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师用书)
父亲节是什么时候-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三年级上册说明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
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
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
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
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
因
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
的继
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
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
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
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
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
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
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
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
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
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
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
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
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
生初步学习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
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
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
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
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
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
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
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
究活动或
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
悦,培
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
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
br>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
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
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
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
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
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
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
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
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
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
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课时安排学》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
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
教材的编者为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
学安排了61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
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
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测量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及作用。
本单元的内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
单元内容结构如下:
具体内容安排见下表:
例题
例1
例2
例3
例4
例5
例6
例7
内容
测量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时引入
毫米,发现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与1毫米厚度的实物作比照,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在测量课桌的长度时引入分米,发现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千米,明确千米与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通过实际测量、走一走等活动感受1千米的长度,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
围绕能否同时过桥的问题,认识质量单位吨,同时明确吨与千克的关系
。通过讨论1吨有多重,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
学生对长度单位“厘
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
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
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
单位会有一个比
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
仅是学生今后
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2.教材编写特点
(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
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质量单位中的千克与克,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
的知识和方
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的已有经验是比较丰富的。教材的编写充分考
虑到这一
点,将它作为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比如,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
有厘米
的认识作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所以,教材在
这里
让学生估、测、议,进而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识。另外,这一单元中经常出现的课堂、操场、校园等,都
是
学生熟悉的环境,很容易打开学生的话题。
(2)合理安排活动内容,为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提供便利。
本单元的内容是“测量”,无论是分开的“测”或“量”,还是连在一起的“测量”,都预示着强烈的活
动
性,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活动的教学不能称其为测量的教学。基于这种考虑,教材的编排中安排了许多
活动,
可以说本单元的内容是以活动展开的,其目的就是为教师安排学生的活动提供便利。比如,毫米的
认识中测
量课本,分米的认识中的测量书桌,以及通过具体的活动感受1千米等等。
(3)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无论是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还
是质量单位吨,许多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教材在编排时考
虑到了这一点,在许多内容的编排中,
将所学的概念设计在学生熟悉的或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发现、探
究、体验。比如,在吨的认识中,创
设动物过桥的情境,提出的问题是“能同时过桥吗?”,将“限重1吨”
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以确定情
境的主题。
(4)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生活中,在测
量长度或质量时,有时往往不需要得到精确的结果,即使需要精确的结果,也要先做一个
恰当的判断,以
确定所使用的测量工具。从这方面考虑,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长度和
质量观念是合
理估测的前提。教材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并力求将1毫米、1分米、1千米及1吨与
生活中的
事例建立联系,形成表象。比如,“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
米,2圈半正好1千米。”以及安排“在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看看有多远。10个100米就是
1
千米。”等等。这些内容的安排为解决诸如“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等问题奠定了基础。
练习中,
还安排了“先估计,再测量”的训练,以便逐步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建议 <
br>1.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
br>经验出发,灵活选用教材提供的资源,采用演示主题图(如,公路及路标、动物过桥图等)、组织学生的测
量
活动(如,量课本、书桌等)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过程
中学
生的参与度、促进师生互动提供条件。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认识并理解测量的有关知识,同
时形成
适合自己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逐步提高。当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提供的
情境进行
整体观察,注意提供的情境应该主题明确,当学生的讨论远离主题时,应该进行恰当的引导。
2.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测量”这部分内容的实践性比较强,需要学
生在操作中充分的感知,并逐步达到完善。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该建立在操作的基础之上。如,教
学
例1(毫米的认识),教材安排了学生用尺子测量课本的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测量中发现课本的宽
、厚不
能用整厘米表示,从而引出“毫米”,感受毫米产生的意义,再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明白厘米与毫
米的关系。
在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时,教师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提出活动的要求,教师应该参与到学生的
活动中,对于
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引导,对活动的结果要进行适当的评价。注意自主学习与
合作交流相结合,
动手操作与认真思考相结合。
3.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
观念和质量观念。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
重要内容,也是解决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的基础,应该作为检验本单元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帮助学生
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
米的长度观念以及1吨的质量观念时,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外,同时还
要多举一些当地学生熟
悉的例子加以对比。比如,医疗保险卡、电话磁卡、储蓄卡厚度大约是1毫米等等,
也可以让学生从一沓
纸(或作业本)中量出1毫米,数一数有几张。让学生用作业本摞出1分米的高度,数
一数有多少本,等
等。对于大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感受,可将实际感受与发挥学生的想像力结合起来,
比如,可以量出
100米,通过走一走感受100米的长度,让学生想像出10个100米就是1千米。
4.重视培养
学生的估测能力。估测在生活中用得很多,也是用“测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体现。
为此教材作
了一些安排,如,让学生先估计课本的长、宽和厚以及常用物品的长(宽),再测量验证。再比如,
让学
生说一说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在练习中设计三个不同路程的出游情境,提出“他们该
怎
样去?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的问题。教师要培养学生自觉地对常用物体进行估测的意识,在教
学中,可以采用先估测,后测量验证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5.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部
分内容一方面操作性很强,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间的相互启发,所以可以多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需
要注意的是,要合理安排动静的时间,小组讨论、交流要建立在个人独立思考
的基础之上,安排的教学活
动要给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时间,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价值。
6.本单元内容可以用7课时进行教学。
毫米、分米的认识
1.例1。
通过学生的估计、测量、讨论交流等活
动,使学生:
(1)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知道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
行简单的换算。
(3)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时,应注意下面几点:
(1)出示例1情境图后,教师可以提
问:“图中的小朋
友在干什么?”“你们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吗?”
(2)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让学生分别估计一
下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每小组可
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记录下来。
(3)要
知道估计的结果是否准确,需要进行验证,引导学生分别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学生测量时,
教师可以
问:“遇到什么问题了吗?互相交流一下”,从而引出毫米以及毫米与厘米的进率。
(4)学生掌握了
毫米及毫米与厘米的进率后,要让学生重点掌握1毫米的长度观念,可以给学生介绍1
分硬币的厚度约是
1毫米,但考虑到1分硬币在市场上的流通日易减少,可以多举一些其他例子,如,电话
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也可以让学生从一沓纸(或作业本上的纸)中量出1毫米,数一数有几张。最
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用毫米作单位的事物,如,自动铅笔的笔芯、降雨量等等。
(5)“做一做”中的题,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并交流一下想法。
2.例2(见下页图)。
通过学生的估计、测量、讨论交流等
活动,使学生:
(1)知道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了解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间
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会选择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时,应注意下面几点:
(1)用学生尺测量课桌的长,有许多的方法,可以用尺子的最大
刻度(比如,15厘米、18厘米)为一
段连续量,这样量的次数少,但计算比较麻烦;也可以10厘米
为一段连续量,这样量的次数多,计算比较简
单;当然还有其他方法。这些方法各有所长,教师都应该给
予肯定,不要限定其中一种。因为展示、交流学
生各种不同的测量方法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2)针对学生中的10厘米为一段连续测量的方法,教师可以提出:“10厘米的这一段,可以用一个比<
br>厘米较大的单位来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由此引入分米。
(3)通过测量、交流及引导,
学生找出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应该不成问题,应该把机会留给学生,
教师可以提出:“你们能发现
分米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吗?”
(4)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学生在学习
了厘米之后,对10厘米的长度有一定的印象,这样
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教学中
,可以放手让学生比划1分米的长度,相互之间进行验
证,并举出生活中长(宽、厚)是1分米的物品,
以此加强学生对1分米的长度的认识。
(5)“做一做”中安排了量课桌的宽,是对学生选择用分米作
单位测量效果的检验,学生可以用长尺(如
米尺),也可以用学生尺1分米、1分米的测量,不够1分米
,再量出有多少厘米,还可以以厘米为单位进行
测量,结果用几分米几厘米的形式来表示。
3
.关于练习一中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第1题,一是考查学生的长度观念,二是考查学生用毫米作单
位
的测量水平。在做此题时,先让学生估测,不要急于用尺子测量。学生在判断是否是正方形时,存在竖着
看和横着看的差别,可以采用转动课本的方法反复对比。判断后,再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
第3题,含
有两项内容,一项是估计常见物品的长(或宽),另一项是用尺子进行测量。完成后,要让学
生对估计的
结果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让学生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及时矫正,提高自己的估测能
力。 <
br>第4题,是有关长度单位换算的习题,教学中教师可以补充毫米与厘米的长度单位换算的练习,如,3厘米-6毫米=( )厘米( )毫米等。
第5题,包含两项内容,一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二是对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进行估测,前两道题答案
惟一,分别填“分米”和“米”,后两道题的答案可
以不同。
第6题,将2米长的木料截成同样长的四段,要算2÷4,学生不会计算,需
将2米换算成20分米,再计
算。
第7题,属于小调查,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毫米在实际生活中
的应用,如果完成此题有困难,可以改换其
他调查内容。
千米的认识
1
.例3(见下页图)。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
了主题。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时,应注意下面几点:
(1)出示例3的情境。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类似图中的
情境你见过吗?说一说图中主要说了些
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出:“到叶镇还有21千米”、“到灵山还
有23千米”,也有的学生会说出:“小汽
车1小时可以行80千米”等等,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并由
此引出千米。
(2)引出千米后,还要让学生说一说对千米的感受,如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3)出示运动场跑道上学生的活动情
境,将1千米与学生的经验建立起联系,增
强学生对
1千米的感受。如果学生没有接触
过400米1圈的标准跑道,也可以结合本校
操场的跑道,如
200米1圈的跑道,5圈就
是1千米。
2.例4及相应的“做一做”。这部分
内容
是以量一量、走一走、估一估的活动形
式呈现的,借助学生的活动经验,增强学生
对1千米直线
距离的感受。
教学这部分内容,应注意下面几点:
(1)可以在操场的跑道上,或在学校<
br>的其他地方量出100米的直线距离。测量时,应该先确定起点并选定一条直线,然后用卷尺(或其他测量
工
具)量出100米,在50米及终点处各设立一个明显标志。
(2)让学生先看一看50米
的直线距离,再看一看100米的直线距离,然后想像一下2个100米有多远,
3个100米有多远,
……10个100米有多远。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走100米的活动。要求小组长具体负责,
每组要有指定的记录员。活动内容
是:①用平时的步幅,走完100米,确定走的步数。用平时的速度,
确定走100米需要的时间。学生可以以
平时的速度走到100米处,边走边数出自己走的步数。②提醒
学生这不是比赛,如果比平时走得快(或慢),
走的步幅比平时大(或小)都会影响对1千米有多远的推
想。③让学生根据走100米的感受(用的时间和对
距离的直接经验)推想出1千米大约有多远。 (4)组织学生完成做一做。到校门口,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估)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大约是
p>
1千米?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走1千米的活动,感受1千米的距离
。
3.例5及“做一做”。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接触了千米,并明确了千米与米的进率,初步建立了1
千米
的长度观念,这里学习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时,应注意下面几点:
(1)出示例5后,可以放手让学生先独立填写,然后让学生在组内互相说说是怎样想的。
(
2)组织反馈,并在全班交流填写的思路,学生的思路可能有多种,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当
然
,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当中。
(3)做一做中安排的内容是在数轴上填写合适的数,涉及到千米和米的换算。
4.关于练习二中习题的说明和建议。
第1题,是关于物体运动速度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对
常见物体运行速度有一定的认识。可以先让学生
独立完成,然后再进行反馈。
第2题,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千
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
4题,安排了三组情境(见下图),分
别提供了3千米、1200千米和30千米3个不
同的出
行路程,应该先让学生认真看图,然
后在小组内交流,可以有多种答案。比如,
去植物园可以步
行,也可以坐车去。对应不
同的出行方式,需要的时间也是不同的。不
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
注意引导学生参与
到讨论中来。
第5题,可以有不同的路线。例如,可
以从邮局出发
途经学校、医院最后到体育场
(公园)是1千米。也可能有的学生会说,
学校到邮局不到250
米,差不多有200米,
所以从学校途经邮局、少年宫到体育场(公
园)也是1千米。教学中,
不要仅仅关注结
果,要多给学生说理的机会。
第6
*
题,由于学生还没有学
习时间的计
算,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知道从8时
到12时是4小时(如数钟面刻度、用减
法计
算等)。在解决问题时,由于学生还没有接触过80×4、308÷4等式题,可以用加、减法进行
计算。如果有的
学生会计算80×4,也是应该鼓励的。
吨的认识
1.
例6(见下页图)。这部分教材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故事,引出关于吨的话题。然后,围绕“能同
时过桥吗?”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展现学生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在具体的问题中,明确1 吨=1000
千克,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时,应注意下面几点:
(1)以故 事引入,出示情境图:“熊老弟、牛大哥等一同来到了一座小桥边……”,要求学生看着情境
图,教师说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是图
中描写的。”让学生看图说故事。
(2)在学生说故事的时候, 注意从
“限重1吨”“1吨有多重?”的讨论
中,引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1
吨=1000千克”,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
的主动性。
(3)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 br>吗?”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
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
400+300+500+100=1300(千克)
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
1吨重,从而得出结论。
(4)接着建议 教师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它们可以怎样过桥?”可以一个过去后,另一个再过,也可以
一次过两个,还 可以……通过学生相互间的交流、补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现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5)教师或师生一起将故事收尾。
(6)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共同说说生活中1 吨重的物品,书中提供了几例,可以说“如果每
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就是1吨。 ”也可以说“两头牛大约重1吨。”还可以说“两匹马
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更应该让学生 说出生活中的实例。
2.例7。教学质量单位吨和千克间的换算,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可以先 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
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说理、说方法。
3.第12页“做一做”。是 配合例6和例7的两道习题,一题是学了质量单位“吨”以后,让学生说一
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 哪些,另一题是在解决问题中,运用吨与千克的换算知识。
4.关于练习三中习题的说明与建议。 < br>第1题,是一组连线题,通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感受。可以采用先独立连线,再交流的方法进行。
第3题,答案不惟一。只要每辆车装的机器不超过2000千克也就是2吨就 可以。由于学生考虑的角度不
同,所以装车的方法也就不同,可以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第 4题,是运用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通过学生对自己家中每月用水的了解以及从哪些方面
考虑 能节约1吨的用水量,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可以采用课前调查了解,课内合作解决的方式,也可以采
用 课下同学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
5.关于“生活中的数学”。教材在本单元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学”, 可以作为对本单元内容的整理。应
该组织学生说一说测量在生活中的运用,不仅说书上的
例子,还应该再举出一些其他的例子。
参考教案 课题: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的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医疗保险卡、学生尺及文具;例1的情景图、制作的量课本长、宽、厚的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
教学过程:
一、学习毫米产生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
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
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吗?”
