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健康全课教案
陕西二本院校-环保活动
勤奋 严谨 求是 创新
健康成长教育教学计划
一、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
立的
半幼稚半成熟的交错矛盾时期,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趋向思考选择接受。第二信号
系统开始占优势,求知的
欲望和能力有所增强,所以要鼓励他们从生活中找到自信。
二、 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以“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实施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等全方位关注学生的成长生涯
,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积极
品质,促使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本教材从内容设计
上适合学生心理特点,七嘴八舌板
块更注重趣味性、参与性的活动,成长记录资料卡深化了课程内容。
三、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目标: 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健康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帮
助学生解决
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发个体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品质,促进学
生全面、健康发展。
2.要求:
及时开展辅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预防和缓解
心理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探讨掌握学习方法,生命教育、生涯教育、创新思维等知识技
能,能就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教学难点: 要从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学内
容。
五、 教学措施
勤奋 严谨 求是 创新
1.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如:录像、投影、挂图等,激发学生的
科目
健康
成长
教学
班级
五年级
教科书名
称及册数
健康成长
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巩固教学效果,促进能力的培养。
2.通过各种形式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的健康的生活环境。
3.联系实际,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同学们提高社会适
应能力。
勤奋 严谨 求是 创新
上课
日期
20192.25
每周
节数
1
总授课
节 数
17
考 试
次 数
时间
周次
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25
3.04
3.11
3.18
3.25
4.01
4.08
4.15
4.22
4.29
5.06
5.13
5.20
5.27
6.03
6.10
6.17
6.24
7.01
7.08
讫
3.01
3.08
3.15
3.22
3.29
4.05
4.12
4.19
4.26
5.03
5.10
5.17
5.24
5.31
6.07
6.14
6.21
6.28
7.05
7.12
预定进度
页数
起 讫
实 际
进 度
出 入
原 因
说明
1.家训、家书与家风
2.韩非子的故事
3.节气与甘肃名俗
4.挑战自我
5.关心有困难的人
6.我的情绪我掌控
机动
7.网络游戏不沉迷
8.用眼安全
机动
9.食物中毒怎么办
10.个人权益 法律保
11.民族团结
法治维
12.人类的活动对气候
的影响
13.甘肃的气候问题
14.只有人类在使用工
15.工具的发展
机动
期终复习考试
总结 质量分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健康成长 学科教学进度表
教者:
勤奋 严谨 求是 创新
1.家训、家书与家风
主备人
授课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阅读
自由阅读课文,想一想什么是家训、家风?良好的家训、家风有什么作用?
三、交流反馈
1、家训、家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人的修身、齐家发挥过重
要作用。
2、诸葛亮 《诫子书》《朱子家训》《颜氏家训》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
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
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
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苏武 忠贞报国
4、吉鸿昌不忘父训
5、讨论:现代社会要不要家风?我们应该要有怎样的家风?
(家风要与时俱进,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实践
1、
2、
写一写家风和人品的关系。
背一背名人名言。
刘继栋
集体备课人
五年级语文组
家训、家书与家风
1.通过阅读了解家训、家书与家风及其作用。
2.了解、背诵名人家训,并得到启发。
通过阅读了解家训、家书与家风及其作用。
了解、背诵名人家训,并得到启发
搜集名人家风、家训
教学活动过程
五、拓展
了解名人家风。写一写自家的家风。
作业设计 阅读《傅雷家书》
勤奋 严谨 求是 创新
2.韩非子的故事
主备人
授课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阅读
自由阅读课文,想一想韩非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提出了那些宝贵思想?
三、交流反馈
1、韩非子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法家的代表人物。
2、《说难》《孤愤》
3
、韩非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田》),“以
法为教”(《韩非子•五
蠹》)。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
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
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秦始
皇统一中国后采取
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交流:
韩非子的思想有什么重要历史贡献?
