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萌到你眼炸
724次浏览
2020年08月28日 22:5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名词性从句-护士长进修总结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单元概述


童年,是充满纯真和情趣的时光,也是令人留恋和 难以忘怀的时光。本单元以“童年”为主题,
依次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 一次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古诗三首》
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儿童生活的画面——《四时田园杂兴》(其三 十一)塑造了乡村儿童天真、勤劳、可
爱的形象;《稚子弄冰》绘声绘色地表现了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 乐的盎然意趣;《村晚》一诗是诗
人即景而写,写出了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吹奏 的场景,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
情趣的乡村晚景图。《祖父的园子》一文,作者萧红用诗意的语言,写出了 祖父的园子给自己的童年
带来的快乐。《月是故乡明》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眷恋故乡的真挚情感。《梅 花魂》通过五个小故
事,表现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口语交际围绕“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训练学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习作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主题,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成长历程中印象最 深的事情,
要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 “日积
月累”三个板块。

1.会认、会写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4.引导学生练习习作,教会学生在习作中能把一件事写清楚,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5.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和珍贵。

重点
1.会认、会写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难点
1.指导学生通过对重点句子的朗读,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 如何表
达出来的。
2.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和珍贵。

《古诗三首》3课时
《祖父的园子》2课时
《月是故乡明》1课时
《梅花魂》1课时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1课时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1 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 通过描写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
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的劳动场面,塑造了乡 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
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稚子弄冰》全诗 共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
理特征切入,描绘出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村晚》是一首描写乡村晚
景的诗。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乡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 闲适的乡村生活的赞
美和向往之情。




对于古诗,通过 几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教学时,可采用举一反三、比较教学
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 自主意识,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再借助导语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介绍诗
人之后,可充分发挥插图和注 释的作用,让学生自读自悟,从而更好地理解诗句。

1.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拼音把 每首诗读准确、读流利,在对古诗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采用
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加深对诗句的 理解,体会诗人的情感。
2.加强朗读和背诵。诗词的积累,是一种重要的积累。它不仅是语言的积累 ,更是文化的沉淀。
要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诵读,把握住诗人的感情基调,读出自己的感受。 3.在学生对诗意有所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感受和课文中的插图,想象诗中呈现的情景,
体会 孩子们童年生活的有趣。
4.让学生课外积累、诵读有关童年趣事的古诗,进行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能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古诗,理解诗意,感悟诗中描绘的画面和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培养阅 读古诗的兴趣,养
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2.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向往,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重点
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难点
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师: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阅有关古诗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3课时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情境,感受乡村田园生活的情趣以及诗人表达的情感。

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情境,感受乡村
田园生活的情趣以及诗人表达的情感。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童年是纯真的、美好的,也是丰富多彩的。身处童年的你们正在经历 着人生的美好季节,你能想
象古代的儿童,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吗?让我们乘上古诗的飞船,穿越时光隧 道,去感受古代儿童生
活的乐趣吧!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教师范读,注意朗读节奏和停顿。(多媒体课件)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指名试读,评议。
2.释题:“兴”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兴”在这里读第四声,意 思是“兴致”,题目的意思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
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3.带着对题目的理解,齐读古诗。边读边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你是从哪
里看出来 的?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夏季,从“桑阴”一词可以看出;村庄儿女:昼耘田、夜绩麻;童孙:学种瓜)
三、精读古诗,探究诗意
1.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重点字词。
2.小组讨论,并全班交流。
3.指名试着概括全诗大意。
(白天在田间除草,夜 晚搓麻线,村里的男女都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小孩子不懂耕田织布,也
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四、品读古诗,体会情感
1.品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读这两句诗,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劳动画面。)
(2)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
(插秧、收割、犁地、积肥……)



2.品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读这两句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几个孩子在树荫下,拿着小铲子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的画面。)
(2)从这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在勤劳的父母的感染下 ,他们也爱上了劳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情。)
3.指导学生带着感情诵读古诗。读出对热爱劳动的劳动人民和儿童的赞美之情。
五、走进诗人,拓展延伸
1.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晚年自号石 湖居士,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与
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诗题材广 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
反映,诗风清新明快。著有《石湖诗集》《石湖词》《吴船录》等 。
2.课外阅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余的几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耕田




村庄儿女

勤劳

夜绩麻



< br>

→天真、可爱、爱劳动

童孙:学种瓜―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稚子弄冰》。
2.边读边想象画面,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以及孩子们的天真可爱。

