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玛丽莲梦兔
580次浏览
2020年08月28日 23:0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日本留学读研费用-国庆节诗歌


第二单元
5.草船借箭
【教学内容】
教科书 P18~21 内容。
【教学目标】
1. 会写课文 11 个生字,会认“瑜、幔”等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3.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草船借箭”一事的起因及经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揭示课题
课件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 淘尽英雄。长江边上,曾经有无数的英雄豪杰演绎了
无数神奇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其中的一 个经典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播放课件,简单了解《三国演义》。
2. 师: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下面再请大家快速浏览课 文,找出借箭的原因、
经过和结果的段落。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些什么。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汇报交流。
(1)借箭的原因:1~2 自然段;借箭的经过:3~9 自然段;借箭的结果:10 自
然段。
(2)概括课文大意。 (这篇课文主要讲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要诸葛亮在
十天之内造好十万只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 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


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
三、略读“借箭原因”,体会人物内心
1. 通过课前的阅读,我们了解到周瑜妒忌诸葛亮, 要陷害他。那么周瑜是怎样
把造箭的任务交给诸葛亮,诸葛亮又是怎样接下这个任务的呢?请同学们快速
默读课文第 1~2 自然段,认真研究他们的对话,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理活动。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2. 周瑜与诸葛亮在对话时,心中各自是怎样想的?从哪儿看出来的?(学生结
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 分角色朗读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我们共同体会周瑜的暗藏杀机、心怀鬼胎,
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不 动声色。
3. 那么,“草船借箭”之后,周瑜对诸葛亮又有何评价呢?(周瑜大吃一惊,
长 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出示此句,学生齐读)
接下来,我们重点研究 “借箭的经过”,看看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
在哪些地方。(板书:神机妙算)
四、合作探究,领悟神机妙算,感悟人物形象
(一)请同学们用心读读后面的课文,想一想: 诸葛亮神机妙算,“算”到了什
么?“算”得准不准?画出有关的语句,并在旁边作批注。(学生自读课 文,
教师巡视指导)
(二)学生自主阅读后,把自己的读书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三)全班交流:诸葛亮神机妙算,“算”到了什么?
1. 算天。
(1)出示: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 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
雾会是怎样的心情?(引导学生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诸葛 亮看到这场大雾又
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暗自高兴,因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在三天前就已料到
的。)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暗喜、得意的语气)
(2)但是光读这句 话,就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吗,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出示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


静;直到第三天四 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此句,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在读中悟出
诸葛亮之所以敢立下军令状,是因为他在三天前就算准了这场雾)
(3)那么这 场大雾有何妙用?请同学们具体说一说。(因为大雾漫天,能见
度很低,所以曹操看不见来兵有多少,又 担心江边有伏兵,不敢轻易出兵,就只
能用远距离的武器防御,这样诸葛亮才能达到借箭的目的。)诸葛 亮真聪明!怪
不得周瑜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 算人。
(1)算到了曹操谨慎多疑。
出示: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 们只管饮酒
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 忽然来攻,必有埋
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 11 处之多,但只有这个
地方写到了诸葛 亮的笑。你们说,诸葛亮他在笑谁?(他在笑鲁肃的忠厚老实、
不知底细,这是宽厚的笑、幽默的笑;他 在笑曹操的生性多疑、轻易中计,这是
讽刺的笑、轻蔑的笑;他在笑周瑜的自不量力、阴谋落空,这是潇 洒的笑、胜利
的笑。)
(2)算到了鲁肃不会告密。
鲁肃虽是周瑜的心腹,但生 性忠厚老实。因为诸葛亮对鲁肃十分了解,就算
准了他不会告密。(引导学生找出句子:他不知道诸葛亮 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
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是啊,你看,诸葛亮算得多准呀!了解 鲁肃忠厚守信,特意向他借船;知道
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向周瑜提借船之事;料到曹操谨慎多疑 ,看不清虚
实不会轻易出兵,只会叫弓弩手放箭。这样,诸葛亮就一定能够借到十万支箭。
你们 说,诸葛亮神不神?
怪不得周瑜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3. 算好了受箭的方式。
受箭方式是怎样的?(把二十条船横着一字儿摆开,受箭面积大,两面受箭,受< /p>


