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全册)集体备课教案(部编人教版)
长春师范大学教务系统-工商行政管理局年检
教育部统编人教版_
2020新教材
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
精品教案(全册)
配套教学设计、教学计划、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排版清晰内容准确,可直接打印使用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全册)
学 校:
班 级:
授课教师:
教
学
设
计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统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020新教材)
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本班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从总体
情况
来看,大多数学生在基础部分掌握比较牢固,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
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个别学生学习存在较大困难。有几个学
生缺乏家长的督促,常常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上课注意力易
分
散,学习效率低下,需给予特别的关注。在习作方面,有的学生写
的东西内容空洞,缺乏可读
性,美感差;甚至还有个别学生基本语
句都不能写通顺。本学期将继续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入手,加强
阅读和习作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力争教学质量再上台阶。
二、教材内容分析:
(一)教材结构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教材于2020年春期正式使用。全册
教
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童年往事、
古典名著之旅、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
王国、家国情怀、描写人物、
思维的火花、异域风情、幽默和风趣。全册教材共安排六个语文园
地和四个口语交际。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
语文园地五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
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
第三单元是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没安排语文园地,第五单
元安排了一个“习作例文”,也没再安排语文园地。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册是在前九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
定的继承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
又有发展变化。主要表
现在以下方面: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5.增加了古诗文和传统文化相应的文章选录,也增加了
语文要素
培养的文章选录,加强对学生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
6.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三、本学期总目标:
1、认识常
用汉字200个,累计识字3000,完成小学阶段识字任务。
写字18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230
0个。
2、读写由识写字组成的词语;读记由认读字组成的词语。
3、朗读课文,要有感情
。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速
度(每5分钟不少于300字)。
4、能用多种方法
(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
解词句,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词句的表达的效果
。
5、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清叙事
顺序,领悟表达方法。初
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学会感受汉字
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通过动作
、语言、
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通过阅读古今名篇著作,了解人物的
思维过程,加深对课
文的理解。阅读异域风情的作品,体会景物的
静态美和动态美。阅读课文,感受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
6、略读文章,粗知大意。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外
阅读不少于2
5万字。
7、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
能在观察的基础上
写出内容比较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情实感的
把一件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学习写观后感,学会写简
单的研究
报告。尝试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初步运用描
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能根据情境编故
事,注意情节的转折。学会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学会
通过漫
画鉴赏,表达自己的真实看法。在写作的过程中,会用常用的标点
符号。
8、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书写规范。通用常用的修改
符号修改习作。
9
、听,能抓住要点;说,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乐于交际,
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稍作准备,能当众
作简短的发言。
10、积极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进行展
示交流中发
挥作用。学习运用获取的资料,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词句训练。在
低中年级训练的基础上,提高训练要求,引导学
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准确理
解词语,
特别是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朗读训练。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确保朗读的层次
性,要使所
有学生有时间和机会练习朗读。
3、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学
中的难点,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思考,注意读中有悟,重视
独特感受。
4、习作训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要切实激发学生写的欲望,培
养学生写的习惯,坚持将日记
、课文训练重点、小练笔和习作相结
合,提高写的数量和质量。
5、积累语言。本学期安排了
古诗词和名言警句,重在引导学生了
解中华优秀文化,不断积累语言。
五、教法设想及措施
1、充分借助“精读课文”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
(1)正确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知识自学课文生字。
(2)加强学生词、句训练。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
、联系上下文等
方法理解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推含义深
刻的句子。并
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进行积累。
(3)继续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努力激发学生
多读、要在读中悟情。学生以读为主,充分利用
早读、晚读和课堂训练等时间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朗读
课文,坚
持多读少讲。
2、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学生自生的各方面<
br>情况,努力转化他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后进生,开展“一帮一”
活动让优秀生带动落后生,给
他们多一点关爱。努力提高其学习的
积极性。从原来的“厌学”到“爱学”。
3、充分利用“略读课文”的安排,让学生将所学运用于其中进行
自学,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4、指导学生自学“读写例话”并将所学运用于今后的学习。
5、以作业、测试等形式进行句、段、篇、章的巩固。抓住作业质
量不放松。
6、注意调动学
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利用周记形式,对学生
进行作文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地运用教材尽量为
学生的自主
作文创造条件。要尽量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说真话、
实话、心里话,
表达真情实感。
六、教学进度表
起讫周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教
学
进
程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教 学 内 容
1、古诗三首(3) 2、祖父的园子(3)
3、月是故乡明(2)
4、梅花魂(2)口语交际一
(2)
习作一(2)语文园地 (2)一单元复习小结(2)
5、草船借箭(3) 6、景阳冈(3)
7、猴王出世(2)
8、红楼春趣(2)口语交际二
(2)
习作二(2)语文园地(2)二单元复习小结(2)
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一(3)综合性学习二(3)
9、古诗三首(4) 10、军神(2)
11、青山处处埋忠骨(3)12、清贫(2)习作三
(2)
语文园地(2)四单元复习小结(2)期中复习(3)
期中考试、讲评(2)
13、人物描写一组(4)
14、刷子李(3) 习作例文(2) 习作四(2)
五单元复习小结(2)15、自相矛盾(3)
16、田忌赛马(3)17、跳水(3)
习作五(2)语文园地(2)六单元复习小结(2)
18、威尼斯的小艇(2)19、牧场之国(2)20、金字
塔(2)
口语交际三(1)习作六(2)语文园地(2)七单元
复习小结(2)
21、杨氏之子(3)22、手指(3)
23、童年的发现(2)口语交际四(2)习作七(2)
计划课时
6
6
6
6
6
6
6
6
7
7
6
7
5
6
6
6
7
6
6
二十
二十一
语文园地(2)期末复习(4)
期末复习(6)
6
6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1、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3
1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 “昼、耘、供”3个生字;正确书写会写字“昼、耘”;正确读写课
文中“耘田”“绩麻”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目标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4.通过观察插图、想象
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重点难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同学们,在学习课文和课外阅读中一定积累了很多古诗,现在
老师给同
学们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把你最喜欢的一首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
朗诵给大家听
。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独立学习
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
2.理解词语。让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
的理
解。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学生熟读古诗。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
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赏析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1)小组
交流:这两
句诗写了什么内容?(2)想象交流:
①“昼”和“夜”分别指什么?(白天和晚上。)
合作探究
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农活?
③看到此情景作者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
(3)指导朗读。(读出对“村庄儿女”的敬重和赞美之情)
2.
赏析诗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想象到的当时的情景。
(2)你们了解了这些孩子的什么特点?
二次备课
(3)小组交流:从“童孙”“学种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了解写法。
(1)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什么为写作题材?(农村生活。)
(2)
作者是怎样描写农家生活的?(作者抓住农家生活的片段,运用通俗
的语言,如“耘田、绩麻、村庄、儿
女、
童孙、耕织、种瓜”等词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教师小结:在这首诗中作
者运用平白、朴实、自然的语言勾画出质朴
的乡村生活的画面,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
1、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 ( )①在田里锄草 ②犁地
.
实践应用
傍 ( )①靠近 ②并排
.
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3、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宋)范成大
总结扩展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搜集并阅读《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其他诗句。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板书设计
村庄儿女各当家。 辛勤劳动 赞美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天真可爱 喜爱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1、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3
2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目标 4.凭借
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
表达的思想感情,感
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5.领悟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欢乐。
重点难点
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了解我国古代诗人杨万里吗?
2.学生交流与杨万里有关的资料。
3.朗读诗题,理解题意:指名学生读课题。
4.了解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指导书写
。
独立学习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重点指导读准“稚”。
(3)指导书写会写字“晓”。
2.理解词语: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
理解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学生熟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
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二次备课
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指名学生朗读全
诗,其他同学闭眼想象,然后找同学说一说,你眼前浮
现了怎样的场景。全班同学齐读诗歌。
合作探究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学生练习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2.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一、解释下列词语
1.稚子:
。
2.钲:
。
实践应用
3.磬(qìng):
。
4.玻璃:
。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1.《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七言绝句。全诗四句,从小孩幼
总结扩展
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
冰作戏”的场景。
2.搜集并阅读杨万里的其他诗句。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色泽上——金盆 彩丝 银钲
板书设计
形态上——圆形
声音上——玉罄穿林响 玻璃碎地声
——以冰为钲、自得其乐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1、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3
3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目标
4.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
表达的思想
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5.领悟作者的感情
。
重点难点 <
br>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
达的思
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交流: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2.简介作者。
3.理解课题:看了诗题,你想到什么?
独立学习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指导书写 。
2.理解词语: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学生熟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
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次备课
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图片后自由朗读全诗。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①从首句中的“草满池塘”“水满陂”你了解到什么?③诗中的“陂”和
“池塘”意思一样吗?
④鼓励学生找出诗句“草满池塘水满陂”中和图画上相对应的地方,看看
图,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
⑥次句“山衔落日浸寒漪”主要写了什么?(写远山落日。)
⑧为什么要用“衔”字呢?(用一个“衔”字,形象地展现出落日挂在山头
上的情景。)
⑪从图画上能看出“山衔落日浸寒漪”这句诗的内容吗?你能想象出这部
合作探究
分的图画吗?(学生自由的发挥想象,比如可以说说图画上没有的内容是怎
样的。)
(2)交流学习: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①在这样宁静优美的背景中,主人公
--牧童登场了。一名同学读这句诗,其
他同学闭眼想象画面。
⑤你是怎样理解“短笛无腔信口吹”一句的?
⑥从诗句“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你感受到牧童的什么性格
特点?(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朗读,教师小结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交流了解朗读节奏。
2.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一、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填字词的意思。
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 ),山衔落日( )寒漪。
牧童( )横牛背,短笛无腔( )吹。
1.
。
实践应用
2.
。
3.
。
4.
。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村晚》后两句的情景。
1.《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
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2.对比阅读。
总结练习
作业
所见
作者:袁枚 (清)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村晚
宋代:雷震
板书设计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山村晚景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天真可爱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2、祖父的园子
第一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2
4
1.学会文
中的“蚱、晃”等11个会认字,会写“蝴、蚂”等14个会写字;会读“蚂蚱、樱
教学目标
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和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了解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
重点难点
体会“我”在
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
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 简介作者
2.简介《呼兰河传》
3.谈话导入:为什么萧红对园子如此的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
的萧
红留下了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一起走近萧红魂牵
梦绕的“祖父的园
子”,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独立学习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
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祖父的园子的?是按照
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四、细读课文,初感园子
1.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我”对园子的印象。
合作探究
(1)指名读,自由读。
(2)小组交流: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五、图片展示,欣赏园子
多媒体出示“祖父的园子图片”,学生用感官来感受园子的热闹和生机勃
勃。
1、照样子,写词语。
例:胖乎乎
实践应用
圆 明 白
亮 笑 热
2、小萧红为我们介绍院子里的景物时,我们可以看出她怎样的神态?
