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 备课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

萌到你眼炸
800次浏览
2020年08月28日 20:5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泉州市公务员局-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网


第五单元教材内容概说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着”为专 题,安排了4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交
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项教学内容。4 篇课文有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着名
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将相和》;有根据我国着名古典历 史小说《三国演义》
中“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有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 景阳
冈》;还有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的《猴王出世》。
中国古典名着是中 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阅
读名着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 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编写本
组教材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古典名着的魅力,激发学生 阅读名着的兴趣。这也是本
组教学的重点。
二、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36个生字,会写23个生字,正确书写“召集、商议”等词
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感受名着中的人物形象,体验
阅读名着的 乐趣,激发学生阅读名着的兴趣。
3、口语交际:让名着中的人物走上舞台。
4、学习缩写。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感受名着中的人物形象,感受古典名 着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着的兴趣。
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着的平台。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
1、本组教学,根据选编的课文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实际,可指导学生重 点感受故事
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
2、通过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 形象的栩栩如生,达到感受名着的魅力、激
发阅读名着兴趣的目的。
3、注意适度拓展,举一 反三。本组课文都是节选或改编的,教学时,要注意由此生
发开去,虽然不要求学生通读原着,但可以查 查相关资料,听听他人介绍,读读某些章
节,让学生知道这些名着的存在,为学生打开学习古典名着的大 门,激发学习兴趣,创
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着的平台。
五、教时安排
本组教材的 教学可安排12—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
时,“口语交际”1课时, “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2课
时。
18 将相和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召集、商议、隆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顾全大局
和大将军廉颇知 错就改等优秀品质。
4、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读讲故事,感受人物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把握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学
习通过人物言行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准备】
1、查资料了解战国的历史。
2、教师准备课文“负荆请罪”动画故事。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同学们,看到课题你一定想知道些什么?这“将”和“相”分别指谁呢?(板书:
将 相)简单介绍两位。
2、一个文官和武官一定发生了许多故事,“和”是什么意思?既然说他们和 好,那
么就意味着之前一定有过——不和,这篇文章就是讲廉颇和蔺相如从不和到和的故事。
二、初读感知
1、看课文中有没有一段文字直接写了他们不和?带着问题快速自读课文,要求找出
相关语句。
2、引出后面廉颇说的话。
“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 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
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去!”
师: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廉颇内心的不满、嫉妒……)廉颇嫉妒蔺相如
官位比他高!
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廉颇说这话时的神态不满的样子,让我们模仿着把廉颇那种不服
气的感觉读出来 3、廉颇说到了一个字“嘴”,认为蔺相如是在耍嘴皮子,你们觉得廉颇的话有道理
吗?不对,靠什 么?(不着急回答)
三、细读课文
1.听课文配音朗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故 事?指名说后再让学生上台
板书。(完璧归赵 渑池相会 负荆请罪)