(2)采
用小组(建议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
参与,可
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
姓名
长
估计
测量
宽
估计
测量
厚
估计
测量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
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
果板书
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
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
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
)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各小组分别汇报本小组测量的结果,在汇报时,
让学
生用不同的方法叙述测量的结果,由于课本的宽和厚不是整厘米,学生在表述时,会涉及到“厘米的刻
度
之间的小格”,也有的学生可能说到“毫米”,比如,“我量出的宽不到15厘米,还差两小格。”“数学
书的厚不到1厘米,只有6小格。”……教师用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边演示测量课本长、宽和厚的方法边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议,并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表<
/p>
示”。并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学习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教师
提出问题:“从学生尺中,你能发现毫米与其他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吗?”。在学生认真观察学生尺
并独立
思考后,让学生回答问题。从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让学生多说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如
可
以从尺子上的刻度0到刻度1说明,也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2到刻度3来说明……随后教师将学生总结的
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板书在黑板上。
三、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让学生在尺子上观察1毫米的长度,在组内互相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
2.教师提出问
题:“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的东西。”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
教师分别出示
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说明:“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3.要求学生
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
毫米,然后
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4.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5.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自动笔的笔芯、降雨量等等)。
四、师生共同小结
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米=10毫米
;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
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五、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1题。安排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时要求学生先估测,后判断,再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
2.练习一第2题。要求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
3.练习一第3题。先让学生估计实物的长(
或宽),再用尺子进行测量。完成后,让学生对估计和测量
的结果进行对比。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个
部分:加法、减法和加、减法的验算。根据《标准》的要求,笔算加、减法限
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因
此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的加、减法。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
减法(一)”的基础上教
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
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
根据《标准》提出的要
求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应用问题与计算有机结合,本单元
三个部分的教学改变了过
去单纯出计算式题教学的形式,都是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
并注意在练习中安排
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以加强计算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
系,增强学生的应
用意识。
根据《标准》提出的“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要求,加、减法的教学均按照先估算,
再计算的
顺序安排,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并结合部分例题,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
教材编写努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加、减法计算法则
不
作全面呈现,仅在重点和关键处进行提示和引导,以促进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自
主探索;根据教学内
容,教材中安排有讨论交流的要求或画面,例如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均是以讨论的形
式呈现的,以体现合作
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计算教学练习比较枯燥的问题,练习的
安排除了加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外,努力做到形式多样,并
设计了一些思考题和开放题,以提高学习的兴
趣。
教学建议
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计算往往是与应用紧密结合的,是
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教学
中应注意从实际问题中引出计算,并通过计算去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在学习计
算之前都提供了相应的生活实
例和背景,教师可利用教材提供的背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习计算
方法。也可以选用学生身边熟悉
的事例,从中引出数学问题,进行计算解答。
2.运用“迁移
”的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迁移”是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在
数学教学中,运
用迁移,使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是经常采用的
有效方法。在
本单元教学前学生已经学过了用竖式计算加、减法,基本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在此基
础上,本单
元教学可采用尝试、讨论等方式学习新的内容,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又可体现学生学习的
自主性。
3.注意加强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在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教材都安排了“先估计一下”
的教学环节,教师要重视这一环节,不能因为估算内容在考试中难以体现而不教或一带而过。要充分认识
估
算的作用,它是体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练习中,也应注意提出估算的要求,培养学
生的
估算习惯和意识。
4.恰当、适时地运用合作学习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是《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适时地运用这些学习方式。
教材中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设计了合
作、讨论的学习情境,在进行这些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应留给学生充
裕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地探索、讨
论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
,绝不能包办代替。同时应注意学生的合
作与交流,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基础上。
加法
加法
(第15~21页)
本节教学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
位加法。教材用“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引出教学内容,安排了两个
例题。由于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
进1是已有知识,例题主要解决十位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1。例1是两位数加
两位数和是三位数的连续进
位加法,例2是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每个例题后安排了一个“做一
做”和练习。
教学本节内容,要注意以学生已有知识为起点,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虽然进位加法不是新知
识
,但连续进位加法计算过程比过去复杂,学生容易发生错误,要加强有针对性的练习。
本节内容可用3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主题图。
本节开始安排了四张动物图片,分别
代表四类动物物种
。其中,东北虎属于哺
乳类,丹顶鹤属于鸟类,蜥蜴属于爬行类,
青蛙属于两栖类。下面出现四
类动物种数
的统计表。
教学这部分内容(1)教师可事先布
置学生收集有关保护野生
动物的资料,在
上课时进行汇报交流,进行保护野生动物
的教育。(2)在汇报交流的基础上,
出示
教材上的动物图片,简单说明它们属于什
么动物种类。(3)出示“中国部分动物种
数统计表”,简单说明已知种数即中国已
经发现的动物种数;中国特有种数即只在
中国才有的
动物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
指即将灭绝和数量正不断减少的种数。
(4)引导学生看统计表提
出数学问题。
2.例1。
通过提出“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
类一共有多少种?”引
出例1:98+25,
这是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
法题。“做一做”安排了与例1形
式相同的10道题,以竖式和横式的形式出现。
例1基本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不同的是过去两位数
加两位数的和限于100以内,所以只存在一次进
位的情况。而例1有两次进位和超过100。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尝试进行计算,然后重点就“十位
满十,怎么办?”开展讨论。
鉴于本
例内容比较简单,教师可加强练习,减少错误率,同时为例2的教学做好铺垫。除用竖式计算外,
一些好
的学生也可尝试用口算。注意加强应用问题的训练,如结合练习中的内容,进行提问题的训练。
3.例2。
仍然由“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出发,提出“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
”引出例2:376+284,
即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教材先出现估算,以师生
对话的方式提示了估算的要求和方法。随后用竖式计算,这是本节的重点。与
例1教学相同,仍然是解决
十位满十要向百位进1的问题,只是例2要先加百位上的数,再加上十位进上的1。
教材以小精灵的话提
示了教学的重点,即“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学习例2,由于“学生在万以内
的加法和减法(一)”中已经学过估算,教学时可以先组织小组讨论“怎
样进行估计”,再看教材中是怎
样进行估算的,使学生进一步领会估算的方法。可简单归纳一下估算的方法:
进行三位数的加法估算一般
是把加数看作与它们比较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再用口算确定它们和的范
围。教师
也可以进一步说明估算的作用,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结果的时候,可以使用估算确定结果的范围;也
可以通
过估算检验计算的结果是否合理。笔算教学仍可采用先尝试再交流讨论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哪一位
上的
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做一做”安排了四道连续进位的竖式计算加法题,包括百位相加
满十,要向千位进1。通过练习,使学
生进一步巩固无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的认
识。同时要注意纠正在连续进位过程中,
学生容易忘记加上进位1的错误。
4.关于练习四、五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本节有两个练习,分别安排在例1和例2之后。 <
br>练习四主要是巩固例1,安排了三道题。第1题用连线的方式巩固计算,把两片叶子上的数相加与花心上<
br>的和连起来。第2、3题是应用问题。第3题通过提问题进行综合训练,学生除了提出加法计算的问题外,
还
可以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练习五是巩固例2和加法的综合训练,采用列竖式计算、填表
、连线和解答应用问题的形式开展练习。
以连续进位的加法为主,适当安排了一些不进位和不连续进位的
加法练习题。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加法笔
算计算法则,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第7
题,是改错题,主要针对学生在学习笔算加法中容易犯的错误,如写竖式时,相同数位上的数没有
对齐;
计算进位加法时,忘记加进上来的1等。练习时,可采用讨论的形式找错误;教师也可就自己班学生
常出
的错误编成习题开展练习;也可结合改错的讨论,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平时计算中常出的错误有哪些。
第
8题,是要求将和是1000的两个数连起来。可以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讨论: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
么规律?得出“前位凑9,后位凑10”的规律。
第9题,是一道开放题,可以有不同的走法,通过计算,找出最近的路。
第10*题,是选作题。答案是888+88+8+8+8=1000。
第21页思考题可以这样想:
○ 8 ○
+ △ □ ○
△ □ ○ 8
和是四位数,千位上的数是百位进上来的数,一定是1,所以△中应填1;和的个位
上的数是8,所以○
里可填4或9。如果○里填4,那么百位上是4+1=5,不可能向千位进1,所以
,○里应填9。根据个位上9
+9=18,向十位进1,十位上8+1=9,所以,□里应填0。
答案是:
9 8 9
+ 1 0 9
1 0 9 8
减法
本节教学笔算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材以“美丽的云南”
为情境,提出旅游中的一个行程问题,引
出减法计算。共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笔算连续退位的三位数
减法,例2是笔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
位减法,例3是整百数减三位数。
本节内容是在学
生已经学习过笔算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法则上没有更多的新知识,只是被减
数连续两位不够减
,要连续两次向前一位退1,在第二次退位后除了加上本位的数,还要减去上次退的1,又
加又减,计算
上思维过程较为复杂,容易出错。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在新的知识点加以
引导,使学
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计算法则。另外,针对学生容易发生的错误,加强练习。
本节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例1(见右图)。
例1的教学内容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同加法一样,教材仍然采取
情境引入、估算、笔算三个层次
安排教学。
(1)从实际问题引入减法计算。
这里
以“美丽的云南”为题材,标出云南三
个旅游城市的位置,在各个城市旁附有著名风景
点的照片
。昆明附的是石林,大理附的是大理三
塔,丽江附的是玉龙雪山,并给出了昆明到大理
和昆明到
丽江的公路里程。下面以师生乘车旅游
的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从昆明出发到达了大
理,已经走
了348千米,到丽江还有多远?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材用线段图表示出三城市之间的里程。
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图片,进行讨
论:这幅图反映了什么事情?提出了什么数学问
题?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学生解答有困难,
可以用线段图帮助分析。
(2)估算。教材仍以对话的形式提出了估
算的问题,提示了估算的方法。
教学这部
分内容可以让学生回忆加法估算
的方法,针对517-348,讨论分别应该把517和
348
看做多少来进行估算。因为在加法例1的估
算中,都是把加数看做最接近的整百数进行估算
的,
对348,可能有学生提出看做300,也可能会
提出看做350,可以结合估算的结果进一步讨论看作哪个数估算的结果与计算结果更接近?通
过这样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
握估算的基本方法。在练习中,教师也应注意提出估算的要求,使学
生逐步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
(3)笔算。因为学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因此教材在竖式计算的处理上,给出了个位的结果
,
提出“接下来该怎么做?”提示了教学的重点,即十位仍然不够减,要向百位借1。教材要求用小组讨
论的形
式进行,以体现合作学习的要求。
教学这部分内容,可采取先尝试再讨论的形式,也可
以围绕教材提出的“接下来该怎么做?”进行讨论。
要注意在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答的基础上,通过小
组交流,得出结论,理解“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
向前一位进1”的计算法则,教师不要包办代替。
“做一做”安排的是一个果园果树数量的统计图,要求看图提问题并计算。这里包含了看统计图、提数<
br>学问题和计算的综合性训练。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集中提出问题,教师用板书或多媒体将问题呈现出来,然
后要求先解答用减法计算的问题,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注意纠正计算中的错误。计算较快的学生,可
以
继续完成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2.例2。
例2的教学内容是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
续退位减法,这是连续退位减法中的难点。教材是在例1的基础
上,把被减数517改为507,提出思
考的问题:计算上有什么不同?引出本例需要探究的问题“要从十位上退
1,十位上是0,怎么办?”教
学时,教师可抓住这个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明确要从十位上退1,
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
上退1作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是9。如果学生的
理解仍有困难,
可以借助计数器或多媒体演示作必要的讲解和归纳。
关于这一计算原理,一般只需学生理解即可。竖式
计算时仍然是应用“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
的计算法则。
3.例3。
例
3是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是0的连续退位减法。因为被减数只有三位数,所以笔算计算原理与例2相
同。
教材在这里安排用多种方法计算,运用竖式计算方法和过去学习的口算的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教材中提示了两种口算的方法。
教学本例可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先提出自己的算法,再组
织汇报交流。学生提出用竖式计
算,由教师板书,学生口述解题过程,进一步巩固笔算计算方法。学生可
能提出不同于教材的方法,教师应
给予肯定和鼓励。
4.关于练习六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节安排了一个练习,以不同形式对连续退位的减法进行综合练习。
第2题和第3题是加减两
步计算的应用问题。第2题可以用连减法,也可以先把卖出的加起来,再用减
法求还剩多少。第3题有两
个问题:“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是加减两步计算)“全天园内来了多少游
客?”(是一步计算的加
法题)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讨论,怎样列式?再独立进行计算。
第5题,“找朋友”,拿着得数相同
的两个算式的小朋友是朋友。教师可将题目作成卡片,发给学生,
以游戏的形式进行。
第6题
,是一道开放题。小明家、小红家和学校都在一条路上,它们的位置会有两种情况。当小明和小
红家分别
在学校两侧时,计算时要用加法;当小明和小红家在学校同侧时,计算时用减法。教学这道题也可
以先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同时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思考题: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
1 9 7
- □□
□□
可以这样想:
①被减数十位上的数是9,减数十位上的数一定是9,否则被减数就不需要从百位上退1。
②
19-9的差是一位数,所以可以判断被减数的十位是向个位退了1,那么差的十位上的数是18-9=9。 <
br>③被减数的个位从十位退1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得17,17减一个一位数差仍是一位数,有两种可能:17
-
8=9 17-9=8
所以答案是 1 9 7
1 9 7
- 9 8
- 9 9
9 9
9 8
□□□□
- □□□
1
可以这样想:
一个四位数减一个三位数的差是1,那么这个四位数一定是最小的四位数100
0,而三位数一定是最大的
三位数999。
加减法的验算
本节教学内容是学习加减法的验算方法。教材编排有这样几个特点。
(1)用买东西的生活实例引出验算问题。
(2)以往加、减法的验算是放在加法和减法的计
算中分别学习的,现在采用加、减法验算集中编排,加
法和减法的几种验算方法集中出现,以利于学生通
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体现方法多样化。
(3)体现合作学习的要求,加减法的验算方法都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
教学本节内容,
首先要注意创设实际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
用。其次学生在以
往学习加、减法计算中已经初步感受到加、减法的关系,例如,根据一幅图画,写出两个
加法算式和两个
减法算式;可以想加法算减法等,教学中要从这些已有认识出发,去探索加、减法的验算方
法。要注意体
现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索的要求。
本节内容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主题图。
教材设计了两幅有联系的买东西的情境图:①妈妈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
付出200元。②售货员
找给妈妈17元。这个买东西的过程包含了一个加法问题(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
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和一
个减法问题(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由
孩子提
出的“找的钱对不对呢?”提出检
验计算结果的问题,引入验算的教学。
教学时先让学生看图
1(如果有条件可
用多媒体做成动态画面以展现事情的发展
情节)。说说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这件
事中包含了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提出,并
进行计算。然后出现孩子的问题(使用多媒体
可结合画面出现孩子的画外音),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解决孩子
提出的这个问题?使学生明确需要对计算
结果进行检验,引出课题。
2.例1。
教学加法的验算。教材针对“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
动鞋一共要多少元?”的计算结果提出:怎样检验
加法的计算结果?下面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由学生提出
了三种具体的验算方法,归纳起来有两种:(1)交换
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相同。(2)用
和减一个加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你想用什么方法检验加法的计算
结果?再组织小组讨论和汇报。因为学生
初次接触验算,可让学生边看书,边思考和讨论,教师作适当的
引导和提示。最后就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归
纳和总结。
“做一做”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验算的结果怎么样?
3.例2。
教学减法的验算。教材的处理与加法验算相同,先提出问题,再运用小组讨论的方
式进行。学生提出了
两种具体的验算方法,归纳是:(1)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2)
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
减数。
教学这部分内容依然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由于
学生在学习加法验算时已经了解了如何进行
验算,这里应当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观察减法算式
的各部分关系,提出验算的方法。
“做一做”的处理方法与例1相同。也可以要求两道题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算。
4.关于练习七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练习七是本单元教学的综合性练习,共9道题。
第1题是巩固三位数的加减计算,安排了4道三位数加法题和4道三位数减法题,结合第三节的教学,
可以要求学生先计算,再验算。
第2题是找错题,要求学生用验算的方法找出错题,再改正。既巩固了验算,又巩固了计算。
第3~5题的形式不同,但都是应用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进行计算和填空。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交
流,说说是怎样填出来的。
第6题是一道情景题,教材呈现一艘客轮到码头后旅客上下船的情景,是一
道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
可以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图意,找到条件和问题,提出解答的思路,再独立列
式计算。
第8题是一道开放题,给出一组商品的价格,要求提出问题并计算。因为商品的品种较多,所
以能提出
多个不同的问题,计算的结果也不同。接着由小精灵提出“用500元可以买哪些商品,还剩多
少元?”解答
这个问题,需要先估算,再进行计算。提问题可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先在小组中提出三
个问题,小组同
学共同计算出结果,各小组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然后教师提出小精灵的问题,让同学们
发表意见,实际是
一个进行估算的过程:买哪几件商品的价钱大约500元?最后让各人
根据自己选择的商品,进行计算。
第9题是选作题,使这四个数建立起一个等式,实际只要考虑每个数
的个位数。答案是107+108-106=
109。
整理和复习1
学
习完本单元,整数加、减法的教学也就基本结束了。在“整理和复习”中,主要对整数加、减法笔算
的相
关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并安排了应用问题,通过解答应用问题巩固计算,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实际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1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整理与复习”第1题。教材以“笔算加减法要注意些什么?