重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难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孩子们的天真可爱快乐。




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杨万里( 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著名诗人。他的
诗通俗 易懂,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当时人称“诚斋体”。著有《诚斋集》等。
二、精读古诗,了解诗意
1.自学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诗意:早晨起 来,小孩子把冰从盆里取出,用彩线穿起来当作锣来敲。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
穿越树林,冰块忽然落在 地上发出像玉石破碎一样的声音。)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2.结合自己的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境
1.师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品读理解。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诵古诗,每读一句想象到哪些美好的画面?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2)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描述出来并赋予它美好的情感。
2.交流感受,练习朗读。
围绕“诗中描述的儿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你觉得诗人是怀着怎样 的心情来写的”这两个问题,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全班交流。允许有自己的感受。对学生不正确的认识要 恰当地进行引导。
四、课堂小结,拓展阅读
1.交流积累的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2.拓展阅读杨万里其他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舟过安仁
宋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五、作业
以“散落在古诗里的童年”为主题画一张手抄报。

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脱晓冰


穿彩丝
稚子

天真可爱


敲玉磬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村晚》。
2.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3.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难点
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一、复习激趣,导入新课
1.引导回忆、背诵以前学会的古诗,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2.出示诗题:村晚。
(1)解题:启发学生用逐字理解、补充意思的方法读懂诗题,初步了解这首诗描绘的画面。
(2)简介作者:雷震,宋代诗人。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指导自学。
2.检查自学效果。
(1)读准字音:指名让学生分句朗读,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指导识记。
(2)读好诗句:重点指导学生按古诗的节奏读好诗句。
草满 池塘 水满陂,
山衔 落日 浸寒漪。
牧童 归去 横牛背,
短笛 无腔 信口吹。
三、品读古诗,理解诗意
1.默读古诗,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查工具书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2.交流议答,使学生明确:
(1)草满池塘水满陂。
a.指名读。
b.谁能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池塘堤岸上长满了绿油油的草,池塘里涨满了水。)
(2)山衔落日浸寒漪。
a.指名读。
b.这一句诗里的“衔”是什么意思?(衔:口里含着。)
c.“山”如何“衔”落日?请同 学们发挥想象,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
山腰,好像被山咬住了。)
d .“寒漪”这个词你是怎么理解的?(寒漪:“漪”指水中的波纹。“寒漪”是指傍晚夕阳下的
暗绿色波 纹。)
e.谁能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再把一、二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池塘四周长满了绿草 ,
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远处的青山,衔着红彤彤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 br>波光。)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a.指名读。
b.“牧童”指什么人?(这里指放牛的孩子。)



“归去”表示回到哪里去?(回到村子里去。)
看图:“横牛背”你是怎么理解的?(横坐在牛背上。)
c.指名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放牛回来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用短笛随口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四、体会情感,背诵古诗
1.整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你从中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整首诗围绕“村晚”二字,描
绘了一幅恬静闲适的乡村晚景图。从中体会到了诗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 的向往之情。)
2.带着感情自由朗读古诗。
3.指名背诵:比一比谁背得快。
4.全班一起背诵。
五、布置作业,课堂小结
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村晚
[宋]杨万里
景:草、水、山、落日→恬静闲适
牧童:横牛背、信口吹→调皮可爱

进入了五年级,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并不陌生。因此在学生初读古诗时,我提示容易出现错误 的
字的读音,引导学生复习古诗的一般的学习方法。由于以往一直都在渗透古诗的学习方法,所以学生< br>很自然就回忆起了:解释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于是我放手让学生按照此
方法进行自学。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的状态,由读到悟,在整个自学过程中,学生不断抓住相应的

< p>

字眼,品味到了古诗所传达的意境。在汇报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古代儿童那种自 由安闲的生活,
但是无法很好地诠释诗的大意,必须依靠老师的一些引导方可说出,说明学生在理解、想 象方面还是
有所欠缺的。如果这节课能够使用多媒体随时展现儿童玩耍的情景,使画面活起来,再结合文 字教学,
学生理解起来会更容易。
2 祖父的园子



随着作者富有诗意的语言,我们走进了祖父的园子。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丽、漂亮、富有童话色
彩的画 ,画里有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蜻蜓、有蝴蝶、有蚂蚱、有小鸟、有风、有雨,还有太
阳的光芒、 云朵的影子,这是作者童年的乐园,就像作者所说,“花园里边明晃晃的”“新鲜漂亮”。
这里的一切都 是欣欣然的,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这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
虫子是自由的,菜 是自由的,空气里弥漫着自由,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这自由正是作者童年快乐
的源泉。文章字里行间 流露出了作者对同年快乐、自由生活的怀念之情。




