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别妄想泡我
796次浏览
2020年08月28日 23:0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第十名现象-北京市八中


第1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第1单元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稚”等生字和1个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等生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味,做到熟读成诵。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
(1)凭借注释、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 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
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2)体会诗人用词的生动传神。
3.情感与价值
(1)让学生感悟诗歌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2)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朗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中的意象,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查阅一下关于这三位诗人的资料——他们生活时代的情况,所写诗歌的写作背景。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诗歌是 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今天,诗人范成大给大家带来了一首
诗,咱们一起来看看诗人有怎样的情 感要与大家分享,好不好?
板书课题: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二、检查预习情况
1.介绍作者。
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说,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播放范成大的简介资料。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至能,号石湖居士。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
二十四年中进士。著有《石湖诗集》《石湖词》《吴船录》等。范成大是一 个关心
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一贯的忧国恤民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
得到了 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
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 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教师批注


第1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2.释题。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 的意思?猜想一下诗文会写
些什么内容。《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 日五组。
三、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说说古诗应该怎样读。
(2)明确古诗的朗读方法:朗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出古诗的节奏。
(3)听范读。
(4)个人自由朗读。
(5)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地说说诗歌写了什么情景吗?
3.小声自读,边想边画:
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
村庄儿女——耘田织布
童孙——学种瓜
四、再读古诗,读懂诗意
1.学习古诗,光会读还不行,还要明白诗句的含意。谁知道以前我 们理解古诗文的方
法都有哪些?
看注释,联系上下文,问别人,查字典,看插图。
2.现在就让我们用以上这些方法,和同桌两个人合作学习,试着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吧!
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举手问老师,也可以做上记号,一会儿一起交流。
学生自学,师巡视。
3.质疑:谁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4.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句的意思。
前 两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的理解是:白天在田地里除草,夜里在
家中把麻搓成线,村里 的男人和女人都能担当起家庭的责任。
后两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理解是:儿童不 懂得耕田织布的方法,
也在桑树的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五、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诗歌一、二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2)想象:“昼”和“夜”分别指什么?围绕“耘田绩麻”启 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
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儿?(插秧、收割、犁地、积肥。)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 对村
庄儿女说些什么。(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事。)
(3)结合想象诵读。(读出敬重之情,读出诗的节奏。)
反复读、自由读、指读、评读、教师读、学生再读、做着动作竖着大拇指来读、齐
读。
2.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 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你们喜
欢这些小孩子吗,为什么喜欢?(天真、勤劳、不怕苦、好学、 可爱、爱劳动。)
赏析后指导诵读,带着作者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



第1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喜爱之情。一遍一遍地读,一次比一次读得好。
六、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1.放声自由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2.指名读。
3.老师配乐诵读。
4.学生入情入境地齐读,朗读中自然成诵。
七、指导写字
书写“昼、耘、桑”等生字。
八、总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歌赋更是其中的灿 烂奇葩,同学们在课后可以多收集一些
田园诗的名篇佳作,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同学们可以成为像范成大 、李白一样的大诗
人。老师期待着你们的大作。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九、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稚子弄冰》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诗人范成大 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与儿童的天真可爱,这节课老师又给大 家带来了一首写
天真活泼的孩子的诗,我们快来看看吧!(板书课题:稚子弄冰)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 ,号诚斋,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诗人。
他的诗通俗易懂,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当 时人称“诚斋体”。
2.字词理解。
①稚子:幼小的孩子。
②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③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④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⑤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3.学生自由读诗,读正确,读通顺。
三、再读古诗,了解诗意
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合作学习。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
情?
四、品读古诗,想象画面,领悟诗境
1.师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品读理解。
“稚子 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通过对小孩子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刻画出
一个(天真快乐)的儿童形象 。“脱”字形象传神,写出了孩子(取冰)的样子。
2.交流感受,练习朗读。
带着“诗中 描述的儿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你觉得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的?”
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全班交 流。允许有自己的感受。对学生不正确的认识要恰




