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打印版)

萌到你眼炸
638次浏览
2020年08月28日 20:4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社会热点问题-会计毕业实习总结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55人,其中女生30人男生25人。除个别学生学习 有较
大困难外,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均匀,合格率相对较高,但优秀率低。
从语文素养方面 来看,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
文综合学习能力欠缺,课外知识较薄弱,古诗词 背诵积累有待加强。从整
体水平来看,学生受方言生活环境影响,语感不佳,口头和书面表达都有
待提高。一些学生不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不会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理
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能力 差强人意。同时,有大部分学生缺乏家长的
关心、帮助,常常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上课注意力易分散 ,学习效率
低下,需给予特别的关注。另外,某些学生虽然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家
庭的支持度 不高。本学期除做好家长工作外,还需继续在阅读书目上作进
一步的指导,并且尝试利用多种手段提高学 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提高
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水平。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教材于2020年春期正式使用。全册教材继
续 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童年往事、古典名著之旅、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家国情怀、描写人物、思维的火花、异域风情、
幽默和风趣。全册教材共安排六个语文园地和四个口语交 际。每个单元包
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五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
构成一 个有机的整体。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单元,人文主题:童年往事;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
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单元,人文主题:古典名著之旅;语文要素:初步学习
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第三单元,人文主题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语文要素: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
四单元,人文主题:家国情怀;语文要素: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



会人物的内心。 第五单元,人文主题:习作单元,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语文要素: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第六单元,人文主题:思维的火花;
语文要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七单元:人文主题:
异域风情;语文要素: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第八单元,人文主题:
幽默和风趣;语文要素: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其中,第三单元是综合 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没安排语文园地,第五
单元安排了一个“习作例文”,也没再安排语文园地。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本册是在前九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
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 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主
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5、增加了古诗文和传统文化相应的文章选录,也增加了 语文要素培养
的文章选录,加强对学生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
6、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汉字 200个,累计识字3000,完成小学阶段识字任务。写
字18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2300个。
2、读写由识写字组成的词语;读记由认读字组成的词语。
3、朗读课文,要有感情。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
速度(每5分钟不少于300字)。
4、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
解词句,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词句的表达的效果。
5、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清叙
事顺序,领悟表达方法。初步 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学会感受汉字的有
趣,了解汉字文化。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通过动作、 语言、神态的描
写体会人物的内心。通过阅读古今名篇著作,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



对课文的理解。阅读异域风情的作品,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阅读
课文,感受 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
6、略读文章,粗知大意。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
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
7、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
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比较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情实感的把一件
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学习写观后感,学会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尝试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
基本方法,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能根据情境编故事,注意情
节的转折。学会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学会通过漫画鉴赏,表达
自己的真实看法。在写作的过程中,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8、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书写规范。通用常用的修
改符号修改习作。
9、听,能抓住要点;说,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乐于交际,
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稍作准备,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
10、积极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进行展
示交流中发挥作用。学习运用获取的资料,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四、教学重难点
1 、词句训练。在低中年级训练的基础上,提高训练要求,引导学生自
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 际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特别是那些
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朗读训练。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确保朗读的层次性,要使所有学
生有时间和机会练习朗读。
3、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的难点,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思考,
注意读中有悟,重视独特感受。
4、习作训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要切实激发学生写的欲望,培养学
生写的习惯,坚 持将日记、课文训练重点、小练笔和习作相结合,提高写
的数量和质量。
5、积累语言。本学期安排了古诗词和名言警句,重在引导学生了解中



华优秀文化,不断积累语言。
五、教学措施
1、 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
语文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语文、用语文的人,
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关注的 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让生养成会
学习爱学习的习惯,这学期将继续关注以下良好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
(2)能够自学课文的习惯。特别是精读课文,如何让学 生自己抓住重
难点,学会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达方法。通过
略读课文 学习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3)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以及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
(4)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乐趣。爱写作也愿意写作。
(5)继续加强培养善于倾听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
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学科、社会活动 相结合,开展丰富多
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古诗诵读和优美词句的积累,推广看课外书,丰
富 学生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4、培养阅读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1)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其写作,强调真情实感的再
现,给予写作技巧的指点,指导 参与各种作文比赛。
(2)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多下工夫,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培养他们
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3)指导写字和朗读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技巧和书写水平。
六、培优补差
教 学中既要注意培养那些优生,也要注意帮助后进生,缩小优秀生与
后进生之间的差距,使全班同学都能在 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主要措施有:
1、作业面批、有错及时改正。
2、课堂上优先提问、优先解难。
3、结合学习情况老师抽时间个别辅导, 请班级里的优秀生为其结对辅
导。
4、与科任老师、家长经常联系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5、鼓励为主,及时表扬。
6、重视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恒,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七、课题研究
1、本学年我们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是:如何提高高年级的写作能力。
2、具体实施措施:
(1)采取整体设计、专项突破、全方位推进的策略。从系统的角度
整体设计实验,总课题组进 行整体运作,与此同时各项专题并行研究,力
争在专项上突破,最后将各项专题研究进行整合,全方位推 进小学语文课
堂教学改革。
(2)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课题组成员围绕本年段的研究专题, 一
是以年级组为单位的综合性备课,强化学科间横向联系;二是以大学科组
为单位的大组备课, 强化同学科的纵向联系。在备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
际重新整合教学内容,预测课堂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 ,并把解决的思路和
措施备出来,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动态发展的思想。
(3)认真做好搜集、 积累、整理和提升资料工作。重视日常的搜集
和积累,有针对性的积累资料,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搜,集体 备课、研究教
材、分析学生、教学设计等,开展案例研究。
八、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组教材以“童年往事”为专题,安排了四篇 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等项教学内容。四篇课文有展示古代儿童 生活画面的《古诗三首》;有著名作家萧红回
忆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快乐的《祖父的园子》;有著名 作家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
还有陈慧瑛描写一位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梅花魂》。
二、教学目标
阅读本组课文让学生感受到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因为有了梦想而精 彩。
透过一篇篇风格各异的课文,看到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
三、教学措施
1.教 学时,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本单元的语文素养。让学生通
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 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和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
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配合“童年”这一专题,在课后安排了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多项教学内容。“口语交际”和“ 习作”安排了“说童年”
和“写童年”等内容。 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如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的方法,
积累激励少年惜时奋进的古诗。教师应从整体上把握本组的教学内容和编排特点,把理
解内容和体会感情、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运用、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实现教学效果的 最优化。
2.指导学生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围绕作文要表达的思想
感情选择事件,要选择最能表现作文中心思想的事件作为材料,把事件的主要部分写具
体。每件事都有起 因、经过和结果这样一个过程,只有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给读者的印
象才能完整而深刻。
3.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该单元的整体认识。
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

古诗三首
1.自主学习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
园杂兴》(其三十一)。
3.理解古诗的大意。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祖父的园
1.学会文中生字新词。
2.默读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2
自读自悟。
朗读感受。
教学要点 课时

3
教学建议
自主、合作、
探究。
有感情朗读。



子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
受。

月是故乡

1.学会生字新词。
2.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那几个
场景。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理解课文,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

1
课前阅读。
自读自悟。
感知童趣。


梅花魂
1.学会文中生字新词。 品读欣赏
自我感悟
1 互相交流
深入探究
2.默读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
的眷恋。
3.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学习
梅花的这种品格。
4.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
感的方法。
口语交际:1.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
走进他们
的童年岁

爱生活。
2.具体有序地说出自己了解的对象童年有趣的事
情。
3.要把内容讲清楚,讲具体。
4.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习
惯。
1.把受到感触、感到长大的瞬间写具体,记录真

2
1
自主选择
放手交流
培养信心
提高能力
互相交流,
打开思路。
阅读范文,
掌握写法。
自评互评,
学会修改。
习作:那一实感受。
刻,我长大2.学会用恰当的方式感恩。
了 3.体验“长大”的自豪,理解“长大”的内涵。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

语文园地

1.了解和掌握文章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2.想象情景,了解句子表达方式的特点学会仿写。
3.理解古诗《游子吟》,体会到母亲对孩子深深的

2
自主、
合作、
探究



爱。
1、古诗三首
一、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昼、耘、供、稚、漪”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 字形;正确
书写会写字“昼、耘、桑、晓”;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4.体会古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
四、教学课时: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
2.理解词语。
让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
的理解。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学生熟读古诗。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比赛读。
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赏析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小组交流:这两句诗写了什么内容?(农民劳动的繁
忙景象。)(板书:辛勤劳动)
(2)想象交流;(3)教师小结:
2.赏析诗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抓住儿童神
态、动作,想象儿童会说些什么。用 自己的话描述自己想象
到的当时的情景。
(2)你们了解了这些孩子的什么特点?
(3) 小组交流:从“童孙”“学种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了解写法。
(1)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什么为写作题材?(农村生活。)
(2)作者是怎样描写农家生活的 ?(作者抓住农家生活的
片段,运用通俗的语言,如“耘田、绩麻、村庄、儿女、
童孙、耕织、种瓜”等词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课堂总结,拓展阅读。
搜集并阅读《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其他诗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指导书写 。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重点指导读准“稚”。
(3)指导书写会写字“晓”。
2.理解词语: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
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学生熟读课文: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
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 .指名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闭眼想象,然后找同学说
一说,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场景。全班同学齐读 诗歌。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1)作者在这首诗中抓住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
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 眼光欣赏稚
子的情趣。
(2)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
(3)全诗 形色兼具,赏心悦目;声意俱美,悦耳赏心。绘
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板
书:以冰为钲 自得其乐)
(4)全诗突出一个“稚”字。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学生练习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2.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六、课堂总结,拓展阅读
1.《稚子弄冰》 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七言绝句。全诗
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
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2.搜集并阅读杨万里的其他诗句。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4.理解课题。
(1)指名解题。
(2)小组交流:看了诗题,你想到什么?
(3)全班交流,教 师小结:“村晚”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
可以知道这首诗是描绘乡村傍晚景色的。
5.谈话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者雷震一起去欣赏乡
村傍晚的景色。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指导书写 。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二次修改
二次修改



(2)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重点指导读准“漪”。
2.理解词语: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
诗中词语的理解。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学生熟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比赛读。
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图片后自由朗读全诗。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1)交流学习: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2)交流学习: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朗读, 教师小结:这首诗摄
取的画面不大,写景则集中在池塘上,写人则集中在牧童
上,又都紧紧围绕 着“村晚”二字落笔,把人引入了江南
优美的田园之中,使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充满着向往。
诗家有“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说法。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交流了解朗读节奏。
2.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六、总结课文主旨。
七、课堂总结,拓展阅读
搜集并阅读描写儿童生活的其他诗句。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2、祖父的园子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的“蚱、晃”等11个会认字,会写 “蝴、蚂”等14个会写字;会读“蚂蚱、
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 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
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说说园子里有什么,“我”在 园子里做什么,祖父的园子



有什么特别之处。
3.体会“我”在园 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和对祖父的思念。感受作者童年生活
的情趣。
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 表达自己的感情。
三、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
1. 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 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祖父的
园子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
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教师总结
(1)1—3自然段,写记忆中的园子。
(2)4—15自然段,写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
(3)16—17自然段,写园中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
的。
(4)18—20自然段,写在园中玩累了,可以快乐地入梦。
四、细读课文,初感园子
1.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我”对园子的印象。
2.有感情地读这几段话通过适当的语气读出来。
五、图片展示,欣赏园子
多媒体出示“祖父的园子图片”,学生用感官来感受园
子的热闹和生机勃勃。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朗读课文1—3自然段。2.谈话导入新

二、细读品味,体会文意
(一)走进“园子”,感受童趣。
(二)走近祖父,感受慈爱。



1.作者在园子里是那样的淘气,那 样的调皮,祖父是怎样
对待她的,阅读课文5—14自然段,标出有关句段,细读
感悟。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评价,相机引导以下问题。
(1)从“慢慢”你感受到什么?
(2)文段描写了祖父的几次笑?
(3)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三)走进景物,感受童年生活的自由自在。
1.自由读课文16、17自然段,了解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2、花开了,……太阳也不知道。
(1)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
(2)互相交流,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3)教师小结:
三、回顾总结,延伸拓展。
四、回归全文,领悟写法
1.小组交流: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
趣、真实,吸引读者?
2. 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 自己的
感受,把“我”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作者的
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 作、语言、心理描写,读
了课文,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3
*
月是故乡明
教学目标:
1.会认“徘、徊、渺”等1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燕”。
2.默读课文,能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3.学会 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评点方法,记下自己阅读作品时的感受、理解、评
价和质疑,与作品展开对话。
4.尝试以散文的形式表达你自己对故园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默读课文,能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吟诵古诗,导入课文题目
1.古人最爱用诗词吟诵月亮,你们想到了哪一首诗?
2.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3.简介作者。
二、 初读课文,感知往事和经历
1.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
3.自主阅读。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在文中做批注。
4.全班交流,感知往事和经历。
(1)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
(2)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简要概括作者由月亮想 到的往事
和经历吗?(板书: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做梦)
三、 再读课文,感悟作者内心
1.引导交流:作者写了哪些地方的月亮?
2.品读描写外国月亮的部分。
(1)交流:你有什么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又是怎样的?
(2)师生合作朗读。
3.品读描写北京燕园月亮的部分。
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作者内心的感受是怎样的?
4.品读描写故乡月亮的部分。
(1)季羡林爷爷心中故乡的小月亮又是怎样的呢?在文中
找出描写故乡的月亮的语句,用横线画出来。
(2)指名学生朗读。
5.教师小结:外国的月亮再美,北京的月亮再好,我永远忘
不掉故乡的小月亮。对比之下,故乡的小月亮究竟好在哪里呢?
四、回读课文,感悟表达
1.感悟写法。
2.季羡林爷爷已经功成名就,为什么还对那个小山村念念不
忘呢?
3.作者只记得那些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吗?除了记得
在故乡发生的事,他还记得故乡的什 么?
4.在作者心中故乡的水又是怎样的呢?
(板书:景——月、水)
5.作者写故乡的月亮是为了表达思乡之情,他为何要写故乡
的水呢?
五、布置作业,搜集诗文
请大家课下再搜集一些思乡的其他古诗,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4* 梅花魂
教学目标:
1、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香、漂泊、唯独” 等
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 情是怎
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题
板书课题。“梅花魂”的“魂”指的是什么?
二、出示自学目标
1、掌握课文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
样的思想感情?
三、检测学习情况
1、检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理解词语的含义:畏惧、颇负盛名、眷恋、稀罕 。
4、理清叙述的顺序。讨论作者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从
这些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四、再读课文谈谈体会
1、学习第一件事。
二次修改



① “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说明什么?②“读到一些诗句
就落泪”是因为什么?
a、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
b、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
2、学习外祖父的另两处落泪(即第三 、五件事)
3、交流学习第二件事。
(1)读第三自然段,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
独钟?
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b、“清白”是什么意思?“沾污”又是什么意思?
c、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思想)从何而
知?(“这清 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
4、“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
a、梅花的秉性象征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b、此时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
c、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中华民族
的精神、气节)
5 、外祖父保存这幅梅花图是为什么?现在他把它送给外孙女
又是为了什么?(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秉性、 这种气节。)这就是
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6、学习最后一段
1、说说这段对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点明中心)
2、回顾全文,口头概括本文的中心。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当堂训练
抄写课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口语交际 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2.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说出自己了解的大人们童年生活中有趣的事情,表现出学生
自己的真情实感。
3.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耳闻目睹为基础,做到把内容讲清楚,讲具体。
4.在学生精彩的交流 中,进行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



养良好的所说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反映大人们童年难忘生活的片断,讲述大 人们的童年故事,使学生感到童
年的纯真、美好,激发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的情怀。
教学难点
把故事讲述清楚,讲具体,并能注意表达方式,使其能引起听众的兴趣。引导学生
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交际与习作的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二、明确交际要求。
(一)阅读课本,了解交际要求。
1. 读教材13页,说说这次口语交际给我们提出了哪些 要求?
2.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3.说说这次口语交际可以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来讲?
下面的表格仅供参考。
提问对象
邻居阿姨
爸爸
……
问题一
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那几篇
课文?
问题二
干过什么傻事?说过什么傻
话?