五年级的学 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以及赏析、品悟课文内容的能力。这个年龄阶段,学生
的自主意识已普遍增 强,他们对作品的感受逐渐接近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他们的心灵逐渐与作者
的思想感情合拍。通过讨 论,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与作者基本达成共识。充分自主地朗读课文,在
读中体会感情,在读中感悟语 言的特点。

1.可以从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入手,介绍萧红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介绍 她的《呼兰河传》,
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
2.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朗读课文,边读边想 象画面,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
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交流园子里的景物,作者在园 子里所做的事情,以及作者的心情,是从哪些描
写中体会到作者的心情的,或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久 久不能忘怀,交流中机引导学生读有关的段
落,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3.可以引导学生背诵或抄写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
4.可以引导学生读《呼兰河传》的另 一个描写园子的片段,进一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感悟
作者的表达方式。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熟读课文,知道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作者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体会作者自由自在、
快乐无 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园中景物的描写,体会作者快乐的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1.知道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作者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
2.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师: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外阅读《呼兰河传》。

2课时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提高自主学习生字、新词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知道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作者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
么。

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提高自主学习生字、
新词的能力。
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作者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1.童年生活中总有一些人 和事让我们念念不忘。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情景
让作者对童年生活念念不忘呢?下面 ,让我们一起走近萧红的《祖父的园子》,感受她的快乐童年生
活。(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
2.介绍作者。
萧红,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 ,1935年发表了成名
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1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勾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同桌交流等方法理解文中部
分词语 。
3.明确课文主要内容:记忆中祖父的园子色彩鲜艳,景物众多,祖父经常在园子里劳作,作者也经常在园子里“乱闹”、玩耍,园中的景物是自由的,作者也是自由的、快乐的。
三、再读课文,梳清条理
1.小组讨论: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在祖父的园子里经历的哪些场景?
2.全班交流:记忆中的园子(第1~3自然段);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第4~14自然段) ;
园中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第15~16自然段);在园中玩累了,可以快乐地入梦(第17 ~19自
然段)。
3.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并和同桌交流,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认读。
2.教师示范书写。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摘录优美的句子。
2.熟读课文。




祖父的园子
1~3 记忆中的园子
4~14 快乐的园子
15~16 自由的园子
17~19 温馨的园子




1.熟读课文,体会作者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重点
熟读课文,体会作者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一、复习导入。
1.认读本课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熟练,并思考:祖父的园子给你 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是
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印象:
(1)祖父的园子是一个美丽、好玩的地方。
(2)祖父的园子里充满了快乐。
(3)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
2.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朗读。
三、走进课文,品味童年
1.默读课文,园子里的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2.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
(1)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①朗读第1自然段,想象描绘的画面。
②用一个词语概括园子里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给你留下的印象。(充满生机、热闹、美丽……)
③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情。
(2)作者和祖父在园子里边干活边玩儿。
①默读课文第4~14自然段,画出作者干活和玩闹的句子,细细地品味。
a.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b.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反而把它踢飞了。
c.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
d.祖 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
大喊着:“下雨 啰!下雨啰!”
②讨论:作者在园子里到底是玩闹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干活就是玩闹,玩闹就是干活,都充满了欢乐。)
③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者的快乐心情。
(3)园子里的花、鸟、虫子、倭瓜等。
①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是从哪些句子里读出来的?
②课堂交流。引导学生关注下面的句子,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园子里的那份自由。
a.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b.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c.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d.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
e.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f.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3.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可以从哪里感受到?
4.找出表现作者快乐的心情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四、回顾总结,延伸拓展
1.在作者童年的记忆中,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美丽、快乐、自由、温馨的园子。)
2.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就这样一天 天的,祖父、后园、作者三者是缺一不可
的。在三十一年短暂而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对于人间的“温暖与 爱”怀着“永久的憧憬与追求”的萧
红常常会忆起呼兰河城,因为呼兰河这座小城里住着她的祖父,有她 和祖父的园子。所以,作者用一
颗真诚的心,用一本《呼兰河传》记录了曾经的点点滴滴。
3.推荐阅读:《呼兰河传》。