有助于形成法治社会。
四、实践
阅读《心不在马》《子罕辞玉》说说蕴含的道理。
1、做事要集中注意力。
2、做人要不贪不占。
五、拓展
选择一两个成语,写出他们所包含的道理。
刘继栋
集体备课人
五年级语文组
韩非子的故事
1.通过阅读了解韩非子和其思想。
2.阅读韩非子的寓言,理解蕴含的道理。
通过阅读了解韩非子和其思想。
阅读韩非子的寓言,理解蕴含的道理。
搜集韩非子的资料
教学活动过程
作业设计 了解法制和依法治国
勤奋 严谨 求是 创新
3.节气与甘肃名俗
主备人
授课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阅读
自由阅读课文,了解什么是节气?节气是如何制定的?
三、交流反馈
1.阅读思考,议一议,为什么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在发明”?
2.想一想:立春有哪些习俗?
3.学方法:通过网络或阅读相关法律书籍,我们明白:我
国为农业国,春种秋收,
关键在春。民谚里就有“一年之计在于春”就是由此而来的。
4.相关链接。《春倌说春》
5.查出节气歌,把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写下来并记忆。
四.学方法
小小辩论会:研究一下当地与节气有关的风俗,说说节气与风俗之间的联系。
五、实践拓展
1.在下面括号内填写出恰当的节气名称,将谚语补充完整。
(
)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未到( )雷先呜,必有四十五天阴。
寒风迎(
),三九天气暖。
2.在日历上查一查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时间,体会节气与季节的对应关系。
六、谈收获
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膫玉花
集体备课人
五年级语文组
3 节气和甘肃名俗
1.通过学习了解24节气和甘肃名俗。
2.什么是节气以及节气的由来。
通过学习了解24节气和甘肃名俗。
节气的制定和划分依据。
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的名俗 。
教学活动过程
作业设计
完成14、15页要求填写的内容
勤奋 严谨 求是 创新
4.挑战自我
主备人
授课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三、导入新课
四、自主阅读
自由阅读课文,想一想如何挑战自我?善于挑战自我有什么作用?
三、交流反馈
1.挑战自我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2.阅读课文挑战自我的三个故事,了解挑战自我可以改变命运
罗斯挑战自我
鱼儿挑战自我
石油大王哈特挑战自我
3.思考以上挑战自我的事例为什么能够成功?
4.阅读课文学习挑战自我的方法,小组讨论。
5.讨论:哪些方法适合小学生挑战自我?结合实际生活谈谈挑战自我。
四、实践
1.以“挑战自我”为主题,设计一份小报。
2.写一写自我挑战的目标和挑战方法。
五、拓展
了解挑战自我的社会案例。
王积鹏
挑战自我
1.通过阅读了解怎样挑战自我及其挑战自我作用。
2.了解名人挑战自我的故事,并得到启发。
通过阅读了解挑战自我及其作用。
了解名人如何挑战自我并得到启发
搜集名人挑战自我的事例
集体备课人
五年级语文组
教学活动过程
勤奋
严谨 求是 创新
作业设计 阅读课本16页,挑战自我的意义。
5.关心有困难的人
主备人
授课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阅读
自由阅读课文“购买上帝的男孩”,思考下列问题:
1. 文中的老人是怎样做的?
2. 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3. 你想给全班同学一个什么问题?
三、交流反馈
1.小组长谈文中老人的做法。
2.小组指定同学说自己的想法。
3.提问题,谈想法,学方法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有困难的人?
用怎样的方式去关心?
四、实践
1.
结合自己的社会实践,谈谈怎样去关心有困难的人?