”引出整理和复习的内容。下面以小组
讨论的画面提示了整理与复习的教学形式。教学时可先就教材中提
出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再进行全班汇报。
一个小组的汇报可能是不完整和不系统的,再由其他小组进行
补充。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分笔算计算法则、
验算方法和估算作适当的板书。最后综合同学们的发言,结
合板书作概括的总结,要注意强调验算和估算的
作用。
2.“整理和复习”第2题。教材安排
了一道应用问题,要求先提出问题,再计算。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
提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类型按用加法计
算和用减法计算分类板书出来,再作适当归纳。求两个数的和是多少
的问题要用加法计算,求一个数比另
一个数多(或少)几的问题要用减法计算。
然后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式计算,由学生独立完成。根据教材
所给的数据,这里的计算包含有连续进(退)
位和不连续进(退)位的加、减法,计算后可以要求学生对
自己的计算结果进行验算,对计算中出现的有代
表性的错误可以在全班进行讲评。
3.关于练
习。练习八共安排了两道题。第1题是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混合练习,可让学生先独立完成,
再进行评
比,看谁做得都对。做错的同学要求检查一下错在哪里。
第2题,是以图画形式呈现的应用问题,包含
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加法计算问题、求两数和是多少
的加法计算问题和求剩余数的减法计算问题。教
学时可先让学生讨论一下每个问题应当选择什么条件,用什
么方法解答,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参考教案 课题一:加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例2。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
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
算。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全班做,请学生板演)
3 6
4 2 8 7
+ 7 2 + 8 8
+ 4 9
结合板演情况进行评议。
二、新课
1
.谈话: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的加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内容。我们再来看“中国
部
分动物种数统计表”。
用图表或屏幕出示该表,接着框出或用颜色显示下面的部分。
爬行类
两栖类
376
284
提问:谁能就这两个数据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爬行类和两栖类的已知种数一共有多少种?
列出算式: 376+284
2.教师: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估算,现在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376+284的和大约是多少。
分小组讨论并在全班汇报。
教师:让我们看看这个同学是怎样想的?和我们的想法相同吗?
让学生看教材或在屏幕上出现教材第18页的男孩子和他的估算方法。(估算方法可使用画外音) 归纳:在进行三位数的加法估算时,一般可以把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再用口算的方
法估计出和的范围。这种方法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3.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一下。
学生独立计算。
请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并说说计算的过程。同时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归纳:从刚才的计算
中我们看到,个位上6+4=10,写0向十位进1,十位上7+8+1=16,写6向百位
进1。所以
,在加法计算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4.反馈练习。第1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交流计算结果,教师就巡视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三、巩固练习
练习五第1、2题。
课题二: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
教学目标: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方法的过程,学会对加法进行验算,培养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准备铺垫
看第一个算式填出下面三个算式的得数。
45+56=101
56+45=
101-56=
101-45=
讨论:你是怎样填的?怎样想的?
二、新课
1.教师:小明要参加学校运动会,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
用屏幕显示教材第27页第一幅图画。
请学生说一说这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提问:这个买东西的过程中包含有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1)妈妈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付多少钱?
(2)妈妈付了200元,售货员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
请同学们独立列式并计算。
出现第二幅图画,并出现画外音:找的钱对不对呢?
教师:谁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发表看法。
教师:售货员找的钱对不对,也就是要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不正确。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出示课题:加、减法的验算。
2.用屏幕显示例1: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135+48=183(元)
1 3 5
+ 4 8
1 8 3
教师: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
教师:请同
学们把书翻到第27页,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的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
没有想到的
?
教师: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加法验算的方法。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1)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2)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3)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如果学生提出重新加一遍也应当肯定。)
归纳:我们看到,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用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把加数的位置交换后再加一遍,看结<
br>果是不是相同。根据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利用原来的竖式从下向上再加一遍。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都是用
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要做到计算的正确,我们要掌握验算的方法,并自觉地
在
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3.反馈练习:第2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通过验算看出你的计算结果正确吗?
三、巩固练习。练习七第1题中的四道加法题。要求学生独立计算,用不同的方法验算。
四边形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本单元是在前面“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上教学
的,内容包括: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周长的
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索和应
用,对实物的估量等。
本单元分三段编排。第一段主要教学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第二段主
要教学周长的含义及计
算。第三段主要讲一些物体长度的估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具体
安排如下页表。
在编排上,教材一方面注意挖掘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提供了大量与空间
观念密切相关的
素材,并遵循儿童学习数学的规律,选择了活动化的呈现方式,目的是加强有关空间观念
的内容。
标题
主题图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具体内容及要求
校园场景图。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感性认识。
从各种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认识四边形的特征。
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悟平行四
边形易变形的特性,以及与其他四边形的
联系和区别,初步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并在方格纸上画平行
四边形。
利用实物和一些图形,说明周长的含义,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周长
的理解。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发现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通过画一画、剪一剪、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周长
长方形和正
方形的周长
估计
教学建议
长期以来,关于“几何”
的课程内容和目标,在小学阶段主要侧重于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较少涉
及三维空间的内容,使学生
的空间观念、空间想像力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标准》将以往的“几何”拓展为
“空间与图形”,是对
我国传统数学课程内容的一次重大变革,符合数学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为此,小学
阶段的教材削弱了单
纯的平面图形周长、面积、体积等的计算,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增加了图形
变换、位置的确定
等内容,加强了几何建模以及探究的过程。这样,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
合,与数学课程
中各个分支进行整合,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使学生更好地
认识、理解和
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因此,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必
须注意以下
几点: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如上所述,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小学数
学几何教
学的重要任务。而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有关,他们的生活经验是发
展空间观念
的宝贵资源。教材选择了许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作为教学素材,如把校园体育运动场
景作为单元的
主题图,用一个小朋友移推拉门的情境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导入材料,等等。教学时,要充分
发挥这些素材的
作用,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去观察生
活,从现实世界中
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2.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突出
几何探究过程。空间观念是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回忆生活经验、
观察实物、动手操作、想像
、情境描述等都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也是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的
重要手段。因为几何初步
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特征、性质,对于小学生来讲,都比较抽
象。教材在提供大量的
、形象的感性材料的同时,采用了许多活动化的呈现方式,如量一量、折一折、比一
比、画一画、摆一摆
、拼一拼等。教学时,教师就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
事数学活动,让他
们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
形的过程,探索
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鲜明、生动和形象的认识,进而形成表象,发展空
间观念。 <
br>3.了解教材编排特点,恰当把握教学要求。学生对一些知识的理解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有逐步深<
br>化、提高的过程。因此,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识能力,采用了逐步拓展、螺旋上升的结构,把“空
间与图形”的内容均衡地安排在不同的学段中,每一学段都有相应的目标。这样,既突出每个年级的学习
重
点,又注意前后连贯。如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材就分两段编写。本单元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学生能
够从
具体的实物或图形中识别出哪个是平行四边形,对它的一些特点有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即可。第二次将
在第二
学段出现,要求学生理解:两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见,同一内容在不同
的阶段有
不同的教学要求。
另一方面,教材在不同的年段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就拿常见的数
学概念来说,在小学阶段,尽管描述
式和定义式是最主要的两种表示方式(定义式是用简明而完整的语言
揭示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的方法,描述式
是用一些生动、具体的语言对概念进行描述),但低年级采用描述
式较多,中年级逐步采用定义式。在整个小
学阶段,大部分概念没有下严格的定义,而是从学生所了解的
实际事例或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帮助他们感
悟概念的本质属性。本单元教材的编排也是如此,对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周长等都没有下严格意义上的定
义,如周长,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的物体或图形说明周长
的含义即可。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材
也没有分别概括出相应的计算公式(长+宽)×2和边
长×4。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计算的方法
有一个独立思考、不断感悟和比较的过程,避免死
套公式的现象。
因此,具体教学时,要认真研读《标准》,仔细分析教材,恰当把握教学要求。防止任
意拔高要求,或者
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概念、公式等。
4.本单元可用6课时完成。
参考教案 课题一:四边形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5~36页。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2.通过围一围、找一找、涂一涂、剪一剪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纸(包括不规则形状)、剪刀、三角板、直尺、钉板。
教学过程:
一、感知四边形
1.围四边形。
师:(出示课题:四边形)你想像中的四边形应该是什么样的?
指名回答,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师:根据你的想像,动手来把四边形做出来好吗?
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自己想像的四边形,教师巡视并适当参与学生活动。
2.讨论四边形特征。
反馈。让学生展示介绍自己围出的四边形。
(如果学生围出
的以正方形和长方形为主,教师应及时点拨引导,适当补充一些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以及
不规则四边形。)
师:看着这么多的四边形,你能说一说,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结合图形得出: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
二、寻找四边形
1.在主题图中找。
师:(出示主题图)在校园里,你发现了四边形的踪迹吗?你能找到多少个?
2.在众多图形中找。
师:(出示例1图),图中有很多图形混杂在四边形中间,请你把四边形都涂上相同的颜色。
3.举例。
师:说一说,在哪儿还看到过四边形?
三、动手实践
1.剪四边形。
师:动手剪一剪,要求每个同学剪出两个以上不同的四边形。
学生独立动手(教师巡视并参与)。
反馈,有选择地让学生上台展示(各种类型),教师适当加以评论。
2.分类。
师:4人一组,将你们桌上的四边形分分类。(请其中一个组上台将台上的四边形分类。)
教师巡视,并听取学生的想法。
反馈,要求学生说一说分类的依据和理由?
四、延伸拓展
1.师:用钉子板围一个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我们以前学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比较特殊的四边形,特殊在哪儿呢?小组里说一说。
提示:用三角板和直尺比一比它们的角,量一量它们的边,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汇报,得出结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2.师:围出或画(剪)一个对边相等,但却不是长方形的四边形。
3.师:把一个四边形,剪去一个角后,它会变成什么形状?请你动手试一试。
五、课堂小结。
课题二:周长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1~43页。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并发现长方
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
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纸、树叶、绳子、直尺、卷尺等。
课时安排及说明:本教案可以
用2课时完成。因为采用的是单元备课的策略,把周长和长方形、正方形
的周长计算整合在一起,把长方
形、正方形的周长及其计算方法仅仅作为其中的一个特例加以处理。教学过
程分两个板块设计。第一个板
块是让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周
长计算的特殊性。第二个板
块巩固并应用周长的含义及长方形、正方形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实录):
一、感知周长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品和平面图形,你们认识吗?(逐一出示)
请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形或物
品(选择相同图形的同学组成合作小组)。
(选五角
星形的最多,月牙形的其次,圆
形的再次,无人喜欢长方形、正方形。)
师:这节课,老师和
大家一起来研究
平面图形的周长。(板书课题:周长)谁知道周长是什么意思?
生: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
生:周长就是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
师: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我是从周长的名字中想到的。周就是“四周”的意思,“长”就是
“长度”。“周长”就是“一周
的长度”。
师: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没有。
师:请你具体指一指,你所喜欢的图形的周长是指什么样的长度。(一生指)
师:每一小组都
指一指,你所喜欢的图形的周长是指什么的长度,然后派一名代表指给全班同学看。(学
生演示)
二、研究求周长的策略
师:大家已经知道了周长的意思。假如要知道你所喜欢图形的周长到底
有多长,你能想出办法来吗?请
独立思考。
按所选的物品或图形组织反馈。
1.
生1:用尺量
师:(给一根米尺)你量给大家看。
生1:不行,不行。
生2:拿根绳子先围一围,再量绳子的长度。
师:(给一根绳子)你围给大家看。
生2:(简要操作)
师:这个办法行吗?
生:行。
生3:我用米尺也能量。
师:你量量看。
生3:我在圆上做一记号,再把圆在尺子上滚一圈,就知道它的周长了。
师:(示范)是不是这个意思?行吗?
生:行。
2.
生1:在尺子上滚一滚。
师:(示范)行吗?
生:不行。
师:有向里的凹面就不能滚,那怎么办?
生2:用绳子先围,再量量吧!
师:(略作示范)行吗?
生:行。
3.
生1:用绳子围,再量的方法。(师略作示范)
生2:弯的地方用绳子围,直的地方用尺子量,再加起来就可以了。
师:行吗?
生:行。
4.
生1:量三条边,再加起来。
师:行吗?
生:行。
5.
生:把每边都量出来,再加起来。
师:行吗?
生:行。
6.
生1:用尺子量每条边,再加起来就好了。
生2:用尺子量一个角的两边长度之和,再乘5就好了。
生3:用尺子量一条边,再乘10就好了。
7.
生:可以先用绳子围一圈,再用尺量。
师:刚才大家对一些图形和物品的周长计算方法进行了
研究,能不能根据各自所用的方法把这些图形和
物品分分类?
学生认为钟面、树叶和月牙形的比较特殊,要用绳子才能量出周长。其余的都可以用直尺量出周长。
三、探究求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什么没人喜欢?
生1:我们早就会了。
生2:它们太普通了。
生3:它们太简单了。
师:太普通、太简单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怎么求呢?
生1:正方形的周长只要量一条边长,乘4就可以了。(板书:边长×4)
师:如果量出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生:5×4=20(厘米)。
师:长方形的周长呢?
生1:量出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就好了。
师:也就是长+
宽+长+宽(板书)。如果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周长就是:6+4+6+4=20(厘
米)。
生2:只要量两次就可以了,量一个长再乘2,量一个宽再乘2就行。
师:长×2+宽×2。即:6×2+4×2=20(厘米)。
生:行。
师:什么理由?
生:有两个(长+宽)。
师:这几种求长方形周长的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个方法?
生1:第一种。
生2:第二种。
师:如果让你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正方形呢?想清楚了,我们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周长计算的应用
1.巩固应用
(1)完成课本第42页例2和“做一做”第1题。
(2)完成课本第43页例3和做一做第1题。
2.拓展延伸
(1)要计算它的周长,最少量几条边?为什么?
(2)完成练习十第3题。
五、小结(略)
有余数的除法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二是用有余数的
除
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即“解决问题”。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
“有余数的
除法”这部分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一方面注重结合具
体的情境,加
强有余数的除法意义的认识;另一方
面重视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学习有余数的
除法的计
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有机地体现与表内除
法的联系。“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还是今后
学习
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
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本单
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材中的
“主题图”是每个单元数学知识信
息呈现的“窗口”,它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
本线索和丰
富和背景资源。本单元的“主题图”
(如上页图)以学生最熟悉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场
景,呈现了
“用盆花布置校园”、“篮球比赛”、
“跳绳活动”等具体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会用
数学的
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余数”现
象,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气息,感受到有余数的除法
就在
我们的身边,密切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
系,增加这部分知识的亲切感。同时,把有余数的
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购书、郊游、买花等等,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 中借助
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开展学习,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2.创设 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有余数的除法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
它的内涵 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
考的过 程。因此,为了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教材有意识地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
验, 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来沟通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关系,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有余数的除
法 的意义。同时加强学生观察、猜测、想像、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摆图片、探索规律)中理
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知道具体情境中的“余数表示什么?”,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材内容
的设计注意了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从表内除法竖式的引入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的算理,都安排了符合逻辑的活动和思考空间,力求通过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和探索性的学< br>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合作交流,达到理解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形成计
算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目的。
3.内容的设计有一定的弹性,且形式 多样。教材应当满足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
到相应的发展。因此,内容的设计在循 序渐进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弹性。本单元教材选取每个学生都熟悉的
素材来开展教学,这样就保证了所有 的学生都具有参与学习的经验和基础。在教学素材的组合上,既充分考
虑了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呈 现方式的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同时又照顾了学生学习个性的需要,使学
习内容有一定的选择性和自主性 。例如教材的例3中提出的问题:“观察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在这同一问题情境下,不同层 次的学生可以发现不同水平的结论。又如在教材例4的安排上,学生可以依据
自己的能力选择计算有余数 的除法的方法(口算或笔算)。口算和笔算的安排在教材中也是有机渗透,没有刻
意地区分口算和笔算的 教学,使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在习题的安排上,一方面在形式设
计上符合低年级学生 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兴趣,选择富有情趣的背景,提供丰富的信息,采用多样的方式,言
简意明,如对话、 列表、插图等,最大程度地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另一方面在内容设计上留有学生
自主选择的余地 ,如练习十二的第2题,第55页的“做一做”等,在编排上考虑难易适度。同时安排了一定
的变式和综 合运用的内容,如练习十三的第2题、第4题、第8题等,目的是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培养学 生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1. 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计算教学往往只重视算理、算法以及计算技能的训练,强
调计 算的速度和结果,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以及情感体验,忽略了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造 成课堂气氛紧张,使计算教学变成枯燥的训练。作为教师要努力改变这一状况,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的例
题时,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创设真实的情境,也可以联系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编成一个个生动
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直观地得到结果,发现生活中的“余数”,引发学生交流和思考,揭示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这样组织教学一方面是从低年级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 br>投入;另一方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除法的认识、表内乘除法等,并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余数的意义,展开想像和思考,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自主沟通有余数的除 法
竖式和表内除法竖式的联系,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把 抽象
的学习内容形象化,有助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相互交流,这样学生的学习经验能够充分地调动,学 习的潜
能和创造性能够充分地发挥,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能够充分地获得,学生的情
感态度和一般能力能够充
分地发展。
2.加强观察、操作活动的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是
指导计算的基础知识,为了突出意义的教学,教
材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些观察和操作活动的内容。教师在教
学中要注重从直观、形象、具体的材料入手,让学
生经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在观察、猜测、操
作和归纳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调
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感知概念的形成,从而为
计算教学做好准备。例如例2的教学,由具体情境引入
后,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再拿学具摆一摆,边摆
边观察,边摆边猜测,这样分层次进行,不断强化学生的
表象,不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相互
交流,在比较、吸收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归纳,用表象支撑
学生的思维,逐步抽象出数学知识,形成学生
的认知。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要注意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方
法和操作规则,做到活泼、有序和高效。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从具体问题到
抽象概念的形成之间,要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要增强学
生
的应用意识,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
学生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觉地关注身边的生活
现象,
充分地感知事物后面蕴藏的数学信息,对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合理的加工和提炼,从而发现、提
出和解决
问题,并加以综合运用。在例题和习题的编排上,教材提供了一幅幅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联系
生活的情境
材料,这些内容恰当真实地反映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启发学
生思考,调动
学生的学习经验,分析和抽象事物的本质属性,运用不同的策略和方式进行探索和解答,使
学生充分地感受
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到问题解决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愉悦情感。
4.这部分内容可用5课时进行教学。
参考教案
教学片断: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竖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1页例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布置联欢会会场的画面。)
让学生看情景
图,描述布置联欢会会场的情景,续编布置联欢会会场的故事,并从中提炼出数学问题:
一共有23盆花
,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
二、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算式怎样列?为什么这样列?(板书:23÷4=)
教师:怎样进行计算呢?请同学们
用23张圆片表示23盆花,按照布置会场的要求分一分。(小组合作的
形式。)
(展示学生分圆片的结果。)
教师:这3盆还能不能再分?为什么?
