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五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教案语文
转学证明-春晚评论
五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教案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
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
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教学重点
1、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
介绍民俗的方法。
2、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教学难点
1、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
介绍民俗的方法。
2、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教学方法
谈话法 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
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
课时安排
第 1 页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民俗风情
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
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所学
的,都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
魅力四射。同学们随同作者一起走
遍大江南北,身临不同民
族、不同地区,共同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但单元为
我们呈现的
只是民俗风情画卷的一角,这节课就让我们畅所
欲言,谈谈你所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吧。
二、分组交流
1.出示交流主题:节日习俗、地方服饰、特色饮食、
独特民居、民间工艺
品,根据学生调查主题将全班分为五个
组,进行交流。
交流提示如下:
①说说你要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什么,你的资料从哪得
来的?
②把民俗的主要特点讲清楚,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认真倾听组员的讲述,把不清楚的地方记下来及时询
问。
2.根据组员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介绍材料,特别是注
第 2 页
意把没讲清楚的地方讲清楚。
三、全班交流
1.根据交流主题,每组推荐2—3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2.听的同学认真倾听,听后组织评议。可从以下几方
面评议:
①主题是否明确,特点是否突出;
②内容是否具体充实;
③表达是否流畅;
④语言是否简洁。
四、激发情感,由说到写。
1.听了同学的介绍,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2.是啊,真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啊!透过
这绚丽多彩的民俗,我们感受到的是泱泱华夏民族文化悠久
的历史,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快拿起
手中的笔,把它写下来
吧!
第二课时 习 作
一、编写提纲
1.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
提示:
①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
②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
③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具体介绍?
第 3 页
④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订什么题目?
2.学生自由编写提纲。
3.小组内根据编写提示,互提建议,修改提纲。
二、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三、初步修改。
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习作中语句不通的地方和
错别字修改过来。
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的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达
不够清楚和不够具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佳文点播台
1.根据学生习作情况选择其中较好的8—10篇,将习
作题目和作者罗列出来,供学生自由点播。
2.由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习
作的优点。
3.师生互动评议。
二、病文会诊室
1.根据本次习作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选择病文例
子供同学阅读,找出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2.集体修改,体会修改方法。
三、自主空间
第 4 页
根据老师的批语,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汇编民俗作品集
1.为自己的习作配画,全班汇总。
2.根据全班的习作题目,讨论作品集的分类内容和编
排顺序。
3.讨论作品集的题目。
教学反思
教师包办代替较多,可是农村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太少
了。毕竟家里上网的孩子是少数啊。
回顾?拓展五(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并试着运
用。
2.积累革命诗歌。
3.推荐好书,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回顾本组课文记录的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
教学难点
通过回顾、交流,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并试着运用。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时数
第 5 页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词语盘点”
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积累本组词语,进行听写或抄写。
二、交流平台
1.读一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在交流什么?
2.再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和结尾,体会“首
尾呼应”这种写法的好处。
3.课外阅读中,你留意到哪些也采用了“首尾呼应”
的写法,读给大家听。
4.把有这个特点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谈话导入
革命战争时期,许多爱国志士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敌
人的仇恨与对革命胜
利的向往之情。阅读这些诗歌,透过字
里行间,我们会在作者精炼的语言中看到他们视死如归的高
大形象。
2.朗读《囚歌》,读懂主要内容。
a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第 6 页
b交流: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3.背诵《囚歌》。
4.课外再搜集一首革命诗词,练习朗读、背诵。
二、课外书屋
1.阅读《课外书屋》中推荐的书目。
2.课外找其中一两本读一读。
3.召开“缅怀先烈、继承遗志”读书会
教学反思
学生的阅读面太窄了,应充分利用阅览室、网络向学生
提供精神食粮。
口语交际?习作五
教学目标
1.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
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
好的理想观。
2.在
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
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
习
作的快乐。
3.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第 7 页
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学
生积淀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交际情境
1.故事感染激发
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赶明儿胜利了,咱
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
学习,该
多好啊!” 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
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
前的心。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
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2.激发交流愿望
A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
b每个人都有自己心慕已久的理想,你有什么理想呢?