箭数量多。用青布幔子遮住船,箭射在上面就固定在布上,不会掉下去。插上一
千 多个草把子可以让箭插得多一些,至少不会因达不到十万支箭而受罚。)
你看,诸葛亮计算得多么准确,策划得多么周密!怪不得周瑜大吃一惊,长
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小结:就在这看似平静、谈笑风生中,诸葛亮轻 摇羽扇,轻松取胜。请同学
们再次朗读课文,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五、总结全文,以读促读
1. 尽管诸葛亮想到周瑜要害他,尽管诸葛亮想到了三天后这场大 雾,尽管诸葛
亮想到了借箭的方法,尽管诸葛亮想了很多很多,但是我就觉得很奇怪,诸葛
亮为 什么不推辞呢?明明知道周瑜要陷害我,要我的身家性命,我干嘛还要替
他借十万支箭呢?不接受不行吗 ?(诸葛亮顾全孙刘联合抗曹的大局,避免和
周瑜发生正面的冲突,同时也是要在心理上挫败周瑜,神机 妙算,草船借箭,
创造了军事战争史的一个奇迹。)
2. 你会怎样赞美诸葛亮?
3. 诸葛亮真的是神仙吗?据老师查阅的资料得知:
(1)诸葛亮之所以能预先得知三天后 有大雾,是因为当时孙刘联军力量弱小,
不宜久战,欲破强敌,须用火攻。而火攻必须有东南风方可奏效 。因此,他必
然密切关注气象,这就使他在借箭之前测知几天后必有大雾。
(2)鲁肃肯施以 帮助,除了因为他顾全大局,还有一个不被注意的关键原因
是鲁肃不怕得罪周瑜。鲁肃旧日有恩于周瑜, 周瑜将鲁肃引荐给孙权,两人交
情非常深厚。鲁肃深受孙权器重,在东吴位高权重,况且周瑜害人不是光 明正
大之举,因此周瑜不忍、不便、也不敢打击报复鲁肃。
(3)曹操在雾天不敢出战,固然 是由于他多疑,但还有重要原因:此前在三
江口水战中曹军损兵折将,因水军战斗力孱弱,曹操只得坚守 不出,加紧操练。
敌军忽然雾天前来挑战,通晓兵法的人都会断定这是诱兵之计,只宜坚守不出,
放箭退敌。即使诸葛亮处在曹操的位置上也会这么做。
由此,我们可以感悟到:诸葛亮卓越的指挥绝不是来自上天的赐予,而是源
于博大精深的知识,周全缜密的思虑谋划。
4. 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六、延伸阅读,课外拓展
“草船借箭”,既为“借”,则有“还”。那么,诸葛亮借来的箭怎样还给
曹操的呢?周瑜真的服气了吗 ?他和诸葛亮之间还有哪些明争暗斗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三国演义》之分解。
【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周瑜 妒忌 比不上
诸葛亮 神机妙算
【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要提倡多角度有创意 的阅读,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阅读能
力。本堂课我以读为“经”,以探究为“纬”,把二者完美结合,奏 响一曲妙不
可言的语文“交响乐”。学生由思而读,由读而思,细细品味文章的语言色彩,
深刻 感受文中的人物形象。






6.景阳冈
【教学内容】
教科书 P22~27 内容。
【教学目标】
1. 认识 20 个生字,会写 15 个生字,读读记记“寻思、耻笑、半夜三更”等
词语。
2.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
英雄性格。
3. 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是课文的重点,而打虎的经过则是“重中之重”。
【教学难点】
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教学过程】
一、课前听歌,浅聊水浒
1.(播放课件《水浒传》主题曲)同学们,咱们先来听一首歌,看 几幅画,会唱
的同学请跟着一起唱。你知道刚才我们唱的是哪部连续剧的主题曲吗?(《水
浒传 》。)你认识其中的哪几个人物?
2.《水浒传》塑造了多少位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形象?(108 位。)真不错,同
学们知道得真多。
二、谈话引入,激趣读文
1. 今天咱们就来认识 108 位好汉中的其中一位——武松。
2. 他因何而出名?(在景阳冈上打虎而出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景阳冈》。
3. 板书课题:景阳冈。
三、检查预习
1. 认读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课件出示:满满筛一碗酒来 但凡
客人来我店中 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 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
2. 现在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课文,相信会读得更好。
四、学习提示,初读感知
1. 读通课文,初知文意。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描写了武松打虎?
(3)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4)武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自学反馈。
课文篇幅很长,谁能用简要的话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品读“打虎”,体验精彩


