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金色的鱼钩_人教新课标
李白诗词鉴赏-租房合同协议书
15* 金色的鱼钩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
时
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
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
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
先生则
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
体会,“教师”的
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
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
令任命,故又
称“教师”为“教员”。
【教学目标】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
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
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
教学
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
素养煞费苦心。其实,
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
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
础。
1.认
识十二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斑白”、“搪瓷”、“严厉”、
“收敛”、
“疙瘩”、“粗糙”、“抽噎”、“红锈”、“宿营地”、“青稞面”、“喜出望外”、
“热
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词语。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
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
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
军?尤其是
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
章的写作技巧是
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
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
语、新颖的材料
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
第1页共6
页
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2.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2.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收集红军长征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媒体出示图片)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教师根据需要适时
出
示长征资料(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徒步行走
了三百六
十七天,纵横十一个省。翻过了十八条山脉,其中五条山脉终年积雪。
走过600里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
。击溃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多次围追堵截,行程两
万五千里,一九三五年十月胜利地到达陕西北部的革命根
据地。红军有出发时
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
2.在长征这个奇迹的背后
,是红军战士历经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
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感人的故事—
—揭示课题:15* 金色的
鱼钩
3.板书课题。
说明:故事讲述的时代背景距
离学生较远,通过图片和列举数据拉近了学生与
文本的距离,为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情感打下基础。
二、初读课文
第2页共6页
1.(媒体出示)学习要求。
(1)读通课文,注意读准多音字。
和(huò)面 作(zuó)料
勉强(qiǎng) 嚼(jiáo)着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难度的借助提示)
课文主要讲述了(
)尽心尽力地照顾( )过草地,
而不惜( )的事。
板书:老班长 三个病号 照顾
(3)用“——”画出与题目相照应的句子。
2.交流汇报。
媒体出示: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说明:略读课文中的初读,不要求逐字逐句的条缕分析,只要从整体粗知课文大
意即可。
三、研读课文
过渡: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让我们再读
课文。
1.再读课文,从刻画老班长人物的语句中找到令你感动的部分,多读几遍,并
在旁边写点感悟。 <
br>说明:大胆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读自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习得阅读方法。
2.交流:
(1)关注人物外貌,初知老班长形象。
(媒体出示)
第3页共6页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斑白,显得十分苍老。”
“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
们。”
从对老班长的外貌描写中你可以想到些什么?
(2)关注人物言行,感悟老班长心灵。
①
“硬咽草根鱼骨头” 片段
抓住老班长的“嚼”和“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有什么联系?
指导朗读。
② “夜里钓鱼、摸野菜” 片段
(媒体出示)联系上下文想象省略的内容: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老班
长
; 翻了不知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老班长
;当
他艰难地摸着一棵一棵的野菜时,他总是想: 。
指导朗读。
③ “命令战士喝鱼汤” 片段
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从老班长的笑容中你看到的是一位怎样的
老班长。
指导朗读
④ “奄奄一息让鱼汤” 片段
抓住“浪费”引导:真的是浪费吗?为什么?从“浪费”这个词你读出了什
么?
指导朗读
3.说说你对“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
第4页共6页
理解。
小结:
“长满红锈的鱼钩”记录着老班长英勇里程,闪烁着的是老班长舍己为
人的伟大精神
说明:略
读课文有着自身的教学任务和特点,不能够面面俱到,但并不是说就不
需要有“精”、“细”的部分。粗
中有细,抓住老班长的外貌和言行,通过有层
次、有取舍、有详略的阅读,潜入文中特别传神的字词、特
别精彩的语言深处,
在读中体会老班长的伟大精神品质。
4.为什么课文以《金色鱼钩》为题?
板书: 怀念 金子般的心灵
小结:我们怀念老班长,我们永远铭记老班长闪烁着金子般光辉的心灵。
四、复习巩固
(媒体出示)
1.比一比,再组词。
搪( ) 衰( ) 棵( ) 竿(
) 碗( ) 挨( )
塘( ) 哀( ) 颗( ) 秆( ) 婉( ) 唉(
)
糖( ) 衷( ) 稞( ) 杆( ) 蜿( ) 埃( )
2.再次深情地去读一读令自己感动的语段,以此来表达对老班长的怀念。
五、拓展作业
(媒体出示)
1.小练笔:走出了草地,我们把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送到了革命烈士博物馆
,
并写了一段话。
2.拓展阅读。
第5页共6页
推荐阅读长征故事
《马背上的小红军》。
收集有关长征或先烈的革命故事,举办一次革命故事会。
说
明: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章、书籍、资料,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课文,丰富学
生的认识,加大学生的信息吸
收量。
【板书设计】
15*金色的鱼钩
外貌:苍老 虚弱
老班长 照顾 三个病号 言行:硬咽草根鱼骨头
夜里钓鱼、摸野菜
金子般的心灵
命令战士喝鱼汤
奄奄一息让鱼汤
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