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玛丽莲梦兔
605次浏览
2020年08月29日 03:0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班级管理制度-文学常识大全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P2-P4内容及课后习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爱惜时间的意识
和习惯。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与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遵守、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知道1分=60秒,会进行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法与方法:
教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钟表课件、实物钟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引出秒的概念。
1.出示第2页主题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做什
么?
(在春节联欢晚会上 ,主持人和观众们都在期待着新年钟
声的敲响。他们正在倒计时:十、九、八、七、……二、一!) < br>2.老师提问:人们倒计时时喊的“十、九、八、七、……二、
一”每个数字之间经历多长时间? (1秒)
师小结: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秒,今天就来认识秒。
二.进行新课
1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1.拿出一个有秒针的钟表,请同学们观察,你能从钟面上
发现什么?
2.在钟面上怎样表示1秒呢?
1.课件出示一个有秒针的钟表,请同学们观察,你能从钟< br>面上发现什么?(我发现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还有秒针;有
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还有一 些小格。
师说明:同学们说得很正确,钟表上最细最长的针就是秒
针。
2.在钟面上怎样表示1秒呢?
(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
用课件演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的动作。请同学仔细观察。
3.请同学谈谈对1秒钟有什么感受。
4.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课件中的表,老师演示秒针走一 圈,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生: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也在
走,并且分针走了一小格,分 针走一格是1分,所以1分=60
秒。)
师总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1分=60秒。
5.出示有秒针的实物钟表,和同学们共同感受1分钟有多
长。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1分钟比1秒钟长,但1分
钟也过得很快)
6.出示课本第4页“做一做”第2题,了解1分钟有多长,
可以做哪些事情。
现在 给同学们1分钟的时间,你亲自实践一下,这段时间
可以做些什么,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小组的同学。
三.课堂作业
1.填一填。
人1分钟脉搏跳( )下,1分钟做( )道题
2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1分钟写( )个字。
2.填空:
深呼吸1次用( )秒,15秒内能深呼吸( )次。
从1数到30用了( )秒。
1分=( )秒,120秒=( )分
3.绕操场跑1圈,王刚用59秒,李月用了1分零3秒,
谁快些?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关于秒的知识,知道了1分=60秒,还感
受了1分、1秒有多长。常言道:“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
买寸光阴”,同学们从现在开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做时
间的主人 吧!
作业:习一的1~3,5,6题。
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1分=60秒




教学反思






3
半分钟=30秒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教学内容: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使学生分清时刻与时间
段。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
过看一看、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培养初步 的数学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遵守、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知道1分=60秒,会进行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法与方法:
教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钟表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识
回顾时、分、秒之间的进率:1时=60分,1分=60秒。
2.老师板书进率的关系,用钟 表将秒针拨1圈,观察分针
走多少,再将分针拨1圈观察时针走多少。
学生集体复习。
学生在老师拨秒针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分针的动向,在老师
拨分针的时候仔细观察时针的动向。
1.问题导入:2时=( )分
4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2.探究换算方法。
1时是60分,2时是2个60分,也就是120分。
3.解决问题。
老师小结:时与分之间的进率是60,把时化成分时前面是
几,就是几个60相加。
1.在观察上面活动的基础上,自己动手拨针,并思考如果
拨动两圈会是怎样的结果,自己手动操作一下 。
2.在与老师共同的探究中,理解2时是60分加60分,即
120分。
3.认真倾听。
填空:
60分=( )时
( )分=240秒
3分=( )秒
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板书设计
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1时=60分,1分=60秒
2时=120分
教学反思:






5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内容: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过程与方法:
1.猜谜语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重视学生的实
践活动。
2.通过数格、拨钟面等实践活动把抽象的知识更加直观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遵守、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法与方法:
教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钟表。
学具准备: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
走半天。
2.教师拿出钟面并提问。
(1)“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2)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1圈的时间是
6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多少?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1圈的时间是多
少?
(3)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如:5时、3时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 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
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计算经过的时间”。(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教师课件展示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画,
说说图意。
2.老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方法。
4.老师总结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
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老师小结: 计算经过的时间的方法:(1)看钟面,数格
后计算;(2)结束时刻- 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
三、巩固练习。1.填空:
(1)50分比1时少( )分,1时比45分多( )
分。
(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
上( )分,就是1时。
2.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刻,如:2时至2时45 分,经过几
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表扬
四、课堂总结。
教学板书
计算经过的时间
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1.看钟面,数格后计算
7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2.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
教学后记:
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知道时、分、秒的概念,比较熟
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口答、计算、讨论等多种方式完成课堂练习的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
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时间单位的关系,熟练进行单位间的计算。
教法与方法:
教法:讨论法、讲授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钟表。
教学过程:
1.用时、分、秒填空。
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小孩大约每天睡9( );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 );
做熟饭大约需要25( )。
时、分、秒的大小比较。比较大小。
9分○90秒
8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1分15秒○65秒
分析:1分=60秒,9分就是9个60秒即540秒,所以
9分>90秒 ;1分15秒是60秒+15秒=75秒,75秒大于
65秒。
3.求结束时间。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9题。
一列火车本应9:15到达,现在 要晚点25分钟,什么时
候能到达?分析:晚点25分钟就是准点起经过25分钟后到达。
所以 9时15分是起始时刻。方法一:数大格,经过25分钟走
了5大格。方法二:起始时刻+经过时间=结 束时刻。
答案:9时15分+25分=9时40分。
三.布置作业
教材第 6 页第1、3题,第7页第8题。
四.课堂总结
1.总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完成教材第 6~8页第4、5、10、11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9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10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的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
题。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口算的能力,增强在实际中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解题达到一定的准确

教法与方法:
教法:讨论法、讲授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及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引导学生完成口算题目,并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口算:
50+70
20+70


30+60 30+40
60+40 80+90

说出怎么计算的。
2.春天到了,这节数学课老师安排了一次春游特别行动,你想
参加吗?
11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3.播放展示动画。我们将去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一起去看看
吧。
4.可是美丽的岛屿却在海中央,我们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呢?
进行新课
1.组织活动1——乘车买票。
(1)认真观看,回答问题。
二年级一班有39人,
二年级二班有44人,
三年级一班有33人,
三年级二班有36人。
(2)根据这些信息,想一想,我们在乘车时将碰到哪些问题?
学习不断提出问题,教师及时肯定,引导。鼓励学生拓展思路,
尽可能多提出数学问题。
同时板书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3)选择书上例1的问题,加以解决。
先看第一个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让学生们说说
各自的看法。
35+34=
(4)互相交流算法。
30+4=34
30+5=35
5+4=9
35+30=65
30+4=34
60+9=69
65+4=69
30+30=60
(5)同学们相到了那么多种方法,真能干!算一算:39+44=?
怎么算的?说一说!
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
(6)对比两个算式,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提醒:注意进位!
(7)引导完成。
12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课堂作业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集体评议。
1.教材P
10
页做一做。
2.练习二第1题。
3.练习二第2题。
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主要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部分知识,在口
算中要注意不进位与进位的区别。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二第3、4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1.不进位 2.进位


教学后记












13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例题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减法。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
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减法。知道计算时不退位及退位的区
别。
教师准备 多媒体。
教法与方法:
教法:讨论法、讲授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引导学生完成口算题目,并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引导学生采用较简捷的方法计算。完成上节课的复习。
13+46=
34+18=
27+9= 46+17=
15+78= 24+12=
巡视、辅导。
帮助计算有困难的学生。
及时评价,表扬计算有进步的学生。
进行新课
1.组织活动——票价。
14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出示例2主题图。
(1)观察例2主题图。汇报看见的有什么区别?
(2)列式计算:65-54=
(3)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4)指定一名同学说说口算过程。
50+4=54 65-50=15 15-4=11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11页例2(2)。
引导读题、理解题意。
列出算式,正确计算。
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以及不退位
及退位的区别。
课堂作业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
(1)独立计算。
(2)集体订正。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二第5至第8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1.不退位计算
2.退位计算
教学反思:




15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15页例4、练习三第5~8、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够综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
过程与方法:
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
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重点难点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加减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知道巨幕电影吗?才晖小学的师生们对巨幕电影很是期< br>待,今天学校终于计划去看巨幕电影了,但是电影院的座位有
限,同学们在座位上遇到了困难,今 天就让我们一起帮小朋友
们解决吧。
进行新课
1.引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大家都学会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今天我们
来学习另一知识——估算。
2.出示问题。
展示如下的数据表,出示问题: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
16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影坐得下吗?
各班级人数及座位情况:
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
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
电影院共有座位441个
3.讨论算法。先让学生明白 :要解决有些问题,不需准确计算,
只进行估算就可以了。然后教师出示课题——加减法的估算。 4.探究估算方法。先让学生各自独立尝试着估计,在同组内交
流,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想的。然后全 班交流。只要想得合理,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如: 221+239=220+240=460,
5.出示方法。
问:还能怎样计算呢?
让学生结合刚才自己估算得出的结果,想想 还有什么办法。其
中可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算出,也可以用精确计算的方法算
出结果。
展示:221大于220,239大于230,所以220+230一定大于
441,坐不下。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5页“回顾与反思”。独立估算,指名说一说各
自的估算过程,结果是多少。
作业:教材练习三第5至8、13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四舍五入
2.估算的过程
教学反思:


17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梳理知识点一级具体 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
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
能根据具体 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
十。
教学难点:
能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小 结: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
位数,然后与另一个加数依次相加,这样口算 更加快捷。
(2)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把减数拆 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
后从被减数中依次减去,这样口算比较便捷。
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提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需要注意什么?
小结:列竖式时,数位对齐,相同 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从
个位加(减)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进一(哪一位上不够减向
18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前一位退一当十),主要不要漏加进来的一(不要漏减走的一)。
3、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用两位数的加减法进行口算。如650+340其实就是65个十减34个十,等于31个十。
(2)方式虽然不同,一个 口算,一个笔算,但是运算的算理
一样,都是满十进一,退一当十。……(给学生自由发言,只
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二、基本练习
1、口算。
52+35= 86-34= 47+33= 36+20=
23+69= 62-18= 70-26= 65-15=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说说口算思路。
提问:口算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2、计算。
650+340= 370+480= 390+250= 520+300=
840-560= 750-540= 440-150= 600-240=
分组活动,看哪一组最快最准 做完?然后各组委派一人汇报结
果。可以选择口算的方法,也可以选择列竖式的方法。
3、估算。
(1)出示教材第19页第2题课件,组织学生读题,从中获取
信息。思考:如何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后板书:632-441.
(3)提问:这个和我们例4中的估算有什么不一样?如何进
行估算呢?
(4)学生讨论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算法。
算法一:632大约是600,441大约是4 00,600-400=200,
大约多200个座位。
算法二:把632看成620,441看成440,620-440=180,
19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大约多180个座位。
……
估算的方法不局限于一种,只要学生回答的 合情合理,均给予
肯定。并比较这些估算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哪种更合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四”的第1题。
两人一组,轮流出题计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准,互相
之间评一评。
2、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比较每一题的大小。此题不能直接进行比较,需先进行加、减
法的计算,得出结果后才能把左右两边进行比较。
3、完成“练习四”的第3题。
仔细观察图文,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需的条
件,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进行估算。并 想一想,提出其他
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梳理了哪些知识?本单元的知识中你
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解疑答惑。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0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三单元 毫米、分米的认识
1.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21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经历测量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经历测量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硬币一枚、磁卡一张、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
(2)4人小组合作,分别估计一下 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将
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的“估计”一栏中。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 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
录下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交流测量的结果,引出毫米。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进行新课
1.了解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1)提问:“从尺中,你能发现毫米与其他单位间的关系了
21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吗?”
(2)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从而引出1厘米=10
毫 米的关系。让学生多说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
2.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在尺上观察1毫米的长度,互相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
(2)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1
毫米的东西。”
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
(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 br>度大约是1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
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 多少张。
三、课堂作业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22页“做一做”,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
的结果。
3.师生 共同小结: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
毫米来表示;1厘米=10毫米;1分硬币、电话 卡、储蓄卡、
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五、课后作业
1.练习五第1~2题。
2.教材24页做一做第5题。要求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先让学生估计实物的长(或宽),再用尺子进行测量。完成后,让
学生对估计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2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分米的认识及毫米和分米的简单换算
教学内容:教材P23例题及课后习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分
米作单位。
过程与方法:
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分米与厘米、分米与
米之间的 关系,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培养学生细
心学习的习惯,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准备
学生直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 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谁来说一说,
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板书:米,厘米,毫米
请大家比划比划,这些长度单位大概有多长呀?想一想,他们
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同学们学得真棒,出示情境图。我们学校马上要校庆了,学校
很多东西都焕然一新,工人师傅打算把 我们的课桌也换一换。
二、进行新课
23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1.出示情境图。
提问:做好一张桌子工人需要知道桌子的什么?
生1:桌子的长,
生2:桌子的宽,
……
师:你们能帮帮他吗?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来先测量出桌子的长。
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同学们,虽然自己手里的尺子不够长,却 想到了这么多不同的
方法来测量课桌的长。你们可真会动脑筋。
2.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学习例2。
刚才有的同学以10厘米为一段来测量课桌的长,1 0厘米的这
一段就是“1分米”。课件出示1分米的长。再让学生观察尺
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 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板书:
1分米=10厘米)
3.游戏:感受1分米的长度。
a、在尺子上找到1分米,并用手比划1分米的长度。
b、用手比划1分米的长度,同桌互量 ,比一比谁比划的比较
准。(汇报要求:比1分米多几厘米或者少几厘米。)
c、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找一找在我们身边哪些物
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师总结: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只要同学
们认真观察!课件出示一组生活中接近1 分米的物体。
4.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找几分米。
你能在你的尺子上找到2分米,3分米吗?出示实物米尺。
(2)在尺子上找2分米,3分米,并课件展示让学生认识几分
米。
(3)估计并测量桌子的宽。
24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思考:1米等于多少分米?
5.厘米与毫米的换算,教学例3。
(1)量一下一枚硬币有多宽?如果用毫米计算该是多少毫
米?
解:量得硬币宽2厘米,那么2厘米是多少毫米呢?
想:1厘米=10毫米,那么2厘米是2个10毫米。
10+10=20毫米
(2)量一下我们的课桌高多少厘米呢?用毫米计算是多少
呢?
量得课桌高80厘米,换成毫米是多少呢?
80×10=800毫米
三、课堂作业
下面我们来做几个闯关练习。
1.小试身手。(填上合适的单位)
(1)杯子的高约为1( )
(2)跳绳的长约2( )
(3)尺子的厚度约1( )
(4)小明的身高为134( )
(5)旗杆高15( )
(6)粉笔盒的高约1( )
2.过关斩将。
a.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一条裤子长大约9分米( )
(2)一张床长5分米 ( )
(3)爸爸走一步大约30分米 ( )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 )
b.填空:
6米=( )厘米4米=( )分米
25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10米=( )分米30厘米=( )分米
70分米=( )米
四、课堂小结
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说说你有什么办
法来区分它们?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分米这个长度单位以及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五、课后作业
1.挑战极限。
1米-2分米=( )分米
1分米-3厘米=( )厘米
37分米-17分米=( )分米=( )米
14厘米+26厘米=( )分米
2.实际应用。
用一根长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四根,用来做凳腿,这个
凳子的高大约是多
3.练习五第3、4、6~10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26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26页例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过程与方法: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
1.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2.千米概念的建立。
教学准备
米尺、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前几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场上进行了测量。
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想:我们是用哪个长度单位测量
的?(米)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
说。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27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谁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
一起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厘米)
(2)测量硬币的厚度。(毫米)
(3)测量课桌的高。(分米)
(4)测量教室的长。(米)
师:如果要测量天水到兰州的距离,可以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
个单位来测量呢?
师 :用米测量太麻烦了。天水到兰州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
位较短。那用什么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 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
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学习千米的认识,你们最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
二、进行新课
那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1.师:老师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长,用这把米尺连续量几次是1000米?(板书:1000米)
1000米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千米作单位就是1千米。(板书:1
千米)
板书:用米尺量1000次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2.请看屏幕:上次我们量出了100米的长度,几个100米的长
度正好是1千米?
板书:10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3.(屏幕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 米,沿操场(一圈200
米)走()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板书:沿操场(一圈200米)走5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了几分钟?(3分钟)
28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那么沿这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15分
钟)。
板书:走15分钟的路程,长约1千米。
小结:1千米=1000米
1千米=1000米
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师:千米也称公里,在上面的板书上添上(公里),有时也用km
表示。
4.我们知 道1千米等于1000米,下面请同学们自学28页第2、
6题,重点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26页做一做,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5.千米的应用
现在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
么应用呢?
(1)公路边的里程碑
(2)指路标志
(3)限速标志
(4)摩托车的速度表
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
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三、课堂作业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汽车每小时行40米。
电线杆高6千米。
小李身高135厘米。
飞机每小时飞行1800千米。
教室黑板长3分米。
一支铅笔长2千米。
29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 了解
了千米的用途。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
大约是4千米?谁能用比较科 学的办法证实?
五、课后作业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7个官兵方阵和25个车辆方阵共长2 (千米)
1万多名官兵过检阅区时每步都走75 (厘米),踢腿
高度都是
30。(厘米)
你知道阅兵式上的官兵为什么走得这么整齐吗?在阅兵村,他们
平均每天要走3亿 (千米),整个训练过程,他们平均
每人走了10000多 (千米)
师:辛勤的汗水、刻苦的训练换来了祖国的荣誉。
2.练习六第1、3、8、9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0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及估测
教学内容:教材第27页的例5、例6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熟练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
米之间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提高学生估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
换算。
2.熟练地进行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转换。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多少?
2.1千米=( )米 3米=( )分米
7分米=( )厘米 60毫米=( )厘米
300厘米=( )米 1000米=( )千米
并让学生说说7分米=70厘米,60毫米=6厘米是怎么想的。
31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进行新课
1.学习例1。
(1)出示:3千米=( )米
6千米=( )米(任选1题试做)
(2)自主探索,汇报交流。
提问: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汇报。
说明:如3千米=( )米,因为1千米=1000米,3千米
里面有3个1千米,就是 3个1000米,1000×3=3000(米),
所以3千米=(3000)米。
6千米=( )米,方法同上。
(3)归纳总结、概括算法。
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在算法上有什么相同
之处?
明确:因为1千米是1000米,那么有几千米就是“几千”米。
板书:3千米=3000米
6千米=6000米
方法:
高×进率低
(4)初步练习。
仿照例题,学生互相出题考一考。并说明思考过程.
2.学习例2。
(1)出示:5000米=( )千米
4000米=( )米(任选1题试做)
师问: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
说明:5000米=( )千米,因为1000米=1千米,5000
32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米里面有5个1000米,就是5个1千米,5000÷1000=5(千
米),所 以5000米=(5)千米。
4000米=( )米,与此同理。
(3)总结算法。
问:通过例2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明确:因为1000米是1千米,那么有几个1000米就是几“千
米”。
板书: 5000米=5千米
4000米=4千米
3.学习例3。
(1)师问:1米有多 长?50米有多长?100米有多长?每100
米要走多少步?(让学生闭眼想象)
(2)师问:从你家到学校是多少千米?(小组讨论)
想:每100米大约要走200步,你一共走了多少步呢?
先算出有多少米?然后再转换成千米,就知道了。
(3)你估算出来你家离学校多远了吗?
课堂作业
1.填空
4千米=( )米3000米=( )千米
9千米=( )米6000米=( )千米
2.估计一下从学校到车站有多远?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我掌握了千米、米之间的进率及换算。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练习六第4、10、11、13、14、15题。
板书设计:

33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教学反思:

吨的认识
1.吨的认识及简单换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31~32页,练习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
千克。
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运用吨表示物体的重量。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
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知道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
千克。
教学准备
课件、道具。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故事激趣:
熊老弟、马大哥、牛大伯、鹿妹妹一起去参加森林运动会,走
到一座小桥前发现一块牌子,上面 写着“限重1吨”。这是什
么意思?它们能过桥吗?该怎样过?
2.解释:“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
34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3.关于吨的知识你知道些什么?
4.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吨作单位?举出几个例子。
进行新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 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
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
么不用“ 克”作单位?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
约是多少?(课 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
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
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 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
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二、初步认识吨
1.小组活动:第一小组提水,第二小组提米,第三小组背一背。
师:课前同学们都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多
少千克?
第一小组的提 水,第二小组的提米,第三小组的背一背。同桌
相互做背一背的游戏,了解一袋米,一桶水,一个同学有 多重。
2.汇报
3.师:如果按每个同学25千克计算,4个同学有多少千克?40
个同学有多少千克?
4.加深认识吨。
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一袋大米100千克,学生一边看一边数:
35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400千克……1000千克。让
学生感受: 10个100千克就是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
吨。
三、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师出示:
例7:3吨=( )千克
6000千克=( )吨 学生自主学习,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这部分内容对
学生来说不难,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填写 ,再让学生组内交流,
班内集体讨论说方法。
课堂作业
1.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块橡皮重约10( )
(2)1头猪重约120( )
(3)1袋水泥重约50( ),1拖拉机水泥约重2( )。
2.课本72页“做一做”。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学习了用吨来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知道了1吨
=1000千克。
课后作业
1.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
你认为能 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
法?
2.练习七第1~3题。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及简单换算
1吨=1000千克
36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3吨=3000千克
6000千克=6吨
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33页例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利用所学知识,会用迁移和对比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简单
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教学与生活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题等。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1.今天我们 一起学习一个新的重量单位,首先回忆一下,以前
学过的重量单位有哪些?(克和千克、吨)它们之间的 关系是
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个苹果重200( )
一个鸡蛋重50( )
小明的体重28( )
(2)8吨=( )千克
37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1700千克-700千克=( )吨
9000千克+1000千克=( )吨
3吨+10吨=( )吨
10吨-500千克=( )千克
4吨+5000千克=( )吨
2.师提问:同学们谁知道我们经常在马路上看到的大卡车是用
来装什么东西的?
3.学生讨论,给出答案。
4.同学们真的太聪明了。是的,我们用大卡车运送沙子,煤等
东西。
进行新课 < br>1.导入新课,我们学习了吨的认识及简单换算,那么今天我们
学习新的知识。我们用卡车运煤。
2.出示情景图:怎样派车能恰好把8吨煤运完?
3.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4.学生回答。
学生甲:一辆载质量2吨的煤
学生乙:一辆载质量3吨的煤
学生丙:一大堆的煤
5.老师总结。
同学们你们真是太聪明了。图中显示了一堆煤和2辆载质量不
同的卡 车,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派车能恰好把8吨煤运完
吗?老师出示表格。
6.学生分组讨论。
7.学生汇报。
8.集体订正,老师讲解。
9.老师给出答案。
课堂作业
38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课本33页“做一做”
(学生先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进行板演,说说解题思路)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课后作业
1.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3台重600千克的机器,超载
了吗?
2.练习七第4、6、7、8题。
教学板书
解决问题
重量单位:克(g) 千克(kg) 吨(t)
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
教学反思














