.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培养搜集、
整理信息的能力。
5.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及思想感情,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识生字、新词语,理解其意思。
2、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3、让学生融入课文,想象课文中的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丝绸之路的”的历史价值、和经济文化影响。
8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价值
教学关键: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教具准备:古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表现当年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的
图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第___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矗,凹”等九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br>3.引导学生理解丝绸之路的伟大意义,激发民族自豪感,从而产
生为祖国腾飞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
4.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培养搜集、
整理信息的能力。 5.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及思想感情,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识生字、新词语,理解其意思。
2、让学生融入课文,想象课文中的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丝绸之路的”的历史价值、和经济文化影响。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法律知识。
教学重点: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价值
教学关键: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教具准备:古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表现当年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的
图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
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
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
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
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一
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
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出示“丝绸之路”路线图,大致了解“丝绸之路”的地理位置。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同桌检查生字词。
9
2.和同学交流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最好能说说理
由。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师: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没有机会再看到。<
br>而现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
丝绸之路上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
。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幕古老的风
景,重温那动人的一幕幕。
(一)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1.出示表现“丝绸之路”繁荣景象的图画或影像。
2.重点抓住“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
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
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这句话,(联系2──10自然段,或联系生活
中的影视作品、课外阅读中所获得的信息进一步理解、体会丝绸之
路为促进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所作出
的贡献)
(二)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1.安息国与中国进行交流的时候,两国人民都是怎样的心情呢?
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注
意模仿一些动作与表情,体会一下两国
人民的心情。(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如安息国臣民等待时的“浩浩
荡
荡的大军在边境迎候”,刚出现骆驼队时人们的“欢呼”“奏乐”“欢
腾”。中国使臣的”大
跨步上前”“满面笑容”;安息国将军的“翻身
下马”“高兴得连连点头”等,从以上地方可以看出两国
的友好与融
洽。)
(三)交流资料,深入理解
1.交流小组内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2.相机介绍:张骞、班超、玄奘与丝绸之路。
3.自由读13自然段,讨论:
(1)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
(2)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
(3)再读全文,谈感受。
四、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第三十四条 在对外贸易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伪造、变造进出口货物原产
地标记,伪造、变造或者买
卖进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配额证明或者其
他
进出口证明文件;
(二)骗取出口退税;
(三)走私;
(四)逃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认证、检验、检疫;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为。
五、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总第___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10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
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向往
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融入课文,想象课文中的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丝绸之路的”的历史价值、和经济文化影响。
教学重点: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价值
教学关键: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教具准备:带着自己
感兴趣的问题,通过上网或者去图书馆等方式,
查询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历史变迁或人物故事等相关信
息。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出示丝绸之路的相关风景图片,配乐介绍:丝绸之
路在《大慈恩寺
三藏法师传》中被称为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蛮
荒之路,可是
自汉代张骞冒死开拓之后,这条崎岖荒僻的道路上却
出现了队队商旅,悠悠驼铃。从此,东方的文明古国
和西方的许多
国家便开始了不绝如缕的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发起的“丝
绸之路研究计
划”,把丝绸之路意味深长地称作“对话之路”, 当代
的中国人称它为“开放之路”。为什么称它是“
对话之路”“开放之
路”呢?今天,我们就沿着这条丝绸之路,察看一番,感受一番。
二、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激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丝绸之路称为“对话之路”,当代的
中国人称它为“开放之路”,那么,文中所写的中国使者称它为什么
呢?
2.学生寻读课文,回答老师的提问。
3.齐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
里的我们联
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4.进一步激疑:听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
问的吗?启发学生多层
面追问:为什么说这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一起了?联系
我们的
仅仅是一条路吗?中国使者为什么称它为“伟大的路呢”?
伟大体现在哪里?
5.小组合作讨论。要求摆出观点,层次清晰地罗列事实以证明。
6.鼓励各小组陈述自己的
观点,教师在和学生的对话中相机梳理
思路──友谊之路、商贸之路、文化之路、科学之路……
三、深入读文,把握主旨
1.感受“友谊之路”。
(1)自由读课文描写大汉国和
安息国使节见面的部分,在原来小
组同学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两国人民友谊体现在什么地方?
(2)交流、生发。教师在对话中点拨:安息国(今伊朗)方面:
迎候之远──边境线上;迎候
之众──感受“浩浩荡荡”的意思,
11
读出浩荡的气势,然后
引史实以佐证:20000多人;迎候之热──
表情、语言、动作、礼物、节目。大汉国方面:谦逊有礼
──没有
盛气凌人的傲慢;薄礼不薄──史料记载:西方宫廷皇族和贵族以
穿丝绸服装为时尚,
丝绸与黄金在当时几乎等价;罗马国和安息国
交战,见安息帝国士兵身上穿的丝绸服装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宛如
天神,吓得不知所措,结果溃不成军。教师同时注意鼓励学生不仅
要理解正确,而且要读
出人物当时的感情。
(3)小结:一条路,打通了隔膜,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这
怎能不
是一条伟大的路呢?有感情地再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
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
这真是一条伟大的
路呀!
2.感受经济(科技)之路。
(1)丝绸之路是伟大之路
,除了因为这是一条友谊之路,还因为
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2)读课文第十三自然段。
(3)为什么说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4
)交流、生发。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可以向深层探究:
为什么说将中国的养蚕、冶铁等技术带向国
外,将国外的葡萄、核
桃等食品带到中国,就会促进经济或者科技的发展呢?
(5)有感情地朗读。
3.感受文化之路。
(1)丝绸之路的伟大还体现在它是一条文化之路。
(2)齐读“我国音乐、舞蹈、绘画,由
于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
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3)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的?(
杨贵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
其善跳胡旋舞,说明了这种舞蹈在当时的风行。已故北京大学历史
系教授向达先生曾撰有长篇论文《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我们可以
从这篇史学名作中,一览唐代长安
的种种胡化景象。)
(4)小结: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古
文明
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在延绵的丝绸之路
古道上,遗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迹, 传达给
人们的却是超越国界和民
族差异的精神共鸣,这怎能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呢?再次有感情地再
读中
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
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四、总结升华,领会现代意义
1.教师有感情地激疑:望着这座群雕,作者就仿佛看到了当年
丝
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望着这座群雕,作者情不
自禁地引起了对往日商贸繁荣的遐想。同
学们,从这些首尾似乎重复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生发。(丝绸之路对古代经济、文明的巨大贡献;深情的
民族自豪感;丝绸之路对现代西
部人的一种感召力──西部大开发)
3.激情朗读。
五、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第三十二条在对外贸易经营活动中,不得违反有关反垄断的法
12
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施垄断行为。
六、作业
板书: 丝绸之路
迎候——会面——赠礼
友好 热情
教后反思
3、白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自己感兴趣的语句,并去理解它。
2.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
3、了解西部自然风光、植物白杨树象征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识生字、新词语,理解其意思。
2、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3、让学生融入课文,想象课文中的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白杨的精神---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4、天路的价值。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多读课文,理解课文。
3、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并运用于写作中。
教学难点:一片荒凉的戈壁滩,一棵棵挺拔
的白杨,一个个可亲可
敬的建设者,这三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带着这个疑问,学生一
定会
深入地理解课文,品味课文中的语句
教学关键: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13
总第___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做贡献
的高尚品质。
2.讨论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3.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认识生字、新词语,理解其意思。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白杨的精神---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见解。
教学难点:体会爸爸的几次神情变化和结尾处意味深长的描写。
教学关键:合作探究,读中悟情。
教具准备:师生查阅的关于大西北、大戈壁、白杨、支边的建设者
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喜欢肖白杨吗?自由说一说你在哪些地
方见过
白杨树?在茫茫的大戈壁上生长的白杨树又是怎样的呢?今
天我们就一同与课文中的父子三人“坐上”通
往新疆的直达专列,
去那里亲自感受一下白杨树的坚强与美丽。
师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掌握生字新词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 遇到难懂的词语和句子画出
来
(2)教师启发诱导,课
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你读懂了
吗?是通过课文中的那部分读懂的?能说一说你在读书中快速理解
记忆的好方法吗?同桌之间然后自由交流。
(3) 处理学生在读中出现的字词问题
介绍中的”介”易读成
jiai “,多音字“干” 两种读法及干旱 枝干 ,“强”两种不同读音,让学生分辨清楚。再就是“限”要和恨、根、很、狠、跟等字
区别开来。抽几名学生快速找一下
课文中词语 如:清晰 高大挺秀
浑黄一体 根据课文上下内容说一下大体意思,为激发学生积累词语
的兴趣,课堂中可进行你说反、我对正、成语接龙和词语类型扩展,
如接龙高大挺秀----
秀丽无比-----比比皆是----是非分明----明
知故问-----问寒问暖----暖风习习
----习习凉风----风调雨顺
----顺心如意----意味深长---长年累月---月明星稀
---稀奇古怪
---怪声怪气----气势磅礴。(此法能使学生养成勤于积累词语的好
习
惯,大家不妨一试。)此过程要注意对学生积极有效的进行评价
三、品读课文 理清脉络 读中感悟
14
出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再去深入品读课文、读
中进行感悟
(1)提问,文章中那些地方描写了白杨树,想一想你对白杨树又有
了哪些了解。(
2)小组交流 从“每隔几秒钟,窗口外就飞快的闪过
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说明了白杨树外形的特点:
板书;高大、直。
再启发学生认真读课文,回答白杨树还有什么特点,出示重点段 爸
爸对儿子
和女儿的一番意味深长的对话,为加深理解,可采用分角
色朗读的方式进行,(两个孩子的对话要指导学
生读出天真和稚气
来,爸爸的那段话因为是对孩子说的,读时应注意透出严肃中又不
失亲切和循
循善诱语感)。引导把自己的体验及感受真正读出来,(可
通过听录音、范读)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评价。
朗读中抓好自然段中
的“从来” “哪儿----哪儿---” “粗壮” “不管----
不管----
总是----”重点词和两组关联词组
,边读、边交流、边思考,回答
白杨树在你的心目中具有了那些可贵之处,
板书:不怕困难、生命
力强。
四、拓展延伸 升华情感,
再进一步精读,启发
,诱导:同学们,本课表面上是在介绍白
杨树的特点,实际上是在赞扬白杨树的品格,赞美具有白杨树不
屈
不挠、拼搏顽强的人。引领学生找出文章中的中心句,“爸爸只是在
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他是在表白自己的心,“表白”是告诉、
说明的意思。以白杨树勉励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像白杨
树一
样坚强而不动摇。这种写作手法是借物喻人,(拓展 七册中我们学
过的《落花生》、《古
井》、《丑菊》)都是借物来赞扬人的美好品质的。
希望大家以后在写作中多尝试这方面的题材,你会体
味到独特的无
穷的乐趣。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集体朗读,提问,还用什么地方不理解,
提出来交流。 重点让学生从“沉
思”、“微笑”两个词想象一下爸爸
当时在想些什么?从而体会到爸爸希望孩子像白杨树那样不怕困难,为边疆做贡献的心愿。
新疆是什么样子?(贫穷、落后、荒凉 )西藏呢?介绍孔繁森献<
br>身西藏、万名大学生自愿去西部贡献力量资料,再提问学生,现在
你能正确说出爸爸在对自己的孩
子表白什么吗?让学生自己回答。
如果老师现在再让大家读一读白杨树特点的句子应读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对建设者的赞美之情)好,大家再一齐来感受白杨树
带给我们的那特有的高尚品质吧齐
读。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在歌声中
来体验白杨那种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吧。
五、作业布置)(练习)
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总第___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15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
深刻的句子。
3、了解西部自然风光、植物白杨树象征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识生字、新词语,理解其意思。
2、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3、让学生融入课文,想象课文中的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
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白杨的精神---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多读课文,理解课文。
3、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并运用于写作中。
教学难点:体会爸爸的几次神情变化和结尾处意味深长的描写。
教学关键:合作探究,读中悟情。
教具准备:师生查阅的关于大西北、大戈壁、白杨、支边的建设者
的资料。
一、课题的思考
1.学生板书课题,并边写边说课题的意思,其他同学补充。
2.谈一谈,由课题都想到了什么?
这一问的回答应是多方位的思考。例如:白杨的资料、戈
壁滩
的资料、作者袁鹰的资料以及当年支援边疆的建设的时代背景等等。
为了迅速使气氛高涨,
可以进行小组间的比赛。
二、语句的思考
1.通读全文,检查读的情况。
(在良好的氛围下热情地读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整
体入手,了解全文内容。)
2.默读全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再读一读。
(默读中进行充分的思考,边读边画,联系
上下文,联系生活实
际独立思考。有思考的内容和充分的时间才会有自己的见解。通过
思考所悟
到的又指导自己的朗读,这样环环相扣。)
3、组探讨,合作完成。
把自己思考后的东西与大家—”—同分享,相互影响,相
互补充,会给自己带来启发。
4.展示、交流。
(1)“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也不动摇。”学生
会爱读,这部分写出了白杨树的主要特点。学生的交流中会概括白
杨树的直、生长范围广、适应性强、生
命力强。
针对此句,教师引导,都哪会需要它?以扩展学生思维。
指导朗读,读出对白杨的赞美。
(2)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自己的心。”学生会爱读,更会
16
思考,爸爸表白什么?教师要适时引导。
(3)“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成长起来。”学
生会爱读,引
导学生抓住“沉思”来讨论,沉思些什么?又为什么笑了,笑的是什
么?
指导朗读,读出含蓄的深情。
(4)“他们只知道……还要坐几天汽车。”这一段语言平实,
学
生可能不会注意,教师适当补充,适时出示练习。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不知道(
);他们只知道爸爸
这回到奶奶……不知道( );他们只知道……,不知道( )。 <
br>(课堂中绝对会有学生想不到、挖掘不到的东西,需要教师灵活把
握,教师需要机智地语言激活学
生的思维,这也是展示教师自己的
见解的时候,是学生学习的范例。)
借此指导学生朗读。
5.把自己喜欢的所有句子再有感情地读出来。
三、小组学习本课的生字
四、总结
1.学生总结。主要从学到的知识和悟到的方法淡。
2.教师总结。主要淡学生的学习状况。
五、作业布置
第三课时
总第___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的妙处所在,积极发表白己的见解。
2.理解爸爸的几次神情的变化,突破本课的难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识生字、新词语,理解其意思。
2、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3、让学生融入课文,想象课文中的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白杨的精神---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多读课文,理解课文。
3、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并运用于写作中。
教学难点:对于文章含义深刻的句子,更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
敢于提出问
题,大胆解决问题。
教学关键: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教具准备:师生查阅的关于大西北、大戈壁、白杨、支边的建设者
17
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展示自己朗读的风采。
2.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回顾课文,练习概括,再度从整体入手回读。)
二、品味课文内容
1.浏览全文,边读边想,合作讨论这篇文章有何借鉴之处?