总结练习
作业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作家萧红一道欣赏了祖父园子里
的美丽风景。
2.请同学们课下搜集和积累“圆滚滚”“明晃晃”这类词语。
2.祖父的园子
记忆中的园子
板书设计
在院子里干活、玩耍
园子里一切都是活的、自由的
玩累入梦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2、祖父的园子
第二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2
5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说说“我”在园子里做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体
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和对祖父的思念。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
教学
目标
趣。
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重点难点
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和对祖父的思念。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朗读课文1—3自然段。
2.谈话导入新课
二、细读品味,体会文意
独立学习
(一)走进“园子”,感受童趣。
1
.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位小女孩,她顽皮可爱,读文章4—15自然段,
标出她做了哪些趣事,认真体
会。
2.小组交流,小组长根据交流情况做好记录。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价,相机引导。
(二)走近祖父,感受慈爱。
1.作者在园子里是那样的淘气,那样的调皮,祖父是怎样对待她的,阅读
课文5—14自然段
,标出有关句段,细读感悟。
2.小组交流,小组长根据交流情况做好记录。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价,相机引导以下问题。
(1)从“慢慢”你感受到什么?(感受到祖父对我的耐心和慈爱。)
(2)文段描写了祖父
的几次笑?(三次)分别是怎样的笑?(大笑起来─
─笑够了──还在笑)你从祖父的笑中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祖父的慈
合作探究
祥、和蔼可亲、疼爱孙女。)
(3)这座园子在“我”的眼中、在“我”心里又是怎么样的呢?
(三)走进景物,感受童年生活的自由自在。
1.自由读课文16、17自然段,看看能了解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2.小组交流,小组长根据交流情况做好记录。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价
(四)学习课文18—20自然段。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8—20自然段,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
乐心情读出来。
二次备课
三、回顾总结,延伸拓展。
1.在
“我”童年的记忆中,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祖父的园
子”是一幅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
的画,这里是“我”童年生活的地
方,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不只是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
总结扩展
“我”心灵的自由,放飞了“我”的心灵,舒展了“我”的人生。)
四、回归全文,领悟写法
1.小组交流: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
者?
2.布置作业:课后读一读《呼兰河传》,和小伙伴交流令你印象最深刻的
一个场景。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
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
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
实践应用
(1)文段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些什么呢?把它写下来。
(3)仿写一段话。
无
父
在院子里干活、玩耍——快乐和顽皮 眷恋童年
穷
板书设计
的
的
乐
园 园子里一切都是活的、自由的——快乐和自由 怀念祖父
趣
子 玩累入梦——快乐
教学后记
祖
记忆中的园子——热闹 生机勃勃 满心喜爱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3、月是故乡明
第一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1
6
1.学会文中的“徘、徊”等16个会认字,读准多音字“燕”等;会读“烟波浩渺、篝火
、
教学目标
萌动、澄澈、风光旖旎”等词语。
2.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
3.搜集一些思乡的诗文,和同学交流。
重点难点
了解作者由月亮联想到的往事经历,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教学过程
1、你对“月是故乡明”这一题目有哪些了解?
2、看到这个题目你都能想到什么?
3、简介作者季羡林
4、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独立学习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5、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
字词。
6、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
绍月是故乡明的?是按照
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
3、这些童年趣事都与什么有关,表达出了怎样的情感呢?
合作探究
4、为什么除
了写故乡的月色,作者还写到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5、既然这
些地方的月色都很美,岂不让故乡的小月亮
相形见绌?
6、作者为什么说“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7、作者在文章中主要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次备课
1.课堂总结: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就是以“月”作为抒情线索
,通过
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
者对故乡永远的
思念与牵挂。
总结扩展
2.布置作业:
(1)抄写文中体现作者童真的句段。
(2)自己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资源,收集体现“人与月”这一主题的
各种艺术形式诗文或
图片,和同学们分享
一、在括号里加上表示数量的词语。
一( )月亮
一( )柱子 几( )大苇坑
一( )明月 一( )知了 几(
)土山
二、给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换一个词语,意思不变。
课堂检测
(1)在中国
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
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不可胜数。
( )( )
(2)我曾幻想,山大概是-
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
( )
(3)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
( )
月
是 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
板书设计
故
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乡 作者离开故乡之后对故乡的思念
明
呼应前文,情感迸发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4、梅花魂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1
7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葬、腮”等13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梅
花
魂、缕缕幽香、腮边、白杭绸、甚至、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
教学目标 2.默读课文,理解课
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
的思想感情。3.通过情境感悟、
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
压”的品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
重点难点
的思想感情。2.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
压”的品格
,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1、你能说说你对课文题目的理解吗?
2、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想了解些什么?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独立学习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做上标记。
4.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
生字词。
5.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描写了与梅
花有关的外祖父的哪几件
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
合作探究
2、哪件事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3、课文中的哪件事最能解开作者心中的疑问?
4、外祖父赞美梅花的这段话讲了哪几层意思
?外祖父说的这段话中的
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5、结合全文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梅花魂》一课以梅花为线索,课文由故乡梅花的开放引出了对挚爱梅
花的外祖父的
回忆,然后具体叙述了反映外祖父喜爱梅花、思念祖国的
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
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
总结扩展
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
外的旅人、游子产生了无尽的思念与眷
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请收
集并
诵读有关的诗文,并和同学进行分享
1、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
正重其事( ) 颇副盛名( ) 蜡月天气( )
眷峦祖国(
) 好好宝存( ) 顶天力地( )
2、.仿照句子“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
实践应用
人碰也碰不得。”用“分外”写一句话。
3.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
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
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这两句话前后形成了明显的_______,说明了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引起下文
吟诗落泪
板书设计
珍爱梅图
梅花魂
不能回国 眷恋祖国 首尾呼应
赠送梅图
递梅花巾
照应开头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单元一 口语交际
第一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1
8
1.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2.指导学生具体有序
地说出自己了解的大人们童年生活中有趣的事情,表现出学生自己的真
教学目标
情实感。
3.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耳闻目睹为基础,做到把内容讲清楚,讲具体。
4.在学生精彩的交流
中,进行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
听说习惯。
把故事讲述
清楚,讲具体,并能注意表达方式,使其能引起听众的兴趣。引导学
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交际与习作的
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收集反映大人们童年难忘生活的片断,讲述大人们的童年故事,使学生
感到
童年的纯真、美好,激发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的情怀。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1.童年,一首欢乐的歌,一个美好的梦,让人亲身经历,永不忘
记。那么,在
本单元的学习中,童年的趣事、乐事又给你留下哪
些印象呢?
独立学习
2.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3.谈话揭题:人不知不觉就长大了,童年的记忆却伴
随着人的一
生。让我们走进大人们的童年岁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故事。
1.
读教材13页,说说这次口语交际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2.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3.互相交流,说说这次口语交际可以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来讲?
4.小组交流:本次口语交际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1)可以从这些方面提问:他们小时候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
合作探究
社会生活中难忘的事情……
(2)提问的时候,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3)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一边听一边做简单的记录,不要
随意打断别人。
(4)整理记录。
5、展示交流,评比优秀。
(1)利用课余时间,和自己周围的人进行交流,了解更多人的童
年生活。
总结扩展
(2)搜集和阅读名家描写童年的作品,利用课余时间说给自己的
同学或家人听。
推荐阅读:《笔墨童年》余秋雨
你爸爸妈妈叫给你听的童年最有趣的故事是什么?
实践应用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习作一:那一刻我长大了
第一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1
9
1.在习作中记录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
自己受到感触
、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教学目标
2.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
家庭、学校、社会,学会用恰当的方式感恩父母、感恩
老师、感恩社会。
3.体验“长大”的自豪,理解“长大”的内涵。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
在习作中记录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
重点难点
己受到感触、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1、
自主讨论,同学们,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们都发生了很多的变
独立学习
化,最大的变化就是你们都长大了。谁能说说从哪儿可以看出自
己长大了?
1、小组交流:阅读资料,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上面资料中的“我”
在那一刻长大了?
结合课文插图,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你还能
从哪些地方看出一个人在那一刻长大了?
2、独立思考: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寻找让自己觉得忽然长大了
的某一个时刻、某一件事情。
3小组交流:小组同学互相介绍让自己觉得忽然长大了的某一个时
刻、某一件事情。
4.小组交流:怎样根据要求写出感人的文章?全班交流,教师评
合作探究
议并小结,并板书:
(1)选择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2)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3)要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写具体。
(4)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5.指导命题:
(1)可以用“那一刻,我长大了”做为习作的题目。
(2)可以根据选取的材料进行命题。
(3)可以根据自己最深的感受对习作进行命题。
(4)可以把自己受到的教育或启发做为习作的题目。
1.明确习作要求。
2.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提醒学生格式要正
实践应用
确。
3、写写你的故事
1.请同学们根据交流情况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试着用好修改符
总结练习
作业
号。
2.小组内交流再次修改后的文章。
3.把自己的习作认真誊抄。
那一刻,我长大了
板书设计
(1)选择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2)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3)要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写具体。
(4)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语文园地一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2
10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和在不动声色的叙述
中
抒发感情的两种方法。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选择情
景进行仿写;了解句子在表达
上的特点,学会照样子写一写。
3.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古诗《游子吟》,体会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积累古诗。
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文章中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会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了解句子在表达上
的特点;体会
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积累古诗。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重点难点
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1)课件出示:课本材料
(2)问题引导: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比较直
独立学习
接。有的比较含蓄。读一读上面四个小朋友说的话,结合本单元
的学习,看看你都了解了哪些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小组交流。
(4)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引导交流:
2.练一练,学运用。
小组交流:怎样体会到下面各段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读下面的例句,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再选一种情景仿照
着说一说。
1.读一读,找规律。
(1)小组交流,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
(2)小组派代表
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用排比的方法写出
阳光的亮、刺眼,同时又生动的描写了蚯蚓、蝙蝠害怕光
,富有
合作探究
童趣。
2.练一练,学运用。
(1)小组交流:从“忙、冷、吵、静、快、辣”中选一种情景,
仿照上面的句子说一说。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
(二)下面的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想一
想,照样子写一
写。(1)小组交流: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
1、从下面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思想感情?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他们,我立
实践应用
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
2、补充句子,把事物写具体。
天气真冷啊,冷得
。
总结练习
作业
完成单元检测卷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语文园地二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2
11
教学目标
1、感受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特点,尝试仿写。
2、积累古诗《游子吟》熟读成颂,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重点难点
积累古诗《游子吟》熟读成颂,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2.(1)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
(2)解题:古人把离家在外的人叫“游子”,“吟”是朗诵、唱,是诗歌
的一种形式。 3.简介作者:孟郊(751年-815年),字东野,唐朝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
人,祖籍平
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汝州(今属河南汝州),唐代著
名诗人。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
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
独立学习
“郊寒岛瘦”。
4.简介创作背景: <
br>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
县尉的卑职,结束了长年的漂
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这首诗就写
于此时。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于山水
吟咏,公务
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此篇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
当是他居官
溧阳时的作品。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
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1)《游子吟》:题下原注“迎母溧上作。”当时作者居官溧阳县尉时所
作。
(2)吟:吟诵,诵读。
(3)游子:出门远游的人。即作者自己。
(4)临:将要。
(5)意恐:心里很担心。
(6)归:回家。
合作探究
(7)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儿女。
(8)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
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
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
天温
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6.