39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自主探究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体验
算法的多样化。
过程与方法
会正确的计算不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1.会正确的计算不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
2.会用竖式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教学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
生:喜欢。
师:那谁来说一说你们都看过哪些动物?
生:生随便说。
师:看动物的时候你们感觉怎么样?
40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生:非常高兴、非常开心……
进行新课
师:是的,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动 物,动物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
快乐。今天,我们书中的一个小学也要组织三年级同学去看看
我国 动物的种类,参观博物馆。我们打开课本第36页一起来
看一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 有用的数学信
息?
学生观察图画,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鸟类271种
爬行类122种
哺乳类31种
1.师: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271+122=( )
列竖式计算应该是怎样计算呢?
(1)请同学们自己试试看,算一算
(2)学生展示答案
(3)师生共同评议
总结:三位数的加法应该从哪一位开始加起呢?如果满十应该
怎样计算呢?
2.第一 个问题完成的非常好。那么我们现在完成第二个问题:
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呢?
(1)怎样列式?
271+31=( )
(2)列竖式怎样计算呢?(师生共同完成)
(3)上面的题目同学们完成的很好,那么老师再出一个问题,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41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271+903=( )
总结:百位上满十加一在千位上。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上第37页“做一做”。
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在做万以内加法是应该:
一、数位对齐;
二、从个位加起。
三、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加一。
课后作业
完成第39页练习八第1、2、3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2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教材38页例3,练习八4~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方法,掌握“十位满十向前
一位进1”。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运用加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
力,以及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利用学过的旧知识,通过自主
思考,迁移学习新知识。
重点难点
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也就是“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
1”;理解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课件、表格。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去过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很多珍奇的动物,你们
都知道哪些?
生:我知道大象,老虎,熊猫……
43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师: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有很多独有的动物,是别的国家所没有
的,比如:熊猫、东 北虎、丹顶鹤……通过观察统计表,你获得
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知道了哺乳类动物有31种;鸟类有271种;爬行类有122
种;两栖类有30种……
师:同学们发现了许多的数学信息,那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
出怎样的数学问题?
生1:哺乳类比鸟类多多少种?
生2:两栖类比鸟类少多少种?
生1:哺乳类和鸟类一共有多少种特有动物?
生2: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特有动物?
师:同学们真不错,提出了许多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中,有的
我们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就能解答 出来,有的还需要在学了新知
识后才能解答。现在老师选择了同学们提出的两个问题,在这
节课 上和同学们共同解决。
(1)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2)中国特有的鸟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
指名读题后提问:同学们能正确列出算式吗?
学生说,教师板书:271+122=
进行新课
1.屏幕出示:中国部分动植物种数
野生植物 445
野生动物 298
让学生先观察。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对你的问题列出算式。”
生:“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算式是:445+298(当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可只列出式子,不进
行计算。)
44
271+30=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2.对比分析:
师:445+298与复习题98+25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前者是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后者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
加法。
3.猜想方法:
师:你觉得它的竖式的计算方法会怎样?
生:还是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4.估计结果:
师:在竖式计算前先猜一猜它的结果,你们觉得猜想结果会采
用什么方法?
生:应该用估算!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来口算(同学讨
论并在全班汇报。)
5.汇报过程:
生:445约等于450,298约等于300,450加300等于750。
6.笔算验证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一下。然后看一看
它的准确结果和我们的估算接近吗?
7.汇报展示:小组说计算的过程,同时教师板书。
8.归纳小结:在加法的计算中,哪一位 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
一位进1。连续相加,直到加完为止。
9.学习加法的验算:
(1)讨论:怎样检验 445+298 的计算结果?可以用哪些方
法?
743-298=( )或者交换445、298的位置,再算一遍。
(2)学生汇报,师总结。
(3)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
(4)学生汇报。
10.小结:
谁来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进行加法的验算的?
45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课堂作业
教材第38页“做一做”。
课堂总结
在加法的计算中,哪一位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连
续相加,直到加完为止。
课后作业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新的知识,想不想挑战自己?下面请大家完
成教材P< br>39
练习八的第4~9题。
师:有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自己计算的结果,并且和同学们
分享一下你是如何计算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6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2.减法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
教学内容:教材4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笔算三位
数减三位 数,学会减法的验算方法,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 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体
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积极思考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
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会验算,能正确进行
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法:讲授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口算:(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列竖式板演,同时其他同学接龙
报口算)
47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谈话:一起来口算,先看一遍,把答案放在心里,算好了点个
头告诉老师。
(接龙报口算)
评价:同学们口算算得真不错,我们再看看某某同学的笔算算
得怎么样。
2.笔算:35-23 35-27
提问:某某同学你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算的吗?
(板演、同学说过程)
提问:在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揭题:今天我们就在两位数减法的基础上学习三位数的减法。
(板书课题:三位数的减法)
进行新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 ?学校的图书馆里的书
可多啦,瞧(出示图书馆场景)图书管理员汇报了今天的借书
情况。
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一个问题吗?
2.提问:求还剩多少本?你会列式吗?你能说说这个算式表示
的意思吗?
3.师: (指着算式)原有的本数减去借出的本数,就应该等于
剩下的本数?那应该怎样计算呢?
你可以直接算一算,也可以在纸上写写,还可以请计算器来帮
帮忙。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国产电视的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
(2)算一算。
提问: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435-322=( )
48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3)组织对列竖式进行交流,重点讨论:
提问:在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不要忘记写横式得数,画线要
用尺子画)
提问:谁会说计算过程?请你跟你的同桌一起说说看,看谁说
得好。
(4)同学们算的很好,我们再算下一个题目。
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总结算法:435减86,先算个位,5-6 不够,向3借1,在
个位写9,再算十位,3退一是2,2减8不够减,向百位退
一作十,与十 位上的2相加得12,12-8=4,在十位写4,再
算百位,4退1是3,在百位写3,所以435- 86=349。
(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连续退位笔
算减法,还学会了连续退位减法。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41页“做一做” 。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作业
练习九第1~4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9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被减数中间有0的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例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
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多种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具准备
计算器。
教法:讲授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笔算:
844-22=
279-76=

353-121=
406-101=
50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那么今天我们
开始学习中间或末尾为 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
进行新课
1.学习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1)出示例3:
2004年计划生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5年计划生产
40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
动画片?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03-158=
(2)讨论分析: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
怎么办?
(3)交流汇报:
得出:要先从百位上退1给十位作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
退 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是9,然后再减。
(4)学生尝试计算,指名板演,说说是怎样计算的。师生评
议,结合评议提问:
个位上的5是怎样得来的?
十位上的4又是怎么得来的?
百位上为什么要写2?
2.学习被减数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验算。
(1)提问:怎样验算403-158的答案是否正确呢?
(2)你能想出几种方法进行验算?
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3)汇报算法,教师板书。
对不同于教材的算法给予肯定和鼓励。
3.小结:被 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和
验算方法。口诀:见点退1别忘记,0上有点9去减。
提问:今天学习的连续退位减法和昨天学习的连续退位减法有
51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交流,指名汇报。
得出:相同点是都要运用“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
的计算法则。
不同点 是在今天学习的连续退位减的过程中,个位上不够减向
十位借1时,十位上是0,要先从百位上退是给十 位作10,然
后再从退下的10中退1给个位,最后再减。
课堂作业
1.游戏:小蜜蜂采花蜜。完成练习九第4题。
谈话:有6只小蜜蜂,它们被安排到指定的花 上去采花蜜。你
能根据小蜜蜂手中的算式把它送到指定的位置吗?
学生独立练习,交流结果。
2.应用题练习。
完成练习九第2题。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增长了什么新知识?
课后作业
教材42页“做一做”,练习九第6~11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52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动态生成,让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并选
择适当的算法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
果的对错 ,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法:讲授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小朋友,老师了解到在炎热的商场里一些电器量较大的商品的< br>销售情况,你们认为他们的销售情况会怎么样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空调是每家每户都有的,属于大众化商品,可以回收进行再次
53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利用;而学习机是高科技产品,对学习有用;护眼灯是比较新
颖的产品(课件
出示例4:销售清单)
进行新课
1.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从这个统计表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
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学生根据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课件出示):
(1)哪种商品最贵?
(2)哪种商品最便宜?
(3)如果三种都买需要多少钱?
(4)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呢?
……
2.解决问题。
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中,哪个问题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为什
么?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估算(板书课
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它。
(1)如果三种都买需要多少钱?怎么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58+225+166=
(2)应该准备多少钱呢?你是怎么估算的?
学生独立思考;
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
全班交流反馈, 教师板书学生的估算过程:
方法一:558+225+166=(949 )(元)。
这种方法虽然是最准确的,却不是 最好的,因为买东西不可能
提前知道价格,所以我们买东西只能估计个大约数,这就需要
估算。
54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方法二:560+230+170=()(元)。(把558看作560,
把225看作230,把166看作170,一个多看2,一个多看5,
一个多看4,因变化都很小, 使结果与准确结果取接近)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估算过程,说说估算的一般方法。
(在估算时可以把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
(4)根据统计表,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空调扇比学习机大约贵多 少钱?
护眼灯比学习机大约便宜多少钱?……)
学生先独立解答,再全班交流,说说估算的过程。
总结: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再灵活选择解
决的方案。
课堂作业
估算。
785-229 493-386 265-95
课堂总结
你学到了什么?哪部分你最喜欢?
课后作业
1.小明遇到了困难:北京到大连,飞 机票620元,火车票147
元,乘火车比乘飞机大约便宜多少元?
独立思考,集体交流:你是怎样进行估算的?
如果请你选,你想选乘飞机还是乘火车?
2.电风扇:245元电饭煲:187元
妈妈有400元,买这两样东西够吗?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再集体交流。
3.练习九12~14题。
板书设计:
55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教学反思: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47~4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br>通过“整理和复习”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万以
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 力。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发展学生估算意识,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整理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
1.巩固笔算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发展估算意识,养成验算习惯。
3.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 练习纸。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师提问: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学生自由汇报,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可能有以下一些
情况:
(1)笔算加法、笔算减法。
56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2)加减法的验算。
(3)笔算加法又分: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三位数加 三
位数的连续进位。笔算减法又分:连续退位减法和被减数中有
0的连续退位减法。
(4)我们还知道“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引入
师:我们这段时间学习了万以内的加减法,今天我们就把这部
分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
进行新课
一、复习加法
1.练一练47页3题。(直接写出结果)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学生完成后指名学生说出结果和计
算过程。
2.总结计算方法
师:在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哪些算式中的个位、十位都要进
位?
二、复习减法及验算
1.竖式计算。
862-715 739-58 310-224 400-319
在笔算减法时应注意什么?哪些算式中的个位、十位都要退
位?
师:同学们都知道了 笔算的方法,但在笔算时我们怎样才能知
道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呢?怎样进行验算呢?
2.学生练习。
用竖式计算并验算:862-715=
个别做辅导。
3.评讲学生的完成情况。
57
739-58=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纸第二题,教师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对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投影学生的练习,让学生来评价。
三、复习估算
师: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准确的数时怎么办呢?
估一估:487+374≈ 638-256≈
让学生说出估算的方法(把加数、被减数、减数看成整百数或
整十数再计算)。
用估算的知识完成教材47页第3题。
课堂作业
1.聪明小法官。(判断对错)
(1)在减法中,差一定比减数少。( )
(2)三位数加三位数,和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 )
(3)求比458多198的数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458+198。
( )
(4)405-258=153( )
让学生利用手势来判断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先让学生同桌互相讨论,再指名学生说出结果及想法。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能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吗?
课后作业
完成49页练习十第1~7题。
板书设计