(学语文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运用,这就要品味作者独特的方
法再加以自悟,才会形成语言的个性美。同
时,学文章是个来回的
过程,光分析、感情读还不够,更要考虑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这样
写有什
么好处,为学生的运用打好基础。)
(1)从文章的语言处借鉴。
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朴素中蕴含着深情。
(2)从文章的构篇处借鉴。
一列行驶的列车上,车窗外的白杨引起议论,乍是无意,实则有
意。
(3)从介绍白杨的方式处借鉴。
用对话的形式介绍白杨的特点,生动、自然。
(4)从表达情感的方式处可以借鉴。
文章写白杨、赞白杨,实则是写人、赞人,赞颂边疆建设者,使人
回味无穷。
(5)结尾处借鉴。
情感内敛,却韵味无穷。
三、课文内容答疑
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教师的帮助?
引导学生体会爸爸沉思的句子,深入领会文章中心。
四、总结课文内容
1.学生总结收获。
2.教师总结课堂的闪光点。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白杨
戈壁滩的卫士 边疆建设边疆
教后反思
18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妖、娆”等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识生字、新词语,理解其意思。
2、让学生融入课文,想象课文中的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感受建设者勇克难
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2、天路的价值。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多读课文,理解课文。
3、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并运用于写作中。
教学难点: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关键: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第___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妖、娆”等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识生字、新词语,理解其意思。
2、让学生融入课文,想象课文中的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
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教学重点:
19
1、学习生字、新词。
2、多读课文,理解课文。
3、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并运用于写作中。
教学难点: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关键: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用导语,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过去,为了西部的发展和繁荣,老一辈建设<
br>者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如今,为了加快西部的建设,新一代
建设者正踏着他们的足迹,献出
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今天,我们所
要学习的课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就将介绍这些建设者们是怎样通过艰辛的劳动才取得的成绩。
齐读课题。
二、根据提示,初读课文
1.自读导语,理清学习本文有几个方面的要求。(三个方面)
(1)知道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
服的;
(3)搜集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此项任务可放在学习完成后再
做)
2.根据要求,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句子用
横线画出来。
3.小组交流:
(1)检查生字字音及组词情况;
(2)把不理解的句子提出来,进行归纳,为全班交流作准备。
三、再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全班分组合作读课文。
2.提问:自读提
示中哪个问题对理解全文最为重要?(第二个问
题。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这句话是“把铁路修到拉萨
去”就强
调了这一点。)
3.指导读课文,着重理解在修建过程中,建设者都遇到了哪些困<
br>难,是怎样克服的?请勾出课文中相关语句,联系实际或收集的资
料进行批注,小组交流。(学生
自学勾画,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遇到的困难:
困难(1):“正在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
冻土铁路。”
困难(2):“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
5.面对困难,建设者们是怎样克服的?
克服困难(1):
“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
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
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
温度,
20
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克服困难(2):
“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攻关,经过两百多次的失
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
6.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句子进行交流。
7.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升华情感,深
刻体会到“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确不是
一件容易的事,但它是全体
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的共同心愿!”
四、作业布置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总第___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识生字、新词语,理解其意思。
2、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3、让学生融入课文,想象课文中的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天路的价值。
教学重点:
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
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默写生字、词语及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教学关键: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教具准备:查找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入课题
观赏了一碧千里的大草原,游览了神秘的丝绸之路,祖国的西部真<
br>是景色奇丽,蔚为奇观。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西部的雪域圣城
──美丽的拉萨。
指名谈拉萨印象。
师:在人们的心目中,“出国易,入藏难”。拉萨地处偏远,交通闭
塞,给物资流通,文化交流带来了重重困难,是全国唯一一座未通
火车的城市。为了造福广大人民,促
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001
年,党中央作出了指示:
(揭题,读题)──《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设计意图:本文无情节、趣味性弱。从拉萨入
手破题,一是为了
化繁为简,由易到难,二是为了学生了解拉萨概况,知道修建青藏
21
铁路的目的。)
二、读懂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1.自读阅读提示,看看学习这篇文章有几个方面的要求。
2.交流。阅读提示中共有3个要求。
(1)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
服的。
(3)将收集到的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讲给同学听。
(设计意图:课内阅读课文就是要检
验学生能否运用在精读课文时
学到的学习方法进行阅读。阅读提示作为编者写在教材前的话,有
提示全文,引领阅读的作用。应重视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让学生
能读,会读。)
三、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1.自学课文:请按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并作批注。
2.检查自学:自学生字,生词的情况。
3.整体感悟:你觉得阅读提示中哪个问题对读懂全
文最重要?(第
二问)有一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强调了这一点。这句话是──“把
铁路修到拉
萨去”!
四、直击重点,自学探究
过渡:是啊,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
事!在修
建过程中,建设者都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自读课文,
勾出课文相关语句,
联系实际或资料进行批注,小组交流。(学生自
学勾画,小组讨论交流)
五、想象情境,领悟内涵
出示句子:“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学生交流,教师主要抓住以下几点随机点拨。)
研读“困难”
(1)了解困难:“正在修建的是一条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
原冰土铁路。”
(2)体验困难: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文中哪些句子说明了什么是“冻土”
“海拔”。
②联系资料谈谈高原冻土给施工带来了哪些阻碍?
(3)克服困难:
“科技人员昼
夜在隧道里实地考察,发现冰岩温度的变化规律。经
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
土的最佳温度,
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①体验情感:从“昼夜”“反复”,你体会到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
谈一谈。
②想象“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情景。
(4)感情朗读,激发情感。
战风雪,斗严寒,在 生命禁区的高原,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施工,
当我们体会到这些,你会怎
样读这段话?(指导朗读第5.6自然段)
22
师:所以,面对困难,谁不知道──“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
是一件简单的事!”
六、总结
七、作业布置
八、板书设计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难以控制温
度
遇到困难 天气恶劣
极度缺氧
战胜困难
教后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训练一:给远方的小学生写一封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信件的写法。
2、信封的写法。
3、范文的学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识书信的写法,与远方的朋友取得联系。
2、在平常写作锻炼中,做到精炼语言,淬炼词语,锤炼语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益友多多益善,损友勿交,书信会友的方式。
教学重点:
1、书信的写作。
2、习作修改。
教学难点:定好书信的内容。
教学关键:以锻炼为本,写中感悟。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23
总第___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习收集组织材料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识书信的写法,与远方的朋友取得联系。
2、在平常写作锻炼中,做到精炼语言,淬炼词语,锤炼语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益友多多益善,损友勿交,书信会友的方式。
教学重点:
1、自主收整理资料。
2、组织材料。
教学难点:定好书信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组织讨论
1.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江南水乡,塞外风光,西部高原,浓郁<
br>的地理特色,迥异的风土人情,作为中国人,我们无比自豪和骄傲!
(出示各地风土人情方面的
图片,了解祖国各地的特色。说说自己
的向往:最想去哪里?了解哪里?)
2.各地的风格迥
然,你们想结交更多的异地朋友,了解他们的学
习、生活情况吗?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那里的风景和物产
吗?今天
我们就来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
3.组织讨论:用哪些方式才能与素不相识的远方小学生建立联系?
方式:网络 报刊杂志
各类书籍 电视栏目……
二.合作讨论,汇集精华
1.联系上以后,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同学合作讨论,策划
活动方案。
2.教师到各组听到方案,参与讨论、合作。
3.全班交流活动方案:
(1)首先写信,建立联系。
(2)比较熟悉后,发出邀请,一同参与活动。
(3)若对方生活困难,我们就对他给予生活上的资助。
(4)……
三.确定方式,开展联系
1.既然我们已经确定与远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联系,那么我们该如
何开展“手拉手”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了?现在大家集思广益,
确定交际方法,相信大家一定
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就请大家先
在组内商量和交流。
2.学生分小组商量。
(
教师参与各小组的探讨活动中,要对活动的可行性以及可以为对
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来进行具体的指导。
)
3.学生全班交流各小组的策划情况。
24
⑴
学生的策划可以有充满关怀的支助活动,有情真意切的书信往
来,有简洁流畅的情况介绍,有丰富多彩的
联谊活动,还有方便快
捷的网上交流……
⑵ 同学们设计的活动方案都不错,但要开展好每一
项活动,都要
有一个可行性的计划,现在就请你谈一谈你自己设计的活动的可行
性。
学生交流活动设计的可行性,对其他同学进行启发。
⑶
学生自由交流,其他同学帮助完善设计的可行性。
四.深入探讨,课外延伸
1.你是否想把自己精心策划的活动付诸实践呢?那么我们利用书
信把这个活动告诉他们好吗?
2.备课的时候老师在报刊杂志、网上、电视节目和搜集了一些小
伙伴的联系地址,你愿意把自
己的“手拉手”活动构思告诉他们,
与他们一同架起友谊的长桥吗?
教师提供联系地址: <
br>3.经过刚才的商量,你们一定还有很多与小伙伴建立联系的方法,
请大家课后再收集一些,然后
我们下节课把自己的建议告诉他们。
愿我们的“手拉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和远方的小伙伴<
br>心手相牵。
(设计好策划的内容,决定付诸行动 ,为行动的实施作好准备。)
五、练习
板书:
组织材料---收集---整理----内化
习作
第二课时
总第___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信件的写法。
2、信封的写法。
3、范文的学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识书信的写法,与远方的朋友取得联系。
2、在平常写作锻炼中,做到精炼语言,淬炼词语,锤炼语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益友多多益善,损友勿交,书信会友的方式。
教学重点:
1、书信的写作。
2、习作修改。
教学难点:定好书信的内容。
教学关键:以锻炼为本,写中感悟。
25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古时候,人们把朋友见互通书信称之为鸿雁往来。看,这一封封信
就像一只只鸿雁,它们将把你们的心愿
带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不论相隔多么遥远,我们和远方小伙伴一定会“心连心,手拉手”
建
立相关的联系的。记得在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活动的方案了,
今天就开始行动,第一步──写信,建立
联系。
二.讨论内容,激发灵感
1.小组讨论: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向对方介绍自己的情况:可以包括学习、生活、学校、班级等的情
况。
详细地进行介绍一下自己班级所策划的活动方案。
提出自己对这次活动方案的实施建议。
并希望活动开展成功及建立永久联系。
……
2.回忆书信的格式及封皮的填写:
想了解对方的哪些情况。……
3.注意书信和信封的格式
(1)书信的格式:书信
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
组成。称谓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正文是信
函
的主体。可以根据对象和所述内容的不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
和风格;敬语在书信结束时
向对方表达祝愿、勉慰之情的短语。落
款及时间在信文的最后,写上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日期,写在敬语
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
(2)信封的格式: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写得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
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所
在的邮政编码。
三.动笔写作,开启心扉
1.写信方式:可以小组合作写信,分工合作,一
人写一个部分。
比如有的写自己的情况介绍,有的写活动设想,有的对对方的请求
等,最后一起
修改合成一份完整的信;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2.开始写信。
习作讲评
第三课时
总第___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信件的写法。
2、信封的写法。
26
3、范文的学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识书信的写法,与远方的朋友取得联系。
2、在平常写作锻炼中,做到精炼语言,淬炼词语,锤炼语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益友多多益善,损友勿交,书信会友的方式。
教学重点:
1、书信的写作。
2、习作修改。
教学难点:定好书信的内容。
教学关键:以锻炼为本,写中感悟。
教学过程:
一.典型评价
1.回顾交流:写好这封信要注意哪些?
(1)学生讨论。(2)投影出示:
2.投影一篇中等程度的习作。
书信写得好坏
,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可言,主要取决于你写的内容
是否贴切,是否符合对方的兴趣和心理需求。那么在
着这封信中,
我们可以就哪些方面介绍呢?下面提供集中写作思路,供同学们参
考:
(一)、介绍自己的学校生活
在信中,可以把我们所在的学校情况作一介绍,把自己所在<
br>的班级及自己学习情况作一介绍,以便对方了解你,增强双方的亲
近感。如在信中写道:“我是安
徽省芜湖市绿影小学的一名五年级学
生,我们学校是安徽省实验学校,在当地享有一定的名声。我们的<
br>校园很美,如果你能到我们学校做客,相信你一定会被我们美丽的
校园所吸引。我所在的五(2)
班在学校的北教学楼,走进教室,你
一定会有一种走进家的感觉……”这样的介绍让读者感到亲切、坦<
br>诚,会留下很深的印象。
(二)、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
为了能让对
方了解你的情况,为了缩短你和收信人之间的情感
距离,使对方愿意接近你,和你成为好朋友,有必要向
对方敞开心
扉,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情况。如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介绍你
的小书房,介绍你
们家庭和睦生活的典型事例,介绍爸爸、妈妈如
何关心、疼爱你的等等。例如,有一个同学在信中写道:
“我是一个
三口之家的开心宝,我有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
三、介绍自己的个性爱好
让对方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还可以从自己的个性爱好介绍入
手,因为一个人的个性爱好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特点。让对方知
道自己的个性爱好,这也是表明你愿意
和对方成为知心朋友的一种
积极的姿态,对方一定乐意接受你的,一定愿意和你成为知心朋友。
如一位同学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我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对同学总
是热情大度,从不斤斤计较。记得,有
一次我的同座不小心把我新
买的文具盒弄到地上,文具盒还跌掉了还大一块漆。当时他显得十
27
分紧张,生怕我责怪他,让他赔。而我却笑着对他说:“没关系,我<
br>知道你不是故意的,跌破了,最多回家让爸爸帮忙用漆补上。可是
直到现在我也没有让爸爸补成,
每次他看到我的文具盒上的伤疤时,
都觉得很不好意思。”
我还是一个爱好广泛的学生,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们都叫我“小博
士”。……
(四)、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
作为一个学生,对方可能非常想了解你的学习情况,因为他一<
br>定乐于和一个爱学习的好学生交往。所以,在我们的习作中,可以
坦诚地介绍自己的学习状况,有
哪些长处,哪些短处,真诚地希望
对方能够向自己提出宝贵的建议,帮助自己提高。比如一位同学在信中写道:“我是一个学习勤奋但不够聪明的学生,在学习上我尽力
地做到认真、努力,可就是不能
名列前茅。为此,爸爸妈妈经常为
我着急。不知怎的,一到大考我就紧张,一紧张就发挥不好。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帮我改掉这个毛病”。
[习作名师批改]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
金佳怡:
你好!