教师批注




第1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当地进行引导。
五、结合学生的积累,拓展阅读
1.交流已经背诵下来的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2.拓展阅读杨万里其他写儿童生活的诗。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稚子弄冰》。
2.以“散落在诗词里的童年”为主题画张手抄报。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村晚》
一、谈话导入,理解诗题
同学们,你们有过在乡村生活的经历吗?今天我 们要学习的内容与乡村生活有关,
快让我们看一看吧!
(板书课题:村晚)同学们,谁能给老师解释一下诗题?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提出要求,指导自学。
2.简介作者:雷震,宋代诗人。
3.检查自学效果:
读好诗句:重点指导学生按古诗的节奏读好诗句。学习生字“漪”。
草满 池塘 水满陂,
山衔 落日 浸寒漪。
牧童 归去 横牛背,
短笛 无腔 信口吹。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2.交流议答,使学生明确。
(1)第一句诗:指名读。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里的“陂”的?(陂:池岸。)
看书上的插图,哪部分是和这句诗的意思相对应的?
提示:这句诗的意思可说成“草满陂,水 满池塘”。两个“满”字表现出了水草丰
美的样子,写得生机蓬勃。(板书:草、水满)
(2)第二句诗:指名读。
这句诗里的“衔”是什么意思?点击“衔”进入链接,屏幕上出示:“衔”,用嘴含,
叼。
“山”如何“衔”落日?请同学们看图想象,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同桌之间讨论讨论。 交流议答:诗中的“衔”是什么意思?(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好像被山含住
了。)图上哪 一部分和“山衔落日”相对应?
你是怎么理解“寒漪”这个词的?点击进入链接,屏幕显示:“寒漪” ,让人感到寒
意的水中波纹。
“浸”是把东西泡在液体里,诗中是把什么浸泡在寒漪中呢?
谁来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谁再连起来说一说一、二两句诗的意思?齐读第一、二
两句诗。
(3)学生探讨第三、四两句诗。



教师批注


第1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牧童”指什么人?(这里指放牛娃。)
“归去”表示回到哪里去?(回到村里去。)
看图:你是怎么理解“横牛背”的?(横骑在牛 背上。)“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
信口吹。”这两句诗你是怎么理解的?
指名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四、品读古诗,想象画面,领悟诗境
1.师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品读理解。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读完这两句诗,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
情景?
2.交流感受,练习朗读。
体会乡村儿童生活的乐趣,感悟童年的美好。
全班交流。允许有自己的感受。对学生不正确的认识要进行恰当的引导。
五、结合学生的积累,拓展阅读
1.交流已经背诵下来的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2.拓展阅读描写儿童生活的诗。
六、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村晚》。
2.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村庄儿女——耘田织布 辛劳 赞扬
童孙——桑阴种瓜 可爱 喜欢
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村 晚
宋 雷震
草满 池塘 水满陂,
山衔 落日 浸寒漪。
牧童 归去 横牛背,
短笛 无腔 信口吹。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创设情境。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游戏导入 、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教
学策略,从多方面、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环节。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在识字写字和理解诗意等方面。
[不足之处] 整节课 下来还有许多遗憾和不足之处。因为新接这个班,对学生不够了解,备课时考虑不
够全面,不能针对学生 差异创设问题的情境。另外,我说得较多,学生发挥得有点少,没有做到以学生自学为
主,老师为辅。


第1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2 祖父的园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正确认读本课“蚱、啃”等生字,学习多音字“晃”,会写“蝴”等生字, 能正确读写生词。正确、流
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3.情感与价值
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圈出生字、生词。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2.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设疑激趣
不一样的童年有不一样的快乐,不一样的生活有 不一样的精彩。今天,让我们一起
来学习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萧红笔下的一篇文章《祖父的园子》。(板书 课题:祖父
的园子)齐读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检查预习
1.检查字词,指导书写。
大屏幕出示:蝴蝶 蚂蚱 啃食 樱桃 蚌壳 割草 嘟嘴 倭瓜 啰唆 闲逛
瞎闹 水瓢 铲子 承认 拴住 拔出
开火车认读生字词。指导认读多音字“晃”。
2.讲解个别重点词语。
小组交流探讨,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同桌交流等方法理解文中部分词语,
全班汇报。
3.书写“蝴、蚂、蚱、樱、拔、瞎、铲”等生字。
4.了解作者。你们课前收集了作者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下作者?
萧红,现代著名作家,原名 张廼莹,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
作品合集《跋涉》。1935年发表成名作《 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1940年发
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思考: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教师批注



