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全册,89页)

别妄想泡我
805次浏览
2020年08月29日 03:1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青春期男孩长高方法-心理活动策划书


第一单元 时、分、秒


一、教学内容

1.时间单位“秒”的认识

2.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

3.简单的时间计算: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及计算经过时间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
行度量。

2.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
方法估计时间。< br>
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
简单的实际 问题。

4.培养估计意识,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编排特点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对“时间”这个可以计量的量,掌握单位并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进行测
量,是认识时间概念十分 重要的两个方面。

在认识了时间单位“秒”之后,安排对分与秒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从整体上
认识时间单位的系统;在认识单位后,安排对其计量工具的认识,包括钟面、电
子表和秒表,了 解其使用方法,以便选择合适的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时间不像长度、质量等概念那样直观, 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非常抽象。学生
对时间概念的理解是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而逐渐深入的,需要花费大 量的时间,
经历大量的实践活动,而学校教育的时间十分有限,因此,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在
日常 生活中积累的大量关于时间的经验,设计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时间概念。

2.设计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首先,让学生感知“1秒”“1 分”这两个时间单位的长度时,通过听滴答
声,眨眼、拍手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观, 帮助学生对标准时
间单位建立清晰、准确的感知。


其次,设计了“1 秒有多长”“15秒有多长”“1分钟有多长”“记录运动
前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的次数”等多种体验 活动,将抽象的时间转化为能够具
体感知的“量”,帮助学生体验时间的长短,同时渗透估计的方法。< br>
最后,注重体现估计的方法。

3.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基本思路的展示和模型思想的建立

教材安排让学生解 决生活中与计算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问题解
决能力。关于时间的计算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 材通过突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解
决问题方法的梳理与引导以突破这一难点。

教材在例 题中安排了求经过时间的问题,认识并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
型“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同时,注意解题策略的多样化。例如,针对例2提出的问题“小明从 家到学
校用了多长时间”,教材中给出了“数格子”和“计算”两种方法,不要求学生
一定用计 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具体编排

(一)秒的认识

1.主题图

(1)主题图由四幅情意图组成,呈现了春节联欢晚会、马路上设有计时 器
的红绿灯、操场上1分钟跳绳及50米跑步测试的场景,唤醒学生已有的关于时
间的生活经验 ,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同时为建立时间观念提供素材。

(2)这4个场景,同样蕴含着丰 富的教育价值。例如,春节是我国的传统
节日,除夕人们都会一起等待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蕴含了中 国传统文化的教
育;马路上的红绿灯蕴含着交通安全的教育;跳绳和跑步活动蕴含了锻炼身体意
识和习惯的教育。



2.秒的认识和“1分=60秒”

(1)在主题图的教学之后,教材直接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
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同 时,认识钟面上的秒针,进一步理解钟介绍钟面上刻度
的含义。


(2 )以直观的方式呈现3幅连续的钟面,帮助学生理解分与秒的关系,即1
分=60秒。至此,应使学生对 所学的时间单位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3)介绍常用的其他可以计量秒的工具,电子表和秒表,明确各自用途。

(4)通 过动作、声音等多种活动,让学生体验1秒究竟有多长,帮助学生建
立1秒的时间观念。



(二)简单的时间计算

1.例1(时间单位间的换算)

(1)看课件



2.例2(解决问题)

(1)呈现“数格子”“计算”等多种解题策略,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方法
的多样性。

(2)在这儿还只是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师在补充练习时也不要出跨“时”
的题目,如6时40 分至7时20分是多少分。

五、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认识需求,切实开展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初步建立分、秒的 时间观念是本单元内容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
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用多种方式体验 :1秒有多长?10秒有多长?15
秒有多少?30秒有多长?1分能干什么?……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 1秒及1分的
正确的时间观念。

2.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直观教具的作用,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是60,而不是十进制,学生理解
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有关时间计
算的教学无疑成为了 一个教学
难点。因此,教学时,加强对钟面的观察,让学生明确: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
多少; 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掌握时、分、秒
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有关时间的计算时,可以引入数轴来直观表示“时间”(如右图),
将抽象的的 时间与直观的数轴建立起联系,将“时刻”与数轴上的点建立联系;
将“经过时间”与两点间的距离建立 联系,帮助学生思考。3.注意课内外结合,
适当挖掘和拓展教材资源