祖父的园子
玩闹 干活
自由 快乐



《祖父的园子》选自现代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 传》。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祖父的园子
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在导入文本后,我让学生结合课文的阅读 提示,自主朗读,感受作者童年生
活的自由快乐,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 础上,让他们交流作者在园子
里心情是怎样的,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久久 不能忘怀?在交流反馈的
同时,引导他们读相关的段落,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悟出趣 、悟出情,充分感受
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祖父的爱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 融的爱的包围下,
才有了孩子自由、随性、幸福的童年。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 眼里,一切才
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的。
3* 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是散文大家季羡林先生的散文名篇,文章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 过对故乡和童年
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和牵挂。文章 语言朴实,
对故乡的怀恋之情溢于字里行间。散文的“形散而神聚”特点在本文中表现得很充分。




五年级的学生对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还不是很了解,在学 习本课时只停留在泛读和初读
上,只能欣赏文本的语言美,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 养学生具有接纳美的事物
的胸怀。

1.课前让学生搜索有关“月与故乡”的古诗词,理解月是思乡的代名词。
2.本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3.引导学生理解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
4.通过品析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知识与技能】
在反复阅读、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对《月是故乡明》进行文本研习,体会作者对 故乡永恒的思念与
牵挂之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学 会独立阅读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与文本、老师、
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2.尝试以散文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通 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认识到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
情。

重点
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阅读方法,记下自己阅读作品时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 ,与作
品展开对话。
难点
调动自己审美经验的积累对文本进行鉴赏,体会文本在表达上的艺术特点以及不同的风格。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月与故乡”的古诗词。

1课时

一、激情导入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月亮是非常熟悉和平常的景物。然而,一位笃实敦厚的长 者却赋予了它不



一样的深意。他就是国学大师季羡林。今天,我们将通过学 习《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来解读他的“明
月”情结。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释题:大家知道“月是故乡明”这句诗出自哪里吗?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聊作者。
季羡林(1911-2009),山东临 清人。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他在佛典语言、中印文
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 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一生创作了许多散文作品,如《天竺心影》 《朗润集》《季羡林文集》等。
三、赏读课文,理清思路
文章开篇点题,接着由月过渡到山 水,进而过渡到故乡的山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并通过
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 乡的思念之情。
四、研读课文,体会感情
1.季羡林老先生已然功成名就,为什么还念念不忘那个小山村?
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散文,走 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现在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我们一起来看看文
章哪些段落写得非常优美? (学生站起来朗读并稍加分析,3~4个人)
我也找了两段,大家看看能不能把空填上?
我 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_______的瑞士莱芒湖上,在_______的非洲大沙漠中,在________的大海中,在________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 说都是
________的,我都非常喜欢。
此地有________ ,________ 还有______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
月光闪耀于______之上, 上下______ ,一碧______ , ______远溢,______,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2.作者的故乡没有山,为什么还写山呢?
(作者的故乡没有山,只有水,但是作者不觉得遗 憾,仍然爱他的故乡,强化突出了作者对故乡
的一往情深。)
3.作者明明写故乡的月,为什么还要写童年的趣事呢,是不是多余?
(不多余。故乡之月, 是思乡的载体,取其团圆和美之意,因此人们常用它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作者早年离家,童年趣事深刻 在记忆中,不管走到哪里,都构成了他思乡的回忆内容,而这些趣事,
都是在月下或跟月亮有关,因此不 多余。)
4.为什么除了写故乡的月亮,作者还写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
(文中写世界各地 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月亮,起到对比和烘托的作用。突出了故乡月亮独
一无二的美,展现了作者的 思乡之情。)
五、总结聚焦,深化主题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它的抒情线索是什么?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月”为线索,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在作者的眼中,月亮就代表了故
乡和亲 人。不过,人们赋予月亮的象征义远不止于此。千百年来,人们总是以各种方式来抒发对月亮
的吟咏和思 考。)
六、拓展练习
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资源,收集能体现“人与月”这一主题的各种艺术形式。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对故乡



世界各地的月亮——美妙绝伦 、大的思念


朗润园的月亮——荷塘月色
故乡的月亮——平凡、小
诗文中的月亮——山水衬月

我认为略读课文的教学应注重让学生自读自悟,老师要大胆放手, 确实给出足够的时间,保证每
个学生都能真正从容地读上几遍课文,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 读懂。在集体交流汇报展
示环节,应营造宽松愉悦的交流氛围,激励学生乐于畅谈自己的读书所得,老师 则要认真倾听,及时
捕捉“鲜活信息”,或点拨指导、或引发讨论、或归纳学法,使“生成”效果更佳。 真正做到以读为
本,自读自悟。教学中我着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及方法运用可以说是 得心应手,
对课文的阅读感悟也比较到位。



