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古诗三首

余年寄山水
879次浏览
2020年08月28日 22:4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2011天津中考-欧洲名校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童年往事”这 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稚子弄冰》《村晚》)《祖父的园子》《 月是故乡明》《梅花魂》四篇课文。这些课文或出自
古代诗人,或出自现代作家、学者;体裁或为诗歌, 或为小说,或为散文。作者们通过生动
有趣的语言讲述了一件件难忘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罢,都 能够唤起学生内心最深刻
的记忆。
《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 》《村晚》)都是展现儿童生活的
古诗。三位宋代诗人用笔墨勾勒出了三幅美妙而又趣味盎然的图画,展 示了古代儿童多姿多
彩的童年生活。
《祖父的园子》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祖父园子里的快乐 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情
感真挚动人。展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与快乐,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 眷恋之情。
《月是故乡明》是一篇借写月亮表达思乡之情的文章。课文写了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以及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牵挂之情。
《梅花魂》写了 作者那身在异国他乡的外祖父的五件事(教“我”读唐诗宋词、对墨梅
图分外爱惜、因不能回国而哭泣、 送“我”墨梅图、送“我”绣梅手绢),表现了一位华侨
老人深刻的爱国情,抒发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眷 恋之情。
“口语交际”的主题是“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旨在通过活动实践,提高学生的口语
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走进大人们的世界,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故事,对他们童年那段纯真、
难忘的岁 月有所体会。
“习作”的主题是“那一刻,我长大了”,旨在让学生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 br>情,训练他们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并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通过练笔,进一步提高
写作能 力。
“语文园地”的内容与单元主题密切相关。“交流平台”讲了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
感 情,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词句段运用”要求学生想象例句中描写的情景,并选
一种情景仿照着 说一说;体会对比手法在语句表达上的特点,并选择其中一句,照样子写一
写。“日积月累”要求学生积 累孟郊的名篇《游子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45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供、晃、燕”等。
2.正确、流利、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稚子弄冰》《村 晚》),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中所讲述的童年往事,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记录他们的真实感受,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写
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准确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借助课后习题,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次感知课文内容。
3.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小组内学习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单元,唤起对童年岁月的纯真记忆,体会多姿多彩、如诗如画的童年生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45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供、晃、燕”等。
2.正确、流利、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稚子弄冰》《村晚》),默写《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中所讲述的童年往事,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了解记叙文的特点,学会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进一
步提高写作能 力。
2.理解《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描写的内容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介 绍搜集到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感知,
从而更好地领悟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和思想。 2.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
面,慢慢体会 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本单元的主题是“童年往事”,课文内容贴近少年儿童的生活,教师可以引 导学生
在掌握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想、谈做法,
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时安排

《古诗三首》···································· 2课时
《祖父的园子》 ································ 2课时
《月是故乡明》 ································ 1课时 < /p>


《梅花魂》··································· ···· 1课时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 1课时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 1课时
语文园地 ·········································· 1课时

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朗读背诵自己搜集的关于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
过程与方法
1.安排学生朗读古诗,预习字词,理解古诗大意。
2.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 ,在脑海中再现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
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情景或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受诗中描绘的场景、人物,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 感情,领略古
代儿童生活的乐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教学难点 1.掌握从诗歌题目获取内容信息的能力,感悟诗歌优美的语言,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
思想感情。
2.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情景或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童年如诗,充满了奇思妙想;童年如画,溢满了五彩斑斓;童年如歌 ,萦绕着欢快悠扬……


本课我们将学习三首展现儿童生活的古诗,三位宋代诗人用笔墨为 我们勾勒了三幅美妙而又
趣味盎然的图画。今天,让我们从《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开始,打开通 往诗歌世界的
大门,去感受古代儿童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板书课题)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老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翘舌音“昼、稚”。
2.学生在课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昼”等字时,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学习“耘、桑、
晓”等 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猜谜字歌示例:
昼:尺下有一旦,意思是白天。天亮到天黑,与夜轮流转。
形近字歌示例:
耘:天上飘白云,田间细耕耘。同坐吃芸豆,酝酿把宝寻。
桑:两人去采桑,路遇人练嗓。请人抬石磉,相互来推搡。
晓:日出天已晓,绕道把花浇。骁将举目望,辽阔又丰饶。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昼”的上部“尺”注意撇捺舒展,下部“旦”注意“日”要扁宽。
“耘”的左部横多,间距要一致,长短不一。
“桑”的上部“又”注意捺变点,下部“木”注意横长托上。
“晓”的左部“日”稍窄,右部“尧”注意上面不要多写一点。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云:耘(耕耘)—酝(酝酿)—芸(芸芸众生)
桑:嗓(嗓音)—搡(推搡)—磉(石磉)
共:供(供奉)—洪(洪水)—哄(哄骗)—烘(烘干)
尧:晓(拂晓)—绕(缠绕)—浇(浇水)—饶(富饶)—骁(骁勇善战)
隹:稚(幼稚)—淮(江淮)—谁(舍我其谁)
(4)多音字。