近来学习好吗?你们那儿的天气热不热?
很高兴写信给你,虽然我们还不认识,但我似乎想象
到你们那
儿学习环境和条件。这次我们班主任老师为了让大家了解你们那儿
的情况,十分动情地
介绍了你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让我们很受感
动,十分钦佩你们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我
是一个比较活泼开朗的女孩,在家里我是爸爸妈妈眼中的小
公主,也是家里的开心宝。家里再有不开心的
事,只要我一出马,
立刻就会阴转多云,多云转晴。我的眼睛比较大,又是双眼皮,妈
妈经常自
豪地向别人介绍我的眼睛像她,可惜因为自己用眼不注意,
如今已经戴上了眼镜。我可喜欢看书了,从最
初的童话,到现在的
各种名著……当然电影、电视也是我必不可少的爱好。
(批注:划横线的语句十分生动、形象,抓住了自己的主要特征来
介绍。)
最近我有
一些苦恼:我们班的一些同学总是叫我的外号,虽然他们
并不是恶意的,但我还是很伤心。告诉老师,告
诉家长,都没有奏
效。唉!我该怎么办才好呢?你能不能给我出出主意?
(批注:这一段话作为刚认识的朋友,最好不要提到。)
我们芜湖很美。赭山公园是我常
去的一所公园,赭山公园的山
上到处都是一棵棵翠绿的树。镜湖真得像一面镜子一般,倒映着天
上的朵朵白云,一阵风吹来,镜湖的湖面上碧波荡漾,湖边垂柳的
也仿佛在舞蹈着,一根根枝条垂在了湖
面上……镜湖很美吧?有机
会一定要来哦!
批注:对家乡的介绍意思是好的,但要注意写好后多读几遍,改出
不当处。
今天我写信给你,还有一个主要任务,我们小组商量了一下,希望
28
我们能够长期地保持联系,并且能够开展一些手拉手活动。比如我
们
可以一个月通一次信,在重大节日进行自制贺卡交流活动,如果
有条件我们还可以一个学期开展一次互访
活动,你们可以到我们学
校参观,还可以到我们家里做客,我会把我最喜欢的玩具给你玩,
把最
喜欢的书给你看。不知道这样的活动你是否喜欢?
(批注:作为这次习作的重点要求,虽然也写的较清楚,但还
需再具体一些。)
就写到这儿吧,我还要做作业呢,你一定要回信哦!
祝你
学习进步!
等你回信的戴文翼
三.合作修改
1.小组合作写信的同学,把自己所写的一个部分与其他几
位同学
合起来,再读一读,一同修改: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文
章内容是否饱满。
2.课堂交流。
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部分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
小组合作写的文章就把自己组认为比较有新意的语句读给大家听。
四.誊写邮递
1.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部分或整篇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
2.工工整整的写在稿纸上 。
3.邮递出去。
回顾•拓展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
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
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
设西部的豪情。
2.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
过程与方法:
就自己的某一点体会畅所欲言,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朗读、大概的了解诗意,背诵古诗词,积累古诗。
2.通过“趣味语文”的学习,感受到标点符号的魅力。
教学重点:学会总结与回顾,并能理性的分析学习所得,不断改进
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成果,在丰富
的形式中交流、汇报。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___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29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
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
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
设西部的豪情。
2.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
过程与方法:
就自己的某一点体会畅所欲言,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朗读、大概的了解诗意,背诵古诗词,积累古诗。
2.通过“趣味语文”的学习,感受到标点符号的魅力。
教学重点:学会总结与回顾,并能理性的分析学习所得,不断改进
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成果,在丰富
的形式中交流、汇报。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谈话引入:
在近两个周的时间里,我们与
蒙古族同胞共话夕阳,我们走进了古
老苍凉的雪域高原,观赏了风沙漫卷的茫茫戈壁上顽强生存的白杨。
驼铃声声的丝绸之路,西部的旖旎风光还历历在目,西部建设者可
歌可泣的故事还萦绕在我们脑
际。
2.相信你们收集到的资料更多,能介绍给我们大家吗?
3.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图文资料,并谈谈自己对西部的感受:
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引导:
西部大开发建设
西部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
西部的旅游与开发
西部的人的生存状态、生活环境
西部的教育,西部孩子的学习与生活
……
2.回眸课文内容,揣摩写作特点:
⑴
快速浏览课文《草原》和《白杨》,思考在写法各有什么特点。
⑵ 小组交流:
①
把这两篇课文中你最喜欢的部分或者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
推
荐给大家,并说说原因。
② 你认为这两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分别说一说:
《草原》: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
写,脉络清晰、情景交融、中心明
确、语言优美。(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
br>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忽然,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
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
30
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
来。)
《
白杨》:借物喻人: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
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
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
也不动摇
。(借赞扬白杨树来赞扬西部建设者)
⑶全班交流、点评、总结:语言大师老舍的文章行文流畅而且语
言
优美,时而直抒胸臆,时而精描细写,我们学习他的写法进行练笔,
学以致用。其实借物喻人
的写法在很多古诗中也经常运用你能举一
例子吗?(〈〈墨梅〉〉、〈〈马〉〉等。)
3.畅所欲言,尽情交流:
⑴ 在学习中你一定还有其他的收获,也可以同大家交流交
流。利用本文的利用本文的写法进行练笔,以达到学,并学以致用,
收到学用兼得的效果。
⑵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在课内外学习和收集资料中的一些感
受,谈自己在学习上的收获。
⑶ 总结: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我、你、他的共同
努力下,西部必定会有翻
天覆地的变化,西部必将会迎来灿烂辉煌
的明天!
二。日积月累
1.导入
古诗是中华文学的瑰宝,我们应该多积累的,融进我们的生命
中和血液中。如果
长大后,多年以后我们还能吟读,还能脱口而出,
那时何等美妙的事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中唐时
期素有诗豪
之称的大诗人刘禹锡写的《浪淘沙》。
2.学习诗句
(1)轻声读诗句读准字音,特别是“簸”字。读后指读随机点评,
再齐读。
(2)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请边读边想,然后跟同桌交流一下。
(3)交流:随机提问作者为什么会有上银河的想法?在你眼前出
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4)想象画面,再读诗句。熟读成诵。
3.积累古诗。
把你读过的有关描写黄河景色的诗抄录在一起,反地朗诵比较。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
鹳鹊楼》
第二课时
总第___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31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
鼓励学生大胆发
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
设西部的豪情
。
2.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
过程与方法:
就自己的某一点体会畅所欲言,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朗读、大概的了解诗意,背诵古诗词,积累古诗。
2.通过“趣味语文”的学习,感受到标点符号的魅力。
教学重点:学会总结与回顾,并能理性的分析学习所得,不断改进
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成果,在丰富
的形式中交流、汇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刚才我们背诵的王之涣《凉州词》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
,被
历来文人墨客传诵。传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请一位著名的书法
家为她 的扇子题。书法
家写了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玉门关。”
但由于书法家的一时疏忽,题诗时漏掉一个“间”字。慈禧看后大
怒,认为书法家故
意欺她没有学识,一气之下要治他的死罪。书法
家急中生智,赶忙解释道:“老佛爷息怒,这是用王之涣
的诗意填的
词。”他当场断句吟道。慈禧听后,转怒为喜,连声称妙,赐给他银
子压惊。你猜这
位书法家是怎样断句的?断句是什么意思?
2.尝试加标点。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玉门关。
3.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4.那么漏了一个间字,用不同的标点,化诗为词,两者的意思
果真没有发生改变吗?
二.课外拓展。这样的趣味故事还真不少呢!
1、唐代诗人杜牧的七言律诗《清明》,是一首
脍炙人口的好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杏花村。”
有人把标点一改,变成了一首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
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杏花村。”还有人
就《清明》一诗,不增减一字,只加标点,变成了电影的一个镜头,
时间、
地点、场景、对话皆有: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2、《红楼梦》中在描写林黛玉临终时,作家是这样运用标点的:
32
“宝玉!宝玉!你好……”两个“!”写出黛玉用生命在呼喊;一个
“……”将黛玉百感交集、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复杂心情和神态刻划
了出来。句子省略的部分可以让读者充
分想象,这样更能打动人的
心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省略号起到了许多文字不能起到
的
妙用。
三、总结。
一个标点使那个书法家化险为夷,保住了身家性命。标点的正
确
运用,不仅使文章语言通顺、脉络清楚,而且在文学作品中,对
塑造人物形象,有语言起不到的作用,希
望大家平时在写作时能正
确使用标点,为你的文章增添风采。
四.课外作业.
完成《语文课堂作业本》。
教学反思
第二组
教学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
年生
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感情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
经历着的童年生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丰富语言积累。
2、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
让学
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
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感情体验,更深
切地感受正在经历
着的童年生活。
教学难点:
1.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2.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关键:
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教学准备:
小黑板
课时安排:13课时
教学过程:
5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
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
“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33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牧童》,能
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教师讲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
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关键
学生交流学习生字、词语的方法
教学准备
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___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蓑、牧等生字,会写蓑、牧等字。理解“弄”等词
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牧童》,能
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教师讲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
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关键
学生交流学习生字、词语的方法
教学准备
1、让学先预习,了解诗人的生平。
2、让学生收集铁拐李、汉钟离、吕洞病、何仙姑、蓝采和、张
34
果老、韩湘子、曹国舅等人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1.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
八个人?
(铁拐李、汉钟离、吕洞病、何仙姑、蓝采和、张果老、韩湘
子、曹国舅)
2.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
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
史上确实有吕洞宾
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
后来唐代
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
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
成了神仙。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
(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学生反馈并质疑。(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
铺:铺开。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声牧童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
(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
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教师适当点拨
35
抑扬顿挫)
3.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六、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草场 笛声(弄)
月夜 牡童(饱、卧) 安然自乐
恬淡的水墨画
抓重点字
体会诗意;学看注释 理解字义;想象意境 感悟
情感。
第二课时
总第___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篙、遮、棹等生字,会写认识的字。理解 “怪生”
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
br>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牧童》、默
写《舟过安仁》能用自己的话表
达诗词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教师讲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
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关键
学生交流学习生字、词语的方法
教学准备
1、让学先预习课文。
2、查字典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牧童》
二、学习《舟过安仁》
1.解题:安仁
2.自学诗歌:
(1)自由读通诗歌。
(2)思考:两名儿童在船上干什么有趣的事?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诗(重点指导“篙”“棹”的朗读)
36
(2)理解字词。
(3)品读诗句,入情入理。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读了这两句,你好像
看到了什么?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
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张”“使风”等动作感受两个孩子淘气可爱、天真
顽皮。
(学生放飞想
象,仿佛和诗中的两个小童一起收篙停棹、张伞
使风,听到水声、风声、欢笑声,想到自己曾做过的调皮
事,怎能
不喜欢呢?而诗人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4)交流:你喜欢他们吗?诗人喜欢吗?为什么?
(5)带着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孩子的调皮,
感受那悠闲的画面。
三、拓展延伸
桑茶坑道中(宋 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1.自由读读古诗,说说古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2.诵读积累。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舟过安仁
宋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不为,使风
第三课时
总第___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
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
“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牧童》,能
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教师讲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37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
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关键
学生交流学习生字、词语的方法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指名背诵前两首诗,说说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二、揭题解题,获得知识
1.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
2.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3.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写的一首
词《清平乐•村居》。
(结合课前预习,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自主发现词与诗的区
别,掌握词的有关知识。)
4.初读全文,读准读通。
(1)自由读词,读准字音。(注意:醉、媚、锄、媪、亡赖、
剥)
(2)合作探究,理解字词。(可以查字典、看图、联系上下文,
也可以相互讨论)
(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且读且评,读出韵律
节奏。
三、品读全文,获得美感
1.边读边想象画面,谈谈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 <
br>(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画面,谈感受,整体把握
课文的情感基调,为下面准确地理解
课文打下基础。)
2.课文中,什么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
剥莲蓬。”
感情练读,读出孩子们的轻松、活泼、愉快。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他们会亲热地说些什么呢?
这句中的哪个字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心情?(“醉”)
难道仅仅是酒使他们醉了吗?说说你的体会。
(从最深的印象入手,自由选择句子研读体会,学生兴趣
浓厚。
三个儿子的铺排描写,生动传神的动作,读起来琅琅上口,理解起
来形象自然。老夫妇的
亲密无间,配合学生的大胆想象,只要合理,
均予以肯定。这样,更加拉近了学生与词中人物的距离,贴
近了人
物的心理,丰富了人物的内涵,使形象更加真实、丰满。)
(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结合图画,说说感受。
四、再读全文,升华情感
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悟情。
38
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欣赏到的画面描绘出来吗?