4* 梅花魂



梅花经霜傲放,被人们赋予了坚强的品格,成为中华民族顽强 不屈的精神象征。课文以“故乡的
梅花又开了”开头,引起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怀念。通过 五个小故事,表达了外祖父对
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跃然纸上。梅花与老 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
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普遍较好,班级同学比较活泼开朗,比较喜欢抢答问题,课堂活跃,因此,
在课 堂上我采取了多讨论、多提问、多自学的方法,让学生们学习本文。

1.课前让学生搜索有 关梅花的诗文读一读,对梅花的品质有所了解,以便体会外祖父对梅花的
感情。
2.课文以“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开头,引起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回忆。在学习本
文时,注意引导梅花与 外祖父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3.课文重点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一共写了五件事,有 的直接表达这种感情,
如读思乡的诗词会落泪;有的间接表达这种感情,如因作者弄脏了墨梅图而发脾气 等,注意引导学生
了解情感的表达方式。
4.本课语句含蓄,感情深沉,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领
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进行语言积累。
5.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文中的一些字的字音和字形。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感悟、朗读、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赤子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赤子心。
2.理解题目的意思,懂得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高尚品格,并学习这种品格。

重点
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赤子心。
难点
理解题目的意思,懂得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高尚品格,并学习这种品格。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搜集与梅花有关的诗文。

1课时


一、揭题导入,赏梅花



1.大家见过梅花吗?(多媒体课件出示一组梅花图片)梅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交流梅
花的 古诗、名句、名画、歌曲等)
2.梅花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 元代诗人王冕等都曾经
写下诗句赞美它。我们的开国领袖也曾写下词句盛赞它。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 之君子。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知梅花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
2.速读课文,思考课文通过哪几个小故事,表达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的赤子心?
3.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三、细读引导,悟梅花
1.同学们,我们读这几个小故事,都能感觉到外祖父爱梅花。你是怎 样从这些段落中读出这种
感情的呢?
(出示:我们可以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用这些方法:(1 )联系上下文;(2)抓重点词句;(3)联系自己
的生活实际;(4)用朗读的方式;(5)其它自己 喜欢的方法。)
2.自学体会,动手圈画。
3.读句交流,谈理解。
4.重点引 导第二件事:从对比手法的使用及对外祖父的神情、语言、动作等的描写体会对梅花
的喜爱。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品读升华,颂梅花
1.过渡: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钟,文中哪一段话给我们解开这个谜团?
2.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那段话,互相交流、讨论。
(1)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了哪些内容?
(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桌听听。
(3)全班交流:
①梅花的精神(不畏严寒、坚贞不屈)。
②梅花的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③保存墨梅图激励自己保持民族气节。
3.说说中国历史上出了哪些有气节的人物。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外祖父对梅花,对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敬佩。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3)齐读。
五、拓展深化,学梅花
1.课文除了写外祖父挚爱梅花外,还写了外祖父几次哭了的情形,请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你
从中体 会到了什么。
(1)每当读到……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上。
(2)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想不到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3)想不到眼含泪水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
梅花 。
从中体会到了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2.学完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了吗?
3.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谈。让学生明白,梅花魂就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4.“故 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拥有无尽的相思与眷恋。古往今来,由于许多
历史原因,许多像 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他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地的语言,但是他们
的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 的血,他们的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明敏演唱的



歌曲《我的中国心》,让我们从歌声中再一次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
六、布置作业
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段落。

梅花魂

珍爱梅图

民族魂


中国心
< br>
思国伤怀

赠墨梅图思乡情


送梅花绢

吟诗落泪

《梅花魂》一文讲述的是华侨老人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如何让学生 去体验这种情感呢?首先
我通过课件展示写梅花的诗,展示梅花图片,然后,我便引导学生体会梅花所代 表的精神,把梅花所
象征的含义,通过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层层引出。并从外祖父一 系列的举动中让
学生感悟出,梅花寄托着外祖父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在语文教 学中,教师必须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自由的空间。
营造民主、平等、 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学习语文的能力,并得到
情感的熏陶。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走进大人们的童年岁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故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
行交流 。第一,将自己的记录整理好后交流结果;第二,说说自己在提问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情;第
三,可以谈 谈自己的感受。注意提问的语气,不要随意打断别人。



