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清贫》人教部编版
上海市第二中学-广州司法考试
12
*
清贫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革命传统教育名作,
为革命烈士方志敏所著,选自《可爱的中国》
。
经手款项有数百万之巨的共产党“大官”身上却“一个铜板都没有”
,表现了共产党
员“矜持不苟, 舍己为公”的高尚美德,
“清贫”是革命者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
它超越了这篇文章本身。
本案引
导学生认识到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固守清贫,艰苦奋斗,为
革命献身的伟大精神,
教育学生要牢记清贫的本色。 为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
我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 动作、神态
、心理,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让学
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汇报的方式品读文本,感悟人物品
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课件,制定学习活动卡。
学生准备:
搜集方志敏的资料;预习课文,完成学生活动卡。
教学重难点:
能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导入:语文有着独特的魅力。
因为它丰富的人文内涵会在无形中感染着每一
个读者。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清贫》
,从中你们会认识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
——方志敏,感受到一位共产党员的高尚操守。 (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
2.
结合课前预习,简单介绍一下方志敏同志:方志敏, 1899 年生,江西人。
1924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建立了江西的中共党、团、军组织和革命根据地,
领导革命运动。 1934 年 11 月初,方志敏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至皖
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
被 7
倍于己的敌军围困。 他带领
先头部队奋战脱险, 但为接应后续部队,
复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被俘。 在狱中,
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写下了《清贫》
《可爱的中国》
等文章。 1935 年 8 月 6
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当时才
36 岁。
3. 过渡
:《清贫》是方志敏同志在监狱中写成的,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
课文,从文字中感受他的伟大人格。
二、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
课始,揭示文学的魅力,从作者方志敏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1.
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相机学习生字和多音字“吓”。
筹集 矜持 被俘 金镯 威吓
裤裆 企望 彼此 汗褂裤
山坞
2.
理解词语的意思。
奢侈:花费钱财过多,享受过分。
矜持不苟:矜持,庄重,严肃;不苟,
不随便,不马虎。慎重不随便。
发洋财:指得到意外的财物,本课指意外之财。
舍己为公:牺牲自己,一心为公。
威吓 (h è) :以威势来吓唬。
款项:为某种用途而储存或支出的钱。
注目: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
3. 过渡: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
两个国方兵士,方志敏。 )
4. 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在他们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预设:
两个国方兵士:抓到共产党的大官,自以为会发洋财却热望破灭。
方志敏:被国方兵士搜身却“一个铜板都没有”。
设计意图:五年级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词语的习惯,
尤其应该强化对词典
等工具书的使用。
这个环节重在检查学生读文章的收获,
引导学生读文章一定要
从整体感悟。
三、交流汇报
可分“动作、心理、神态、语言”四个主题进行汇报, 每个组汇报一个主题。
1.
你是如何评价他们的?指导学生小组合作,结合文中语句或关键词语汇
报。 (
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品味人物形象时,相机渗透作者运用的描写人
物的方法。 )
动作
(1)
作者描写国方兵士时,运用了哪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①第 2
自然段中:摸、捏、拿、拉、盯、吼。
②第 6 自然段中:捏。
③第 8
自然段中:搜、塞、抢、望、说、命令。
交流明确:作者运用这些动词详细地将国方兵士用尽一切办法掠人钱财的贪
婪、丑恶嘴脸描绘得淋漓尽致。
( 板书:贪婪
卑鄙
)
(2) 经过这么仔细的搜索,国方兵士在方志敏身上到底找没找到他们所期盼的
钱财呢?面对他们搜索到的结果, 两个兵士达成怎样的协议?这些又说明了什么?