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是什么? 下课后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4.小组交流:本次口语交际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1)可以从这些方面提问:他们小时候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
和社会生活中难忘的事情……
(2)提问的时候,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3)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一边听一边做简单的记录,不
要随意打断别人。
(4)整理记录。
三、互相交流,汇报交际。
四、欣赏范例。
1.小组交流对以上交际范例的评价。
2.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五、教师小结,鼓励积累。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教学目标 1.在习作中记录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
己受到感触、感 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2.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学会 用恰当的方式感恩父母、感恩老
师、感恩社会。
3.体验“长大”的自豪,理解“长大”的内涵。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
在习作 中记录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
受到感触、感到长大的那个瞬 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教学难点
在习作中把受到触动的那个瞬间写具体。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交流激趣,导入课题。
二、课件展示,引导选材。
1.出示课件
2.小组交流:你从哪里可以看出资料中的“我”在那一刻长
大了?结合课文插图,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 ,你还能从哪些地方
看出一个人在那一刻长大了?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分类总结。
(1)品德方面:(2)学习方面:(3)能力方面:(4)友情
方面:
4.独立思考: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寻找让自己觉得忽然长
大了的某一个瞬间、某一件事情。
5.小组交流:介绍让自己觉得忽然长大了的某一个瞬间、某
一件事情。
6.全班交流,教师评议。
三、互相交流,拓展思路,指导命题。
1.怎样根据要求写出感人的文章?
2.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并板书:
(1)选择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2)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3)要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
(4)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3.指导命题:
(1)可以用“那一刻,我长大了”做为习作的题目。
(2)可以根据选取的材料进行命题。
(3)可以根据自己最深的感受对习作进行命题。
(4)可以把自己受到的教育或启发做为习作的题目。
四、欣赏范文,把握技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独立习作,教师巡视。
1.明确习作要求。
2.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提醒学生格式
要正确。



二、全班交际,师生评议。
1.习作完成后,自己阅读并修改,保证句子通顺,没有错别
字。
2.以小组为单位 ,每个同学把自己的习作在小组里读一读,
小组同学互相评议,提出修改意见。也可以大家一起帮助修改 ,
并选出最好的一篇习作作为小组的代表作。
3.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优秀学生习作。
(1)学生自由阅读。
(2)自由发言,进行评议,发现亮点,提倡借鉴。
4.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存在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习作。
(1)学生自由阅读。
(2)自由发言,进行评议,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3)集体交流,进行修改。
5.小组交流。
(1)把自己独立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小组同学听,和同学一
起分享当时的快乐心情。
(2)互相评价:从哪里感受到了当时的快乐心情,哪些地
方没听明白。
七、自我修改,誊抄习作。
1.请同学们根据交流情况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试着用好修
改符号。
2.小组内交流再次修改后的文章。
3.把自己的习作认真誊抄。
八、教师小结,鼓励积累。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和在不动声
色的叙述中抒发感 情的两种方法。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选择情景进行仿写;了解句< br>子在表达上的特点,学会照样子写一写。
3.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古诗《游子吟》,体会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积
累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文章中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会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 了解句
子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积累古诗。(重点)
2.了解和掌握文章中抒发感情的方法。(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情境导入
二、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四句话:
(2)问题引导: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多种多样,有 的
比较直接。有的比较含蓄。读一读上面四个小朋友说的话,结合
本单元的学习,看看你都了解 了哪些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小组交流。
(4)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引导交流:
①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人物,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和感悟作
者的思想感情。
②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
加深了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③抓住文章中直接表达感情的句段,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思
想感情。
④从课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中,体会到字里行间蕴含着的
思想感情。
2.练一练,学运用。
小组交流:怎样体会到下面各段表达的思想感情?
3.我拓展,我积累。
在同一篇文章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也不是单一的,为了表
达 的需要作者可能多种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穿插运用。一般的表
达情感的方法有如下三种(出示):
(1)寓情于景:情感的抒发蕴蓄在景物里,即情景交融。
(2)融情于事:情感的抒发蕴蓄在对事件的叙述中。
(3)借物抒情:情感的抒发蕴蓄在对某一物的介绍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读下面的例句,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再选一种情景
仿照着说一说。
1.读一读,找规律。
出示句1:
小组交流,小结:用排比的方法写出阳光的亮、 刺眼,同时
又生动的描写了蚯蚓、蝙蝠害怕光,富有童趣。
出示句2:
小组交流,小结:用拟人和排比的方法写出了天气的炎热。
2.练一练,学运用。
小组交流:从“忙、冷、吵、静、快、辣”中选一种情景,
仿照上面的句子说一说。
(二)下面的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想一想,照样子写
一写。
二次修改



出示句1:
(1)小组交流: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学生交流发言,小结:这是对比。文章中明确提到了“对
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 ,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
爱的小月亮。”这样对比描写更能突出作者对故乡月色的喜爱,
更能表 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出示句2:
(1)小组交流: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交流发言,教师小结:“这里的桂花再香 ,也比不上家
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杜甫的“月是故乡明”
如出一辙。从这 句话中表现出母亲浓浓的爱乡情。
出示句3:
(1)小组交流: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交流发言,教师小结:姑爹的小船和精致的乌篷船对比,
说明承载父爱的小小渔船的亲切 难忘,更显出了父爱之深挚。
五、学习“日积月累”。
1.自读古诗。
2.(1)师范读,学生跟读。(2)学生练习朗读。
(3)解题:古人把离家在外的人叫“游子”,“吟”是朗诵、
唱,是诗歌的一种形式。
3.简介作者: 4.简介创作背景:
5.解释重点词语。
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儿女。
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
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 着子女。
6.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7.教师小结:
六、当堂训练:
1.背诵并默写《游子吟》。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游子吟》整首诗的意思,再把整首诗
默写一遍。


第一单元 单元反思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组教材以“古典名著之旅”为专题,安排了四篇 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交流
平台、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项教学内容。四篇课文有根据我国著名古 典历史小说《三
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改写的《草船借箭》;有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景阳< /p>



冈》;还有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的《猴王出世》;有根据《 红楼梦》
第七十回选编的《红楼春趣》。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最大的特 点是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学生对这
两个方面也较感兴趣,教学中并要结合小学生的认 知实际,指导学生重点感受这两个方
面,在阅读和感受中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本单元课文都是由原 著节选或改编而来
的,教学时要注意由此生发开去,注意适度拓展,引导学生初步接触原著,了解相关资
料,阅读某些章节,启发学生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本单元配合“古典 名著之旅”这一专题,在课后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等多项教学内容。通过选文 、改编、排练、表演课本剧使学生进一步感悟鲜
明的历史人物的形象;“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 积月累”“快乐读书吧”都从不同
角度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帮助学生学习阅读名著的方法。目的是 引领学生自觉走
进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
三、教学目标
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
方法。
四、教学措施
(1)教学时,引导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这是本单元的语文素养 之
一。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
特别 是提升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指导学生学习写读后感。这是本单元的又一语文素养。教 学中可以首先借用
范文让学生了解读后感这种文体;引导学生选择书或文章中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两个内
容,写出自己真实、具体的感受。建议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课文或自己读过的其他名著
进行选材 和命题。
(3)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五、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2
教学建议
自主、合作、探究。
感情朗读。
5.草船借箭 1.理清顺序,了解内容。
2.明确文题,理解“借箭”。
3.了解人物特点。
4.学习阅读古典名著。
6景阳冈 1.理解课文,了解打虎经过。
2.理清顺序,了解内容。
3.感情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
2 课前阅读。
自读自悟。
感知人物。



4.积累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7.猴王出世 1.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体会
古典名著的语言美。
2.联系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
3.了解石猴出世、成为猴王的经过,
体会石猴性格特点。
1 1.放手自学,理解课
文,了解内容。
2.充分朗读,感受语言
丰富优美。
3.理解词语,积累方
法。
8红楼春趣 1.大致读懂课文内容。
2.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学习人
物描写的方法。
3.品味本文语言,初步学习鉴赏小
说的技巧
口语交际:1.在表演中进一步感受课文故事情
怎么表演
课本剧
节曲折生动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
特点,感受中国名著的魅力,激发
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习作:写读1.帮助学生认识读后感文体,明确
后感 要求,掌握写法。
2.在习作中感情要真实具体。
3.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
5.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
书”的习惯。
语文园地

1.掌握理解古典名著中与现在说法
不同的语言的方法。
2.理解古典名著中的词语,积累词
语;了解古典名著中鲜明的人物形
象。
3.理解《鸟鸣涧》,积累古诗。
5、草船借箭
教学目标:
1.认识“ 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
探听、幔子 、私自、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1 自读感悟
教师引导
1 放手学生选文、改编、
排练、表演。
重视评议,鼓励为主,
恰当指导,引导学生把< br>课文中的叙述语言改
编成人物对话。
2 阅读提示及例文,了解
读后感及写其作用。
出示范文,自主阅读,
掌握写法。引导围 绕本
单元课文或同主题文
章写读后感。引导学生
自改互评。
2 自主、合作、探究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3.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
4.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
3.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
2、交流
(1)你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2)你读过《三国演义》吗?你知道其中的哪 些故事?你喜欢其中的哪些
人物?教师总结:(课件出示)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作者罗贯中。小说以汉末三国历史和
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全书共一百二十回,故事起 于刘关
张桃园三结义,止于东吴灭亡,描写了汉末及三国时期的社会斗争和广泛
的社会生活。在 《三国演义》这本书里,诸葛亮是被作为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来歌颂的,作者对他是崇敬和赞美的,特 别对他的智慧,更是着力
进行渲染。
3、板书课题: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草船借箭》
4、齐读课题,释题。
二、检查预习
1、简介故事背景(先让学生交流资料,然后教师出示课件总结)。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 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操
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 来抵抗曹操。刘
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
刘联合 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2、认读生字词语。
妒忌 都督 曹操 推却 迟延 探听 私自 调度 水寨 擂鼓 呐
喊 支援 丞相 军令状 自有妙用 神机妙算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草船借箭的原因是什么?
(板书: 瑜 妒忌亮)
2、课文主要写( )由于妒忌( )的才干,要( )在
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 )“借箭”,
挫败了( )的暗算,顺利的借得十万箭,使得周瑜不得不叹服。
四、细读课文,梳理脉络。

二次修改



1、指名读课文,完成问题。
(1)课文的哪几段落分别写了诸葛亮“借箭”的原因?
(2)哪几自然段写了诸葛亮“借箭”的经过?
(3)“借箭”的结果是怎样的?
2、读后汇报。 3、总结全文,分清前因后果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
1.孔子曰,温故而知新让我们先来回顾本文的主要内容。
草船借箭的起因是(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借造箭来陷害),经过是
(诸葛亮巧用草船向曹军借箭),结果是(诸葛亮如期 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2.课文写谁借箭?(诸葛亮)相机板书
二、浏览全文,你认为文中哪一个词语最能概括诸葛亮的精彩表现?请在
文中快速找出来。 (神机妙算)
神机妙算的意思是指有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
于根据客观形势来决定策略。
三、品读感悟“神机妙算”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诸葛亮有着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 和预见性
呢,请同学们小组内读课文5~9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相关句子,并在旁
边做批注。 (学生小组学习)
汇报:a.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那么这样的天气会不会是巧合呢?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b.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 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
到第3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老师认为这个句子不够简练,直接改成:
直到第3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 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直到第3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同桌互读这两段话,说说你的理解。(学生交流,指名说)
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对天气了如指掌,熟
知天文。相机板书:知天文
怪不得周瑜一声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知天文让诸葛亮算准了大雾天,他又是如何巧妙找准借箭的地理位置
的呢?学生汇报:
a.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b.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
鼓,一边大声呐喊。
c.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
曹军水寨受箭。
d.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20多里,要追也
来不及了。
为何要强调船头与船尾的方向呢,与返回时顺风顺水有关系吗?
(这样便于 船身身均匀受箭,保持平衡,调转船头的时候,滚滚长江
东逝水,返回时顺风顺水,速度更快,更能体现 诸葛亮巧谋划,晓地理。)
相机板书:晓地理
让我们身临其境,进一步感受诸葛亮精彩的借箭过程。(播放视频)



看完视频,你想说什么?(指名说)
诸葛亮方方面面考虑得那么周密,那么成熟,那么滴水不漏,难怪 周瑜一
声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草船借箭的成功,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 ,那就是他算准了曹操不会派
兵,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学生汇报。
a.诸葛亮笑着说:“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
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指导朗读,读出诸葛亮的料事如神,胸有成竹。
男女生读,小组读,师生读。
b. 曹操果真如此,他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
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 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
不让他们近前。”
从曹操的话中能感受到什么?(曹操生性多疑)
请大家在读这两段话,说说文中用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语
言描写)
你还知道哪些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相机板书:神态描写、动作描
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
草船借箭之所以成功,不仅因为他了解曹操,还以为他了解谁?(鲁
肃)鲁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 人?从文中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c.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 然
不提借船的事。(指名读)
哪一个词语最能体现鲁肃的性格特点?(果然)
果然”一词不仅可以看出鲁肃忠厚老实,正直守信的性格特点,还能
体现诸葛亮对鲁肃 的了解,知道他不会把自己的计划告诉给周瑜,可见诸
葛亮真的是懂人心。 相机板书:懂人心
诸葛亮不仅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还懂人心,难怪周瑜一声长叹:“诸
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 上他!”
四、拓展小结:
五、作业布置:
1.推荐阅读《诸葛亮全传》和《三国演义》。
2.继续搜集三国相关的谚语、歇后语等。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6、景阳冈
教学目标:
1.认识“倚、著”等19个生字,会写“冈、饥”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晌午、筛酒”等词语。
2.指导学生遇到难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
3.默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把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弄清楚;能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
的部分。
4.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