学生在 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和不少人打过交道:亲戚、邻居、老师、同学……具备了一定的交际
能力,因此学生 是有话可说的。老师要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提问,获取有用的信息,让学生在交流时
有话可说,有故事可 讲,有感受可谈。

1.听故事,复述故事时要将一件事讲述清楚、具体,并注意表达方式,能引起听众的兴趣。
2.拓宽思路,从不同的角度询问大人们的童年故事,以表现他们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3.通过收集大人们的童年生活中的事情,丰富学生的积累,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知识与技能】
通过口语交际,提高表达、倾听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将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归类、整理。
2.教给学生一定的讲故事的方法,以便在交流过程中表述清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收集大人们的童年故事,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重点
和别人交流时,要把自己听到的故事讲清楚、讲明白。
难点
能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具体。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收集大人们童年的故事。




1课时


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有趣的歌曲 《童年》,如果你会唱,可以一起唱,边听边想,
歌词中反映的童年有趣在哪里。(播放歌曲)
听完了歌曲,你觉得趣在哪里?
2.童年生活,童趣无限,这节课我们就来聊一聊童年趣事。
二、勇于交流,发现童趣
1.回忆课文,体会童趣。
(1)大家还记得《祖父的园子》中的主人公吗,她的童趣是什么?
(2)古诗中诗人笔下的三个儿童的童趣表现在哪里?
2.说说自己,回味童趣。
我们正处在童年这个五彩缤纷的时代,谁没有趣事呢?我们大家来说说自己童年中令你最难忘的
事。
要求:以孩子的口吻,用口头语言,并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把故事讲具体、讲清楚。
3.走进长辈,明白童趣。
(1)走进大人们的童年岁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故事。(小组内交流)
(2)要求:
①小组内的每个同学轮流发言。



②声音响亮,自信大方。
③围绕主题,把故事说完整,把有趣的细节说清楚。
④认真倾听,明确趣在哪里;不要插嘴。
(3)学生交流,教师参与,发现薄弱之处,予以指导。
(4)每个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三、课堂总结,提升情感
无论你生活在什么年代,童年都是会飞的梦,是一串串有趣的“冰糖 葫芦”上的笑声,是一朵朵
飘舞的雪花……你们的童年比长辈们的童年要丰富多彩的多,你们要珍惜现在 的美好生活。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童趣
重点讲述别人感兴趣的内容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刚学 习了关于童年的诗和故事,既有利于激发
学生讲述的兴趣,又能把学生的目光从书本引向了生活。童年, 是充满纯真和情趣的时光,也是令人
留恋和难以忘怀的时光。在学生交际的实践中,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毕竟不同于学
生一般意义上的交际。所以,教师必须关注学生说话与听话方法、态度、 能力、习惯等方面目标的达
成。在学生讲述自己或他人童年故事的时候,我有意或者无意地引导学生体会 :说什么,怎么说清楚,
怎么说具体。我在“说具体”这一点上刻意作了文章。学生讲述的多是一个一个 片断,没有完整地讲
述。理想的状态下,应该让学生讲述一个完整的童年故事。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这次 的习作的主题是“那一刻,我长大了”,通过写一件自己成长历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让你
突然觉得自己 长大了。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
记录当时的真实 感受。



这是一篇写事的习作,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难事 。难的是要在把事情写清楚、明白的基础
上,还要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的瞬间写具体, 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1.指导选材。先想一想哪件事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为深 刻,让你觉得自己长大了。选好材料,
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
2.明确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要有真情实感。
3.指导构思。想一想自己准备怎样写,才能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打动人心。
4.当 堂习作。教师随机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予以鼓励;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及时进行
指导。

【知识与技能】
选一件令人印象深刻,并让你觉得自己长大了的事写下来。内容要 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
实。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自己长大了的经历,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从中体会自己的成长。




重点
在动笔前理清思路,学会表达,完整清楚地叙述出这件让你觉得自己长大了的事。
难点
善于表达,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回顾自己成长路上印象最深的、让你觉得自己长大了的事情。




2课时






1.选一件 成长历程中印象最深的,让你觉得自己长大了的事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感情要真实。 < br>2.通过让自己长大了的经历,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从中体会自己的成
长 。