交流明
确:没有,只有表和自来水笔,最后他们决定将表和自来水笔卖出钱来
平分。这样的结果其实是必然的,
印证了方志敏的清廉, 也展现了两个兵士的贪婪。
(3)
“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这样的搜索
结果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明确:说明方志敏仅有的财物也是为了革命的需要,
从中可以看出方志
敏忠于革命的高尚品德。 ( 板书:忠于革命 )
心理
国方兵士在搜找钱财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心理变化呢?在文中找到相应的
词语。
(1) 第 2
自然段中:热望、激怒。
(2) 第 6 自然段中:企望。
(3) 第 8
自然段中:失望。
交流明确:这种情绪变化表明了国方兵士贪婪的本性。
同时也暗含一种对比,
他们之所以产生这种变化是因为他们认为共产党“大官”和国民党高官一样,
都
很有钱。而事实上,共产党员都是清贫守节的。
( 板书:清贫守节
对比 )
神态
你找到了哪些描写神态的词语?
(1)
第 2 自然段中:凶恶。
(2) 第 8 自然段中:怀疑、惊异。
交流明确:这些神态的变化反映出国方兵士贪婪的本性,
他们不相信方志敏
会没有钱,衬托出方志敏的清贫。
语言
先读一读国方兵士的语言。
(1)
“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 凶恶的眼光、威
吓 )
(2)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 ( 坚决不相信 )
交流明确:这几句话说明国方兵士认为共产党当大官的应该和国民党当大官
的一样有钱,而事实上则不然,这更加突出了共产党的清廉。
(
板书:凶恶
虚
伪 )
(3)
另一个兵士:“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
不得我。” (
弓着背、衣角裤裆过细地捏 )
交流明确:这句话突出国方兵士不肯死心,一定要搜出钱来。
(4) 方
志敏:“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
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
” ( 微笑着,淡淡地说 )
交流明确:
“哼”表明了方志敏的无所畏惧。“微笑着,
淡淡地说”表现了
方志敏的从容、无畏。 ( 板书:从容
无畏 )
2. 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国方兵士, 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
3. 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件事持怎样的态度呢?
交流明确:作者很乐观地看待这件事,将其称为“趣事”。
( 板书:乐观 )
什么呢?
交流明确:在对比中突出方志敏的大义凛然、清贫守节。 ( 板书:侧面描写
)
4.
课文主要讲了方志敏被俘后被国方兵士搜身而令其失望的故事。
那课文第
9 自然段写了什么?能不能去掉呢?
预设:
5.
小结:作者将主要事件和补充事件相结合,对比和侧面烘托相结合,使主
题突出,人物形象鲜明。
设计意图:教师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揣摩语言,交流
对人物品
质的理解,学生在平等的对话中交换思想,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方志敏戏说自己的家产。不能去掉。再次强调方志敏清廉的品质。
四、小结升华
1. 你能谈谈对题目“清贫”的理解吗?
预设:
清寒贫苦,在本文中可以理解为:贫困而有节操。题目反映和揭示了一个共
产党员的清贫观,这种清贫观既有物质上的贫困,更有精神上的淡泊。
2. 清贫的生活对于革命者到底有什么意义? ( 用文中语言回答 )
预设: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3.
小结:“清贫”是共产党员自觉的生活态度, 是根植于革命者心底的勇往直
前的精神力量。现如今,
我们在革命先烈的庇护下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
我们吃
得好,穿得好,你们觉得还需要“清贫”精神吗?
4.
学生结合学习活动单上的拓展小资料及生活谈感受。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物
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帮助学
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
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这就要求我们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 要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
通过创设情境挖掘出教材之外的东
西,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情操。
五、作业超市 ( 二选一 )
1.
阅读文章《可爱的中国》 ,写读后感。
2. 观看电影《可爱的中国》 ,写影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将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趁热打铁,
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清
贫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 “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
应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提倡讨论式教学。 ”因此,教学中我注重做到以下两点:
1. 指导学生前置性学习。
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自学字词,搜集方
志敏同志的相关资料。 为课堂学习节省时间,
也培养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搜集资料
的能力,引发学生对 “清贫 ”的思考。
2.
指导写作方法。课堂上,学生汇报学习,抓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揣摩人物的品质,这也是我们
在写人的文章中常用的写法。另外, 适当地运用补叙
的方法,突出人物品质,
在这篇文章中也有明显体现。 这些描写人物的写法的运
用,我们在讲课中有必要详细指导,
让学生在学课文的同时,
逐渐掌握一些写作
方法、写作技巧等,并在学完后适当运用,这也是读写结合的完美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