2. 实践方法:
成立互助小分队
创作宣传语
王积鹏
集体备课人
五年级语文组
关心有困难的人
1.通过阅读了解哪些是有困难的人。
2.阅读怎样关心有困难的人。
通过阅读了解怎样关心有困难的人。
怎样关心有困难的人。
搜集关心有困难的人的事迹
教学活动过程
勤奋 严谨 求是 创新
建立成长小档案
快乐一周行
五、作业
开展“快乐周末一起过”活动。
6.我的情绪我掌控
主备人
授课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吕萍
集体备课人
五年级语文组
我的情绪我掌控
学会摆脱消极情绪,做能掌控自己情绪的主人,和谐人际关系,提
高学习效率
通过故
事分析、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情绪的分类、情绪和生活
的关系、怎样控制情绪的消极影响等
让学生学会初步自我调控情绪,掌握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
课前准备
2.多媒体 3.计时器
教学活动过程
一
、暖身游戏“抓住快乐”
<
br>分小组,每组围成一圈,每人伸出自己左手手掌,放在身体左侧,掌心朝下;右
手食指朝上,放在
右边同学的左手掌下。大家预备好听主持人口令“抓快乐!”时,
左手要飞快捉住同学的食指,同时右手
飞快地逃脱同学的手掌------能同时完成两种
动作的获胜;反之为失败者。
请失败的学生感受:失败了心理什么滋味?你要埋怨
或指责什么?能够摆脱失败的阴暗心理吗?
二、故事启示:阅读26页故事《雨轩不生气了》
讨论:1.当雨轩愤怒的时候,妈妈是怎么做的?2.你有什么疑问?
三.小品表演消极情绪的特征行为。(通过讽刺委婉批评)
情景1:初三个别学生经常边走
边吃水果,狠狠地把水果砸到地面或墙上;有时
还歇斯里地喊叫。
情景2:有些值日生提到打扫就头疼,就躲避,总是埋怨,总是说已经扫过了。
四、讨论:如
何摆脱不良情绪的干扰?请大家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集体交流。克服
消极情绪的方法要切实可行。
(1)换个角度想问题(转念) (2)转移注意力,培养高雅兴趣
(3)寻找适
当宣泄的对象和形式 (4)经常读书,提高认识
勤奋 严谨 求是 创新
五.班主任寄语:我送大家一句话,即大提琴演奏大师帕
波罗•卡萨尔斯在他
93岁生日那天说过的一句话——“我在每一天里重新诞生,并在每一
天播种新的希望”。
希望大家学会摆脱消极情绪,做情绪健康的人,做文明人,干文明事,以“天下大事
必成于细”自勉,成为素养优良的民兴学子。
作业设计
完成三十页的我要做得更好
7.网络游戏不沉迷
主备人
授课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吕萍
集体备课人
五年级语文组
网络游戏不沉迷
1. 通过学习能够理性认识网络游戏的利与弊。
2.
通过学习,正确对待网络游戏,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
通过学习能够理性认识网络游戏的利与弊
通过学习,正确对待网络游戏,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
课前准备
2.多媒体
教学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提出问题
1.出示教材31页的故事。提问:通过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谈话:同学们,
在你们或你们周围有像小艺这样的同学吗?你们能说说自己对
网络游戏的看法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一下关于网络游戏的问题吧!
二、分组辩论,分析问题
分组辩论:玩网络游戏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分组讨论)
三、小组交流,解决问题
1、分小组讨论:如何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你有哪些好的方法?
2、分组汇报,展示讨论结果,全班交流。3、小结交流结果
四、联系生活,实践运用
1、问:在你身边有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人吗?你想运用今天的所学知识去帮组他们
吗?
2、活动(每人拿出准备的白纸):自由选择用写信、短信、漫画的方式去表达你
勤奋 严谨 求是 创新
对他们的关心和希望。
五、课后小结
师: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说说自己怎样避免上网成瘾?
作业设计
阅读“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8.用眼安全
主备人
授课内容
马国翠
用眼安全
1.了解眼睛进入异物后的简单处理方法。
集体备课人
五年级语文组
教学目标
2.知道红眼病会传染,教育幼儿不用别人的手帕或用脏水揉、擦眼
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如何保护好眼睛
了解安全用眼的知识
情境表演:“排除眼中的异物
教学活动过程
五、导入新课
六、自主阅读
自由阅读课文,想一想用眼要注意哪些事宜?
三、交流反馈
1
.以情境表演引入。
2.
引导讨论。
(1)明明的眼睛怎么啦?(进了灰尘或是沙子)
(2)眼睛进了灰尘或沙子应该怎么办?
