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学习委员竞选稿-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第一单元教材内容概说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走进祖国西部”为专题组织教学,教材选择了
体裁多样、内容丰富的文章,使学生从多个侧
面了解西部的建
设与发展,了解西部的文化与风情。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走进
祖国西部、开发西
部、建设西部的情感。《草原》、《白杨》、《丝
绸之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叙事与写景相结合,
优美的语
言文字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得益彰。
教师在教学本单元内容时,要注意激发学
生了解西部,走
进西部的兴趣,读懂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积累优美句段,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写的景物,并用自己的
话讲述文中故事,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语
言
训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回顾·拓展1”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要引导学生交
流自己积累的学习方法,并理性的分析总结,不断进行改进。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
、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
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写
作方法
,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在交流中能就自己的某
一点体会畅所欲言,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培养语言表
达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本单元的20个生字,会认、会写、会用;能正确认读
本单元的27个二类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用自己的话讲述文中故事。
4.体会重点句、段的含义。
5.积累本组课文中的优美句、段,并试着背下来。
6.通过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并激发
口语交际和写作欲望,进行写作。 <
br>7.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
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
者建议,激发学生努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的朗读、领悟,体会作者的感情。
2、有意地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间的整合。
3、通过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并激发
口语交际和写作欲望,进行写作。 <
br>4、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
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
者建议,激发学生努
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
1、重视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通过读、悟理解课文。
2、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扩展的知识面,
增加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3、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继续引导深入生活,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吸收科学
知识,努力提高科学素养。
5、在教学中,教者应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放手
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一些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
学生在积
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
考,受到熏陶。
1、草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4个生字,会写14个生
字,并结合
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2.能正确读
写渲染、勾勒、一碧千里、回味、襟飘带舞、
拘束、羞涩等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
3.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理解
蒙汉人民的深情厚意,激发学生
对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4.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难点: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课前准备 】
1.搜集草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内蒙古草原的风土人
情。
2.歌曲《天堂》,描写草原生活的乐曲一首。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交流说话,激情导入。
1.齐读课题。你去过(见过)草原吗?你是通过什么途径
了解草原的?
2.没有
去过草原的同学也不要遗憾,课前大家都搜集了
一些资料,说说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自由说,教师及时评价。
3.“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
br>这是西部歌王腾格尔用歌声唱出的草原的美。大家想不想听一
听?
4.播放歌曲《天
堂》: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语言大师老舍
先生去领略一下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
新词。
2.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处。
3.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
指名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这些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部
分?(两个)
4.每一个部分分别写的是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适时板
书:风光美 人情美
5.请你找出这两个部分的内容,自己大声地读一读。
三、领略草原风光美。
1
.谁能把描写草原风光美的这一部分读出来?其他同学边
听边把不是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勾画下来。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师生适当点评。
3.自由朗读文中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边读边想象,
边读边体会。
4.指名朗读,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5.读一读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它的原因。
6.请你把刚才勾画的不是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读给
大家听。
点拨:其实这些句子就是作家老舍先生看到草原风光以
后,抒发自己感情的句子。
7.配乐引读课文。教师读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学
生读作者抒发感情的句子。
8.引导思考:作者前后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9.讨论交流:作者的感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这
两种感受可以调换吗?
(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作者初入草原,从整体上看到草
原美丽开阔,所以满怀豪放之情,想要高歌一曲,
进而深入草
原,被草原美景所陶醉,所以想坐下低吟小诗。)
10.背诵第一自然段。 (1)多么美丽的风光,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拿起书
来,再读一遍课文,再感受一次草原那无限
美丽的景色!让我
们把它们永远记在脑海中!(齐读)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2)课文学到这儿,谁把这美景记在脑海中了,谁能把
这段课文背下来?请会背的
同学站起来试一试。(配乐)
四、总结。
我们虽然只学习了课文第一段,但我相信:草原的
美一定
给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再随老舍先生到蒙古
包里,去蒙古人家里做客,
去感受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感受
大草原的人情美。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引入。
1.指名朗读生字、词语。
2.背诵第一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感悟草原人情美。
1.草原风光无限
美,草原上居住的蒙古人民更是热情奔
放。作者一行人进入蒙古草原受到了蒙族人民的热情接待,表现了蒙族风情。课文向我们详细地描述了蒙古族的民族特色。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都讲述了哪些内容?