学生:题目要求每组摆5盆,现在只剩下3盆,给每组再分一盆,不够了,所以不能再分。
教师:23盆花,每组摆5盆,摆了4组,还剩3盆,这里剩下的3盆,就是余数。
教师:这道题的得数怎样写呢?
(让学生先说一说。)
教师:写除法得数时,要先写商4,再在商的后面打6个小圆点,写上余数3。
(板书:23÷5=4……3)
教师:这里商4表示什么?(4组)(板书单位名称“组”。)
这里余数3表示什么?(3盆)(板书单位名称“盆”。)
教师:这道题的竖式会写吗?请同学们自己在草稿本上试着写一写。
(指名学生演板展示竖式的写法。)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讨论竖式中各步表示的意思,介绍竖式中的余数。
时、分、秒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
分三个阶段编排。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会
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
针;第二阶段是在一年级下册,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
材本单元,主要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具
体内容的编排顺序如下表。
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时间单位“秒”
↓
观察钟表,得出1分=60秒
↓
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
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
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
人们的生活。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
经验,力求让他们在
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例如,“秒的认识”
主题图就选择了家
喻户晓的春节联欢晚会中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的场景,“做一做”让学生在活动中,亲
身感受“1分钟
有多长”和“1分钟能做些什么”,练习中又编入了一系列与学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以丰富学
生对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
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学习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初步建立时、分
、秒的时间观念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选用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
素材,如练习十五
中让学生估计自己穿衣、刷牙、吃早饭、整理书包等的时间,写出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
了解自己感兴趣
的电视节目开始和结束的时刻,等等。教学时,就要充分运用这些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
践活动,使抽
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逐步养成遵
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和意识。
2.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
p>
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所学的十进关系,学生往往感到不习惯,这无
疑给时间单
位之间的简单换算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教学时,应加强对钟表的观察,特别是分针走一圈
,时针走了多
少;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多少;以便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
除了教材上选择的素材和活动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收集更丰富的材料,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
,
让学生在活动中对时间观念获得更充分的体验。
3.本单元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
参考教案 课题: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61页,练习十五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课件(或挂图)、各种钟表,钟面模型,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课件出示主题图,其中的钟面时刻为11:59)这是春节联
欢晚会现场。看墙上的大钟,你能告诉大
家,现在是几时几分吗?新年钟声就要敲响了,让我们一起来倒
计时。
师生一起倒计时:15,14,13,…,1。
师: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
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板书:秒)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还
用到时间单位秒?
学生可能会举例:火箭发射、跑步比赛等。
二、自主探索,学习1分=60秒
1.探索计量“秒”的工具。
师:像“秒”这样小的单位又该怎样计量呢?这里有一个钟表店
(课件出示),你认为哪些钟表是可以计
量“秒”?把你的想法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广泛发表意见。可能会有以下的发现:
(1)电子表(或钟)。
(2)有秒针的钟表。
(3)秒表。
2.学习1分=60秒。
师:电子
钟表、秒表以及有秒针的钟表都可以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现在请大家拨一拨你手上的
钟面,你有
什么发现?(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就提示:分针走1格,秒针走多少?秒针走1圈,分针走多
少?)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在反馈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秒针和分针的运行关系,即秒针走1圈
是60秒,分针正好走1小格,由
此得出1分=60秒。
3.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要求学生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三、体验1分钟有多长。
1.建立1分钟的观念。
师:1分钟到底有多长呢?我们来仔细地看一看。
教师接通钟面的电源,让学生静静地观看钟面上的秒针走一圈。
师: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现在给你们1分钟时间,要求第1、2、3大组同学从做口算、画画、写一
段话中任意选一件做,第4
组的同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反馈。
教师强调:尽管1分钟很短,但好好利用它可以做许多事情。
2.联系实际,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师:你跑50米需要多少时间?请在小组里说一说,
小组长把每个同学的成绩记录下来。比一比,谁跑得
最快?
3.初步了解钟表历史。
师:如果没有这些钟表,我们又有什么办法知道时间在1分、1秒地过去呢?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播放课件,出示一些古代计时的工具。
师:有兴趣的同学再去找一些资料,下次开一个新闻发布会。
四、课堂小结
小结后,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
反馈。
师:你估计得怎样?回家后好好验证一下,也可以请爸爸妈妈帮你记录时间。
实践活动:填一填,说一说
教材说明
教材通过让学生设计作息时间表、调查完成家
庭作业的时间、调查睡眠时间等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巩固
时间的认识和计算,养成从小珍惜时间、合理安
排时间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
的联系,逐渐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
意识和能力,教材提供了两个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应用时间
的例子。
1.制作作息时间表。
由于小学生一天的学习、活动相对比较固定,为了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充分
的休息,从小养成良好
的生活习惯,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作息时间表是很有必要的。教材展示了几名学生
制作作息时间表的情
境,其中一名学生正在向其他同学介绍他一天的作息时间,表中第一栏是起床、离家、
到校等项目,第二
栏是这些项目发生的时间,这里的时间都是用12时计时法表示的。在这里,教材只是给出
一个范例,具
体选择哪些项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列出目前生活的作息时间表,并反
思这样的作息时间是否合理。同时,通过与
其他同学的交流,可以了解别的同学是怎样安排生活的,哪些
地方比自己安排得更合理,例如,有的同学除
了把起床、睡觉、学习等日常生活列出来以外,还把课后的
体育锻炼时间也做了合理的计划。通过同学之间
互相借鉴和学习,学生可以为自己再制定一个更为合理的
计划,使学生养成从小合理利用时间、按计划做事
的好习惯。
2.统计完成一
些日常事件所需的时间。教材通过让学生统计小组内同学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和睡眠时间
两个例子,一方
面使学生了解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巩固了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图中的黑
板上给出了一个小组同学完成家庭作业时间的统计表,从表中可以看出,每个同学完成作业的
时间是不同
的。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引导学生来讨论一些问题,例如:现在的家庭作业负担是否过重?为什
么不同的
学生在家庭作业上花的时间相差很多?等等。
教材上没有给出小组内学生睡眠时间的统计表范例,学生
可以仿照统计完成家庭作业时间的方法来进行。
为了了解小学生睡多长时间才算充足,教材上给出了查阅
书籍和上网查询等不同的方式来获取信息,一方面
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渠
道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建议
1.这个实践活动可以用1课时进行教学。
2.在
让学生制作作息时间表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每天到校后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是怎样的,例如
什么时
候上早自习,什么时候出早操,什么时候上第一节课,使学生理解作息时间指的是比较固定的事件发
生的
时间,一些偶发事件(如某一天上午和妈妈上了一趟街)不能算作这一类型的事件。也可以让学生先看
一
看学校课程表的结构,然后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每天要做哪些固定的事情,一般在什么时间做,并仿照课
程表的设计思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作息时间表。不同学生的作息时间表中的活动应该是不同的,
例如,有的同学有每天锻炼身体或练习书法的习惯,就应该有相应的栏目。所有的学生都完成以后,要引导他们互相交流、比较一下,看看别人的作息时间表中有哪些比自己合理的地方。例如,是不是自己睡觉太晚<
br>了,起床太晚了,是不是有很多时间白白地浪费了,等等。通过同学间的交流,可以进一步修正自己的作息
时间表,督促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合理、有效地安排和利用时间。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
制
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固然重要,但严格地遵守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更为重要。
3.接下
来,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完成某些共同事件所需的时间。例如,可以像教材上举的例
子一样,
统计一下小组成员完成家庭作业所需的时间。这个时间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估计、估算来获得(如
一般从
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能完成家庭作业)。列出统计表后,再对表中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和讨论,如有的同
学
用的时间很少,而有的同学要花很长时间,原因是什么,是不是花较短时间做作业的同学的作业质量也是
最好的呢?可以请作业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介绍一下经验。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使学生逐渐养成按时、认
真完成家庭作业的好习惯。
4.除了统计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以外,还可以像教材上一样,统计一下
每位同学的睡眠时间。在计算睡
眠时间的时候,由于学生还没有正式学习24时计时法,所以要鼓励学生
采用不同的策略来计算,可以用数的
方法,也可以用分段加减的方法计算。例如,某同学晚上9时上床,
早上6时半起床,可以先计算出晚上9
时至12时共是3小时,再加上凌晨的6个半小时,共9个半小时
。最后,根据统计结果看看哪位同学的睡眠
时间最长,哪位同学最短,大家的睡眠时间是否足够。继而引
出一个小学生睡多久才算充足的问题,为了得
到答案,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去搜集信息,如书上所说
的查阅书籍、上网查询,还可以向家长、老师请
教,使学生从小养成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去有目的地搜集
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5.教材上给出的调查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调查睡眠时间只是两个范例,实际教
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本
班的现实情况设计其他的活动。例如,可以统计同学们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
看电视的时间,等等。重
点是要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合理
地安排学习、锻炼、娱乐、休息的时间。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
础上进行教学的,主
要内容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部分。
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如下表:
本单元先出口算乘法,内容包含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相应的估算。先出口算,是因
为学生在
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比较容易接受。同时,由于笔算乘法,如1
2×3,在计算
时要算2×3和10×3,这就要用到整十数乘一位数。因此在教学笔算乘法时需要有口
算的基础。此外,乘法
估算也同样需要有一定的口算乘法的基础,所以先出口算有利于学生掌握笔算和学
习估算,在进行笔算和估
算的同时又可以巩固口算,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多位数
乘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但笔算乘法与笔算加、减法有很
大差异,
在计算过程中,多位数乘一位数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
每一位
,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其中计算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因此
教材
在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的基础上,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笔算乘法的难点。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
两
个层次编排:(1)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引出笔算竖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2)突破笔<
br>算乘法的难点。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进位问题,二是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问题。在进位中,先出不
连续进位的,再出连续进位的,两种情况都以两位数乘一位数为主。这样编排重点突出,分散了难点,便
于
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用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从而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
力。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设了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
乘法
计算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乘法计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蕴涵在许多现实情境中的一个个问题。二
是将乘
法计算置于现实情境中,增加练习的趣味,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建议
1.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计算本身是枯燥
乏味的,机械的训练
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适当地创设一些具体
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
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这
是我们教学时必须高度注
意的一个问题。
教材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如,创设丰富、生动有
趣的情境:游园、买书、运动会等让学生倍感亲切;
七仙女摘桃、老寿星散步的神话情境更是使学生印象
深刻。再如,练习中提供一些动物的体重、身长、飞行
速度等数据,既增加了练习的兴趣
,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开发这些素材,同时也可
收集一些有趣味、有新意的素材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饶有兴趣地学习数学。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
乐趣。根据《标准》精神,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经历
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发挥他们在学习上的主
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单元的几个重点内容,如
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乘法中从不进位
乘法到第一次出现进位的情况,教材都是先让学生自主探索,
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在
学生充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再进行必要的引导。学
生的探索可能有多种形式,如画图、列表
、摆学具(如小棒)、应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等,应允许他们用自己
的方法展示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
br>创设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索的情境和空间是这次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教师应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让学生自己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比一比、找一找、算一算等的探究情境,多给学生一些提问质疑、<
br>探究发现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中来学习数学。
3.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应放在两位数乘一位数上,因
为它体现了多位数乘法的
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而且两位
数乘一位数的熟练程度
还会影响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的准确率和速度。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这部
分知识。
多位数乘一位数中连续进位是个难点,为此教材专门安排了两个例题进行突破。教学时,教师应重视这
部
分内容的教学。
4.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对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材淡化了
对计算法则的文字
表述,没出计算法则或结语。教学中,不必要求学生概括出严密的法则,更不要求学生
记忆或背诵相应的结
论,重在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
5.重视估算的教学,
注意各种算法的结合,加强算法选择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乘法估
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
的应用,并且还可以用来检验计算的结果,同时估算意识的建立也有利于数感的培养。
因此估算教学不能
走过场。学好估算的方法并不难,关键在于培养估算的意识和习惯,这要靠教师持之以恒
经常给学生创设
估算的情境和提供估算的机会,让学生多做估算的练习。
在这一单元中,口算、估算、笔算都出齐了,
怎么处理好这三算之间的关系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注
意的问题。这里要处理好两个方面,一是要做到
三算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提高。二是三算各有其适用场合和
范围,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在什么情况下
需要使用什么样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
的能力。
口算乘法
教材说明
本小节是教学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
学的。本小节一共
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整十数乘一位数,例2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例1又分为
两个小题,第一小题
是从表内乘法的计算2×9扩展到计算2×10,第二小题是任意的整十数乘一位数
。
由于学生是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来学习本小节的口算知识的,所以让他们在9乘几的基础上计算10
乘几,
再由10乘几推出几十、几百的数乘一位数,这样安排学生就能够自己发现和得出整百、整十的数
乘一位数的
计算规律,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两、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通过把两、三位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来计算的,把估算放在整百、整十
的数乘
一位数的口算后面,既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又便于学生理解估算的方法。教材通过创设一个需要估
算的
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进而找出可以把这个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来估算的
方
法。
教学建议
1.引进本小节的教学时,教师应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
生体会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
用,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
2.教学本小节
的知识时,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和时间,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和两、三位数乘
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想出来,必要时可以辅之于学具。
3.本小节内容可以安排3课时教学。
笔算乘法
教材说明
本
小节是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主要是要解决笔算过程中从哪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的
书写
格式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
的
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一共安排了七个例题。例1教学不
进位的乘法;例2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个位积满十需向十位进位的题目。例3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个位
与十位的积都要进位、十位积加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所谓连续进位的题目。例4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题目。例5教学0的乘法。例6教学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例7教学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为了分散难点,先解决竖式的格式和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问题,教材首先出现了不进位的乘法。在<
br>此基础上,例2出现了一次进位的乘法。使学生看到当个位积超过十时,满了几十就须向十位进几。在进位
乘法中,进位叠加的乘法难度最大。学生既要记住进上来的数,又要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稍有
疏
忽,就会产生错误。例3就是专门解决这个问题的。当学生掌握了一次进位的乘法以后,例4进一步增
加了
计算的复杂程度,出现了三位数乘一位数、需要连续进位的乘法。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
乘法中
的特殊情形,学生在计算时往往容易算成5×0=5、或者把积的书写位置对错、或者丢了末尾0
。所以本小节
教材将这部分内容专门作为一段,安排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之后,
以便学生集中学
习在乘的过程中处理0的具体方法。
本小节安排了五个练习。练习十六是不进
位乘法的练习;练习十七是只含一次进位的乘法练习;练习十
八是含有进位叠加的和三位数乘一位数有连
续进位的难度较大的乘法练习;练习十九是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
乘法练习;练习二十是一个因数末尾有0
的乘法练习。在这五个练习中,除了基本的乘法竖式计算练习之外,
还配备了不少含有情境图的题目,以
加深学生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在实际中应用的了解。除此之外,还
出现了形式多样的各种题型,如图
文结合的应用问题、表格式问题、改错题、函数式题和找规律的趣味数学
题等。这些题型有利于激发学生
进行计算的兴趣,增长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教学建议
1.重视创设联系实际
生活的问题情境。教材中每个例题都创设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除此之外,
教师还
可根据本地本校的具体情况创设其他方面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应用,提
高学
习的兴趣。
2.组织好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启发学生探索多样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切
实经历学习计
算方法的过程。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各种计算方法,尤其是笔算的竖式计算方法,都要让学生
有一个体验、思
考和交流的机会。
3.加强例题之间的联系,以两位数乘一位数为重点,在学
好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再推广到三位数
乘一位数。注意把估算和笔算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估算促笔
算,以笔算带估算。
4.练习形式要多样化,练习要有一定的量,加强计算中各种情况的混合练习与比
较练习,注意培养学生
良好的计算习惯,如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习惯等,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
5.本小节内容可以安排9课时教学。
笔算乘法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例1与“做一做”的说明和教学建议。例1教学不进位的乘法,让学生在掌握了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探讨每一位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出乘法竖式的<
br>书写格式。通过计算使学生懂得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都是把这个数每一数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
,
再把所得的积相加。教材首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主题图画的是3个小朋友在画画,每人身边都有一
盒彩
笔,由此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已知一盒彩笔是12枝,那么3盒彩笔一共有多少枝?由小精灵提出:
怎样算一
共有多少枝彩笔?