【出示课件15】课件出示相关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7.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
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
回来得晚衣服
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
的慈母恩
情呢?
二次备课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
多少名人志士,都深刻地意识母爱的真
挚,他们用不同的诗句,表达着赞美母爱的共同的心声。你知道有
哪些诗
句吗?
岁暮到家岁末到家
总结扩展
[清]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实践应用
1、背诵并默写《游子吟》
2、你还能写出其他关于赞美母亲的故事么?搜集资料写下来。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板书设计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5、草船借箭
第一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2
12
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妒
教学目标 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
词语。2.默读课文
,理清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重点难点
默读课文,理清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1、学生阅读作品简介和作者简介,师生交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
对《三国演义》中
人物的了解。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独立学习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3.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
来解决生字词。
4.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5.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叙述的?是按
照什
么顺序将故事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快速浏览课文,试着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意见。
3.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第一、二自然段,看看从这部分课文能了解
到哪些信息。
(1)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了解到什么?(周瑜要陷害诸葛亮。)
合作探究
(2)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周瑜为什么还要害诸葛
亮?
(3)周瑜要害诸葛亮,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词句了解到的?(他
们的对话。)
4.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要读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
点。
从课文第1~2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周瑜想害诸葛亮,他步步紧<
br>逼,把诸葛亮圈入了他设置的圈套。而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似乎已陷入他
扩展总结 的圈套,让周
瑜的计划得逞了。(板书: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
天内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难、陷害诸葛亮。
)
那么事情又是怎么发展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一、比一比,再组词。
诸( ) 虚( ) 妙( )
都(
) 虑( ) 沙( )
著( ) 虎(
) 炒( )
实践应用
二、根据课文填空。
1.《草船借箭》节选自《 》,作者是
(
)。
2.草船借箭的起因是( );草船借箭准备是
(
);草船借箭的过程是( );
草船借箭的结果是(
)。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5、草船借箭
第二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2
13
1.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
划安排“草船
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
教学目标
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2.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
亲近古代文学作品
的兴趣。
重点难点
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1.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①草船借箭的原因是什么?
独立学习
②通过第1~2自然段的学习,我们还了解到什么?
③这部分课文的哪句话点出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原因?
2、“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诸葛
亮的“神机妙算”都表现在哪些方
面?请你默读课文,圈画批注出来。
1.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诸葛亮深知鲁肃
为人忠厚,顾全大局。
)
2.从哪里可以看出鲁肃为人忠厚,顾全大局?请默读课文3~5自然
段,把书上有关句子
标出来。
合作探究
3.指名读课文6~9自然段,标出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有关语
句。(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
算”)
4.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1)小组交流: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1
.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先
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
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
总结练习
作业
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
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
瑜自叹不如。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不仅如此,
文
中的许多内容还前后呼应,如,结尾与开头照应。这样严谨的结构,大
大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
和严密性。
2.作业:运用学会的阅读方法,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三国演义》中自己
感兴趣的
章节。
1.“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箭的事,只说……”
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鲁肃________
(1)忠厚守信;(2)欺骗周瑜;(3)不诚实
2.从“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
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
喊”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 ________________。
实践应用
(1)胆量很大;(2)谋划周密,安排巧妙;(3)不拍牺牲
3.“雾这样大,曹操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
去。”
这段话是________ 对________ 说的,表现了他________ 的特点。
(1)鲁肃 诸葛亮 贪酒;(2)诸葛亮 周瑜 勇敢;(3)诸葛亮 鲁肃
自信
草船借箭
板书设计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难、陷害诸葛
亮。
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只箭。
结果: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如。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6、景阳冈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2
14
1.认识“倚、著”等19个生字,会写“冈、饥”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晌
午、筛酒”等
词语。
教学目标
2.指导学生遇到不明白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
3.默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把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弄清楚,了解武松打虎
的经过。
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
重点难点
松的性格和打虎的经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1. 学生互相交流,说说自
己对《水浒传》的了解,可以简单介绍
电视剧中的故事情节,可以说说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可以说说<
br>自己观看电视剧的感受。
2. 简介《水浒传》及其作者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独立学习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3)借助自己的阅读经验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
词语。遇到难
理解的词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或结合字面意思猜一猜。
4.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
来解决生字词。
<
br>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叙述的?是按照什
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
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第1~4自然段,标注出人物对话,着重标注武松的语言,看看从这部分课文能了解到什么?学生作批注,自
合作探究
我品读探究。
(1)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了解到什么?(①武松进店饮酒,不听
劝告
,执意过冈。②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
(2)课文是怎样表现武松豪放、倔强性格的?(通过语言描写来
表现人物性格。)
(3)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师生评议
1、这是武松在酒店饮酒时及饮完酒后与酒家说的一些话。表现其
豪放、倔强的性格。后来,当酒家好
心劝阻他不要独自晚上过
总结与作
业
冈、以防猛虎伤害时,武松更是出语豪壮,一连
两个“不怕”把
武松浑身是胆的英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性格为下文他勇
猛打虎的行为做
了铺垫。
2、作业: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一、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酒家道:“我家的酒( )是村里的酒,(
)比
得上老酒的滋味。”
实践应用
2.酒家( )说(
)摇着头,走进店里去了。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重点讲了武松(
)和( )这两个故事
情节,分别可以看出武松( )和(
)的性
格特点。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6、景阳冈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2
15
1.能简要地说一说故事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教学目标
2.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
点。
3.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
br>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
重点难点
点。
3.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1、复习上节课内容
独立学习
2.学生
默读课文3,4自然段,说说这部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武松上
冈,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
决定继续上冈。)
3.从这部分课文中,你又了解到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
p>
1.作者是怎样表现武松的性格特点的?(作者通过心理活动描写,表现
人物性格特
点。)
2.找出描写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读一读,深入体会。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5,6自然段,标出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反复阅
读。
(1)作者是怎样描写老虎抓人的?
合作探究
(2)“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似半天里起了个霹雳,振得那山
冈也动。”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3)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老虎的凶猛?
(4)从武松沉着应战的动作描写中你感受到了武松的什么特点?
4.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结合课文说感受,指名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
段,在朗读中表现出武松的筋疲力尽。
5、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不同语气神态及其性格。
1.课堂总结:
《景阳冈》出自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全文叙事有
头有尾,情节完整,引人入胜。
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
色,对表现武松打虎
时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
总结扩展
增色。
2.拓展延伸:
(1)在《水浒传》这部小说中,作者还刻画了许许多多人物,并且这些人<
br>物都有表现自己特点的绰号,如及时雨宋江、玉麒麟卢俊义、智多星吴
用、黑旋风李逵、浪里白条
张顺等。请你选自己喜欢、熟悉的人物了解他
的绰号,感受施耐庵是如何既传神又真实地塑造人物形象的
。
一、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1.(闪、躲)武松翻身下来,( )在青石旁边。
2.(打、 劈) 梢棒从半空(
)下来。
实践应用
3.(跳、扑 )那大虫翻身又( )过来。
4.(揪、抓) 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 )住。
二、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你留在我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我?
2.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景阳冈
喝酒——豪放、倔强
板书设计
上冈——倔强、固执和无畏
打虎——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下冈——机敏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7、猴王出世
第一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1
16
1.认识
“芝、迸”等16个生字。读读记记“灵通、迸裂、造化、喜不自胜、天造地设、抓
耳挠腮”等词语。
教学目标
2.默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语句,能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猜测大体意思。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4.感受石猴集猴、人、神于一体的形象。
5.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
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学习阅
重点难点 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
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
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
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1、大家对《西游记》故事
都不陌生,里面塑造了许许多多不同人物的形
象。那么在《西游记》中,你最喜欢谁?能用几句简单的话
语来说一说你
喜欢的理由吗?
2、简介《西游记》和吴承恩
3.学生默读课文,要求:
独立学习
(1)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3)借助自己的阅读经验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
词语。遇到难理解的词
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或结合字面意思猜一猜。
4.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叙述的?是按
照什么顺序将
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想为什么喜欢。
3.默读课文第2、
3自然段,画出石猴的动作。小组交流,说说自己从石猴
的这些动作中感受到什么?
合作探究
4.鼓励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第4自然段,画出众猴和石猴的语言动作。
(1)从众猴的动作中可以看出众猴的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能把众猴的特
点表现的这么传神?
