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语文教案

玛丽莲梦兔
601次浏览
2020年08月28日 23:2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经典的qq个性签名-世界大学


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根据标题或小说的特点概括故事内容。

2.初步了解作者通过正面描写 (如置于典型事件中的外貌、
行为举止和语言)和侧面烘托(如黛玉纳罕、贾母戏笑)来塑
造人 物形象的表现手法,尝试运用对比、提问等策略体会王熙
凤语言的“言外之意”所表现的性格特点。

3.训练学生基于文本材料推导观点的能力,享受文学审美
体验,激发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比较熟练地根据标题或小说的特点概括故事内容。

2.初步了解作者通过正面描写(如置于典型事件中的外貌、
行为举止和语言) 和侧面烘托(如黛玉纳罕、贾母戏笑)来塑
造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尝试运用对比、提问等策略体会王熙
凤语言的“言外之意”所表现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课前简单介绍《红楼梦》,并交待《“凤辣子”初见林黛
玉》故事的背景。

一、了解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形成整体感知

1.读课题,知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2.浏览课文,了解其他人物。

3.聚焦王熙凤,了解作家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



















二、聚焦“凤辣子”,重点窥探言外意,感知人物形象
1.聚焦王熙凤的外貌,品味王熙凤其人-- 形与神。
(1)跳读短语,远观凤姐。
头上戴着攒珠髻 绾着挂珠钗
项下戴着璎珞圈
裙边系着玫瑰佩
身上穿着窄裉袄
外罩银鼠褂
下罩洋绉裙
(2)还原细描,近看凤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 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

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

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

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

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

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

(3)察觉矛盾,感知“双面”凤姐。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粉面含春威不露 丹唇未启笑先闻

(4)听老师戏曲化朗读,想象凤姐形象。

(5)合作朗读,感受文学语言和人物形象之美。

2.聚焦王熙凤的语言,品味王熙凤形象--言与神。

(1)呈现“见面”四句:“天 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
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
竟是 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

A.这四句“表面意思”是什么?(夸赞黛玉“标致”、可
怜黛“命苦”)

B .对比:把中间两句删除行不行?中间两句主要说给谁听?
(奉承贾母、讨好贾母,足见熙凤心思缜密) [“言为心声,语
言的流利圆转,正是心态的游龙变幻的反映。”(吕启祥《王
熙凤的魔力与魅 力》,《红楼梦十五讲》刘梦溪等著,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257页)]

C.学生交流讨论,师生对话。

D.教师梳理讨论结果。
E.角色朗读,感受形象。

小结:曹雪芹的语言处处都有“玄机”--尤其是 写王熙凤
的语言。王熙凤这个文学人物形象之所以无比复杂、无比丰富、
几近完美,就是这样塑 造出来的。迁移运用于其它三处凤姐语
言的品味,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一处读:琢磨字面意思→字面外意思。可以采用对比策略、连接策略、提问策略以及朗读体
会等等。然后集中反馈提升。如,



★“转悲为喜”一句:“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
在他身 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
打。”

质疑:王熙凤真的“一心”都在林黛玉身上吗?她“忘记
了老祖宗”吗?她“该打”吗?

★最后6句:“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
在这里不要想家。要什么吃的,什 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
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A.理解这一通话表达的意思。对比:

熙凤问:“妹妹几岁了?”黛玉道:“今年12 岁。”又问:
“可也上过学?”黛玉道:“只上了一年学。”又问:“现吃
什么药?”黛玉道: “打从吃饭起就吃药。现吃人参养容丸。”
这熙凤道:“在这里不要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
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B.朗读感受。

3.整理阅读历程,形成整体印象。

三、了解“侧面烘托”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1.重回课题,提出问题。

2.了解侧面描写,认识凤姐全貌。

3. 对接原著,提供王熙凤外号种种,激发阅读《红楼

》。

公考热-述职


山东城市建设学院-法网李娜


家长发言稿-小学教师工作总结


茅山后裔吧-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入团志愿书范文


小松鼠的资料-文明用语


重庆大学教学网-关于新学期的黑板报


观潮的翻译-国际私法司考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