2.学生自读课文,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3.指名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 自然段讲“完璧归赵”?哪些自然段讲“渑池之
会”?哪些自然段讲“负荆请罪”?
4.学习“完璧归赵”的故事。
(1)指名读课文第1~10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再提出几个感兴趣或不理解
的问题。
(2)先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再指名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全班交流解决。
(3)以下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提及,可以由教师提问,重点讨论:
①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蔺相如说话前为什
么要“想一会儿”?
②蔺相如理直 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
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 在这柱子上!”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理直气壮”的理解。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
◇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吗?
◇读这句话,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来。
③到了举行典礼那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 蔺相如为什
么能大大方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时候蔺相如的心理状态?
④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把蔺相如送回赵国。从“只得”“客客气气”中你读
懂了什么?
(4)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完成练笔:蔺相如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
四、布置作业:课后习题1、2
第二课时
一、继续走进课文,理解内容
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完璧归赵”的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内容。
1.学习“渑池之会”的故事。
(1)生默读课文第11至14自然段。提出几个感兴趣的或 不理解的问题进行交流。
如蔺相如为何拼命地坚持要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为何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2)提问:
①在课文的这个部分中,你对哪些词句感受最深刻?
②这场斗争,赵国和秦国是打个平手,还是赵国占了上风?
③你能用一些词语和句子来形容秦王的失败吗?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负荆请罪”的故事。
(5)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15至18自然段。
(2)欣赏“负荆请罪”动画故事。
(3)说廉颇负荆请罪,同学们认为廉颇有罪吗?
(4)廉颇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是个怎样的人?
(5)通过这个故事,你对蔺相如又有哪些认识?(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胸
怀宽广)
二、回归全文,总结提高
1.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成语的含义。 这三个故事的顺序
能否颠倒?为什么?(进一步分清事情的因和果)。
2.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前面两个故事,写廉颇与蔺相如的“和”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保证了国家的安全。
后面一个故事,廉颇与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由“不和”到“和”。全文围绕“ 和”字
来写。
3.说说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
【板书设计】
18 将 相 和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不和——————和
【作业设计】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
2、朗读课文。
3、选择课文中的一个人物,说说你的赞美话。
4、把故事讲给爸妈听。
【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
1、学会“妒、督、寨、擂、呐、丞”等生字及由这些 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瑜、
幔”等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
诸葛亮筹划安排“ 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
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4、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扣住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着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诸葛亮是怎样利用草船借箭的”,教学难点是“了解诸葛亮 借箭为
什么能成功,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准备】
学生 准备:阅读《三国演义》第42回至第46回,了解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形势
以及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 亮。
教师准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断和主题曲。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意境、感悟精彩
1. 启发谈话,揭题激趣
同学们,你们谁对古典文学名着《三国演义》有所了解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的?你 熟
悉三国演义哪些主要人物,哪些精彩故事?
2.尝试交流,整体感知。
(1)谈 话: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故事。(出示课题:
草船借箭)老师相信, 许多同学都熟悉这个故事,谁来介绍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交流。
(3)对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
二、切入中心,领悟“神妙”
1.请认真阅读全文,划出课文的中心句。
2.品读感悟,周瑜临终感叹:“既生瑜,何生亮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
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 在哪里,妙在哪里。
3.学生自主学习。边读边画边体会。
4.交流、对话:
以“诸葛亮知天文”为例,教学过程设想如下:
(1)品读句子:“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角色换位,对比体会:这场 大雾,诸葛亮、鲁肃都看到了。他们各自心情会怎样?
心理会怎么想的?(角色扮读)
(2)联系上下文来体会。课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诸葛亮事先算准了这场大雾。
5.小组自学交流“诸葛亮懂地利”的情节。教学过程设想如下:
(1)默读课文,圈画相关的句子或重点词语。
(2)交流体会。(课文中的相关句子)
第六自然段的“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第八自然段的“诸葛 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
逼近曹军水寨受箭。”本句中“逼近”一词 尤其能反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理由一:逼得
太近,曹操必能识破秘密;理由二:距离曹军水寨远了,又 不能受到箭或受箭面积不大。
“度”的把握全在智慧。


三、课外延伸
1.阅读《三国演义》第40回、46回、90回。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重点品读“诸葛亮识人心”的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欣赏名着,品读经典
1.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草船借箭》这个历史故事,老 师知道了同学们
特别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的同学说,诸葛亮通晓天文,有的说他懂得地利,还有< br>的说诸葛亮之所以能借到箭,最重要的是因为他“知人心”。这也是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
重点。你 会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来探究?
2.学生汇报,老师梳理、概括出以下几种学习方式:
(1)读:有感情地朗读。
(2)说:选择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再加上自己的想像,有声有色地说一说。
(3)演:邀请几个同学或者老师,分角色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4)评:评说诸葛亮“神机妙算”──知人心。
(5)写:根据看过的电视剧,展开想象,扩充、编写“诸葛亮知人心”的某些场景。
3.学生讨论确定各自的学习方式,可以个体学习,也可以合作学习。
4.师生互动交流,及时指导,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方式、学习策略。例
(1)读:“诸葛亮 知人心”这方面的课文内容,如果选择的是“有感情朗读”这种学
习方式,请按照自己对人物情感的理解 进行个性化朗读,以求达到声情并茂、人物形象
活灵活现的效果。
(2)说:采用“说一说”的学习方式学习“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内容,你准备
怎样说?
(3)演:如果选择“演一演”的学习方式学习“诸葛帝知人心”这方面的内容,该
怎样演呢?
5.请同学们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学习伙伴,欣赏名着,
品读“诸 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课文内容。
6.小组交流,全班汇报,自由欣赏、品读:引导学生围绕“神机妙 算”──知人心
进行汇报,教师参与、互动。
二、营造“对话”,塑造人格
1.同学们能不能用恰当的成语或四字词语来概括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上台
板书)
2.用关联词说话训练。提供几组关联词:
因为……所以 如果……就 一……就
虽然……但是 只有……才
结合刚才你们概括出来的表示人物性格特点的词语,把草船借 箭这个历史故事的前