第1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2.小组讨论: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在祖父的园子里经历的哪些场景?
3.全班交流:记忆中的园子(第1~3自然段);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第4~15
自然段) ;园中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第16、17自然段);在园中玩累了,可
以快乐地入梦(第18 ~20自然段)。
4.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记忆中祖父的园子色彩鲜艳,景物众多,祖父经常在
园子里劳作,“我”也经常在园子里“乱闹”、玩耍,园中的景物是自由的,“我”
也是自由的 、快乐的。
四、布置作业,巧设悬念
1.熟读课文,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
2.规范书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回忆课文内容。
生汇报: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交流汇报,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找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体会“我”的心情。(学生自主学习)
2.汇报交流:
(1)对园子的印象。(第1~3自然段)(出示课件)
“我家有 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停
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 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①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出示课件) (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
丽……“我”对园子 非常喜爱,难以忘怀。)
②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2)“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第4~15自然段)
“伏在”“乱钩”,说明 “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说明园子不仅是“我”童年的
乐园,还是学习的大课堂。
(这几个 自然段围绕着“我”错把谷穗当作野草割掉的趣事展开,通过对话表现出
“我”的年幼无知和天真顽皮, 也表现出祖父对“我”的喜爱和呵护。一老一少,
形象鲜明,语言生动,特别是人物心理很耐人寻味。教 学中,还可安排角色表演的形
式,激发兴趣、丰富内容、加深体验。)
①“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出示课件)
(“我”在园子里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
②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
(3)感受园子里所有生命的自由。(第16、17自然段)
①思考:从这两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出示课件)
②交流、讨论。
③重点朗读第17自然段,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理解作者在这一段列举了大量事物,花 费大量笔墨细致描写的用意,充分感受园
子中所有生命的自由自在。)
3.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三段话,通过恰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
学生评议,看谁读得好。


教师批注


第1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三、总结课文,情感升华
祖父给予“我”足够的宽松氛围。让“我” 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更有
慈爱的祖父。祖父允许“我”随便玩闹,对“我”倾注了爱心和耐 心,祖父给了“我”
心灵的自由,他的爱放飞了“我”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 br>“我”自由、快乐而又幸福的童年。
四、拓展探究
心中有自由快乐,看什么都是自由 快乐的,让我们再来看看园子的景象吧!引读:明
媚的阳光下,花开了,在我看来,就像 ;鸟飞了,就像 虫子叫了,
就像 倭瓜有的爬到架上,有的爬到房上,在我看来,是 ;黄瓜有
的开着花,有的结了果,在我看来,是 玉米长得特别茂盛,在我看来,
是 ……
仿写: 了,就像 了,就像 。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抄课文中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
3.课外阅读有关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尔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做准
备。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
好玩 快乐 美丽
自由 热爱 怀念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突出以学生为本。《语 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以老师为中心 的教学模式。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小组内把记忆生字的好办法说给小 组成员听,互相交流想法,博采众长,引发思维的交流和补充,激发他们
共同学习的兴趣。
2 .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此举以学生为主体,做到了由课
内 延伸到课外,实现了由在阅读中感悟、积累语言到在实践中运用、完善语言的转变。
[不足之处] 在 提问学生时,比较保守,没能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没有相信学生的潜能,挖掘学生的
情感因素,并为 他们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没有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发展思维,启发
想象。

3 *月是故乡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本课“渺、篝、萌”等生字,学会一个多音字“燕”,正确认读“浩渺、篝火、萌动、澄澈、旖旎”
等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评 点方法记下自己阅读作品时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与作品展
开对话。