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先估一估大约有多少枝彩笔,然后要求每个
学生先自己独立试做,再在小组内交
流各自的算法,最后在全班汇报各小组的代表性算法,共同研讨解决
问题的方案。
教师应鼓励学生想出自己独特的算法,只要学生的算法是对的,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对学
生想出的各种
算法,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它分分类,在可能的情况下,可对每一类算法作一些分析评价。如
有的学生是用摆
小棒,有的学生是用画图,有的学生是用连加,如12+12+12=36。有的学生是
用数的组成,如10×3=30,
2×3=6,30+6=36。有的学生是转化成表内乘法,如8×3
=24,4×3=12,24+12=36,等等。最后的两种
方法也叫做拆数法,即把一个因数拆成为
若干个小于10的或整十的数的和。教师要让学生体会这些算法的繁
简程度不同,适用范围不同,但教师
这时不要急于去选优,去指定惟一简便的算法。应该让学生在计算过程
中去体会自己算法的优劣,逐步选
择适合于自己的较优算法,给学生一个感受、体验和领悟的过程。
一般来说,这时学生还不会列出乘法
笔算竖式。但笔算竖式是计算的通法,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
法的基础。所以教师应在学生用数的组
成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据此列出乘法竖式。即:
学生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刚开始有的
学生可能会从高位算起,这时教师不必急于去纠正,这个问题可
以留待以后学习进位乘法时再加以解决。
练习十六的第2题要求列竖式计算,第3题含有情境,题目里隐含着一个因数2。如果有学生用加法算也
是可以的,但应启发他们用乘法试着做一做。
2.例2与“做一做”的说明和
教学建议。例2是只含有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它是在学生初步学会乘法
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
学生是初次学习进位,所以这里安排了一道数目较小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例
子,以便学生更容易理解进位
的道理。在例2中,通过王老师买连环画的情境图引出了小精灵提出的问题“王
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
”
这道例题出现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且只有一次进位的乘法。虽然有进位,但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尝试
着
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和全班进行交流。如果学生有多种算法教师应该表示鼓励,但这时教学的重点应
该放
在竖式计算上。应组织学生着重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先乘是哪一位?再乘哪一位?即乘的顺序。使学
生体会
到应从个位乘起,否则遇到进位就很麻烦。二是遇到个位上的积满十应该怎么办?在竖式中对进到
十位上的
数该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应尽可能由学生自己找出答案,自己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还
可以借助学具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用小棒来摆摆看。每行摆一捆(10根)和8个1根,
摆3行,
看看一共是多少根。因为3个8根是24根,满10根要捆成一捆,共可捆2捆,与前面的3捆合并,
一
共有5捆,所以积是54。
摆小棒的过程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演示给学生看,在演示时要突出提问:单
根的小棒有24根怎么办?为
什么一共有5捆小棒?此外笔算竖式计算的过程也可通过多媒体演示出来,
演示时要突出怎么进位。
由于第一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笔算的过程比较复杂,学生有时在计算中
会顾此失彼,出现错误。
例如,在计算十位上的乘积时,把个位进上来的数记错或忘记,这时可让他们把
这个数暂时先记在竖式十位
的横线上。
在学生做过一些练习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寻计算
的规律:什么时候要进位?什么时候不进位?怎
么知道该进几?怎么进位?启发学生得出:哪一位上的积
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练习十七是一次进位乘法的练习题。第2题1筒羽毛球有12个,求7筒
共有多少个?学生可以直观地看
出是7个12连加,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第4题,农村的学
生可能不大理解公寓楼房的单元是什
么意思,教师须加以说明。
在与这个例题相关的练习中,
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对比题,如:12×3与14×3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计
算14×3时要注意什么
?怎么避免计算中发生错误?从而认识进位乘法与不进位乘法的区别,以加深学生对
进位乘法的印象。此
外还可以补充一些引申题,如,23×4,123×4,引导学生从两位数乘一位数扩展到三位
数乘一位
数,检查学生是否能正确处理用一个因数百位上的数去乘一位数时积的书写位置。
3.例3与“做一做
”的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第78页的例3仍然是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基本算法和
算理与例2是一样的
,但出现了进位叠加的情况。教学时,还是要抓住乘的顺序和每一位积的书写位置这两
个问题。例3的主
题图是学校开运动会,一些学生休息时在领取矿泉水的情境图。每箱矿泉水24瓶,地面上
放着9箱,由
小精灵提出问题:“每箱24瓶,9箱一共多少瓶?”这道题虽然仍然还是连续进位的乘法题目,
但进位
的难度增大了。当9乘十位上的2得18再加上个位进上来的3时,又出现了进位现象。突破进位叠加
可
能发生的错误是这个例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针对进位叠加乘法的难点,教师应有计划地从本单元学习
的开始起,就加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和形如7×8+6的乘加两步混合的式题。如果这些口算比
较熟练,将有助于提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速度和正
确率。
教学例3时,可先让
学生进行估算。估算的一种方法是先算10箱是240瓶,再减去24瓶约等于220瓶。
教学笔算时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做,再让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教师要重点检查
学生计算十位
上2×9得18个十再加个位进上来的3个十时的进位情况和积的书写位置,若发现有的学生有
错,应及
时分析原因,给予必要的帮助。教学中教师还可补充这样一些计算的题目:
7 8
6 7
× 7 或 × 9
□□6
□0 3
引导学生重点观察积的百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另外可以把进位叠加与进位不叠加的题目的计算过程加以对比。
例如 4 9
6 9
× 8 × 8
□9 2 □5 2
组织学生讨论:计算过程中这两题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教材
第78页的“做一做”,是求4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个人?条件“4个方阵”隐含在插图里,如果有的
学生
看不出,教师可以加以说明。
计算进位叠加的乘法错误率往往较高,为了降低难度,可以补充下面形式的练习:
如
6×8=( )
6×8+3=( )
6 4
× 8
( )
如果学生计算有错,也便于教师发现错在哪一步。
练习十八第1题至第4题是一次进位的乘法
笔算练习题,其中有的有进位叠加。第2题是倍数问题,既
介绍科学知识,又牵涉到长度单位问题,并要
与学生比谁跳得远,富有趣味。学生事先应知道自己跳远的成
绩。第4题先要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进
行解答,给学生一个练习提出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乘法的,也可能
是加法或减法的;可能是一步的,也可能是两步或三步的,都应该加
以肯定,即使目前不会算也不要紧。
提问题一般可采用口头形式,不必写在作业本上。这道题的呈现形式是
表格式,数量关系是日常生活中常
见的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这种数量关系的题目教师应经常让学生练
一练。
4.例4与“
做一做”的说明和教学建议。例4仍然是要解决进位问题。前面的例题都是只有一次进位的
题目,而这个
例题出现的是有多次进位,且有连续进位,因此计算更为复杂。学生常常由于没有很好地掌握
进位的方法
或者计算不熟练,造成各种错误。为此,教材专门安排了这个例题,重点教学这种情况,并给予
学生更多
的练习机会。
例4的情境图是体育馆运动场的画面,题中的条件由文字给出。小精灵提问“运动场最多
可以坐多少
人?”其意思是:如果运动场全部坐满的话,可以坐多少人?
计算此类题目,学生
最可能发生的错误是:(1)忘记加后面进上来的数。(2)进位时加错(因为这里又
要
算乘又要算加)。(3)错用进上来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
针对学生可能发生的错误,教师应引导学生
每计算一步,都看看有没有进位,进的是几,把进上来的数
记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算前一位的积时
,要想想有没有漏加后面进上来的数。算完以后,再检查一两
遍。
教学本例题时,可让全班学
生自己先算一遍,待学生都算完后,教师再带领全班同学共同来订正。这时
可先请计算正确的学生说一说
计算的过程,再请计算有错的学生说出错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今
后计算要注意些什么。必要
时教师可以问一问学生类似下面的问题:十位应向百位进几?为什么积的千位上
是5?等等。
如果班上的学生出错的较多,教师也可要求出错的同学把计算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写出来,如下式:
2 3 8
× 9
□□□2
──3×9+7的个位数
──2×9+3的个位数
在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练习中,教师
要注意各种情况的练习,例如有只有一次进位的(或个位进位,或十位进
位,或百位进位),有隔位进位
的(个位和百位进位),有连续进位的(个位与十位进位,十位与百位进位,
个位、十位、百位都有进位
),有进位不叠加的,有进位要叠加的,等等。练习中应要求学生仔细分辨各种情
况,认真处理好进位问
题。
在练习十八的练习中,第5题至第10题是有连续进位的乘法笔算计算题。其中第5题要求列竖式
计算,
题中进位情况较复杂,应让学生仔细区别。第6题是有情境的题目,渗透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
关系。这
种数量关系较为抽象,教师可适当举例说明。第7题是连乘计算题,即第1小题的积是第2小题
的一个因数,
第2小题的积是第3小题的一个因数,依此类推。第8小题渗透了函数对应思想,应指导学
生把算出的积填
在相应的位置上。第9题是改错题,先要求学生检查判断每道题有无错误,错在哪里,然
后改正过来。第10
题是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问题,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常识。第11题和第12题是两步
计算的应用问题,只要求
学生能分步计算就可以了。这两题都有多种解法,只要方法是对的,教师都应给
予肯定。第13题是趣味数学
题,用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解答时要指
导学生观察各题的因数和积有什
么特点,找出其中的规律,从而不必通过计算就能得出所要求的两道乘法
式题的结果。规律一:第一个因数
都是99,第二个因数逐题增加1,除第一题外,积都是三位数,积的
首位比第二个因数少1,末位与首位的和
都是9,中间一位都是9。规律二:9与第二个因数相乘的积左
右分开,中间插入一个9,即是所求的积。所
以99×6=594,99×8=792。
5.例5、例6与“做一做”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例5教学关于0的乘法,说明0和任何数相
乘都得0,为后继教学做好准备。“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这个结论在小学阶段包含0和任一非0自然
数相乘及0乘0两种情况。对于0和非0自然数相乘,可以用乘
法的意义来解释,即表示几个几的和。对
于0乘0,就不能用乘法的意义来解释。这种情况在数学理论上只是
一种补充规定,在教学中只能直接告
诉学生,不宜作其他的解释。
例5首先呈现了一幅极富情趣的主题图:七仙女向王母娘
娘汇报说,仙桃都被孙悟空吃光了,一个大仙
桃也没摘到。由此引出小精灵问:“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
”的问题。然后通过加法和乘法的计算,由小精
灵归纳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教
学时可把摘仙桃的情节编成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制成幻灯片,向学生演示。王母娘娘叫七个仙女到蟠
桃园
去摘仙桃回来准备祝寿,仙女们到蟠桃园去只看见孙悟空在吃蟠桃,树上一个蟠桃也没有了,仙女们回
来
,于是出现了书上的一幕。儿童们最喜欢看孙悟空的故事,这个情节必将大大激发他们的兴趣,给他们留
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时,可让学生先用加法算一算七个仙女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再根据乘法意义列出
乘法算式,得出
0×7=0或7×0=0。然后再补充计算0×3、9×0、0×0,最后由小精灵归纳
出结论。
学生计算0的乘法时往往容易与0的加法相混,因此教学时必须注意与0的加法进行比较,如
:0+5=5,
0×5=0。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如一个盘子里有5个梨,另一个盘子里没有
梨,两盘一共就有5个
梨。如果5个盘子都是空的没有梨,那么总共还是1个梨子也没有。第83页“做
一做”的练习就是乘法与加
法对比的题目。
例6教学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这里教材也呈现出
了一幅有趣的主题画,老寿星因为天天到公园散步所
以才会长寿。他每天都要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公
园里步行3圈,从而引出了小精灵的问题:你能算出老
寿星每天要步行多少米吗?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教材出示了学生的两种算法,既可互相对照,又体现多
种算法。对于分步计算的方法,因为进位难度降
低,所以还可以鼓励有能力的学生从高位算起,直接进行口
算。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进行估算
,然后让学生观察这道题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再由他们各自独立计算。在
用竖式计算后,可请一些学生说
一说计算的过程,特别是与0相乘时是怎么处理的?积的十位为什么写2?
在计算过程中,要指导学生
特别注意的是,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这个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个
数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
0也要乘。当个位积不满十时,十位上要用0占位。
对于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要加强比较和改错的教学。例如,在教学中可出示下列类型的比较题:
(1) 1 3 8 1 0 8
×
4 × 4
(2) 1 0 2 1 0
9
× 3 × 3
其中第一组是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与因数中间没有0的乘法的对比,第二组是个位积满十的乘法与个位
积不满十的乘法的对比。除此之外还可以出一些改错题让学生辨析。例如:
2 0 8
9 0 4 7 0 3
× 3 × 2
× 4
6 0 2 4 1 8 8 2 8
5 2
练习十九是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练习。第1题要求列竖式计算。第2题是关于义务植树造林情境
的倍数
应用问题。关于倍数问题,因为课本中出现得较少,必要时教师应结合此题进行一些复习。第3题
实际上也
是一种倍数问题,只不过换了一种说法。一头大象的体重等于(或相当于)8头
牛的体重,就是说一头大象的
体重和8头牛的体重同样多。求出了8头牛的体重,也就知道了一头大象的
体重。第4题练习时教师不必提
出具体要求,待学生得出结论后,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可
能是分步计算的,这也是可以的。
如果有的学生直接通过观察就得出第一个算式的结果不是0,而第二个
算式的结果是0,因而断定第一个算式
的得数比较大,对这些学生应给予表扬。
6.例7与“做一做”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例7教学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例题呈现的是学校
阅览室里学生们在借书、读书的情境。题目要求学生
自己试着算一算,然后将两种算法进行对比,由学生
选出自己喜欢的算法。
教学时,可结合插图,让学生谈谈读书有什么好处,了解学生读了多少书,读了
哪些书,鼓励学生多读
书,读好书,多增长见识。
这道题渗透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这种数量关系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数量关系。
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并让学生也
举一些这种“买东西”方面的例子。
教学时,教师也可让学生先进行估算,再独立计算。如果学生出现
了课本中的两种算法,就请他们说一
说计算过程,尤其是第二种算法,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0×3这一
步能不能省略?如果要省略,那么因数3
应该移到什么位置上?这时书写积应该注意些什么?