因后果介绍完整。
3.小结: 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三、链接名着,拓展文本
请同学们自由畅谈读《三国演义》的 原着后的体会,如“空城计”;第五十回“诸葛
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 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第
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孙夫人,孔明二气周公瑾”;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 铜雀台,孔明三
气周公瑾”。
【板书设计】
19 草 船 借 箭

知 人 心 周瑜心 鲁肃人
神机妙算 曹操性
识 天 象 四更时候大雾弥漫
晓地利 顺风顺水
【作业设计】
1、复述故事。2、把文本演绎成课本剧。3、搜集有关三国的歇后语。
4、我会感受。
①从“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这个
材料中,我感受到( )。
②从“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箭的事,只说……”这个材料中,我感受
到( )。
③从“曹操下令说:‘江上雾大……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
这个材料中,我感受到( )。
【教学后记】
20*景阳冈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读读记记“吓唬、诡计、酥软、踉踉跄跄”等词语。
2、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 武松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
着的乐趣,激发主动阅读名着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描写打虎的部分是课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了解武松的英雄性格是教学的难
点。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阅读《水浒传》有关章节


教师准备:《好汉歌》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
1.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 要学的“景阳冈”讲
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课文是根据明代着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板 书:
景阳冈)
(一起读文后的“资料袋”。)
2.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小黑板出
示)
(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批注的好习惯。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三、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
1.学习汇报: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
落。
2.抽查四人小组读“武松打虎”段落。
3.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读后有什么感受?
(1)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行比较体会。
突遇大虫 的“一扑”、“一揪”、“一剪”,他的对策是“躲闪”、“闪在青石边”、“闪在
大虫背后”、“闪在 一边”……
一段话里连用了许多个“闪”字,能否换成“躲”字呢?
描写武松时,用“抡” “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
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 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过人的高大形
象。
(2)根据交流,重点品读相关的句子。
①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武松打虎的语句,进一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同学们可以自 由发挥,你觉得怎么读像武松就怎么读(生有感情地朗读。)
②谁愿意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同学们听?
4.“打虎”部分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突 出了英雄形象。你认为前面的内容与“打
虎”内容有关吗?又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