5.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 松的性格和打虎的
经过;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直入主题
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讲述了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故事,书中刻< br>画了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课件出示课本资料袋中的插图,引导学生
交流了解的人物及其绰号。 )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节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二回中的一个精彩片
段《景阳冈》,通过学习 了解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中的武松。(板书课题:
景阳冈,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学课文,扫除生字障碍读懂词语,理清课文结构。
1.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如“筛酒、哨棒”等,可以猜一猜意
思。
(1)默读课文,猜一猜词语的意思,自读生字并组词。
(2)小组交流,互相订正。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①哨棒:一种防身用的棍棒。
②筛:斟。筛酒,即斟酒、倒酒。
③客官:旧时酒家对顾客的尊称。
④如何:这里是“为什么”的意思。
⑤但凡:凡是,只要。例:但凡过路的旅客,没有一个不 在这儿食宿,
因为这条道上旅店仅此一家。
⑥榜文:官府的告示。榜,古代指文告,像现在的布告。
⑦却把大虫吓唬我:却用老虎吓唬我。“把”相当于现在的“用”字。
“大虫”指老虎。
⑧过往客商: 来来往往的运货贩卖的商人。
⑨请勿自误:请不要使自己受伤害。误,受伤害。
⑩印信:本课指官府的图章。
2.快速浏览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再
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喝酒---( )---( )---( )
3.小组同学选择组内同学普遍认为最精彩的一部分交流探究。
三、欣赏影视,感受人物。
1.多媒体播放“武松打虎”影视片段,学生欣赏。
2.根据影视片段的内容,结合初读课文 的感受,试着用一个字或词语
概括自己心目中武松的形象,把自己想到的字或词语写在课文插图“武松打虎”旁边的空白处。教师巡视,利用投影展示几位写得好的学生的
字和词语,鼓励学生评议交流 。(豪爽、勇武、勇猛、勇敢、机智、神
勇、机敏、机灵、威风、威武……)
四、指导朗读:
学生学生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

二次修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
2.抽查四人小组读“武松打虎”段落。
二、景阳冈打虎时,抓动作见特点
你觉得最精彩的是哪部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
1.这一段表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从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来?
2.引导板书:机智勇敢 武艺超群
(1)那只大虫双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
从半空里蹿下来……
“蹿、掀、吼”写出了虎的气势,虎的声势,写虎是为了写人,虎
如此有气势,那么打虎的武 松就更也不得。这是反衬的手法。
读时速度可以快些,读出虎的声势、气势。
(2)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
下地去……
感情朗读,读出武松的勇敢无畏。
(3)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 背后……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一段话里连用了许多个“闪”字,能否换成“躲”字呢?
(“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 的手段,准确刻画了武松在遭到
大虫的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的动作。“闪”这个动作,具有突< br>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而“躲”却显得很被动。这
样,充分说明了这一个连一 个的“闪”字,绝不是重复、雷同,而凸现
了武松的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描写武松时,用 “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
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 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
致地刻画了武松过人的高大形象。
(4)感情朗读。
3.小组讨论:这段是通过什么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通过人物动作的
描写。
五、 打虎前抓喝酒,写语言见特点
1.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打虎前喝酒,和店家的对话,
自己的心理活动。)
2.快速默读这一部分,画画相关的句子,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3.引导,并板书
豪爽、倔强、勇敢、酒量惊人、胆量过人。
4.你是通过哪些句子体会到武松具有这些特点?
(1)豪爽
这酒真有气力!
(2)倔强
原来这样。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
(3)勇敢
就有大虫,我也不怕。
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
(4)酒量惊人



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
但凡客人来我店,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
(5)胆量过人
武松听了,笑道:“……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就有大虫,我也不
怕。”
武松看了,笑道:“……我怕什么!”
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
武松自言自语道:“……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
(6)好强
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
5.这些内容和武松打虎有什么关系?
(这一段虽然不是重点段,但是对于武松性格的刻画起 到了一定的作
用,通过武松的话语和心理活动描写,使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更加
鲜明,也为 下文作了铺垫,对于人物的刻画是必不可少的。)
六、拓展阅读
《水浒传》就写了108条 梁山好汉,就武松还有很多章节很多精彩的
故事,李逵也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他也曾经打死过老 虎,他有
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课后去阅读《水浒传》,你一定能感受到阅读的
乐趣。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7 猴王出世
教学目标
1.会认“芝、遂、迸”等1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呵”。
2.用学到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读懂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3.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特点。
教学重点
*



运用学到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读懂课文。
教学难点
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小说《西游记》。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 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 西游记》动画片主题曲《猴哥》。这首歌唱的是
谁?(孙悟空)他是四大名著中《西游记》的主人公之一 。
2.这本书你们看过吗?那么在《西游记》中,你最喜欢
谁?能用简单的话语来说一说你喜 欢这个人物的理由吗?
3.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课文《猴王出世》。板书课文
题目。生齐 读课文题目。(板书:猴王出世)
二、 检查预习,关注提示
1.你是怎么预习这篇白话文的?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
3.本文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三 、初读课文,了解出世
1.学生默读课文,找找阅读提示里那两个问题的答案。
2.学生交流:石猴是从哪儿来的?结合课文说一说。
3.石猴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4.根据这两个问题,可以把课文分为两 个部分。(板书:
出世、成王)读到这里,石猴给你留下的印象又是怎样的呢?
四 、 品味语言,感悟形象
1.学习“猴王出世”这个部分,品味文章语言的精练。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想为
什么喜欢。
(2)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①指名读,你仿佛看到了石猴在干什么?
②读这段话,体会语言的韵律和节奏,读出石猴的快乐
和自由。
(3)提问:这句话有哪些特点?
(4)细细品读,把握这句话中的语言规律,读出活力。
(5)在朗读中,你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石猴?在句子
旁边写上批注,全班交流。




2.研读“石猴成王”这个部分,感受语言的魅力。
(1)快速浏览“石猴成王”这一部分的内容,请找出自
己喜欢的句子,在旁边写上批注。
(2)组织交流,引导品味、感悟语言。
①石猴是怎样跳进水帘洞的?学生边读边模仿石猴的动
作,体会石猴进洞时动作的轻巧。
②朗读这句话,体会石猴的勇敢。文中还有一处体现了
石猴的勇敢,请找出来。
(3 )众猴连呼了三声,只有石猴回应并要求进去,对比
之下更体现出他的勇敢。众猴看到石猴进洞后都有哪 些表
现?
①读句子,圈出动词。结合表演理解“伸头缩颈、抓耳
挠腮”。
②指导朗读,体会其他猴子的胆小。
五 、 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1.你还知道《西游记》中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吗?
2.《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的语言非常
优美。请同学们一定要好好读读这本书。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8
*
红楼春趣
教学目标
1.认识“恰、屉、嫣”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喇”。
2.用学到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读懂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3.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运用学到的阅读名著的方法读懂课文。
教学难点
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小说《红楼梦》。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 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对《红楼梦》这本书有哪些了解?
2.《红楼梦》这部伟大的古典小说是清代曹雪芹历经十
年所创,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
3.今天我们就通过《红楼春趣》这个故事走进《红楼梦》。
4.这个题目是后人所加,谁能猜猜题目的意思?
二 、初读故事,指导方法
1.默读课文,给这个故事换一个题目。
2.读课文的第一步是要扫除字词障碍,你会怎么做呢?
3.指导学习本课生词。(课件出示词语)
(1)指名学生读这几个词语,老师相机正音,齐读。
(2)谁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猜猜它们是什么意思?
4.课文中还有难懂的句子,大家也来猜一猜它的意思。
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yuè)子来。
(1)指名学生读句子。这句话描写了什么?
(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 、再读故事,理清人物
1.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2.,快速读课文,把故事中出现的人物都用红笔圈出来。
3.这么多人放风筝,谁才是中心人物呢?为什么说他们
俩是中心人物?
4.请读过《红楼梦》的同学介绍一下人物之间的关系!
四 、品读课文,感悟形象
1.阅读古典名著的时候如何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呢?
2.默读课文,读后思考: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深?
(1)学生自读课文,一边思考问题,一边做批注。
(2)小组交流讨论问题。
(3)全班交流汇报。
3.句子理解



 宝 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
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
过去罢。”
 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
昨日赖大娘送的那个大鱼取来。”
 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
 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
 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
喜,便叫:“放起来!”
 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
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从对宝玉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文中还有一个中心人物——林黛玉。
 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
晦气。”
 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去叫人换好了,就好
放了。再取一个来放罢。”
从黛玉的几次“笑”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那么这个故事表现了什么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
教学目标
1.了解排演课本剧的步骤,能够 根据需要适当改编故事内容,设计符合人物身份、
性格的台词、动作和表情。
2.在编排课本剧的过程中开展小组讨论,引导组内每个人发表意见,尊重大家共同
的决定。



3.通过排演课本剧,进一步亲近名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排演课本剧的步骤,能够根据需要适当改编故事内容,设计符合人物身份、
性格的台词、动作和表情。
教学难点
开展小组讨论,学会轮流主持,引导组内每个人发表意见,尊重大家的共同决定。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主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课本剧吗?谁来说说自
己看过的课本 剧?(《晏子使楚》《咕咚》)
2.这节课,我们也来排演课本剧。
二 、看剧读文,明确步骤
1.学生观看《晏子使楚》课本剧,交流哪个角色演得好。
2.小组 讨论如何排演出这样的课本剧,要做好哪些准备。
3.全班交流汇报演课本剧前的准备。
第一步选文:从学过的课文中选择最感兴趣的故事。
第二步改编:1.根据需要对故事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
2.设计人物的台词、动作、表情,要尽量
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等。
第三步排练:1.分好角色,各角色说记台词,商量该怎
么演。
2.进行排练,可以制作或选用一些简单的
道具,还可以配上音乐。
三 、 分组讨论,落实步骤
1.准备课本剧有3个步骤,我们每个步骤选一个主持人,
每组确定3位 主持人,分步骤主持本组讨论。
由1号主持人主持讨论,小组成员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2.各小组交流汇报。(1号主持人汇报选文决定)
3.故事选好了,现在进行第二步改编。 出示《晏子使楚》
课本剧剧本提问:快速浏览这个课本剧,你发现了什么?
4.以《草船借箭》第2自然段为例,学习怎样给人物设
计合适的台词、动作、表情。
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



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周瑜说这句
话时会有什么样的动作或神情?)
 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诸葛亮会有怎样的表情
或动作?)
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
招待他。
你们认为给两人加上什么样的台词、动作和表情最合
适?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5.由2号主持人组织小组讨论,对本组选定的故事内容
和人物的台词、动作、表情进行改编。
6.课本剧改编好了,可以开始排练了,该如何排练呢?
由3号主持人组织各小组讨论分配角色、选用道具、配
乐等事情。(老师相机指导)
8.各小组积极排练自己改编的课本剧。(老师相机指导)
四 、 上台表演,汇报成果
1.请同学上台表演课本剧片段。
2.引导学生讨论哪里演得好,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五 、拓展延伸,继续排演
课后选择最感兴趣的故事和同学一起读一读,演一演。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习作:写读后感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读后感这种文体,明确读后感基本要求,初步掌握写读后感的写法。
2.在习作中感情要真实具体,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
3.通过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
重点难点:



1.认识读后感这种文体,明确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初步掌握写读后感的写法。
2.按照要求 完成习作,在习作中感情要真实具体,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写
读后感的兴趣。
3.在习作中感情要真实具体。(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激趣,导入课题。
1.引导回忆:同学们最近在课内或课外读了哪些书籍或
者文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这节习作课我们就根据自己的体会,联系生活实际写
一写读后感。(板书:写读后感)什么是读后 感呢?
3.什么是读后感
二、阅读范文,了解写法。
1.呈现读后感例文。
2.学生自由朗读范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边读边
思考每个段落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3.小组交流:阅读范文,从写作方面来说,你感受最深
的是什么?
4.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引导。
(1)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①用一句凝练的话写出自己最深的一点感受。
②紧扣感受,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③自己的体会和认识。(板书:围绕感受,详谈体会)
④联系自己的生活或者是结合社会现象 来谈读书以后
的深刻感悟。(板书:联系生活,再谈感受)
⑤与开头呼应,进一步来强调总结感受。
(2)具体写作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①介绍内容时不能过多的重复原文。
②围绕着文章来具体写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三、选择材料,尝试命题。
1.选择材料。
(1)简介文章内容;
(2)选择一两个片段;
(3)写出自己的感想。
2.命题指导。
四、独立习作,教师巡视。



1.明确习作要求。
2.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提醒学生
格式要正确。
五、全班交际,师生评议。
1.习作完成后自己阅读并修改,保证句子通顺,没有错
别字。
2.以小组为单位, 每个同学把自己的习作在小组里读一
读,小组同学互相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3.小作者读习作,其他学生认真听读。
4.集体评议,说说习作好在哪里,也可以提出修改意见。
5.根据交流情况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并把修改后
的习作认真誊抄在作文本上。
六、教师小结,鼓励积累。
今后,希望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或文章进行阅读,读书时,请同学们时常拿起笔,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做一个“不动
笔墨不读书”的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阅读名著时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学会理解名著中较难懂的词句。
3.掌握感受名著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诵《鸟鸣涧》并背诵。
教学重点



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难点
阅读名著时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学会理解名著中较难懂的词句,掌握感
受名著中人物 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一 、交流平台,指导学法
1.请说说你们读了哪些古典名著。(指名学生说)
2.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四大名著中的精彩片段。同学们回
忆一下,课文讲的是哪四个故事?(指名学生说 )
3.这四个故事中的中心人物分别是谁呢?
4.这些中心人物中,你最喜欢谁?
5.阅读这些古典名著的时候,你遇到了哪些困难?
6.想读懂经典名著很难,我们必须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
著的方法。
 本单元的课文内容理解起来有些难度,如果掌握一
些方法,阅读起来就能够更加顺畅,也能更有收获。
 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如《猴王出世》
中的“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 久,遂有灵通
之意”,我大致猜到这句话在讲猴王很有灵性。
 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语句, 不用反复琢磨,如《红
楼春趣》中“剪子股儿、籰子”等词语,只要知道是与
风筝有关的物品就 行了。
 读《景阳冈》的时候,我借助资料对武松有了更多
的了解,也有了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 我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等,加深了对课文的理
解,得到了更多阅读的乐趣。
(1)指名学生读,齐读。
(2)你从他们的交流中发现了什么?(指名学生说)
7.你还知道哪些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与大家分享一
下吧。(学生自由交流)
二 、词句运用,习得方法
1.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
榜文 印信 驿站 郎中 店家 客舍 货郎 墨客



指名读,齐读。
2.这些词语你准备用什么办法猜出它们的大致意思?
3.哪几个词是课文中的,哪几个词是课外的?
4.同学们找找本单元课文中带有这几个词语的句子。



酒家道:“客官要肉便添来。”
酒家道:“我是好意救你。你不信时,进来看官司
榜文。”
行到庙前,见这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
指名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语意思。
5.猜一猜课外词语的大致意思,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
猜测的。(学生畅所欲言)
三 、 学习方法,运用方法
1.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弄懂这些四字词语的方法。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是怎么知道它
们的意思的。
A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勿
..
自误。
..
B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
........
C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
........
称“千岁 大王”。
(1)指名学生读,齐读。
(2)想一想这些句子是什么意思。(指名学生说)
2.请说一说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指名学生说)
第2课时
一 、 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尾曲《历史的天空》。
2.这节课, 就让我们继续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请
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单元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3.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4.下面句子描写的都是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读一读,
猜猜写的是谁,说说你的理由。
 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
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
硬。
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
然有神仙之概。