如果计算过程中没有学生能做出第二种算法,教师可出示下列两组题让学生计算:
(1)40×6 (2)240×6
200×3
1200×3
第(1)题学生能够口算,启发学生想一想:口算时是怎么算的?能否把口算的方法迁移
到笔算竖式中来?
第(2)题能否像第(1)题那样使计算简便?
在用简便方法计算时,教师
应引导学生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一位数的书写位置,这个一位数应该与多位
数0前面的那个数字对齐;二
是积末尾0的个数。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练习二十是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练习。其中第1题要求列竖式计算。第2题介绍了蚕吐丝的资料,培养
学生对大自然的爱好和兴趣。第3
题也是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每台电风扇的价格是140元,括号
下的“?元”表示求4台一共
要多少元。第5题是表格式计算题,是一道因数中间有0和因数末尾有0的比
较练习题。第7题是改错题
,改正之前应要求学生先说出错误的原因,再进行订正。第8题的连加计算题要
求学生用乘法计算,可先
让学生观察,看出连加题中是几个连续的自然数相加,加数的个数是奇数个,因此,
可以用最中间的那个
数乘加数的个数。
整理和复习2
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
是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在
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提升学生
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二是集中安排了一个练习,在
学生回顾整理的基础上对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
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复习巩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
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这部分内容可以安排1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可以用笔算,也可以用估算和口算。过去在教学中只重视学生掌握计算的
知
识和技能,不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以至于学生虽然会计算,却不懂得怎么应用,遇到具体问题便束手
无策。根据新的教学理念,现在的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计算的技能,更要学会计算技能的应用。所以
实验教材加强了这方面的教学。教材第89页出示了三道实际生活应用问题,由小精灵向学生提出问题:“你<
br>会选择合适的算法吗?”这道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各题应选择什么样的算法?并说明选择的理由。一般来
说,凡是只需要知道大略结果或无法求得准确结果的,可以选择估算。凡是能够口算的题目则尽量用口算
,
只有自己不会口算、又需要知道准确结果且具备笔算条件的(如要有纸、笔),才用笔算。以后学了计
算器,
还可以考虑用计算器。笔算则主要用于理解计算的过程和算理。
提高学生选择和判断算
法的能力,主要是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情境来分析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多
向学生举一些各种情况的
例子,也可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举一些例子。
由于平时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偏重于笔算而忽视口算和估算
,所以如果这时发现学生的口算或估算还比较
薄弱的话,就应适当多做一些口算和估算的练习。
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这个阶段也应该加以回顾和复习。复习时可组织学生围绕以下三个问
题展开讨论,一是从哪一位乘起比较简便?二是每次乘得的积应该写在哪里?三是如果某一位上乘得的积满
几十时怎么办?学生表达时只要求意思正确即可,不要求用非常规范的数学语言,也不要求总结成计算法则,<
br>更不要要求他们去读或背法则。
练习二十一的练习题中,第3题由于学生尚未学过多位数的除法
,所以无法由除法推出第二行的数是第
一行的4倍。解答时可让学生根据前三组数进行猜测或尝试,再用
乘法加以验证,从而找出规律。这里可以
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第4*题是找规律的趣味数学题,参
考答案是:
1234×9+5=11111
12345×9+6=111111
123456×9+7=1111111
1234567×9+8=11111111
12345678×9+9=111111111
参考教案 课题一:乘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7题。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用多媒体幻灯片逐一出示各种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图片内容是:
邮局邮票出售处,有的邮票一枚80分,有的邮票一枚60分。
百货商店鞋柜,一双旅游鞋78元,一双皮鞋164元。
电影院售票处,日场一张电影票15元,夜场一张电影票20元。
小袋鼠蹦跳一次约2米,小袋鼠蹦跳33次。
文具商店柜台,每盒图钉120个,每包日记本25本。
2.出示课本第70页例2主题图:三年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
二、尝试解决
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
呢?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
的?
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启
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
因为8×30=240,所以8×29的积比较接近240,我们可以列成算式8×29≈240。再由小精灵
介绍约等号。
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
三、拓展引申
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32×6 49×5 218×4
581×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
看成最接近
的整百数即可。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70页“做一做”中的4
道题。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
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2.用上课开始时呈现的几个问题情境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估算结果,找出答案。
3.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估算的例子。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开头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
2.上这堂课,你有什
么感受和体会?(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我们应尽可能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解
决。)
课题二: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例1,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
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具、学具准备:有关的多媒体课件,整捆和单根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
题。课件演示例1的情境图。画外音: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英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
布置“迎接元
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从这幅图画中,
你能提出哪
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枝。他们一共有多
少枝彩
笔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了: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讨交流。请同学们说一说:(1)用什么方法
计算?怎么列式?(2)12×3表示什么意思?(3)这
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问: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让小组内每个同学先思考3分钟,在纸上算算看,能不能算出
来。也可以摆出小棒(或其他学具)或画
画图等。如果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法都写出来。
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小组长归纳一下本小组一共
想出了哪几种算法。这时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尤其要鼓励学习有困难
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全班汇报。由各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各种算法,教师将其板演在黑板上。
三
、分类评价。教师提出要求:现在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算法,我们能不能把这些算法分分类,看看
一共
有几种思路。
估计学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几类:
1.摆学具求得数。引导学生摆。因为一个
因数是12,所以一行摆1捆零2根;因为另一个因数是3,所
以摆3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
得36。
2.画图求出得数。例如画出如下的图:
3.连加法。
12+12+12=36
4.数的分解组成。
10×3=30 2×3=6
30+6=36
5.拆数法。(转化成表内乘法)
8×3=24 或7×3=21
或6×3=18
4×3=12 5×3=15 18+18=36
24+12=36 21+15=36
评价各种算法,组织学生议论,每一种算法是怎么算的,各有什么适用范围。
1.摆学具和画图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我们学了数学以后就应尽量使用计算的方法来算。
2.根据乘法的含义用连加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因数的个数比较多,算起来就比较麻烦。 3.把一个因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几个乘积加起来。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
4.把一个因数拆成几个一位数,再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然后把几个乘积相加
,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
几也都能算,但有时也比较麻烦。如25×6=9×6+8×6+
5×6+3×6等。
四、介绍竖式
从刚才议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成方法来算比较简
便。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算式像加法竖式
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下面就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4页看
看小英是怎样列出乘法竖式的?
课件一步一步展示竖式的书写过程,突出书写的步骤和书写的位置,边
演示边说明。如果没有电脑设备,
也可板书。
先出示有部分积相加的竖式,再出示简便竖式,并说明为什么可以写成简便竖式。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如有发现错误,指导订正。
五、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先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六、小结(略)
教学片断: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3~84页例5~例6。
教学过程:
1.用课件呈现3幅图。
(1)一天王母娘娘叫七仙女到蟠桃园去摘仙桃为自己祝寿。
(2)七仙女到蟠桃园,只见树上一个仙桃也没有了,孙悟空正坐在桃树上吃桃子。
(3)课本第83页主题图。小精灵问: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
2.教师提问:想一想,用加法怎么列式计算?用乘法怎么列式计算?
板书:0+0+0+0+0+0+0=0
0×7=0 7×0=0
想一想:0×3=□ 9×0=□ 0×0=□
观察上面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你们想的和小精灵说的一样吗?
3.练习“做一做”中的四组题。
想一想0和一个数相乘与0和一个数相加结果有什么不同?
4.呈现例6的主题图。
教师提问:老寿星为什么会长寿?(生命在于运动)
小精灵问:你能算出老寿星每天步行多少米吗?怎么列式?
教师提问:你能先估算积大约是多少吗?
让学生各自独立计算,全班交流不同的算法。请学生说出计算的过程。
算法一:500×3=1500
8×3=24
1500+24=1524
算法二: 5 0
8
× 3
1 5 2 4
教师提问:因数十位上的0应该怎么乘?
5.练习。
(1)课本第84页“做一做”中的三道题。
(2)小博士出的思考题:猜一猜,205×4
和502×4两道算式中,积的哪些数位上是0?为什么?
(3)比较下面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并计算出结果。
① 1 3 8
1 0 8
× 4 × 4
② 1 0 2 1 0 9
× 3
× 3
参考资料:乘号的来源
人类很早就掌握了数的乘法运算。在我国
,远在春秋战国时代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九九”乘法表,在西
方也出现过格子乘法。1540年德国数学
家史提非(Stifel,1487—1567)在《整数算术》中,开始用拉丁字母m
和d表示乘法和
除法,它们分别是拉丁语乘法(multi plicntio)和除法(divisio)的第一个字母。用“
×”号表
示相乘,是由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Oughtred,1574—1631)于1631年提
出的。由于“×”号易和拉丁文“X”
相混,十七世纪末,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Leibniz,16
46—1716)提出改用“·”表示相乘。在我国这两种符
号都采用,数字的乘法用“×”,而数字和
字母相乘,或字母之间相乘则用“·”或省略不写。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材说明
本单元主要教学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认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表: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
br>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
难。因此,本单元主要是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
简
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本单元在分数的范围上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只出现常见的分母比较
小的分数(分母一般不超过10)。在编排上为了适应儿童的认知规律,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所
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本单元安排的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分数的加减法,其
目
的也是如此。
教学建议
1.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从整数到分数
,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贴近学生
实际,学生感兴
趣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如单元主题图,通过学生喜爱的“游
乐园”情境
,出示五个与分数学习有关的小情境,来展示本单元将学习的主要内容,并且后面一些例题的情
境也是从
主题图抽取出来的,使学生在一个比较完整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提高学习兴趣。教学时,教师可以
充分利
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或者创设一些更加适合儿童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有关分数的
知识
。
2.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
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材提供了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如,在认识几
分之一时,给出分数的概念后,即
刻让学生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1/4,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学时,
教师要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
,组织相应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主动建构
数学知识。
3.本单元可用5课时进行教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
1.主题图。
编写意图:
(1)以“游乐园”的形式,呈现了本单
元的基本学习内容。
(2)体现了在玩中认识数学以及人与生
活、自然的有机联系的思想。
教学建议:
(1)可以用一定的方式展示此情境,通
过观察画面中的情境,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发现
表达出来。
(2)为便于集中观察与思考,可以把画
面中的小情境逐一呈现,让学生发现其中
的数
学信息进行学习与交流。
(3)此主题图,既可作为引入用,亦可
作为巩固练习
的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灵活处理。
2.例1。
编写意图:
(1
)通过两个学生平分月饼的情境,引
入分数,使学生知道: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这块饼的一
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
(2)在此基础上,把月饼平均分成
四
块,让学生通过迁移来推想:每块是
这块月饼的几分之一,该怎样写。
(3)认识了上面分数
后,教材初步
进行抽象、概括,说明像这样的数都是
分数,但不给出分数的定义。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两个小朋友分月饼图
的情境。使学生理解一人一半也就是
每
人分得月饼的二分之一。
(2)作为分数学习的开始,12的
认识是一个起点,教
学时,在借助月饼
图认识了12后,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
说一说还有什么可以用12来表示,
进一步理解12的含义。
(3)14的认识,也可借助分月饼来进行。让学生根据12的含义来推想:
现在把月饼平均分成四块,
每块是它的几分之一。之后教师再强调说
明:只有平均分,每块才是
月饼的四分之
一。
(4)在写12时,教师要说明:“2”
表示平均分的份数,1表
示其中的一份,
为后面学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做好准备。
14的写法则可让学生类推。
3.例2及“做一做”第1题(见右图)。
(1)通过让学生折出一个正方形的
14
,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折出
一个正方形的14,有多种折法。教材呈现了三个学生各自不同的折
法。小精灵还提出:“还有别的折法吗?”