(1)通过对武松的语言描写,感受到武松的性格特点,能够体会出武松的勇敢。
(2)通过对武松心里的描写,感受武松的内心变化,感受他的英雄气概。如:
“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
“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这里虽有 犹豫,但更多的仍然是“勇往直前”
的豪气。)
5.武松在这些段落里,又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四、交流收获,激发阅读《水浒传》 < br>《水浒传》就写了108条梁山好汉,就武松还有很多章节很多精彩的故事,李逵也是
《水浒传》 中的一个人物,他也曾经打死过老虎,他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课后去阅
读《水浒传》,你一定能感受 到阅读的乐趣。
【板书设计】
20* 景 阳 冈
喝酒----上山----- 打虎-----下山
(豪放 勇敢 机智)
【作业设计】
1、把故事讲给爸妈听。
2、阅读《水浒传》,收集一个《水浒传》人物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3、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换成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
(1)店家给武松筛了满满一碗酒。( )
(2)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
(3)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 )
(4)店家无奈,只好又给武松筛酒。( )
(5)天快晚了,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 )
(6)请勿自误。( )
21*猴王出世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灵通、迸裂、避暑、楷书”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猴王出世的经过,感悟“石猴”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个性特点。
【教学重难点】
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是教学重点;有些词
语与现代语言 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阅读《西游记》有关章节
教师准备:《西游记》有关视频。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
2.你知道孙 悟空打哪来?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猴王出世》,
了解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二、初读感知
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交流自学情况。
三、了解石猴的由来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了解石猴是从哪儿来的。
2.交流。
(1)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理解“盖自”(自从)、“即久”(已久)、遂(于是)
◇提示:这一句交代顽石生成的环境。
(2)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那猴
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 虎豹为群,
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朗读并感受作者运用了排比句,语言简练,初步领悟古典名着的语言特色。
◇提示:这几句 写石猴活动,机灵、可爱、勇敢。写出了石猴出世后自由自在的生
活,为后文石猴敢于进洞埋下了伏笔。
四、了解石猴成为猴王的原因
1.自由读读2~4自然段,画出并理解石猴成为猴王的相关句子。
2.交流。
(1)“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
(2)他 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
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爱。)
(3)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 说有本事进得来,
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
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3.用自己的话说说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
五、交流收获
【板书设计】
21*猴王出世


石化成猴----跳入瀑泉-----奉为猴王
(活泼 可爱 敢作敢为)
【作业设计】
阅读《西游记》或《西游记》故事书,准备召开一个《西游记》故事会,看谁讲的
故事最精彩。
口语交际·习作五
【教学目标】
1.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编排课本剧,学习运用 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情展现人物
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2.学 习缩写,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做到意思准确、完整,语句连
贯通顺;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和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
1.查找资料,拓宽了解与《将相和》《草船借箭》《猴王出世 》《景阳冈》等故事相关
的内容。
2.准备人物形象的服饰、道具。
3.多媒体课件《三国演义》《猴王出世》的精彩片段。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感知角色形象
1.播放《草船借箭》,观前布置思考问题。
(1)你最喜欢哪个演员的出色表演,为什么?
(2)你认为导演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
2.学生自由讨论。
二、赏析课文,体味角色形象
1.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四篇课文 《将相和》《草船借箭》《猴王出世》《景阳冈》,你最
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
2.作者 是怎样将这些人物的特点体现出来的?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故
事情节的合理安排等方面理解 。
三、探究编排,表演角色形象
1.老师以《草船借箭》为例引导学生如何编排课本剧。
(1)请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主要人物并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的相关语句。
(2)学生简要交流。
(3)课文中有些人物神情并没有直接提供,作为编导该怎么办?引导 学生根据人物
特点以及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想象他们的神情。如: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 /p>


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你们认为他们的表情可能是怎样的?
(4)课文中有些人物语言是运用专署的形式出现,并没有直接引用,作为编导该怎
么办?
2.自主选择,分组创编。
(1)按照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分成四大组,推选出一个责任编导 ,负责执笔、汇总
大家的意见。
(2)每个人选择一个角色,将自己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情了解透彻。
(3)交流讨论各自 的角色体验,小组内进行整体性创编(根据故事情节,安排好各
种人物的对白、出场顺序以及剧本内容。 )
3.欣赏表演,评价表演。
(1)讨论欣赏要求,评价方法,准备推选出最佳创编奖,最佳演员、最佳评论员。
(2)分组表演。先由编导简要介绍表演篇目、演员阵容、服饰道具,再进行表演。
(3)评价表演。
4.评选最佳创编奖,最佳演员、最佳评论员。
四、拓展延伸,丰富角色形象
1.鼓励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外阅读,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特点,为进一步创编奠定坚
实的基础。
2.融合大家的合理性建议,尝试做一回编导,并与同学合作进行二次创编。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谈话引入
下周班队课我们班要进行一次读书交流会,这 次交流会要求每位同学抓住要点将自
己喜欢的篇幅较长的文章,简要地介绍给大家。要介绍得好,首先要 学会缩写。什么是
缩写,怎样缩写呢?
二、揭题,了解要求
看习作要求,读一读,说说你明白了什么?画出来,并标出序号。
A.什么叫缩写 B.缩写的具体要求 C.缩写后的字数要求。三、结合《景阳冈》缩写,
掌握缩写的要领
1.读《景阳冈》原文与缩写稿,自学思考。
(1)说一说《景阳冈》一文有哪些要点。
(2)比较:缩写以后保留了哪些内容,删除了哪些内容。
(3)保留的部分是怎样连接成文章的?
(4)朗读缩写文章,看看是否保留了主要内容,意思是否比较准确完整,语句是否
通顺连贯。
2.全班交流讨论,初步掌握缩写的方法。
四、选出自己准备缩写的课文,交流讨论怎样缩写