3.全班交流:
教师适时引导,并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
4.课文四个自然段就讲了这四个内容,请你选择
自己最
感兴趣的部分来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学习成果。
5.组内交流。
6.全班交流。
(1)第二自然段--迎客
A.提出交流要求:一边说,一边把自
己喜欢的句子有感
情地读出来,最后还要加上自己的评论。
B.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
河!(感悟作者的兴奋与惊喜)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草原人民穿着
艳丽的民族服装,
挥动马鞭,从很远的地方来迎接客人,体会蒙古人民的热情好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客,对汉族兄弟的情深意长,以及草原上的热闹场面。)
静寂的草
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这热闹的场面打破了草原的寂静。)
C.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
D.练习背诵本自然段。
(2)第三自然段--
相见
A.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B.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
情的?
C.重点体会句子: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
着,握住不散。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从总是和两个
再字中,都能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
热烈、深厚。)
D.把你的体会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学生自由读、
分组读或者齐读
(3)第四自然段--款待
A.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
你体会最深的一点是
什么?请你用一边说、一边读、一边评价的方式交流。
(如:进了蒙古包
,好客的主人倒上了奶茶,摆上了奶豆
腐,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他们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风味食品来款待我们。这充分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亲如一家。主客互相
敬酒,齐声歌唱,体现了两族人民的深
情厚谊。)
B.指名学生朗读本段,其余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4)第五自然段--联欢
A.继续运用前边的方法学习。
B.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蒙汉情深何忍
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7.
是啊,蒙汉情深,怎忍别离,虽然已是夕阳西下,但
大家谈兴正浓。面队情深意切的蒙古族人民,我们对
整个草原
都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热爱--依恋
8.放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和句子。把自己最喜欢的
一个句子通过有感情朗读推荐给大家。
三、品味语言,揣摩写法特点。
1.作者从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两个方面介绍了草原,你认为贯穿全文始终的是一种什么情感?作者
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
的呢?
2.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情画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展开。感受
着蒙汉人民的亲密无间,咀嚼
着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你发现
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3.把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再好好读一读。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板书设计】
1、草原
风光美 ------------人情美
(草原风情画)
高歌--低吟 迎客--相见--款待--联欢
热爱--依恋
【作业设计】
一、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
那么明朗。
(2)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
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那么……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管……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找出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抄下来,说说把什么比作
了什么。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句子:______________(把________
比作__________)
三、把“一碧千里”一类的词语找出来,摘抄积累;再把
课外读到的写下来。
课文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前读到过的:
【教学后记】
2*、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1.会认九个生字,正确读写古朴典雅、
矗立、栩栩如生、
飘忽、戎装、不计其数、浩浩荡荡、高擎节杖、五彩缤纷、助
兴、美轮美奂、
遐想等词语。
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文中的
好词佳句。
3.读懂课文内容,指导学生从古丝绸之路的故事中体会
当年东西方商贸、文化的交往和繁荣景象。
4.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古丝绸之路上的故事情景,感受东西方
文化、商贸交流的繁荣。
2.了解丝绸之路在东西方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课前准备】
1.师生各自搜集古丝绸之路的图片文字资料和其他相关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资料。
2.了解丝绸古道上的风土人情。
3.阅读段万翰等编著的《世界五千年》。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交流谈话,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课前大家搜集了关于
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现
在请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3.是啊,我国的
西部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享誉世界,而且
它的沿途有着美好的自然风光,更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
二、 欣赏石雕,激发想象。
1.在丝绸古道上,经商的驼队络绎不绝,悠扬的驼铃声
在大漠中响起,你想看看当年那繁华的情景吗?
2.播放课件(由课文中的插图和教师自己搜集的图片组
合而成),生边观察,边与同桌叙述。
3.指名学生描述自己所看到和想到的情景。
4.今天,这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就矗立在西
安市的玉
祥门外,作者也对它们进行了简单的描写。请你打开书,自己
读一读。
5.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6.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栩栩如生、矗立、
飘忽的理解。
三、深入了解,明确意义。
1.在漫漫黄沙中,一条丝绸古道从古都长安向远处延伸,
一直延伸到罗马。商旅的频繁往来促进了亚欧各国与中国的友
好往来。这巨型石雕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
。(师板地图促进理
解)
2.你可知道这些骆驼背上驮着的是些什么吗?哪些人的
故事与这条丝绸之路紧密相连?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4.小组交流:
(1)这些骆驼背上驮着的是些什么?你还有什么补充?