58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内容:教材第50页例1,练习十一第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会解决简单的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手操作 ,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学生动手、动脑、
动口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
重点难点
1.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会解决简单的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法:讲授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
59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师:前不久,学校举行了跳长绳比赛,我们知道跳长绳必须有
两个甩绳的和一个跳绳 的,下面我就请三个女同学上来表演。
这里我们把3个女同学分成一组做跳绳的游戏,接下来我再请
两组男生上来表演,我该怎样请。
指导学生说出女生是1组,3个人,男生有6个,是2组,2
个3。
师:请小朋友说说前面男生和女生的关系。
当学生说到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时。老师板书认识“倍”。
二、进行新课
师:再请大家认真观察这幅图,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生:有白兔子、灰兔子、黄瓜、白萝卜和胡萝卜。
师:恩,很好,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师:那他们各有多少个呢?
生汇报数据
师:那你根据这副图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胡萝卜是黄瓜的几倍?
生:白萝卜是黄瓜的几倍?
师:非常棒,请大家想一想:该怎样表示出倍数关系呢?
A.学生自由讨论
B.学生汇报
C.教师评议
D.教师总结
根据课本上给出的图片,我们 只要把白萝卜和胡萝卜分别分成
2个一堆,然后数数他们总共有几堆,就知道白萝卜和胡萝卜
分 别是黄瓜的几倍了。
E师生共同找出答案
胡萝卜有6个,是黄瓜的3倍;白萝卜有10个,是黄瓜的5
倍。
60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三、课堂作业
1. 第一行画:△△△
第二行画: (是第一行的5倍)
(提一个用倍数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2.完成教材50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认识了倍)
五、课后作业
练习十一第1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61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用除法解决有关倍的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51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掌握“求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应用题的数量
关系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有关倍的应用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的观
点。
重点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解答所求的应用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法:讲授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拍手游戏。
教师:请同学们注意听,教师拍手,第一次拍了几下?第二次
62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拍了几下?问:第二次拍的是第一次的几倍?(老师拍两回①
2下、②4个2下。)
2.看图填空。
(1)○○
□□ □□ □□ □□
因为8里面有( )个2。
所以□的个数是○的( )倍。
(2)△△△
○○○ ○○○ ○○○ ○○○
12里面有( )个3。
○的个数是△的( )倍。
进行新课
1.观察讨论,初步感知。
出示例题:擦桌椅的有12人,扫地的有4人,擦桌椅的人数
是扫地的几倍?
①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教师:题中告诉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边回答
题里的条件,边说自己的理解,教师按学生说的贴出实物图。
②观察实物图,看图叙述题意。理解:这道题是谁和谁比,谁
是1倍?谁是谁的几倍?
③应该怎样列式解答呢?为什么?
给每个人思考时间后,分小组讨论。讨论后全班汇报,你们组
是怎样想的?
教师强调:“倍”不是单位名称,得数后面不用写“倍”。
2.讨论尝试,加深认识。
动物园里有15只大猴,5只小猴。大猴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
教师:自由读题,找找题中的条件,“大猴的只数是小猴的几
倍”是什么意思?
63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教师: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学生自己动手列式计算,指名板书。 3.课堂小结:今天学习的是什么样的应用题?这样的应用题有
什么特点?这种应用题应该怎样想? 怎样解答?它与以前学习
的知识有什么关系?(明确:这种题的特点是已知两个数,求
一个数是 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用除法计算。)
课堂作业
1.口答。
12里面有( )个6,12是6的( )倍。
35里面有( )个7,35是7的( )倍。
2.学校有10个足球,2个排球,5个篮球。足球的个数是篮球
的几倍?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作业
教材54页练习十一第4、7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64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练习课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巩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
少”的解题方法。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
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的乐趣和价值。
学习重点
用有关“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环节
知识点1: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问题:
倍,
9÷3=3。
65
的个数是的( )倍。
分析:有3个,有9个 。求的个数是的几倍就是求9是3的几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1.数一数,算一算。

是的( )倍。
知识点2:用倍数关系解决问题

分析:求小猪多少头,就是求6的5倍是多少,也就是5个6
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答案:5×6=30(头2.商店里黄气球的只数是红气球的3倍,
红气球有8只,黄气球有多少只?
分析:要求黄气球有多少只,就是求8的3倍是多少,也就是
求3个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答案:3×8=24(只)
知识点3:
解答关于年龄的问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练习十一第8题。
小丽今年6岁,爸爸的年龄是她的6倍。
(1)爸爸今年多少岁?(2)去年爸爸的年龄是小 丽的多少倍?
分析:(1)小丽6岁,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6倍,求爸爸今
年的年龄也就是求6 的6倍是多少。
(2)求去年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多少倍,就用爸爸去年的年
龄除以小丽去年的年龄。
答案:(1)6×6=36(岁)
答:爸爸今年36岁。
(2)6-1=5(岁)36-1=35(岁)35÷5=7
答:去年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7倍。
归纳:推算年龄问题的时候,不管是往前推算,还是往后推算,
两人之间年龄差是不变的。
66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56、57页中的主题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乘
法。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知识迁移、类推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理解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法:讲授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口算
6×4 8×5 9×7 7×5 6×8 9×7
2.列式计算。
① 6个十是多少? ② 8个百是多少? ③40是几个十?
④10个十是多少?⑤10个百是多少?⑥1200是几个十?
67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⑦12个十是多少?⑧12个百是多少?⑨800是几个百?
进行新课
1.教学P
56
的主题图。
(1)让学生独立观察教科书P
56
的情境图。
思考:①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
②你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游戏项目?
(2)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内容。
(3)完成57页的例1。
(4)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要
多少钱?怎样算呢?
A加法:20+20+20=60(元),但是像这样少得的时候容易
加,如果要是很多该怎么办呢?这 就需要用到乘法了。
B乘法:20×3=
那么该怎么算出来呢?
2个十乘以3就是6个10,就等于60.
那么200×3=
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方法算出来。
2.教学57页的例2
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要多少钱呢?
A:列式。
12×3=?
B:该怎样计算呢?学生分组讨论
C:学生汇报
D:学生评价
E:教师评价
F:教师总结:
12=10+2 10×3=30
2×3=6