1.每位同学将准备缩写的文章(《草船借箭》、《金色的鱼钩》或其他文章)多读几遍 ,
理出要点。
2.小组讨论交流。
(1)所选的文章分为几部分,哪些部分可以删 掉?哪些部分可以一带而过?哪些部
分应重点写,为什么?
(2)保留的部分怎样改写,怎样连缀成文。
3.全班交流,教师总结点拔。
4.试写初稿,教师指导点拔。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谈话导入,拟出故事会评比标准
1.我们的读书交流会马上要开始,我们将评出最佳缩写故事奖( )名,你们说说,
评选的标准应该是什么?
2.师生共同拟出评比标准(即缩写的要求)
二、进行读书交流
(一)小组内交流,全体组员共同评议。
(二)全班交流
1.教师根据课前浏览初稿的情况,选择数名同学上台介绍自己喜欢的文章。
2.其他同学边听边对照评比标准,看看这篇文章好在哪里?有没有不足之处?如果
有,可以怎 样修改?
3.每一位同学讲完后,全体同学都可以当评委进行点评。教师予以补充。
(三)评出最佳缩写故事奖( )名。
回顾·拓展五
【教学目标】
1.交流阅读名著的收获。
2.积累有关四大名著的歇后语。
3.了解《西游记》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我们在阅读本组课文的过程中结识了不少人物,你最喜欢谁,最 不喜欢谁,说说


你的理由。
(1)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小组派代表发言。
(3)评价
2.从文中选取两三个人物,加以比较,说说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1)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讨论。
(3)举行小小辩论会,对同一人物不同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
3.读了原著后,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4.拓展:你还读了哪些中国名著,向大家介绍,同时 谈谈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及困
惑。如《红楼梦》等……
第二课时
一、教学“日积月累”
1.教师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们学过的歇后语有很多,谈谈你对歇后语的了解。
老师一说出上半句时,请大家马上说出下半句。
小葱拌豆腐──
电杆上插鸡毛──
猪八戒照镜子──
……
2.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八条歇后语。
3.出示文中的歇后语,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4.自读自悟,说一说自己对这些歇后语的理解,说错的地方,其他同学帮助纠正。
5.练习 背诵。可采用多种方法,多层次的诵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让学生不知不
觉地记住了这八条歇后语。
(1)指名读。
(2)同桌对读。
(3)小组比赛读。
(4)师生对读。
全班一齐背诵。
6.拓展
(1)关于歇后语,你还积累了哪些?
(2)用文中的歇后语进行说话训练。
(3)回家每个人再收集几条歇后语。


二、教学课外书屋
1.《西 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神话小说,相信每一
位同学都对认识书中的唐僧师 徒四人。那么他们各有怎样的特点,老师希望你们去阅读
《西游记》原著,相信书中神奇的故事一定会让 你着迷,那扑朔迷离的神话世界一定会
让你流连忘返。
2.布置课外阅读,阅读《西游记》原著。

范进中举续写-茶馆的读后感


雨的作文-景点策划


陕西省人事考试信息网-德州会计信息网


2015年安徽高考分数线-优秀教师工作总结


大南山-预备党员发言稿


校车司机-我的高中生活作文


紫藤树-会计年度工作总结


保护环境的作文-菏泽人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