第1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2)尝试以散文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故园的情怀。
3.情感与价值
体会作品表现的人对家、家园和故乡的刻骨铭心的依恋之情及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渺、篝、萌”等生字,学会一个多音字“燕”。
(2)品味文章语言的特点,感受课文浓浓的思乡情,学会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寻找典型词句,体会文章语言质朴平淡、感情真挚醇厚的特点和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月亮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非常熟 悉和常见的。然而,一位笃实敦厚的长者却赋
予了它不一样的深情厚谊。他是谁呢?
(多媒体投影2007年播放的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录像及季羨林的简介)
古往今来,思乡的作品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达思乡之情的散文——《月
是故乡明》。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屏幕出示“浩渺、篝火、萌动、澄澈、旖旎、耄耋”等词语。学 生自由读词,
多种方式识记。
2.了解词语意思。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
烟波浩渺:形容水面辽阔。
相映成趣:二者互相衬托,显得更有情趣。
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茂林修竹: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修,长。
3.将生字词回文,熟练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读出韵律
1.下面,就让我们 走进这篇散文,走进季老的内心世界。现在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
文。(分男生、女生两部分朗读,读的同 时请把你认为优美的段落做上标记。)
2.同学们读得不错,男生声音洪亮,女生感情细腻,这里有几个词语需要特别注意。
(再次重点指导。)
四、深入读文,划分层次
1.第1自然段对“月是故乡明” 这句思乡名句作了简单阐释。“月是故乡明”是
一句流传很广、用以表达对故园之思的诗句,它出自杜甫 的《月夜忆舍弟》,本文
的第1自然段实际上就是对这句诗的解释。
2.第2、3、4自然段 是作者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第2自然段是一个过渡段,由月
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山水,过渡 到作者的童年生活,故乡往往与童年连在
一起,作者对家乡一草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只在故乡待了 六年,但儿时的记
忆连同那少年的梦境与感受仍新鲜如昨,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这些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构成了美丽纯洁的乡村生活图景,经过几十年后,一位耄耋老人的叙述显
教师批注




第1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得更加动人。
3.第5、6自然段写作者离开故乡之后的生活,通过 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
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4.最后一段是对前面的呼应,也是作 品在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和对故乡的思念的
记叙与描写之后,情感的自然迸发,虽然短短几句话,却把全 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五、探究学习
1.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哪些段落写得优美吧!
(学生站起来朗读并稍加分析,3~4个人)
2.思考:季羨林老先生已然功成名就,为什么还念念不忘那个仅仅生活了六年的小
山村?
六、总结全文
季羨林先生走出了鲁西北那个小村庄,走出了国门,但没有走出那植根心底的爱 国
情结;他走进燕园,走上了大学的讲台,却没有走出那融入生命的乡土情结;他走上
了社会的 高层,步入了人生的辉煌,但没有走出那刻骨铭心的平民情结。有评论家
称他为“平民中的大师,大师中 的平民”。让我们去用心感受那浓浓的故乡情吧!
七、布置作业
有许多事物都能唤起我们 对家乡的怀念:老树、老街、老房子、门前的池塘、一塘
的荷花……想想夕阳的余晖和袅袅的炊烟,想想 母亲呼唤儿女的声音……请置身
于某个情境,写一个片段。




【板书设计】
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 引题(1)
回忆 (2~4)
思乡 (5、6)
情感升华 总结(7)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贴近生活,注重方法指导。创设情境,体现双向互动。面向全体,关注每个学生。
[不足之处] 1.教学预设,对时间的规划有偏差,导致整节课时间上前松后紧。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展
现。
2.教学时放手尺度还可以更大些。在引导学生理解了课文某些段落后,可以放手让学生说。 很多孩子
表达时不能抓住要点,说话缺乏条理,随意性强。学生自我展示的欲望强烈,不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因 此在
评价别人时语言苍白,缺乏说服力。

4 *梅 花 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本课“葬、腮、玷”等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3.情感与价值