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
如刷漆。胸脯 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
千丈凌云之志气。
(1)指名学生读,老师相机正音,齐读。
(2)猜猜这几段话分别写的是谁,说说你的理由。
二 、日积月累,初读古诗
1.师生来玩一个游戏——诗歌挑战赛。
2.谁能来说说你所了解的王维?
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王维的一首古诗《鸟鸣涧》。
4.诗题中的“涧”是什么意思?
5.谁来猜猜《鸟鸣涧》这个题目的意思?
6.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再指名学生读,齐读。
7.我们要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 、品读古诗,感受情境
1.在诗人的眼中,鸟鸣涧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你发现
了这首诗的诗眼吗?(静)
2.为什么觉得诗眼是“静”呢?你从哪里感觉到鸟鸣涧
的静呢?再次默读古诗,想一想,圈一圈,画一 画,哪些句
子、词、字让你感受到了鸟鸣涧的静?(学生边读边圈画)
3.全班交流汇报。
4.同学们再用笔把诗句中的动词用三角符号标出来。
5.除了这些动词,你还从哪些词中感受到鸟鸣涧的安
静?(闲、静、空)
8.再一次走进诗歌,感受鸟鸣涧的静。(全班齐诵古诗)
9.根据理解和感悟猜一猜这首诗诗句的意思?
10.整首诗以动写静,描绘了一个什么样 的画面呢?请
大家观察古诗边的插图,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
境。
11.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单元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安排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以 “遨游汉字王国”为主题,安排了“汉字真有
趣”和“我爱你,汉字”两部分教学内容。 “汉字真有趣 ”通过“字谜七则”“门内添
‘活’字”“有趣的谐音”“‘枇杷’和‘琵琶’”“有趣的形声字”等阅 读材料,引导学
生开展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 /p>



故事等材料,举办趣味汉字交流会等。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我爱 你,汉
字”安排了“汉字字体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书法欣赏”“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法的必要性”“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等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搜集更
多的资料,围绕汉 字的历史或汉字书法,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写一写,调查学校、社会用
字不规范的情况,如,调查同学的作 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等。指导学生写出简单
的调查报告。
二、教学目标
通过 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三、教学措施
1.从“有趣”走向“可爱”。通过活动,学生感受到汉字的有趣,更应感受到 汉字
与生俱来的历史的温度和生命的气息,并升华凝聚对汉字的真诚的爱。
2.从书本走向生 活。学生在活动时除从书本里寻找相关素材外,还可以引导他们到
现实生活里去找,把学习与现实生活紧 密结合起来。
3.从自主走向自觉。应该充分发挥学生活动的自主性,让自主的活动变成学生深入学习的自觉行为。
4.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四、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
汉字真
有趣
教学要点
1.学会制订活动计划,主动地参与活动,较好地完成任务。
2.阅读提供的材料,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有关资料。
3.热爱汉字,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具备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爱你, 1.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汉字 2.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在书法作品的欣赏中,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
4.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5.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教学目标:
1.学会制订活动计划。
2.能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有趣的资料。
3.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并对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通过活动,能够很好地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如何制订活动计划和搜集材料;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并对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
课时

2
教学建议
合作学习
探究交流

3
合作学习
探究交流



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难点:学会制订活动计划;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
教学课时:5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汉字真有趣)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谈话激 趣:同学们,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
但是,你对汉字有哪些了解?
2.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引导。
3.导入课题: (板书课题:遨游汉字王国。)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有趣。
1.布置阅读:请同学们一起走进课本,阅读教材材料,感受汉字的趣味。
2.出示阅读要求:
(1)阅读思考:这五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是有趣的?为什说
汉字是有趣的?
(2)除了上述五种有趣的汉字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汉字现象?
(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学生汇报。
三、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 活动建议:
(1)搜集或编写字谜。(2 )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
故事等材料,和同学交流,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2.指名读活动建议。
3.互相交流: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有关资料?
4.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
(1)查找图书(2)网络搜索(3)请教别人
5.围绕汉字的有趣,有选择地开展活动。
6.学生自由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7.讨论交流,完善活动计划。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二、快速阅读,明确任务。
1.学生读《汉字真有趣》活动建议,思考:
(1)怎样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
(2)怎样更好地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材
料,办一次趣味交流会?
2.课堂交流。
3.根据课堂讨论,填写下面的表格。
种类 特点
现代信息传递方式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

二次修改
三、指导学生,订好计划。
1.活动计划一般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
活动过程等2.分发表格。________小组活动计划方案



活动时间 参加人员 分工情况 活动内容 活动过程
3.学生填写。
4.交流活动计划。
四、自读“阅读材料”。
1.学生阅读。
2.根据自己的计划方案,选择性阅读。
五、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一、活动准备。
1.各小组由小组长负责按计划开展活动,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说明,< br>如联系图书馆,开放学校的图书室,号召学生借用图书等,学校有计算
机室的,要定时向学生开放,并有教师指导。
2.各小组搜集资料后,在小组内交流,并整理与优化资,选出优秀
作品指派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
二、展示交流,成果汇报。
1.同学们,在“遨游 汉字王国”的第一堂课上,我们大家就自行分好了
学习小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大家一定搜集了 不少关于汉字历史
和文化的资料,相信大家在活动中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今天这节课,
就来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
2.各小组按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
字谜小组。 活动过程:(1)查关于字谜的资料;(2)将字谜整理;(3)将字谜分类。(4)
教材中列出的 字谜。(5)刚才猜的字谜是课本上的,①—④是文字谜,⑤
⑥是图画谜,⑦是故事谜语。大家肯定也搜 集或编制了许多字谜,拿出来
和大家一起猜一猜吧。(6)阅读字谜故事《门内添“活”字》。
(7)我觉得小组的力量确实大,通过了小组的分工、合作、实践,我觉得
在综合性学习中少不了组员 的配合、支持。通过对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
我不仅对汉字王国有了一个新的了解,新的看法,还对小 组合作有了一
个新的领悟:团结力量大!我们的展示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汉字谐音小组。
活动过程:(1)查关于汉字谐音的资料;(2)将谐音的歇后语整理;
(3)教材中列出的歇后语。(4)组长介绍: (5)出示歇后语,大家猜一猜。
(6)公布答案:①一清(青)二白 ②妙(庙)妙(庙)妙(庙) ③好久(酒
(7)阅读谐音笑话《“枇杷”和“琵琶”》。
三、评比最佳活动小组或个人。1.学生评选。2.公布结果。
四、畅谈收获。

教学过程(我爱你,汉字)
第四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快速阅读,明确任务。
1.学生读《我爱你,汉字》活动建议,思考:
(1)搜集更多的资料,围绕汉字的历史或汉字书法,选择感兴趣的内容
写一写。(2)调查学校、社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如,调查同学的作业
本、

二次修改



街头招牌、书籍报刊。
2.课堂交流。
(1)学生自由发言。(2)选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三、研读活动建议,制订计划。
1.学生研读《我爱你,汉字》活动建议。2.让学生补充建议。
3.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小组。
(1)汉字演变过程研究小组汉字在几千年的历史中, 字体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让我们阅读提供的材料再搜集更多的资料,了解汉字的历史。
(2)错别字、不规范用字研究小组
(3)书法作品介绍与欣赏小组搜集书法作品办一个书法 展,欣赏汉字的
优美,向班级有书法特长的同学请教练字的方法。
4.指导学生写好活动计划方案。________小组活动计划方案
活动时间 参加人员 活动地点 活动内容 展示方法
四、自读“阅读材料”。
1.学生阅读。2.根据自己的计划方案,选择性阅读。
四、教师总结。
五、作业布置。
1.认真阅读《我爱你,汉字》的“阅读材料”。2.搜集相关资料。
第五课时
一、活动准备。
1.各小组由小组长负责按计划开展活动,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说
明,并有教师指导。
2.各小组搜集资料后,在小组内交流,并整理与优化资料,选出优
秀作品,指派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
二、展示交流,成果汇报。
1.同学们,在“ 遨游汉字王国”的第一堂课上,我们大家就自行分好
了学习小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大家一定搜 集了不少关于汉字
历史和文化的资料,相信大家在活动中一定有不少收获吧。
2.各小组按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汉字演变过程研究小组
活动地点:图书馆。
活动内容:查找关于“汉字演变过程”的资料和编小报。
活动过程:(1)去图书馆拍录像。(2)在网上找资料。
(3)把资料、照片等做成多媒体课件。
展示内容:
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古代汉 字的模样,汉字的最初模样,是用刀刻在
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是现在所知最早的汉字。(阅读材料《甲 骨文的
发现》)
与甲骨文差不多同样古老的字体还有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后来到了
秦代,秦代就统一了文字小篆。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使用的文
字。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化统一, 字体定型,笔画整齐,标志着汉字的统
一。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
在监狱中将其整理成的 一种字体。中国东汉(25—220)末年,一种新的
汉字字体——楷书出现了。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 正,书写简便。直到
今天,楷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以上内容就是我们小组展示的内容。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汉字字体的演变



错别字、不规范用字研究小组。
(一)讲述故事,激发兴趣(二)听后感言。
(三)出示活动计划表。
1.活动地点:本班。
2.活动内容:
(1)查找同学作业本中的错别字。(2)给错别字分类。
(3)分析错别字产生的原因。(4)提出一些建议。
3.我们还进行了错别字原因分析。4.纠正错别字的建议。
5.现在我来讲一讲我们组的活动体会。通过本次活动让我知道了一
个小小的错别字有多大的危害。
(四)拓展延伸。
书法作品介绍与欣赏小组。
(一)出示活动计划。
1.活动地点:在家。
2.活动内容:了解汉字的艺术——书法,收集书法作品。
3.活动过程:(1)首先收集资料,收集书法作品。(2)然后在电脑上排
版。
(3)再整理资料。①展示从网上收集到的书法作品。
②我们小组还在校内师生中收集了一些书法作品呢!(出示学生作品)
4.小结:汉字的艺术是多么丰富多彩。带给我那么多的惊叹!那
么多的遐想。
(二)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汇报交流到此结束了,此次活动增长了我们的知识 ,培养
了我们的能力,希望大家把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
的学习中去。这次 综合性学习虽然结束了,但对汉字的探究并没有结束。
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继续探究汉字的相关问题,可 以参考书本上的提
示,
想一想自己最想探究哪些方面,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
三、评比最佳活动小组或个人。
1.学生评选。
2.公布结果。
四、畅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第六课时 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一、激趣导入。
(板书课题)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二、研读研究报告,领悟写作要点。
1.认真研读《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思考:怎样撰写研究报告?
2.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归纳:
(1)《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的写作思路:
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
(2)研究报告首先要有一个标题。(3)要写出研究的目的。
(4)要写清楚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研究方法。(5)要把研究结果整理出来。
(6)要对研究结果进行简要的分析。



(7)研究性报告有多种形式,但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等内容是不可
缺少的。
三、充分讨论,准备撰写研究报告。
1.根据前一阶段搜集整理的资料,小组内讨论:
(1)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拟定研究报告的标题
(2)我们的研究的结论是什么?(3)我们有哪些资料?可以怎样表达?
(4)我们采取哪一种研究报告的写法?
2.课堂交流讨论结果,相互借鉴启发。
3.取长补短,进一步讨论。
四、小组合作,撰写研究报告。
1.确定组内执笔的同学。
2.一边讨论一边拟写初稿。
第七课时
一、组内讨论修改研究报告。
1.研究报告的标题是否表述清楚?
2.有关的信息资料表达是否明确?
3.语言是否通顺?
4.是否还可以用图表等方式更清晰直观的表达信息?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单元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步:单元内容总述
1.本组教材以“家国情怀”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以及习作、语文
园地等教学内容。四篇课文有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三首》;有介绍毛泽东
主席痛失爱子时的坚 强精神的《青山处处埋忠骨》;有介绍革命前辈刘伯承



事迹的《军神》;还有介绍革命前辈方志敏事迹的《清贫》。
2.阅读本组课文让学生通过课 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
物的内心。通过学习真正感受革命前辈和革命军人“苟利国家生死 以,岂
因祸福避趋之。”的伟大人格。
3.教学建议:
(1)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
物的内心。
(2)在习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
人物的内心。
(3)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第二步: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
9.古诗三首
教学要点
1.自主学习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
诵古诗,默写《从军行》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
感》。
3.理解古诗的大意。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0.青山处处埋1.学会文中生字新词。
忠骨 2.了解用动作、语言、神
态刻画 人物形象的方法,
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
受人物品质。
3.有所感悟。
11.军神 1.学会生字新词。
2.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
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 词
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
志。
3.学习课文受到熏陶和感
染。
2 课前阅读、
自读自悟、
合作交流
2 自主、合作、探

课时 教学建议
究。
感情朗读。
3 自主、合作、探



12.清贫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
容。
2.了解用动作、语言、神
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
受人物 品质。
3.感受方志敏的公正廉
洁、克己奉公的高尚精神
1 自主阅读、
放手交流、
培养能力
习作:他 了 1.选择恰当的话题,写清
让他感动、生气、伤心、
兴奋、陶醉……的事物。
2.把感动、生气、伤心、
兴奋、陶醉……的经过写
下来,把 陶醉时的样子写
具体,尝试通过动作、语
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
物内心。
4.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习作。
语文园地四 1.了解和掌握抓住人物动
作、语言、神态,体会人
物的内心想法。
2.了解标题和作者要写在
醒目的位置,段落要分明。
3.理解古诗《凉州词》《黄
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积
累古诗。

2 互相交流,打开
思路。
交流探究,掌握
写法。
自评互评,学会
修改。
2 小组交流、
合作学习
9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2个生字;会认会写“仞、岳、摩、遗”4个字。理解“行”“浥”“ 将晓”“五
千仞岳”“摩天”“遗民”“胡尘”“王师”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有感情 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理解诗词的意思。



3.体会三首古诗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激起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 主动
积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体会古诗意境,丰富学生情感激起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理解题意。
1.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
事迹 ,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今天,我
们学习一首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从军行》。(板 书课题:
从军行)
2.理解题意。
《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
边疆军事生活。
3.简介作者。
二、初读诗句,提出学习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诗,注意停顿和节奏。
3.比一比,谁读得更正确、更流利。
三、整体感知,初读诗句。
1.对照文中注释,边读边说说诗意。并用自己的话
把诗的意思讲给同桌听。
2.全班交流。
四、朗读诗句,感悟诗情。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边读诗边思考:
(1)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2)教师小结。
(3)带上感情再读一读这两句诗,你有何感受?
2.过渡语:尽管环境这样恶劣,乡情这样深切,守
边将士又是怎样做的呢?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2)教师小结。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
言。
(3)多媒体出示古战场图。
齐读这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是——
为了让我们的子孙不再遭受战争伤痛,我们发誓——
为了祖国的威严,我们发誓——)
学生大声读出:不破楼兰终不还。
五、体会意境,升华情感。
音乐起。师生齐读,注重停顿和节奏。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默写《从军行》。