30+6=36
68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回答:这节课我学会了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课后作业
1.校园里种了3排松树,每排10棵,还种了8棵柳树,一共
种了多少棵树?
2.小亮比小树高22厘米,小红比小树矮22厘米,小亮比小红
高多少厘米?
3.练习十二第6~11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69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初
步学会乘法竖 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将乘法计算置于现实情境中,增 加练习的趣味,同时让学生
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和积极的学习态
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重点难点
笔算乘法的算理算法。
教法:讲授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上节课学了什么内容?
(预设:口算) 是的,我们学了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口算。
2.口算:
70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20×8=
20×5=
进行新课
23×3=
30×9=
32×2=
6×10=
一、教学例1(出示:每人有一盒彩笔,一共有几支彩笔?)
1.要求一共有几支彩笔,需要知道什么信息?
我们一起来数数一盒彩笔有几支。(在黑板上贴图 ,看图数,
数完后板书12支)
现在你能列式吗?(板书:12×3)
表示什么意思?(预设:每盒彩笔有12支,有3盒,就是求3
个12是多少?)
你说得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
2.你能估一估3盒大约有多少支彩笔吗?(板书:≈30支)
你是怎么估的?(板书:10×3)
(设计意图:充分渗透估算意识。)
二、深入挖掘
1.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支数,你会计算吗?在听课本上算一
算。
学生独立计算。算完以后,可以和同桌轻声交流一下。
2.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好吗?
(1)预设一:乘法分配律口算。
(板书:2×3=6,10×3=30,30+6=36。)
第一步求什么?3个几?(在彩笔图上圈一圈,3个2支是6
支彩笔)
第二步求什么?3个几?(在彩笔图上圈一圈,3个10支是
30支)
最后一步求什么?
你把12拆成了一个一位数和一个整十数,分别与3相乘,最
后把积相加。
71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有谁也是用口算来算的?
你们真棒,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新问题。
(2)预设二:看图数出来。
这种方法你们觉得怎么样?
是啊,如果有8盒、9盒彩笔,难道我们也要一支一支地数?
太麻烦了。
(3)预设三:连加。
(板书:12+12+12=36)
你是根据乘法的意义,乘法 是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所
以把3个12相加也能得到36。这种方法可行吗?盒数一多,
也会很麻烦。
(4)预设四:竖式计算。
①老师看到有位同学是这样算的。你怎么想到列竖式的?
②乘法竖式和加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很相似,第一个因数写在上
面, 第二个因数写在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乘号写在数位的
前面。
第一步怎么算的?用3乘个位的2,等于6。(画箭头)
为什么写在个位上?(板书:6,6个一)
第二步呢?用3乘十位的1,十位上的是1吗?
10乘3,等于3个十,写在十位上。(板书:30,3个十)
第三步呢?
把两次的乘积6和30相加,等于36。(板书:36)
还有同学也是列竖式计算的吗?再 给我们说说计算的过程好
吗?(先用3乘2得6,写在个位上,再用3乘10得30,写
在十位 上,最后加起来就是36。)
还有谁想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我们一起说一说。
③看看我们刚才口算的方法和笔算的方法,有什么联系么?
72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老师听明白了,列竖式的方法跟我们口算方法一样,都是先用
3乘2等于6,在图中 表示3个2支彩笔是6支,再用3乘10
等于30,表示3个10支彩笔是30支,最后把30和6加起
来,就是36支彩笔了。(边说边指横式和彩笔图,并用线段
相连)
④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板书:多
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一)) < br>在竖式计算时,为了方便,我们可以将中间的步骤省略,在积
的个位直接写6,十位写3。(给未 简化的竖式添上虚框)
你也能用竖式算12乘3了么?请你像这样(指黑板),在听
课本上把竖式列一列,算一算。
课堂作业
1.如果我们小朋友每人画3个圆,全年级213人,共画了几个?
在你的听课本上列式计算。一人板演。
为什么这样列式?
列竖式时,为什么要将213写在上面?
算对了吗?
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新知识? 你觉得在笔算乘
法要注意什么?
回答:这节课我学会了列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课后作业
1.教材60页“做一做”。
2.练习十三第1、2题。
板书设计:



73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教学反思: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1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
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初步理解提高计算能力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和积极的学习态
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重点难点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熟练地计
算,培养学生 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法:讲授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直接写出得数。
74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20×2=
32×3=
进行新课
10×3=
111×3=
30×4=
2.列竖式计算。
1.学生观察情境图。
(1)这幅图是在什么地方?
(2)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内容。
(3)教学P
61
中的例2。
2.师:这道题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1)将图中提供的信息用文字表达出来。
书店有许多书,连环画每套16本,王老师买了3套,一共是
多少本?
(2)出示问话:你能算出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吗?
(3)学生独立完成,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
(4)各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各种算法,并说说本组的新发现。
(5)教师将小组的汇报板演到黑板上。
16×3=48(本)
答:王老师一共买了48本。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61页“做一做”第1题。
看看你是否能准确计算。
2.完成教材61页“做一做”第2题。
课后作业
1.练习十三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
2.练习十三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说说为什么用乘法
计算。
3.练习十三 第3、4、5、11、1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
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75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教学内容:教材62页例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乘
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体验其
计算方法的 多样性,通过发现问题,摆学具,说算理等课堂活
动提高学生主动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和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笔算乘法的算法和算理。
教法:讲授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抢答。
10×6=

70×2= 300×3=
76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40×8= 50×8= 200×4=
2.列式计算。
(1)3个10的和是多少?
(2)3个12是多少?
进行新课
一、出示教学例3
(课件出示:有9箱饮料,每箱24瓶,让学生了解信息并提
出问 题: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4×9=?)
1.抽学生说图意,并找出有关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理由。
3.学生估算24×9的结果,并说明是怎样估算的。
A:24比20大,可以约等于20,则有20×9=180
B:24比30小,也可约等于30,则有30×9=270
那么这两个答案差距比较大,该怎么办?所以我们得算出准确
的结果。
4.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24×9的准确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估算,再试着算一算 准确结果,并把算
法与同桌说一说。这样设计既是对学生起点的把握,同时也能
让每个学生能充 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立思考并在练习本上写出计算过程,教师巡视,并抽几
位不同算法的学生上台板演。
5.全班交流几种算法。
(1)24+24+24+24+24+24+24+24+24
(2)20×9=180
4×9=36 180+36=216
(3) 抽学生 介绍一下是怎么算的。学生之间互相质疑,然后
老师小结,出示课件,学生在课件中找出三种计算方法的 联系。
6.教师讲解并板书书写格式。
77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学生的算法会是多样的,大致可出现三种算法,让学生逐一
在全班交流,老师适时 点拨,尽可能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获取
新知。在出现第二种算法时,为了让学生明白20×9,4×9和
180+36每个算式的意思,让学生利用摆小棒直观的理解这些
算式的意思。在交流第三种方 法的时候,先让会列式的学生说
说计算过程,不会列式的学生向他们提问质疑,以激发学生的
求 知欲,使他们从互相质疑的情景中掌握新知,在此基础之上,
再用课件加以引导,让生从课件中观察。对 比明白竖式计算的
算理。当学生明白了计算的方法和算理后,再对笔算进行规范
的书写和对计算 过程进行归纳总结,这也是教师主导地位的体
现。)
7.总结列式法。
结论:多位 数乘以一位数时,必须先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从
低位到高位依次乘以多位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 进几位。
课堂作业
1.用竖式计算。
25×3= 33×4=
抽生上台展示,全班交流订正,教师小结。
2.完成教材62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回答:我学会了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课后作业
1.估算。
12×5 53×6 77×8 297×7
2.练习十二第6~10、12、14、15题。
板书设计:

78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教学反思:

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教材66页例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一个0的乘法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体验类推、迁移的数
学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认真思考
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热爱生活。
重点难点:
1.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掌握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
算方法。
2.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道理。 突破方法:直观教学法
和发现法。
教法:讲授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79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1.出示主题图。
2.学生看图,把竹篮打水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一位老人和他的孙子生活在一个山区庄园里。每天清晨,爷爷
都坐在厨房的桌子旁阅读书籍。孙子受爷爷 的影响,也尽最大
的努力,阅读那些书籍。一天,孙子问:“爷爷,我一直试图
像你一样阅读这 些好书,但我不能真正理解它。花费这么多时
间读这些书,有什么用呢?”爷爷平静地拿出一个用竹子编 成
的放过煤的竹篮,对孙子说:“拿着这个竹篮,取一篮子水来。”
孙子提着篮子走了。等他回 到家中,竹篮里的水一滴不剩。爷
爷笑着对孙子说:“下一次打水的时候,你必须跑得更快点。”
孙子再次去打水,这次他跑得比上次快了许多。但是,结果依
然不变。孙子告诉爷爷:“用竹篮打水是 不可能完成任务的。”
3.从故事中我们知道了孙子最后打了多少篮子水呢?
(0篮)
进行新课
关于0的乘法。
猴子喜欢吃什么呢?
(桃子)
有7只猴子想吃桃子,放在他们面前的是7个空盘子,那么应
该怎样计算有多少个桃子呢?
(1)上题可以用什么方法列式计算?
0×7 =0
那为什么是0呢?你想过吗?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
验证一下。
这么多小朋友已经想好了。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小朋友交流
一下。
(小组交流)
(2)汇报。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80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0+0+0+0+0+0+0=0,7个0相加还是等于0,所以0×7=0。
(板书)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0×7=0,那么7×0呢?(板书)=0。 又
是怎么想的?
(3)像这样0×7=0,7×0=0积都是0的乘法算式,你还能
说吗?(10个)
(学生边举例,教师边板书)
(板书出特例:0×一位数,一位数×0,0×两位数,0×0)
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老师也来举个例子:999×0=?0×0=?
(4)小结。观察上面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
汇报)
(板书: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5)练习反馈:做一做。
4×0=
0+4=
0×20=
20+0=
0×8=
8+0=
100×0=
100+0=
反馈校对:比较一下,这两题有什么区别?
(一个是加法,一个是乘法,答案呢?100×0=0,而100+0,
还是等于100。)
小结:说得真好!我们在口算时一定要看清楚运算符号。
课堂作业
2×0= 0×5= 6+0= 99×0=
0×7= 1999+0= 4562×0=
利用所学知识计算上面几个题目,并说出为什么?
课堂小结
提问: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表现的都非常出色。请大家想一想你
有什么收获?
回答: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任何数。
课后作业
81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完成教材66页“做一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例5、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
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
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计算
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1.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2.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法:讲授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口算:
82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0×72=
2×0=
2.笔算:
78×6=
20×2=
6×0= 3×23=
0×5=
53×3=
98×4=
0×22= 4×72=
41×9=
79×8=
52×7=
5×278=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乘法
进行新课
一、同学们喜欢运动吗?运动对身体可是很有好处的哦。
那么同学们看过室内运动会吗?你们知道室内运动场的一些什
么内容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室内运动场。
出示例5情景图。
请同学们仔细读题: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04
个座位。
再根据图意提出问题:运动场共有多少个座位?
想一想:要算运动场共有多少个座位,应该用什么方法?怎样
列算式?
1.同桌互说。(教师可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列式并能说出算式
意义。)
2.汇报交流:
请你先估计一下,大约等于多少?(学生汇报)
3.提问:这个算 式有什么特点呢?你能算出它的准确结果吗?
自己试试看。(学生试算,教师巡视)
8×4=32 600×8=4800
32+4800=4832
是一种好方法,其他小朋友还有和他不一样的方法吗?
83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4.自主探索:“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①追问“你是怎么算的呢?”
②0×8是多少呢?表示什么呢?
5.小组交流各自算法,并纠错。
6.汇报算法。(请几个学生写到黑板上)
7.分析算理:积的4、8、3、2分别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意
思?
重点——积的十位上写几?为什么?
(4先乘8得32,个位满30,向十位进3。再用8乘 十位上
的0得0。加上进上来的3就得3,把3写在十位上。最后用
8乘6得48。)
8.小结:
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这个一位数去乘多位数里每一
个数位上的 数,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乘。
二、讲解例6。
1.出示例6,提问:仔细读题知道哪几个信息?算式怎么列?
指名学生回答,板书:280×3=
2.尝试练习,解决问题:
280×3=?,用竖式怎样算,请同学们在自备本上试一试。
指名板演。
学习内容: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练习。
可能出现的情况:
(1)按照原来的方法笔算。
(2)0先不对齐,但在前面乘的时候,0也参与了。
(3)交换了两个乘数的位置。
(4)在第2步乘的时候,没有把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
3.总结算法。
课堂作业
84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1.当堂完成教材67页“做一做”。
2.练习十四1~5题。
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回答:我掌握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算法。
课后作业
练习十四6~12题
1.503×7=
2.450×8=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85
604×6=
409×3=
720×4=
360×9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解决问题(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70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经历实际生活中运用估算的过程,掌握乘法的估算方
法,并且养成估算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了解估算在生活中应用的必
要性,发展 学生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 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形
成具体问题采用具体的方法分析的辩证观点。
重点难点
1.理解、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2.能视实际情况对两个因数进行估算,结果切合实际,能解决
实际问题。
教法:讲授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收集生活中要求估算的素材。
教学过程
86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引出估算体验简便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知道“火锅”吗?
师:这周末,老师想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吃火锅,我了解了三家
火锅店的价格,谁愿意帮我读一读这个价格:喜羊羊火锅店48
元人、灰太狼火锅店99元人、 美羊羊火锅店102元人。我
们有8个人,只带了800元,能去哪家火锅店吃呢?(生思考
片 刻)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快速判断吗?(你的方法可以,谁还有更
快的判断方法?)你为什么 把48看成50?(简便)
师:谁听明白刚刚他是怎么判断的?(请一生重复后,板书:
简便)
师:刚刚他们在判断的时候,都有一个什么特点?(都只是估
一估价格)
2.揭题。
看来,生活中有些问题只需要我们用估算来解决,今天我们就
一起来研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估算。(完整板书)
进行新课
1.分析问题。
(1)认真读题,独立思考。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
信息?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
(2)分析问题,建立联系。“带250元钱够吗?”指的 是够干
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指的是250元钱够不够买门票。
(3)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 算什么?为什么?(如果买门票
需要的钱大于250元,说明不够;如果小于250元,说明够了;等于250元刚刚好。)
谁能列算式?(学生独立思考)
87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l:29×8
那么,根据我们同学刚才所说,如果29×8的结 果大于250,
就说明什么?结果小于250呢?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
需不需要用笔算 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呢?还是运用估算,只要算
出一个大约的数就可以?
师:在生活中遇到这样 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
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了。引出课题。< br>板书课题:乘法估算
2.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 29×8大约得多少?
(2)同桌交流:独立思考,然后把你的想法轻声告诉你的同桌,
两人交流一下。
小组汇报(预设):
A、把29看做30,30×8=240,所以够了。
B、把29看作20,20×8=160,所以够了。
C、把29看作25,25×8=200,所以够了。
D、把8看作10,29×10=290,所以不够。
第一种情况出现,就引进≈:29×8大约等于240元,用约等
号表示,跟老师一起书写≈ ,弯弯的像波浪一样。读作“约等
于”。板书≈
3.比较各种估算方法,尤其是A、D两种: A这种估法结果是
够了,而D这种估法结果却不够,那么到底该选择哪种估法呢?
4.小结: 我们用过去学过的知识把29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
30,再用刚刚学过的口算乘法就把估算结果求出来 了。
5.练习: 做一做。先学生独立完成于书本P70,再集体投影反
馈。
你是怎么想的?(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
百数即可)
88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6.小结:我们在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时,可以把多位数
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 数或整百数,再和一位数相乘,估算结果
用约等号表示。
课堂作业
进入游乐园,播放游乐园图片。
1.摩天轮一个座舱限坐6人,一共有33个座舱,大约可以坐
几人?
2.对比练习。
每瓶饮料3元,三年级208人去买,600元钱够吗?
每瓶饮料3元,四年级196人去买,600元钱够吗?
3.生活中的估算问题。
小军在电脑上写一篇400字的秋游日记,他平均每分钟打53
个字,8分钟能打完吗?
每包薯条4元,买96包,大约要多少钱呢? 400元够吗?
4.思考: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你是怎样估算的呢?
师小结: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可以 先把多位数看成与它接近
的整十、整百的数,再用这个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与一位数
相乘,就 能得出估算的结果。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课后作业
1.基础练习
一起去乘坐小火车喽,营业员叔叔说,这里玩的小朋友最多了,
平均每 小时有195人乘坐小火车,请你估一估,6小时有多少
人乘坐小火车。
2.对比练习
矿泉水每瓶2元,有202人去买,400元钱够吗?
矿泉水每瓶2元,有198人去买,400元钱够吗?
89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3.练习十五1~3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页的例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正、反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及解题