第1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葬、腮、玷”等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欣赏梅花
1.导语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花冬天开放吗?听到有同学说是梅花。那么,你们学过哪些
描写梅花的 诗歌呢?(王安石的《梅》、王冕的《墨梅》等。)可见梅花历来是画家、
诗人所赞美的对象。今天,让 我们一同走进一个和梅花有关的故事。(板书课题)
2.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学生吟诵咏梅的诗句。
3.过渡: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家陈慧瑛常常会想起身在异乡的外
祖父,并由 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
2.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 标题。(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
送梅花绢。)
3.圈画生字,学习交流。
三、再读课文,品悟梅花
1.在作者的记忆中,外祖父是一个爱梅的人,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点呢?
我们在读过 文中的这几件小事后,都能感受到外祖父爱梅花。你是怎样从这些段落
中读出这种感情的呢?
出示:我们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可以用这些方法:(1)联系上下文;(2)抓重点词
句;(3)联系自 己的生活实际;(4)用朗读的方式;(5)其他自己喜欢的方法。
2.自学体会,动手圈画。
3.读句交流,谈理解。
4.重点引导第二件事:从对比手法的使用及对外祖父神情、语言、 动作等的描写中
体会对梅花的爱。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四、品读升华,歌颂梅花
1.过渡: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钟,文中哪一段话给我们解开了这个谜团?
2.自由读外祖父说的那段话,互相交流、讨论。
(1)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桌听听。
(3)全班交流:①梅花的精神(不畏严寒、坚贞不 屈);②梅花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
精神;③保存墨梅图激励自己保持民族的气节。
3.说说中国历史上出了哪些有气节的人物。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外祖父对梅花、对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敬佩。
教师批注





第1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3)齐读。
五、探究学习
1.课文除了写外祖父挚爱梅花外,还写了外祖父几次哭了,请找出来读一读。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1) 读唐诗宋词时,外祖父满脸忧伤,“莺儿啊,莺儿……”
(2) 当外祖父因年纪太大无法回国而哭时,“亲爱的外公,你别哭了……”
(3) 当外祖父含泪递梅花手绢时,外祖父满心凄楚,“莺儿啊,莺儿……”
2.学完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了吗?
3.结合着自己的理解来谈。让学生明白,梅花魂就是爱国心。
4.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5.让学生想象说话:外祖父就是这样一位时时刻刻都牵 挂祖国的老华侨,他在临终
前还不忘嘱咐家人,一定要把他的骨灰带回到祖国去,我们完成了老人的遗愿 ,把
他安葬在梅花树下。又是一年的冬天来临了,面对着梅花树下的老人,你想说些什
么呢?
6.师导语:“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海外的旅人、游子拥有无尽的相思与眷恋,
几千年来, 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
六、总结全文
古往今来,由 于许多历史原因,许多像文中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他们
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国的语言,但 是他们的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他们的胸
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明敏演唱 的歌曲《我的中国心》,
让我们在歌声中再一次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
(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段落。
2.继续搜集赞美梅花的诗句背一背,搜集梅花图片展览。




【板书设计】
品格
梅花魂 灵魂 民族魂
骨气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让文本与学生生活联系更加紧密,有助于激发学生灵感,打开思路。
[不足之处] 尽管这节课有个别成功之处,但我还是觉得我的这节课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设
计课的时候,我为了一味地追求高效、大容量,导致很多教学环节都是浅尝辄止,匆匆而过,没有给学生 更多
的时间思考,没有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第1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能根据提问对象提出恰当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在提问之前思考问题,并列出问题提纲。
(2)认真倾听,在交流时能边听边记录。
3.情感与价值
在交际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指导学生说话时态度大方,有礼貌。
【教学重点】
学会提出恰当的问题。学会倾听与记录总结。
【教学难点】
在交际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同学交流过程中注意说话态度大方,有礼貌。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问题提纲。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情感体验
童年是一首歌 ,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
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 和憧憬。出示图片并播放歌曲《童年》。
1.请大家仔细观看图片,并谈谈你的感受。
2.谁来用一句话说说你的感受?
再指导说具体: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本节课,我们要进行一次“口语交际”练习,与童年有关,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板书课题: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二、打开记忆,回忆童年
1.我们 的童年生活中有喜有乐,有悲有痛,你记忆深处留下的是什么故事呢?老师
先说一个自己记忆最深的童年 故事。
2.请同学们也来说一说,要求:清楚、具体。
同桌之间说说自己最难忘的事情。
3.课堂交流,你想了解谁的童年?确定了解对象。
4.思考想要提出的问题。
三、练习表达
1.刚才你们所思考的内容,就是我们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出示语文书第13 页的
参考表格,鼓励学生自己制作问题提纲。
2.分小组探讨,动手实践。
3.全班展示,学会提问。
4.模拟练习,总结方法。
是否清楚并恰当地提出问题,人物之 间的交流是否文明礼貌,是否做出适度的情感
反应,是否能够认真倾听,不打断对方。学会边听边记录, 做好总结。
5.与同学交流看法,谈谈感受。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语言是一门 艺术,我们在提问时要注意对象,要注意人称的转换,将意思说
明确,注意不要说得太啰唆,让听话的人 明白你说的意思。还要注意:听别人讲话
教师批注