(再读全文,再现画
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把全文景象描述出来。
不仅是对全文意思的巩固,又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
2.总结:乡村条件简朴,但环境优美,夫妇恩爱,孩子勤劳,
生活温馨,难怪令人陶醉
。你能通过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
3.配乐朗读或背诵。
五、课外拓展,激发兴趣
1.背诵这首词。
2.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短文。
3.改编歌曲,用自己喜欢的曲调唱《清平乐•村居》。
4.收集、背诵其他描写童年趣事的古诗词。
书面作业:
六、板书设计
清平乐•村居
词牌名 词题目
醉、媚、锄、媪、亡赖、剥 醉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教学反思:
6冬阳.童年.骆驼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于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交流如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段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
情。
39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
教学关键: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歌曲《童年》
2.学生:收集作者的相关信息。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___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于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交流如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段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
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两段。
教学关键
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歌曲《童年》
2.学生:收集作者的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你们的记忆当中,小时候做过哪些有意思的事?教师播放
《童年》的音乐。
(学生敞开心扉说说自己童年有趣的事情)
2.刚才大家谈了很多小时候有意思的事,这些记
忆将成为我们
一生的财富和珍藏。可是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年代,生活在不
同的地方,他们
关于童年的记忆也不一样。有一个台湾的女作家叫
林海音,她的童年是在老北京城南度过的。后来又去了
台湾,她把
自己在城南的生活写进了一本书里,这本书叫做《城南旧事》。今天
我们就来读读这
本书的出版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
3.生齐读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语组成
了文章的
题目。从这三个词语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二、交流信息,走近作者与背景
1.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2.结合“资料袋”讨论总结。
40
三、充分自读,了解内容
1.生自由通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开火车,一人读一自然段。教师及时正因。)
3.交流自读成果,体味童年的往事:
(以提问的形式展开)
4.再读课文。
童年的林海音什么都要问一问。刚才大家一起了解了作者童年
的往事,大家觉得是不是很有意思
?那么,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课
文吧!
5.小结。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总第___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于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交流如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段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
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两段。
教学关键
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收集作者的相关信息。
2、收集《城南旧事》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童年生活。
今天,我们
再次走入她的童年,走进她的《城南旧事》,走进她的《冬
阳·童年·骆驼队》。
二、品读课文,体会童年趣事
上节课我们一起说了作者童年的往事,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
41
那就拿起笔来,把你觉得最有趣的一件事用笔划一划,然后在旁边
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或一个词写
下你的感受。
1.再读课文,边读边划,体会感悟。
2.汇报、交流。
(1)“学骆驼咀嚼”
①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
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
胡须上。(从骆驼咀嚼的样子中体会作
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
②“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想到这时候我龇牙
咧
嘴的样子,怪怪的、傻傻的,体会我看得很投入。)
③教师范读,学生想象。
④生交流:想象到的“我”学骆驼咀嚼的画面。
⑤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想象驼铃用处”
①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
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②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
下
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
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
问。(体会“我”对骆驼的关注。)
③“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从“想象铃铛用处”体会“我”大胆丰富的想
象力及童心的天真、幼稚。)
④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在这里,爸爸会想些什么?笑的是什么?
(女儿的话可能也勾起了父亲的童年回忆,天真、可
爱的想法
可能也令他似曾相识。所以,从他的话中体现出对女儿的宽容、呵
护。)
⑤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
“不是的……”(想一想:“我”为什么会
有和大人不同的想法。从
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地去理解。因为
上文学习已明白
了“我”对骆驼的喜爱,所以这里才会有不同于大人客观实际的想
法,可能出于
对骆驼的喜爱,而更多地加上了自己的主观情感,如:
不希望骆驼遇到危险;不希望骆驼旅程太孤单;希
望铃铛可以给骆
驼和拉骆驼的人增加情趣等等,进一步说明了“我”对骆驼的喜爱。
同时,也令
人深切感受到了“我”的天真、可爱。)
⑥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想替骆驼剪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暧和……铃铛在轻松的
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读读这段话,从这段话里又看出了什么?
①看出“我”很爱整洁,想把骆驼弄干净一点。
②从这个片断中体会作者叙述的真实,描写的逼真。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42
(4)“追问骆驼去处”
①自由朗读这个片段。
②从“总是问,总是问”联系全文内容,想一想,“我”可能
还会问些什么?
(孩子都有强烈
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缠着大人追问却又常被
敷衍的经历都不陌生。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象当时的
“我”
还会问什么,在尽情提问中不知不觉地更接近了文中的主人公。)
③从“追问骆驼去处”这个片段体会到“我”的好奇心和对骆
驼的喜爱。
④分角色感情朗读。
三.总结全文,珍惜童年
正是和这篇课文一样,《城南旧事》写出了我
们每个人的共同感
受,所以才能深深地打动读者。后来,它被拍成了电影,又深受观
众的喜爱。
(再次响起《童年》)
让我们伴着深情的音乐,再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段话。
(照应开头,再次深化本课主旨。在配乐朗读中,共同把情感
推向了高潮。)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冬阳 童年 骆驼队
先讲冬天“我”看骆驼咀嚼(4自然段)
再讲了“我”关于骆驼系铃铛的想象(5—9自然段)
然后讲冬春之交骆驼脱毛的情景(10自然段)
最后讲夏天不见骆驼的影子(11—14自然段)。
教后反思
43
7、祖父的园子
第一课时
总第___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
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
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基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过程与方法:
学生学习+教师讲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
悟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关键
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让学生了解作家萧红,读一读她的有关文章。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随着台湾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
那段美好时光。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
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思考:你觉得<
br>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并在文中找
出相关的句子谈谈理解。 (本课清新活泼的笔调定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定会
对祖父的园子产生深刻、美好的第一印
象。)
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体会“我”的心情。
(学生自主学习)
2.汇报交流:
(一)对园子的印象(1—3小节)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
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
样都有。……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
,
绿的绿,新鲜漂亮。”
44
(1)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祖父
的园子充满生
机、热闹、美丽……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
(2)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二)“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小节)
“伏在”、“乱钩”,说明“
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说明了园子不
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大课堂。
(这几个小节
围绕着“我”错把谷穗当野草割掉的趣事展开,通过
对话表现“我”的年幼无知和天真顽皮,也表现出祖
父对“我”的
喜爱和呵护。一老一少,形象鲜明,语言生动,特别是人物心理很
耐人寻味。教学
中,还可安排角色表演的形式,激发兴趣、丰富内
容、加深体验。)
(3)小结:“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
么?
(“我”在园子里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
(4)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
(“捡了这个,扔了那个,心里却
又想着另一个”,这种微妙的心情,
是每个孩子共有的心理特点,因此,这一环节应重视孩子的朗读体<
br>验,读出孩子所特有的俏皮可爱。)
(三)感受园子里所有生命的自由。(16—17小节)
(1)思考:从这两段话中读出了什么?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2)交流、讨论: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
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
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
(写园子里植物和动物的自由自在,表达“我”无拘无束、自由自
在的快乐心情;所以,
在“我”的眼里,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
快乐的,都是那样美好,充满活力。)
(3)重点朗读17小节,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理解作者在这一小节列举了大量事物,
花费大量笔墨细致描写的
用意,充分感受园子中所有生命的自由自在。)
(4)有感情地朗读后面三段话,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
心情读出来。
四、回归全文,领悟写法
质疑: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
引读者?
(作者留心观
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
。这些事,只
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具有真情实感。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
45
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使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
看到了“我”一样。因此,我们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
活中的人、事、物。)
(这
篇课文为什么能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使人心驰神往?缘
于作者敏感的心灵,细腻的笔触,她选取的例子
看似一件件平常的
小事,却往往最易打动人,印证了“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对我们
的写作有
很好的启发意义。)
五、布置作业
板书:祖父的园子
对园子的印象
“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
感受园子里所有生命的自由
8、童年的发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
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
滑翔、痴迷”等词语。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
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
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入情入理地朗读课文,
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我”
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了。
2.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
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
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
刻的句子。
教学关键
教会学生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小事,发现生活中闪光点。
教学准备
1.回忆自己同年的“发现”。
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
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第___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46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入情入理地朗读课文,
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我”
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了。
2.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
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
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
刻的句子。
教学关键
教会学生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小事,发现生活中闪光点。
教学准备
1.回忆自己同年的“发现”。
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
料。
教学过程
一、抓住“发现”,导入新课
1.板书“发现”,提出问题:老师昨天跟隔壁班的同学聊天,
他
们告诉我,小时候他们发现过很多有趣的事情。有同学说,我发现
小鸟在睡觉时一会儿睁眼,
一会儿闭眼;有同学说,我发现下雨过
后天空会有彩虹;有同学说,我发现了云在天上不会掉下来;还有
同学说,他发现树叶在下落的时候总是凹面向上。同学们,你们曾经
发现过什么?
2
.板书“童年”,谈话: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
童年是幸福无比的,你们的童年一定曾
经发生过让你们到现在都难
以忘怀的趣事!我们的童年曾有过多少的发现啊!
3.板书“的
”,齐读课题,激励:生活中的小事情,只要你积
极的关注它,就会发现小事情中往往隐藏着大学问,正
所谓“处处
留心皆学问”。学习《童年的发现》后,你一定会受到启发。
二、紧扣“发现”,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下面,我
们一起齐读一遍课文,仔细的思考,读完课文以后,
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只有用心地读课文,用心地思
考课文,才能
够提出问题。不要怕人笑话,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问问题,不仅
是学习态度问题
,也是学习方法问题。
2.“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47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
现在
,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
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
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3.仔细读读这几句话,理解句子意思,并带上自己的理解转述
这几句话。
4.联系整段话,反复朗读,体会当“我”发现这个规律时,是
怎样的心情。
(格外高兴、得意……)
(前后几句连起来理解,抓住“绞尽脑汁”、“想啊想啊”、“嘿”、
“哈”等词语体会发现的来之不易,从而更能体会发现后的兴奋之
情,才会发出“如此简单明了”、“
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的
感慨。)
5.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三、围绕“发现”,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
怎
样找到答案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谈自己的体
会。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并讨论
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2.探讨交流,理清脉络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
题。
“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借这些优美的词句,闭上眼
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体会
“我”在梦中飞行的无比快乐和惬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成长过
程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进行大胆的想象和扩充,并带着自己的感
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那么为什么
人在生长的时候
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会是鸟?”
(找出这些问题之间
的关系,明白后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
题的追问,从一个又一个的追问中,感受到“我”强烈的好奇心
和
求知欲。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人物的心情,加
深对人物的印象。)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
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
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我想得是那样痴迷
,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
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具备的某些特
征。”
(用心朗读这句话,想象“我”研究一条鱼的样子,会翻来覆
去地看些什么?
想些什么?初步感受“我”执着探究的精神。)
(4)“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48
四、转述发现,小结课文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体会作者
执着探究的精神。
五、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总第___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学习课文,能正确读写“
胚胎、祸患、滑翔、痴迷”等
词语。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
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
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入情入理地朗读课文,
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我”
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了。
2.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
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
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
刻的句子。
教学关键
教会学生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小事,发现生活中闪光点。
教学准备
1.回忆自己同年的“发现”。
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
料。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激趣朗读
“我”的发现有趣吗?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二、再读课文,体味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是怎样被证实的。
2.引导理解“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
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时,“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居然跟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因此,<
br>“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这里丝毫没有恶意。那么,为什么老
师会以为“我”不怀好意呢?
49
3.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
时还
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
(1)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2)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通
过哥白尼、布鲁诺、伽利
略等人的遭遇,用自己的话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3)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三、结合课文,赏析作者
从“我”的发现和
发现过程,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理解,并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1.“我”是一个富于幻想的孩子
“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
个月。”
2.“我”是一个执着探索的孩子
“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
妙的问
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 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
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3.“我”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孩子
“听完这句话,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
罚。”
“幸亏他没
有容我解释……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
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四、联系生活,总结交流
1.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
(鼓
励学生多角度地理解、体会,如:“发现童年的胡思乱想,
异想天开也是一种发现、创造”“童年很美好
,可以漫无边际的幻想”
“我们也要培养大胆创新、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
2.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说出来和大家交流交
流。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
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
9、儿童诗两首
第一课时
总第___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50
知识与技能: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
柳
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生活。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
活的快乐,激
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
在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在学生交流中拓
展学生的路。
教学关键
让学生边读边想象,重视形象感悟、整体把握。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喜欢的儿童诗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
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
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9儿童诗两首
二、初读儿童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
2.找喜欢的伙伴读诗、互评、互相正音。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三、再读儿童诗,交流学习
1.再读诗,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出来。
2.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诗。
你最喜欢哪首诗?为什么?
预设:《我想》写了一
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
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
自
己种在土地上,童年美好幸福。表示动作的词既准确又形象,如“安、
接、装、种、悠、长、
望、飞”
《童年的水墨画》使我感受到童年快乐
3.小组内读诗。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51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五、感情朗读,背诵诗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
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六、拓展延伸
1.交流课前搜集的儿童诗。
2.学写儿童诗。
3.办儿童诗主题手抄报。
作业:
板书:
儿童诗两首
我想
童年的水墨画
口语交际二
难忘童年
第一课时
总第___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回顾本组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的快乐,勾起对往日美好生活
的回忆。
2、能清楚、具体地说自己童年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事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述故事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把学生的目光从书本引向生活。
教学重点:
要通过交流,拓
展学生的思路,使他们从不同角度讲述自己童
年的故事,在交流中表现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故事讲述具体、清楚,并能注意表达方式,使其能
引起听众的兴趣。
教学关键:
向生活中拓展,听取父母讲讲他们童年的故事,并把口语交际
延伸到生活中去。
教学准备:
1、收集父母以及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
2、准备歌曲《送别》。
52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回放,回顾往事
播放歌曲《送别》,在歌曲声中回顾本组内容。
指名请同
学分别说一说《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
《童年的发现》讲述的内容。
二、打开记忆,回忆童年
1、我们的童年生活中有喜有乐,有悲有痛,你记忆深处留下的是什么故事呢?老师先说一个自己记忆最深的童年故事。
2、请同学们也来说一说,要求:清楚、具体。
3、同学们自由和同桌说自己最难忘的事情。
4、课堂交流,老师、同学及时做出评价。
三、积累内化,升华主题
1、请同学朗诵在上《儿童诗两首》时所写的小诗。
2、老师推荐书目:《盛世繁花》、《一路风景》、《雾都孤儿》。
四、学生小组内交流推荐代表上讲台交流,评价。
五、作业
习作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看图作文——一场球赛。要求把看到的、想到的、听到
的写
下来。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并加上个性化的题目。
2、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
白了什么。
3、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
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足球赛,从而感受到足球赛的激烈。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
的事,体现个性化。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有趣,写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关键:从图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和快乐。
教学准备
1、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
2、准备范文一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________课时
53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看图
作文——一场球赛。要求把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写
下来。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并加上个性化的题目
。
2、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
白了什么。
3、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
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足球赛,从而感受到足球赛的激烈。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
的事,体现个性化。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有趣,写出自己的感
受。
教学关键:从图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和快乐。
教学准备
1、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
2、准备范文一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
,那会飞的梦,那
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
学回忆一下
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
来。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1、指名说说,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
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
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
流)
3、教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
思……)
②要根据我
们的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
是钓龙虾,可以是恶作剧,可以是有趣的经历……
4、全班交流:有趣的经历和故事(共同讨论,选材是否新颖,
是否能突出“有趣”。)
三、范文引路,讨论写法。
1、读范文《童年趣事》。(学生人手一份)。
2、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
同评议、补充)。
54
(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
(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
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3)“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
趣的事吗?