关键。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正、反归一应用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
用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法:讲授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课前,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调查各自所用的学习用品的价
钱)
90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1.教师:我想买些学习用品做奖品,但是不知道哪种好,价钱
又合适。正好同学们 做了调查,谁愿意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如:这种钢笔很好用,每支8元。
师问:我要买6支,需要多少钱?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一数量
关系?
列式:8×6=48(元)单价×数量=总价
2.教师:刚才我看到××的铅笔很好看,他告 诉我买这3支铅笔
共花了4元5角,我想买这样的10支,要花多少钱呢?
此时,学生可能会 答出也可能答不出。如果有答对的,请他说
说是怎样算的;如果没有,教师则问:要想知道10支这样的
铅笔要花多少钱,就要先求出什么?(单价)
根据哪一数量关系求单价?(总价 ÷ 数量=单价)
3.教师导入:生活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研究这样的问题。
进行新课
1.学习例8(第一问)。
(1)出示图片(画有8个碗,下面有一个问 号),教师说:
“妈妈买8个碗,你知道需要花多少钱吗?想一想你能解决这
个问题吗?”(学 生产生疑问或说出需要先知道每个碗多少钱。)
(2)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片(画有3 个 碗,标出
一共18元),教师说:“我告诉你买3个碗一共用了18元钱。
现在你能解决了吗? ”
(3)个人试做,小组交流并汇报小组的想法。
思路:要想求8个碗多少钱?先求每个碗 多少钱?再求8个一
共多少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点拨,并做主要的
板书。)
(4)总结做法。
先求出每个碗需要多少钱?
91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18÷3=6(元)
再求出8个碗需要多少钱?
8×6=48(元)
这就是先归一,再归总的算法。
2.学习例8(第二问)。
(1)出示例8:妈妈买了3个碗,一共用18元。照这样计算,
30元可以买多少个碗?
(2)小组先讨论研究,再试着把它完成。
(3)小组间交流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4)“做一做”中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分析题目,并解答完
成。
3.比较第一问和第二问,你觉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教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小结:“
遇到应用题,一定要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来分析数量
关系,然后再解答。”
课堂作业
课堂上完成教材71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学 习的是什么?应用题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解题
的思路是什么?(先求出一份数是多少)解题时应该注意什 么
问题?同学们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回答:初步学会了综合算式解答正、反归一应用题。解 题时,
一定要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来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再解
答。
课后作业
1.三年级同学在校办工厂劳动,5个同学糊了35个纸盒.照这
样计算,12个同学一共可以 糊多少个纸盒?
2.三年级同学在校办工厂劳动,5个同学糊了35个纸盒.照这
92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样计算,要糊154个纸盒需要多少个同学?
3.练习十五5-8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三)
教学内容:教材72页例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两步应 用题(归总)的结构特点和解答方法,能
正确迅速地找到中间问题(先求什么)。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初步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题规
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训练学生有条理地分析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
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使学生掌握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法:讲授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93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1.请你根据学过的乘除法数量关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
提问。
①单价×数量=总价
②路程÷时间=速度
③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学生可能举例:
①一个足球50元,3个足球多少元?
②我家到姥姥家相距大约120千米,坐汽车行了2小时,这辆
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③王师傅用小推车为食堂运菜,每小时运80千克,240千克
的菜要几小时运完?
2.改编: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 ?
求什么?(求这条路 长多少米?)为什么?如果去掉这个问题,
改成“如果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应该如何解答呢?
此时,学生可能会答也可能答不出。如果有答对的,请他说说
是怎样算的;如果没有,教师提问 :要想知道“如果每天修15
米,几天修完?”,就要先求出什么?(工作总量)根据哪一
数量 关系求工作总量?
教师导入:生活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
究这样的问题。
进行新课
1.(1)出示例9:妈妈买6元一个的碗,可以买6个。用这
些钱买9元 一个的碗,可以买多少个?
学生们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教师谈话:通过读题,你想到了哪些问题,提出来供同学们思
考。
学生可能提出:
题目中已知几个条件,它们各是什么?要求什么问题?线段图
94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应该怎么画?
这道题可以先求什么?(中间问题)为什么?
求出总数量后,再求什么?为什么?
经同学们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师生共同解决。
全班重点讨论下面的问题:
a.线段图怎样画?题中什么数量变了,什么没变?
使学生明确:为了清楚地反映数量关系,最好画两条线段,两
条线段要同样长,表示妈妈的钱是固定不变 的。
b.要求买9元的买几个,必须先求什么?为什么?
[看图分析:可以从条件出发, 已知6元一个,可以买6个,
就可以求出妈妈有多少钱?还可以从最后的问题出发,要求买
9元 一个的碗多少个?必须知道妈妈有多少钱,题目里没有给
钱的总数,所以要先求出总钱数。]
共同解题,说出解题方法。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可以买多少个? )
6× 6= 36(元)9元的买几个?
36 ÷ 9= 4(个)
综合算式: 6×6 ÷9,请学生说一说怎样检验?
(2)教师提问:如果将第三个条件改成“每个碗8元,可以
买9个,买6元一个的”,问题不变,仍求可以买几个?应该
怎样列式?
8×9÷6=12(个)
全班共同订正,说说你的解题思路,每一步算式的含义。
2.对比质疑,归纳概括。
教师提问:比较例9和改编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使学生明确:从应用题的结构上看,前两个条件是相同的,给
了单一量和数量,第三个条件和问题不同, 正好互相交换了一
下。从解题思路上看,根据前两个条件就可以求出总钱数,总
95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钱数是固定不变的(题目中一般在第一句话表示出来)。教师
说明:具有以上特点的 应用题叫做归总应用题。(出示课题)
课堂作业
1.独立完成下题。
课本72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学习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回答:今天学习了两步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答方法即先归总
后归一的问题解法的关键是求出中 间问题。
课后作业
1.方师傅给食堂运菜。如果用小推车每次运75千克,8次能运
完。如果改用平板车运,4次就能运完。平板车每次运多少千
克?
2.招待所新来一批客 人。每间住2人,需要15间房。如果每
间房住3人,需要几间房?3.练习十五9-13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96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解决问题(三)
教学内容:教材72页例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两步应用题(归总)的结构特点和解答方法,能
正确迅速地找到中间问题(先求什么 )。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初步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题规
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训练学生有条理地分析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
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使学生掌握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法:讲授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97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1.请你根据学过的乘除法数量关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
提问。
①单价×数量=总价
②路程÷时间=速度
③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学生可能举例:
①一个足球50元,3个足球多少元?
②我家到姥姥家相距大约120千米,坐汽车行了2小时,这辆
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③王师傅用小推车为食堂运菜,每小时运80千克,240千克
的菜要几小时运完?
2.改编: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 ?
求什么?(求这条路 长多少米?)为什么?如果去掉这个问题,
改成“如果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应该如何解答呢?
此时,学生可能会答也可能答不出。如果有答对的,请他说说
是怎样算的;如果没有,教师提问 :要想知道“如果每天修15
米,几天修完?”,就要先求出什么?(工作总量)根据哪一
数量 关系求工作总量?
教师导入:生活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
究这样的问题。
进行新课
1.(1)出示例9:妈妈买6元一个的碗,可以买6个。用这
些钱买9元 一个的碗,可以买多少个?
学生们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教师谈话:通过读题,你想到了哪些问题,提出来供同学们思
考。
学生可能提出:
题目中已知几个条件,它们各是什么?要求什么问题?线段图
98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应该怎么画?
这道题可以先求什么?(中间问题)为什么?
求出总数量后,再求什么?为什么?
经同学们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师生共同解决。
全班重点讨论下面的问题:
a.线段图怎样画?题中什么数量变了,什么没变?
使学生明确:为了清楚地反映数量关系,最好画两条线段,两
条线段要同样长,表示妈妈的钱是固定不变 的。
b.要求买9元的买几个,必须先求什么?为什么?
[看图分析:可以从条件出发, 已知6元一个,可以买6个,
就可以求出妈妈有多少钱?还可以从最后的问题出发,要求买
9元 一个的碗多少个?必须知道妈妈有多少钱,题目里没有给
钱的总数,所以要先求出总钱数。]
共同解题,说出解题方法。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可以买多少个? )
6× 6= 36(元)9元的买几个?
36 ÷ 9= 4(个)
综合算式: 6×6 ÷9,请学生说一说怎样检验?
(2)教师提问:如果将第三个条件改成“每个碗8元,可以
买9个,买6元一个的”,问题不变,仍求可以买几个?应该
怎样列式?
8×9÷6=12(个)
全班共同订正,说说你的解题思路,每一步算式的含义。
2.对比质疑,归纳概括。
教师提问:比较例9和改编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使学生明确:从应用题的结构上看,前两个条件是相同的,给
了单一量和数量,第三个条件和问题不同, 正好互相交换了一
下。从解题思路上看,根据前两个条件就可以求出总钱数,总
99


2019年秋季某某小学数学教案
总第( )课时 执教人:

钱数是固定不变的(题目中一般在第一句话表示出来)。教师
说明:具有以上特点的 应用题叫做归总应用题。(出示课题)
课堂作业
1.独立完成下题。
课本72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学习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回答:今天学习了两步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答方法即先归总
后归一的问题解法的关键是求出中 间问题。
课后作业
1.方师傅给食堂运菜。如果用小推车每次运75千克,8次能运
完。如果改用平板车运,4次就能运完。平板车每次运多少千
克?
2.招待所新来一批客 人。每间住2人,需要15间房。如果每
间房住3人,需要几间房?3.练习十五9-13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00

勤奋学习-植树作文


李芳芳-阅读伴我成长


庐阳区政府-咖啡语录


个性签名超拽-学雷锋寄语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院-郭德纲单口相声台词


雪世界-有一种爱叫


会计从业资格证真题-给老师的新年祝福短信


西安邮电大学研究生-新西兰留学一年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