重点
把一件事写清楚,写具体,要有真情实感。
难点
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一、激发情趣
在我们成长历程中,总有一些事让我们印象深刻,总有一些事对我们的成长意义 非凡。让我们翻
开成长的史册,记录下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对我们成长意义非凡的事。
二、拓展思路
1.在你成长的历程中,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事?
2.指名回答,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而印象深刻。
3.小结:
有一些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是因为有趣,而有一些印象深刻的事让你成长了。
三、互动交流 < br>1.刚才同学们都讲述了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有有趣的,有难过的,有遗憾的……想一想有
没 有哪一件事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认真回顾事情的经过,要把事情的经过想清楚、想具体,然
后再想 一想应该怎样讲述,才会打动别人。(学生自由练说)
2.指名回答,其他同学当记者,现场进行“答 记者问”。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感到自己长大了的
“那一刻”,说清楚自己觉得长大了的原因。(请个别同 学讲述,教师指导)
3.在小组里说说让你觉得自己长大了的故事,然后推选其中说得最好的一位同学 参与集体交流,
评选出最让人触动的小故事。评选条件:把事件说清楚,说具体;表达时口齿清楚,声音 响亮,语句
通畅。
4.集体交流,注意评价。
四、动笔写作
1.学生动笔拟提纲,完成习作。
2.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发现优秀习作。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印象深刻 感到长大 真情实感



1.习作讲评。
2.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重点
习作讲评。
难点
共同评议中肯定优点,指出问题。

一、佳作赏读,交流评价
1.展示一篇写得比较好的作品,指名读,全班交流点评。
预设:
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让你“长大”的“那一刻”是什么呢?
你最欣赏这里面的哪个词或者哪个句子?
老师也喜欢这里面的一个句子。你们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好吗?好在哪里?
你觉得还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或者补充的吗?
2.小结:我国古代就有“文章不厌百回改”的 说法,好文章就是修改出来的。希望同学们认真
地修改自己的习作,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结尾再写一写 自己的感受,这样才能让习作更完整,才能
达到与对方真诚沟通的效果。
二、着手修改,比照赏析
1.相信刚才的欣赏与评价,对大家都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请同学 们拿起手中的笔,对自己的
习作进行修改。
2.教师巡视,发现修改后有很大改观的典型习作。
3.请“修改典型”习作的作者上台朗读自己修改前后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这样改的原因。



4.教师出示一篇劣作,请同学们谈谈看法,并提出修改意见。
三、小组合作,互评互改
1.教师出示评改要求:
(1)文章是否把一件事写清楚了,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瞬间是否写具体了。
(2)语句是否通顺,有没有让你心动的好词佳句。
(3)中心是否明确。
(4)是否有真情实感。
2.互相通读小组内成员的作文,相互提出优点、缺点及整改意见。
3.各自修改。
四、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希望通过 这节课,你们不仅能完成这篇习作,而且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学会表达,
学会沟通,同时也别忘了学会 倾听,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充满了阳光和爱。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印象深刻 感到长大 真情实感

课堂即生活。教师在课堂上努力营造宽松、愉悦、融洽的学习氛围,自 身极具亲和力。教师把学
生看成是一个生命体,如同是自己的朋友一般去尊重每一位学生。师生之间平等 对话,同学间无拘无
束地交流,人人都全身心地投入,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



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 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本次
教学中,学生在看、听、说、写、改的 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习作实践;在兴致盎然的习作实践中,感
受习作带来的乐趣;在具体形象的习作实践 中,初步了解和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
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培养。“教育的艺术是使学 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在这里得到了印证。
语文园地



这 个语文园地共设了三个板块。“交流平台”紧紧围绕本组课文的内容,通过读直抒胸臆的句子、
品味重点 语句、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或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词
句段运用”意 在让学生学会读句子,想象情景,体会怎样把句子写具体,以及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
并学会仿写。“日 积月累”意在让学生积累古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意。




学生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能从多角度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根据句子,想象情景,
体会句子 在表达上的特点并能仿写句子;能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古诗。

1.交流平台——在此次 交流过程中,要结合具体课文加以体会,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尝
试运用。
2.词句段运 用——读句子,想象情景,体会怎样把句子写具体;体会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会
仿写。
3. 日积月累——可以让学生自己把古诗读通顺,对于诗的意思了解即可,不要求串讲,最后让
学生熟读成诵 。