四、写出“有趣”,写出个性
1、请同学们把自己想好的题目告诉大家。(材料可以是课文图
中的内容)(“虎口”脱险、夏天的“雪花”、龙争虎斗……)
2、用心写一段开头。
3、全班交流自己写的开头,修改。
第二课时
总第___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看图
作文——一场球赛。要求把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写
下来。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并加上个性化的题目
。
2、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
白了什么。
3、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
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足球赛,从而感受到足球赛的激烈。同时,
一边构思习作的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
的事,体现个性化。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修改习作。
教学难点: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有趣,写出自己的感
受。
教学关键:让学生修改的文章具有个性化。
教学准备准备范文一篇。
教学过程:
一、用“情”写,写出“童趣”
1、朗读自己上节课写的开头,然后继续快速作文。
(可以选择自己的材料,可以选择课文中的《球赛》)
2、再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450
字左右的文章。
3
、在教师的巡视中,对于极少数作文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适时
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有趣”二字,写
出自己的感受就行,并
在黑板上挂出有关的好词佳句供这部分同学参考。
55
二、用“心”改,改出水平
1、请划出你自认为写的比较好的句子与大家共享。
2、再次修改。
在自改过程中
,学生重新感受写作的过程,在查缺补漏中完善
了自己的作文,享受了习作过后的愉悦感。
3
、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对于能把事情写清楚,很有个性化、真
实性的作文和比较存在问题或问题较大的作
文师生集体评改,随后
学生修改作文。
回顾·拓展二
第一课时
总第___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情。
过程与方法:积累读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点评,评议结合。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相结合。
教学重点:积累读书方法。
教学难点:积累读书故事,并能够从中受益。
教学准备 回忆本单元内容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一)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感受
1.导入:同学们,最近几天,我们学习了几篇写我们同龄人
生活
的课文,我们深深被感染了。课文中的那些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
的身边,读起来非常亲切
。说说课文中的哪些事让你感到特别亲切,
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学生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二)交流从课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1.导语:作者怎样做到让文章这样亲切感人,打动我们呢?
2.学生发言。
3.归纳:
(1)作者把看到的、想到的如实地写下来,不说假话,比如,《祖
父
的园子》里,把“我”的顽皮,干的傻事都一一写下来,这样让
人觉得真实可信,让我们觉得写的就是我
们同龄人的真实生活,所
以才打动了我们,感染了我们。 (2)作者观察细致,把细节描写
得
很生动,比如《童年·冬阳·骆驼队》中对“我”模仿骆驼磨牙
动作的描写。由于作者描写细致,所以更
能表现童年的天真无邪。
(三)交流读书方法
56
1.导语: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样的课文呢?
2.学生发言。
3.归纳
:有感情地朗读首先要读正确、读通顺;其次要深入体验
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次,在读的时候脑海中要呈
现出课文描写的场
景,想象场景。
二、日积月累
1.借助手头学习资料,提早
预习,理解句子大意及出处。是自己
将会怎么做?把自己融入故事情境中,或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br>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读出来。
2.自由诵读,初步理解句子含义,有不理解的可与小组同学合作
探讨。
3.指名读,注意句子的节奏、韵律。
4.交流句子含义。第一句:君子处世,就应该像天一样,自
我力
求进步,永不止息。第二句:不一定年龄大的人才有理想,一个没
有远大的志向的人,即便
是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第三句:
不要虚掷光阴,否则到老的时候,后悔也无济于事。第四句:
时间
是过得很快的,一转眼就告别少年时光了,但要掌握一门学问却是
很难的,所以请珍惜时间
,不要浪费光阴。第五句:追寻真理的道
路是很漫长的,我将不断地追寻、探索。第六句:不积累半步一
步
行程,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涓细的水流,就无法形成
江河大海。
5.说说从这些句子中受到怎样的启示,准备把哪些话语送给谁,
为什么。
6.练习背诵。指名背诵,要求读出感情。
7.交流课外收集的的类似励志、劝学的名言警句。
8.齐读日积月累中的语句,并默记心头。
三、课外书屋
1.师:今天首先
给大家介绍大家十分熟悉的伟大作家──高尔
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有听说过这本书吗? <
br>2.学生互动介绍该书内容简介以及其他与之相关两部作品──
《在人间》与《我的大学》。大致
了解高尔基其人其事,激发学生的
阅读兴趣。
3.师生根据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推荐其他名人
、伟人传记,并
介绍其主要内容,将书目板书于黑板上,供学生阅读时参考。
4.教师小结,结束本课时教学。
5.课后小结
作业:
板书: 回顾·拓展二
57
交流平台
日积月累
课外书屋
一、教材分析:
本单
元以“语言艺术”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由《杨氏之子》、
《晏子使楚》、《半截蜡烛》、《打电话》、
《口语交际习作三》、《回顾
拓展三》组成。本组课文让我们感受到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
的表达艺术。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
和表达艺术。
3、通过学习了解不同体裁文章的表达方式,引导积累优美的语
言。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妙。
2、了解不同体裁表达方式,在学习中积累优美语言。
四、教学时间安排:
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
2--
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1课时展示台1课时。
10、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为”、“应”;能正
58
第三组
确读写文中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
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故事中孩子的机智、风趣及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
每个句子的意思。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第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为”“应”。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故事中孩子的机智。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感受文言
1、出示课题“杨氏之子”,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说明:“之”是助词,相当于“的”。
2、读读课题,这个课题的语言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学生可能回答:不太好懂;像古诗的语言……
教师小结:这是古代汉语,也叫文言文。
3、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到底有什么差别,
有什么不同。
4、自由的说说你感受到的差别和不同。
学生可能的回答:很难读通顺;有些字没见过,不好认;意思
不懂;句子很短……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教学:
(1)学习生字“惠、曰、禽”,认读多音字“为(wèi)”、“应
(yìng)”。 (2)结合课文中的有关字词,讲解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和现代汉
语比较的知识,比如:有些古汉字在
现代汉语中不常用;文言文中
多是单音节词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世说新语》。
59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抽读,检测读书情况。
4.齐读。(这是小学
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学习本文应重点
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
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5.说说课文主要写的什么事?(只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意思
1.小组学习,借助注释和搜集的资料理解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并作好记录。
2.交流汇报句意。意思:梁国的杨家的小孩只有9岁,特别
聪明。
孔君平去拜访他的父亲,因为父亲不在,就叫儿子出来。他
为客人端果子,果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
们家的水果。”小孩回答他说:“没听说过孔雀是
孔先生家的家禽
啊!”
3.理解了课文意思,你现在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杨氏之子的
回答妙在哪里?
四、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1.有感情地读全文。
2.背诵全文。
五、作业安排
第二课时
总第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注释理解课文中的词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故事中小孩的机智与风趣。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直接板书课题,再次解释课题。
理解“氏”“之”的意思。对“氏”的解释可能发生分歧,学生
可能认为“杨氏”是称谓杨家的
女人,而理解为“杨氏的儿子”,“氏”
在字典上也确有这样的意思。可以先存下这个疑问,在读文的时
候
60
自然会迎刃而解。
二、再次熟读课文,理解意思
1、大声反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随机检测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2、边默读课文,边看注释,说说每一个句子的意思。
教师要注意指导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困难所在。
3、课堂交流,落实每一句话的意思。
比较困难的句子,可能需要教师重点指导:
“为设果,果有杨梅。”省略了主语,前面要加上“小孩”。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难点是“夫子”的理解。
课文的意思: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
的小孩九岁了。孔君
平去看望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来。小孩摆出
水果招待
客人。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
们家种的水果吧。”小孩应声回答:“我没听
说孔雀是您的家禽呀。”
三、质疑问难,背诵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意思,还有哪些有疑难?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四、拓展
1.在生活中有哪些语言让你铭记在心呢?(交流自己搜集
的或听到、看到的精妙语言。)
2.演一演相声、小品或电影中的精彩对白。
五、作业安排
第三课时
总第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根据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想象情境,感情朗读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导学生勾画句子: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
家果。”儿应声
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
神情?说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
61
(孔君平可能是神态很随便,甚至有些看不起小孩,认为他
还
是一个孩子,说话的语气可能有些傲慢、随意;杨氏之子很机智、
神采飞扬,说话语气有挑战
性。)
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试着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
两人不同的语气。
二、深入理解,体会语言
1、思考: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
(1)“应声答曰”说明反映很快,不假思索。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没有正
面说杨梅不是我们家
的,而是巧妙的从“夫子家”说起,寓意孔雀不是你们的家禽,杨
梅当然就
不是我们家的。
2、讨论:
(1)杨氏之子这样的回答,你觉得好不好?
(2)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说话的例子,说一说。
三、拓展延伸,综合学习
阅读“综合性学习”,明确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要求。
(1)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
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2)搜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
四、作业安排
五、板书设计
杨氏之子
——刘义庆《世说新语》
读
孔君平 杨 梅 杨家果
杨氏子 孔 雀
孔家禽
甚聪惠(智慧)
教后反思
11、晏子使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2、熟读课文,从生动的故事
中体会晏子高超的语言艺术,感受
晏子语言中透出的大义凛然和爱国精神。
过程与方法: <
br>1、了解宴子出使楚国国,有力的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
齐国的尊严的故事,由衷的佩服宴
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特点,了解作者通过人物对话
来刻画人物特点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宴子说的话,体会宴子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
62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感悟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
严的精神,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1、通过朗读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
物的特点。
2、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第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写14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侮辱、威风、
矮小、冷笑、为难”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了解宴子出使楚国国,有力的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
国的尊严的故事,
由衷的佩服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宴子说的话,体会宴子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
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解释课题,导入课文
1、出示课题“宴子使楚”。理解“使”,出使。
2、介
绍宴子。说明“子”是古代对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
称。说说,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
。比如:孔子、孟
子等。
3、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
(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生字新词:注意“大夫”的读音,现在读“dài
fu”,是“医
生”的意思,过去读“dà fū”是官职的称呼。
3、课堂交流
(1)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
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学生交流
,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读一读难读的句子。
4、尝试给课文分段
(1)那些段落是写三件事的?
(2)分段
63
三、再读课文,走近宴子
1、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让你感到最气愤的是什么?让你感
到最高兴的又是什么?
2、课堂交流,并朗读相应的课文。
(1)最气愤的是楚王“想乘机侮辱宴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2)最高兴的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3、从楚王的变化中,你能说说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作业安排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总第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熟读课文,从生动的故事中体会晏子高超的语言艺术,感受晏
子语言中透出的大义凛然和爱国精
神。
过程与方法:
了解宴子出使楚国国,有力的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
国
的尊严的故事,由衷的佩服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宴子说的话,体会宴子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
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听写词语)。
二、 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一)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
(1)找出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驳的句子。
(2)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认为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
(让学生自由说理)
转折点:由狗洞推想到狗国,向楚王质问:楚国到底是个
怎样的国家?
(3)晏子面对楚王的
侮辱,他又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
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怒
发冲冲地 心平气和地 冷静地)。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二)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二回合较量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读哪句话?为什么?
2、课堂交流,随机点拨。 <
br>(1)“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
来,就连成一片云;大伙儿甩
一把汗,就像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
肩插肩,脚碰脚。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
64
A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齐国首都临淄的人多。
B
这句话为后文做好伏笔,引诱楚王上当。
(2)“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
派
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了。”
A
理解这句话的推理,隐含了“楚国是一个下等国家”。
B
体会宴子的智慧和说话的技巧。他为什么不明说?
3、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三)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三回合较量
1、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找出宴子说的话,想想说的是什么意
思?
2、指导学生勾
出句子:“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柑橘
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
同吗?同
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
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
同吧”。
(1)理解:水土不服
柑橘因为水土不服,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
B 齐国人因为水土不服,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
(2)这段话中隐含了什么意思?(楚国的社会风气不好)
3、有感情的朗读第五自然段。
三、作业安排
四、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总第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熟读课文,从生动
的故事中体会晏子高超的语言艺术,感受晏
子语言中透出的大义凛然和爱国精神。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特点,了解作者通过人物对话来
刻画人物特点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感悟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
的精神,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说说晏子与楚王的三个回合分别是什么内容?
二、感情朗读,理解宴子
1、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宴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临危不惧
口齿伶俐 热爱祖国 足智多谋 能言善辩……
65
2、想象一下,宴子长什么样?面对楚王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让学生充分的说,并能结合课文的有关语言说出理由。
3、尝试分角色朗读课文。先分组准备,再课堂朗读。
三、观照全文,理解结构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抓住重点句:
“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宴子,显现楚国的威风。”
“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理解首尾呼应的关系。
2、比较课文中间每一次较量中楚王前后态度的对比,理解和开
头结尾的关系。
四、作业
五、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进城门
见楚王
赴酒宴
教后反思
12、半截蜡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
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
66
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
语言
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
的仇恨。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剧情,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
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板书课题,今天我们要学
习一篇写法上很特殊的课文——
《半截蜡烛》,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读课文,自由交换意见。
3、课堂交流每个人自己的看法。
学生的意见会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1)课文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是对话的形式。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
神态等。
4、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一种新
的文体——剧本。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现在我们知道我们今天读的是剧本,读剧本和读课文有点不一样,你能读懂这个剧本吗?轻声地读一读。想想这个剧本讲了
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2、课堂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大意。具体的
说法可以有很多种,不要过于强调概括和简
练,只要能用自己的话
把故事转述出来,并能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经过,都应
该得到
鼓励。
3、说说读剧本和读课文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从剧本里读懂
这个故事的?
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回答,教学重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阅读感觉和
体验,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
(不一定能明确的说出)读剧本更
要联系上下文,联系具体的情景。
三、深入阅读,感受形象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保护半截蜡烛
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想象体验:半截蜡烛被点燃了,正在一点一点的熔化,如
果秘密被德国鬼子发现,那会怎样呢?