3.讨论:眼睛除了进了异物后不舒服外,还有什么时候不舒服?(得了红眼病的
时候)
(1)得了红眼病有什么感觉?(很难受。眼睛会流泪、怕光,还有轻微的疼痛,
眼睛冲血、肿胀、结眼
屎等)
(2)得了红眼病该怎么办?(因为红眼病会传染。得了红眼病就不能同小朋友在一起,更不能用别人的手帕、毛巾,或用脏手去碰眼睛,也不能牵别人的手,不能使
用别人的东西等
。)
勤奋 严谨 求是 创新
(3)红眼病的预防。(得了红眼病要及时治疗。)
4.老师小结:告诉学生要爱清洁、讲卫
生,严格保护自己眼睛。在红眼病流行的
时候,不到公共场所去玩。
作业设计
在学习生活中应用用眼安全
9.食物中毒怎么办
主备人
授课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马国翠
集体备课人
五年级语文组
食物中毒怎么办
1.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认识食物中毒特征。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
热
提高自我救护意识: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
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搜集资料
教学活动过程
一、 导入新课
:
同学们,记
得有个伟人说过我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祖国的未来属于我们,而生
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所以
我们应该珍爱它,才能为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
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学生飞来的噩
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
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
师:看完以上这些,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指名让个别学生回答。
小结:由此看来,掌握食物中毒方面的知识,学会预防食物中毒,这是非常重要
的!
师:那么,你知道什么是食物中毒吗?
二、自主阅读
自由阅读课文,了解食物中毒有哪些特征吗?怎样分类?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勤奋 严谨 求是 创新
呢?请你联系生活和你收集的案例资料,选择一个问题在小组里讨论。
三、交流反馈
1、什么是食物中毒
2、食物中毒的分类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举例:豆角中毒。一
般豆角不中毒,但食用没熟透的豆角能引起中毒,原
因可能与豆角中含有红细胞凝集素没被加热破坏有关
。豆角中毒潜伏期短,最快食后
10分钟发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有的出现胸
闷,出冷汗,
四肢麻木等。
预防措施:菜豆宜炖食,加工时间要长,可使毒破坏,切不能急炒,更不宜凉
拌。
(三)化学性食物中毒
a、蔬菜不新鲜,腐烂变质时可能产生亚硝酸盐中毒。蔬菜在腌制过
程中也
能产生亚硝酸盐。制作熟食加过量的发色剂,亚硝酸盐过量引起中毒。
b、有机磷农药中毒。
(四)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a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b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
c不吃变质剩饭菜。
d少吃、不吃冷饮,少吃、不吃零食。
e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
f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
g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喝水。
h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千万不要去无
照经营摊
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i不喝生水,建议喝标准的纯净水。从家里所带腌制品在校不能超过2天。
j谨慎选购包装食品,认真查看包装标识、厂家厂址、电话、生产日期是否标
示清楚、合格。
总结:只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认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掌握一些预防方法,
提高自卫生意识,就能最
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度,预防食物中毒,保证同学们
勤奋
严谨 求是 创新
的身体健康。。
作业设计 向家人宣传食品安全的知识
10.个人权益 法律保护
主备人
授课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阅读
自由阅读课文,了解自己所享有的权利,想一想如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
权益?
三、交流反馈
1.阅读思考,议一议,小杰同学做的对吗?为什么?
2.想一想:如果遇到以上类似的侵权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自身的权利?
3.学方法:通
过网络或阅读相关法律书籍,我们知道:隐私权是法律赋予每个人
的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干涉他人的隐私
。同学们的通信、日记、身体隐患及家庭情况,
都属于隐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别人的隐私。
4.相关链接。
5.了解除了隐私权以外,我国宪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所享有的法律权
利还有哪些。
李菊花
集体备课人
五年级语文组
个人权益 法律保护
1.通过阅读了解个人权益 法律保护的相关知识。
2.懂得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通过阅读了解个人权益 法律保护的相关知识。
懂得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通过网络或阅读相关法律书籍。
教学活动过程
勤奋 严谨 求是 创新
四.实践
小小辩论会:小学生该不该有自己的
隐私?你赞同哪种观点呢?分别辩论一下,
选出最佳辩手。。
五、拓展
1.我要做得更好。
2.夸夸做得好的同学。
作业设计 阅读相关法律。
11.民族团结 法治维护
主备人
授课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阅读
自由阅读课文,想一想民族团结模范李红秀是怎样继承和宣传民族团结精神的?
