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完整)
打草惊蛇-番禺香江野生动物园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
下册导学案
完整)
(
《位置与方向》学案(一)
学校: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学生姓名:
课
题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认识东南西北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一单元第1课
序 时
时
间
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
、南、西、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
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
学 案
1.说说“前、后、左、右”各是哪位同学。
2、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自主预习
3.你认得东、西、南、北方向吗?是怎样认识的?
4、自学教材第3页例1。
1.初步认识东、南、西、北
(1)各小组选4名同学站好,拿出东、西、南、北的标牌。提
问:
你们每个人应该拿哪一张标牌,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2)分组讨论,并根据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进行判断:太阳从
( )边升起,从(
)边落下。
(3)课件出示天安门图,说说天安门城楼、国旗、人民英雄纪念
碑、毛主席纪念
堂、人民大会堂、博物馆等各在什么方向?
2.初步体验东、南、西、北
(1)出示例1图,说一说:小明面向东,体育馆在校园的( )
面,教学楼在校园的(
)面,大门在校园的( )面?
(2)与 相对,与 相对。
3.在游戏中辨认东、南、西、北
(1)起立,早晨,太阳在(
)面,面向太阳,前面是,后面是,
左面是,右面是。
(2)面向东,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
面向南,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
面向西,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
面向北,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
4.绘制校园的示意图
(1)看一看、说一说,学校操场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建
交流合作
展示提升
筑物?
(2)确定操场四个方向的主要建筑,并完成下面的校园示意图。
长方形中填写主要建筑,正方形中填写相应建筑物的所在方
向。
操 场
(3)说一说教学楼、体育馆、大门各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各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注意认真倾听,及时提出
自己的见解,及时补充纠正
。
反馈测评
1.练习一第1题。
2.完成填空:小红早晨背对太阳,她的前面是( ),后面是
( ),左面是(
),右面是( )。
1、小结:今天学会了什么?怎样辩认东、南、西、北?
2、说一说,你家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些什么?
拓展延伸
学生自我评价
《位置与方向》学案(二)
学校: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认识地图上的东南
西北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1单元第2课
序 时
时
间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4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一第4题。
会辩认地图上的东、南、西
、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辩
认地图上的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在地图上的
方
向。
学 案
1.说一说,你的东、南、西、北面坐的是哪位同学?
2.早晨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是哪个方
向?晚上当你面对北极星时,你
的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是哪个
自主预习
方向?
3.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东、南、西、北,怎样辩认地图上的东、
南、西、北呢?
4、自学教材第4页例2
1.感悟地图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必要性
出示校园示意图,把上方定为北的示意图贴在黑板上。
(1)比较一下,这幅校园示意图与平常所观察的有什么不同?
(2)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把上方定为北方,那其他的方向各是什
么?
(3)点拨:
人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规定绘制地图时,上面表示
北方,下面表示南方,左边表示西方,右边表示东方
,简单
交流合作
地说,就是“上( )下( ),左( )右( )。”
(4)去掉方位词,只留下“北”。在示意图上指出其他方向。
2.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根据第4页下面的校园示意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教学楼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图书馆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大门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体育馆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2)操场在教学楼的什么方向?
操场在图书馆的什么方向?
操场在大门的什么方向?
操场体育馆的在什么方向?
3.争当优秀的导游
根据第2页的主题图,组织争当优秀导游的活动。
(1)我国首都北京的天空门广场有哪些主要建筑?
(2)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能用东南西
北知识,向游客介绍一下
天安门广场吗?分小组先试着介绍,评选出优秀导游。
各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注意认真倾听,及时提出
自己的见解,及
时补充纠正。
练习二第4题:
反馈测评
在地图上圈出北京、嵩山、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后,独立完
成填空。
1、总结:今天学会了什么?怎样在地图上辩认东、西、南、北?
2.数学游戏:
出示猫、兔、鹿、狗、熊、松鼠的图片,把松鼠的图片贴在黑板
上,并注明“北”,请学生根据教师的描
述,把其他动物贴在相
应的位置。
拓展延伸
(1)猫在松鼠的西面,兔在松鼠的南面。
(2)鹿的西面是松鼠,狗的南面是松鼠。
(3)熊既在鹿的北面,又狗的东面。
展示提升
学生自我评价
《位置与方向》学案(三)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认识简单的路线
(一)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1单元第3课
序 时
时
间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5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一第3题。
学会辩认地图上的方向(四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学 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别人向我们问路或我们向别人
自主预习
问路的问题,怎样描述行走的路线,才不会让人走错路呢?今天我们
就一起来研究路线问题。
自学教材第5页例3。
1.出示第5页例3的图。
(1)谁能在图上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说一说,体育场、电影院在少年宫的什么方向?
(3)说一说,医院在商店的什么方向?商店在医院的什么方向?
2、描述行走的路线: <
br>(1)小明的妈妈生病住院了,他想到商店为妈妈买些东西。从医
院出来后,向北走到第1个十字
路口时,不知道该怎么走了,你能
告诉他怎么走吗?
(2)描述行走路线:。
交流合作
(3)说一说小明从医院旁的十字路口到商店的行走路线?
2.体会同一路线有不同的走法
(1)小明买完东西,准备回医院,他可以怎样走呢?……还有别
的路线吗?
(2)如果你是小明,你会选择哪一条路线?为什么?
3.提出路线问题自己解决:
(1)小明选择了沿原路返回的路线,途中遇到一位叔叔向他问路,
你们猜猜这位叔叔会怎么问?怎么
回答?
请问去电影院怎么走?
请问去少年宫怎么走?
请问去体育场怎么走?
(2)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人扮演叔叔问路,一人扮演小明回答。
展示提升
1.第5页做一做。
(1)独立完成,在图中画出小红从家到游泳馆的路线。
(2)说一说,小红、小兰、小明上学的路线。
(3)说一说,小红、小兰、小明放学的路线。
反馈测评
(4)先男生提出问题女生解决问题,再女生提出问题男生解决
问题。
2.练习一第3题。
(1)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2)第(2)题,同桌互相提出问题互相解决问题。
1、全课总结。
今天学会了什么?描述路线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2、描述自己回家的路线。
拓展延伸
各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注意认真倾听,及时提
出自己的
见解,及时补充纠正。
学生自我评价
《位置与方向》学案(四)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认识东北、东南、西
北、西南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1单元第4课
序 时
时
间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8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二第1、2、4题。
认识东北、东南、
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
南、西或北)辩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
描述物体所在的
方向。
学 案
1.指一指,教室里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请9名学生面向北按如下形式站在讲台前面。
1 2 3
自主预习
4 5 6
7 8 9
3.说一说,2、4、6、8分别在5
的哪个方向?1、3、7、9分
别在5的哪个方向呢?
4、自学教材第8页例4。
1.初步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1)分组讨论:你们认为1在5的什么方向?说说你们是怎么
想的?
(2)探讨:
你认为哪一组的想法更合理些呢?……有没有其他
的方法确定哪一组的想法是正确的呢?
(3
)借助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做最终裁判。请5
同学拿着指南针宣布最终结果,点拨:我们
通常说“西北”而
交流合作
不是“北西”。
(4)开展猜一猜活动。
a.谁能猜猜6在5的什么方向,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猜?
b.猜猜3在5的什么方向,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猜?
c.谁愿猜猜9在5的什么方向,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猜?
2.辨认生活中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1)指一指,教室里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2)说一说,你的东、南、西、北面分别坐的是哪一位同学?
(3)说一说,你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分别坐的是哪一位同
学?
3.辨认地图上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出示例4的挂图,标明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
(1)根据太阳的方向确定东面,再确定其余的七个方向。
(2)说一说,教学楼、图书馆、大门、体育馆分别在操场的什
么方向?
(3)议一议,多功能厅和食堂分别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4)想一想,操场在多功能厅和食堂的什么方向?
各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注意认真倾听,及时提
展示提升
1、练习二第4题。
(1)找一找,地图上标出了我国哪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反馈测评
适时教育学生保护人类共有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2)圈一圈,在地图上圈出武汉的位置。
(3)说一说,这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武汉的什么方向?
2.练习二第2题。明确题目要求,独立完成。
1、全课总结
今天学会了什么?怎样辩认东北、东南、南北、西南呢?
拓展延伸
2、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出自己的见解,及时补充纠正。
学生自我评价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学案(一)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学习
内容
学习
目标
口算除法
课
型
新授课
案
序
第2单元第1
课时
时间
教科书第29~30页的例1、例2
1、学会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百、整千的数及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
两位数的口算算理。
2、能正确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学 案
1.口算:说说是怎样想的。
8÷4 35÷5 40×29÷3
24÷6 500×6
2.填空:
80里有()个十,400里有()个百.
46里有()个十和()个一.
39里有()个十和()个一.
3、自学教科书第29~30页的例1、例2
1.有60个苹果,需要分给几个人吃,要求每人分得的苹果一样多.
(1)60个苹果平均分给3人,每人多少个?
(2)60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多少个?
(3)60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多少个?
(4)60个苹果平均分给6人,每人多少个?
2.学习例1.
(1)学具操作,研究算法.
用60根小棒代替60名同学(每组
6捆小棒),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
位任选一题,边摆小棒,边研究其计算方法.
(2)小组汇报计算方法:
①计算:
自主
预习
交流
合作
想法一: () ÷3=()所以 60÷3=()
想法二:()×3=60 所以
60÷3=()
想法三:()+()+()=60 所以 60÷3=()
②算法比较:你认为以上算法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
③小结:计算60÷3时,通常这样想:()÷3=(),就是20.