2.预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 br>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同情百姓疾苦,盼望祖国统一
的诗篇。(板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生齐读)。
二、初读古诗,理解题意。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认识生字:仞(rèn) 岳(yuè) 摩(mó) 遗(yí)
2.指名朗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读后说说
题目的意思。
3.介绍作者陆游及写作背景(课件出示)。
4.全班齐读古诗。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
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2.小组交流,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这
首诗描写的意思。
3.听音效,展开想象。(播放多媒体课件)
在金兵战马嗒嗒的践踏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
样的场景?
4.过渡语:金兵横 行,遗民泪尽,国破家亡,生灵
涂炭,这是何等凄凉、何等悲惨的生活呀!当你面对这一
切的时 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请你怀着这样的心情读读
这首诗吧!
四、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课件出示:题临安邸
2.读后讨论交流:面对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面对
水深火 热的北宋遗民,面对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你想对
谁说些什么?
3.教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课下搜集并整理一些爱国诗句。
3.预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第三课时
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
他的诗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重大事件,被称为诗史,他
也被称作侍圣。这首诗写的是公元763年,安史之乱 的叛
军头目史朝义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诗人听到这
广消息后写了这首诗。
板书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生平第
一快诗。诗歌讲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这
是我们要学习了解的。
二、理解诗句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剑外”,剑门关
以外,指四川。“蓟北”,河北北部,安、史叛军的巢穴。
“初闻”,刚刚听到 。“涕泪”,指因特别高兴而流泪。这



句诗讲了什么?(收复蓟北的消息,忽 然从剑外传来,刚刚
听到这个消息,涕泪就流满了衣裳。)
2、“却看妻子愁何在,慢卷诗书 喜欲狂。”“却看”,
再看。“漫卷”,胡乱卷起。唐代一般没有装订成册的书籍
“文字大都写 在纸卷上,所以收拾书籍,就要卷起。这句
诗是什么意思?(再看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伤?< br>胡乱地粑诗书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放歌 ”,
放声歌唱;“纵酒”纵情饮酒;“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
物。这句话讲了什么?(白天 放声歌唱,畅饮美酒。趁着这
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家乡。)
4.“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即”,就。
这句诗讲了什么?(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峰。
顺 流而下把襄阳一过;便一直奔向了洛阳。)
三、了解内容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主要写作者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后,十分喜悦,
收拾行装立即还乡。)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多年战乱,祖国重
归统一的欢快心情)作者的这种心情是通过哪些词 句表达
出来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听到胜利喜
讯后的感情的变化,从乐极流泪 到欢快欲狂。这些都是出
自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出自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
从中表达了作 者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3、这首诗同《示儿》一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都
表达了深厚的爱国之情。)
四、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学习生字
“洛”,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边是三点水旁。
六、同桌互相背诵课文
七、布置作业
作为爱国诗人,杜甫还写下了许许多多的壮丽的诗
篇。就请同学们课下 再积累一些杜甫的名作,相信你会有
更多的理解和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学目标:
1 .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读写本课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拟定、锻炼、情不自
禁”等1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文中表现毛泽东悲痛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3.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 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
胸和无私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课文中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 伤的
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查阅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经过、结果、伟大 意义,了
解毛岸英个人及赴朝的缘由、牺牲时的实情实景。老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领袖也是人,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 哀、乐,今天就让
我们走进他的内心,去感受一位失去儿子的父亲的情感。请读课
题。《青山处 处埋忠骨》
2.哪位同学知道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出示生字词,指名读,正音,通过对读、开火车读、齐读
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
3.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4.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
四、浏览课文,提出问题。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主席收到的三封电报,再用自己的话
说说电报的主要内容。
2.指名说说三封电报的主要意思。
3.毛泽东最后的决定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读课文,找出本文中人物的语言 描写、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并将其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交流并简单了解“抗美援朝”和“毛岸英”。
2.此时,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主席的心情?
3.如果让你用一个字形容,那是什么?(痛)
二、品读课文,自主感知。
1.品读课文,勾画出你深受感动的语句,多读几遍,仔细体
会人物的情感。
2.集体交流:可以通过谈感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桌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抓住“整整一天”、“没说一 句话”、“一支接着一支”等体会
到主席深埋心中的痛。聚焦主席,找寻他的动作,唯一的动作。(吸< br>烟)关注细节描写: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2)“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 找到了岸英,把
孩子送到他身边。……这次怎么会……”



此时此刻 这位痛失爱子的老父亲他在想什么?生交流并引导
生质疑:主席和岸英聚少离多,为什么还要送他到枪林 弹雨的战
场中去?得出结论:主席的伟大:先国后家。
过渡:一次次分离,一次次相聚,可是这一次怎么会?
(3)“岸英!岸英!”毛泽东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
禁地喃喃着。
抓“情不自禁” 体会主席的最后一道防线已被冲破。师引导
生读“岸英!岸英!”听之让人心头一颤,那声音里有掩饰不 住的
痛。
(4)“主席,志愿军司令部来电请示中央军委,是否将岸英
的遗骨运回国 内。”……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
你从电报中读懂了什么?这两份电报带给主席的是什么?

(5)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
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 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从这
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就尊重朝鲜人民的
意愿吧。”你是怎样理解毛主席 这些想法的?
三、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1.通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毛泽东
的内心世界。
2.通过心理描写来突出性格特点。
四、感情朗读,深化感悟。
毛主席把一生奉献给了新中国,奉献给了中国的劳苦大
众。……他的革命胸怀如海似山!
1.指名读这段话。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次体会毛主席的伟人风范吧!
五、作业布置。
1.以“普通的伟人”为主题出一期手抄板,表达对主席的敬
爱之情。
2.课外阅读《毛主席诗词》,感受主席的伟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1 军神
教学目标:
1.学会写本 课的15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诊所”“年龄”“土匪”“熟
练”“绷带”“惊疑”等 20个词语。
2.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3.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4.继续培养自学课文的能力;渗透相关写作知识。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军神”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
2.通过人物神态、情绪的变化把握事情的发展变化,深入体会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导入课题。
1.谁是军神?为什么要称呼他为军神?。
2.你对刘伯承有哪些了解?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次读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生按要求自由读课文。思考: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
事情的?
3.刘伯承给你 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
方读出来的?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4.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默读思考:
(1)划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想想为 什么
会有这样的变化,简单批注在书上。
(2)有不懂的地方画下来,学生互相质疑。
5.小组讨论交流。
6.在全班交流并质疑。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及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填空: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
生当时是怎么想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
三、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导学课文。
1.学习1—10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刘伯承是军人的?
(3)刘伯承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
(4)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2.学习11—15自然段。
(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药?
(2)联系课前收集的关于刘伯承的资料猜想:刘伯承担心损
坏脑神经只是从爱惜自己身体的角 度考虑的吗?说说你的理



由。
(3)不用麻药意味着什么?(非常痛苦。)
(4)刘伯承不用麻药需要承受怎样的痛苦?课文是怎样描
述的?
(5)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语气。
3.学习16—17自然段。
(1)朗读这部分课文,找出手术中刘伯承、沃克表现的词句。
想想这些词句各起什么作用?
(2)课堂交流。
(3)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说说刘伯承受的是怎样的痛苦。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中感悟刘伯承的“军神”形象。
(5)小结。
4.默读课文(18—26自然段)。
(1)思考:刘伯承在手术中除了一声不吭紧紧抓住床单外,
还做了什么?
(2)根据提示语自由朗读,注意根据提示揣摩语意、把握
语气,突出“军神”形象。
四、教师小结,揭示主旨。
通过我们共同的讨论学习,你了解到了什么,谁能用自己
的话讲一讲?
1.自始至终,刘伯承都保持着微笑与平静,他有着惊人的
毅力与顽强的意志,堪称“军神”。
2.沃克医生由开始的“冷冷”到最后“肃然起敬”,之所
以会有这样的变化,完全是因为这位 病人的与众不同,他由衷
地赞赏、敬佩刘伯承。
五、布置作业。
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
2.从课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 描写,体
会它的心理变化,再以他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3.课下多搜集一些有关刘伯承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2* 清 贫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熟读课文,理解“筹集、矜持、被俘、金镯、威吓、企
望、彼此”等词语 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了解方志敏同志虽然掌握革命 款项,却生活清贫,没有积蓄的故事,



让学生体会方志敏廉洁自律、不怕贫苦 和艰苦奋斗的美德,从而激发学生们对革命领导
人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联系重点语句体会方志敏同志清贫一生的原因。
2.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动作的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明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1.出示方志敏的生平介绍。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清贫》就是选自他的《可爱的中国》
(板书课题)谁先来谈一谈:你认为“清贫”是什么意思?
2.交流资料,理解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默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2.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事?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内容。
2.引导学生找出方志敏清正廉洁的语句。
3.引导学生从方志敏“十余年”“一向”过着朴 素的生
活。他“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一点一滴用于革
命事业”中,感悟其克己奉 公,甘于清贫的品质。
四、品读“趣事”部分,朗读对话,口味语言,加深理
解。
1.自读课文第2—8自然段。简要说出这部分写了一件
什么事。
(1)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内容。
①引导学生从“满肚子热望”、“从上身摸到下身,从袄< br>领捏到袜底”、“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感受清贫。
②从两名国民党士兵的心理、动作及搜查结果体会方志
敏的清贫,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2)找出“我”与“士兵”的对话内容,同桌分角色朗
读。
(3)点评:读得怎样?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2.圈划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心理的语句,说说



它们的作用。
3.品读课文的第9自然段,思考:对方志敏“家底”
的补充叙述有什么表达作用?
讨论:方志敏的全部家当只有“汗褂裤”和“带底的丝
袜”,这进一步说明了什么?
4.品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练习前面的内容说说
对这段话的理解。
五、升华认识,拓展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
1.方志敏为什么要坚持一种“清贫”的生活态度?
2.“清贫”的生活对于革命者到底有什么意义?
3.有人说方志敏烈士“清”而不“贫”,你同意吗?六、
师生总结。
七、作业布置。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
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学完此文,请你谈谈对“清贫”的理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习作:他 了
教学目标:
1.写清让他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
2.尝试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把 “他”当时的表现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
3.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



选择恰当的话题,写清让他发生感情变化的事物,如大自然的美景、精美的艺 术品、
精美的字画、感人的故事等;在习作中把“他”发生感情变化的经过写下来,把 “他”
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尝试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主题,激发兴趣。
1.回顾本单元课文,进一步感知人物描写方法。
2.出示课题,明确习作主题。
出示课题:他 了
3.(出示相关要求)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和别人有交集、有
联系,自然我们也会留意到别人的喜怒哀乐,那么,谁感动、生< br>气、伤心、兴奋……的样子让你印象最深刻呢?回忆一下令
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把题目补充完整 。
二、明确要求,确定文题。
1.研读、明确习作要求。
2.读课文,讨论怎样把一个人的样子写具体?
(出示片段: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一动不动地
凝望着这座雕像……)
(1)这段话写了什么?(他在欣赏雕像)
(2)重点写了他的什么?(神态、语言、动作)
(3)表现了他的什么?(入神与专注)
三、选材立意,刻画细节。
1.补充完题 目以后,我们要想一想,发生了什么事令他有
了这样的表现,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先梳理清楚,再把这件事 写
下来,但是,要注意的是,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
2.片段示例:
3.佳作共享。
出示《他陶醉了》例文,学生赏析。
四、练习写作。
1.学生确定题目,开始写作,师巡视指导。
2.学生写好作文后,誊写作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回顾习作要求



1.教师:文章不厌反复改。只要肯用心,一字值千金。好的
文章词 句,是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无数次修改才得来的。”
相信在大家的精心批改后,大家的文章定会更加出色 。
2、首先,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本次的习作要求。
3、除此之外,大家在批改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4、下面让事实来检验我们的评介水平,比一比,看一看谁
的评析水平最高?
三、典型共评:
1、老师读范文。
2、在听的过程中要注意随时发现文章的精彩和不足并做好
标记。
3、同学们,请看,这是老师提供给大家的评介导航:
(1)交流对这篇作文的整体感受;
(2)结合精彩段落或语句进行评析。
(3)品评作文中的字词等。
4、请大家结合批改标准和评介导航认真评价这篇作文。
5、谁来谈谈你的感受或是文章的精彩之处和不足?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结合黑板上的作文进行修改评介
6、结合大家的意见,谁能给这篇作文下一个总评?
7、老师的总评:
四、小组评改: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改你手中的文章,请大家听好要求:组
长先通读 一遍作文,了解作文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的思想感
情,然后成员之间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评价修改一下 文章
的精彩与不足,组长顺机写出眉批。最后组长集中大家的意
见执笔写出总评
五、交流评赏。
六、佳作欣赏
七、反馈自改
八、教师总结: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通过习作,培养学生多角度描写人物的样子,尝试运用 动作、语言、神态描写,
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2.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并能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3.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



4.仿照课文“书写提示”,抄写一篇文章,注意书写规则。
5.读背并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
2.能够独立完成一篇习作,把人物的样子写具体,并能表现出他的内心活动。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导入语。
2.分小组讨论交流,明确:
(1)抓住 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
法,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2)另外,通过分析人物的外貌、心理等描写,也可以
加深对人物的了解。
3.分 析讨论《军神》《青山处处埋忠骨》《清贫》中的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等对体会人 物内
心的作用。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你,
你能忍受吗? 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死和新生
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军神》
这是写沃克医生第二次“愣住”。“愣住”的原因是刘伯
承怕伤及大脑坚持手术时不用麻药。此时的沃克医生再次受
到震动,由“目光柔和”到“竟有点口吃” ,从侧面衬托出
刘伯承是一个有理性而又坚强的军人。
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 字台,示意秘书
将记录稿放在上面。——《青山处处埋忠骨》
毛泽东收到了两封意愿截然不同的电报,经过痛苦的抉
择,主席决定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 < br>“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
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 ”——《清贫》
这是方志敏回答国民党士兵的话,字字有力,落地有声,
赞扬了共产党员恪守清贫的美德。
二、词句段运用。



1.过渡语: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1)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打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
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
(2)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
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3)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
几遍,就同声命令地说:“走吧!”
2、选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句话。
焦急地等待 期待落空 久别重逢
3.下面的句子写出了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体
会他们的表达效果,照样子说句子。 < br>(1)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
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 了一次又一次。
(2)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
让我实在无法释然 ,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
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
第二课时
三、书写提示。
1.了解抄写一篇文章的书写规律,即段前空两字,标
点不能落在行 首、标点占用一个完整字符空间,竖排时必须
从右向左,横排时从左向右等等。
2.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
3.段落要分明。
4.养成先看后写再对照的写字习惯。
5.学生练习抄写。
四、日积月累。
1.朗读诗歌(领读、范读,学生齐读、自由读)。
2.讲解古诗的意思。
3.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熟记背诵古诗的内容。

第四单元 单元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作者笔下的 人物”这一主题,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一个“交流平台”
和“初试身手”,两篇习作例文及一次习作。
《人物描写一组》由三个独立的片段组成,分别侧重于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外貌描