(2)从石猴的语言中可以看出石猴的什么特点?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
意思。
1.课堂总结:
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
总结与扩
展
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
敢作敢为的特点。
2.拓展延伸:
开展《故事大王》活动。先在课后试着阅读西游记的一个章节,然后向同学们讲讲这个片段,最后评出故事大王。
二次备课
二、“石猴”后来又有了很多称谓,你知道吗?请你连连线。
美猴王
花果山上
孙悟空 大闹蟠桃会期间
实践应用
齐天大圣
西天取经路上
弼马温 发现水帘洞后
三、
“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一句中,描写动作的词
语有
。从中能感受到石猴 、敏捷灵巧、本领
高强的特点和
的性格。
猴王出世
板书设计
猴王出世 发现水帘洞
活泼可爱、敢作敢为
石猴成王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8、红楼春趣
第一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1
17
<
br>1.学会课文中的“恰、屉”等9个生字,读准课文中难读的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重点语句,通过阅读、想象等策略,大致读懂课文,感
受课文中
的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品味本文语言,初步学习鉴赏小说的技巧,激发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让学生在自读自
悟的基础上,大致读懂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组织学生交
重点难点 流,分析鉴赏小说中
人物形象。抓住文中细节描写,品味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初步学习鉴
赏小说的技巧,激发阅读《红楼梦
》的兴趣。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1、
简介《红楼梦》及其作者
2、教师先范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正确,通顺,难读的
地方多读几次,不懂的地方标下来和同
桌交流。
独立学习
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文中描写的人物,以及人物外貌、语言的
句段,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 交流资料,说说读对文中人物的了解。
(一)自主阅读。
1.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在阅读中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形
象。
(1)课文中的人物很多,你觉得中心人物是谁?
(2)本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表现了什么?
(3)你对课文中的哪一个人物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合作探究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班内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
结。
(二)感受人物形象。
1.小组交流,文中的哪个人物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挑选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并说出印象深
刻的理由。)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并小结。(板
书:贾宝玉、林黛玉、丫头们)
1.课堂总结:通过阅读我们了解了文章中贾宝玉和众姐妹、丫头
们
在大观园中放风筝的欢乐情景,感受到了他们对自由生活的热
爱和向往。学会了借助人物语言、动作、神
态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的写作方法。(板书: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拓展延伸:
总结扩展
与作业
(1)提出要求:下面是《红楼梦》中描写“凤辣子”的一个片段,作者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真可谓是妙笔生
花,仔细品味语言的精彩,你能从中
看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吗?
(2)学生阅读。
3.布置作业:课下希望同学们从《红楼梦》中
选取自己喜欢的部
分阅读,读出《红楼梦》中悠久的历史,读出《红楼梦》中灿烂
的文化,读出
作者表现人物特点的独到之处
一、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我的抽屉(tì
shì)里有一张明信片。上面画的是一个丫鬟
实践应用
(huái
huán)打扮的人在院外敞(cǎng chǎng)地放风筝。她
的手帕(pà
pài)掉在了地上,她自己好像没有发现。
二、本课中出场的人物哪一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8.红楼春趣
贾宝玉 姿态:飘飘飖飖
板书设计
林黛玉 放风筝
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丫头们
形状:鸡蛋、黑星儿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单元二 口语交际
第一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1
18
1.了解课文剧的主要特点及改编的要求。
2.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主动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目标
3.能通
过自己的演绎,学会通过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来反映人物的性格,从而加深对故事
中人物的理解。
4.进一步了解、阅读名著,激发学生对文学名著的喜爱之情。
分组进行剧本的交流
和讨论,选好演出剧本,引导学生创编课本剧;能通过自己的演绎,学
重点难点 会通过表情、动作等肢
体语言来反映人物的性格,将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刻画得生动、形象,
从而加深对故事中人物的理解;培养
创造思维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1. 视频:课本剧《滥竽充数》
独立学习
2.学生认真观看,看后互相交流:
(1)
你最喜欢哪个演员的出色表演,为什么?
(2)你认为演出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
(一)阅读课本,了解交际要求。
1.读教材35页,小组讨论:怎样准备课本剧活动?(小组长根据学生的
发言进行整理。)
2.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1)选课文:学过的课文中,哪一篇适合演课本剧。
(2)分角色:不同身份、性格的角色,适合分配给谁。
(3)怎么演:怎么演好故事中的每个角色。可以从角色的台词、表
合作探究
情、动作等方面进行计论。如,怎么把课文中叙述的语言改为人物的对
话,表演时可以加上哪些表情和动作,需要准备哪些服装和道具。
(二)小组讨论,完成以上活动步骤。
1.选文
(1)提出问题:从学过的课文中
选取剧本素材,你会选择哪一篇?(学生
思考后自由发言)教师引导,你为什么要选择这篇呢?
2.改编
(1)确定剧本结构。
(2)编写人物台词(3)设计舞台说明。
3.排练
1.自选课文:
(1)自选文中适合编写的课文。
(2)小组内讨论,定出要改编的课文内容。2.深入课文,编写剧本。
(1)再次细读自己
所选课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一
边读一边在头脑中初步形成戏剧的画面。
实践应用
(2)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剧本,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2.小组试演,独自修稿。
(1)分配好角色试演。
(2)组内共同商议修改剧本。
3.展示成果。
(1)各组表演。
教师小结:课文中的这些人物的形象通过同学们的通力合作,倾情演
绎,真是生动逼真。不仅是大家
对人物的理解到位,而且体现出同学们
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价值,这也正是我们口语交际的魅力所在。
(板
总结练习
作业
书:倾情演绎 生动逼真)
2.拓展延伸。
(1)在浩瀚如海的文学、历史名著中,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
人入胜的故事,等着我们去感受,
去细细品位,如《三国演义》、《水
浒传》、《西游记》等。
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
选文——故事性强 人物鲜明 时空集中 对话风趣
板书设计
结构——时空集中 层次分明 人物有序
倾情演绎
改编 台词——语言通俗 突出心理 独白旁白
舞台说明——时间地点 服装道具 情绪动作 生动逼真
排练——精选演员
布景设计 安排场次 塑造形象 改进细节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习作二:写读后感
第一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1
19
1.帮助学生认识读后感这种文体,明确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初步掌握写读后感的写法。
2.
按照要求完成习作,在习作中感情要真实具体,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
教学目标
兴趣。3.通过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
5.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
1.认识读后感这种文体,明确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初步掌握写读后感的写法。
重点难点 <
br>2.按照要求完成习作,在习作中感情要真实具体,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
兴趣
。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1、同学们最近在课内或课外读了哪些书籍或者文章?印象
最深的
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其他学生进行评议,也可以做补充发言
独立学习
2.呈现读后感例文。学生自由朗读范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边读边思考每个段落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
下。
1.小组交流:阅读范文,从写作方面来说,你感受最深的是什
么?
2.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引导。
(1)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具体写作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合作探究
①介绍内容时不能过多的重复原文。
②围绕着文章来具体写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3.选择材料。
(1)简介文章内容;
(2)选择一两个片段;
(3)写出自己的感想。
4.命题指导。
题目可以是“读
《xxx》有感”或“《xxx》读后感”,也可
以将它作为副标题,再自拟主标题。
1.明确习作要求。
2.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提醒学生格式要正
确。
3.习作完成后自己阅读并修改,保证句子通顺,没有错别字。
4.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把自己的习作在小组里读一读,小组
实践应用
同学互相评议,提出修改意见。选出最好的一篇习作作为小组的
代表作。
5.小作者读习作,其他学生认真听读。
6.集体评议,说说习作好在哪里,也可以提出修改意见。
7.根据交流情况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并把修改后的习作认
真誊抄在作文本上。
同学们,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寓意深厚,很多文章让
我们读了或明白道理
、或深受启发。今后,希望同学们选择适合
总结练习
作业
自己阅读的书籍或文章进行
阅读,读书时,请同学们时常拿起
笔,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做一个“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人。
写读后感
介绍篇目,点明感受
板书设计
围绕感受,详谈体会
联系生活,再谈感受
首尾呼应,总结感受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语文园地二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2
20
1.通过
“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理解古典名著中与现在说法不一样的语言意思的
方法。
教学目标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运用掌握的方法理解古典名著中的词语,积累词语
;了解古
典名著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3.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古诗《鸟鸣涧》,积累古诗。
1.通过“交流平
台”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理解古典名著中与现在说法不一样的语言意思的
重点难点
方法。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运用掌握的方法理解古典名著中的词语,积累词语;了解古
典
名著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1)出示问题:古典名著的语言和现在不大一样,内容理解起来有些
难度,如果掌握一些方法,阅读起来就能够更加畅顺。在本单元的学习
中,你都积累了哪些阅读
古典名著,感受古代语言和理解古典内容的方
独立学习
法?
(2)小组交流。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2.练一练,学运用。
(1)出示《猴王出世》
①组交流:说说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
②小组派代表作
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联系上文能够了解到在石猴
的提示下群猴拜石猴为王。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你知道下面的词语现在的说法吗?
1.读一读,找规律。
【出示课件6】
榜文 客官 印信 驿站 伙计
郎中 店家 客舍 货郎 墨客
(1)小组交流: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
2.我交流,我积累。
(1)小组交流:你还积累了哪些这样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词语的
意思。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
(二)读下面的句子,猜测加点部分的意思,再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1.读一读,找规律。
合作探究
◊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
◊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
........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
........
(1)小组交流:说说加点部分的意思。
(2)互相交流,说说是怎么猜这些词语的意思出来的。教师评议,相机小
结。
2.练一练,学运用。
(1)小组交流:说说在阅读中遇到的这样的词语,自己是怎样理解的。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
(三)下面句子描写的都是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读一读,猜猜写的是
谁,说说你的理由。
1.读一读,找规律。【出示课件14】
(1)小组交流:猜猜写的是本单元课文中的哪个人物,说说你的理由。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
1、请不要自己伤害自己,也有自己不要耽误自己的意思。( )
实践应用
2、按照年龄大小排序( )
3、抱拳举到头上,弯下身子。表示毫无抵抗,全部顺从( )
4、闭上眼睛,蹲下身子( )
总结练习
作业
完成单元检测卷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语文园地二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2
21
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理解古典名著中与现在说法不一样的语言意思的
方
法。
教学目标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运用掌握的方法理解古典名著中的词语,积累词语;
了解古
典名著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3.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古诗《鸟鸣涧》,积累古诗。
重点难点
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古诗《鸟鸣涧》,积累古诗。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我交流,我积累。
(1)小组交流平时的积累。
(2)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①家住沂州翠岭东,杀人放火恣行凶。不搽煤墨浑身黑,
似
着朱砂两眼红。闲向溪边磨巨斧,闷来岩畔斫乔松。力如牛猛坚
独立学习
如铁,撼地摇天黑旋风。(李逵)
②肉雨屠门奋老拳,五台削发恨参禅。
豹子头刊金印后,
野猪林伏洒家前。独撑一杖行天下,孰是文殊孰普贤。(鲁智
深)
③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
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
露白藤。项下骷髅悬
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沙悟净)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鸟鸣涧
唐代: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
3.作者介绍。
4.教师简介创作背景:
5.课件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
(1)鸟鸣涧:鸟儿在山涧中鸣叫。
合作探究
(2)人闲:指没有人事活动相扰。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
静的意思。桂花:此指木樨,有春花、秋花等不同品种,这里写
的是春天开花的一种。
(3)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空:空寂、空空荡荡。空
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
空无所有。
(4)月出:月亮升起。惊:惊动,扰乱。山鸟:山中的鸟。
(5)时鸣:偶尔(时而)啼叫。时:时而,偶尔。
6.欣赏插图,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7.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8.赏析。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
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
样。但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
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
涧的幽静。动的景物反而
能取得静的效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
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以能够发生,<
br>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鸟鸣山更幽”,
这里面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
9.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实践应用
小组比赛背诵古诗
总结练习
作业
完成单元检测卷二
鸟鸣涧
板书设计
唐代:王维
人闲 桂花落, 夜静 春山空。
月出 惊山鸟, 时鸣 春涧中。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单元三 汉子真有趣
第一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5
22-26
1.学会制订活动计划。
教学目标
2.能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有趣的资料。
3.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并对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通过活动,能够很好地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重点难点
学习如何制订活动计划和搜集材料;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并对汉字的规范使用
做一
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1.谈话激趣:同学们
,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
不开汉字。但是,你对汉字有哪些了解?