(3)试算
60÷2=(), 60÷6=()。
(4)小结算法: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我们
可以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再除.把60
看成是()个十,()个十除以3得()个十,就是()。
(5)初步练习:80÷4= 90÷3= 80÷2=
(让
学生说出口算过程.)
3、想一想:600÷3可以怎样算?6000÷3呢?说出口算过程。
点拨:在计算一位数除整百、整千的除法时,可以把几百看作几个百,
把几千看作几个千,再进行口算.
4.教学例2.
(1)摆出准备好的69根小棒.提问:把69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
br>份是多少根?分一分,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2)先分(),每份分得()捆?再分(),把
单根的分成了()份?
每份分得()根?分完后每份共有()根。
(3)说明计算方法:69根小棒有6捆(每捆10根)和9根,也就是
69可以分成( )个十和(
)个一;先分整捆的,就是把6个十平均
分成3份,每份是();再分单根的,就是把9个一平均分成3
份,每
份是( )个一;最后再把每份中整捆的和单根合起来(+ =23)就是
所求的结果。
展示
提升
各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注意认真倾听,及时提出自己<
br>的见解,及时补充纠正。
1.计算69÷3=23时,可以这么想:先用69里的(
)÷3=( ),
在用69里面的( )÷3=( ),( )+( )=23
反馈
测评
2.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8÷2= 36÷3= 55÷5=
1、全课总结:今天学会了什么?
2、写出除法算式,再口算出得数。
拓展
延伸
72除以9_________ 4除48__________
学生自我评价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学案(二)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除法估算
教材16页例2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2单元第2课
序 时
时
间
体会除法估算的意义。学会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方法,并能正确估
算。
学
案
1、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要用除法估算来解决。下面的问题你能列
出算式吗?
(1)教材16页中,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大约运多少箱?
(2)小黄从家到学校346米,走6分钟到达学校,平均每分钟行多
少米?
(3)每瓶饮料3元,100元最多买多少瓶饮料?
(4)182个同学们春游,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蓬,最少要准备多
少顶帐篷?
2、说一说这几道算式的意思。能估算结果吗?
3、自学教材16页例2。
1、 解决第一个问题124÷3≈
(1)独立估算结果:124÷3≈
(2)比较:124÷3≈124÷3≈
120
123
(3)交流,说估算方法。
①124≈120 120÷3=40
平均每人大约运40箱。
②124=120+4 120÷3=40
剩下的4箱中每人还可以运一箱,每人大约运41箱。
比较:两种估算的方法都是正确的。
两种估算有微小的差别,但都接近准确值,这样的差异在
本题中可以忽略不计。
2、解决第二个问题:
(1)独立估算结果:346÷6≈
(2)交流,说估算方法。
①346≈300 300÷6=()平均每分钟行()米。
②346=300+46 300÷6=() 46≈48
48÷6=()()+()=()平均每分钟行()米。
③346≈360
360÷6=()平均每分钟行()米。
3、讨论、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方法。
(1)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2)归纳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方法:将被除数看作接近整
十整
百的数,且是除数的倍数;再计算。
自主预习
交流合作
展示提升
4、小组讨论。
问题(3)中100能估成120吗?为什么?
问题(4)中182能估成160吗?为什么?
①在问题(3)中,只有100元钱,所以不能估大。
②在问题(4)中,如果把182能估
成160,有的同学将得不到帐
篷,所以只能估大即将182估成200,才能保证每个同学都能住进<
br>帐篷。
5、独立完成100÷3≈,和182÷4≈ 。
(1)独立估算
(2)说一说估算过程和结果。
小结: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方法:
一般是把被除
数看成整()整()或几()几()的数;除数不
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倾听,及时补充,提出自己的
见解。
1、完成教材61页“做一做”第1题
(1)展示问题:260个桃子分4筐装,大约每筐装多少个?
把260看成240和280都可以吗?为什么?
(2)说出你的估算方法。
2、完成教材61页“做一做”第2题
3、 教材17页3、4题。
1、课堂总结:今天的课你有什么收获?
2、160人去春游,每车坐28人,6辆车够吗?谁能用不同的方法解
答吗?
3、说一说生活中用到除法估算的例子。
反馈测评
拓展延伸
学生自我评价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学案(三)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2单元第3课
序 时
时
间
学习内容 教材第22页例3及相应的练习。
1、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百位不够
商1个百)的算理,
会在此基础上正确进行计算。
2、能直接判断出商是几位数,学会三位数
除以一位数的计算,说
清每一步的算理,从而提炼出算法。
学 案
1.竖式计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69÷3
(独立计算讲述计算方法,重点说出算理及计算顺序。)
2.填空:
200是()个百,也是()个十;30是()个十;
20个十与3个十合起来是()个十,也就是()。
2、自学教科书第22页例3
1、小梦和小欣正在整理这些照片,(出示主体图)你在图中都了解
到什么信息?
2、估算:
(1)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列算式?
(2)谁来估一估,大约能插多少张啊?
238≈(),()÷6=()(页)
3、探索竖式算理及算法
(1)如果要准确的知道能插多少页怎么办呢?
(2)尝试计算。
你在计算中遇到什么问题算不下去?怎么办?
商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3)(利用小棒操作)2个百在百位不能平均分成6份,但是如果
把
这2个百拆开放到十位上就会变成()个十,与十位的3个十合
成()个十,这样就能分了。
(4)用竖式算:2个百除以6商不够1个百,可以把这2个百看作
20个十,这20个十正好
与十位的3个十合成()个十,这样()
个十就能除以6了。
点拨:当百位上不够商1时,要把百位的数与十位的数合并成几十
个十,再去除以除数。
4、我会用竖式算:236÷6
(1)23除以6商几余几?商3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2)说说计算过程。
学习目标
自主预习
交流合作
<
br>(3)小结方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用被除数的()位数字去除
以除数,如果不够商一个百,
就把()位数字与()位数字合
起来再去除以除数。
5.解决问题:要插多少页?
(1)与估算的结果对比。
(2)如果一本相册有24页,1本相册能插得下这些照片吗?
6.判断商的位数:
(1)观察: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为什么有的商是两位数,而
有的商是三位数呢?
(2)判断下面各题的商分别是几位数。说说你的方法。
276÷6 324÷2
651÷3 640÷3 498÷8 738
÷9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倾听,及时补充,提出自己
的见解。
1、做一做
2、竖式计算:
156÷3
434÷8 605÷6
展示提升
反馈测评
拓展延伸
1、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在□42÷3中,如果商是
三位数,□最小可以填();如果商是两
位数,□最大可以填()。
学生自我评价
《统计》学案(一)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学
习
内
容
学
习
目
标
简单的数据分析
(1)
课
型
新授课
案
序
第3单元第 1课
时
时间
教材第38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1、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2、学会制作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学 案
自
主
预
习
1.以前学习过什么样的统计图?
2.使用统计图有什么好处?
3、自学教材第38页例1
1、根据课本38页统计
表绘制纵向条形统计图(发给学生空白的纵向条形统计图),
并把38页统计图填涂完整。(提示:在统
计图上标明数据。)
2、统计图上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一小格表示多少?
3、通过绘图,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问题?
交
流
合
作
说一说在填涂的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4、完成的统计图,说一说统计图上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一小格表
示多少?
5、比较两种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分辨横向条形统计图和纵向条形统计图。
(1)说一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作用。
(2)拿出第二张空白统计图,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条形,标出数据再分析。
6、你认为应该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
展
示
提
升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倾听,及时补充,提出自己的见解。
练习十第一题:
(1)哪几种动物跑得比鸵鸟快?哪几种动物跑得比鸵鸟慢?
反
馈
测
评
(2)如果它们赛跑,谁跑第一,谁跑最后?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1、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收集同学们收看电视节目的情况,并制成横向条形统计图,然后提出相应的问
题。
拓
展
延
伸
学生自我评价
《统计》学案(二)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学
习
内
容
学
习
目
标
简单的数据分析
(2)
课
型
新授课
案
序
第3单元第2课
时
时间
教材第39页例2及相应的练习。
1、会看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2、会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
学 案
自
主
预
习
1、你知道你的身高和体重吗?
2、比一比你们小组谁最高,谁最重?
3、自学教材第39页例2
1、统计小组内同学的身高、体重,完成统计表。
姓名
身高厘米
体重千克
2、讨论学习:
(1)如果把以上统计表制成纵向统计图,你准备每格表示几厘米?
交
流
合
作
(2)能不能用最简洁、明白的方法,根据这组数据绘制统计图。
3、出示(每格代表10厘
米、5厘米的条形统计图)分析:能不能明显反映数据间
的差异?每格代表1厘米、2厘米的条形统计图
能不能明显反映数据间的差异?
哪一种太长?
(1)重点观察:每格代表2厘米、1厘米的条
形统计图,要从这张图看出学生身高
的差距只要哪些部分?(底下的名字与0,上面的一部分)那中间一
部分怎么办?
(2)折叠的部分在图中怎样表示?
(3)出示制好的折叠式统计图:仔细
观察,那一部分是折叠的,表示多少?与过去
的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估计一下,他们的平均身高在什么
范围?
4、小结:什么时候要用折叠式条形统计图(数据比较大、数据相差比较小)
5、试一试,用这种简洁明白的方法制作以上同学体重统计图。
(1)从上面两个统计图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
(2)(出示“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正
常值”)比较:你能发现哪些同学的身高、
体重是在正常值以下,哪些是在正常值以上?
展
示
提
升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倾听,及时补充,提出自己的见解。
1、独立完成数学书P40页练习十第2题:
(1)你得到哪些信息?
反
馈
测
评
(2)图书室要购买一批新书,你认为应怎样购买?