3.注意课内外结合,适当挖掘和拓展教材资源。

例如,“1分有多长”的体验活动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像口算、朗读
课文、画画等便于操作的活动,而像跳绳、仰卧起坐等活动,由 于受到场地和时
间的限制,不适宜在课内组织活动,可以在课内估计,课外实践验证。比如,人
骑自行车1分约行进200米,脉搏1分约跳动75下等例子。这样既可以帮助学
生建立1分、1秒的时 间观念,也能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意识和习惯。

4.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无论是时间单位间的换算还是经过时间的计算都相对比较简单。例如,时间
单位间的换算,只局 限于相邻两个单位之间,是学生能用加法计算解决的问题。
但时间单位间的进率是60这一点一定要让学 生牢记。再如,经过时间的计算,
不要求计算跨过中午12时的,如上午9时至下午1时的时间;而且不 强求学生
一定用计算的方法解决,允许学生借助钟面、数轴等模型“算”出经过时间。


综合与实践:数字编码

一、教学内容
< br>这是一节“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课。目的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
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 编码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
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 数字进行编码。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一个“编码”中某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去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3.让学生经历设计 编码的过程,体会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下数字在
表达、交流和传递信息中的作用,初步学会用数字进行 编码。

三、编排特点

1.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素材

< p>
生活中用到数字编码的事例很多,教材选取了学生身边最常见的车牌号、邮
政编码和身份证 号码作为素材, 便于教师在孩子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

2.素材的呈现给学生留足了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以邮政编码的解读作为重点,全面给 出了六个数字背后所蕴含的信息,而身
份证号码通过两名学生对话的方式给出了其中表示出生日期的信息 ,其余的让学
生自己调查了解。最后就安排了让学生自己尝试编码的活动。这样的编排方式无
疑 给学生的自主探索留出了时间和空间。

四、具体编排

1.研究生活中常见的数字编码,初步体会编码的思想和方法

(1)教材首先呈现了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等生活中常见的数字编码的事例。

(2)以邮政编码为例,让学生了解邮政编码的结构和含义,初步体会编码的
方法。

(3)身份证号码只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截取“出生日期码”和“倒数第2
位表示性别”作为 引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等探索身份证号码中蕴
含的一些基本信息和编码的含义。

2.自主编码

(1)让学生给学校的每名学生编一个学号,目的是通过这个实践活动 来运用
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进行编码,加深对数字编码思想的理解。



五、教学建议

1.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原来这一内容作为“数学广 角”安排在五上年级,现在移到三上年级,作为
实践与综合的内容,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教师恰当把握教学
要求。如身份证号码,不要求学生掌握每个数字所代表的含义及编排方法,不易< br>理解的(如校验码)让学生知道就可以了;也不要求学生完全掌握编码的方法和规
则。重点是体会 编码的合理性、便利性、有效性、统一性,应给予亲身体会、经
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教学过程须强调探索、体验和交流


“实践与综合”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可以按照解决问题的程序分
以下四个阶段 展开:①进入问题情境;②实践体验;③解决问题;④表达和交流。

如身份证号码的探索活动 ,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探索其中蕴含的信息,与课前
准备的几个身份证号码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相同和不同 的地方;再通过小组交流,
说一说身份证号码中发现的一些信息以及它们的含义,教师在巡视中给予适当 的
提示和帮助。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介绍从中了解到的信息。
大多数学生会 发现出生日期的信息,个别学生可能还能发现同一个省市的身份证
的前几位数字都相同,等等。最后,在 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再适当补充,介绍
身份证号码的结构及蕴含的其他信息。

3.注意课内外结合

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一节课能涉猎的东西非常有 限,可以采
取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布置一些“长作业”,让学生围绕“生活中还有哪些地
方用 到数字编码”,继续收集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如火车的车次、飞机的航班号
以及商品的型号、图书馆藏书 的书号等。这些“长作业”,可以延续几天、几周
或几个月去完成,鼓励学生用数学日记、数学小报的形 式加以展示,从而激发学
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需要注意的是,“长作业”是
实践与综合在课外的自然延伸,不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要适度和适量。






第二单元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


一、教学内容

这一单元,实验教 材安排在二年级下册,因“有余数的除法”前移,此单元
后移至本册。

1.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

2.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3.用估算解决问题。

幼儿案例-山东高考招生网


大蒜的营养价值-英语四级评分


杨绛作品-心理活动策划书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猜字谜语大全及答案


关于马的诗句-工作性质


济宁职业技术-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戴辛蔚-党员学习资料


眼镜店广告语-失恋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