1.通过回顾本单元的课文,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结合本单元“走进童年”的专题学习,交流课内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积累学习方法并
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进行改进。
3.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增加学生对古诗的积累。
4.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想象情景,体会特点,仿写句子。

重点
学会总结与回顾,理解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难点
积累古诗词,并能谈谈对古诗词的理解和体会。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积累古诗。

2课时





1.通过总结与回顾,理解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通过总结与回顾,理解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一、交流平台
1. 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我们发现了童年生活中的种种趣事,在趣事中体会到了作者对童年生



活的怀念。那么作者是怎样借往事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的呢?你是从哪里体会到这种情感的呢?
2.回顾课文,揣摩写作特点,体会思想感情。
(1)快速浏览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并思考: 这几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里体会到
作者的情感的?结合相关句段谈一谈。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点评。
①《祖父的园子》一文,作者是在看似 平淡的叙述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花开了,就像是睡醒
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都是自 由的” 这一段,就是把情感寄托在园子里的花、鸟、
虫子身上,用含蓄的方式写出对祖父和园子的热爱 与怀念之情。
②《月是故乡明》中“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句话不仅仅是写月亮,而是借月 亮表达
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4)教师小结:
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①读直抒胸臆的句子;②品味重点词句;③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
主人公;④通过有感情地朗读。
二、词句段运用
1.同桌互相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2.课件出示“ 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
暗的地方飞出来。”
(这句话写出了太阳光的强烈。)
课件出示“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这句话则写出了天气的炎热。)
3.学生自己练读仿写。
教室里真静啊,静得空气像凝固了似的,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静得直听到每个人的气息声。
三、课堂小结

语文园地
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方法:
(1)读直抒胸臆的句子;
(2)品味重点词句;
(3)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
(4)通过有感情地朗朗。






1.读句子,体会语句在表达上的特点。
2.理解古诗的含义,着重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所蕴涵的深义和喻义。
3.体会作者孟郊所表达的思母情怀。背诵古诗。

重点



着重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的意思。
难点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背诵《游子吟》。

一、词句段运用
1.读句子,体会语句在表达上的特点。
2.小组合作讨论。
3.集体交流。 < br>第一句:作者见到了“广阔世界的大月亮”,就想起故乡,想起故乡的小月亮,使我们感受到作
者 深深的思乡之情。
第二句:杭州的桂花比不上故乡的桂花香,因为故乡的桂花已经融入了母亲的生命里 ,这句话表
现了母亲浓浓的思乡情。
4.照样子写一写。全班交流。
二、日积月累
1.初读诗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
2.出示注解,解释诗题。
3.介绍诗人和写诗的背景。
孟郊,唐朝著名诗人,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与母亲相依为 命。他从小刻苦读书,但多次考
试落榜,直到四十多岁才中进士。这首诗是孟郊中进士后,为感激母亲的 恩情所作。
4.认真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思考:从这首诗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意思不理解?
5.哪几句诗是描写儿子离家前母亲对儿子的关爱的?请学生自由读,同桌讨论,并说一说意思。 (慈母手中拿着针线,正给准备外出的儿子缝制衣服。母亲担心儿子走后迟迟不回来,就把衣服
的针 线缝得密密的,使它更结实、更耐穿。)
6.哪一句诗写出了儿子的心声?怎样理解这句诗的含义? (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
儿子的爱心怎能报答的了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
7.假如你就是那位即将远行的儿子,睡前看到此情此景,你会怎样想?
8.母亲用爱心养育 我们,用智慧启迪我们,用美德陶冶我们,用真情沐浴我们,她们是多么可
亲可敬啊!谁能用自己的话赞 一赞伟大无私的母爱?
9.背诵古诗。
三、学习小结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我们不能辜负这伟大的母爱,用我们的真情回报她们。




游子吟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交流平台”的教学中,我主要以交流为主,让学生回顾文本内容,理解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予以引导。“词句段运用”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明确怎么把句子写具
体;通过对比,突出情感。古诗的教学中,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学后,对诗文的主题加以提炼,从“谁
言 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体会母爱的伟大,引导他们赏析古诗,进入情境,从而很快地背诵古诗。


























































南方翻译学院-我的爸爸作文600字


学雷锋手抄报-单考单招


回文诗-跳槽注意事项


走遍天下书为侣读后感-非洲人的生活习惯


山东高校-评职称工作总结


什么是提前批-生命流泪的样子


北京吉利大学论坛-加拿大留学网


北京物资学院研究生部-初中语文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