第1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时,自己的注意力要集中,不随便插话,边听边思考边记录。要说普通话,学会 用礼
貌语言,说话声音要响亮,态度自然大方。
相信通过这次口语交际活动,同学们也一定感 受到了大人们童年的美好,那么,就
让我们永葆童心、享受生活吧!
五、巩固练习
创设情境,练习表达。
六、布置作业
向各位家长询问童年的趣事。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让文本与学生生活联系更加紧密,有助于激发学生灵感,打开思
路。
2.创设了不同层次的交际情境。口语交际是一种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活动,在课堂上我创设了多个不同层
次、由易到难的交际情境。如:小组互相问一问,教师采访,与同桌说一说,邀请好朋友来说等。这些情境的< br>创设体现了鲜明的互动性,使得学生在双向互动的实践中提高了口语交际的表达能力。
3.注重 在交际中评价。把评价的过程也列入口语交际活动,让被评价学生与提出看法的同学形成新的交
际互动。 这一点,我认为在口语交际课中尤为重要。
[不足之处] 这节课的教学还给我留下了许多思考,如学 生在交流的时候,如何让他们每个人都积极参
与;在交际互动的过程中有些孩子不会主动提问;在小组内 如何让组长更好地组织活动;当学生在交流中有
了矛盾的时候,老师如何去引导、化解等等,这些问题都 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按事情发展顺序列提纲、作文,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
(2)懂得作文的步骤。
(3)确定要写的一件事,能列好作文提纲。
2.过程与方法
能够抓住事物特点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能够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把事情说具体。
3.情感与价值
努力把自己的感情表达清楚。在习作的过程中,和同学分享快乐,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教学重点】
能够抓住事物特点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能够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把事情说具体。
【教学难点】
努力把自己的感情表达清楚。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好词佳句。
教师:习作范文《那一刻,我长大了》。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 .同学们,在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一定发生过许多令你难忘的事情。
那么,哪些事情使你 难忘,令你顿时觉得自己长大了呢?
2.交流,适当板书。
二、习作提示,确定材料
1.比较事情,哪一件更难忘?
(1)没听妈妈的劝告,把钱放在浅兜里,结果弄丢了。
(2)不听爸爸的话,在火车站乱跑,与爸爸失散,急得爸爸差点犯心脏病。
(3)不遵守交通规则,骑车闯红灯,被警察批评。
2.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从材料中选择最难忘的,而且是真实的写在草稿本上。
出示书中示例,加以引导。
三、指导学生选材、命题
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我命题。学生说说令自己难忘的事情。
2.列提纲,探讨写作方法。
要想把文章写得清楚、明白,就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可采用倒叙 、顺叙、插叙的手
法,编写提纲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方法。
3.自学习作提示,初步列好作文提纲。
4.交流,及时指正不足。
5.学习范文《那一刻,我长大了》,体会情感。
6.练习写作,同桌间交流补充。
四、佳句积累
好的开头和结尾会为我们的习作增添色彩,你们收集了哪些对我们本次习作有帮
助的佳句?
开头:每个人都有一个美丽的童年,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件难忘的往事,例如……
结尾:对全文进行总结,语言优美,要有感染力。
五、布置习作
现在你可以把自己 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写的时候,把想要写的内容表达清楚,还
要注意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佳作引路,章法导引
1.老师这节课先请你们来欣赏一篇佳作,读一读,谈一谈你的理解和想法。
2.引导学生从写作的内容和写作方法两方面来评点。这篇习作有什么值得你学习
的地方?
二、再次习作
学生列好提纲,开始作文。
教师巡视指导,并了解学生的习作情况。
三、修改评议
1.请拿出你的习作,回顾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先自己进行修改。
修改步骤:
(1)修改错别字。
教师批注