写以及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刷子李》则是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突出他技艺的
高超。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并初步运用这些方法,
尝试把一个 人的特点写具体。
二、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 理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学会运用
这些方法,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
难点
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
四、教学措施
1、教学《人物描写一 组》时,一是要引导学生牢牢抓住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
神态、心理的句子,组织学生充分阅读,细细 品味,可以将个人独立思考与全班合作交
流有机结合,从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二是要指导学生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可通过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在反复读中体会人物 的性
格特点及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三是要借助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注重形象感悟。
2 、教学《刷子李》时,首先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在学生充分自读思考的基础上,
师生围绕“刷子李的技 艺高超表现在哪儿,作者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这两个问题
交流讨论。最后整理小结,若有可能,再 读读与本文相似的文章,如《泥人张》《快手
刘》。
3、推荐同类文章让学生阅读,既有利于 学生加深对这类人物的感受,又开阔了学
生的视野,便于学生较全面地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4、学会细心观察,抓住人物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凸现人物鲜活的个性。
5、运用写人的方法刻画人物,在写作中,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6、引导学生从外貌、动作 、典型事例等方面分析人物的特点,学习作者是如何将
人物刻画得生动详细的。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13.人物描写一
1.感受人物形象。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14.刷子李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
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2.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3.学习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交流平台及初试
1.将人物形象写得鲜活。
身手
2.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3.学会凸显人物鲜活的个性。
习作例文
1.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事
例写人的。
2.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人物的
外貌、动作、神态,表现出人
物的不同特点的。
3.通过看图和学文,理解课文
内容,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之情。
习作:形形色色
1.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
的人
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2.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
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 极
性,真正让习作练笔成为学生
的生活需要。

五、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3 思考、交流、讨论,大胆
想象、发现、质疑、创新
2 自主、合作、探究
1 放手交流
培养能力
合作学习
1 思考、交流、讨论,。
2 小组交流、
合作学习
13 人物描写一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祥子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外貌、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



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
方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主题导入,认识人物形象
1.在这学期的语文学习中,我们结识了不少作者笔下的
人物。在这些人物中,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导
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说。
2.揭示课 题:这些人物都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在我们
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很有特< br>点的人物,他是小嘎子。(出示图片)
3.板书课题,齐读。
4.默读导读部分,初识人物形象。
二、初读感知,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1.检查预习,过字词关。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读了课文,小嘎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走进文本,深入感悟人物形象
(一)品味小嘎子。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画出描写
小嘎子 的句子,并抓住重点词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
2.学生汇报交流。
(1)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
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个词体会到的?读出你的感受。
(2)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 傻大黑粗,动转不
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
仿佛很占了上风。
(3)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
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
(二)认识小胖墩儿。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
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1.让学生做动作理解“塌着腰”“合了裆”。
2.你体会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小胖墩儿?
四、总结运用,领会人物描写方法
(一)在这个片段中,徐光耀爷爷主要抓住小嘎子的什么来
表现他的个性特点的?



(二)小练笔。
续写《摔跤》,注意用上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
五、巧设作业,拓展阅读丰富形象
阅读儿童小说《小兵张嘎》。
第二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走近作者。
2.教师介绍《骆驼祥子》。
3.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4.教师范读。
5.学生交流难读之处。
二、再读课文,认识人物
1.请你再读课文,说说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
祥子?写出了祥子的什么特点?
(外貌描写,写出了祥子长相普通、淳朴憨厚、体格健壮,
充满活力的特点。)
2.文中的祥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祥子虽然才二十来岁,但他身体发育超过了实际 年龄,
他身体结实、硬棒,他的理想是当一个最出色的车夫,他
是一个有理想的年轻人。)
三、佳句赏析,感受魅力
1.“看着那高等的车夫……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
赏析:这是对祥子外貌的描写,作者把一个身材魁梧的祥
子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赞美了祥子的健壮、 朴实、充满
生气。
2.“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
驴啃了一口。”
赏析:这段话描写了祥子的外貌,突出了祥子很有精神。
3.“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
地方不挺脱的。”
赏析: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祥子比作一棵树,
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祥子的健壮体魄和朴实性格。
四、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1.欣赏《骆驼祥子》电影片段。
2.相信大家阅读原文之后,对祥子这个人物还会有新的
看法。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介绍文章背景。
二、学课文,练朗读
1.结合注释,通读课文。
2.指名读,评议指导。重点指导读好人物说话的语气、
神态,如怎样读好赵氏的话。
3.小组赛读,相互点评。
三、学课文,识人物
1.在刚才的读书活动中,大家认识了谁呀?
2.说说你眼中的严监生。
四、学课文,悟技巧



1.这篇短文可以说是写作技巧的百宝箱。请 大家默读课
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特别精妙?可以一边读一
边做批注,也可以跟同桌交 流交流。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点评。
3.教师引导学生一一梳理。
(1)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特点。(多媒体课件出示
表现严监生病重的句子)
(2)巧设悬念,抓住读者。
出示句子: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伸着两个指头。
(3)细节刻画,表现内心。(多媒体课件出示众人猜测及严
监生反应的句子)
(4)尺水兴波,层层渲染。
(多媒体课件出示改写过的文章)
(5)制造反差, 极尽讽刺。(多媒体课件出示严监生断不了
气与赵氏挑掉一茎灯草后咽气的句子)
4.技巧小 结:回过头来我们看一看,短短412个文字,
竟然蕴藏着这么多的精妙之处,(学生齐读):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尝试运用其中一两种方法写一个片段,表现一个你熟悉的
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4 刷子李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2.学习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对高超技艺的赞叹,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运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了解冯骥才和他的《俗世奇人》,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2.出示课题:刷子李。
3.通过预习你对这个题目有了哪些了解?
4.是的。这是一种特殊的称谓,在天津卫这个地 方,某一行
有绝活的人,人们就用他的行当加姓称呼他。比如在天津,
有个姓张的,泥人捏得特 别好,就叫他——泥人张;有个姓
魏的风筝做得特别好的就叫他——风筝魏,又如这篇课文中
的 主人公,他姓李,刷墙技术特别好的,人们就称他为刷子
李。
二、检查预习,读准难读字音
三、浏览课文,找找奇特之处(第一次)
1.要求:快速浏览课文,找找刷子李奇在哪儿,绝在哪儿。
2.小组交流:把你找到的描写刷子李的神奇之处在小组内交
流,说一说。
3.全班交流:
(1)“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
绝没有一个白点。”
(2)“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
就如同神仙一般快活。”
(3)“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
钱。”(这个规矩非常奇特。)
(4)“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
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 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
脆一响,极是好听。”
4.梳理上面4个句子。
(1) 读着读着,刷子李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粉刷匠了,
已经成了一个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了。读读 这些句
子,说说刷子李在你的心目中成了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家?、
(2)这几个句子从哪几个方 面写出了刷子李的奇?
四、课外拓展,再次体会“刷子李”的“奇”
在民间,像刷子李这样的奇人还有很多,大家课后可以
搜集一些这样的奇人奇事,并互相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浏览课文,找找出乎意料之处(第二次)
1.快速浏览第6~9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交流(出乎意料的句子):
(1)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
也没发现。
(2)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



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
(3)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来是一 个小洞!刚才抽烟时
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
落上去的白点一 模一样!
3.想象写话:
(1)师:看这个线条图,用一个成语来表示:(一波三折) < br>(2)小练笔:如果你是曹小三,选择一处,写出你心中最想说
的话。①当小三在师傅的黑衣上找 不到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
时,他心想:__________。②当曹小三在师傅裤子上发现一
个黄豆大小的白点时,他心想_______。③当曹小三明白白点
原来是师傅抽烟时烧的小洞时,他心 想:___________。
三、观察分段,体会小说结构的“一波三折”
1.师出示课文的分段
2.引导学生体会另一个“一波三折”:
(1)读第一部分有什么感受?(半信半疑、技艺高超、神奇)
(2)第二部分发出了赞叹。(名不虚传)
(3)这也是“一波三折”。这是小说结构的“一 波三折”,因为
有了这个“一波三折”,小说才会这么好看,真的要感谢作者,
写出了这么精彩 的小说。
3.你们读了这篇小说,明白了什么呢?
四、拓展延伸
送“刷子李”一副对联:上联:天衣无缝刷子见功底下联:
黑衣无瑕绝活写传奇横批:俗世奇人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交流平台及初试身手
教学目标:
1.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
2.掌握写人的方法,将人物形象写得鲜活。
3.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4.在交流过程中,学会倾听。
5. 学会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的独特之处,凸显人物鲜活的个性。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2.学会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的独特之处,凸显人物鲜活的个性。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谈话引入。 师:走进第五单元,我们认识了顽皮机敏、争强好胜
的小嘎子,身材挺拔的祥子,吝啬鬼严监生,技 艺高超的
刷子李,这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在我们的脑海中久久回
荡,那么作者为什么能写出如 此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呢?
2.学生自学交流平台,归纳写人的方法。
写人的基本方法:
(1)选用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
(2)可以通过外貌、动作、神态、心理、语言描写等
多种描写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3)用侧面烘托的方法间接写出人物的特点。
3.回顾课文内容,说说如何才能把人物的特点写出
来?分组讨论。
4.全班交流。
(1)《一棵挺拔的树》对祥子的描写属于外貌描写,
那外貌描写要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学 生交流,此时教
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地板书)
(2)《摔跤》《两茎灯草》则是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
①我们怎样才能刻画好人物的动作呢?(学生交流怎
样写人物的动作)
教师总结:准 确的动作描写,能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
情和个性特征。描写人物的动作,既要写出做了什么,更
要写出怎么做的。首先,要精选动词,把动作写准确具体;
其次,要写出人物的连续动作,活现出人物的 动态情景;
然后,尽力写出人物的动作细节,反映出个性风采。
②我们怎样才能刻画好人物的神态呢?
(学生交流怎样写人物的神态)
教师总结: 写人物的神态,要善于捕捉人物脸部细微
的表情和变化,可以同动作、语言、环境等描写相结合。 (3)这些都是正面描写,《刷子李》的技艺则更多地使
用了侧面描写。用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写出 人物的特点。
(4)写事。
①生:写人,没有典型事例可不行。
②师小结:人物 的思想品质、个性特点,必须用事实
说话,必须借助一两件典型、新颖的事例来表现。“典型”,
就是要有代表性,鲜明而突出。“新颖”,就是不落俗套,
不能千篇一律。
二、初试身手



1.要求:
(1)观察一位同学,用学过的写人方法写一写他。
(2)你的家人有什么特点?可以用哪些典型事例来表
现他们的特点?
2.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围绕老师提出的要求自
由畅谈。
3.全班交流介绍自己要写的人。
4.学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5.指名读自己的小练笔,师生共同评议。
三、课堂总结
要想写出人物的特点,必 须选择一件突出的事例;要
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要表现人物的
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习作例文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写人的。
2.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表现出人物的不同特点的。
3. 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将其运用到习作中。
4. 通过看图和学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是如何将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的。



2.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将其运用到习作中。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我的朋友容容》
1.快速浏 览课文,说说作者写了容容的几件事?这
件事突出了容容的什么品质?(两件事:取报纸和寄信。
突出了容容的“忠于职守”和天真可爱。)
2.哪件事写得比较详细?(寄信)
3.容容的形象鲜活,作者是怎么做到的?
(选取了“取报纸”和“寄信”两个典型事例。)
4.小组讨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师生交流汇报。
二、《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
1.出示挂图。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
么地方干什么?
(图上画了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踢足球,小守门员注视
前方,一些小观众和一位叔叔在看球赛。)
2.指导观察顺序。根据这幅图的特点,我们可以按
什么顺序来观察呢?(整幅图可以按从人到 景的顺序来观
察,而人又可以按从主到次,即从守门员到观众的顺序来
观察。)
3.指导观察小守门员和候补守门员。
(1)对小守门员我们可从哪些方面来观察?
(可从他的外貌、神态、动作等方面来观察。)
(2)观察并说说小守门员后面的小男孩的外貌、动作、
神态。
4.指导观察观众。
(1)在赛场一侧观看比赛的共有几个人?
(共有7人。)
(2)观察图上七位观众的外貌、动作、神态,说说他



们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5.小结。
刚才我们按照从整体到部分、从人物到景物、从 主要
人物到次要人物的顺序观察图画,了解了图意。
6.学习写作方法。
(1)文 中描写了画面上这么多人,但有没有给人雷同
的感觉?(没有雷同感,因为作者抓住了每个人的特点。)
(2)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些是写的画面本身,
哪些是写的作者的联想?这样将看到的和 想到的结合起
来写有什么好处?(将画面上的人写活了。)
(3)小结。作者在对画面进行细 致观察的基础上,按
从主到次的顺序,抓住人物特点,同时又适当展开联想,
将画面上的人物写 活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习作:形形色色的人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写练习,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和选取典型的事例具体
地表现人物的特点的习作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3.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4.激发学生对生活的 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真正让习作练笔成
为学生的生活需要。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和选取典型的事例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的习作方
法。
2.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明确目标,打开思路
1.准确审题让学生快速浏览习作要求,看看编者给我们
布置了一个什么任务?
2.引导学生理解题目。
(1)习作对象:一个印象深刻的人,人物特点鲜明,体现
于音容笑貌举手投足(行为举止)之间。选人的范围:这个
人可以是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偶然见到过的陌 生人。
(2)习作要求:运用写人方法,写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3)修改要求:合作评一评,改一改,使人物的特点更加
突出。
3.引导:要写好这篇文章——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关键是要做到什么呢?
归纳:
①选准人物。②选准事例。③用准方法。
4.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修改。
三、拓展延伸,运用写人方法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1.从学过的课 文和读过的优秀习作,以及从刚才讨论修
改的“病例”中,你认为要介绍一个人物,必须注意哪几
方面呢?
2.归纳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
四、独立拟题撰文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注意搜集比较有创意的文章和题材。
第二课时
一、启发谈话,激发评赏兴趣



1. 当你手里抓一把沙土放在太阳光下一照,就会看到点
点金光。同样,各人的作文都有闪光之处,哪怕是写 得不
够理想的作文,也有一二句优美的句子或几个闪光的词
语。
2.你的习作通过自 己的几次修改,一定有许多成功之处。
请你将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读给同桌或小组里的同学
听 听,和他们一起分享你成功的欢乐。如果你认为自己全
文写得好,就读全文;如果你觉得只有某一片断写 得精彩,
就读这个片断。
二、明确要求,引导学生互评
1.习作要求:运用写人方法,写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2.修改要求:合作评一评,改一改,使人物的特点更加
突出。
三、小组交流,启发自我评赏
1.组内交流,品评小组成员的文章。
2.推荐本组优秀文章,组长记录推荐理由。
四、全班赏析,收获习作喜悦
1.学生上台朗读佳作,朗读前先由组长读推荐词。
2.听佳作时学生做好优缺点的速记。
3.师生共同点评:先说优点,再补充修改建议。
4.师生共同推荐范文,投影出示。
5.教师根据学生的点评,运用正确的修改符号直接在文
中作示范性批注。
6.畅谈习作收获,分享习作成功的乐趣。
7.学生根据受到的启发,分头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誊抄习作
第五单元 单元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组教材以“思维”为专题,安排了三 篇课文以及习作、语文园地等项教学内容。
三篇课文有选自《韩非子•难一》的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有根据《史记•孙子吴起列
传》改写的《田忌赛马》;还有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跳水》。
二、教学目标
阅读本组课文让学生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
学会根据情景编写故事,注意情节的转折。