gōng:提供 供不应求




gòng:供述 供认不讳


jiě:解决 解甲归田


:解元 解送


jiè

:解数 跑马卖解

xiè


bēi:陂塘 陂池


:黄陂 石陂头





pō:陂陀 山势陂

héng:横线 横行霸道




ng:强横 飞来横祸




(5)重点词语释义。
耘田:在田间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解:理解,懂得。
供:从事。
傍:靠近。
阴:树荫。
稚子:幼小的孩子。
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长柄。
磬: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陂:池岸。
漪:水中的波纹。
腔:曲调。
信口:随口。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结合生字词释义,思考问题。
(1)大家对诗人有什么了解呢?
明确:范成大(1126—1193),平江吴县(今江苏 苏州)人,南宋名臣、诗人。其诗风格平
易浅显、清新质朴,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的田园诗成 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
尤袤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代表作有《四时田园杂兴》(60首)等。
(2)《四时田园杂兴》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
六十首 ,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大家初读课文,觉
得这首诗描写的是哪 个季节的场景呢?
明确:这首诗描写的是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3)用自己的话翻译诗句。
明确:白天在田间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 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
虽然不懂得从事耕田织布的工作,却也靠近桑树在树荫底下学着种 瓜。
(4)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用原文回答)
明确:村庄儿女——耘田、绩麻、耕织;童孙——学种瓜。
(5)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这首诗?
明确:用轻快、愉悦的语调来读。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一、二句诗。
(1)诗歌第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2)想象一下,农民除了耘田和绩麻还可能干些什么活?
明确:插秧、收割、犁地、积肥……
(3)如果你是范成大,见到这些村庄儿女,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明确:“你们辛苦啦!”“你们真勤劳!”“你们真是各有各的本事啊!”……
2.学习第三、四句诗。
(1)引导学生想象第三、四句的图画,描述画面内容。
明确:那些孩子们,尽管他们既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
爱劳动,于是也就 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蹦蹦跳跳地嬉笑着学习种瓜。
(2)你觉得那些小孩子怎样呢?
明确:天真无邪、活泼可爱、勤劳好学、不怕吃苦、热爱劳动。
3.村庄儿女虽然日夜繁忙、 辛劳,却是快乐的;孩子们虽然不懂耕织,却爱学做农活,
也是快乐的。诗人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和谐 、温馨的田园生活,让我们跟随背景音乐带着
感情再来朗读一遍诗歌,同时在脑海中浮现相关画面。
明确:配乐朗读诗歌,带着感情朗读,同时想象诗歌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朝代)________、________。他与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明确:范成大 南宋 名臣 诗人 杨万里 陆游 尤袤
(2)(出示课件)比较一下《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和本诗的异同。
明确:同:都描写了田园风光。 异:《四时田园杂兴(其二)》着重描写了田园景色,
本诗着重描写了劳动场面。


2.总结。
这首诗描写了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 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
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相信同学们学完这首诗,一定被诗人所 描绘的
忙碌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美好的田园生活所打动。课后,大家可以多搜集一些田园诗歌来
读一读、背一背。
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园杂兴
村庄儿女

绩麻


其三

耕织

十一

童孙——学种瓜
四时田

耘田


的劳动场


面 和谐

美好的田


园生活
第二课时
忙碌愉快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昼夜 耕耘 桑树 拂晓
2.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短短一首诗就
让我们领略 了田园景象。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稚子弄冰》和《村晚》。(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稚子弄冰》,结合生字词释义,思考问题。
(1)大家对诗人有什么了解呢?
明确: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南宋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世称“诚斋先生”。其诗善于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摄取新颖生动的素材,
具有透 脱的胸怀与哲理的思考,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的情趣,有“诚斋体”
之称。代表作有《小 池》《舟过安仁》《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晓出净慈寺送林
子方》等。
(2)用自己的话翻译诗句。
明确:儿童早晨起来,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再用彩线把它穿 起来当作银钲。敲出的
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冰忽然落在地上发出像玉石一样的破裂声。
(3)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这首诗?
明确:用轻快、愉悦的语调来读。
2.自由朗读《村晚》,结合生字词释义,思考问题。
(1)朗读诗歌,试着划分节奏。
明确: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2)用自己的话翻译诗句。