教师批注



第1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2)修改不通顺的句子。
(3)修改啰唆的段落。
引导 学生先回顾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同学间互评互改,发现习作中
的优点和不足。小组内交流 ,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体会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 ,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
己的习作。
2.小组内交流修改习作。
3.推荐本组优秀习作。
四、欣赏佳作
1.全班推荐佳作,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
(1)大屏幕展示佳作,师生共评改。
(2)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修改作品。
(3)让学生谈修改习作的收获体会,誊抄习作,引导学生把兴趣保持下去。
2.习作讲评。
(1)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2)生朗读作品,师生共赏,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 写作的兴趣,增强学生
写作的信心。
五、总结点评
1.指出共同存在的问题,下次习作注意。
2.表扬表现突出者、习作进步者……给每个学生鼓励,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六、誊写习作
规范、工整地把习作抄写在作文本上。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我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独立作文的能 力。在作文指导课上,教
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审题的规律、确立中心、选材的方法。习作 指导时不但要重视师生之间
的交流,更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在作文要求允许的最大范围内给学生表 达的自主权,以培养他们作文
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能力。
[不足之处] 语言能力还有待 加强,过渡语衔接上不是很流畅。写作指导不应该只是在作文课上讲,应
该是渗透到平时的每一节语文课 中。这一点在以后的语文课教学中我会注意。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品读课文选段,分析好词佳句,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习古诗《游子吟》。
2.过程与方法
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
积累本单元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学会分析文章的写作方法,乐于观察生活,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1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课文选段,分析好词佳句,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带有优美语言的段落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梅花魂》四课 ,
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童真童趣,我们也不难发现,有些词句特别能够表
达作者的情 感和想法。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谁能发现文字运用的内在美。
(课件出示教学内容)
二、交流平台
1.你了解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吗?和同学交流。
生汇报,师适当补充:有的比较直接,有的比较含蓄。
2.师出示课文例句,学生分析它们有什么不同。
“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
话似的。一切都 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它们表达情感的方式是不同的。)
2.它们分别属于哪种抒情方式?
3.你喜欢哪一种抒情方式?
同桌之间交流探讨,全班汇报。
4.感情回文,再找一找带有这两种抒情方式的句子读一读,品析作者情感。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了文章表达感情的方式,直接表达情感也好,含蓄地
抒发思绪也罢,语 言是没有好坏之分的,让我们投入生活以更多的情感,让我们的
思想在博大精深的文字中开花结果吧!
四、布置作业
查阅有关资料,继续品析优美段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
1.读例句,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
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自由读一读。
说一说你的体会。生自由汇报。
2.再选一种情景仿照着说一说。
慢、冷、吵、静、快、暗,你能仿照书上的例句,写一段话吗?
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师适时进行指导。
3.赏析写作方法。
课件出示句子,想一想,下面的语段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教师批注





教师批注


第1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4.尝试练习写作。
同桌之间检查纠错,全班汇报,教师指导。
二、日积月累
1.自学古诗《游子吟》。
生汇报。师补充。
2.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背诵。
三、布置作业
写一段语言优美的段落,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我 先让学生做好各方面的准
备,学生之前做了预习,学起来更有自信了。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之间共同 合作的精神,并能在讨论中提
出自己的建议,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最后形成一致的意见,这对培养学生 合作和交流的能力有着很好的作
用。
[不足之处] “日积月累”部分的学习没有给学生充分 的思考、讨论和交流的时间,有一部分学生根本
没有理解,以至于在背诵时死记硬背,感到困难。

太原电视台招聘-优秀教师代表发言稿


大同中学-产品销售合同范本


有关雷锋的作文-暑假实习报告


麦当劳订餐电话-励志演讲


教师个人简历表格下载-雷锋介绍


关于党的作文-民谣大全


作文新学期的打算-感师恩


桂林市人事考试网-聊天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