2.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引导。
二、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有趣。
1.布置阅读:请同学们一起走进课本,阅读教材44—46页的阅读
独立学习
材料,感受汉字的趣味。(板书:汉字真有趣)
2.出示阅读要求:
(1)认真阅
读课本44—46页的阅读材料,思考:这五则材料分
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是有趣的?为什说汉字是有
趣的?
(2)除了上述五种有趣的汉字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汉字
现象?(3)阅读后
,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学生汇报。
三、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 活动建议:
(1)搜集或编写字谜。(2)
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
语、对联、故事等材料,和同学交流,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2.指名读活动建议。
3.互相交流: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有关资料?
合作探究
4.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
(1)查找图书
①在学校阅览室、图
书馆或书店,可以按类别去找书。如查找汉
字故事,就可以到语言类或文化类的书柜上去找。
(2)网络搜索
①在网上查找资料,关键词很重要。如搜集汉字故事,检索的关键
词
应是“汉字故事”,不能仅仅检索“故事”。
②检索后的条目很多,可以根据题目、引用的片段等,判断哪些
是需要的材料。
(3)请教别人①想想谁可能会有自己需要的资料。②想好问题,
请教合适的人。
5.围绕汉字的有趣,有选择地开展活动。
6.学生自由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7.讨论交流,完善活动计划。
1、小组合作制定一个合理的活动方案。调查报告和探究论文。
2、
读一读,猜一猜。(猜字谜)
实践应用
1.字谜:七十二小时。猜一字,谜底是:( )
2.字谜:需要一半,留下一半。猜一字,谜底是:( )
3.字谜:
一月一日非今天。猜一字,谜底是:( )
4.字谜:一口吃掉牛尾巴,猜一个字谜底是:(
)
总结练习
作业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搜集体现汉字趣味的资料,小组合作进行
相关资料的整理工作。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单元三 我爱你汉字
第一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5
27-31
1.能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有趣的资料。
教学目标
2.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
情,能为
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通过活动,能够很好地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综合性
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
重点难点
洁祖
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通过活动,能够很好地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提高
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独立学习
同学们,上节课
我们认真制订了小组活动计划,大家按照计划开展了丰富
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体会到了汉字的有
趣。这节课,我们就来看
看大家开展活动的情况
二、展示交流,汇报成果。每个小组
分享自己小组的探究成果,以其中一
个小组的为例,其余小组展示完,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成果,将其改
成一
篇研究报告。
(一)字谜大擂台。
1.谈话激趣:同学们,这次活动,我们首
先从猜字谜开始。你们在课外收
集了不少汉字字谜,还有的同学自己编写了一些字谜,现在,我们就举行
字谜大擂台活动,看谁能夺得这次擂台赛的冠军。
2.小组派代表利用投影出示自己小组同学准备的谜语,其他小组同学抢
合作探究
答,展示小组的全体学生组成评委,老师是记分员。
3.老师出示字谜。字谜略。
(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
(2)四座山来山对山,四个川来川对川。
四个日字连环套,四个口字紧相连。( )
4.全班抢答,并说说自己猜字的理由,交流并积累猜字谜的方法。
5.拓展交流:
1)学生自愿举手发言,介绍自己在收集字谜的过程中发生的有趣的事。
(2)请自编字谜的同学介绍编字谜的过程和自己的体会。
6.门内添“活”字。
二次备课
(1)学生自由阅读《门内添“活”字》,思考并交流从
故事中感受到汉字
的什么特点?
(2)指名发言,教师小结:有的汉字是由两个或多个汉字组合而成的。
(3)交流自己积累的这样的汉字:闹、闪、闭、囷、囚。
(4)类似故事:一合酥事件:曹
操收到一合酥,在盒上写了“一合酥”,
杨修见了,便叫人把整盒酥吃了,曹操问他为何这样做,他答:
“盒上写
明‘一人一口酥’,丞相之命怎敢违反?”
(二)谐音大舞台。
(三)有趣的形声字。
实践应用
将其每一组的展示成果和探究过程写一份研究报告。
1.小结:
字谜、谐音歇后语
、谐音笑话、形声字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们应该好好的继承和发扬。
通过字谜、
汉字谐音、形声字的学习,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汉字文化的
丰富和有趣。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汉字的奥
秘,进一步学习汉字提供了有
总结练习效的途径。下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些方面的内容,继续制定活动计
划,搜集
作业 资料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2.作业:
(1)学生在小组内继续交流自己搜集的字谜、汉字谐音现象。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谐音歇后语、谐音笑话。
(3)把搜集到的字谜、谐音歇后语
、谐音笑话、谐音古诗、谐音对联、形
声字等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汉字真有趣
板书设计
字谜擂台赛
谐音大舞台
有趣的形声字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9古诗三首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3
32
1.自主学习字词,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教学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4.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重点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1、引导了解从军行:
“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2.简介作者。
王昌龄 (698— 757),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
独立学习
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人誉为
“七绝圣手”。
3.初读古诗,读准生字,指导书写。【出示课件8】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
(3)指导书写会写字。
1、理解词语: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
诗中词语的理
解。尤其是重点词语:青海、雪山、玉门关等。
2、小组合作朗诵古诗,结合注释理解古诗。
3、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呢?
合作探究
4、朗读古诗结合注释,联想一下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次备课
5、诗人想通过这首诗表达自己怎样的思想情感?
1、扩展
①如果他是已经结婚的
战士,他有什么心里话要对妻子倾诉?如果他家有
老母,他将如何对母亲说?如果他已经有了孩子,他又
会对孩子怎么说?
请你任选一种角色,说说战士的心里话。
②亲人们能听到他的诉说吗?(不能。)他又能怎么办呢?
扩展总结
2、总结.
现在,我们拥有
和平快乐的生活,但是,这种生活不是天上掉下来
的,需要有人为守护它。让我们珍惜和平的生活,感谢守护我们的战士
们。
3作业.课外练
笔:假如你是一名久戍边关的战士,你想说些什么?如果此
刻,你就是戍边将士的小孩,你最想对爸爸说
些什么?任选一项写下来。
4.搜集并阅读边塞诗。
一、将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练习。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实践应用
,
。
1.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边塞__________的景
象,
突出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
2.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_______
________的意志和
豪情。
从军行
板书设计
【唐】王昌龄
青海 暗雪山 孤城 玉门关
百战 穿金甲 不破 终不还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9、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3
33
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字音,准确书写会写字“仞、摩”等。
2.抓住关键字词、借助注释
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品味
教学目标
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重点难点
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品味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1、交流讨论陆游及其写作背景。
2.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指导书写
。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独立学习
(2)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重点指导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学生熟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
4.借助注释互相交流: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全班交流,教师评议
并引导学生总结诗意。
二次备课
1、题目中的关键词是哪个呢?(感)说说自己对题目中关键词语的理解。
从课
题中,你知道诗人感受到了什么呢?(凉)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
诗题目的意思。
合作探究
2、朗读古诗,并划分古诗朗读节奏,分组比赛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老师正
确示范指导。
3、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古诗注释理解古诗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再读古诗,说一说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背诵古诗
1. 尽管南
宋君昏臣庸,但诗人那对祖国的热爱,那报国的赤子之心至死
不渝,他在临终之际,留下一纸遗嘱《示儿
》。
此时此刻,你一定深深地被诗人的心诗人的情所震撼了,你深切地感
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
?(板书:忧国忧民)
2.陆游最终带着满腔的遗憾离开人世,但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情怀、那对祖国无限的热爱,那一字一句始终萦绕在我们心头。——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
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总结扩展
作业
3.作业设计:
(1)你想对谁说些什么?选择一处,把你最想说的话以书信的形式写一
写。
①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你想说什么?
②面对侵略者铁蹄下苦苦挣扎
、度日如年的百姓,你想说些什么呢?(也
可以以书信的形式写一写。)
③面对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的诗人陆游,你又想说些什么呢?(也可以以
书信的形式写一写。)
(2)积累古诗。《春望》《出塞》《题临安邸》《示儿》《满江红》等。
一、默写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实践应用
二、根据对诗句的理解完成填空。
这首诗前两句用
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 之
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
”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
无遗;第四句一个“
”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
“
”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
望与埋怨。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代:陆游
板书设计
三万里河
五千仞岳 山河壮丽
遗民泪尽
南望王师 山河破碎 忧国忧民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9、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3
34
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裳”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课文中词语。
教学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
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
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重点难点 <
br>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
达的思
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揭题,知背景。
你对大诗人杜甫了解多少?学生介绍。
二、初读,读通顺。
1.【出示课件4】指名读诗,检查易错读音。
蓟北 涕泪
妻子(zǐ)(读轻声表示什么?) 衣裳
2.再读古诗,注意压韵。“裳、狂、乡、阳”
独立学习
3.齐读,读出节奏和韵味来。
三、再读,明诗意。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再读古诗,看看你能读懂什么。遇到不
懂的地方,可以讨论解决。不能解决
的问题,做上记号。
2.质疑问难。说说古诗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协同解
决。
3.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诗的意思。教师适时点拨。
四、细读,悟诗情。
1.一首好诗,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也总是蕴含着一种心情!