1. 通过刚才的读书,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具体描写武松打虎?(5~6 自然
段。)
2. 请同学们默读第 5~6 自然段,武松打虎的哪些精彩片段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把有关句子画出来。
3.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课件中相应内容,点拨引领,指导朗读。
出示第 5 自然段。
(1)感受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
我们把武松打虎的精彩部分读出来,老师读写武松的句子, 请同学读写猛虎
的句子。同桌合作读。分组读。
(2)感受老虎的凶猛。
通过读句子,这大虫给你什么感觉?
(3)感受武松的机智敏捷。
面对突如其来的 这只身手敏捷,又饥又渴,兽性大发,恶迹斑斑,曾经伤过
二三十大汉性命的大虫,此时的武松只有一招 ,谁能发现?(闪。)
体会用词的精当,感悟武松的机智灵敏。可以给“闪”换个词吗?(躲。) < br>(4)你能圈出武松转守为攻的打虎的动作词吗?这些动作词给你留下什么印
象?(“揪、按、踢 、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
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 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
作者运用了多种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第 5 自
然段反复用一个“闪”字,写出了武松的机智敏捷,运用了多种不同的动作词
凸现了武松勇武 机智。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师生合作读。感受武松的勇武过人、无畏、勇中
有谋的性格特点。
六、回顾全文,体会写法
1. 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课文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写武松冈下喝 酒,以及不听劝告执意上冈,这些内
容不仅是故事情节的需要,还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表现了武松豪 放、倔强的
性格和无所畏惧的英雄形象。这就是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的优秀之处:不仅情节
精彩 生动,更重要的是环环相扣、结构严谨。)


2. 如此无所畏惧而又骁勇的传神人物,最后却一步步挨下冈来, 你认为这么写
是不是会有损于武松这 个英雄的形象呢?(要打死老虎并非易事,武松虽然力
大过人,但已精疲力尽。这样写,更突出了人物的 真实可信。)
七、课外延伸,鼓励阅读
在《水浒传》这部小说中,作者还刻画了许许多多人 物,请你选一个自己喜
欢、熟悉的人物读读,感受施耐庵是如何既传神又真实地塑造人物形象的。
【板书设计】
景阳冈
喝酒 上冈
动作 机智 勇武
打虎 下冈
【教学反思】
课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因此我特别 注意在教学中抓住
人物的特点进行教学。
首先是打虎前写喝酒 , 抓住语言的特点;然后是景阳冈上打虎时,抓住武
松和老虎动作的特点。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 有不足,在课堂上未能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由于
本文是现代白话文,学生朗读有点拗口,应给足学 生朗读感悟的时间。课外号召
学生阅读名著《水浒传》,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7.* 猴王出世
【教学内容】
教科书 P28~30 内容。
【教学目标】


1. 认识 16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石猴出世的经过,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性格特点。
4. 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石猴出世的经历,感受其形象;品读语言,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词语的意思,读通相关句子,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西游记》对大家来说都不陌生,那么在《西游记》中,你最喜 欢谁?你能用
几句简单的话语来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孙悟空吗?
2. 这就是神通广大、无人不晓的孙悟空,那他最初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一篇课文《猴王出世》。
二、交流方法,读通课文
1. 课文是一篇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所以有 些句子会觉得
不好读,不好懂。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 交 流自学情况,说说自己通过什么方法知道了什么,或现在还有什么不懂的。
教师引导学生大概了解词语与 句子的意思。
三、自主学文,感悟猴趣
1. 读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什么要求?
2.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语言与同桌交流。
3. 组织交流:
(1)你知道石猴是从哪里来的吗?找出课文中的句子,先朗读,再用自己的
话说说。
(2)这只快乐的石猴是如何成为猴王的?学生从文中找出有关内容的句子读
读,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孙 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
四、学习语言,欣赏美文


1. 同学们,石猴出世并成王,这一经过很精彩,课文中有不少句子十分优美。
请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想想为什么喜欢。
2. 组织交流,引导品悟语言。
( 1)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
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 ,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① 自由读,指名读,读正确。
② 这个句子 在写法上很有特色,你发现了吗?(语言简练、工整,采用排比
的手法。)请再读一读,读出韵味。 < br>(2)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
大声叫喊,缠一会, 也都进去了。
① 读句子,圈出动词。结合动词理解“伸头缩颈、抓耳挠腮”。
② 采用对比的写法。
③ 朗读句子。
④ 模仿写话。
(3)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 ,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
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① 石猴跳是怎样跳进水帘洞的?体会石猴进洞动作的轻巧。
② 朗读体会。
五、小结课文,感悟人物特点
我们了解了孙悟空由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相信大家对孙悟空有了更深刻
的认识。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用四字词语说说。
(活泼可爱、勇敢无畏、毛遂自荐、聪明伶俐、身手不凡……)
六、拓展延伸,激发积累欲望
1. 从 19 世纪开始,《西游记》被翻译为日、英、法、德、俄等十来种文字流
行于世, 受人们喜爱。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西游记》,准备好召开一个
故事会,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
2. 播放《美猴王》主题曲,师: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一课吧!
【板书设计】
猴王出世