想象的空间很大,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德国鬼子对伯
67
诺德一家的迫害;(2)德国鬼子对地下活动的破坏等。
对学生的想象要有引导,要求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而不是用概念
化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象。
3、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
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
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
4、在这样的情况下,杰克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
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吧。”
5、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
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
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
楼睡觉吗?”
6、自由分组组合,分角色演一演。
四、内化形象,感悟语言
1、闭上眼睛,想象
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谁给你留下了最深的
印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脑中的这个人物形象,写一写
。
2、交流每个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并说一说,你的印象来自
于课文中的哪些词句,有感
情地朗读。
五、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1、阅读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
2、说说课文和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各有什么特点。
六、作业安排
半截蜡烛
母 亲 智慧 沉着
二战期间
大儿子 从容 懂事
小女儿 机智 镇定
教学反思:
68
13、打电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式。
过程与方法:
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
说话的重要性。
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
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对相声感兴趣,喜欢听相声,试着说相声。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
幽默。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板书课题。
1、文艺节目可以分成歌舞类
、语言类等,其中语言类节目中有
一种很受欢迎的艺术形式是相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则相声——《打电话》。
2、说说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要求或希望。
二、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
1、浏览课文。
2、说说各自浏览后的感受。学生的
感受可能来自于相声本身
的特点,更多的可能是来自于这则相声的内容,教师都要充分的肯
定。
3、边看课文边思考:相声有什么特点?
教学中不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标准的答案,可以根据
学生的理解
随机引导概括,比如:相声是两个人说的(其实还有一个人说的单
口相声和多个人说
的群口相声);相声的语言很幽默,引人发笑;相
声不仅是说,还要唱……
三、默读课文,体会相声中人物说话的特点
1、默读课文,相声中的那个人是怎样打电话的?找出“打电话”
的句子。
2、把这些句子,连起来读读,有什么感受,举例说明?
(1)“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
69
是老刘。
是耗子呀。……
……
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
——说话绕圈子。
(2)“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他是女的呀。”
——明知故说。
(3)“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
开会吗?……不开会。”
——没话找话。
(4)“……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是一块六,
我
给了他五块,他找我三块四。”
——东拉西扯。
……
3、联系生活的具体情境,思考如果生活中说话啰嗦,会有什
么后果。
四、熟读课文,尝试表演相声
1、选择课文中的某一段,练习朗读。
2、自由组合,学说相声。
五、作业安排
打电话
逐个通知 分组通知 接到通知
马上通知其他人
画图帮助思考 多种方法中优化 列表找出规律
口语交际三 劝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
过程与方法:
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能态度真诚的劝说他人。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学会
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
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一课时
70
总第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意义
1、谈
话导入:在日常生活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劝说”,
劝说和鼓励是相对的,劝说往往要求对方改
变某一种做法或想法,
劝说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劝说是否真
诚,是
否讲究策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2、板书题目:劝说。
二、联系生活,明确情境
1、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你是否有过劝说他人或被他人劝说
的经历?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况。
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楚劝说的语言,即“怎么说的”“说
了什么”。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需要我们劝说?
(1)阅读课文中的一段话,打开学生的思路。
(2)自由地说说。
三、自由练说,模拟表演
1、你最想对谁,对那种情况进行劝说?想一想,该怎样说效果
会更好?
2、学生轻声地练说。
3、师生模拟表演。
(1)学生说明当时的情况。
(2)教师扮演被劝说对象,学生扮演劝说者,模拟表演。
(3)师生共同评价模拟表演的情况。
教师可在模拟表演的过程中,或者在评价中随机地指出
或引导
学生指出劝说是要注意的事项:说话态度要真诚;不同的劝说对象
要有不同的语气,比如
对长辈要尊敬;在不同的情况下用不同的语
气,比如紧急的情况就不能慢条斯理;一般要分析原因,指出
改正
的方向等。
四、修改提高,分组表演
1、根据刚才的提示,对自己的劝说进行修改,争取取得好的劝
说效果。
2、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分组模拟表演,相互交换角色。
3、课堂展示,共同评议。
五、联系生活,课外延伸
提高自己劝说的意识,在真实的情境中尝试进行劝说。
六、作业安排
教后反思
习作三 写发言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发言稿的一般写法。
71
2、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
过程与方法:
1、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根据具体需要,具体情境,写一份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
句通顺的发言稿。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1、让学生明白发言稿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风格和内容要有所区
别。2、能根据具体需要,具体情境,写一份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语句通顺的发言稿。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第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发言稿的一般写法。
过程与方法:
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根据具体需要,具体情境,写一份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
句通顺的发言稿。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明白发言稿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风格和内容要有所区别。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说说你听到过的最精彩的、印象最深的发言。
2、今天,我们要学写发言稿,想一想你在哪些场合需要准备发
言稿。
(竞选班干部,运动会上代表运动员发言,领奖时发言等)
二、明确情境,试写发言稿
1、假如班里要改选班干部,你打算竞选班长,怎么来写发言稿
呢?
2、讨论:这份发言稿,至少要说明白什么?
(1)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我要竞选班长。
(2)要讲清楚自己的优势:我为什么能当班长。
(3)要讲清楚我的打算:我当班长会怎么做。
3、尝试写一份竞选班长的发言稿。
三、共同评议,修改发言稿
1、同桌相互读读各自写的发言稿,相互探讨,提出修改意见。
72
2、选择三位同学的发言稿,展示评议。
(1)评议标准:有没有把意思表达清楚,即有没
有说清:“我
要竞选班长”、“我为什么能当班长”和“我当班长会怎么做”。
(2)评议过程:一项一项的对照,同时评价语言是否通顺。
3、各自根据评议的要求修改自己写的发言稿。
四、作业安排
第二课时
总第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根据具体需要,具体情境,写一份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
句通顺的发言稿。
教学重点、难点:
能根据具体需要,具体情境,写一份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
句通顺的发言稿。
教学过程:
一、对照比较,发现问题
1、教师发一份事先准备的发言稿(见附件),让学生和自己的
发言稿比较,发现什么?
2、课堂交流,各自的发现。
教师要在学生发言时,随机归纳:
(1)发言稿的格式:称呼、问候、致谢等。
(2)发言稿的语言风格:诚恳,坦率,简洁等。
(3)发言的吸引力:条理清楚,有创意等。
3、学生根据新的发现,各自修改自己的发言稿。
二、尝试发言,不断完善
1、学生自由准备发言。
2、课堂模拟竞选,学生上台发言。
3、师生共同评议。
评议的重点:
(1)发言稿的语言是否适合发言: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口语
化等。
(2)发言人的情绪状态等。
4、学生再次修改发言稿。
三、拓展延伸,学写其他发言稿
1、学生阅读其他情况下的发言稿,说说有什么发现。
2、课堂交流:
(1)发言稿的共同特点:①观点鲜明。对问题持什么看法,
要明确表态。
②条理清楚。一篇发言稿要谈几方面的问题,每一方
73
面问题要讲哪些条目。都要安排得有条有理,让人听起来容易抓住
重点。 ③语言简洁明快。发
言是直接面向听众,所以,发言的语言
一定要简洁明快,尽量不使用冗长罗嗦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
奥难懂的词句,话要说得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
(2)不同发言稿内容有区别,对象不同,有不同的特点。
3、尝试写一写其他的发言稿。
4、课堂交流、评议。
四、作业安排
五、板书设计
附1:竞选班长的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我今天走上讲台参加
竞选班长职务,我相信凭着我的
勇气和才干,凭着我坚强的毅力和勇于拼搏的决心,这次演讲带来
的必定是下次的就职演说。
我叫杨也,是一个“三心二意”的学生,这里的“三心二意”
可
不是做事不专心,随随便便的意思。“三心”是指进取之心、平和
之心、宽容之心;“二意”指的是创意
和诗意。因为有了“进取”之
心,才能使我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在保证学习成绩优良的前
提下高质高效完成班级工作。有了“平和”之心,无论成功与失败,
我都会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有了“
宽容”之心,才使我胸怀宽广、
虚怀若谷,接受同学的意见,与他人合作把班内活动处理好。那“二意”呢?增一份创意我们能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展示我们班独一无
二的风采;添一点诗意我们能在紧
张的学习生活中处变不惊,临乱
不慌,从容不迫。
对待班内活动,我又将如何做呢?首先,我
认为,一个好班级
必须要做到合理分工,让最合适的人去做他最擅长的事,从而建立
一个合理有
序的班集体。其次,我会努力做到将大家团结在一起,
互相帮助、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增强班队内部的凝
聚力和向心力,
增加班级工作的透明度。最后,我将力求提高工作效率,使班级各
项工作都有效
的进行,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最好。假如我能当选,
我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制订好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保
证班级工作在
最短的时间内顺利步入正轨。
也许有时候我太活跃了,但是我相信,有了同学们
对我的信任,
我一定会扬长避短,改掉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自我。
希望大家支持我,谢谢!
回顾拓展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同学们回顾本单元的课文,交流学文的感受、体会与收获,
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过程与方法:
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
情感态度价值观:
同学在班上交流搜集、积累的相声、剧本、等语言材料,不断
74
丰富语言积累,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教学重难点
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
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
要性。
教学难点:
让学生回家整理在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各类语言材料;小组合
作演一演语言类节目,提高同学的综合素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第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同学们回顾本单元的课文,交流学文的感受、体会与收获,
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过程与方法:
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
情感态度价值观:
同学在班上交流搜集、积累的相声、剧本、等语言材料,不断
丰富
语言积累,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教学重难点
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
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
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让学生
回家整理在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各类语言材料;小组合
作演一演语言类节目,提高同学的综合素质,提
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这几天,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
们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
机智巧妙、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小林和小东两位小朋友学完课文
后很有
自己的感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有什么感受吧!
二、读对话,交流感
1、分角色读,学生评价。
2、学生自读“交流平台”,想想是否也有同感,或者还有自己
的独特的体会与感受。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文感受。(教师巡视指导,使小组内的
交流能围绕“说话”这个话题展开。)
4、全班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⑴
指名结合本单元的课文谈感受,其余同学进行质疑、补充。
例1:有的同学说:“我觉得《晏子使楚》
一课中“大伙儿把袖
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
人肩膀擦
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这句话把齐国人口众多说得很形
75
象生动,说话有艺术性很高。
例2:有的同学说:“我觉得相声特别有意思,因为里面有很
多语言很幽默,它不是直接地告诉我们说话不要罗嗦,而是通过有
趣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了这个道
理。说话要简洁,抓重点说。” ……
⑵
结合课外的知识与资料让同学谈感受,其余同学进行质疑、
补充:
① 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例
子或见闻谈怎样说话。如同学之间
有时因为一句话不中听而闹矛盾;有时因为话说得委婉巧妙而化干戈为玉帛。有时使用语言艺术,别人听起来心情非常舒服。”
②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语言
艺术,结合课外阅读知识
谈怎样说话,举例说明如:有一次周恩来总理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
外
国记者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西方人走路时总昂着头,而
中国人走路时总是低着头?这个记者的本
意是想贬低中国人,给周
总理难堪,可是周总理略一思索,说:因为西方人走的是下坡路,
而中
国人走的是上坡路。那位西方记者对周总理的敏捷才思和机智
从容和语言的艺术十分佩服和尊敬。
三、 教师小结:
语言艺术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继续关
注
、学习语言,在交流中有意识地练习用得体、精当的语言与他人
进行交流,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提高口
头表达的能力和语言艺术。
四、作业:
第二课时
总第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同学们回顾本单元的课文,交流学文的感受、体会与收获,
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过程与方法:
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
情感态度价值观:
同学在班上交流搜集、积累的相声、剧本、等语言材料,不断
丰富
语言积累,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教学重难点
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
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
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让学生
回家整理在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各类语言材料;小组合
作演一演语言类节目,提高同学的综合素质,提
高语言表达能力。
一、导入
76
同学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
式,那就是对联。
(请学生谈谈对对联的了解。)
1、请同学读对子,读准字音,想想意思。
2、用大屏幕出示文中的四句对联,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顺流利。
3、指名读,评价。
4、快速朗读,达到背下来的程度。
二、感悟对联特点
你们再认真读读这几句对联,看你有什么发现。
1、学生自读,反复吟诵,感悟特点。
2、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讨论:
回文联:由前往后读,由后往前读都可以,同学试试看。
数字联:联中有数字,并且对仗整齐。
叠字联:联中有叠词出现,并且对仗整齐。
顶针联:前一句的尾字为后一句的首字。
4、全班再读这些对联,体会特点,大致了解对联的内容。
5、全班交流。师适时点拨。
6、课外延伸:
⑴ 教师提供课外对联,学生诵读,感悟特点: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⑵ 同学交流课外收集的对联:
师:你还见过类似这样的对联吗?有积累这样的对联吗?如果没
有赶快行动起来。
顶
针联:“松叶竹叶叶叶翠,秋声雁声声声寒。”“开口便笑,笑
古今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地难容之
事。”
数字联:“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回文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
叠字联:“重重喜事,重重喜,喜年年获风收;盈盈笑语,盈盈
笑,笑频频传报捷。”
⑶ 说说你喜欢这些对联吗?为什么?