2、完成数学书P41页第3题:
(1)把统计图补充完整。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他们中谁最有可能入选校游泳队?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课后从报纸、书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分析相应的信息。
拓
展
延
伸
学生自我评价
《统计
》学案(三)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学习内容
平均数(一)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3单元第3课
序 时
时
间
教材42页例1及练习十一1—3题。
1、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学习目标
2、知道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
3、会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学
案
1、拿8枝铅笔,指4名同学,要平均分怎样分?
自主预习
每人2枝,每人手中一样多,叫平均分。2是平均数
2、自学教材教材42页例1
1、出示例1、小红、小兰、小亮、小明收集矿泉水瓶统计图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他们四人怎样分才能一样多?
(3)平均分后是多少个?
2、课件展示统计图的变化过程
(1)指名展示
交流合作
(2)这种方法叫什么?
点拨:移多补少
3、要求平均数,还可以怎样想?
(1)要把4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平均分成4份,必须先求出什么?
14+12+11+15=
(2)平均分成4份,怎么办?
52÷4=
4、归纳:
要求平均数,可以先求出( )数,再平均分几份
5、算一算你们小组的平均身高,交流展示求平均数的方法和过程
6、算出各小组的平均体重,说说你们是怎么算的?
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说清求平均数的方法和过程
展示提升
练习十一第2题
(1)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
(2)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反馈测评
(3)填写统计表:本周温度记录
(4)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5)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2、测量小组跳远成绩,求平均数
拓展延伸
学生自我评价
《统计》学案(四)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学习内容
平均数(二)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3单元第4课
序 时
时
间
教材43页例2,练习十一第4、5题
1、能熟练地求平均数
学习目标
2、会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
3、知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学 案
1、什么是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
自主预习
1、课件出示例2图片
(1)从图片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哪个队要高一些?
(3)怎样才能知道哪个队高一些?
点拨:观察事物不能光靠眼睛看,还要科学地算一算
2、出示欢乐队和开心队身高记录表
交流合作
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小组内算一算两个队的平均身高,交流展示自己的算法
(148+142+139+141+140)÷5
=_____÷5
=_____(厘米)
(144+146+142+145+143)÷5
=_____÷5
=_____(厘米)
3、比一比
通过计算的结果看出()了要高一些
点拨: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4、练习十一第4题
(1)从统计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2)哪种饼干第一季度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
(3)计算平均数,比一比
5、猜测:
(1)哪种饼干销量越来越大?
(2)分析原因。
6、从统计图中你还得到什么信息?
1、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
展示提升
2、交流算法。
3、提问、补充。
练习十一第5题
反馈测评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通过求平均数,我们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拓展延伸
学生自我评价
《年、月、日》学案(一)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学习内容
年、月、日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4单元第1课
序 时
时
间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46页。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二月的天
数。
2、会给月份分类,能运用左拳和歌诀识记各月的天数。
3、能运用多种方法算出一年的天数。
学 案
自学教材第46页
1、多媒体展示新中国成立图片,你知道新中国是哪一年成立的?
(1949年10月1日)
2、多媒体展示第29届北京奥运会图片,说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是
什么时候?(
20XX年8月8日 )
3、多媒体展示植树节与儿童节图片,说说各是哪一天?
4、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
1、小组内交流年历卡,交流你知道的年月日的知识。
(1)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
(2)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有几种情况?把它统计下来。
2、综合:
(1)你能根据每月天数的不同,对十二个月进行分类吗?
31天:有()()()()()()()月
30天:有()()()()月
28天:有()月
29天:有()月
(2)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月,有30天的月份叫做()月。
(3)数一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
3、识记大小月
(1)这么多大小
月,有什么办法能很快记住哪几月是大月,哪几个
月是小月?你有什么好方法吗?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2)(课件出示)用左拳记忆法,你能用左拳给我们试一试吗?
(3)(课件出示)歌诀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指十二月),三十一天永不差。
小游戏:小组长随便报一个月份,要是大月两手五指张开,要是小
学习目标
自主预习
交流合作
展示提升
月两手握拳。
4、认识二月
(1)二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2)二月在平年是多少天?在闰年是多少天?
5、找节日。
(1) 找出教师节、六一儿童节,并说出是星期几?
(2)找出自己和父母的生日,并做标记。
6、算一算:20XX年一共有多少天?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认真倾听,适时补充纠正。
教师及时点拨。)
1. 填空:
①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时、分、秒以外,还有( )
②一年有(
)个月,每月有31天的叫( )月,有( )个
月;每月只有30天的叫( )月,有(
)个月。
2.猜一猜:小明说:我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连续的2个
月,你知
道我是哪两个月去的吗?
反馈测评
1、时间是宝贵的,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
2、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年、月、日的有关问题,你有什么
收获?
拓展延伸
学生自我评价
《年、月、日》学案(二)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学习内容
平年和闰年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4单元第2课
序 时
时
间
教材49页例2及做一做
1、认识平年和闰年,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学习目标 2、记住闰年的判断方法能正确运用
3、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一年的天数
学 案
1、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是大月?哪几个是小月?你是怎样记住
自主预习
的?
2、大月每月有多少天?小月每月有多少天?
3、二月在平年有多少天?在闰年有多少天?
1、自学教材49页,你知道了什么?
2、计算一年有多少天?
(1)出示平年各月天数,计算,展示你的算法
(2)出示闰年各月天数,计算并展示你的算法
3、判断平年和闰年
(1)闰年比平年多一天,是为什么?
交流合作
(2)要知道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要怎么判断?
(3)出示近4年年历卡,你发现了什么?
计算:
2007÷4
2008÷4 2009÷4 2010÷4
点拔:闰年年份是4的倍数,当闰年份是整百数的时候,要除以400
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4、卡片出示不同的年份,判断平年与闰年:
1949 1992 2000
2003 2008
5、你知道哪些年份有重要事件?新中国成立1949年1
0月1日到今
年20XX年10月1日共有多少年?
6、猜一猜:
一位同学满12岁却只过了3个生日,他是哪一天出生的?
展示提升
1、平年二月有多少天,全年有多少天?闰年二月有多少天,全年有
多少天?
2、判断平年与闰年:
反馈测评
1956 1978 1984
1992
1997 2000 2005 2010
3、闰年全年有多少天?是多少个星期零几天?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制作明年1月份的月历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拓展延伸
分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对他人的见解认真倾听,及时补充
学生自我评价
《年、月、日》学案(三)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学习内容
24时计时法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4单元第3课
序 时
时
间
教材第52页-53页例3,练习十三
1、知道一日有24小时,学会从0点到24点的计时法。
学习目标
2、会把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相互改写。
3、能运用24时计时法计算“经过的时间”。
学 案
1、你知道1天有多少个小时?
2、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是一天?
自主预习
3、演示拨钟面:从夜里12时开始
,到中午12时开始,再到夜里12
时,时针刚好走2圈,也就是24小时。
4、自学教材52—53页。
1、出示钟面
(1)钟面外圈的数表示什么?
(2)外圈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
(3)下午1时、2时、3时……11时、12时分别叫
作13时、14时、
15时……()时、()时
2、课件出示52页画面
交流合作
(1)根据24时计时法,百货商场营业时间21:00是几时?
(2)上午9时用()时表示
晚上9时用()时表示
下午5时用()时表示
3、用24时计时法分别说出下面时刻:
早上7时、下午1时、晚上8时、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
你有更简单的计算方法吗?
4、连一连:你平时是怎么安排时间的?
睡觉吃午饭下午放学
15:30 12:00 21:00
5、课件出示例3图画
(1)从图上你知道哪些信息?
(2)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下午2时40分—7时
45分
(3)计算:下午2时40分=()时()分
17时45分—()时()分=()时()分
6、15:02用的是哪种计时法?
填写:18:06_____ 22:00_____9:50_____
下午3时_____ 晚上9时_____ 凌晨4:30_____
展示提升
分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交流评议,补充纠正
1、13:20是采用的()计时法,下午5时是采用的()计时法。
2、改写下面的计时法:
8:06_____ 23:00_____12:50_____
反馈测评 下午2:30_____ 晚上7时_____ 凌晨3:55_____
3、早上8时30分___________
过4小时:___________
过4小时:___________
1、总结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春蕾画展:8:00—17:00展出多长时间:
中午11:00—14:00
晚上17:00—20:30
拓展延伸
(1)晚上营业时间是从下午_____时到晚上_____时
(2)一天共营业多长时间?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自我评价
《年、月、日》学案(四)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学习内容
制作年历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4单元第4课
序 时
时
间
教材第56—57页
1、巩固学生学过的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学习目标 2、知道年历的制作过程
3、小组合作制作年历,标出重要日子
学 案
1、年历在我们生活中作用很大,可以告诉我们有关年月日的时间,
自主预习
知道哪
一天是星期几,你见过什么样的年历?(翻页历挂历、单
张挂历、立式挂历、书样台历)你能说说他们有
什么特点吗?
2、自学教材第56—57页
1、讨论交流
(1)要制作一份年历,有哪些步骤?
点拨:首先要确定每月1日是星期几
(2)你是怎么设想的?
画表格→写月份→分星期→填天数→装饰→张贴
交流合作
2、小组合作制作
(1)小组内6人分工协调完成
(2)构思设计
(3)整理完成
1、展示各小组制作的年历,其他小组评议
2、制作人谈一谈各自的设计过程
3、将自己的年历卡装饰更美观
1、在年历卡上标明重要的日子。谈谈你标的是哪一天,有什么重要
意义
2、说说年历还能作什么用?