鼓励学生进行探讨,加深对14的理解,同时培养交流意识和
动手实践的能力。
(2)“做一做”第1题,是配合例1、例2的练习,让学生把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
用分数表示出来,进
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使学生直观看到:不论一个图形形状如何,只要是把它平
均分,其中的一份就是
它的几分之一。
教学建议:
(1)可以发给每个学生同样大
小的正方形纸,让学生折出它的14,并涂上颜色,说一说自己折的14
的含义,再选几种不同的折法贴
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比较,认识到:它们的折法虽然不同,但都是被平
均分成了四份,所以每份都是
正方形的14。
(2)在折纸活动中,对不同的折法,教师要给予鼓励,与众不同的,还可以用学生的
名字命名为“××
折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动力,同时在折的过程中,还要强
调平均分。
(3)“做一做”第1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交流。指名一些学生
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强调把谁
平均分,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要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
和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
力。
4.例3及“做一做”第2题。
编写意图:
(1)教材安排了两组几分之一的分数进
行大小比较,加深对几分之一的理解。第一
组
数是例1、例2中学过的分数,第二组取
材于主题图中鸽子吃食情境。保持前后联系。
(2)
两组分数的大小比较,教材都没给
出比较的结果,让学生在直观图的帮助下进
行比较,填出结果
,达到“在认识中比较大
小,在比较中巩固对分数的认识”的目的。
(3)小精灵提出:“你
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观察、比较,体会到: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越大,表示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1
份越小。
(4)“做一做”的第2题,共安排了两组几分之一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类型与例3相同。
分数对应的
直观图比例3抽象,第二组分数对应的直观图上下排列,便于学生观察比较。
教学建议:
(1)教学时,可充分利用例3的直观图,让学生说出比较的过程,也可让学生准
备两个大小相同的圆片,
先用一个圆表示出12,再用另一个圆表示出14,随后进行比较。
(2)通过比较,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体会到:同样大的图形“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这样
的规律。
5.例4。
编写意图:
(1)通过折纸、合作交流来认识四分
之几,这是在学生直观认识14的基础上
进行的。通过把相同大小的正方形平均分
成4份,分别
由四个学生引出14、24、
34、44。是前面折纸认识14的继续,更
是发展。
(2)教材只说明:每份是它的14,2
份是它的24。3份、4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则让学生
自己探讨,体现了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意图,同时加强了四分之几与14的联系。
(3)情境图的设计体现了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善于通过合作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来分享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1)安排小组合作,每个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根据自己的意愿涂
出几份,写出涂色部分
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在小组内交流。
(2)在学生
说出每份是它的14,2份是它的24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类推得出3份、4份是它的几分
之几。通过
讨论使学生理解:四分之几是由
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它与四分之一比,只
是取的份数不同。
6.例5。
编写意图:
(1)通过把1分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
份,来说
明十分之几的含义,一方面进一步
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另一方面为以后小数
的学习做了初步准
备。
(2)小精灵先提示:“每份是它的( )
( )”,引导学生由此推想出310、
710。
随后指出像24,34,310,710,…这样
的数,也都是分数。
(3)之后,教材以34为例,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建议:
(1)先引导
学生把1分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可以指导学生用尺子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再对着尺
子上的刻度1
、2、3……把线段平均分成10份。
(2)在突出每份是它的110基础上,让学生类推出十分之几就是几个十分之一。
(3)学
生认识了24,34,310,710等数之后,教师指出它们也都是分数,再由学生说出一些其他分
数
,丰富关于分数的表象,教师将学生说出的分数板书出来,为下面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做准备。
(4
)学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时,要注意联系前面所学的分数,使学生认识到: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
成几
份,分母就是几,表示这样的几份,分子就是几。
7.例6(见下页图)。
编写意图: <
br>(1)教材给出两组同分母分数由学
生先涂一涂,再比一比,加深对几分之几
的认识,也
为下面学习同分母分数的简单
加、减法做准备。
(2)通过涂色来比较,降低了难度,
更有助于学生对分数的形象感知,丰富了
表象。
(3)第二组66○56的比较,为后
面学习“1减几分之几”做了铺垫。
(4)“
做一做”第1题,是几分之几的巩固练习,要求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加深对几分之几的认识。
<
br>第2题,是几分之几分数大小的比较,由于分母增大,教材仍然给出对应的直观图,使学生可以看图比较。
教学建议:
(1)教学时,可以让同桌一组,分别在长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出25和35,再把
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2)比较几分之几的大小,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联系分数的含义,提问:25
是几个15,35是几个15,
2个15比3个15大还是小,从而得出比较的结果。
(3)
66和56的比较,要让学生初步体验到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相同时,表示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
若干份
,取的份数与分的份数同样多,就是1。为后面学习“1减几分之几”做准备。
8.关于练习二十二中一些习题的教学说明和建议。
(1)1~3题是配合几分之一的认识的习题。
第2题,是判断题,重点检查学生对分数含义
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只有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
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
第3题,看图写分数,比大小,在比较中加深对几分之一的认识。
(2)第4~6题,是配合几分之几的认识的习题。
第4题,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加深对几分之几的认识。
第5题,让学生根据几分之几的含义,涂色表示所给分数,进一步巩固分数的含义。
第6题,
安排了两组几分之几分数进行大小比较。其中25与12不能直接比较,需要学生借助直观图
观察得出结
论,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3)第7~11题是综合练习。
第7题,以表格形式呈现了四
种不同的图形,要求学生把涂色部分和没涂色的部分分别用分数表示出来,
渗透了单位“1”的组成,为
后面学习分数的简单加减法做一些准备。
第8题,是分数大小的比较综合题,没给分数的直观图,培养
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教学时注意让学生说
出比较的思路。
第9题,通过剪一剪,再比较大小,让学生知道:3个圆的14和1个圆的34是相等的。
第
10题,是综合题。给出了一家三口分吃蛋糕的情境,要求学生对照每人分得的块数写出相应的分数,
并
比较其中三个分数的大小,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第11题,是开放题,有多少答案,加深学生对几
分之几的理解,同时为今后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通分
做孕伏。
分数的简单计算
1.例1(见下页图)。
编写意图:
教材从分吃西瓜的情境引入同分母分数的加法
。图中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一个男孩吃了2块,
一个女孩吃了1块,要求一共吃了多少块,即计
算28+18是多少,教材通过小精灵提示思路和答案。
教学建议:
(1)展示此情境,让
学生观察并寻找其中的数学信息,引导他们提出数学问题,由此引出分数的简单计
算。
(2)受整数加法的影响,学生很可能将
28+18写成316。这是由于学生对几分之几的含义不理解所致。教学时应允许学生试错,
在交流探讨中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
(3)
为了突破算理理解上的难点,教学前,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填空练习,加强对几分之几
里有几个几
分之一的练习。如49里有( )
个19等。
2.例2(见右图)。
编写意图:
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减法。通过一个女孩从
56中拿出26,来展示计算过程,形象直观,
便于学生理解算理。接着让学生通过填( ),
来呈现思考的过程。这样逐级展现算理,符合
儿童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学生对分数减法
算理的理解。
教学建议:
教学时,可以将减的过程,动态地展
示出来,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再填( ),
这样
有助于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并使
学生初步体会到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
直接相加减。
3.例3。
编写意图:
(1)教学“1减几分之几”。有了前面例6的基础,学生
很容易理解1可以改写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再减就不会有困难了。不过教材为了帮助
学生理解
这一点仍然安排了直观图。
(2)“做一做”的第1题,加减法各
安排一题,并配有图示,以
便学生借助图
来思考。第2题,是分数加减法式题,不
再出图,让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行计算
。
教学建议:
教学例3时,可先出示一圆片,提问
学生:整个圆可以用几表示?用
分数表示
是几分之几?如果制成课件,可随机生成
若干份。随后出示1-14,由学生说,这<
/p>
里的1应看成几分之几?为什么?也可组织学生议一议。然后用课件展示减的过程。为了让
学生获得正确的
印象,整个计算过程可让学生写出,学生熟练后就不再作统一要求。教学中还要注意多让
学生进行说理训练,
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关于练习二十三中一些习题的教学说明和建议。
(1)第1~4题,是配合例1~例3的
习题。习题的编排体现了训练的过程,逐步提高要求。如第1题是
单项训练,第2题是混合练习。编写做
到了要求、题量、题型的整体协调,同时又做到了练习形式的多样性。
习题中的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具有现实性。教学时应做到根据要求有序进行,不要任意拔高要求,选
择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讲一讲
算理。
(2)第5~10题,是本节的综合练习。素材选取体现了多样性。如第5题,用分数表示钟面
上的阴影部
分,第7题选用种植蔬菜情况的素材等。思考题的安排具有开放性,体现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
力和创新精神
的要求,使不同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教学综合题时,确保基本题的落实
,同时也应尊重
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参考教案 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91~93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
、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
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投影仪,含有4块月饼的图片。师生都准备圆片一张,相
同大小的正方形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动态演示关于主题图内容多媒体课件,接着出示含有4块月饼的图片。
1.把这4块月饼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块?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2.把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板书:1。
3.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
学,每人分几块?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也可用圆形纸片代替月饼进行
对折、重合等操作。根据学生回
答,教师引入并板书课题: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一)认识12。
1.多媒体课件演示例1分月饼的情境图。指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
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12。
3.学生活动:用图片折出它的12,并写上12。
4.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
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12?哪些不是?说出理由。
(二)认识14。
1.要得到一块月饼的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图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
(2)电脑课件动态演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四分之一。
(3)小结: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教学例2。
(1)想一想:如何折出一个正方形的14?
(2)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独立折纸,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3)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小组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或贴在黑板上),说一说各自的折法。
3.完成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三)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出示例1第一组图12和14。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
(3)电脑课件演示12和14比较重叠过程、闪现,让学生直观感受。
2.独立探究、完成例2第二组图片,14和13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3.让学生讨论合作。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第93页“做一做”第2题。
三、课堂作业。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可能性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在现实世界中,严格确定性的现象十分有限,不确定现象却是大量存在的,而概率
论正是研究不确定现
象的规律性的数学分支。《标准》将“概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四个学习
领域之一“统计与概率”
中的一部分,从第一学段起就安排了有关的学习内容。
本单元主要是
教学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不确定现象,并
知道事件发生的
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兴趣的游
戏活动作为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根据学生的年
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科书中选取了学生非
常熟悉的“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现实情境,引入本单
元的学习内容,还通过大量生活实例丰富
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体验,目的是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
动中,并感受到数学就
在自己的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
教科书中还设计了有趣的摸棋子试验等活动,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
中去。
2.设计丰富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与
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不确定现象是这部分内容的一个重要研究对
象,从不确定现象中去寻找规律,这对学
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观念。如果缺乏对随机现象的丰富体验,学生
较难建立这一观念。
因此,
教科书中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如摸棋子试验、涂色活动、抽签游戏等。
通过创设
这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知识
的形成
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教学建议
1.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引导
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设各
种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
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换自
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在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充分感受和体验
不确定现象和事件发生的
可能性。
2.把握好教学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确定事件”“不确定事件”以及“事件发生的可
能性大小”
时,只要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经常”“偶尔”
等词语来描述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可以了,不必要求学生使用有关术语进行解释,也不必要求学生求出可
能性的具体大小。
3.这部分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
可能性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单元共安排了5个例题。
主题图、例1、例2
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例3、例4、例5及相关内容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
性和不确定性。对于纷繁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如果从结果能否预知的角度出
发去划分,可以分为两大
类:一类现象的结果总是确定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所出现的结果是可以预知
的,这类现象称为确定
现象。例如,抛一个石块,可预知它必然要下落;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
可预知冰不可能融
化。另一类现象的结果是无法预知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出现哪种结果是无法事先确定
的,这类现象称
为随机现象或不确定现象。例如,掷一枚硬币,我们无法事先确定它将出现正面,还是出现
反面。 教科书通过主题图及例1、例2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体验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1)主题图的教学(见下页图)。
教科书第104页呈现了学生熟悉的
“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场景,
引入本单元的学
习。目的是从学生已有的
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体验在现实生活中
存在着不确定现象,感受数学
与日常生活
的密切联系。
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图
意,描述图意,调动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和
积极性,再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抽签
表演节目”时的实际感受。使学生在观
察、描述和交流的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
到,在用抽签来决定表演的节目的活动
中,“表
演某种节目”这样的事件的发生
是不确定性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
自己周围熟悉的情境,
说一说在生活中还
有什么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需要注意的是,只要学生能够结合具
体的问题情境,用“可能”等词语来描述
就可以了,如“我可能要表演唱歌”。不
必要求学生
一定要说出“我表演唱歌这
件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例1的教学。
教科
书呈现了学生摸棋子的试验,使
学生在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活动中初步体
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
定的,有些事件的
发生则是不确定的。
教科书中给出了两个盒子装有不同情
况的棋子
,是想通过两个简单试验的对比,
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
件。教师可以依照教科
书中的图示分别在
两个盒子里放进各种颜色的棋子(也可选
用乒乓球等),注意这些棋子除了颜
色外应
完全相同,并将放棋子的过程完整地展现
给学生,而且在每次摸棋子之前都应将盒
中的棋子摇匀。
教科书中一共提出了三个问题,提示教学的过程、反映不同方面的要求。
①教
学第一个问题“哪个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红棋子”。教师可以先提问“左边的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红棋
子吗?
”让学生进行猜测,再让学生实际摸摸看。通过试验,验证自己的猜测,认识到在左边的盒子里装的
都是
红棋子,所以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在左边的盒子里摸出红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教师再提
问
“在右边的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红棋子吗?”让学生进行猜测,再让学生实际摸摸看。通过试验,使学生发
现在右边的盒子里有红棋子,所以可能摸出红棋子,但不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在右边的盒子摸出红棋子”
这个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②第二个问题“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绿棋子”和第三个问题“哪个盒
子里可能摸出绿棋子”可一同教
学。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猜测“左边的盒子里可能摸出绿棋子吗?”“右
边的盒子里可能摸出绿棋子吗?肯
定能摸出绿棋子吗?”,同样再让学生讨论交流,并通过试验,验证自
己的猜测,认识到因为左边的盒子里
没有绿棋子,所以不可能摸出绿棋子,“在左边的盒子里不能摸出绿
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在右
边的盒子里有绿棋子,可能摸出绿棋子,但不一定能摸出绿棋子,
“在右边的盒子里摸出绿棋子”这个事件
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为学生提
供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机会,有条件的地方宜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教师可以依照教科书中的图示,
事先为每个小组准备两个盒子和两袋棋子,为了交流方便,可以给盒子标上
序号1和2。在教学时,先指
导学生分别将两袋棋子放入两个盒子,然后逐一提出教科书中的问题。教师还要
提醒学生,在每次摸棋子
前应将盒中的棋子摇匀。提出一个问题后,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试验,然
后再全班交流。使学生
充分经历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活动过程,丰富学生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
另外,在汇报时只
要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用“在左边的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在右边
的盒子里可能摸出红
棋子”等描述进行表达就可以了,不必要求学生一定要说出“在左边的盒子里摸出红棋
子这个事件的发生
是确定的”,“在右边的盒子摸出红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3)例2的教学。
教科书呈现了六幅与现实世界的自
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紧密相关的画面,通
过生活实例丰富学生
对确定和不确定事
件的认识,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
活经验学会判断哪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
的,哪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图
意,独立思考,
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
验做出判断,再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
在描述、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活动过
程中
充分感受确定和不确定现象。需要注意
的是,在让学生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
和不
确定性时,只要学生能够结合具体
的问题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表述就可以了,
如“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三天
后可能下雨”“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等。不必要
求学生一定要说出“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这
件事的发生是确定的”“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
这件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每天都有人出生这件事情
的发生是确定的”。
教师还可以引导
学生结合自己周围熟悉的情境,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什么事
情的发生是不确定
的。另外,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寻找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事件让学生来判断其发生的确定性
和不确定性,如
“明天的拔河比赛我们班会赢”。让学生认识到对于某一客观事件来说,其发生的确定性和
不确定性与个
人的愿望无关。
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