仙石迸裂——出世——发现水帘洞——成王
石猴(活泼,可爱,机灵,勇敢……)——美猴王
【教学反思】
根据本文的语言特点,教学 时,以“读”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过程。首先,学
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中了解课文的大 意;然后围绕“石猴是
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等问题读读议议;接着再读课文,读中感受< br>猴王的形象;最后组织学生讲讲猴王出世的故事,并适度拓展,开展语文活动。
将读、想、说、做 等有机结合,让孙悟空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鲜明地树立起来。






8.* 红楼春趣
【教学内容】
教科书 P31~34 内容。
【教学目标】
1. 会认 9 个生字。
2. 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 了解课文中的主要人物。
【教学重点】
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启发释题,激情引入
1.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第 8 课 《红楼春趣》(板书课题),“红楼”你想


到了什么?(红楼梦。)嗯,关于《红楼梦》 ,你知道些什么?
2. 学生交流对《红楼梦》的了解。(教师补充: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长篇
章回体小说,前 80 回由曹雪芹著,后 40 回由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全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 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
全面描写了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情世态及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今 天我们要学
习的《红楼春趣》就是这部长篇佳作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
3.“春趣”同学们怎 么理解?(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理解)嗯,春天的趣事。同学
们通过预习,知道这里的“趣事”指的是什么 事吗?(春日里放风筝。)我们
中国可是风筝的故乡,早在 2000 年前,中国就发明了风筝。它也 成了历代文
人墨客笔下经常描绘的对象,清代大文学家曹雪芹在他的著作《红楼梦》中也
多次写 到风筝。现在就让我们读读曹雪芹对放风筝的精彩描述吧。
二、自读自悟,感知课文
(一) 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请同学们按照我们所学的阅读古典小说的方法,自
主学习课文内容。(课件出示自 读提示)
1. 借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读通、读顺课文,有不明白的地方向老师请教。
2. 自学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查字
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 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标注出来。
(二)同学们刚才再读课文的时候,发现课文中都出现了哪些人物?(生回答)
我们来理一理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课件出示课文人物关系)
宝玉:贾政和王夫人之子,贾母的孙子。
林黛玉:贾母的外孙女,宝玉的表妹。聪慧无比,琴 棋书画样样俱佳,幼年
丧母,体弱多病,身世可怜。
宝钗:薛姨母之女,宝玉的表姐。
宝琴:宝钗的堂妹。
探春:贾政与赵姨娘之女,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
紫娟:黛玉的丫鬟。
晴雯:宝玉的丫鬟。
三、再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1. 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记叙了宝玉、黛玉、宝钗等人和小丫头一起放风筝的事情。)
2. 你对课文中的哪一个人印象最深?为什么?
(贾宝玉:率直纯真,关爱女性。)(学生回答其他人物,老师相应补充)
3. 课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举例说明。
预设一:丫鬟们出去瞧时,帘外丫头子们回道:“一 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
梢上了。”(语言描写。)
预设二: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 ,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来:也
有美人儿的,也有沙雁儿的。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 来。(动
作描写。)(学生回答其他内容,教师相应补充)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课文记叙了贾宝玉和众姐妹、丫头们在大观园放风筝的经过,突出了他们放
风筝时的自由和快乐,表现 了他们对大观园美好生活的热爱。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查找资料,了解《红楼梦》中的其他故事。
【板书设计】
红楼春趣
主要人物 宝玉 林黛玉 宝钗 语言描写
宝琴 探春 紫娟 晴雯 动作描写
【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此类文章学习较少 ,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再进一步讲解,有利
于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体会人物性格。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山东科技大学录取分数线


尊老爱幼的格言-给领导的祝福短信


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学雷锋总结


qq爱情说说-六一手抄报图片


南京航空航天招生网-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


孝敬父母的文章-公务员培训心得体会


昆明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模拟报志愿


家长留言-电子普通护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