3、统计班上过生日的同学
(1)分小组统计:
姓名 月份 日期
(2) 以班为单位统计
4、张贴年历
评出最佳设计奖
1、算出第一季度共有多少天?
2、计算全年的天数,你有更好的方法吗?
1、通过制作年历,你知道了什么?
2、我的年历卡怎么做的?
3、年历还能做什么?
展示提升
反馈测评
拓展延伸
学生自我评价
《两位数乘两位数》学案(一)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学习内容
口算乘法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5单元第1课
序 时
时
间
教材58页例一及做一做
1、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以整十数的乘法。
学习目标 2、能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
3、能熟练正确地口算。
学 案
1、快速口算,说说自己的口算过程
10×5 100×5
30×2 300×2
自主预习
90×9 80×4
12×2 24×3
2、自学教材58页例一
1、观察例1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平均每天送300份)
(1)列式:____________
(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300×10怎样计算?你能想出几种算法。
(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自己的算法)
2、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
(1)列式__________(平均每天送60封)
(2)先口算再展示自己的口算过程
3、邮递员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1)列式:_________
(2)独立口算,展示结果,讲清自己的算理
4、邮递员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
(1)列式:_________
(2)指名说口算过程
5、小结算法:
交流合作
将其中一个因数先看作_____位数进行计算,再扩大相应的(
)数,
或将两个因数看作表内乘法计算,再扩大_____________.
展示提升
学生根据自学提纲逐一完成,分组依次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人
可补充指正。
1、完成答题卡(一)
80×10 60×20 50×40
24×10
700×20 90×90 40×80 12×200
展示自己的口算结果与过程。
2、完成答题卡(二)
反馈测评
40×40 90×50 200×40 22×30
50×60 80×20 12×30 11×70
3、完成答题卡(三)
每组派一代表参加比赛
60×60 60×300
40×90
50×30 80×70 23×20
给优胜组发奖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知道了哪些口算方法?
拓展延伸
学生自我评价
《两位数乘两位数》学案(二)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学习内容
估算乘法
课
型
新授
课
案 时
第 单元第 课时
序 间
教材59页例2,练习十四第4—12题
1、学会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说清估算的思路。
学习目标
2、会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能正确地进行估算,提高估算的速度。
学 案
1、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69、22、74、87、99、18
自主预习
2、估算各题的结果,说出估算过程:
18×4 53×7 89×5
22×8 37×3 71×6
3、自学教材59页例2。
1、观察情境图。
从小朋友的话语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要想知道350名同学是否够座,需要先求什么?
列式:22×18
2、你是怎样估算22×18的?说说你的方法
交流合作
方法一:18≈20
22≈20
20×20=______
方法二:18≈______
22×____=_____
方法三:22≈_____
_____×18=_____
3、比较结果:
_____、_____、
_____都比350_____,所以,250个同学都_________.
4、分析结果:
三种结果哪一种最接近准确结果?
5、归纳方法:
估算乘法时,先把两位数看成接近它的______数,再计算。
6、一页有23行,每行约有22个字,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
(1)怎样求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
(2)你是怎么估算的,展示你的方法
(3)你还有更准确的估算方法吗?
(4)哪个数最接近准确值?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说出自己的估算方法与过程,其它小
展示提升
组补充完善。
1、鲸每秒游11米,1分钟大约游多少米?
2、袋鼠每秒跳18米,30秒大约跳多少米?
3、豹子每秒跑31米,20秒大约跑多少米?
反馈测评
4、同学们种了3行树有93棵,12行大约共种多少棵树?
5、估一估(勇夺小红旗)
89×30 32×48 43×22 35×19
24×39
63×29 71×80 52×68
1、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会几种估算方法?
拓展延伸
学生自我评价
《两位数乘两位数》学案(三)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笔算乘法(不进位)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5单元第3课
序 时
时
间
学习内容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材第63页例1
1、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
法的多样化。
2、知道各种计算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掌握优化
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 案
今天妈妈带小利去买书,他一共要付出多少钱?
1、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
学习目标
自主预习
2、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钱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这就需要我们准
确的计算出24×12的得数
3、自学教材第63页例1
1、怎样计算应付的钱数,你会列式吗?
你能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2、组内交流,整理方法,写出你的计算过程
24×12=
(1)24×3×4=
(2)24×10+24×2=
(3)12×20+12×4=
3、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说出你的理由。
4、探究笔算的方法
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说说每一步的意思。
2 4
× 1 2
————
4 8……2×24的积
24 ……10×24的积
交流合作
展示提升
————
2 8 8
你发现了什么?
5、介绍自己的笔算方法。
6、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
,先从 乘起,积的末位
对 ;再从 乘起
,积的末位对 ;再把两次
的积相加。)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交流补充,教师及时点拨。
1、完成答题卡一:
23×13 41×21 33×31 32×12
43×12 22×14 11×
25 21×34
2、完成答题卡二:
39×11 31×31 23×33 22×24 12×41 21×32
(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完成,评出优胜组)
反馈测评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学会了什么?
拓展延伸
学生自我评价
《两位数乘两位数》学案(四)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笔算乘法(进位)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 5单元第4课 时
序 时 间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笔算乘法(进位)教材65页例2
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理解算理。
2、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学 案
1、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接着,把棋子放在纵
自主预习
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2、自学教材65页例2
1.怎样才能算出棋盘上的交叉点数目,你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2、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3、展示自己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下来。
估算 19×19
笔算19×19
1 9
×1 9
————
4.师生评议。
(1)说一说,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估算的方法能很
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
解决问题的要求。估算能得出准确值吗?
(3)重点评议笔算过程。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
你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吗?你怎样才能不忘记加
上进位的点?
交流合作
展示提升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注意倾听,及时补充纠正。
1.尝试练习。完成答题卡一:
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可以让几个组的
学生
做前2道,另几个组的学生做后2道题。
完成计算后,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完成答题卡二:练习十六第1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
生一起讨
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3.解决问题。
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3、4题。
完成后,向全班说一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游戏。
贴出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帮助菜农收南瓜。
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
完成后,先检查是不是算对了,再比一比哪组学生收获的南瓜多。
奖励优胜组。
1.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你还学会了哪些知识?
3.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
。
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反馈测评
拓展延伸
学生自我评价
《两位数乘两位数》学案(五)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整理和复习
课
型
新授
课
案 时
第
单元第 课时
序 间
教材第68页整理和复习,练习十七
1、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形成知识体系。
2、能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3、会总结归纳乘法计算方法。
学 案
1、看看教材第68页“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2、这篇文章大概有多少字?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
3、本单元我们学会了哪些方面的知识?
1、本单元我们学会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小组内交流自己整理知识的
方法和方式。
2、你是做口算乘法的?
(1)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乘法,可以先把它看作来算,再扩大()倍、
()倍、()倍……。
(2)你能举一个例子吗?
3、估算乘法怎么算?
(1)估算时可以将一个或两个因数看作整()整()数来算。
(2)你能举一个估算乘法的例子吗?
4、笔算乘法怎么算?
(1)笔算不进位乘法
3 2
× 1 3
———
□□﹍﹍32和()的积
□□ ﹍﹍32和()的积
———
□□□
(2)笔算进位乘法
7 8
× 2 6
———
□□□﹍﹍()和()的积
□□□ ﹍﹍()和()的积
————
自主预习
交流合作
(3)你发现了什么?
5、阅读短文,猜一猜这篇文章大约有多少个字?
(1)算一算,说出你的方法
(2)()×()≈()
()×()≈()
()×()≈()
(3)你为什么这么算?说出你的依据。
(4)哪一个结果最接近准确值?
展示提升
各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补充纠正。
1、小组比赛:练习十七第 1题
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2、估算:23×49 38×62 79×68
42×51
3、 笔算练习
24×32 59×27 32×28
64×75 45×
62 37×28
反馈测评
学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拓展延伸
学生自我评价
《面积》学案(一)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面积和面积单位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6单元第1课
序 时
时
间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面积和面积单位,第71-74页。
1、认识面积的含义。
2、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
分米、平方米,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大约有多大。
学 案
1、自学第71-74页。
自主预习
2、什么是封闭图形?什么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交流合作
1、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
(1)在生活中,物体都有自己的面,比一比数学课本和练习本的
封面,谁的面大?谁的面小?
(2)观察黑板的面和电视机屏幕的面,谁的面大?谁的面小?
(3)通过刚才看一看、比一
比,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是有()
有()的,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
2、认识面积
(1)黑板面的大小叫黑板面的面积,地面的大小叫什么?
(2)观察黑板的几条边,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认识封闭图形。哪一个是封闭图形,哪一个不是?为什么?
你还能说出我们学过的封闭图形吗?
3、比较面积的大小。出示一些封闭图形:
(1)正方形和圆形比,谁大?谁小?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比,
谁大谁小?
(2)像
这些封闭图形的也叫它们的面积。正方形的大小叫做正
方形的,三角形的大小叫做三角形的。这几个图形
中,谁的面积最大?
谁的面积最小?
点拨: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4、探索面积单位。
(1)刚才我们比较了许多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你
是怎么比的?
(2)用重叠法比较两张长方形纸的面积,猜一猜,哪个大,哪
个小?
(3)用摆图形的方法,比较两张纸面积的大小。它们的面积谁
大谁小呢?
用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在上面摆一摆。比出哪个面
积大。
你认为用多大的图形摆最合适?为什么?
点拨:用摆图形的方法,能比较两张纸面积大小。关键要选择
大小统一的标准。
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
5、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找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观察它的形状和大小。用手比
试1平方分米有多大?动手量一量,你发
现了什么?
展示提升
反馈测评
.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
剪出一个接近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2)找出1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用什么单位来测量合适呢?