教师适时板书:科学技术 文化艺术 动物植物 友好往来
共同发展
(2)丝绸之路对东西方的文化和商贸带来了怎样的影
响?在历史上有什么深远的意义?
(3)哪些人和这条丝绸之路有关?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
资料谈一谈他们的故事。
5.全班交流。
6.教师可补充讲述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所经历的故事,
让学生感受
丝绸之路形成的艰难,以及张骞所做出的贡献。
7.一条丝绸之路,谱写了华夏灿烂文明的新篇。这条
路
是商贸路也是友谊路,更是发展路,繁荣路。两千多年后的今
天,我们仍然会沉浸在那遥远的
往事中……
四、回顾往事,追忆历史。
1.浏览课文第2至12自然段。思考课文介绍了些
什么?
再用简洁的语言叙述一下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2.学生交流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板书:迎接--见面--赠礼--表
演
建议:小标题也可
由学生自己拟定。如:这部分课文讲了
哪些具草原风情画体的内容?你能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来
吗?然后根据学生的概括板书。
3.再读课文,思考:文章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你
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把自己的体会写在课文的旁边。
4.全班交流。
(1) 将军骑在高头
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这浩
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友好
使节。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成夹道欢迎的阵势。
乐队奏起了军乐,人群一片欢腾?quot
;
将军翻身下马,立正
高呼:'本将军奉命率官兵欢迎大汉国使者!'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从这些描写安息国军民隆重的欢迎仪式的句子中感受他
们对汉朝使节的尊重,体会到
两国的友好往来。
(2)打开包袱,各色绫罗绸缎,五彩缤纷。打开一看,
里面装着许多特别
大的鸟蛋,每个足有斤把重。这是当时中国
没有的鸵鸟蛋。
从这些描写中了解当时彼此交流的物
品。
(3)魔术师的精彩表演,让在场的人们看得惊呆了。
感受西域独特的文化艺术,以及他
们对汉朝来使的尊重。
……
建议: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及时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
通过朗读传递出来。可采用个人读、有相同感悟的学生一起读
和全班齐读的方式。
五、总结全文,畅谈感受。
1.得到安息国军民的盛情接待,中国使者发出怎样的感
慨?学生齐读。
2.我们穿
越时空,看到两千多年前那热烈的场面。往日
商贸、文化的繁荣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此时此刻,你想
说
点儿什么呢?
3.学生自由谈感受或体会。
【作业设计】
1.学完了课文《丝绸之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把你想
说的写下来。
2.想想:现在的我们能为“丝绸之路”做些什么?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一个关于“丝绸之路”的调查小报告
或者搜集资料做一份关于“丝绸之路”的介绍。
【板书设计】
东西方友谊交流之路
丝绸之路 东西方经济交流之路
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3、白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借爸爸向子女介绍白杨的特点,歌颂
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
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
和奉献精神。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2.理解重点词语与句子,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边疆建设者的无私
奉献精神。
难点:理解课
文最后一段:爸爸看见几棵小白杨迎着风沙成
长起来,嘴角浮起微笑,实际上是为建设边疆后继有人而感
到
欣慰。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仪、胶片。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当代
著名作家茅盾曾写过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白杨礼
赞》,文中赞美了白杨力争上游的品格,并借白杨歌颂
了有着
白杨一样品格的北方人民。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位当代作家
袁鹰的文章《白杨》。(板
书课题)。大家打开书预习内容,看
插图,认识白杨树。
二、范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读课文:①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
br>的;②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想想这些话的意
思。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注意: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字音易
错的:清晰;字形易错的:新疆。“疆”字不要丢“土”,与“僵”
区别。
2.读课后题4“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并对词义加以理解。
3.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标点自然段。
4.默读课文,回答思考题。
①把书上内容与自己已有知识相结合,说说大戈壁是什么
样子的?
②读一读你刚才所画的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想想
其中的含义。
五、练习读熟课文,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全文并练习背诵。
第 二 课 时
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
茅盾的《白杨礼赞》赞美了白杨力争上游的品格和具有白
杨一样品格的北方人民,那么袁鹰的《白杨》要
歌颂白杨的什
么品格呢?下面我们就学习《白杨》这篇文章,(板书课题:
白杨)
二、指名朗读全文
1.思考:从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中,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
特点?