你们认为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示诗人
当时的心情?
2.从哪里能体会到诗人这种喜欲狂的心情呢?请同学们读诗,细
细地品味。
合作探究
3.集体交流。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用自己的
话说说。
4、齐读古诗,你从这首古诗中感受到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
情?
五、诵读。
这是诗人杜甫的心声,更是唐朝千千万万苦难子民的共同心声。
让我们与欣喜若狂的诗人一同放歌,与千千万万欣喜若狂的人民
总结练习
作业
一起放歌吧!
作业:背诵并默写全诗。
一、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
实践应用
现出___
__________,诗人“涕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
洛
阳”之句,营造了一幅__________的画面,表达了诗人_______
______的心境。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板书设计
喜欲狂
放歌纵酒
归心似箭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第一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2
35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彭、拟”等9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
教学目标
“泽、彭”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拟定、锻炼”等词语。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重点难点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初读课文,独立学习
1、学生齐读课题。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课前了解到
的与
课文有关资料,谈谈自己对课文的感知。
2.学生默读课文,要求
独立学习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多读几遍。
3.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
来解决生字词。
4.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一、
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
容。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
合作探究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深入感知课文内容。
2、痛失爱子,是怎样的一种心情?边读边感受毛
泽东的内心世界?能不能
用一个字词语来概括毛泽东此时的心情。
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这些文字都让你感受到了“痛”请你画出
来做上
批注,下节课进行交流。(重点注意毛泽东的动作心理神态的描写)
实践应用
课堂总结,布置背诵
总结练习
作业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了解了与课文有关的一些资
料,了解了课文内容。
2.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搜集和阅读有关资料,对毛主席及其亲人有
更多的了解。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第二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2
36
教学目标
1.从课文中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从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深刻领会毛主席作为父
重点难点
亲和领袖的常人情感和伟人胸怀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1、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画出令你深受感动的
独立学习
语句,反复朗读,仔细体会人物的情感,在句子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1、“电报”是谁发来的?从哪儿发来的?内容是什么?
2、毛主席接到这封电报后有什么感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接到长子毛岸英牺牲的电报,作为父亲的毛主席会想到什么?
4、毛主席做出了什么决定?从毛主席的决定中你感受到什么?
5、谁来谈谈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两个诗句的理
解?
6.谈话引导:从作者的叙述中我们感受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和超人的胸
合作探究
怀。那么,课文在体现人物的情感世界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之处呢?
(1)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
教师评议,引导学生通过举例
进行说明。(通过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毛主席的<
br>内心世界。通过心理描写来突出性格特点。)
1、这一夜对于毛主席来说注定是一个难眠之夜,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
到了什么?
实践应用
2、拿起手中的笔写下这难眠之夜,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和细节描
写
,写出毛泽东那种撕心裂肺的、肝肠寸断的痛。
1.内容总结:本文主要讲了毛
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
牺牲,毛主席得知这个恶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
否归葬的抉
择过程。
2.写法总结:本文写作方法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
态
的细致刻画来反映毛主席的内心世界;通过心理描写来突出毛主席的性格
特点。
总结练习
作业
3. 布置作业。
以下任选其一
(1)为了中国
的革命事业和解放事业,毛主席先后失去了包括毛岸英在内
的六位亲人。请你搜集有关资料,并展示给同
学们。
(2)学完了课文,我们对于毛主席这一伟人又产生了新的认识。如果有兴
趣,同学们
可以在学完了这一单元之后办一张关于毛主席的手抄,建议手
抄报围绕“普通的伟人”组织材料。 (3)学习本课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
的描写,来表现做某一件
事时的踌躇心理。
青山处处埋忠骨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毛岸英牺牲,毛主席巨大悲痛。 ——普通的父亲
(二)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超人的胸怀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11、军神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2
37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文中的会认字,正确书写文中的会写字,理解文中出现的新词。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重点难点
1.正确读写文中的会认字,正确书写文中的会写字,理解文中出现的新词。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关羽刮骨疗毒
学生自由阅读,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感受到关羽豪迈的大丈
新课导入
夫的帅气、光彩风度、勇敢无畏、意志坚强。)
2.学生阅读了解人物
刘伯承,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
和领导人。四川省开县人。
3.简介作者及故事背景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独立学习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
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哪些地方
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合作探究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板书:“求治”→“术前”→“术中”→“术后”
总结练习
作业
四、课堂总结,阅读全文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
,并跟随作者一道了解了刘伯承
疗伤的经过,理清了课文层次,初步感受了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2.学生自由阅读全文。
一、读拼音,写词语。
nián
lín
ɡ
jù jué shī xín
ɡ
zhǎn xīn
( ) ( ) (
) ( )
二、从下面词语中选择两个,写一句话。
实践应用
一针见血 从容镇定
一声不吭 肃然起敬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11、军神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2
38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2.通过精读,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理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理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
二次备课
重点难点
复习巩固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我们学习了
生字词,并跟随作者一道了解了
刘伯承疗伤的经过,理清了课文层次,初步感受了刘伯承坚强的意志。这
节课我们继续阅读课文,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
继续体会刘伯承的坚强
意志。
二、抓住重点,感受“军神”。
独立学习
(一)浏览课文,整体了解。
1.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回顾故事的前因后果,同
时把自己不
明白的地方圈画出来。
2.汇报交流。
3.问题探究:本文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写沃克医生的文字更多,这是为
什么呢?
(二)再读课文,探究交流。
1.再次快速浏览全文,找到沃克医生称赞军神刘伯承的话,并
画下来。指
导朗读:学生练习感情朗读。师生齐读。
2.探究交流:沃克为什么会惊呆了?为
什么说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男子汉,一
块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称他为军神?……(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
绕问题阅
读讨论、合作解疑;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三、汇报交流,崇拜“军神”
(一)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汇报自己的研读成果,全班交流。教师相
机引导。
合作探究 1.学习“求治”时,引导学生抓沃克医生的语言和表情神态的词句进行体
会。
2.学习“术前”部分,引导学习抓刘伯承与沃克医生的对话,进行体会。
3.学习“术中”
部分,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里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表现,体
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4.学生自
由朗读课文“术后”部分,了解手术后,当知道病人原来是刘伯
承将军时,沃克医生肃然起敬,深感荣幸
地认识了他。
(二)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引导学生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抓住对
沃克医
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
(三)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四、练习写话,感情升华
1.练习写话,升华情感。
实践应用 (1)同学们,假
如刘伯承爷爷就在我们的面前,此时此刻你想对刘爷爷说
些什么?下面就请同学们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2)学生交流写话内容。教师引导学生饱含激情朗读自己所写内容。
总结:刘伯承被称为“
军神”,绝不仅仅是因为这次手术。他文武双全,
戎马一生。他创办的国防大学是中国的最高军事学府,
被誉为“将军的摇
总结练习
作业
篮”。他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心
血,立下了不朽的功
勋。他堪称中国的——“军神”。引导学生饱含深情再读课题。
作业:同
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像刘伯承一样有着坚强意志的人?还知道
哪些像刘伯承一样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
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11.军神
“求治”→“术前”→“术中”→“术后”
板书设计
伤势严重 拒用麻药 超凡意志 肃然起敬
堪称“军神”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12、清贫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1
39
1.能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理解“奢侈、款项、筹集、矜持不苟、积蓄、齿冷”。
2.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了解课文,用动作、语言、
神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并体会
教学目标
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人物的性格品质。
4.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
仰。
5.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用动作、语言、神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并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咏竹》雪压
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朝红日起,依旧与天齐。2.学
生自由朗读,并互相交流对这首诗的了解。
3.教师评议并小结。
新课导入
(1)这首诗的作者是我国无产阶级革
命家方志敏。方志敏就像这竹子
一样,是一个真正昂首挺立的共产党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贫》谁先来谈一谈:你认为“清贫”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
进《清贫》,相信读完文章之
后,大家会对方志敏的“清贫”有更为深
刻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1.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2.出示词语。
3. 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独立学习
(二)读懂文意
1.在文中,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小组交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
··
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学生默读课文,你从文章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
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高尚
情操?结合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以及手中的资料说说自己
的
感受。
(1)边读边画,品读词句,并在旁边作批注。
合作探究
(2)读完后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四、阅读全文,了解写法。
1.作
者在文章开头说“所以,如果有人问我身边有没有一些积蓄,那我
可以告诉你一桩趣事”从下文看,这个
“趣事”“趣”在哪里?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和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指导:
实践应用
五、再谈清贫,升华情感
文章题目是《清贫》,读过全文,你对清贫思想有了怎样的认识?
六、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1.总结谈话:这篇文章反映的不仅仅是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而甘于过
总结练习
作业
清贫、朴素的生活,更体现了以方志敏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将清贫做为自
己最大财富的高尚革命气
节。这种革命气节,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需要
它,在今天同样需要它。
2.收集并阅读方志敏的其他文章,如《可爱的中国》等。
12.清贫
板书设计
清贫是美德——被俘搜身——传世宝——清贫战胜困难
奉献革命 动作、语言 清贫廉正 总结全文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习作四:他 了
第一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1
40
1.写清让他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
教学目标
2.尝试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把 “他”当时的表现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
3.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
重点难点
在习作中尝试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交流激趣,导入课题。
新课导入
1.谈话激趣,导入课题: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某个人陶醉、生气、伤
心、兴奋、陶
醉……时的样子?(学生自由发言。)读读下面这个片
段,注意它是怎么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的。
2.小组交流:它是怎么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的?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小组内同学可以做补充发言,其他学生进行
评议,教师相机引导。
4.教师评议并小结:(1)神态描写:(2)语言描写:(3)动作描
写:(4)不寻常的反
映:
5.提出要求,准备习作:回忆生活中你见过的某个人陶醉、生气、伤
心、兴奋、陶醉…
…时的样子,选择你印象最深的,回想一下事情的前
因后果,把经过写下来,特别要把他当时的表现写具
体。
二、课件展示,引导选材。
1.小组交流:说说生活中自己见过的某个人陶醉、生气、
伤心、兴奋、
陶醉……时的样子。小组长分类整理。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1)他陶醉了。(2)他后悔了。(3)他陶醉了。
3.小组交流: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说
给小组同学听,小组同学互相评
议。小组长分类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合作探究
独立学习
4.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引导。
三、互相交流,把握技法
1.小组交流:怎样写好“他”陶醉的样子?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3.教师总结:在习作中要尝
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
的内心。(板书: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
物的内
心。)
4.阅读教材内容,进一步了解习作要求,把握写作技巧。
四、独立习作,教师巡视。
1.明确习作要求:写自己见过的印象最深刻的某个人陶醉时的样子,也
实践应用
可以写他得意、吃惊、兴奋时的样子。回想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把经
过写下来,特别是要把他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写好后,和同学交流,再
对习作进行修改。
2.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总结练习作业
1.习作完成后自己阅读并修改,保证句子通顺,没有错别字。
总结练习
作业 2.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把自己的习作在小组里读一读,小组同学互
相评议,提出修改意见。也
可以大家一起帮助修改,并选出最好的一篇
习作作为小组的代表作。
3.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优秀学生习作。
他被陶醉了
板书设计
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语文园地四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2
41
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
物的内心想法,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
,尝试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
动,选择一种场景照样子写一写。
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尝试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重点难点
选择一种场景照样子写一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口语交际
新课导入
1、本单元的人物描写方法有哪些?今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2、本单元的课文都讲述了什么内容,在人物塑造上采用了那些方法?