用厘米测量,面积就用厘米
从学具里找出面积是1平方厘米正方形纸片,量一量,看它的
边长是多少?
点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说说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呢?
(3)认识1平方米。
用1平方厘米的
正方形或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来测教室面积,
容易吗?为什么?要用平方的面积单位合适。
你知道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吗?比试一下1平方米
的大小。
说说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呢?
学生展示,其他学生倾听,及时补充,提出自己的疑问。
1、出示用报纸拼贴的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
方形。找出1平方米、1平方分
米、1平方厘米。
2、完成答题卡(做一做)。
3、估一估,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用1平方米的学具
量一量。
4、站一站: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上能站多少个同学吗?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有哪些收获?
2、希望同学们做个细心的孩子,去观察身边的数学知识,你会收
获很多的。
拓展延伸
学生自我评价
《面积》学案(二)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
位的比较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6单元第2课
序 时
时
间
学习内容
教材第74页例1和75页做一做
1、比较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认识面积单位。
2、会用长度单位1厘米、1分米、1米来度量物体的长度。
3、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会度
量物体的面积。
学 案
1、画一画:画出1厘米长的线段和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说一说:
①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②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3、自学教材第74页例1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估计1厘米有多长?1平方厘米的面积多大?
(2)比较长是1厘米的线段图和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平面图形
有什么异同?
(3)1厘米指线段的是1厘米长,是单位;1平方厘米指图形的
为1平方厘米,是单位。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1)估计1分米的长度,1平方分米的大小。(在学生交流时
,要
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的估计接近正确。)
(2)估计铅笔盒的面有多大?长、宽各是多
少?动手测量铅笔盒
的面有多大,长、宽各是多少?
(3)画出1分米的线段和1平方分米的图形,说说有什么不同?
3、比较1米和1平方米
(1)用1米可以测什么?
(2)用1平方米可以测什么呢?
(3)估计黑板的长
、宽、面积各是多少?教室的地面的面积大约
是60平方米,猜一猜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4、讨论1厘米、1分米、1米和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
方米有什么异同?
5、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面分别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
方米?
学习目标
自主预习
交流合作
6、归纳小结:
1厘米、1分米、1米是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
。1平方厘
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
各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注意倾听,及时补充。
展示提升
1、用双臂比划1米有多长。小组同学合作伸开双臂表示1平方米。
2、先估计课桌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再用1平方分米的纸片
量一量
反馈测评
1、数学游戏:请你参加图案设计大赛,每个图案是5平方厘米。
2、学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拓展
学生自我评价
《面积》学案(三)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6单元第 3课 时
序 时 间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教材第77页例2及78页做一做。
1、探讨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学会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拼摆图形,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学 案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
些?
2、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会计算面积吗?
3、自学教材第77页例2
1、估一估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
这么大的地面用面积单位为1平方米的正方形
来测量太麻烦,你
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简便吗?
2、摆面积:选出长是5厘米,宽是3
厘米的长方形,在上面用
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
(1)你一共摆了几个小正方形?
(2)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提炼方
法。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长方形的长
摆了()排,说明是()厘米;宽摆了()排,说明
是()厘米,那
么,面积15平方厘米怎么算出来的?
3、出示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只选择一种进行研究。
一种: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二种: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三种: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长∕厘米
宽∕厘米
面积∕
平方厘米
(2)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只测量长和宽
,能得出面积吗?
摆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与测量长和宽哪一种方法比较简单?
(3)说说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它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点拨: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学生思考:求长方形的面积事实上是求什么呢?
自主预习
交流合作
4、想一想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交流补充,教师及时点拨。
展示提升
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是什么单位?宽是什么单位?面积
用什么单位?
2、完成练习十九第一题。
3、我们用的数学书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先估计一下,再算一算。
反馈测评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计算时要注意长和宽的单位要一致,
面积要用相应的面积单位。
拓展延伸
学生自我评价
《面积》学案(四)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 6单元第 4课 时
序 时 间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教材第78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十九第4、9、11题。 <
br>1、引导自主探究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初步理解长方形面
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
的进行计算。
2、通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学 案
1、看到数学书你会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数学书与思品书哪一
本书的面积大?
2、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与长方形的长、宽有关系。那么正方形面
积呢?
3、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正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吗?
4、自学教材第78页例3,通过预习你还知道了什么?
1、动手操作、研究方法。
(1)这里有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
形在上面摆一摆,你会发现什么?
(2)动手摆一摆。
2、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
你能知道它的面积吗?想一想,你有
什么办法能知道?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的同学一起商量
商量,并动手试一试。
3、你们知道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了吗?
(1)用1平方厘米
的小正方形,摆满后数一数,正好用了()
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
br>(2)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先横着摆,一行可以摆()
个,刚好摆了()行,所以一共可
以摆()×()=()个,也就是
()平方厘米。
(3)比较这两种方法。讨论那种方法更简便。
点拨:用乘法计算更简便。
4、套用长方形面积的公式。
(1)把正方形看做特殊的长方形,它的长是(),宽是(),
面积
=()×(),想一想:这是一个巧合吗?
(2)我发现了它的长和宽,长和宽都可以看做是。
(3)提炼方法:通过刚才的计算,我得出正方形的面积=()×
()
5、通过拼
摆和计算,你发现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有什么关系
吗?讨论:要想求正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自主预习
交流合作
小结:要求正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
)是多少。在只给出图形
没有给出边长是多少的情况下,要先测量再计算。
6、一张长方形餐
桌,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上同样大小的
玻璃,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1)求玻璃的面积实际上是求()的面积。
(2)试着算一算。
展示提升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补充指正。
1、估计并测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2、估计并测量正方形手帕的面积。
3、花园里有一个正方形的荷花池,它的周长是64米,面积是多
少平方米?
4、在
一张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纸中,剪去一个长6厘米,宽4
厘米的长方形,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剩下
的周长呢?
反馈测评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3、小林要从一个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
形纸上剪下一个最
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是什么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小结拓展
学生自我评价
《面积》学案(五)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 6单元第 5课 时
序 时 间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教材第82-83页例4及做一做。
1、熟悉面积单
位的大小,知道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探索知识间的内
在联系。2、会准确地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
学 案
1、依次表示出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
自主预习
2、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3、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请同学们猜测一下。
1、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拿出红色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分米,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
少?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平方分米).
(2)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
(3)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红色的正方形上,横排每排摆( )
个,竖排每排摆(
)个,一共可以摆( )×( )=( )个,
交流合作
所以这个红色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4) 用直尺去量红色正方形的边,边长正好是(
)厘米,所以它
的面积就是( )×( )=( )(平方厘米)。
(5)这个红色正方形边长是1分米,1分米=( )厘米,这个红色
正方形面积是( )×(
)=( )(平方厘米)。
小结:我们可以用摆,用量,还可以将分米换算成厘米来计算。不管<
br>用什么方法,这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如果用平方厘米做单位
都是 (
)平方厘米。点拨: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探究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想一想: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以分米作单位,它的面积又是多少平方分米?
(3)出示边长1米的正方形,说说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把
它划分成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划分多少个?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4)我知道了1平方米=( )平方分米。
3、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
4、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一步强化面积单位间的进
率。
长度单位:两个长度单位间进率是( )。面积单位:两个面积单位
间进率是( )
展示提升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提问补充。
(1)练习填空: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反馈测评
(2)83页做一做:8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5平方米=(
)
平方分米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你学会了什么?
拓展延伸
学生自我评价
《面积》学案(六)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公顷、平方千米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 6单元第6课 时
序 时 间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教材第84页内容,练习二十第1-3题。
1、知道较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2、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会根据它们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换算。
3、能正确地估计面积。
学 案
1、观察教材中体育场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想?
2、体育场太大了,还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吗?
自主预习
3、我们今天要学的是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4、自学教材第84页内容。。
1、通常我们在测量土地面积时,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
方千米。
它们到底有多大呢?猜一下。
2、课件展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这样大的土地就是
1公顷。
算一算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就等于1公顷。
交流合作
点拨:我们的教室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那200个教室的面积就是1
公顷。
10000平方米=1公顷
4、认识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是比公顷还要大的面积单位,想一想,1平方千米到底
有多大?
(2)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相当于100公顷。
算一算1平方千米有
多少平方米?1平方千米=( )平方
米
5、认识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
(1)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相当于(
)
公顷。
(2)如果一个足球场的面积是7000平方米,那就有140个足球场面
积约1公顷。1平方千米=( )公顷
展示提升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提问补充。
1、 2平方米=( )平方分米
600平方厘米=( )平
方分米
8公顷=( )平方米 9平方分米=(
)平方厘
米
反馈测评
4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5平方千米=(
)公顷
2、练习二十 2
(1)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40
( )。
(2)上海市的面积大约是6340( )。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在测量土地面积时,常常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
公顷和平方千米,
你能说说它们的进率吗?谈谈你对它们的认识。
拓展延伸
学生自我评价
《小数的初步认识》学案(一)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学习内容
小数的认识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
7单元第 1课 时
序 时 间
教材第88-89页例1,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一第1、2题。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
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学 案
1.出示课前收集的
一些商品标价牌,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标
价牌中的数分成整数和小数两类?
2.区别整数与小数。
左边这组数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你还能举出其它整数的
例子吗?
右边这组
数它们有一个什么特点?(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像
这样的数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
小数的初步知识。
3、自学教材教材第88-89页例1。
1、认识小数 (1)小数里的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
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
()部分。你会读小数吗?
(2)试读标价牌上的小数。注意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2.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1)标价牌上的小数分别表示多少钱?