可以从内容上说,对联的内容包罗万象,有写景、有说
理……
可以从语言形式上说,对联短小精悍,对仗工整,富有音乐感,读
来朗朗上口……
⑷ 背诵以上对联。
三、背诵积累
1、学生读课文中的对联,试着背诵。
2、同桌互相背诵。
3、用开火车的形式背诵。
77
4、背诵课外对联。
四、展示
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
1、表演课文中剧本或故事中的片断。
2、相声表演。
3、展示自己收集的谚语、歇后语、等等,其他同学谈谈自己的
看法。
4、播放收集的相声或小品、电视剧的精彩片断,观看并交流:
发挥资源共享的作用,让学生
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中、在自主
的语言实践中,调动探究感悟语言的兴趣、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眼界。提高能力。
五、布置作业
1、课内外对联书写一遍。
2、收集成语故事。
第四组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共有4篇课文,这些课文讲述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这4篇课文有散文、有小说,内
容生动、人物鲜明,表达了作者丰
富美好的情感;课文在表达方法上各具特色。比如,《再见了,亲人》
将抒情叙事相互交织,感情真挚强烈;《金色的鱼钩》先倒叙,再按
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清楚了
鱼钩的来历,并通过具体的事例,赞美
78
了老班长的高尚品质
,抒发了作者对革命前辈的怀念之情;《桥》在
环境的描写上、语言的使用上(精练、干脆)以及文章的
结尾都极
具特色,这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强烈的感情。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32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
2.引导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
时,思想受到感染
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到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
3.要引
导学生懂得在阅读的时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
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
方法。
4.要引导学生课外搜集一些感人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和习作的
教学做一些准备。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要引导学生懂得在阅读的时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
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
1.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
2.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
3.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五、课时安排
14.再见了,亲人……3课时
15金色的鱼钩……1课时
16、桥……2课时
17、梦想的力量…… 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四……5课时
14.再见了,亲人
课题:再见了,亲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8个字,会写12个字。联系上下
文理解“噩
耗、战役、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
重点句子的含义。
方法与过程: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文章通过回
忆(插叙)一、二件具体事
例来表达主题思想,学习课文反复使用反问句和感叹句来加强表达
志
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亲人”的感情等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主题思想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插图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7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8个字,会写12个字。联
系上下文理解“噩耗、战役、雪
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
义。
方法与过程:
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文章通过回忆(插叙)一、二件具体事例来表达主题思想,
学
习课文反复使用反问句和感叹句来加强表达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
民之间“亲人”的感情等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主题思想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板书课题
审题:亲人指的是谁?
二、介绍时代背景
1、介绍中朝两国人民共同抗击美帝国主义的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6月25日,美帝
唆使李承晚进攻北朝鲜。两天
后美国第七舰队侵占我台湾海峡。1950年9月15日,美国入
侵朝鲜,并轰炸我安东等地,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
军于1950年10月25日跨过鸭绿
江,“保家卫国,抗美援朝”。
战争进行了近3年,中朝人民浴血奋战,很多志愿军战士光荣牺牲
在异国他乡。1953年7月27日签订停战协约。1958年志
愿军全部回国。
2、本文选自随军记者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三、范读课文,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四、学生自学课文
自学要求:1、读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利用熟字记生字的
方法记清字形。
2、读通课文,划出生字、词,并结合课文上下句理解词义,
不理解的做记号。
3、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出现了几个人物?(划出来)他们分
别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拼读生字表,纠正读音。
指出音易错字:暂,谊,
2、拿出生字卡片,读字、词:
指出哪个字字形易错,重点说一说。
暂时 昏倒 情谊 捣米谣 侦察员 混进
区别:谣、瑶、摇。
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讨论理解:(或查字典,或结合
课文,或结合生活实际。)
80
4、理解“暂时”、“雪中送炭”的意思,并练习用两个词语造
句。
5、指名读课文,回答思考题。 ① 课文写了三个人物:
大娘、小金花、大嫂。
②
大娘:送打糕;为救伤员失去小孙孙。小金花:
妈妈为救老王而牺牲。大嫂:挖野菜失去双腿。
六、朗读全文,读熟
第二课时
总第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8个字,会写12个字。联系
上下文理解“噩耗、战役、雪
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
义。
方法与过程:
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文章通过回忆(插叙)一、二件具体事例来表达主题思想,
学
习课文反复使用反问句和感叹句来加强表达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
民之间“亲人”的感情等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主题思想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1、课题引用的是谁说的话?亲人指谁?课文写了几个亲人?
(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
2、那么,我们的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呢?这节课
我们就来继续学习。
二、指名三人分别读第一、二、三自然段,齐读后三自然段。思考:
1、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集中表达了志愿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
(依依惜别、恋恋不舍。)
2、指名朗读,体会感情。
三、为什么这么恋恋不舍呢?
(因为中朝人民在战斗中
结下了深情厚谊,而且这种深情厚谊
是用鲜血凝成的。)(板书: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情厚谊。 <
br>从哪儿体现出来的呢?课文列举了几个具体事例。自己朗读前
3个自然段,读后说说三个人分别做
了哪些事?(老师板书:送打
糕;为救伤员失去小孙孙;妈妈为救老王而牺牲;挖野菜失去双腿。) <
br>四、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找出并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中
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情厚谊。
81
1、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划出重点语句。
2、大家讨论,谈自己是从哪句话、哪个重点词语体会到的。
3、投影出示重点句:⑴
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
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① 读这句话;
② 说说什么叫“雪中送炭”?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③
朗读,体会其中感情。
4、指名朗读,体会感情。
5、总结学法:① 默读,划句子;
② 谈体会;
④ 朗读,体会。
6、按刚才学法学习第2自然段。
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
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
(什么叫“噩耗”、“同归于尽”?“同归于尽”说明了什么?)
7、按刚才学法学习第3自然段。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
民的友谊?
这样高的代
价指什么?(失去双腿,永远残疾。)这句话是什么
句式,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反问。)
8
、指名3位朗读前3个自然段,读后综合以上所学内容,说说
为什么要称“亲人”?(志愿军战士与朝鲜
人民一同生活,一同战
斗,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不惜流血牺牲,因而像“亲人”一样。)
五、老师提示:
是啊,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朝鲜
人民称我们志愿军战士为“世界上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战士称
朝鲜人民为亲人。1958年,志愿军战
士要回国了,朝鲜的男男
女女、老老少少与志愿军挥泪告别。(看插图)志愿军战士也流着热
泪
,挥着手说:“再见了,亲人!”多么感人啊!(板书:再见了,亲
人)一齐朗读最后3个自然段。
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
地上再停留片刻。(“再”字在这
里蕴含着怎样的感情?)
2、朗读训练。
第三课时
总第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8个
字,会写12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战役、雪
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的意思及课
文重点句子的含
义。
方法与过程:
82
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文章通过回忆
(插叙)一、二件具体事例来表达主题思想,
学习课文反复使用反问句和感叹句来加强表达志愿军战士与
朝鲜人
民之间“亲人”的感情等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主题思想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复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读后说说本文的
中心思想是什么?再说说课文
是用什么具体事例来表达这个中心
的?(参考第2课时板书)[用几个具体事例表达一个中心。]
二、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练笔:想想你周围的同学是怎样讲礼貌
的?然后写一篇短文
要求:要做到有中心,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
1、讨论;列举你周围的同学讲礼貌的小故事。
2、确定中心:赞扬同学们讲文明讲礼貌的风尚。
选材:从众多故事中精选两三个新颖别致、能突出中心的事
例。
3、构思后写下来。
三、小结:这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他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
批志愿军离朝归国时与朝鲜亲人依依惜别的情景,表达了志愿军对
朝鲜亲人的感激和留恋,赞颂了中朝
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四、朗读全文(有感情朗读),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再说说课文
是用哪些材料表达中心的。(三个人物,四件具体事例)
中心:本文表达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依依惜别之情。赞
美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情厚谊。
五、看板书,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分、总)
六、总结,思考:
你学习本文后
,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收获(1、通过具体事例
来表达中心;2、先分述后总结的表达方式。)
作业:
板书设计:
再见了,亲人
送打糕昏倒
大 娘
救伤员失孙
深情厚谊
小金花 救老王失母
大 嫂
挖野莱致残
教后反思:
83
15、金色的鱼钩
课题:金色的鱼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入情入境阅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间令人震
撼的情。
方法与过程: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收集战争期间令人感动的人或事。
教学重点:入情入境地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插图和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长征是
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
红军创造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
历尽的千难万险,
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
(板书课
题,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直奔中心
1.请同学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次快速默读课文,读时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变化,读后
谈谈感受。
设计意图
:放手让学生畅谈初读后的感受,学生会谈到会被班
长为革命,为他人牺牲自己的品质感动。这样能及时
释放学生心中
的感动,又能根据学情来展开下面的教学。
三、精读品析,体会情感
1、同学们都被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伤员而不顾自己的崇高品质
所感动。带着这份感动再次走进课文,细
细品读描写老班长的句子,
想想它们为什么让你感动。
2、 品读重点句:
---从外貌体会中心
84
(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斑白,显
得十分苍老。”
A.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
设计意图:“满脸的皱纹”证明
他经历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斑
白的两鬓”说明他饱经风霜的考验。他“比我们还瘦得厉害”,反映<
br>他内心为病号的担忧和焦虑。
B.抓住表现“苍老”的重点词朗读,读出感动。
(2)“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
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老班长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自己已经衰弱到
不能支撑的地步。这充分说明他对战友
的满腔热爱,对党的高度忠
诚。)
-――从语言、行动、神情体会中心
(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A.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
设计意图: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
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B.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A.自由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片段令人感动?
(老班长非常辛苦,寻找食物极其艰难。他是用革命的意志,
对党的忠诚在坚持。)
B.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地摸”等重点词朗读。
(3)学习“耐心劝导小梁”片断
“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告
诉别人。”
“指导员把
你们三个交给我。……我怎么向党汇报?难道我能
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难
出来了’?”
A.说出内心感受,为什么让你感动?
(老班长意在稳定小病号的情绪,保护
他们的身体,坚持走出
草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他宁愿为别人操碎心,也不让别人为他
有半点
忧。)
B.指导朗读
(4)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A.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并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
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B.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
化?
设计意图:“嚼了
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那种欲吃不
能,欲罢不行的神态,反映了老班长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
为病号
吃苦,为革命受难的高贵品质。病号不吃,老班长“皱起眉头”;吃
了,“脸上的皱纹舒
展开了,嘴边露出一丝笑意”。强烈的对比,鲜
明的映衬,把他为谁忧愁、为谁欣喜,为啥痛苦、为啥欢
乐表现得
一清二楚。
85
C.指导朗读“我端起搪
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
送不到嘴边。”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5)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A.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B.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
临终前仍念念不忘
自己的责任,不忘党的重托,不忘奉献最后一分光和热。)
C.指导分角色朗读。
(注意读出老班长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
关爱。战士们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最后悲痛欲绝、催人
泪下的呼喊。)
四、品味金色,升华情感
师引: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
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用
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嘱托。
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
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做成的钓鱼钩。在这个
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出示句子)
(1)为什么说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2)深情朗读中心句。
五、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1.作者要用鱼钩教育后代,学习老前辈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现在我们来到革命烈
士纪念馆,同学们能以讲解员的身
份,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述“金色
的鱼钩”的故事吗?
讲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叙述的条
理要清楚,可采用倒叙
方法进行叙述。(2)注意把课文感人的场面表达出来,渲染出故事
的情
境,从而使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作业:
板书设计:
金色的鱼钩-------老班长
长满红锈
忠于革命、舍已为人
闪着光芒! 的崇高品质
教学反思:
86
课题: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品味语言,深刻感受老汉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
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
方法与过程:
积淀情感,让学生在塑造的情境与氛围中感情朗读课文,得到
语感的有效提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语言情境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促进生命的成长。
教学重点::
领悟老汉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与精神。
教学难点:
突出对比,营造氛围。
课前准备:插图、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第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品味语言,深刻感受老汉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
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
方法与过程:
积淀情感,让学生在塑造的情境与氛围中感情朗读课文,得到
语感的有效提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语言情境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促进生命的成长。
教学重点::
领悟老汉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与精神。
教学难点:
突出对比,营造氛围。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有关“桥”的课文?这几篇课文分别写的
是什么内容。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桥》,这篇课文又会写些什么内
容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不理解的词
87
16、桥
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自己解决,也可向学习伙伴请
教,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认读和课文朗读情况。
(1)检查字音、字形
(应注意“肆”的声母
是平舌音,“搀、呻”的韵母是翘舌音,
“疯、狞、淌、瞪、膛”的韵母是后鼻音,“呻、搀、奠”的韵
母是
前鼻音。特别注意“肆”、“奠”的写法)
(2)学生提出难理解的词语,共同帮助解决。
(3)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检查朗读。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3、根据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给课文分段。
(突遇山洪1~6;疏导撤离7~13;桥塌殉职14~23;祭奠英
灵24~27)
三、感受险情
1、让我们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感受灾害突然降临时可怕的一
幕。读
课文第一段,找出文中描写洪水(或雨水)可怕的句子,用
心体会。
2.汇报交流谈体会,感情朗读促感悟: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抓住“像泼”、
“像倒”谈感受。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
不可挡。
A.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
B.比较“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哪一
句写得好?为什么?
C.指导读出洪水的凶猛。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A.“跳舞”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
B.指导朗读。
(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
A.读着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朗读:把你看到的就像魔鬼一样露着狰狞面目的洪水读出来。
3.说话练习:观察课文第
一幅插图(或播放洪灾的录像资料),
结合课文内容,你能说说这样的险情吗?
4.感受人们的紧张
(1)当时的人们是怎样的反应?(随机理解“你拥我挤”、“跌
跌撞撞”、“拥”)
(2)你能想象出男女老少惊慌失措的样子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想像体验情势危急
(3)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是什么感受?(转换角色,体验危
急)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桥
88
突遇山洪→疏导撤离→桥塌殉职→祭奠英灵
第二课时
总第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品味语言,深刻感受老汉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
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
方法与过程:
积淀情感,让学生在塑造的情境与氛围中感情朗读课文,得到
语感的有效提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语言情境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促进生命的成长。
教学重点::
领悟老汉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与精神。
教学难点:
突出对比,营造氛围。
一、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二、感悟老支书的崇高精神 1.洪水如猛兽般袭来,死亡正一步步逼近,北面那座窄窄的木
桥就是全村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桥。当
他们跌跌撞撞地向唯一可以逃
生的木桥拥去时,有一位老汉早已站在了木桥前。请同学们自由读
第二、三大段,想想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汇报。
(1)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A.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B.不说话的老汉会想些什么?
C.朗读。
(2)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
后边!”
(说话简短
有力,以严格的先人后己的党纪控制了局面,组织
大家有序地撤离。短短的一句话里,连用三个感叹号,
足以看出老
汉话语的威严。)
(3)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里报名。”
(对于想抢先逃离危险的党员,老人是冷冷的态度。这样才能
更好地维持秩序。冷冷的是老汉的话,不
会冷却的是一颗为人民群
众的心。)
(4)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
:“你
还算是个党员吗?快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A.抓住“冲”、“揪”、“凶得像只豹子”体会老汉对不服从命令
者的态度。
89
B.指导表情朗读,读出老汉的凶。
C.可是老汉揪出来的
人是谁?把儿子揪出来排到后面,就意味
着他死的危险更大,他不爱自己的儿子吗?从哪里看出来? <
br>(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地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
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
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①抓住“吼”、“少废
话,快走”、“用力推”、“似乎要喊什么”
等词来理解老汉爱儿子。②“老汉似乎要喊什么”,如果他
还来得及
喊,他会喊什么?)