三、教学措施 1、教学时,引导学生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这是本单元的语 文素养。配合“思维”这一专题,在课后安排了习作、语文园地等多项
教学内容。 “习作”安排了“神奇的探险之旅”等内容。
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如何了解人物的 思维过程,积累经典名句。教师应
从整体上把握本组的教学内容和编排特点,把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与课 外有机地结合起
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指导学生根据情景编故事。教学中要引导 学生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把遇到
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折的过程写具体,能把心情的变化写出来。
3、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四、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


15、自相矛盾
教学要点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起
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人
物的思维过程。
2.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
3.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4.理解寓意,受到启发教育。


16、田忌赛马
1.读懂课文,了解故事的起因、
发展、高潮和结局。
2.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 语言
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
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体会孙膑
的足智多谋。
3.理解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


17、跳水
1.理解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
发展、高潮和结局。
2.结合课文和人们当时的表现
体会孩子当时的危险处境。
3.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
智、沉着果断的优秀品质。
2





自读自悟。
朗读感受。


2

课前阅读感知故事
自读自悟理清层次
互相交流了解思维
课时


2

借助注释理解意思
自主阅读理清层次
互相交流受到启发

教学建议






1.记录想象中的探险之旅。
2.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探险过程
中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




2


互相交流打开思路
阅读范文掌握写法
自评互评学会修改
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折的过程写具体。
旅 3.把探险过程中心情的变化写
出来。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



语文园地六
1.回顾单元课文,了解人物思
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学会和积累理解文言文 重点
字意思的方法;了解描写人物感
受的方法,并试着写一写;掌握
修改作文的方法。
3.理解经典名句,感受其中的哲
理,背诵积累。



2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5、自相矛盾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 “吾、弗、夫”3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
“矛、盾” 等4个会写字。正确读写“矛盾、何如、弗能”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猜测重
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交流资料。
1.交流故事,激发兴趣:
2.谈话揭题:今天我们要学的第15课就是一个成语故事。
二、借题拓展,初步交流。
1.了解寓言《自相矛盾》。
2.简介出处,了解作者。
3.观察课文插图,结合题目说说自己的发现。
三、借助“矛”“盾”,引导交流。
1.咬文嚼字。
( 1)引导学生结合对“矛”和“盾”的了解,说说“矛”
和“盾”的特点。(“矛”锐利,“盾”坚固。 )
(2)鼓励学生把“矛”和“盾”两个字与“锐利”“坚固”
结合起来说一说 ,进行词语搭配与说话的训练,鼓励学生各抒己
见。
2.观察插图,想象故事。
(1)出示有关图片,教师给出词语:矛、盾、拿、卖,引导< br>学生借助图片想象情景,用上老师给出的词语说说自己想象到
的。
(2)教师 给出词语:矛、盾、拿、卖、夸、锐利、坚固。引
导学生借助图片想象情景,用上老师给出的词语说说自 己想象到
的。
①互相交流: ②问题引导: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学会不认识的字,借助注释理解难懂的词语。
2.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难读、难懂)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教师指导。
五、作业设计:
把课文读给别人听,听取别人的意见,把课文读好;用自己
的话讲这个故事。
第二课时
二次修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再读课文,交流探究。
1.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2.互相交流:讲述故事时要把哪些问题交代清楚?
3.了解时间、地点、主要人物。
4.了解事情的经过。
(1)韩非是怎样描写事情的经过的?
(2)“誉之曰”是什么意思?
(3)那个人是怎样夸耀他的盾的?你能用自己的话替这个

二次修改



人夸夸他的盾吗?
(4)“又誉其矛曰”是什么意思?他是怎样说 的?你能用自
己的话替这个人夸夸他的矛吗?(5)指导朗读。
5.了解事情的结果。
(1)听了这位楚国人的话,有人买吗?为什么?有什么问
题?(他说话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 。)
(2)如果你就是其中围观的人,听了那个人的话你会怎样
想?又会怎样说?
(3)文中“或曰”是什么意思?有人说了什么?(以子之
矛,陷子之盾,何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以子之矛,陷
子之盾,何如?”,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
(4)面对别 人的质疑,那个卖矛和盾的人有什么反应?你
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那个卖矛和盾的人为什么张口结舌, 回
答不上来?(他说话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
(5)你认为,如果“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会有什么的结
果?
(6)指导朗读,读好人物对话,注意表情的变化,加上适
当的动作。
6.你能用自己的话再一次完整地讲述这个故事吗?
四、总结学法,演课本剧。
1.交流学法:你是怎样学习《自相矛盾》这篇文言文的?
2.表演朗读:
五、联系生活,明白道理。
那个楚国人说话前后矛盾对他会有什么后果?在我们的日
常生活中,在你的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6、田忌赛马
教学目标
1、自学字词,会认“策、荐”2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赢、拳”
等4个生 字;理解“赏识、胸有成竹、信任、对阵、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兴致勃勃、
遥遥领先、不动声色、好奇 、出谋划策、引荐”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理清课文层次,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教学重点

读懂 课文内容,抓住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 他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理解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和比赛有关,赛什么呢?你们
想不想知道是谁赛马呢?(板书:田忌赛马)
2.简介田忌。
3.看到这个题目,你猜想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4.简介出处
5.简介作者司马迁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2.自学生字词。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大声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田忌 赛马
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总结。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孙膑观赛,发现策略。 第二部分:
孙膑献策,准备赛马。(3-10自然段) 孙膑献策。第三部分:(11-16
自然段)调换顺序,以智取胜。
四、细读课文,了解过程
1.默读课文,试着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
(1)起因:孙膑看了田忌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的几场赛马,发现
了取胜的策略。
(2)发展:田忌在孙膑指点下,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
马。
(3)高潮:孙膑帮助田忌用调换出场顺序的办法与齐威王赛马。
(4)结局: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二、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了解“三场赛马”。
1.谈话过渡:
2.指名读描写赛马场面的课文片段,师生评议。
3.指名学生汇报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过程。
4.教师小结: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
下等马。



5.结果怎样?(田忌胜了。)
6.田忌为什么胜了?(田忌是 因为做到了知己知彼,了解了齐
王的具体情况,集中优势,做出战略取舍,以避其锋芒,以弱对强,以强压弱。)
7.谈话过渡:这么好的办法,是谁帮助田忌想出来的?
(二)学习“孙膑献计”。
1.这么好的主意,为什么田忌想不出来,齐威王也想不到,< br>孙膑却想出来了?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呢?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在朗读 时注意重点词
语,通过朗读表现出人物语气和神态的变化。
3.小组同学分配角色,揣摩人物的语气。
4.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
5.学生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6.说一说“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板书:善
于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
三、品读课文,理解人物
1.从你的品读中可以看出田忌是一个怎样的人?孙膑呢?齐威王呢?一边默读课文,一边在文中找出有关的描写片段画出来,
读一读。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1)田忌是一个善于交友、相信朋友的人。
(2)孙膑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
(3)齐威王是一个知人善任的人。
3.指名分角色再读他们的对话,更进一步理解人物。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7、跳水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肆、桅”等 7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
“艘、航”等14个会写字;正确读写“风平浪静、显然、 放肆、龇牙咧嘴、桅杆、心
惊胆战”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3.结合课文内容和人 们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等体会孩子当时的危险处境,了解
船长用枪逼孩子跳水的原因。
4.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2、结合课文 内容和人们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等体会孩子当时的危险处境,了
解船长用枪逼孩子跳水的原因。
教学难点
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不是体育比赛,而是一个惊险的故事。(板书:
跳水。)2. 简介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默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3.检查学习效果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事情发生在什 么时候?什么地方?这件事情是怎样引起
的?其发展、高潮和结局又是怎样的?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
3.互相交流,根据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起因——水手戏猴、猴子放肆)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发展——猴戏孩子、孩子追猴)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高潮——孩子追猴、走上横木)
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结局——船长举枪、孩子得救)
四、细读课文,了解联系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课文中都有谁?用几个字说明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五、课堂总结,布置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二、自由读文,了解起因
1.第一自然段首先交代了什么? 2.从哪些地方看出猴子非常放
肆?3.指导朗读:注意认真体会描写猴子神态、动作的词语。
三、继续读文,了解经过。
(一)了解故事的发展
1.自由读第2、3自然段,从哪儿能看到“猴子更加放肆起来”?
2.“哭笑不得”什么意思?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
3.课文多次的笑,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说说这些语句是怎么推
动情节发展的。
二次修改
二次修改



4.指导朗读:注意认真体会描写孩子和猴子神态、动作的词语。
(二)感受故事的高潮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2.联系上文,互相交流:孩子为什么走上横木?
3.孩子此刻处境如何?从哪儿看出来的?
4.指导朗读:读出孩子的气愤及他处境的危险。
5.谈话过渡:
(1)读到这里 老师好替这个孩子担忧。你有什么感受?(担心、
害怕、紧张……)你想救这个孩子吗?(想)快想想办 法,看你
能想出什么好的办法救这个孩子?
(2)看那个小组的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出最好的办法。
四、自读自悟,了解结局
1.默读这部分课文,交流:“正在这时候”指什么时候?这句话在
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2.船长为什么要用枪瞄准孩子,命令他跳水?
3.船长救孩子的办法好吗?为什么?
4.船长这样做的结果怎样?
5.“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一句中短暂的“ 四
十秒钟”和后面的“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里互相矛盾吗?
6.你能用几个词语说说你 心目中的船长吗?8.这段和课文题目有
什么关系?作者要赞扬什么?
7.指导朗读,读好船长的话。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
教学目标
1.在习作中记录自己想象中的探险之旅。
2.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探险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折的过程写具体。
3.把探险过程中心情的变化写出来。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
展开丰富 的想象,把探险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折的过程写具体,把
探险过程中心情的变化写出来。
教学难点



把探险过程中心情的变化写出来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探险吗?你 们读过有关探险的书吗?这次习作
就让我们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吧,看看谁编的故事最有
趣。
2.交流,适当板书。
二、根据喜好,确定内容
1.选择人物。
你希望和谁一同去探险?从下面两组人物中各选一个,和你一起
组成一个探险小队。
第一组:经验丰富的探险爱好者,知识渊博的生物学家,见多识广
的向导。
第二组:好奇心强、性格活泼的同学,胆子大但行事鲁莽的表哥,
心细而胆小的妹妹。
学生讨论,分析每组中人物的优缺点,结合自身特点及喜好,从每
组中各选择一个人物组成探险小队。
2.选择场景。
思考:你想去哪儿探险?出示可能出现的场景:茫茫大漠、热带雨
林 、海中荒岛、幽深洞穴、南极冰川……
3.选择装备。
思考:如果去探险,你可能会带些什么东西?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
用到这些东西。
4.选择险情。
思考:在探险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险情?
根据选择的探险地点适当选择合理的险情。
出示可能出现的情况:遭遇猛兽、暴雨来袭、断水断粮、落石雪
崩、突发疾病……
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可能发生的事情。
三、发挥想象,初编故事
1.整合所选内容 ,想象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寻找求生的方法,
和同学探讨,选择最精彩的过程,列出故事提纲,组织 语言,全班
汇报你初编的故事。
2.师生点评,提出改进意见,让故事更曲折生动。
3.根据意见,进行适当修改。
4.努力把心情的变化表现出来。
5.小组内展示,推荐出最精彩的故事,给大家读一读。
四、课堂总结
创编精彩的 故事离不开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这节课同学们都开
动脑筋,把我们的探险故事剧本编了出来,下节课我 们继续去探
险,把探险故事落到实处。
五、布置习作
理顺头脑中的探险故事,讲给家长听听,然后让他们提出意见,针
对意见,再次进行修改。
二次修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佳作引路,章法导引
1.这节课老师先请你们来欣赏一篇探险佳作,读一读,谈一谈你
的想法。
2.引导学生从探险的内容和写作方法两方面来点评。这篇习作有
什么值得你学习的?
二、根据所学,练习写作
1.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在故事初稿上列好提纲,开始作文。
2.教师巡视指导,并了解学生的习作情况。
三、修改评议
1.回顾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先自己进行修改。
修改步骤:(1)修改错别字。(2)修改不通顺的句子。
(3)修改啰唆的段落。
2.引导学生先回顾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同学间互
评互改,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 小组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
(1)小组内交流修改习作。
(2)推荐本组优秀习作。
四、欣赏佳作
(一)全班推荐佳作,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
1.大屏幕展示佳作,师生共评改。
2.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修改作品。
3.让学生谈修改习作的收获体会,誊抄习作,引导学生把兴趣保
持下去。
(二)习作讲评。
1.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2.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教师予 以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的写作
兴趣,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五、总结点评
同学们 ,这节课你们表现得都非常棒,老师听了你们的探险故事,
犹如身临其境,激动不已。在以后的学习中, 请相信你们是存在着
巨大潜力的,发挥想象力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吧!
六、誊写习作
规范、工整地把习作抄写在作文本上。

二次修改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
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学会和积累理解文言文重点字意思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人物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理解文言文重点字意思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情节编故事,注意情节的转折,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自相矛盾》《田忌赛马》 《跳水》三课,通过
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人类智慧的火花,我们也不难发现,语文的学习
也是一种 大智慧拥有的途径。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看看
你还能获得哪些智慧。
二、交流平台
1.你了解课文中的人物思维过程吗?和同学交流。
2.师出示课文段落,学生分析其中的智慧。
(1)学习《田忌赛马》时,可以推测孙膑制定 计策的思维过程:上、
中、下三个等级的马一一对阵,田忌肯定会输。借助对阵图可以看
出,只 有用“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
的方法,田忌才有可能三局两胜,获得整体 的胜利。由此,可以感受
到孙膑高超的智慧。
(2)学习《跳水》时,可以想一想:船长为什 么采用了那样的方法?当
时,横木上的孩子已经心惊胆战了,如果要让孩子往回走,再从桅杆
上 爬下来,一紧张随时都有可能摔在硬邦邦的甲板上。让孩子跳进
风平浪静的海里,反倒相对安全一些,毕 竟水手们可以马上把他救
起来。从常理来看,孩子是没有勇气往下跳的,只有用枪逼迫,才能
让 他跳下去。在很短的时间里,船长就果断地救下了孩子,真是机
智过人。
3.在本单元课文中,你还从哪些细节看出了人生智慧?
4.回顾课外书籍的阅读,你还收获了哪些人生智慧?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 再次回顾课文,分析了文章表达感情的方式,理清
了故事的叙述顺序,同时也学会人生的智慧,让我们投 入生活以更
多的情感,在语文的世界里感受思维的火花吧!
四、布置作业
查阅有关资料,继续学习文章里的智慧。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
1.读读下面的词语,注意加点的字,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
吾盾之坚 坚固 弗能应 应答
道旁李 道路 问其故 缘故
冀复得兔 重复 守株待兔 守卫
说一说你的发现。生自由汇报。
2.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你是否有过同样的体验?选择一种体
验写一写。
“二 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
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 立刻抓住了他,把他
救上了甲板。”
“几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
二次修改
二次修改