br>随机现象虽然对于个别试验来说无法预知其结果,但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大量重复试验时,却又呈现出一种规律性,我们称它为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概率论正是揭示这种规律性的一个数学分支。
为了
叙述的方便,把条件每实现一次,叫做进行一次试验。例如对“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这个事件
来说,
做一次试验就是将硬币抛掷一次。如果一个试验在相同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而每次试验的可能结果
多于
一个,在一次试验中结果无法事先确定,这种试验就叫做随机试验。把随机试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
发
生的事情,称为随机事件。
一个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对单次试验来说),又存在着统计规律性
(对大量重复试验来说)。随
机事件的统计规律性表现在:随机事件的频率──即此事件发生的次数与试
验总次数的比值具有稳定性,即
总是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
来越小。我们给这个常数取一个名
字,叫做这个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可以看作频率在理论上的期望值,
它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
能性的大小。上述关于概率的定义,通常称为概率的统计定义。 <
br>由于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他们一般只能在感性的层面理解概率的知识。因此,教科书通过例3、例4<
br>和例5的教学,使学生在试验活动中,认识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
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例3及相应“做一做”的教学。
①
首先,教科书呈现了一个装有两
种颜色棋子的盒子,并提出一个问题
“摸出一个棋子,可能是什
么颜色?”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摸棋子的试验,能够
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为学生提供动手试验、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观察、试验的活动中,发现从盒
子里可能摸出红棋子,也可能摸出蓝棋子。进而明确,盒子里有红色和蓝色两种棋子,它们都有被摸出的可
能,所以这个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一种是摸出红棋子,一种是摸出蓝棋子。
教师还可以提
问“可能摸出白棋子吗?”。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因为盒子里
只有红棋和蓝棋
两种棋子,这一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也只能有两种:一种是摸出红棋子、一种是摸出
蓝棋子,不可
能摸出白棋子。
为了帮助学生接下来更好地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教师还可以提问“是不
是每一个棋子都
有被摸出的可能”。引导学生发现,由于每一个棋子的形状与大小都相同,摸棋子时又不
能偷看,所以摸到
每个棋子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②接着,教科书呈现了两组学
生重复进行摸棋子试验并交流统计结果的场景。目的是使学生在试验、收
集和分析试验数据以及讨论交流
各小组统计结果的活动过程中,初步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统计规律性,并知
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
的。
此部分内容的学习宜采取小组合作学习
的方式,教学中有以下两个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个方面,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试验。教
师可以依照教科书中的图示,事先在各小组的
盒子
里放进两种颜色的棋子。在做试验前,教
师首先要使学生明确试验的过程,“摸出一个
棋子,记
录下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
次”。然后还要使学生明确组内成员的分工,
应有人负责摸
出棋子,有人负责记录下它的颜
色,并应提醒学生在试验前要选择好统计试验
数据的方法。而且
还要向学生说明在试验的过
程中,应注意保证试验的随机性,如:每次摸
棋子前应将盒中的棋子
摇匀;摸棋子时不要偷
看等。在各小组进行试验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小组,及时给予指导,保证
试验的随机性。
第二个方面,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交流对随机现
象的不确定性的体验。如,让学生说一说每次摸到棋子的情况。在
每次摸的时候,每个棋子都有被摸出的
可能;每次摸到的棋子的颜色是不确定的,可能摸出红棋子,也可能
摸出蓝棋子。
然后,再通
过讨论使学生初步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统计规律性。教师应引导学生不只关注本小组的统计
结果,还要分
析所有小组的统计结果有什么共性。如提问“每一个小组的统计结果都一样吗?”“所有小组
的统计结果
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发现,虽然每次摸到棋子的结果不确定,但当大量重复试验时,
试验结
果就呈现了一种规律性,都是摸出蓝棋子的次数比红棋子少。教师还可以将全班各小组的试验结果进
行汇
总,以加深学生对随机试验统计结果规律性的直观感受。
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发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是有大小的。如提问“摸出哪种棋子的次数多”“盒子中
红棋与蓝棋的数量相等吗”,使学生认识到,在
这个摸棋子的随机试验中,每一个棋子被摸到的可能性是相
等的,红棋子与蓝棋子的数量不等,那么摸出
红棋子的可能性与蓝棋子的可能性是不一样的。红棋子的数量
多,摸出红棋子的可能性就大。
③最后,教科书提出了一个问题“再摸一次,摸出哪种颜色的棋子可能性大”,让学生根据试验的统计
结
果对下一次试验的结果作出推测。
在学生进行推测后,教师可以再让学生实际摸摸看。学生很可能摸出
红棋子,但也有可能摸出蓝棋子。
通过试验使学生认识到,虽然我们知道了摸出红棋子的可能性大,但在
单次试验中我们并不能确定会摸出红
棋子。进一步感受不确定现象的特点,体会概率虽然能够帮助我们了
解这些不确定现象的规律,但概率并不
提供确定无误的结论,这是由不确定现象的本质造
成的。
④“做一做”的教学。
教科书中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转盘游戏,
使学生在生活
经验和试验的基础上,体会指
针停在哪种颜色的区域内的可能性大。
教师可以事先仿照教科书
上的转盘,为
每个小组做两个指针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
在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说一说这个
简单游戏中可能发生的结果有哪些,并让每一个学生预先猜测指针会
停在哪种颜色的区域内,然后动手旋
转指针,提醒学生记录每次试验的结果。让学生在亲自旋转指针的过程
中体会,当指针没有停下来以前,
指针停在哪个区域内是不确定的,通过多次旋转后学生逐渐体会指针停在
两个区域内的次数不一样。以左
题为例,停在黄色区域内的次数比停在红色区域内的次数要多,即指针停在
黄色区域的可能性比停在红色
区域内的可能性大。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讨论,
交流自己的感受。使学生认
识到在左题中,黄色区域的面积大,红色区域的面积小,因此指针停在黄色区域
的可能性大。在右题中,
蓝色区域的面积大,黄色区域的面积小,因此指针停在黄色区域的可能性小。
(2)例4及相应“做一做”的教学。
教科书中在这里设计了另一个摸棋子
的试验,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不确定现象的
特点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①首先,让学生列出简单试
验所有可
能发生的结果。与例3相比,增加了一种
颜色的棋子,这个简单试验可能发生的结果增加到了三个:摸出红棋子、摸出蓝棋
子、摸出绿棋子。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例3的教
学,学
生已经借助试验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
能发生的结果。这里,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盒子
里棋子的颜色种类列出这个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再通过试验帮助学生理
解。
②接下来,让学生判断摸出各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大小。将三种可能出现的结果的可能性进行比较
,要
让学生能够判断出摸出哪种颜色的可能性最大,摸出哪种颜色的可能性最小。
通过例3的
教学,学生已经在试验、收集和分析试验数据以及讨论交流的活动过程中,获知了判断事件
发生的可能性
大小的方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猜测摸出各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大小,再让学生小组
合作,设计
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由于学生已经在前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中获得了一些进行实验
的经验,
教师只需引导学生说一说设计这个实验时需要注意什么,如“实验的次数要足够多”“每次摸棋子
前要将
盒子里的棋子摇匀”等,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实验。在各小组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小
组,
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最后,各小组汇报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及事件发生的可能
性
的大小。
(3)例5的教学。
教科书通过让学生根据摸棋子试验
的
统计结果来推测袋中何种颜色的球多,
并实际验证,进一步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
统计规律性。
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准备一袋棋子,
注意两种颜色的棋子的数量相差要大一
些。然后让
学生仿照例3进行试验,再根据试验的统计结果进行推测“哪种颜色的棋子多”,最后再打开袋
子看一看
,验证自己的猜测,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各小组进行汇报,引
导学生
开展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重点让学生说一说统计的结果是什么,自己的猜测是什么,为什么这样
猜。
(4)第107页的“做一做”。与教科书第106页的“做一做”相似,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转盘游戏,
使学
生在试验的基础上,判断指针停在哪种颜色的可能性最大,停在哪种颜色的可能性最小。教师可以仿
照教科
书第106页的“做一做”进行教学。由于将颜色增加到了三种,学生可能不易直观看出哪种颜色
区域的面积
大,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已有的分数知识说一说各种颜色区域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并比较它们
的大小。
3.有关练习二十五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体会客观世界不但存在着确定事件,也存在着不确定事件。
第
2题,让学生涂色使结果符合要求,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确定和不确定现象。第(1)题,只能有
一
种涂法。第(2)(3)题是两道开放题,学生会有很多种涂法。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设计涂色方案,并动手实践,然后在全班展示。在学生展示自己的涂色结果时,重点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第
3题,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进行表述,使学生进
一步
感受生活中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可采用灵活的练习方式,如可以让学生用“一
定”“不可能”“可能”描述一件事情,也可以让学生说一个事件,其他同学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进行判断;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也可以全班一起完成。
第4题,让学生涂色使结果符合要求,帮助
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这是一道开
放题,学生会有多种涂法,只要圆盘中两种颜
色区域的面积大小有差别就可以了。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再在全班展示,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
第5题,让学生用简单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进一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由于学生已
经
有了一些进行实验的经验,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
第6题,是一个掷硬
币的游戏。我们设计这道题目,是想通过掷硬币试验,使学生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
等可能性。教师可先让
学生说一说掷出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哪些,再让学生猜测实验后的结果(即正面、反
面出现的次数)会有
什么特点。让全班一起掷一次,是为了使试验次数足够多,以减少误差。由于实验结果
与理论概率存在的
差异,也可能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可以再让学生掷几次,增加试验的总次数,尽量使实验
结果接近理论概
率。然后,再引导学生讨论正面、反面出现的次数的特点。让学生根据试验的结果初步感受
到硬币是均匀
的,两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就可以了,不必要求学生用概率术语进行表述。
第7题,通过两个
简单试验的对比,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两
个盒
子里绿色球的数量判断哪个盒子里摸出绿球的可能性大,要注意提醒学生这两个盒子里球的个数是相等
的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通过试验帮助学生理解。还可以改变两个盒子里球的数量,如在第1个盒子里放
10个球,第2个盒子里放30个球,两个盒子里都有5个绿球,让学生判断哪个盒子里摸出绿球的可能性大。<
br>需要注意的是,只要学生能够借助直观感受和试验,用“很可能”“不太可能”等词语来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就可以了,并不要求学生求出可能性的具体大小。
第8题,是一个掷骰子的游戏,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教学建议与第6题相同。 第9题,通过有趣的抽签游戏,让学生体会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还可以让学生用“最不可
能”和“很有可能”说一说其他两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第10题,是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让学生进
一步感受不确定现象的特点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教师
可先让学生猜测硬币可能在哪个盒子里,让
学生体会这四个盒子都有可能。在统计猜测结果的时候,注意要
求每个学生只能选择一次,不能重复选。
然后,再让学生讨论统计结果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发现,硬币只
能在四个盒子中的一个,有三个盒子中
没有,所以猜错的人数多,猜错的可能性大。教师还可以重新放置硬
币再让学生猜几次,并让学生说一说
自己几次猜测的情况,引导学生体会,虽然我们知道了猜错的可能性大,
但在单次试验中我们也有可能猜
对,进一步感受不确定现象的特点。
第11题,让学生涂色使结果符合要求,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这是一道开
放题,学生会有多种涂法,只要涂色后正方体的红色面比蓝色面的
数量多就可以了。教师应先教学生用硬纸
板做一个立方体,可以让学生独立设计涂色方案,再用实验证明
自己的设计符合要求,并在小组内进行展示,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实验的情况。也可以让学生
小组合作完成,并在全班交流。
第12题,让学生设计一个方案使结果符合要求,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
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这
是一道开放题,学生会有多种方案,只要写有数字“1”的卡片数量最
多,写有数字“5”的卡片数量最少就
可以了。教学建议与第11题相同。
数学广角
教材说明
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学
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
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如用两个数字卡片组成两位
数的排列数,三个小朋友两两握手的组合
数等。《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
入。”本套教材注重体现这一要求,在三年级
上册教材中继续学习排列与组合的内容。本册教材就是在学
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
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与二
年级上册教材相比,本册教材的内容更加系统和全
面,分别介绍了排列以及组合。教材重在向学生渗透这
些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
问题的意识,这也是《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排列与组合不仅是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
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
数学知识。比如人们出行可选择的路线,邮政
编码、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各种编号,体育比赛中比赛场
次的设定等,这些都需要用到排列组合知识
。本单元安排的都是学生身边的事例和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如
在例1中安排的是有关衣服的搭配问题,
让学生找出不同的穿法,在“做一做”中安排了用活动数字卡片找
出不同的两位数的活动;在例2中安排
了学生用数字卡片摆三位数的情景,在“做一做”中安排了照相时的
不同站位的活动;在
例3中安排的是有关中国队参加世界杯足球赛时小组比赛的场次问题,在“做一做”中
安排了三个小朋友
抢占两把椅子的游戏。
教学建议
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
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教师要把握
好教学要求,这里只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采用罗列、连线
等方式,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并
能感受到有的与顺序有关,有的与顺序无关,不要提高要求
。教师教学语言中尽量避免出现排列、组合这些
术语,也不要跟学生解释。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
参考资料: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
br>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是排列、组合的两个基本原理。为了让教师更好的理解教材,我们在这里做一简要的介绍。
我们先来看下面的问题:
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
。在一天中,火车有2班,汽车有3班。那么一天中,乘坐
这些交流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
走法?
因为一天中乘火车有2种走法,乘汽车有3种走法,每一种走法都可以从甲地到乙地,所以共有
:3+2
=5种不同的走法,如下图所示:
一般的,有如下原理:
分类计数原理(
也称加法原理)完成一件事,有n类办法,在第1类
办法中有m
1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
2类办法中有m
2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m
n
种不同的
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m
1
+m
2
+…+m
n
种不同的方法。
再看下面的问题:
从甲地到乙地,要先从甲地乘火车到丙地,再于
次日从丙地乘汽车到乙地。一天中,火车有2班,汽车
有3班。那么两天中,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
同的走法?(如下图。)
这个问题与前面的问题不同。在前一问题中,采用乘火车或乘汽车中的任何一
种方式,都可以从甲地到
乙地,而在这个问题中,必须经过先乘火车、后乘汽车两个步骤,才能从甲地到
乙地。
这里,因为乘火车有2种走法,乘汽车有3种走法,所以乘一次火车再接着乘一次汽车从甲地到
乙地,
共有2×3=6种不同的走法。
所有走法
火车1──汽车1
火车1──汽车2
火车1──汽车3
火车2──汽车1
火车2──汽车2
火车2──汽车3
一般的,有如下原理:
分步计数原理(也称乘法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
1步有m
1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
步有m
2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m
1
×m
2
×…×m
n
种不同的方法。
例书架的第1层放有4本不同的科技书,第2层放有3本不同的漫画书,第3层放有2本不同的文学书。
(1)从书架上任取1本书,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2)从书架的第1、2、3层各取1本书,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解:(1)从书架上任取
1本书,有3类办法:第1类办法是从第1层取1本科技书,有4种方法;第2
类办法是从第2层取1本
漫画书,有3种方法;第3类办法是从第3层取1本文学书,有2种方法。根据分
类计数原理,不同取法
的种数是
N=m
1
+m
2
+m
3
=4+3+2=9
答:从书架上任取1本书,有9种不同的取法。
(2)从书架的第1、2、3层各取1本书,
可以分成3个步骤完成:第1步从第1层取1本科技书,有4
种方法;第2步从第2层取1本漫画书,有
3种方法;第3步从第3层取1本文学书,有2种方法。根据分
步计数原理,从书架的第1、2、3层各
取1本书,不同取法的种数是
N=m
1
×m
2
×m
3
=4×3×2=24
答:从书架的第1、2、3层各取1本书,有24种不同的取法。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
理,回答的都是有关做一件事的不同方法种数的问题。区别在于:分类计数
原理针对的是“分类”问题,
其中各种方法相互独立,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做完这件事;分步计数原
理针对的是“分步”问题,
各步骤中的方法相互依存,只有各个步骤都完成才算做完这件事。
实践活动:掷一掷
教材说明
教材在学生学完了“可能性”这一单元后,设计了这个以游戏形式探讨可能性大小的
实践活动。通过本
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巩固“组合”的有关知识,探讨事件
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通过与老师比赛的形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以连环画的形式来展示活动的过程。从知识内容上看,整个活动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组合。
教材通过让学生同时掷两个相同的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6),把两个
朝上的数字相加,看和可
能有哪些情况,这是一个“组合”问题。根据前面所学的“组合”知识,学生可
以把两个数字相加的和的所
有情况列出来。
2.事件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在上面的
所有“组合”中,最小的和是1+1=2,最大的和是6+6=12,所以,两个数的和是2,3,4,…,12都是可能发生的事件,但不可能是1和13,这是一个确定事件。
3.可能性的大小。
虽然掷出的两个数的和可能是2,3,4,…,12中的
任一个数,但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教材通
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探索、比较掷出各种和的可能性
大小,由于学生还不会求掷出每个和的确切“概率”,
所以只是通过实验粗略地比较一下。
第一步,教师和学生示范游戏。
首先,教师提出规则,学生猜想结果。可能掷出的结果共有1
1个,教师选择了其中的5个,而学生可选
的有6个,所以学生认为自己赢的可能性比老师大。这里,教
材设置了一个悬念,为学生进行猜想提供了充
分的空间。
接下来,开始游戏。通过对游戏结果
的统计,学生发现与自己原先的猜想并不一致,从而产生认知冲突,
为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索提供了可能。
在这里,教材使用了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
识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第二步,学生小组内游戏,进一步验证。
通过示范游戏,学生已经掌握了游戏的规则和数据收
集的方法。接下来,学生两人一组,轮流掷,并直
接根据掷出的结果画出条形统计图。从图中可以更加直
观地看出掷出的和在2至12中间位置的可能性比较大,
而在两边的可能性比较小。
第三步,理论验证。
以上都是用实验的方法来看掷出哪些和的可能性大,哪些和的可能性小,
这种实验的方法是否能反映客
观情况呢?还需要经过理论的论证。教材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启发学生利用
“组合”的知识来探讨掷出各种
和的可能性大小。
由上可以看出,本活动通过让学生猜想、实
验、验证等过程,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既发展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充分调动
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建议
1.这个实践活动可以用1课时进行教学。
2.教
学时,可以参考教材上的活动顺序,先由老师示范游戏,然后让学生自主活动。也可以由教师提出
一个问
题“同时掷两个骰子,得到的两个数的和有哪些,哪些和出现的可能性大,哪些和出现的可能性小?”
放
手让学生去探索。可以启发学生先采用实验的方法试一试,再用“组合”的知识来验证。还可以用讲故事
来揭穿骗术的方式开始:社会上经常有这样一些赌博游戏,拿两个骰子,掷一次,看掷出的点数,如果是5、6、7、8、9,就算庄家赢,否则就是别人赢,结果往往是庄家赢得多。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骗术,只
要
有一点数学知识,就能揭开这个骗局了,然后引导学生去探索其中的奥秘。总之,可以根据班里的实际
情况,
选择适当的方式开展游戏。
3.活动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
程。要让学生先通过有限次的实验,对结果有
一个初步的猜想,然后通过相对严密的“数学化”的过程,
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让学生思考掷出的
和有多少种可能性之前,可以先让学生掷一掷,看看能掷
出哪些和,然后,引导学生利用“组合”的知识,
说说可能得到哪些和,为什么不可能是1和13。当学
生通过统计有限次数的实验结果(条形统计图),看到掷
出的和在2至12的中间位置的可能性比较大,
而在两端的可能性比较小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组合”的
角度去思考原因,使学生理解这种结果的出
现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由各种组合的多少决定的。学生利用
“组合”知识来验证实验
结果时,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例如,可以列出以下表格:
骰子1
骰子2
和
骰子1
骰子2
和
骰子1
骰子2
和
1 1 2 1 2 3 1 2 3 4 1 2 3 4 5
1 2 1 3 2 1
4 3 2 1 5 4 3 2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2
3 4 5 6 3 4 5 6
6 5 4 3 2 1 6 5 4 3 2 6 5 4 3
7
4 5 6 5 6
6 5 4 6 5
10 11
6
6
12
8 9
上表中列出了所有的可能性,从表中可以直观地看出掷出
的和是5、6、7、8、9的次数相对较多,而和
是2、3、4、10、11、12的次数较少。这就是
为什么老师只选择了五个数但赢的机会更多的原因。教师也可以
进一步启发学生采用更简便、更直观的方
式来呈现以上结果(如下页表)。
这样,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对“可能性”的理解不仅仅停
留在有限次实验的结果上,而达到
了一个更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