2.讨论得出答案,老师板书:(①外表:挺直、粗壮;②
内在: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
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3.结合课文前后内容谈谈你对白杨的特点的理解。
4.朗读这段话,体会白杨的品格。(有感情地朗读)
5.练习背诵此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1.默读课文,自学。(投影出示)
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卫士”
是什么意思?本课指的是什么?这位旅客为什么
“出神”?)
[讨论后板书:边疆建设者]
(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
的,他也表
白了自己的心。(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爸爸“在表白着
自己的心”?他表白了
自己什么样的心愿?)[讨论后板书:
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3)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
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
又陷入沉思。(课文第一处讲到“沉思”,爸爸在沉思什么?这
里爸爸又在沉思什么?)
2.小组讨论解答。
3.大家分析解答。
4.朗读这几句话,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
四、老师:望着窗外的卫士,爸爸想着、想着,突然他
的
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接着回答。然后
1.指名一人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大家分析其中的深刻含
义。
2.“微笑”又说明了什么?(板书:无私奉献的精神。)
3.朗读训练,体会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4.练习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朗读全文,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六、确定中心思想,完成课后练习三(选择中心)
说明:课文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方法。(板书:借物喻人)
七、总结深化
本文作者
袁鹰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热情赞美了具有白杨
一样品格的边疆建设者,他们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
感染
了在座的同学们,也感染了老师。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创造祖
国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作业设计】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1.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续
写,想像20年以后,课文中的“哥
哥”“妹妹”是如何心系新疆,建设新疆的。
2.通过读书看报,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了解西部大开
发的情况,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高 直
白杨 高大挺秀 生长范围广
借物
生命力强 |
爸爸 表白心愿
扎根边疆 |
建设边疆 喻人
教育子女
【教学后记】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教学目标】
1.默读全文,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
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发的满腔热情。
3.认识本课14个生字,搜集和交流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
发的相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
遇到了哪些困难,感受新一代建设者遇
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
的艰巨与顽强毅力。
难点:理解冰碴子、冻土区、高原缺氧、混凝土喷射等术语
的含义。
【课前准备】
1.搜集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2.西藏的风光图片。
3.青藏铁路地图。
4.青藏铁路全线贯通的庆祝场面。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播放西藏的风光图片,和学生一同感受西藏的纯净、美
丽和圣洁。
2.师生交流关于
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西藏
地处青藏高原,交通落后,“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直是西藏<
br>人民的期盼,也是全国人民的愿望。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
响,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正在变成现
实。出示课题:把铁路修
到拉萨去。
3.有感情地朗读课题。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思考:青藏铁路是一条
怎样的铁路?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
(1)出示:“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
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这就是造福广大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人民的青藏铁路。”
(2)观察地图,理解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3.读了全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可以根据
自
己的理解和感受就可闻的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可能
有:
(1)青藏高原气候恶劣,天气说变就变。
(2)开凿风火山隧道面临着重重困难。
(3)高原缺氧是施工的一个很大的障碍。
(4)科技人员和建筑工人不断献给困难挑战。
……
4.根据大家的发言,再次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
么事?概括成一句话。
在修筑青藏铁路的过程中,筑路大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
使风火山隧道全线贯通。
三、精读课文,用心感受
1.“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很
多次,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这句话。
2.自由朗读课文,想想面对着风火山这只拦路虎,筑路大
军会在什么时候说“把铁路修到
拉萨去!”这句话?
3.课堂交流,教师指导:
(1)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①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
自己的话说一说。
◇难以控制隧道施工温度。
“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他们拿来暖风机,给
隧洞
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
◇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
“风火山一带经常狂风大作……转眼之间乌云压顶,大大
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
“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施工中出现的情况还是始料未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及……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
②有感情地朗读第五、八自然段。
③面对着困难,他们会怎么样说这句话?有感情地朗读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要读出怎样的语气?(坚
定有力,显
示筑路大军在困难面前不惧怕,不后退的决心。)
(2)在战胜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①他们是怎样战胜困难的?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科技人
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
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
混
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指挥部的灯火彻夜通明。能不能建一
个大型制氧
站?……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地下了高傲的头!”