三、交流反馈
1.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体现民族团结的先进事迹。
2.学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法律书籍我们
知道:国家为了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
团结,制定了一些相关法律。
3.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
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
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
迫,禁止破坏民
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李菊花
集体备课人
五年级语文组
民族团结 法治维护
1.通过阅读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2.懂得民族团结需要各方面的维护和促进,法制维护是其中一种。
懂得民族团结需要各方面的维护和促进,法制维护是其中一种。
懂得民族团结需要法制维护。
搜集相关法律书籍。
教学活动过程
勤奋 严谨 求是 创新
四、实践
阅读维吾尔族老人玉素甫夫妇的故事。
1.议一议:读了上面的句子,你有什么感想?
2.在你的身边还有哪些体现民族团结的事例?
五、拓展,我要做得更好。
开展一
次“我的少数民族朋友”故事大会,讲述自己附近或旅行途中遇到的少数
民族朋友以及他们的习俗。
作业设计 了解法制和依法治国
12.人类的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主备人
授课内容
教学目标
郭永耀
集体备课人
五年级语文组
12.人类的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学生举例说明气候影响人类生活、生产;
2.举例说明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举措与存在的问题;
3.正确地理解人类与气候的相互关系,形成地域观念。
1.学生积极参与预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勇于表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
2.主动地按要求开展乡土气候的调查活动;
3.能运用书报、网络、媒体等多种信息工具收集、处理信息;
4.初步学会“气候与人类”为专题的探究式学习。
教学难点
举例介绍家乡的主要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举措与存在问题。
1.布置学生广泛利用图书、报刊、媒体、网络等收集资料、信息;
课前准备
2.观测记累气象资料;
3.学生开展乡土气候调查,收集和处理信息;
4.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入新课:
学生看 “气候与人类”声像视频。
勤奋 严谨 求是
创新
老师解说:气候正常,风调雨顺,人民生活幸福;气候异常,寒潮袭击,台风肆
虐,暴雨骤降,洪水淹没家园,人民困苦。同学们,你们认为气候与人类的关系是什
么样的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情预设]:学生在这个环节可能出现各式各样的看法,教师要注意
听,不对的
观点要纠正,注意处理和应对各种偶发性问题等。
[设计意图]:根据循序渐进原
则和直观性原则,学生自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上,
我运用制作的课件“气候与人类”声像视频,让学生
直观认识“气候正常,风调雨顺,
人民生活幸福;气候异常,寒潮袭击,台风势虐,暴雨骤降,洪水淹没
家园,人民困
苦。”的声像中进入真切的情景感受,形成对气候与人类的直观认识。在引入新课中,突出“情景感受”。
二、讲授新课:
1.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位学生出场表演冬季与夏季的穿着,并说明原因。
学生、老师以掌声对表演者进行鼓励。
教师说明,这是同一地区不同季节气候对人类穿着的影响;
三位学生出场表演并说明寒带、温带、热带的穿着,并说明原因。
学生、老师以掌声对表演者进行鼓励。
老师小结:这说明不同地区的气候对人类活动影响。
学生阅读活动(一)“冬季,北京人与大白菜”的材料。
教师提问:这说明气候与人类哪方面的关系?同时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其他学生不断思考、补充,得出完整的答案。
2.气候对人类生产的影响
学生举例说明气候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南方水稻,北方小麦等)。
活动(二)中,讨论小明和
小强能否实现移栽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气候条件对
农业生产的影响”。
老师进而引导:同学们,气候对其它方面有影响吗?