二、提升交际能力
1.自我倾诉,组织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敏捷性)
说说看,你的理想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
理想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了,你准备
怎样做,让它发芽、长
叶、开花、结果呢?
2.指名交流,了解情况。(在表达的自信上着重评价)
3.师生交流,学习技巧。(在表达的技巧上着重引导)
第 8 页
a
教师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述自己儿时的理想,潜移默
化地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有中心、有条理的讲述的
。
b 学生倾听、评价教师的发言:
听:做到全神贯注,用神态做出反应。
想: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
说:在理解、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与教师交流。
4.生生交流,运用技巧
a 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对个别在组内交流有困
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或同桌互助的方法,鼓
励他们积极
发言。
b 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评
价时注重评价表达是否自信,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表
达的内容是否有条理,是否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和体验。
C 推荐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全班互动交流
1.指名倾诉自己的理想。
2.师生倾听、评价
小结:今天,我们倾诉了自己的理
想。让我们共同努力,
将这颗理想的火种化成我们人生成长的精神翅膀,让它伴随
我们飞向生命
的每一天。
第二课时 习作
一、故事感染激发
第 9 页
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赶明儿胜利了,咱
们也能用上电灯,让
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
多好啊!” 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
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
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2.激发交流愿望
A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
b每个人都有自己心慕已久的理想,你有什么理想呢?
二、提升交际能力
1.自我倾诉,组织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敏捷性)
说说看,你的理想是
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
理想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了,你准备怎样做,让它发芽、长
叶
、开花、结果呢?
2.指名交流,了解情况。(在表达的自信上着重评价)
3.师生交流,学习技巧。(在表达的技巧上着重引导)
a 教师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述自己儿时
的理想,潜移默
化地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有中心、有条理的讲述的。
b
学生倾听、评价教师的发言:
听:做到全神贯注,用神态做出反应。
想: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
说:在理解、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与教师交流。
第 10 页
4.生生交流,运用技巧
a 教师声情并茂
地向学生讲述自己儿时的理想,潜移默
化地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有中心、有条理的讲述的。
b 学生倾听、评价教师的发言:
听:做到全神贯注,用神态做出反应。
想: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
说:在理解、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与教师交流。
4.生生交流,运用技巧
a 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对个别在组内交流有困<
br>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或同桌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
发言。
b
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评价时注重评价表达是否自信,态度是否自然大方
,表
达的内容是否有条理,是否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C
推荐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全班互动交流
1.指名倾诉自己的理想。
2.师生倾听、评价
小结:今天,我们倾诉了自己的理想。让我们共同努力,
将这颗理想的火种化成我们人生成长的精神翅膀,让它伴随
我们飞向生命的每一天。
四、完成习作
第 11 页
下面就请同学们敞开心扉,让自己心中的理想流淌于笔
端吧!
五、阅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投影出示)
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
要写清楚自己的
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
己的理想。
根据本组课文,提示学生可以尝试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六、学生进行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第三课时
一、习作评改
1.自改自评
a 教师出示下水文,留下修改的痕迹。说一说:
⑴老师修改了什么?
⑵老师是怎么修改的?
b
细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写得不
通顺或不完整的句子、加错的标点等。
C 用符号划出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读,
其它同学倾听、评价。
2.互评互改
a 交换作文
第 12 页
⑴
用赞赏的符号划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
为什么好?
⑵
你认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
提出中肯的建议。
b
再读作文,全面检查与润色。
3.全班交流
a 指名朗读作文。
b
师生评议
二、誊抄作文,汇编成册
今天,我们用笔播种了希望。每个同学的理想都
是一粒
种子、一个渴望。这次习作我们就以“种子”为序,将大家
的习作汇编成册。拜读它们,
我们仿佛在触摸着一颗颗萌动
着的心。祝愿大家的理想能够早日变为现实。
教学反思
部分学生的叙述条理不清晰。在讲评时应给予指导。
第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