②有感情地朗读第六、九自然段。
③战胜困难的时刻,他们会怎么样说这句话?要读出怎样
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喜悦自豪,充满信心的语气。)
4.想象一下,筑路大军还会在什么时候说“把铁路修到拉
萨去!”这句话?
(1)风火山隧道全线贯通的时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十一自然段。
(2)青藏铁路全线贯通的时刻。
①播放录像:青藏铁路全线贯通的庆祝场面。
②如果你是筑路大军中的一员,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
句话是什么?
③此时此刻,应该怎样来朗读“把铁路是到拉萨去!”?
有感情地朗读。
四、课外延伸,情感升华
交流搜集到的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4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冻土铁路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重重困难 天气恶劣一一克服
极度缺氧
口语交际·习作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策划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
力。
2.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
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3.懂得在信中有条理地书写内容,并写出真情实感。
4.掌握信封的写法,学会评改习作,并通过书信来与人
交往和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
教学难点:把自己的设想及策划有条理地写出来。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 课 时 口 语 交 际
一、 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1.播放课件
(利用课件展示全国各地的小学生的学习和
生活情况,以及部分山川风物的图片、文字资料。)
2.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江南水乡,塞外风光,西部高
原,浓郁的地理特色,迥异的风土
人情,作为中国人,我们无比自豪和骄傲!
二、明确主题,出谋划策。
1.今天
我们要来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
动。去结交更多的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更深
入
地了解他们那里的风景和物产。
板书:策划手拉手活动
2.要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我们首先要做的准备工
作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建立联系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3.远方
的小伙伴和我们相隔遥远,千山万水把我们阻隔,
不过现在科学技术这么发达,我们总会有很多办法和他
们建立
联系的,好好想一想,把你的办法推荐给大家。
4.学生分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
(如:网络上的QQ 、
报刊杂志上的交友栏目、作文书上
注明的详细地址、电视栏目介绍的学生……)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 方式:网络 报刊杂志 各类书籍
电视栏目……
三、集思广益,进行策划。
1.与远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联系之后,我们就要着手思考
如何开展手拉手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了。相信大家一定都
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就请大家先在组内商量
和交流。
2.学生分小组商量。
(教师参与各小组的探讨活动中,要对活动的可行性以及<
br>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来进行具体的指导。)
3.学生全班交流各小组的策划情况。
教师适时点评并板书:
(1)你们的策划让人感动,看,有充满关怀的支助活动,
有
情真意切的书信往来,有简洁流畅的情况介绍,有丰富多彩
的联谊活动,还有方便快捷的网上交流……
板书:支助活动 书信往来 情况介绍 联谊活动 网上交
流……
(2)每一项活动
的开展,都蕴涵着同学们的想法和思想。
但是每一项活动都应该有其可行性,请你就自己活动设计的可<
br>行性方面来谈一谈。
学生交流活动设计的可行性,对其他同学进行启发。
(3)面对不同地区的小伙伴,我们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
事呢?
学生自由交流。
四、深入探讨,课外延伸。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1.你是否想把自己精心的策划的活动付诸实践呢?
2.经过刚才的商量,你们一定还有很多
与小伙伴建立联
系的方法,请大家课后再收集一些,然后我们下节课把自己的
建议告诉他们。愿
我们的手拉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我
们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
五、课外作业:
收集全国各地的小伙伴的联系方法,为习作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活动的方案了,今天就开始行动,
第一步──写信,建立联系。
二、讨论内容,激发写作灵感
1.小组讨论: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学习、生活,生活的小环境、大
环境)
把自己班级策划的方案详细地进行介绍。
提出自己认为比较可行的建议。
希望以后能如何进一步地相互了解。
想了解对方的哪些情况。
……
2.注意书信和信封的格式
(1)书信的格式:书信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
间四
部分组成。称谓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
正文是信函的主体。可以根据对象和所述内容
的不同,灵活地
采用不同的文笔和风格;敬语在书信结束时向对方表达祝愿、
勉慰之情的短语。
落款及时间在信文的最后,写上写信人的姓
名和写信日期,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
(2)信封的格式: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上
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
写得大一些。
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所在的邮政编
码。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三、动笔写作,开启心扉
1.写
信方式:可以小组合作写信,分工合作,一人写一个
部分。比如有的写自己的情况介绍,有的写活动设想
,有的对
对方的请求等,最后一起修改合成一份完整的信;也可以自己
独立完成。
2.开始写信。
四、典型评价
(1)回顾交流:写好这封信要注意哪些?