学生举手表述自己的观点
(4位学生发言),说明气候对工业生产、对交通、对旅
游等方面的影响。
同学们,气候对人类的影响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下面我们看洪涝、
干旱的录相。
勤奋 严谨 求是 创新
3.气候灾害
<
br>同学们,气候异常一定会有害吗?请围绕这个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请同学们
不要急于讨论,先
独立思考问题,再小组成员轮流发表观点,进行小组讨论,求同存
异,得出小组较为统一的答案,最后小
组推选代表发言,各组不断补充,得出完整的
答案。
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老师下到各组去及时指导学生的学习,并观察学习效果。
学生代表小组发言。
老师组织学生再讨论。
最后,教师总结让学生认识到灾害是相对人类的危害而言的。
老师组织学生讨论晋江主要的气象灾害,并举例说明防灾措施和存在问题。
老师投影表格,边讲,边填表。总结晋江气象灾害,突破难点。
教师引导:前面学习了气候对人类的影响,那么人类对气候有影响吗?你能举例
说明吗?
学生思考,举例说明。
4.人类对气候的影响
根据问题,学生讨论活动,“气候变暖”,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类对气候的影响。
学生分组表述观点。
学生用收集的“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等例子证明人类对气候的影
响。教
师归纳人类对气候的影响,深化学生对气候与人类关系的正确认识。
总之,人为因子对
气候的影响是复杂的。但其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三条途径进行
的:一是改变下垫面的性质;二是改变大气
中的某些成份(二氧化碳和尘埃);三是
人为地释放热量。这些影响的效果又互相不同,有的增暖,有的
冷却,有的增湿,有
的变干。而这些影响又是叠加在自然原因之上一起对气候产生影响,且各个因子之间
又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因此,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的过程更加复杂化了。正是由
于这个原因
,我们目前还不能了解人为影响所可能产生的净效果。故为了掌握气候变
化的规律和进行气候预测,弄清
人为因子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三、课堂小结:
教师点击“中国气象在线”网
站,以网站的《人与气候》实例小结“气候与人类
活动的影响”。表扬上网学习的学生;展示学生的地理
小报,进行表扬;鼓励学生去
享受下一节课,引发高涨的学习情绪,掀起本堂课的高潮,让学生在表扬、
鼓励、掌
勤奋 严谨 求是 创新
声中结束新课。
举例说明气候与人类的关系。(学生根据兴趣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完
成)
作业设计
1.小作文100-200字;
2.绘图(漫画、图画等);
3.小制作(剪贴、手工、动画等)
13.甘肃的气候问题
主备人
授课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阅读
自由阅读课文,想一想甘肃的四季特点是什么?
三、交流反馈
1.
甘肃的极端天气有哪些?
2.你了解沙尘暴天气吗?
郭永耀
集体备课人
五年级语文组
13.甘肃的气候问题
1.了解甘肃的四季特点。
2. 了解甘肃的极端天气危害。
通过阅读,了解甘肃气候问题形成的原因。
了解甘肃的极端天气危害,及防护极端天气的办法。
收集甘肃的气候的图片
教学活动过程
勤奋 严谨 求是 创新
交流:
秋天来了天气干燥,空气中的沙尘容易扬起,危害最大的扬沙天气要数沙尘暴了,
沙
尘暴在春季最多,夏季次之,到了秋天就相对减少。沙尘暴是一种危害人们健康的
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
我们的生态坏境是分不开的,沙尘暴的肆虐会给人们的生命和
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
下沙尘暴。
3.沙尘暴的来源及路径是哪里呢?