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
学生讨论汇报,教师总结:描述的是时间长与时间短的感觉。
3.你能仿照书上的例句写一段 话吗?选择一种体验写一写。鼓励学
生大胆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师适时进行指导。
4 .习作分析。下面的材料节选自叶圣陶先生为一位中学生修改的
作文,读一读,具体说说叶圣陶先生是怎 样修改这篇作文的。想一
想,下面的语段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注意不同描写方法的运用。
5.尝试练习写作。同桌之间检查纠错,全班汇报,教师指导。
二、日积月累
1.下面五个名句各是什么意思?(屏幕出示)
生汇报。师补充。
2.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背诵。
3.你还收集了哪些带有哲理的古典名句?
指名汇报,全班摘抄。
三、布置作业
背诵并摘抄积累。


















第六单元 单元反思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组 教材以“异域风情”为专题,安排了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等项教学内容。三篇课文有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威尼斯的小艇》;有捷克著名作
家卡雷尔•恰佩克的《牧场之国》;还有介 绍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古建筑的《金字塔》。
“口语交际”和“习作”安排了说“周边环境”和写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等内容。
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如何体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 动同景物、风情



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阅读和积累古诗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阅读本组课文让学生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学会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
三、教学措施:
(1)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这是本单元的语文素养 。让
学生通过读书,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掌握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
风情 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2)指导学生学会搜集资料,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引 导学生把资料中的语
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能够在习作中体会历史遗产的魅力或感受祖国美好山河 的
美丽。
(3)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四、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18.威尼斯的1.了解写作方法,理清层次。
小艇 2.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写作方
法。
3.领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和把人的活动
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4.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19. 牧场之

1.感受牧场风光,体会动物、人、环境和
谐统一的意境。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真正的荷兰”
的含义。
3.领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和把人的活动
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4.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20.金字塔 1. 自读课文,理清脉络。
2.朗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金字塔的
雄伟与神秘,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
智慧。
3.发现两篇课文中相互印证的内容。
2 搜集资料,展示
交流
自主阅读,理清
层次
交流写法,感受
风情
2 课前阅读,整体
感受
自读自悟,体会
意境
探究交流,了解
写法
2 自读自悟,理清
脉络
对比阅读,了解
写法



口语交际:我1.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
是小小讲解

2.训练学生能把要说的内容的大致情况
说清楚的能力。
3.培养学生处处留心观察的习惯,使学
生受到美的熏陶。
4.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学生的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习作:中国的1.学会搜集资料,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
世界文化遗

遗产。
2.引导学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
的实用的语言。
3.在习作中体会历史遗产的魅力或感受
祖国山河的美丽。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
语文园地七 1.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感受将自
然风光与人们的活动融为一体的写作方
法。
2.感受景物动静变化,选择情景进行仿
写。
3.理解古诗《乡村四月》,理解并背诵积
累古诗。
18、威尼斯的小艇
1 精巧构思,环环
相扣
放手交流,培养
信心
双向交流,提高
能力
1 交流资料,打开
思路
阅读范文,掌握
写法
自评互评,学会
修改
1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深入探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尼、艄”等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哗”,会写“斯、艇”等生字,积累词
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威尼斯的静态美与动态美。
4、了解小艇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精彩描述的方法。
5、使学生了解在世界闻名的水 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威尼斯的风
土人情。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其重要作用,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作的
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确小艇和威尼斯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一、欣赏图片,激情导入
1.出示威尼斯风光图片,学生朗读小资料。
2.这堂课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师板书
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指导“艇”的书写。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来读读词语。
2.请四位同学接读课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课文围绕小艇主要讲
了哪些内容?
师随机板书:样子,驾驶技术,与生活的联系。
三、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1.我们刚刚从图片中看到了威尼斯的景色非常美,可作者为何要
单单写小艇呢? (因为小艇对于威尼斯来说非常重要。)
2.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呢?(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3.作者又是怎样描写小艇的重要性的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对于威尼斯而言,“大街”指的是什么?(生:河道。)“汽车”指
的是什么?(生:小艇。)
是啊,多么巧妙的比喻啊,作者用短短的一个句子生动地向我们
展示了小艇的重要作用。
四、指导写字
规范书写“尼、斯、艇、纵、艄、翘、垫、帘”等生字。
五、课堂总结
威尼斯的小艇之所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因为作者平时
注意仔 细观察,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
合起来描写,因而写得如此生动、形象、具体 。我们也要养成勤
于观察的习惯。
六、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清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
些内容?
生: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与人们的关系。
2.复习本课生字词,学生齐读。
二、深入学习,全面把握
(一)了解小艇的样子和特点。
1.当我们置身于威尼 斯的小艇中,会有一种“船在水中走,人在画
中游”的感受,那么就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造型别致、乘 坐舒
适的小船。 同学们读一下课文第2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
小船的样子和特点的。重点分析句子:
威 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
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 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
的水蛇。
作者用“独木舟”与小艇比较,说明小艇“又窄又深”的特 点。
那么,用“新月”比喻小艇的什么特点?——两头翘起。
用“水蛇”比喻什么呢?——小艇的行动轻快灵活。
2.用了这样几个句子,我们眼前就出现 了小艇的样子、造型,以及
它行动起来的感觉,今后我们也要学习这些描写的方法,使我们



的文章也同样生动、形象。
(二)学习“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一段。
1.那么,船夫的驾驶技术如何呢?下面,请男同学齐读第4自然段,
想一想,哪些词说明船夫 的驾驶技术出众?(板书:驾驶技术特别
好。)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操纵自如、挤过、穿过、急转弯。)
2.下面我和大家一起来朗读这一段内容,大家要及时接读并以手
作为小艇来表演。理解 “操纵自如”这个词。
(三)学习“小艇和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
1.课文一开始就说 威尼斯的小艇“等于大街上的汽车”。那么都
有哪些人离不开“汽车”,他们乘坐小艇去做什么呢?
(去看戏,走亲戚,购物……)
2.那么,在威尼斯,除了课文中写的一些人需要用小艇 做交通工
具外,还有哪些人也要用小艇做交通工具去工作、去学习呢? (邮
递员、教师、学生、医生、市长、旅游者)
三、总结全文
1.从黎明到夜深人 静,我们可以看到小艇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
关,当威尼斯的小艇一出动,城市就怎么样?(喧闹,充满生 机和活
力。)当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又会怎么样?(静寂、沉静,入睡了。)
正像课文结尾所说 ,“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2.一静一动,文章写得真好,下面让我们读课文,再来体味一下。
四、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如果你生活在威尼斯,想象你一天的生活情景,和同学交流。
五、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还向马克•吐温学到了根据事物产生联想,并能根据
事物 特点进行准确表达的写作方法。课下,我们进行一次小练笔:
用一段话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要写 出特点来。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19、牧场之国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毡、 犊”等生字,会写“仪、眺”等生字,积累词语,正确、流利、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宁静、悠 闲的荷兰牧场风光。
2、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体会动物与人、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
3、个性化阅读,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性,积累语言。体会作者拟人、比喻手法的巧妙运
用。
4、体会作者对荷兰的无比喜爱之情,激发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
情画意,并有 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图引入,把握主旨
1.猜图片,引出荷兰。
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最能代表各个国家特色
的图片,你们能猜出来这是哪个国家吗?
2.播放课件。
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吗?(荷兰) 大家这样有精神地回答,真
好!课件出示: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要字字入目。
出示生词,学生读,说说每组词语分别描写了什么。
师:积累好词,分类积累也是一种好办法。
2.课件播放正确的标注。借助标注,想象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出示第1自然段: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师:这是一个总起句,紧扣 课题,开门见山,以后同学们在写习
作的开头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3.出示自学要求:自 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读完
后将四幅画面的小标题标注在相应的自然段旁边。明白自学要
求了吗?
4.汇报交流
5.指导朗读。结合文章内容,读出感情。
四、课堂总结
如果此时你就站在这草原上,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我们一起
拿起书, 把我们此时此刻的心情表达出来吧!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复习引入
1.同学 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对牧场之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
跟老师一起继续走进课文,继续体会牧场之国的 宁静、悠闲。
2.复习生字词。
二、深入阅读,欣赏牧场之美
(一)学习第2自然段。
为什么荷兰是牧场之国呢?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把能体现荷兰是牧场之国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1)语段一: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 草原和黑白两色
的花牛。说说你的感受。(景色迷人:草长得茂盛;草原辽阔:牛
多。)
(2)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花牛的?
出示:一条条运河之间……无比尊严。(颜色、神情、模样…… )
当你读到“仪态端庄”这个词时,你想到了什么?
(3)想象牧场上的牛有时还会是什么样的?
二次修改



(二)自学第3、4自然段。
1.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
骏马:真正的荷兰又是什么样的?出示: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
条条运河之间……主人和公爵。
(1)公爵:君主国家贵族最高的封号。
镶嵌:运河和低地交错排列着。
(出示:荷兰的音译为“尼德兰”,是低洼之国之意。荷兰总面积
(2)说说你的感受。(成群的骏马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无拘无束
地驰骋……)
2.汇报交流第4自然段:
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 br>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
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 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
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抓词语体会。(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快乐。)
(三)认识夜晚的牧场。
相比之下,荷兰牧场的夜晚就另有一番独特的韵味了。
(1)快速默读第5自然段,思考:夜晚的牧场是怎么样的?(寂静
的。)
(2)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寂静? (体会和谐,虽然寂静但不冷
清。)
(四)“这 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四次,作者
为什么要这么多次说这句话呢?大家再次回顾课文 。
(其实这不仅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
景发出由衷的赞叹。)
三、总结升华,感悟牧场之美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宁静、悠闲的荷兰牧场风光。
四、拓展探究
1.课文说“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搜集资料,和同学交流你
的 理解。2.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20 *金 字 塔
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本课“译、愧”等生字。学习多音字“澄”。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
课文内容。体会金字 塔宏大、精巧的特点,学习作者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
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中体会、感悟,感受按空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3.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懂得尊重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 ,引导学生体会金字塔宏大、精巧的特点,学习作者举例子、列
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懂得珍惜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设疑激趣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
的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
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 及,人们又必然会想
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
奇迹之一,从古 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它的探索。然而,金字
塔至今仍是谜团重重。今天就让我们做一回小小研究员,走 进
金字塔,了解金字塔,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你最想了解金字塔的什么呢?
简单板书:金字塔建在哪里?金字塔是什么样子的?怎样建
造的?有哪些神秘的传说?……
4.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检查自学效果,
学习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两篇短文各采用了什么方式介绍金
字塔?
2.课文一《金字 塔夕照》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读课文,并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金字塔的位置、作用、名< br>字的由来、数量、特点、建造方法等。
6.梳理主要内容:本文介绍了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 巧
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赞扬了古埃及人民杰
出的智慧。
四、激发兴趣,鼓励质疑
过渡:埃及金字塔作为世界一大奇观,它究竟蕴藏着怎样
的魅力呢?
(一)感悟金字塔的“美丽、耀眼”。
从哪篇短文中看出了这个特点?除了这个特点,你还感受
到了什么?
(神秘、古老等。)
(二)感悟金字塔的“宏伟、精巧”。
1.作者是怎样将金字 塔的“宏伟、精巧”这些特点介绍清
楚的呢?画出相关的语句,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2.小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全班汇报。



(三)了解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感悟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
慧。
过渡:如此宏伟而又精 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再读下面内容。
1.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这
一部分写了建造金字塔过程中的哪 两个方面?从中你体会到
了什么?(运石和垒石。)
建造过程看似很简单,其实非常艰巨,这 是古埃及人民在
劳动中摸索出来的方法,可见他们是多么的——聪明、智慧。
2.列举其他令人惊叹的建筑成就。
(四)两篇短文的哪些内容是相互印证的?
1.历史年代悠久。2.神秘到具有当今人类解释不了的“巧
合”。3.金字塔所处位置。
学生在两篇短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五、课外延伸,知识拓展
1.了解世界十大古代建筑奇迹。
2.搜集资料,用你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自己收集一些有关长城的资料,仿照本课写法,
写一篇介绍长城的短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
教学目标
1.能围绕确定的主题查阅搜集资料,选择合 适的材料并恰当地组织在一起,整理成一篇
讲解稿。
2.能根据需要组织其他材料,将讲解稿内容清晰、准确地传达给他人。
3.学会列提纲,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内容。
4.在交际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乐于交际。
教学重点:根据需要组织其他材料,将演讲稿内容清晰、准确地传达给他人。
教学难点:在交际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交流过程中注意说话态度大方,让学生乐于
交际。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相关资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话题
同学们,你们喜 欢导游这个职业吗?没错,老师也很想当一
名导游,导游不仅能带领人们欣赏美景,还能用丰富的语言指 引
大家。这节课,我们也来感受一次当导游的乐趣,好不好?(板书
课题:口语交际:我是小小 讲解员)
二、情境展示,确定主题
1.明确目标:我们要对某一地点为他人进行细致介绍。
2.根据兴趣,选择情境。
情境一:学校有客人来,需要你帮忙讲解学校有代表性的地方。
情境二:亲友到你家做客,需要你介绍一下周边的环境。
情境三:暑假开始了,博物馆需要志愿讲解员……
同学们思考后,选择一种感兴趣的情境,确定交际主题。
三、小组交流
(一).整理资料。
(1)将资料整理成一篇讲解稿,同桌之间读一读,看是否通顺准
确,进行初步修改。
(2)自己试着讲一讲,进行二次修改,把握好的语气、语速。
(3)在小组内讲一讲,根据 他们的意见,再次改进讲解,注意把握
讲解的条理,配上恰当手势、动作、表情或其他辅助材料,让讲< br>解效果更生动。
(二)展示交流。
1.根据之前的准备,从小组内推选代表在班上讲一讲。
2.最终评出“优秀讲解员”。
四、创设情境,巩固练习
1.努力创设具体情境,鼓励学生练习表达。
2.师指导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语言是一门艺术,在我们 向他人介绍时,要注意将
意思说明确,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说得太啰唆。另外还要注意,听
别人讲 话时要集中注意力,不随便插话,边听边思考,可以对不
明白的地方进行提问。
相信通过这次口语交际活动,你们会更加喜爱上与人交际。
六、布置作业
选择一个情境,向家长介绍一下具体内容,注意条理要清晰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感受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
2.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课前调查、课上交流,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并能
够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清楚具体。
4.激发学生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的特点,能够通过查阅和整理资料,写自己感兴趣的
景观。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 兴趣和热爱之情。

端午节广告语-温州大学研究生部


幼师面试自我介绍-广东工业大学教务管理系统


腾讯公司简介-农村工作总结


职业高中高考-上海市公务员局


关于元旦的诗歌-孙中山出生地


房东网-apec成员国


2014年考研时间-牡丹信用卡


广西教育学院地址-画展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