元角分
4. 5 0 ()元()角
0. 7 0
()角
0. 6 5 ()角()分
(2)火腿肠5.98元,
表示___元___角___分。牛奶0.85元,表示
___元___角___分。面包2.60元,
表示___元___角___分。读一读货
架上三种食品标价中的小数。
(3)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
4.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1)交流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少厘米?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
(2)出示米尺:把1
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数表
示是()米,还可以写成()米。
(3)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学习目标
自主预习
交流合作
想一想:为什么小数点的前面写“0”?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一位
小数?
5.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1)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还可以写成()米。
(2)3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米?18厘米呢?
(3)想一想:
0.03米、0.18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数表示什么?第
二位呢?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两位小数。
6.小组讨论。
(1)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2)点拨: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也就是3
分米)。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提问补充。
展示提升
反馈测评
1、完成课本第89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一第1题,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填在课本
上)
3、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巩固小数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在这
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你还学会了哪些知识?
小结拓展
学生自我评价
《小数的初步认识》学案(二)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比较小数大小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 7单元第2 课 时
序 时 间
教材第90页例2,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一第3-10题。
1、能运用直观比较和间接比较的方法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2、能正确地比较小数的大小。
学 案
1、上节课我们结实了一个新朋
友:小数。如:笔记本1.2元与2.1
元,你能改成几元几角吗?如果让你买,你会买哪一个?为什<
br>自主预习
么?
2、看来小数也有大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较小数的大小。
3、自学教材第90页例2。
1、跳远比赛,小刚的成绩是2.98米,小明的成绩是2.89米,
到底谁的成绩最好?帮他们排出名次。
2、小组讨论、比较。
请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填写在书上。
3、化成分米比较:
0.9米是()分米1.15米是()米()分米
0.88米是()分米1.2米是()米()分米
交流合作
4、化成厘米比较:
0.9米=()厘米1.2米=()厘米
1.15米=()厘米0.88米=()厘米
()﹥()﹥()﹥()
5、在米尺上标出小数,再比较。
()﹥()﹥()﹥()
6、小结方法:
比较小数的大小,可以先比较整数部分的
大小,从小数点左边
开始一位一位的比较;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小数<
br>部分先比较()分位,再比较()分位……一直比较出大小为止。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提问补充。
展示提升
1、看图比较各组数的大小,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2.5○1.8
0.68○0.86
2、比较三种茶叶的价格。
第一种 13.60元
第二种 8.8元
反馈测评 第三种 15.15元
()﹥()﹥()
3、小组内量出身高并以米为单位进行记录,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列。
4、教材第94
页第10题。
结合首都人均绿地面积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说说我国人均绿地面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拓展
学生自我评价
《小数的初步认识》学案(三)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 7单元第3课 时
序 时 间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教材第95-96页例3、例4及做一做。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能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学 案
1、 笔算8+6=
28+5= 37-5= 12-6= 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自主预习
2、手套2.00元,袜子1.60元,你知道这两样一共多少钱吗?
3、自学教材第95-96页例3、例4。
1.观察教材主题图.
(1)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探讨小数的加法。
(1)1个卷笔刀和1支铅笔一共要多少钱?你是怎么算的?说说你
的算法。
(2)0.6元=( )角 0.8元=( )角
( )角+(
)角=( )角=( )元( )角
(3)0.6+0.8这道式子是小数加法。小数加法怎样把两个数合并成
一个数?
交流合作 (4)比较算法:一道是小数加法题;一道是把元改写成角,把小数
加法题转化成一
道整数的加法题。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整数加法计
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
),再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
同数位上的数( ),也就是把( )对齐再相加。
(5)试笔算0.6+0.8 先将相同数位对齐,再计算。
元 角 分
0 . 6
+ 0 . 8
(6)说一说,用坚式计算0.6+0.8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
做什么?
观察思考:在小数加减法中,要使相同数位的数对齐,只要什么对
齐就行了?
3、探讨小数的减法:
(1)带橡皮的铅笔比普通铅笔贵多少元?这道题你会解决吗?应该
怎样列式?
(2)讨论、交流算法:怎样列竖式并正确计算出得数?试算一下。
(3)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元 角 分
1
. 2
- 0 . 6
(4)说说用竖式计算1.2-0.6时先做什么,再怎么做?最后做什么?
①从
小数看,十分位上的2减去6不够减,向个位退1,作10,在
十分位上加10再减,也就是(
)个0.1,减去( )个0.1。
②从人民币来看,把1元化成10角,加上原来的2角,用(
)角
减去( )角。
4.讨论并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它们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都从最低位算起,同样是“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只
是小数加减法注意了小数点(
),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
展示提升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补充指正。
(1)练习:3.6-0.5 2.1-1.2 2.8+2.1
6.4+0.9
(2)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
反馈测评
加法?
小数减法与以前所学的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
数减法?
(3)计算练习二十二第1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拓展延伸
学生自我评价
《解决问题》学案(一)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用乘法计算解决问
题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 8单元第1 课 时
序 时 间
学习内容
教材第99页例1及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三第1﹑3、4题。
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获得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经验。
3、能分析信息,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学 案
1
、以前我们已经学会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下
面有几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解决:
二(1)班学生为布置教室做纸花。每两位小朋友一小组,每
自主预习
位小朋友做3朵花,8个小组一共做了多少朵花?说一说你解决
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2、自学教材第99页例1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展示运动会开幕
式上广播操表演方阵,3个方阵,每个方阵8
行,每行有⒑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交流合作
独立观察画面,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3
个方阵一共有多少
人?应该怎么想?小组内交流意见。
3.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1)可以先求一个方阵有多少人,用( )×( )=( )(人);
再用( )×(
)=( )(人)。
(2)也可以先求3个方阵的一行有多少人,用( )×(
)=
( )(人);
再用( )×( )=( )(人)。
(3)还可以先求3个方阵有几行,用( )×( )=(
)(人);
再乘以每行的人数,用( )×( )=( )(人)。
4.比较这几种思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说一说你的见解。
展示提升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补充指正。
(1)独立解决教科书第99页“做一做”中的问题,并展示自己解决
问题的方法。
每盘鸡蛋有5行,每行有6个,共有8盘鸡蛋,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方法一:
方法二:
(2)解决练习二十三中第1题:跑道每圈400米,每天跑2圈,
反馈测评
一个星期(7天)跑多少米?
(3)每箱有24瓶啤酒,一层放4箱,可以放3层一次可运多少瓶?
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各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4)游泳池长25米,游了3个来回,一共游了多少米?
(5)联系身边的事,提出需要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并解决
问题。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联系身边的事,提出需要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并解决问
题。
拓展延伸
学生自我评价
《解决问题》学案(二)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运用除法计算解决
问题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 8单元第 2课 时
序 时 间
学习内容
教材第100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0、11题。
1、能正确地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学习目标
2、会用两步除法或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
案
1、60名同学平均分成两组,每组有多少人?
2、960个杯子,每6个装一盒,可以装多少盒?
自主预习
以上两题你是什么方法解决的?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
3、我们已经学习了运用乘法解决问题
。今天我们探讨运用除法解决
问题的方法。自学教材第100页例2。
1、观察例题图(60个人表演团体操)
(1)我知道了有60个人表演团体操,他们平均分
成了()个大圈,
每个大圈又分成了()个小圈。
(2)每个小圈的人数相等吗?
2、怎样求每个小圈里有多少人?
交流合作
(1)要求每个小圈里有多少人,可以先求
再求
(2)列式:()÷()=()(人)这一步求的是
()÷()=()(人)这一步求的是
也可以列式:()÷()=()(人)这一步求的是
()÷()=()(人)这一步求的是
(3)你还有别的方法吗?说说你的方法。
3、有960个杯子,6个装一盒,8个装一箱,能装多少箱?
(1)
从图上你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 要求能装多少箱,你是怎么想的?
(3)
你会用多种方法解决吗?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方法一:
综合算式:
方法二:
综合算式: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补充指正。
1、9600千克货物,两辆车4次能运完,平均每辆车每次运多少千克?
方法一:()÷()=()(千克)先求
()÷()=()(千克)再求
方法二:()÷()=()(千克)先求
()÷()=()(千克)再求
2、啄木
鸟每天能吃645只害虫,青蛙8天才吃608只害虫,啄木
鸟比青蛙每天多吃多少只害虫?
①()÷()=()(只)()÷()=()(只)
答:啄木鸟比青蛙每天多吃害虫()只。
②()÷()=()(只)()÷()=()(只)
答:啄木鸟比青蛙每天多吃害虫()只
③说说你是先算什么的?每一步式子求出的是什么?
1、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用连除的方法解决问题,你学会了什么?和
同学说一说。
2、用连除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算法,如果没有特别
拓展延伸
要求,我们在解题时只要用其中的一种方法解决就可以了。
展示提升
反馈测评
学生自我评价
《设计校园》学案(一)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学习内容
设计校园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8单元第
3课 时
序 时 间
教材第106-107页。
1.认识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
2.能通过自主调查、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会设计自己
学习目标
喜欢的校园。
3.会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能解决问题。
学
案
1、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什么方位?后面、左面、右面呢?
自主预习
2、说说本校校园里八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如果把它画在纸上
一般按什么方向来画?(上北下南、左
西右东)
3、自学教材第106-107页中设计方法几步骤。
1、展示校园平面示意图,说说校园的各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或教
学设施。
(1)这个校园设计得漂亮吗?合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2)如果能在设计漂亮、合理的学校里面学习,你们会有什么感想
呢?
(3)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校园呢?