据研究表明,每年冬春影响我国的沙尘暴源区有境外源区和
境内源区两大类。
境外源区主要有蒙古国东南部戈壁荒漠区和哈 萨克斯坦东部沙漠区。蒙古国和哈萨克
斯坦荒漠的沙尘暴,最远的能经中国北部广大地区,并将大量沙尘通过在太平洋上空
的大气环流
一直传送到北美洲。
我国境内源区主要有内蒙古东部的苏尼特盆地或浑善达克沙地中西部、阿拉善盟<
br>中蒙边境地区(巴丹吉林沙漠)、新疆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北疆的库尔班通古特沙
漠。很多情
况下境内境外界限不会泾渭分明,当沙尘暴自境外发生并进入中国时,上
述境内源区则成为加强源区,使
空气中沙尘浓度急剧上升,造成严重的大气颗粒物污
染。
强风经过,一路上不断有当地的沙尘
加入,沙尘暴的范围、规模和强度持续增大。
有时沙尘暴源发地规模并不大,含沙量并不高,但一路移动
,因地形地貌、气温气候、
植被等原因,沙尘暴很快得到加强,造成很大的环境灾害。
4.沙尘暴有哪些危害? 沙尘暴的危害有很多
(1)人畜死亡、建筑物倒塌、农业减产。
沙尘暴对人畜和建筑物的危害绝不亚于台风和龙卷风。1993 年5月5日,我国西
北4省,
曾发生一次特大沙尘暴,死亡85人,失踪31人,直接损失高达5.4亿元。
1999年8月14日清
晨开始,甘肃河西走廊的敦煌等地区发生中等强度的沙尘暴,瞬
间风速达每秒14米,能见度在200至
300米之间,飞沙走石,形如黄昏,(目前人员
伤亡尚在统计之中)。近5年来,我国西北地区累计遭
受到的沙尘暴袭击有20多次,
造成经济损失12亿多元,死亡失踪人数超过200人。
(2
)大气污染、表土流失。沙尘暴降尘中至少有38种化学元素,它的发生大大增
加了大气固态污染物的浓
度,给起源地、周边地区以及下风向地区的大气环境、土壤、
农业生产等造成了长期的、潜在的危害。特
别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微薄的表土被刮走
后,贫瘠的土地将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沙尘暴的根源还是植被的破坏,土壤不能被植物根系抓住,大风天一到沙尘就扬
勤奋 严谨 求是 创新
起来随风吹散。我们预防沙尘
天气首要就是多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只有生态环境好
了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
四、实践
了解甘肃不同地地域的气候差异。
五、拓展
你都了解了甘肃的哪些气候问题?
作业设计
了解甘肃的气候问题,完成课后表格。
14.只有人类在使用工具吗
主备人
授课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阅读
自由阅读课文,想一想动物使用工具的情况有哪些?
三、交流反馈
1.工具的人类发展的意义重大,使用和制造工具被认为是人和动物区别的本质特
征。
2.质疑:动物也能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吗?动物和人类使用工具的本质区别在哪
里?
3.阅读思考:
⑴动物对工具的使用;
⑵人与动物在使用制造工具上的区别。
贾得坤
集体备课人
五年级语文组
只有人类在使用工具吗
1.通过阅读,了解动物使用工具的情况。
2.了解动物与人在使用制造工具方面的区别。
通过阅读,了解动物使用工具的情况。
了解动物与人在使用制造工具方面的区别。
搜集动物使用工具的情况。
教学活动过程
勤奋 严谨 求是 创新
4.讨论:
动物与人类在使用制造工具方面还有哪些区别区别,举例说说。
四、实践
1.观察日常生活中,动物使用工具的情况。
2.说说你在生活中都使用哪些工具解决了什么问题?
五、总结
师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阅读《
只有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那么黑猩猩怎么说
》
15.工具的发展
主备人
授课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阅读
自由阅读课文,想一想人类工具不断进步的原因是什么?
三、交流反馈
1.我国古代生产工具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2.了解石器时代人类的生产工具;
3.了解青铜时代人类的生产工具;
4.了解铁器时代人类的生产工具。
交流:
人类工具不断进步的原因是什么?
贾得坤
集体备课人
五年级语文组
工具的发展
1.通过阅读,了解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历史。
2.阅读我国古代生产工具的发展,理解人类工具不断进步的原因。
通过阅读了解了解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历史。
理解人类工具不断进步的原因。
搜集人类古代和现代使用过的生产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勤奋 严谨 求是 创新
四、实践
(见课后
)下面这些是对制造使用工具作用的说法,小组讨论,选出你们认为最
重要的一条并说明理由。
师适当点拨、归纳。
五、拓展
查资料,选择一种古代和现代的生产工具做个简介。
作业设计
了解现代社会人类生产工具的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