①学生讨论。
②投影出示。
(2)投影一篇中等程度的习作。
全体学生自由读这篇习作,对照评议标准进行评价。引导
学生先评议这篇习作的成功之处,
有什么不足,说说理由,并
且加以修改。
(3)投影一篇较优秀的习作。
①让小作者本人朗读全文。
②学生再次根据评议标准思考,评议。
③学生听完后各抒己见。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典型评价
1.回顾交流:写好这封信要注意哪些?
(1)学生讨论。
(2)投影出示:
2.投影一篇中等程度的习作。
全体学生自由读这
篇习作,对照评议标准进行评价。引导
学生先评议这篇习作的成功之处,有什么不足,说说理由,并且加以修改。
3.投影一篇较优秀的习作。
(1)让小作者本人朗读全文。
(2)学生再次根据评议标准思考,评议。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3)学生听完后各抒己见。
二、继续写作,在交流中充实内容
1.交流第一部分内容:自我介绍。
在交流中知道自己还需要如何修改,如何补充材料,才能
让对方更了解自己,了解我们的大家庭。
2.交流第二块内容:活动的方案
学生各抒己见,过讨论边修改,把自己的内容改得更加丰
满。
3.注意检查信的书写格式。
三、合作交流,在修改中完善
1.小组合作写信的同
学,把自己所写的一个部分与其他几
位同学合起来,再读一读,一同修改: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
否通顺,文章内容是否饱满。
2.课堂交流。
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部分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
小组合作写的文章就把自己组认为比较有新意的语句读
给大家听。
回顾·拓展一
【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学习与感悟。
2.积累古诗。
3.通过“趣味语文”的学习,感受到标点符号的魅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总结与回顾,并能理性的分析学习所得,
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成
果,在丰富的形式中交流、汇报。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1.想一想,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
会?
2.自由地进行课堂交流。
3.选择重点展开讨论。
(1)说说对西部的认识和感受。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
br>思路,让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西部的认识,比如:西部的历史;
西部的自然环境;西部的发展。
(2)说说对课文写法特点的认识。
①《白杨》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课
文中找出
相关的例证。(以白杨的品格来比喻、暗示西部建设者的品质
等。)
②
《草原》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
相关的例证篇。(景色的铺陈,直抒胸臆的抒情等
。)
(3)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体会。
①找一找在这组课文中有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简要的说
说其中的含义。
②说说你是怎样去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联系上下
文,联系生活经验,理解个别字记词的含义等。)
二、日积月累
1.导入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可见积累的
重要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中唐时期素有诗豪之称的大
诗人刘禹锡写的《浪淘
沙》。
2.学生自由朗读,如果有不理解的,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性
讲解。
“九曲黄河万里沙”,写黄河弯弯曲曲地流经万里,夹带
着大量泥沙。“浪淘”,波浪翻卷;“风簸”,
风浪滚动。“浪淘
风簸自天涯”,写黄河波涛汹涌,来自天边。“如今直上银河去”,
是诗人一
种浪漫的想象,说黄河一直走到银河那里去。“同到
牵牛织女家”,夸张地说可以到达牛郞和织女的家了
。前两句
描写黄河奔腾万里的雄浑气势;后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黄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河源远流长,仿佛是从银河里流下来的。
此诗写九曲黄河的雄伟气势,并展开奇特的想象,表现作
者的向往与追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4.引导学生课外找一些刘禹锡的诗来读一读。
第二课时
趣味语文
1.谈话导入。
师:批改作文时,常发现有
些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随心
所欲。或一“,”到底,或通篇不用,想起来了就随手点一下,
说
明这些学生对标点符号极不重视。今天我们来读一则关于标
点符号的故事,读完之后,谈谈你的感想。
2.学生读文中故事。
3.交流读后感受。
4.教师提供故事:
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
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
允了。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
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
菜一
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主观愿望。理解为“无鸡鸭亦可,
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欣然签字。那
知吃第一顿饭时,
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
约定了‘无鸡鸭
也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的么?”
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只好照合约上的办。
5.动手练习加标点,使之成为不同意思。
①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②过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③某家有少女人材十分丑陋全无一双好脚
④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6.小结。
标点一定要恰当,它就像一个人的五冠,不能因为它不是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字就显得无足轻重,标点错了,意义也就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