交流合作
2、了解自己的校园。
(1)说说你调查的本校有哪些基本设施。
(2)说说学校有什么建筑,各在什么地方?(用
学过的东、西、南、
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叙述。)
3、谈一谈自己对本校
校园现状的看法。说说本校还有哪些地方需要
改进的?必须添置哪些设备等。
4、出示本校的校园示意图,讨论:
(1)应该在什么地方添置什么设备?
(2)绿化上面你有什么见解?
(3)操场的大小或形状如何?
(4)你还有哪些设想?
5、利用手中的画笔来设计自己的校园。(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
动
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1)先用白纸画出各种设施的位置、数量的平面图。
(2)将泡沫制作的设施模型粘贴在适当的位置。
(3)用彩笔装饰校园环境。
(4)用小纸条贴上各种设施名称。
1、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及时补充。
2、每个小组各派一名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校园示意图。(利用学过
展示提升
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描述。)
3、展示每个人的设计图,参观交流。
无
反馈测评
1、通过这节活动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2、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跟数学有关,如
设计校园。只要我们细心观
察,认真思考,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认真分析,一定能找到解决
拓展
延伸
问题的好方法,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
出自己满意的校园。
学生自我评价
《数学广角》学案(一)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重复现象—集合思
想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 9单元第1 课 时
序 时 间
学习内容 教材第108页例1及“做一做”和练习二十四第1、2题。
1、知道生活中有重复的现象,能分清哪些是重复的。
学习目标
2、会计算出事物的数量。
3、能运用集合圈来表示重复现象,分清类别。
学
案
1、同学们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美术,有
的两样都喜欢,老师想进
一步了解你们,现在让我们对其中的一
个小组进行调查,
2、(指定小组)分别在“音乐”和“美术”下面签上名字,两者
自主预习
都喜欢,两边都签。
3、统计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人数。
这个小组没有这么多人呀?问题出在哪儿呢?
4、自学教材第108页例1。
1、观察教材中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学生名单。
(1)你发现了什么?
参加语文小组的有( )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 )人,参加语
交流合作
文和数学小组一共有( )人。
(2)统计过程中有学生既参加语文又参加数学,是重复的,这几个
人是( )、(
)、( )。
(3)在计算总人数时,这三个人怎么办?
展示提升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再把两个圈进行合并。
(2)说一说两个圆圈各表示什么?中间表示的是什么?
(3)语文组有8人,数学组有9人,怎样列式求出两个小组共有多
少人?
8 +
9 -( )=( )(人)
说一说为什么要减去这几个人?
3、昨天进的
货有:铅笔、钢笔、练习本、笔盒、彩笔;今天进的货
有:铅笔、钢笔、练习本、三角板、剪刀。
(1)哪些是重复的?
(2)两天一共进了几种货?
(3)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4)将昨天和今天进货的重复部份用横线表示出来。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补充。
反馈测评
1、课本第110页第1题:一共来了10种小动物,有( )种动物会
游泳,有(
)种动物会飞。这里面有( )种动物既会游泳也
会飞。
2、你会将图补充完整吗?试着做一做。
3、中间的圆圈表示什么?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小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今天所学知识来解决。
拓展延伸
学生自我评价
《数学广角》学案(二)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实物代换—等量代
换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 9单元第 2课 时
序 时 间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教材第109页例2及“做一做”和练习二十四第3、4题。
理解等量代换的意义,能根据实物代换,计算物体的数量。
学 案
1、课件出示(小朋友玩跷跷板的场景图)。当跷跷板平衡了,你们
自主预习
认为这两个小朋友谁轻谁重?
(点评:天平平衡和跷跷板平衡,说明两边物体的重量相等。)
2、自学教材第109页例2。
1、水果园里“体重”大比拼:(播放课件)
(1)我们先来看看西瓜有多重?( )千克,你是怎么知道的?
(2)4个苹果妹妹进场,假设每个苹果同样重。天平又平衡了,这又
说明什么?
(3)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方案。
(1)几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呢?在小组内摆学具,合作解决这
交流合作
个问题。
(2)说一说一共是几个?
(3)你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
分析:一个西瓜4千克(等于4个砝码), 1千克(1个砝码)等
于4个苹果,
我们用替换的方法,把一个1千克(1个砝码)换成( )个苹果。
西瓜重4千克(4个砝码),总共要换( )次,因此是( )个。
(4)1个西瓜=4千克4个苹果=1千克 1个西瓜=( )千克
分析:一个西瓜和4千克砝码同样重,而4个苹果和1千克砝
码同样重,
所以4千克砝码就有4个( ), 4×( )=( )(个)。
3、进一步体会等量代换方法。
(1)1个波萝的“体重”等于2个苹果。一个西瓜与几个波萝一样重
呢?
(2)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就可以换( )个波萝。
(3)
2个苹果换一个波萝,16个苹果里面有( )个2,16÷2=( )
(个),
所以1个西瓜和( )个波萝一样重。
点拨:不同数量的两种物体在某一方面是相等的,那么在这一方面就
能互相代换。
展示提升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交流补充。
1、完成第109页“做一做”, 说说是怎么思考的。
2只羊=1头猪
4头猪=1头牛 2头牛=( )只羊
(1) 先要知道2头牛和(
)头猪同样重。
(2) 再利用猪和羊的关系进行替换,最后求结果。
2、完成练习二十四第3题:6根胡萝卜换2个大萝卜,9个大萝卜换
反馈测评
3棵大白菜,6棵大白菜换多少根胡萝卜?
3、完成练习二十四第4题:
2只鸭=1只鹅 4只鸡=2只鹅,1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些?
4、完成练习二十四第5题。
(1)△+□=240 △=□+□+□△=(
) □=( )
(2)○+□=91 △+□=63 △+○=46
○=( ) △=( ) □=( )
1、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还学会了哪些知识?
拓展延伸
学生自我评价
《总复习》学案(一)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学习内容
位置与方向
课
型
新授
课
案
序
第 10单元第
1
课时
时
间
教材第112页第1题。
1、能说清八个方位,会熟练、准确运用方位词说明路线。
学习目标
2、知道位置与方向相对性的特点。培养初步的分析能力。
3、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 案
1、整理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
1、在本册的位置与方向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2、在画平面图时,怎样表示八个方向?
自主预习
在我们教室里,你能指出这八个方向吗?再说说每个方向都有
什么摆设?
3、说说你的八个方向中,每个方向对应的是哪个同学?
4、完成教材第112页第1题。
1、讨论并总结:确定八个方向的简便方法。
2、做一做P112页1题,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1)社区示意图中小清家的周围有什么?分别在小清家的什么
方向?
交流合作
(2)她从家到健身园可以怎么走?
(3)小清到其他场所该怎样走?
(4)你还能说出哪些与位置和方向有关的问题?
3、你还有哪些与位置和方向有关的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小组
共同解答。
4、你会正确判断、描述物体的位置与方向吗?
5、你知道这几个方向的相对位置各是什么?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交流补充。
展示提升
1、根据所学习的位置与方向的知识,画出自己家所在社区的示意
图。
说一说自己家四周都有些什么?
反馈测评
2、描述自己从家出发的上学路线。
1、位置与方向同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我们
要知道八个方位词
的意义和相对性,正确判断、描述物体的位置与方向。
2、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拓展延伸
学生自我评价
《总复习》学案(一)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学习内容
统计
课
型
新授
课
案
序
第
10单元第2
课时
时
间
教材第113页第5题,练习二十五第5题。
1、回顾简单的数据分析和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统计知识的意义。
学习目标
2、
分清已学统计图、表的特点。并能绘制条形统计图,能对统
计图和表中的数据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整理
。
3、能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提出一些问题,并解答一些问题。
学
案
1、整理统计相关知识。
自主预习
1、
说一说在本册统计中,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2、我知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情况。
2、完成教材第113页第5题。
1、
介绍学过的几种统计图。
2、 说说统计图的作用。
3、
做一做P113页5题,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教师再小结。
交流合作
(1)观察统计图,说一说:统计图统计的内容是什么?
(2)横栏和竖栏分别表示什么?
(3)你从统计图中知道哪些信息?
(4)观察这个地区10年沙尘天气情况,你有什么感想?
(5)计算平均每年的沙尘天数。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交流补充。
展示提升
练习二十五第5题:
反馈测评 (1)完成统计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这个城市7年中,平均每年人均消费粮食多少千克?
1、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和求平均数,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问题,了
解很多信息,对我们生活有帮助。
拓展延伸
2、你还学会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我评价
《总复习》学案(三)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
名:
课
题
学习内容
课
型
新授
课
案
序
第10 单元第3
课时
时
间
面积
教材第114页第7、8题、思考题,练习二十五第8、9题。
1、熟悉面积的意义,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学习目标
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
周长和面积的关系。
学
案
一、复习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和单位。
1、一张大照片,(1)要制作镜框,在数学上就是求它的什么?
(2)配上的这块玻璃的大小,在数学上指什么?
2、复习周长与面积:
(1)什么叫周长?封闭图形()的长度,是它的周长。计量平面图
自主预习
形的周长要用哪些单位? 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 )、
( )、( )、(
)。
(2)什么叫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 ),就是它们的
面积。
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 )、( )、( )、
( )、( )。
交流合作
一、复习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和单位。
1、出示大照片,
(1)要制作镜框,在数学上就是求它的什么?
(2)配上的这块玻璃的大小,在数学上指什么?
今天我们就是要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复习周长与面积:
(1)什么叫周长?封闭图形()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计量平面图形的周长要用哪些单位?
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 )、( )、(
)、( )。
(2)什么叫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
),就是它
们的面积。
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 )、( )、(
)、
( )、( )。
展示提升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交流补充,教师及时点拨。
1、巩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1)教室的黑板长大约是 ( )
米,宽大约是( ) 米,
围在黑板外边的一圈金属条大约长多少米?