1、回顾本单元课程中对于人物的描写及其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2、回顾
《军神》中的人物描写:对于沃克医生的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独立学习
等。
3、你从本单元的课文中学到了那些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到了人
物的那些内心活动。
二、语句段运用
1、这些句子是如何将人们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的?
合作探究
2、总结特点: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心理
活动。
1、仿写练习,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焦急地等人
期待落空 久别重逢
(灵活运用所学的人物描写方法)
实践应用
2、出示例句体会句子中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
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
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
总结练习
作业
1、今天你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语文园地四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2
42
3.通过“书写提示”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段落要分
教学目标
明,点号不顶格书写。
4.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古诗《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
之广陵》,积累古
诗。
重点难点
理解古诗《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积累古诗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三、学习“书写提示”。
1.观察上面的一段话,说说在格式上有什么特点?
(1)小组交流。
(2)小组代表发言参与全班交流。
(3)根据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小结: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段
新课导入
落要分明。
2.学生自由练习书写一段话,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选择在巡视
中发现的优秀作业,投影展示,师生评议,相机指导学生
在书写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两点。
(1)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
(2)段落要分明。
四、学习“日积月累”。
(一)学习古诗《凉州词》《送孟浩然之广陵》。
独立学习
1.出示古诗。
2.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
3.解题:《凉州曲》《送孟浩然之广陵》。
4.简介作者:王之涣
李白
5.互相交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合作探究
6.欣赏插图,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7.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8.赏析。
9.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1)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___
_____,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
________名。
(2)首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
三月下扬州”点明送别的时间是
_______,地点是_______,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___
__。(3)这是一
首送别诗,但诗中只字未提送别,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
实践应
用
谊、依依不舍之情的句子是:
,
。
(4)诗中写事的诗句是:
,
。
(5)诗中写景的诗句是:
,
。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扩展延伸
《送别诗》
隋代·佚名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13人物描写一组
第一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3
43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噶、绊”等5个生字,会写“搂、仗”等8个生字,理解字义,识
记
字形。正确读写和理解“手疾眼快、一叉一搂、公鸡鹐架、冷绊子”等词语。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嘎子的性格特点,感受小嘎子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刻画人物时使用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重点难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嘎子的性格特点,感受小嘎子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刻画人物时使用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谈话激趣:在祖国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家们用他们神奇的妙笔,为我
新课导入
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前面的课文学习中,给你留下印象
最深的一个人物是谁?简单说说
理由。
(1)自我思考,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学生发言。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4】: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独立学习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
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三、再读课文,感受形象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小嘎子与胖墩儿摔跤
的情景。
2.自由读文:小嘎子和胖墩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自由读课文,在课文
合作探究
中找一找,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把句子画出来,圈出描写
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反
复读,可以在旁边写一写批注。
3.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4.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二次备课
5.朗读全文,在朗读中表现出人物形象
四、了解写法,学以致用
1.小组交流,总结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小组长整理记录小组同学的
发言。
2
.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引导相机小结:(1)准确、细致的动作
描写:(2)动作中穿插心理活
动描写:(3)恰如其分的神态描写(4)
语言描写(5)巧用修辞方法:
“小嘎子”是作家
的儿童小说
《小兵张嘎》
中的主人公。这部小说讲述了小嘎子在老锺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
实践应用
引导下,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的过程。摔跤这个片段通过对人
物 、
、 的描写,表现了小嘎子
的 、 、
、 的个性特点,表现了胖墩
儿__________的特点。
五、课堂总结,互相交流,深化认识
1.
这个片段主要写了小嘎子和胖墩
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先是由小嘎子提议
摔跤,在摔跤的过程中,他时时处处想使巧招,结果反被胖墩儿摔
了个仰
总结练习
作业
面朝天,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
2.互相交流,深化认识
(1)通过这节课的阅读,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形象一定活在同学们
的心
中。那么,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小嘎子和小胖墩儿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呢?请同学们在下面
讨论完成。
小嘎子:争强好胜、机敏、富有心计
摔跤 语言 心理
动作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小胖墩儿:沉稳、憨厚老实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13人物描写一组
第二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3
44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铸、颧”等3个生字,会写“剃、腮”等3个生字,理解字义,识
记
字形。正确读写和理解“挺脱、格局、杀进他的腰”等词语。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车夫的性格特点,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2.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最初于1936年发表在
新课导入 杂志《宇宙风》。小说描写了20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
事。这部小说大量应用北京
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
写,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
2.作者简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2.出示词语。 铸成 颧骨
伤疤
3. 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独立学习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书要求。
(1)读书要细心,读不通的地方要多读几遍,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2)遇到不理解的生词可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实在不理解的画
下来留作讨论。
(3)不动笔墨不读书,将感受深刻的句子或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
二次备课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指名接力读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读顺。
师生随机
纠错,并适当解答同学们的有关疑问。
3.再读课文,思考:祥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形象
的。
4.小组讨论,选代表发言。
三、深入读文,探究形象
导语:本文选自《骆驼祥子
》,作者是老舍,题目为后人所加。小说
讲述了普通人力车夫祥子的一生,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
世态图。
1、本文所选片段中的“他”就是指祥子。那么,祥子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祥子外貌的句子,仔细体会人物的特点。
2、具体课文具体分析:
3.指导朗读,在朗读中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朗读中与作者一同
欣赏这
个旧中国的北京人力车夫。
4.播放有关影视作品的选段,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四、课堂小结,鼓励阅读
总结练习
作业
老舍善于写人,他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老舍是语言大师,他<
br>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民族风格和
地方特色,老舍也说:“
《骆驼祥子》可以朗读,他的语言是活的。”
希望同学们课下阅读这部小说
1.本片段节选自 的作品
《
》,片段中的“他”是
指 。
2.“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中的“杀进他的腰”的意思
实践应用
是
。
3.你对“‘出号’的大脚”的理解
是
。
4.这一段人物描写,从 、 、
,
到靠力气吃饭的人所引以为豪的体力以及
都写得很精彩,把一
个活生生的祥子呈现在我们面前。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板书设计
祥子:装束、体态、身段、体力、性格——健壮、朴实、充满生气
老舍:人物素描——细腻逼真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13、人物描写一组
第三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3
45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监、侄”等4个生字,会写“监、侄”等4个生字,理解字义,识
记
字形。正确读写和理解“诸亲六眷、监生、一声不倒一声、已后、登时”等词语。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严监生的性格特点,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为展现人物性格,使用的动作、神态描写手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严监生的性格特点,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为展现人物性格,使用的动作、神态描写手法。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出示课文录音及动漫视频。
新课导入
2
.教师简介:
我们刚刚欣赏的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一个片段。这部小说里,作
家吴敬梓
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当时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严监生
就是其中的一个人物。他
是一个有钱的吝啬鬼。课文这个片段描写的是严监生临死前的情
形
。3.简介作者及《儒林外史
》。
二次备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解决生词,感知课文内容。
2.这篇课文的生字并不多,相信同学们经过认真练
习一定能够把课文读得正
确、流利。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
独立学习
3.检查读书效果。有针对性地检查平时读书机会相对较少的学生,随时正
音。
4.说一说文章主要写了谁?(严监生)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学生自读思考:课文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
6.交流对人物的初步感受。
三、细读课文,感悟形象。
合作探究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象画面:边听边想象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
2.小组交流。
(1)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小组交流:作者对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作<
br>了细致的描写,请同学们先找出有关语句细致地读一读,并根据他的动作、
神态的变化揣摩揣摩他
临死前的心理活动,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指导并小结。
4、自由朗读全文,在朗读中通过对严监生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体会
严监生当时的心理。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课堂总结:课文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
着两根指头
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
守财奴的
形象。
总结扩展
如同素描一般的细节描写,把严监生吝啬的特点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表现
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拓展延伸:吴敬梓擅长运用典型情节,深刻地揭露社会
矛盾。语言准确、
精炼、形象,具有讽刺效果。《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高峰。
3.激发阅读:建议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儒林外史》。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
出,
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1.此时的严监生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 。
实践应用
2.这里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是描写
,第二句写严监生
的 ,我们体会到了严监生是一个
的人。
3.本文节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五回,课文题目《两茎灯草》是后人
加上去的
,根据你对课文内容得理解,你来给课文拟个题目:
。
两茎灯草
临
死
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动作
板书设计
前
把头摇了两三摇。——动作)
的
把两眼睁得滴流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神态、动作 吝啬
严
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神态、动作
监
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动作
生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14、刷子李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2
46
1.自主
学习字词,会认“浆、傅”等7个生字,会写“浆、傅”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
教学目标
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粉刷、刷浆、规矩、徒弟、端茶、点烟、跟在、屁股、师傅”等词
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出示课件2】
1.谈话揭题:小嘎子、车夫、严监生,这些鲜活的
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将结识一位不普通的手艺人,他就是──刷子
李。(板书课题:刷子李)
新课导入
2.交流解题:“刷子李”是一个人的绰号。从这个绰号中我们可以得到哪
些信息?