D.既然老汉这么爱自己的儿子,为什么要把他从队伍中拉出来
呢?
E.有表情朗读,读出敬佩。(个别读、分角色读、评读等)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段。
三、学习结尾,抒发情感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到这里祭
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的儿子。
1.师配乐朗诵,再学生朗读。
2.文章为什么要在最后才交待两人的关系呢?
3.想像说话:祭奠时,老太太会在坟前说些
什么呢?那些搀扶
着老太太前来祭奠的乡亲们会怎么哭诉呢?
4.写话抒情:此时此刻,假如
你就在老支书的坟前,你又想怎
么赞颂这位老共产党员呢?大家想一想,把它写下来,最好用上“桥”<
br>这个字。
5.交流
四、理解题意,总结全文
1.文章以“桥”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
2.总结:在灾难面前,一座窄窄的木桥引渡
人们走过危险,走
向安全。后来,这一座木桥倒塌了,可是另一座高大雄伟的桥却在
人们的心中
树起来,那就是――老支书,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支书,
在人民群众生死攸关的危难关头无私无畏、不徇私
情、英勇献身老
共产党员!让我们满怀深情地读课题――《桥》。
五、体味语言,感情朗读
1.这篇课文是根据谈歌的小小说改编的,全文只有五百来字,
却被评选为优秀短篇小说,它好
在哪儿?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可以上网查阅更多“感动中国”的人物故事。
板书设计:
桥―――――老支书
窄窄的木桥前 像一座山
开始发抖 冲上去揪出儿子
痛苦呻吟 用力推儿子上桥
轰地塌了 被洪水吞没了
90
(不朽的生命桥)
教学反思:
17、梦想的力量
课题:梦想的力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6个
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
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
语。
方法与过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
复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
的
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2.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插图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你有什么
梦想。
2.出示课题――梦想的力量。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梳理归纳:(1)课文写了谁的什
么梦想?(2)这个梦想是怎么
实现的?(3)这个梦想力量究竟有多大?
二、速读课文,理解“梦想”
1.自由快速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
的什么梦想”,划出有关句子。
(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91
(2)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3)那我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
洁净的水。
2.补充非洲缺水的资料,。
(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处<
br>池塘。这里常年有1/4学生患有霍乱、伤寒和其他严重的水生寄生
虫疾病。3.1万多居民,却
没有一名医生,1/5的孩子在5岁前就
死掉了。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11亿人口缺水,
而南非洲就有23的
农村和14的城镇近3.3亿人口缺水,整个非洲缺水人口达4亿,
占非洲
总人口的66%。近年来,非洲旱灾频发,因饮用不清洁水引
发的各种疾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万计非
洲人的生命。有关专家
估计,非洲缺水问题还有可能继续恶化和蔓延。)
设计意图:这一资料的补充,能震撼学生的心,也能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瑞恩的心。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指导读出瑞恩的决心大,语气坚。
三、再读课文,明晰“梦想之路”
1.加拿大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孩子们挖一口
井,还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
喝上洁净的水,听起来,这肯定是
一个梦,一个小孩子的梦,一个无法实现的梦。那么,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
(1)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2)指导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
3.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1)瑞恩为攒够70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①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大声朗读。
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瑞恩把得到的钱,都放进
了那个饼干盒里。
②想像:6岁孩子为地毯吸尘干两个多小时,会累成什么样?
③思考:要做那么多额外的家务
活,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
非常不容易。可是他一直坚持下来,干了4个月。是什么使他放弃
玩耍的机会,坚持4个月时间,不怕苦,不怕累,做那么多的家务
活?当时瑞恩心里会怎么想的?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瑞恩得到了同学、老师和其他更多人的支持。
①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a 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着感动了,她决定帮这个富有同
情心的孩子。于是她把瑞恩的事写成文章,登在当地的报纸上。
b
一周以后,瑞恩受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瑞恩筹齐了大
一口井的钱。
c
瑞恩的老师没想到……使瑞恩和同学们跟非洲的孩子们通
上了信。
②想像:当人们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中听到瑞恩的故事后,
92
他们会怎么想的?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三段话。
4.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这一过程的
呢?
四、感悟“梦想的力量”
1.再次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感受梦想成真的喜悦和激动。 2.当瑞恩来到非洲后,站在“瑞恩的井”边时,他会想些什么?
瑞恩和他的父母为什么而激动?为
什么而幸福地流泪?
3.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默读课
文,深入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4.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
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五、畅谈感受,深化主题
读完这篇课文,同学们的心中一定有很多话想说,你可以联系
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你的理解和
感受。
六、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
七、板书设计:
17*梦想的力量
共同的梦
爱心汇聚 家人
认识
不相识
瑞恩的梦
坚持不懈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四
课题: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交流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或者经历过的感动的事,
训练学
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方法与过程:在口语交际中感受人与人之间令人感动的真情。 <
br>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人与人之间有许多值得感动或难忘的事,学
会感恩,并写出真情实感,分享
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完整清楚的叙述出
这件感动或难忘的事。
教学难点:善于表达,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知识与技能:通过交流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或者经历过的感动的事,
93
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方法与过程:在口语交际中感受人与人之间令人感动的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人与人之
间有许多值得感动或难忘的事,学
会感恩,并写出真情实感,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完整清楚的叙述出
这件感动或难忘的事。
教学难点:善于表达,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师补充叙述:我们的身边,时时会发生许多令人感动的事,它
让我们感到人世间最美好的是真善美的情感,让我们终身难忘。当
我们被一幕幕事情感动着,我
们的心灵正一次次得到洗涤。
3.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感动画面或场景,营造表达氛围。
二、抛砖引玉
1.谈话,拨动“琴弦”
同学们,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我想你曾开心
地笑过,痛苦地哭
过;也曾感动过,懊悔过;更沐浴过爱的圣洁,遭遇过烦恼与无奈……
这些情
感是什么造成的呢?你若能把这令你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说
出来,定能感动听众。老师我也有种种的情
感体验,特别是我亲爱
的学生最让我感动。
观看一则公益性: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稚嫩的双
手颤巍巍的
打来一盆洗脚水,要给他妈妈洗脚。
看一部电影简介:一个穷苦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背着病患的
父亲去上学。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中小事入手,引导学生发现
生活中令你感动的事情,为写作选材。
2
.阅读87页口语交际内容提示,说说你通过阅读明白了什么?
想一想你喜欢选择什么内容来和同学交流
?
3.学生整理自己的材料。
4.小组交流:
(1)交流自己感动的事。
(2)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畅,感情要真实。
5.全班交流
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活
动,要求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
让学生”说自己最难忘、最动情的事”,让学生打开记忆的大
门提取
“存货”,发言交流。教师适当进行点拨。(教师多作鼓励性点评)
(三)教师总结。
习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把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突
94
出感动的地方,并注意情感的自然流露。
方法与过程:会在生活中寻找感人的材料,逐步养成留心观察
生活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在叙事中恰到好处地抒情、议论。
教学重点: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分几步写具体。
教学难点:如何选择生活中感动的素材写一件事
,如何把事情
中感受最深的部分一步一步地写具体。
教学准备:每位学生准备一件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把一件事情的
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突出感
动的地方,并注意情感的自然流露。
方法与过程:会在生活中寻找感人的材料,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生活
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在叙事中恰到好处地抒情、议论。
教学重点: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分几步写具体。
教学难点:如何选择生活中感动的素材写一件事
,如何把事情中感
受最深的部分一步一步地写具体。
教学准备:每位学生准备一件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学习例文
1.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一定经历了很多事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同
学,她准备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
件让人感动的事讲给大家听,你
们爱听吗?
2.听例文《天使就在我的左右》:这位同学经历了一件什么事?
他的感受是什么?
3.同学们,刚才我们在这篇文章中体会到了作者巧妙的运用了
在叙事中抒情的方法,让读者深受感动,
这就是我们这次习作中他
们需要尝试的地方。
(1)板书:在叙事中抒情
(2)阳
光使鲜花开放,雨露使禾苗茁壮,真情使人心灵激荡。
写事时,恰到好处地表达真情实感,能够增加文章
的感染力,使读
者产生共鸣。
(3)过渡: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会有喜怒哀乐,在写事
中,如果能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就会吸引读者。
二、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老师知道,你们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一定经历过一
些事情,让自己深受感动,大家愿意
把这件事告诉老师和同学吗?
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次作文《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95
2.板书课题
3.读课题
三、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1.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告诉同学什么?(① 从题目看,这是
一篇记事的文章;②
题目中的“感动”,应把自己的感受最深的部
分写详细、写生动)
2.习作要求告诉我们可以选择哪些事来写?
生活中所发生的令人感动的事,包括难忘的的事。
3.引导小结,明确范围:生活中有些让人
感动的人和事,往往
都是作文的材料,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只要我们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就能感受到。
四、指导选材、拓展思路
1.提示问题,打开思路
①
谁做过哪些好事?怎样做的?为什么做?为什么让你感
动?
②
你经历过什么难忘的事,让你倍受感动?
③ 家里发生什么事使你高兴?其中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
④ 你做错过什么事情?受到老师教育并从错事中记住教训?
⑤
有什么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同学之间的真挚友情使你感
动?
……
2.指名学生回答
指名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值得回忆,印象深刻的事,从不同角
度鼓
励学生举例子,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丰富学生写作内容。
五、提出要求、独立试写
1.一
般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把文章写具体是最基础的,只有写具
体了,才能生动,只有生动才会吸引人。那么怎
样才能把事情的过
程写得具体一些?我们知道一篇文章由几段话组成的,一段话又是
由好多句子
组成的,把每句话的意思写具体了,文章不就具体了吗?
(让学生明白,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
情、心理活动的细
致描写把句子写具体。)
板书:写法: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
2.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重点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学生。)
3.按这次习作的重点讲评。
板书设计:
在叙事中抒情
写法: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
第二课时
总第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把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突
96
出感动的地方,并注意情感的自然流露。
方法与过程:会在生活中寻找感人的材料,逐步养成留心观察
生活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在叙事中恰到好处地抒情、议论。
教学重点: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分几步写具体。
教学难点:如何选择生活中感动的素材写一件事
,如何把事情
中感受最深的部分一步一步地写具体。
教学准备:每位学生准备一件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事。
教学过程:
一、教师选读几篇优秀的作文给学生听。讲出它好在哪些地方。
二、动手练笔,交流修改。
(1)选择学生例文,师指导。
(2)学生动笔习作。生共同点评。
(3)相互朗读习作,相互点评。
(4)自我修改。
三、誊写作文。
回顾拓展四
第一课时
总第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
外令人感
动的人和事,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
自己的学习,并进行
改进。
方法与过程:引导学生朗读、积累关于永不放弃的相关成语。
情感态度价值观:展示、交流本单元课文学习的收获,用多种
方式进行展示。
教学重点:
结合本单元内容,交流学习活动,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
初步学习理
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教学难点: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来的学习收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准备一些以前学过的课文和课外作品,以供交流。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在学习小组里,从课文学习、语言积累、写字、口语交际能
力和习
作能力几个方面,结合课内学习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提高。
形式A:小组内,从上述几方面按顺序逐一交流,学生之间互
相补充。
形式B:每个小组,按上述几方面进行分配交流,小组汇报,
各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97
2.就本组课文学习,交流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法。
(1
)在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中,你在课外阅读了哪些文章、书籍?
你知道有哪些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说给你
的同桌听听。
(2)谁愿把你感受最深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3)你是如何获得这样的收获的?把你的方法讲给大家听,让
别人也学到好方法,行吗?
3.教师引导全班交流,共同回顾。
注意:教师可以请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觉得欠缺的地方,请
大家帮助。
二、日积月累
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然后谈谈各自对这些成
语的理解。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给成语分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
来正确使用这些成语。
2.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个成语,运用在具体的语言
环境中。
3.请学生在摘抄本上,分类摘记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
三、展示台
1.组织学生读课外阅读中令人感动的文章,领会文章的表达方
法,并说说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2.教师根据口语交际和习作中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
引导学生多分析归纳习作中的表
达方法。
四、成语故事
1.阅读成语故事,想想讲了什么,成语的寓意何处?
2.交流:
(1)故事讲了什么,“程门立雪”的寓意是什么?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3.分组讲讲你课外收集到的成语故事。然后把评出的故事大王推
荐给全班同学。
4.全班交流收集到的成语故事。
5.总结:
俗话说,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徜徉
在成语故事里,品读着精妙的
语言文字,感受着耐人寻味的寓意,让我们受益匪浅。
98
一、单元教材分析
组教材以“中国古
典名著之旅”为专题,安排了《将相和》、《草
船借箭》、《景阳冈》和《猴王出世》四篇课文,这几篇
课文都是从
我国的古典名著中节选或根据名著改编的《口语交际.习作5》中,
安排了让名著中
的人物走上舞台──演演课本剧;“交流平台”在学
生具体感受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回顾、总结所感所悟
,“日积月累”
中安排了与古代名著相关六句歇后语,课外书屋内容是要求学生读
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36个生字,会写23个生字,正确书写“召集、商议”
等词语。
2、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感受名著
中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
兴趣。
99
第五组
3、口语交际:让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
4、学习缩写。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教参指定的生字词,会读会写。
2.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
的作用。
3.体会动作描写的写作效果。
4.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故事中多角度去发现、领略人物
形象与品质。
5.通过对古典文学的阅读,感受文中人物形象,激发对古典文
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1.把握故事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重点在《将相和》。
2.通过具体语句感受人物特点,并通过读表现人物个性。
3.对于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
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
这些词语的意思,读通相关句子,进而读懂课文内容《猴王出世》
四、课时安排1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8 将相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和廉
颇知错就改的优秀品质。 过程与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
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
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遇事要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的道
理。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人物特点,理清各段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自读感悟,讨论交流,写话。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第_____课时
教学时间:2017年__月___日
第____周 星期___
第____节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