明确:池塘四周长满了绿草,池塘里的水满得几 乎要溢出塘岸了。远远的青山衔着红红
的落日,一起倒映在寒凉的池水中,淹没了水中的波纹。一个放牛 回家的孩子横着骑在牛背
上,慢慢朝村庄走去,一边走一边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3)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这首诗?
明确:用轻快、愉悦的语调来读。
三、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稚子弄冰》,思考问题。
(1)第一、二句所描写的画面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儿童形象呢?
明确:第一、二句描写的是清 晨起来,儿童从金属盆里取出夜间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
线穿上当作银钲。天寒才能结冰,冰块又是很凉 的,儿童却早早起来去玩它,写出了儿童不
怕冷。一块凉凉的冰有什么好玩的呢?有的,可以穿上丝线当 钲敲。这是只有儿童才想得出
的,而且是“彩”线,“银”钲,又很美。这两句诗刻画了一个既顽皮又聪 明精灵的儿童形
象。
(2)第三、四句描写儿童提着银钲似的冰块玩耍的情景,意外的情况发 生了,儿童手里
的冰块忽然掉在地上摔碎了,那声音就像玻璃(玉石)落地摔碎一样。诗的发展出现了波 折,
想象一下儿童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明确:诗人没有写,但可以想象出儿童一定先是感到 突然,有些遗憾的,可能会一时怔
住,呆呆地站在那里望着地上碎裂的冰块。不过,几乎同时送到耳朵的 声响竟是那样优美,
又一个意想不到,也许他会瞬间转忧为喜,高兴得又蹦又跳了。
(3)试分析这首诗的中心主旨。
明确:这首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 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
往的活力和快乐。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 现出儿童以冰
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2.学习《村晚》,思考问题。
(1)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 美丽、富有生活情趣的牧童骑牛晚归图,表达了诗人对闲
适的田园生活的赞美与向往之情。
(2)诗人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景抒情?
明确:①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前三句是视觉所见 之景,第四句是听觉所闻之声。②运用
修辞手法。“山衔落日”一句中的“衔”字运用比拟,写出了落日 将沉未沉的情态。③动静
结合。前两句描写池塘、青草、落日等静景,后两句描写牧童信口吹笛的动景, 由近及远,
景物层次分明。④借景抒情。通过描绘乡村傍晚恬静优美的景色,抒发了诗人热爱山村自然< br>风光,以及对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3)还有哪些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呢?


明确:“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唐·白居易《池上》)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宋·叶绍翁《夜书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清·袁枚《所见》)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稚子弄 冰》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朝代)___ _____,
世称“________”。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等。
明确:杨万里 廷秀 诚斋 南宋 诗人 诚斋先生 《小池》 《舟过安仁》《宿新
市徐公店》
(2)《村晚》这首诗,从诗歌内容看,诗人描写的是___ _____(季节)的景色。后两句中的
“________”字和“________”字表现了牧童 自在、悠闲的情态。
明确:夏末秋初 横 信
2.总结。
学习了《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这三首古诗,我们既感受到田
园生活的宁静和乡村风光的美好,也 体会到古代儿童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儿童一如既往的
活力和快乐也深深感染着我们,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 br>
色泽上:“金”盆“彩”丝串“银”钲

形态上:用“金盆”脱出的“银钲 ”,圆形

以冰为钲
稚子弄冰



意趣盎然“玉磐穿林响”的高亢


声音上
“玻璃碎地声”的清脆
< br>







绘景:草满池 塘、水满陂、落日倒映池中

恬淡自然

村晚

写人:牧童晚归、横骑牛背、信口吹笛、不成曲调


令人向往
心态上: 寒天“弄冰”,童心炽热

下午好-350字作文


元旦休息安排-公务员购房补贴


工作交接报告-海伦凯勒的精神


关于六一儿童节的资料-秀恩爱的说说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国家授时中心时间


世界表白日-钦州学院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综合教务系统-海南高考网


孔乙已-初三家长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