(2)一张长方形餐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上
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有多大?
(3)小芳的房间有一个边长15分米的正方形窗户,妈妈想
反馈测评
给它装上窗帘,至少需要多少窗帘布?
(4)一张边长8分米的方桌,用铝合金条包桌沿,需要多少
铝合金条?
读一读,想一想,哪些题目是求面积的?哪些题目是求周长的?
2、练习二十五第8题,求出菜地的面积和周长。
3、练习二十五第9题,求出1平方米的阔叶林每天能制造氧气多
少克?
4、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应该怎样剪?
1、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2、生活体验。
(1)在我们生活中,你觉得还有哪些问题也是求周长的?
拓展延伸 (2)哪些问题是求表面积的?
学生自我评价
《总复习》学案(四)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小数的初步认识
课
型
新授课
案
序
第10 单元第4 课时 时间
学
习
教材第15页第9、10题,练习二十五第10-12题。
内
容
学
习
目
标
1.复习小数的含义,以及不超
过两位的小数的读、写。会进行分母是10、100的分数与小
互化。复习各数化成小数。
2.会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会准确计算小数的小减法,解决些相关应用题。
学 案
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小数部分的知识,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回忆本单元学习了哪
几方面内容
自
主
预
习
1、小数的意义与读写法
(1)说出一个小数,举例说明:各部分名称,读法;并转化成分数。
1、小数意义读写法:
2、小数的大小比较:
3、小数的加减法:
点拨:读法中小数部分是几就读几,一
位一位地念出来,有几个零都要读出来。把小数写
时注意是否有单位,不要丢掉单位。
交
(2)互换:
流
合 13 7
作
———— 0.8 0.07
100 100
(3)改写成以元为单位:5元3分、7分、8角、10元5角
(4)改写成以米为单位:5分米、39厘米、42分米、109厘米
2、小数大小比较
(1)出示一组数:0.98、0.89、0.098、0.089、0.908,按照由小到大排列。
(2)说清比较大小的方法,数多时可以纵向排队比。
(3)说说你是怎么比较小数的大小的。
3、小数加减法
(1)出示一组题
,试着笔算,介绍你的成功经验。
3.5+7.5 10.62.91
9.21+2.79 9-6.
(2)总结竖式、笔算时的方法。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交流补充,教师及时点拨。
展
示
提
升
1、比较大小: 0.12( )0.08
6.7( )6.9 0.03( )0.3
反
2、计算:1.4 - 0.8
7.8 + 0.5 3.8 – 1.9 6+0.6 5.3 – 1.7 4.6
+ 2
馈
测
评
1、通过小数单元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2、你在生活中遇见过哪些有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你是怎么解决的?
拓
展
延
伸
学生自我评价
《总复习》学案(五)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学习内容
计算
课
型
新授
课
案
序
第 10单元第5
课时
时
间
教材第112-113页第2-4题,练习二十五第1-4题。
1、知道一位数整除多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学习目标
2、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正确运用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4、联系生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 案
1、 口答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你学会了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
验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你学会了些是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怎
样验算?
2、 口算;说一说你是怎么口算的?
60×20
24×10 23×20 40×90
96÷4
213÷3 189÷9 420÷7
3、
估算;说说你的估算方法。
79×30 14×39
35×19 61×80
79÷4
16÷5 83÷9 430÷7
自主预习
1、除法计算单元,你懂得了哪些知识?各举一个例子:
口算除法:
除
估算除法:
数
是
笔算除法:
一
位
数
的
除
法
除法的验算:
2、乘法计算单元,你懂得了哪些知识?各举一个例子:
口算乘法:
两
估算乘法:
位
数
笔算乘法:
乘
(不进位)
两
位
数
笔算乘法:
(进位)
交流合作
展示提升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交流补充,教师及时点拨。
巩固练习
1、完成答题卡(一):在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19 < 600 69 × ( )< 5600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2题。
商大于
50
商小于
50
积大于
5000
积小于
5000
528÷3 414÷9 64×82 37×75
504÷8 228÷6 45×92
74×79
反馈测评
3、做一做总复习第2题和第4题,说说怎样想的?
4、完成总复习第3题,说说你是怎么口算的:
30×50
80×60 20×90 60×30
14×50 11×80 80×30 20×13
1、你认为怎样计算乘法和除法才会不出错误。
拓展延伸
2、你还学会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我评价
《总复习》学案(六)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学习内容
年月日
课
型
新授
课
案
序
第
10单元第6
课时
时
间
教材第114页第6题、练习二十五第6、7题。
1、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2、复习年月日相关的知识,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会计算经
过的时间。
3、明确时间的重要性,增强时间观念。
学 案
整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
1、我们认识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学了24时计时法,你学
会了哪些知识?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归纳:
年
月
12个月 平年365天 闰年366天
大月:( )( )( )(
)( )( )( )31天
小月:( )( )( )( ) 30天
二月:平年( )天 闰年( )天
日
时
分
秒
1日=( )时
1时=( )分
1分=( )秒
自主预习
3、做一做P114页第6题,说说怎样想的?
(1)、3年=( )个月 24个月=( )年
(2)、
7月有( )天 15时是下午( )时
(3)、
展览馆每天的开放时间是从8:30到16:30,一天共开
放( )小时。
1、说一说时间单位的知识。
2、议一议有关时间知识的要点。
交流合作
3、你知道什么是24时计时法吗?介绍一下你的学习经验。
4、你会计算起止时间和经过的时间吗?怎么算?
小组抢答:
1、一年中哪些月份是大月?小月?你会用什么方法记忆?
展示提升
2、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闰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普通计时法?什么是24时计时法?各有什么特点?举例
说说。
1、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五第6 题:
小华每天早上7时30分到校,11时50分放学回家。
下午2时到
校,16时放学回家。他全天在校多长时间?
(1)先求上午在校时间:
(2)再求下午在校时间:
反馈测评
(3)最后算出全天在校时间:
2、出示钟面:
(1)现在是几时几分?
(2)17:00开往长沙的火车现在开始检票了,还有多少分钟开车?
(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4)如果你耽误了时间,会怎样?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
1、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把握时间,时时处处珍惜时间
,做时间
的主人,合理利用时间安排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拓展延伸
学生自我评价
《总复习》学案(七)
学校: 龙孔镇中心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石晓蓉 学生姓名:
课
题
解决问题
课
型
新授
课
案 第10单元第7 课 时
序 时 间
学习内容 教材第115页第11、12题,练习二十五第13-16题。
1、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了解数学在日常活动中的简单应用,提高学
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
2、复习行程问题,周长,面积,统计,乘除法等知识,会运用数学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学
案
今天,我们一起到小丸子的智慧游乐场游玩。当中会遇到一些问题,
我们就用学
过我们的数学知识一起去解决这些问题!
提出活动要求
:每遇到一个问题,先想一想怎么解决,再想一想用
自主预习
到什么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
自学下面内容后再交流。
(一)问题一: 汽车在学校等待出发。
1、我们上午 8 时坐车从学校出发,汽车每分钟走 900 米, 8 时 30
分就能到游乐场门口了。学校到游乐场有多远呢?
2、汇报交流。
(1)
汽车走了多长时间?
(2)算出汽车走了多远?900×( )=27000(米)
27000米=( )
千米
答:学校到游乐场有( )千米。
交流合作
(3)这道题我们运用了什么知识呢?
路程=( )×( )
点拨:已知时间,路程和时间3个中的两个量就能求第三个量,这类
问题我们称为行程问题。
(二)问题二: 智慧游乐场售票处。
1、出示:2位老师和我们全班24名同学一起游玩,怎样买票更省钱?
需要多少钱?
门票:(成人每人18元。学生每人15元。团体:10人以上每人12
元。
)
2、汇报交流。
方案一:分开买: 2×( )+24×( )
=
=(元)
方案二:买团体票
(+)×12 (
)×12+( )×12
=×12 =+
=(元) =(元)
( )元<(
)元
答:买( )票省钱,需要( )元。
点拨:团体票每张的价格都比成人票和学生票便宜,所以更省钱。
你知道这道题主要运用了什么知识?
运用了( )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问题三:
1、出示:游乐场平面图。
接下去准备坐船游湖,我们师生共有26人,至少需要租几条船?
我们师生玩1小时共需要多少钱?
价目表: 游船: 每船40元1小时 。限坐4人
2、汇报交流:
26÷( )=( )(条)……2(人)
( )+1=(
)(条) 为什么要多租一条船?
这道题运用了什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运用了(
)法解决问题。
(四)问题四: 智慧游乐场餐厅。
出示:
主食:海鲜面,扬州炒饭,咖喱鸡饭
饮料:橙汁,椰奶,汽水
1、
题目:每位同学可选一份主食和一份饮料,共有哪些选择?
2、题目: 怎么统计我们的选择?。
小组统计。 画出统计图或统计表。
(五)问题五:
从
8 时 30 分开始,同学们在游乐场里游玩了 5
小时后,就坐车回
学校。应通知家长几时几分到学校接孩子?
(1)我会算:
(2)我会判断: 5小时( ) 30分钟( ) 8时30分( )
13时30分( ) 14时( )14时以后( )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交流补充,教师及时点拨。
展示提升
1 、练习二十五第13题。
2 、练习二十五第14题.
反馈测评
3、练习二十五第15题
.
4、练习二十五第16题.
1、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学会了什么?
2、生活中还有很多实际问题可以用我们的数学知识解决,只要平时多
留意,你就会
有更多的发现。
拓展延伸
学生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