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陕西中考分数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实验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42——45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情景中理解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及平均数的意义;
2、理
解平均数算法的多样性,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
养成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
3、了解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并能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同时学
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建立平均数的概念,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
1、为了给灾区人民捐款,同学们分组课外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并记录个数。
2、教师根据学生记录的数据,制作简单的统计图 。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为了给灾区人民捐款,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同
学们分组比赛在课外
时间收集矿泉水瓶,我们来看一下大家的成绩是怎么样的?(出示统计图)
师:这是我们刚刚学过的条形统计图,从这张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
师:是啊,我们可以从统计图中获取很多信息,相信同学们都看清楚小组里
每位
成员的矿泉水瓶个数了,那么8个小组哪个小组在本次比赛中表现得最优秀呢?
这个怎么来
评比,谁来出个主意?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一)
提出问题,从矛盾冲突中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1、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可能会呈现的方法
是比较每个小组的总数。(8个小
组的人数不完全一样)
2、师:大家赞成用这个方法来比较吗?为什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交
流。
3、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4、组织汇报:得出结论,因为每个小组的人数不一样,比较总数不公平。
5、师:
哎呀,看来当人数不相等时,用比较总数的方法来决定哪个小组做得最
好不公平,难道就没有更好的方法
来比较每个小组本次比赛的总体水平了吗?
(二)
探索问题,从实际生活中初步感受平均数的意义
1、师:我们可以算出每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
了多少个矿泉水瓶,也就是求出每
个小组的平均数,然后再比较每个小组的平均水平。
2、学生交流用平均数比较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是反应一个小组的平均水平
的数
生1:求总数……(学生会自我否定,得出求总数不公平、不合理)
生2:求出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师:这个办法不错。我们可以把平均每个人收集
的个数叫平均数。今天这节课我
们就要一起来研究关于“平均数”的知识。(板书课题:平均数)
【设计意图:利用孩子们在在课外时间收集的矿泉水瓶数据来进行教学,使学生
感到亲切,
鼓舞着他们探索的兴趣和信心。】
(三) 提问质疑,导入新课
1、以第一组的成绩为例,全班讨论,总结方法
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小组的平均成绩会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①“移多补少”的方法
由学生口述移的过程,课件同步演示。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移?
师:那为什么要把小明的2个分给小红和小丽呢?
师:因为小明比较多,把多的移出来补给少的,这种方法我们叫“移多补少”(板
书)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②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
生:28÷4=7(个)
师:你列算式时是怎么想的?
生:先算出总共收集了28个,有4个人,就平均分成4份,所以是
28÷4=7(个)。
师:说得多好啊。在用这种方法求平均数的时候,我们要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
(板书)
师:现在请你拿这个平均数“7”跟原来每位同学收集的成绩作个比较,你有什么
发
现?(它比最少的个数收集的要多,比 最多的个数 收集的要少)
2、求第二小组的平均成绩
师:求出了第一小组的平均成绩,那第二小组的呢?
30÷5=6(个)
师:看了这两个算式,我有个疑问了:为什么算第一组平均数
的时候只除以4,
而算第二组平均成绩的时候却除以5呢?(学生观察板书上求两个小组平均数的
算式说说)
师:现在你们知道是哪一组的成绩较好了吗?你是怎么裁决的?
生:看平均数。
师:对呀,这两个平均数反映出了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整体水平,
所以看这两
个平均数就可以公平、公正地比较出是哪一组的成绩好了。
3、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
师:小朋友门,班上的几位同学这样说,现在要请你来评判一下有没有道理。
(课件)
①今天他们第一小组的成绩较好,说明第一小组每个组员的成绩都要比第二小组
好!
②假如我是××,我的成绩跟平均数一样,那我套中的圈数就是平均数了!
③大家好,我是平均数,我有可能比最大的数还要大,也有可能比最小的数还要
小!
(三) 练习巩固、内化提高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对以上的三句话作出了
判断,而且还说明了理由,,
我们再来解决一下问题吧!(课件出示)
1、师:这是第三小组5位同学的成绩,请你算一算他们的平均成绩。你是怎么
算的?
2、第四小组又会有怎样的问题呢?
3、师:这是第五小组收集个数
统计图,他们的平均成绩是7,请估计一下×××
的成绩会是多少?(用先求总数再减的方法验证)
5、“平均数”在生活中的特殊应用。
(四) 课堂小结
师:小朋友们,用平均数的知识不仅能公正、公平地解决套圈问题和运动会
中的排名
问题。其实,她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广泛地应用呢!比如平时经常听到
的:平均分数、平均气温、平均降
水量、平均年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等等,
都是“平均数”知识的应用。
(五)作业设计
1、书上44页周平均气温问题
2、书上45页月平均销售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