3.引发思考:像这样会粉刷的人里有很多姓李的人,这些人都能称为“刷
子李”吗?为什么叫他“刷子
李”呢?他又“奇”在哪呢?(学生思考,
小组交流。)
4.简介出处:5.简介作者、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独立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6】: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二次备课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
,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
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互相交流: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
2.理清层次。
合作探究
第一部分(1—2自然段):表明人物身份及其技术之高超。
第二部分(3—11自然段):通过曹小三的所见、所闻证明“刷子李”名不
虚传。
四、课堂总结,布置预习。
总结练习
作业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了解了刷子李的“奇”。
2.请同学们课下自己阅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形象的
一、比一比,组词语。
浆( ) 缚( )
蘸( ) 馅( ) 诈( ) 怔( )
桨( ) 傅(
) 瞧( ) 陷( ) 作( ) 证( )
课堂检测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 )身上有白点, ( )白刷不要钱。
2.他( )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
)如同升
天一般美。
3. ( )刷子李技艺高超, (
)曹小三很佩服他。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14、刷子李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2
4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2.继续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字音。
2.谈话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结识了冯骥才笔下的一位“俗世奇人”—
—刷子李,并且一起走近这位奇人,从他刷墙的
效果奇、规矩奇、动作奇
等方面见识了他的高超技艺。这节课我们继续阅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
通过语言文字表现人物形象的。
新课导入
二、细读课文,感受形象,品味写法。
1.问题引学:刷子李练得一手刷墙的绝技,作者是怎样描写他技艺高超的
独立学习
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
”画出直接写刷子李技艺
高超的句子,写下简单批注。
1.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1)通过描写刷墙的规矩表现人物形象——技艺高超。
(2)通过描写刷过的墙壁表现人物形象——技艺高超
(3)通过细节、侧面、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合作探究
3. 小组交
流:人们为什么叫他“刷子李”呢?自由发言,教师评议并小
结。那么,有这样的称呼的人还有哪些,你
知道吗?自由发言,教师评议
并小结。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三、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刷子李》这篇课文以“刷子李”刷墙的高超技艺为
话题,
讲述了一个粉刷匠的传奇故事。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
领、大智慧,表
达了作者对奇人“刷子李”的肯定和由衷的赞叹,告诉我
总结练习
作业
们手艺人必须
有真本事,真本事是精益求精、勤学苦练得来的,只有有了
真本事,才能有自己的尊严的道理。
2.作业。
(1)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俗世奇人》的其他章节,如《泥人
张》等。
(
2)小练笔:选择身边一个熟悉的人进行片段描写,抓住人物的语言、动
作、神态等细节,通过正面描写
和侧面描写表现出他的主要特点。
一、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字音,标上“√”。
行(xíng háng)外的未见过的不信,行(xíng háng)内的生气愣(léng
l
...
èng )说不信。这个人行不行(xíng háng ),还得(de dé
děi)眼见为实。
..
课堂检测
二、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了解完成填空。
课文《刷子李》出自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刷子李的职业
是
,他的绝活是 ,他给自己立下的规
矩是
,这让人想起一句俗语 。
规矩奇特:规矩奇
板书设计
刷子李:技艺高超 效果非凡:效果奇
动作娴熟:动作奇
曹小三:半信半疑—佩服—失落—敬佩—震撼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5单元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第一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1
48
1.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课文内容,进一步认识描写人物文章的特点。
教学目标
2.了解通过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3.选择身边的一个人,试着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人物特点。
1.知道选用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2.了解通过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3、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顾总结:我们刚刚学习的这一组课文,都是什么类型的文章?
(写人记事的文章。)
新课导入
2.谈话导入:写人的文章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客观地描写
人物
的典型事例及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表现人物特点;
描写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写出人物特
点。这节课我们会通过“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栏目,学习阅读方法,试着运用学会的方法说明身边事
物的
特征。
二、交流平台
独立学习
复习回顾本单元所有课文,
提取其中对人物的描写片段,这些文章都是用了哪些方法塑
造人物形象,有事如何塑造的。
二次备课
1、回顾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课文《人物描写一
组》一组中的《两茎灯
草》,说一说从课文中都认识了谁?他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特
点的?
2.回顾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课文《人物描写一组》一组中的《他像一棵挺
脱的树》,
说一说从课文中认识了谁?他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
特点的?
合作探究
3.回顾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课文《摔跤》,
说一说从课文中都认识了谁?
他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
4.回顾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刷子李》,
说一说从课文中都认识了
谁?他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
(1)老师示范讲解1
(2)小组交流2-4
(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指导。(4)教师小结
三、初试身手。 <
br>1.同学们,通过以上分析和交流我们了解了很多描写人物的方法。请你
从下面给出的内容中选择
自己喜欢的一项,试着运用多种方法来说明它的
特征。
实践应用
(1)学生认真阅
读课本上的写话要求,看能不能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
方法从不同的方面来表现人物特点。
(2)小组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3)引导学生对小组同学介绍内容的描写方法进行分类。(
通过典型
事例表现人物特点、通过肖像描写塑造人物形象、通过动作描写突出人物
性格……)<
br>
四、总结人物描写
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如与别人交谈的对话,来表
现
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怎样才能使人物的语言成为人物形象塑造的一
个有机组成部分呢?
总结练习
作业
第一,语言要能显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
第二,语言描写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三,语言描写要性格化,符合人物的身份。
第四,语言描写还应用来预示和推动故事情节的
发展,交代事情的来龙去
脉,或通过语言描写介绍环境或时代背景,或借人物之口作议论以深化主
题,使语言描写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最后,语言描写要生动、简
洁。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习作五 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第一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1
49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注意特点鲜明的人,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人物典型的事例
和
相关材料,了解人物的特点。
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借助生动鲜活的具体事例,学习课文中
运用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描写
等细节描写突出人物鲜明特点的方法,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
3.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表真情的习惯。
4.鼓励学生独立构思并完成自作,培养学生相互评改和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在习作中引导学生借助生动鲜活的具体事例,学习课文中运用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和心
理描
写等细节描写突出人物鲜明特点的方法,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交流激趣,导入课题。
1.引导回忆: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说一
新课导入
说最近你都遇见过哪些人?
2.学生自由发言,其他学生进行评议,也可以做补充发言这节课
我们就来回忆自己见过的形形色色的人,从中选择一个人,把他
的特点写具体。(板书:把一个
人的特点写具体)
独立学习
二、引导选材,交流写法。
(一)引导选材:可以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
1.回忆《我的朋友容容》,说说课文是通过什么来表现人物特点
的?
2.假如老师
给出题目《叔叔记忆力超群》,让你写一篇课文,谁
来说一说作文中应该抓住叔叔的什么特点来写?
(二)交流写法。
1.在本单元课文学习中,你了解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2.小组
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相机引导并
小结:选
择具体事例,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把人物的特
点写具体。(板书:选
择具体事例,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
态、心理等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
三、互相交流,指导命题。
合作探究
1.小组交流:这次习作要求题目自拟,请
你根据自己要写的人和
选择的材料,你准备给自己的习作拟一个什么样的题目。
2.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1)可以直接把要写的人作为习作的题目。如我的爸爸、我的老
师、我的同学……
(2)可以根据人物特点对习作进行命题。如胆小鬼、小气的妈
妈、球迷爷爷、贪吃的妹妹、爱唠叨的妈
妈……
(3)可以把自己受到的教育或启发作为习作的题目。如她感动了
我、敬佩的人、我的
良师益友……
四、欣赏范文,把握技法
五、独立习作,教师巡视。
例文赏析
1.明确习作要求:写的时候,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
完成习作
法,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题目自拟。
2.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
导,提醒学生格式要正
确,试着用上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六、全班交际,师生评议。
总结练习
作业
1.习作完成后自己阅读并修改,保证句子通顺,没有错别字。
2.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
把自己的习作在小组里读一读,小组
同学互相评议,提出修改意见。也可以大家一起帮助修改,并选出最好的一篇习作作为小组的代表作。
七、自我修改,誊抄习作。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15 自相矛盾
第一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2
50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 “吾、弗、夫”3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矛、
盾”
等4个会写字。正确读写“矛盾、何如、弗能”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猜测重点词语
教学目标
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
高潮和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知道自相
矛盾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谈话激趣:同学们,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
文化中,成语是其中的瑰
宝。说说自己了解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郑人买履》《守株待
新课导入
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农夫和蛇》等。)
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自相矛盾》。学生齐读课
题。
3.理解题目:请同学们互相交流对课文题目的理解。
二次备课
4.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独立学习
(3)了解这篇课文与以前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
字词。
3.了解文言文。
4.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三、再读感知,交流学法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想想:
作者是
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这件事的?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
合作探究
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借助注释读懂古文。
四、指导朗读
1、教师示范朗读
2.学生练习朗读。
3.小组学生互读互听,互相评议。
4.教师范读。
5.指名多个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实践应用
6、给加的字注音。
楚人有鬻( )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
)之坚,物莫能陷
..
也。”又誉其矛( )曰:“吾(
)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
..
曰:“以子之矛,陷(
)子之盾,何如?”其人弗(
)能应也。
..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五、课堂总结,布置背诵
总结练习
作业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理解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读
熟了课文,大体了解了课文
内容。
2.请同学们课下自由朗读,试着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15 自相矛盾
第二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2
51
教学目标
1. 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故事中人物的思维过程。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起
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知道自相矛盾
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指名多个学生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二次备课
2.谈话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自相矛盾》。
二、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讲
一讲这个故事?
(1)一边读一边看插图;(2)对照注释,揣摩句意;(3)小组合作,质
独立学习
疑问难,共同讨论。
2.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和补充修改,试着在小组内统一说法。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
4.指名请同学连起来说一说。
5.互相交流在学习中掌握的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三、深读感悟,拓展交流
(一)深入感悟。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那
谁愿意再来给大家读读课文?2.指名
读课文,正音。3.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
么?
4.读了故事,感受了人物语言,你觉得可以用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文中
那个卖矛又卖
盾的人?(夸口)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
学生勾画相关语句,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5.谁来学着文中的人夸夸矛和盾。
6.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
7.指导朗读:指导读好问话。
8.在大家的追问中,那个楚国人只能——“弗能应也”是什么意思?能换
合作探究
一个词语来替代吗?他为什么无法回答?
9.那个人售物时说话前后矛盾对他会有什么后果?
(二)深入理解,探究寓意。
1.互相交流,深入理解。
(1)再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
(3)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2.现场表演,理解寓意。
(1
)谈话激趣:如果你是那位卖矛与盾的人,要想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
你会怎样推销自己的矛与盾?
(2)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说一说,演一演。教师巡视。
(3)指名小组现场表演,师生评议。
(4)通过学习课文、参加和观看表演,你明白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