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整理

萌到你眼炸
767次浏览
2020年08月29日 04:1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郑州幼儿师范学校-安全教育手抄报内容


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 学 设 计
1.口 算 乘 法

第1课时 口 算 乘 法

教学内容

人教 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56~57页例1和例2,第57页“做一做”的题目及第58页练
习十二第1、4 题。
内容简析

例1 教学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通过多种计算方法的探究 ,体现计算方法的多
样化。借助直观图理解算理,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转化为表内乘法,进行类推学 习。
例2 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口算。借助直观图,通过操作小棒理解算理,探索计算
方法。
教学目标

1.理解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2.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口算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准确计算。
3.在自主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转化、类推及归纳的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整十、整百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口算学习过程中转化、类推思想的运用。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教学整十、整百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时, 主要是运用转化、类
推、归纳和直观的教学方法:首先用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口算的算理;然后用转 化的
方法,将整十数乘一位数转化为表内乘法;再用类比的方法,类推学习整百数、两位数乘一
位数的口算方法,归纳口算法则。
2.本课时学生主要是通过观察、操作、转化、类推等方法来学习整 十、整百数、两位数
乘一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的。
承前启后链


1


数学·RJ

新教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联系实际导入法: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园场吗?那里面有很多好玩的……
师:(观察 主题图)游园场里可真热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里面都有哪些游乐设施?在这里
你还能发现哪些信息? (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
生1:我发现的游乐项目有:旋转木马、碰碰车、摩天轮、登月火箭、过山车。
生2:我发现:摩天轮每箱有3人。
生3:我发现:过山车每车有2人。学生积极表达自己观察到的信息。
师:在开始玩之前,还要注意什么问题?(知道各项游乐项目的价钱)
师:好,我们先看看游乐项目的价格表,了解一下各项目的价钱。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用乘 法计算的问题吗?你们提的问题很好,过一会我们再一起来解
决这些问题好吗?
【品析:通过 创设游园场游玩的情境,能够吸引学生参与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
............ ............................
边,更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课件导入法:课件播放孩子们在游乐园游玩的情境,孩 子们有的在玩过山车,有
的在坐小火车,有的在玩旋转木马……渲染欢乐的气氛后,画面集中在游乐园各 项目价格
栏:旋转木马每人每次5元,激流勇进每人每次10元,过山车每人每次12元,登月火箭每< br>人每次8元,碰碰车每人每次20元……根据这些信息,同学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品析 :通过播放课件的形式,把学生带入到有趣的游乐园中,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
......... ...............................
他们乐于解决实际问题。】
............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探究解题方法。
根据学习经验,学生可以自己列出对应上面问题的算式:20×3=?
乘法可以写成相同加数 的和的形式,遇到暂时还不会解决的新知识时,退回一步,用加法计
算,求出正确结果,也是学生自己解 决问题的策略。虽然学生现在还没有学习整十数乘一
位数的口算方法,但是以表内乘法和加法的旧知,可 以解答出来。此时把问题抛给学生,让
他们借助学具小棒进行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结果。通常会出现下面 几种结果。
方法一:利用乘法的意义用加法计算。
20×3表示3个20相加,可用连加计算出结果,20+20+20=60。

2


三年级上册



乘法可以写成相同加数的和的形式,遇到暂时还不会解决的新知识时,退回一步, 用加法
求出正确的结果,也是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
方法二:利用数的组成转化为表内乘法。
20是2个十,2个十乘3是6个十,就是60。
把20看作2个十,把整十数乘一位数转化为表内乘法,利用乘法口诀“二三得六”计算
出2个 十乘3是6个十。这种方法是口算乘法常用的方法,应重点强调。

学生汇报,理解每一步计算的方法和道理。
◎类推整百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在学生对20×3这个算式的口算方法掌握后,引导学生按照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思考
方法,尝试口算20 0×3=?
可以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着重描述思考过程,对口算方法进行归纳小结。
方法一:利用乘法的意义用加法计算。
200×3表示3个200相加,可用连加计算出结果,200+200+200=600。
方法二:利用数的组成转化为表内乘法。
200是2个一百,2个一百乘3是6个一百,就是600。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在口算整十 、整百数乘一位数时,我们可以先把整十、整百数看作几
个十或几个百,再乘一位数,把它转化为表内乘 法来计算,结果是几就是几十或几百。(也就
是先把因数末尾的0去掉,然后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 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引领学生分析比较不同方法的特点,归纳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 法。然后举例运
用,例如:三(1)班有50名同学为希望工程捐款,如果每人捐赠5元,一共能捐多少 钱?
【品析:本环节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对算理进行分析和推理。在
.......................................
学生探究的过程 中,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口算,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先通过操作摆
.............. .........................
小棒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算理,使学生明确每一步 计算什么。又通过例题探究

,归纳整十数、
.................. .....................
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抽象出口算法则。在探究新 知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迁移、类推
................................ .......
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
◎顺承例1,研学例2。
在总结完例1的基础 上,教师抛出问题:对于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我们已经
掌握了,那么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 位)该怎样口算呢?
生1:可以按照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来计算。
生2:可以先把两位数分解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计算。

3


数学·RJ

新教案


……
探究例2: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需要多少钱?
学生经过交流讨论后,可以得出结论:两位数 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可以把两位数
分解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有了例1的理论基础后,引领学生自 主学习教材第57页例2,
可以先让学生借助学具分小组探究解答方法,然后选派学生代表介绍自己的解 答方法。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尝试口算12×4=?
在学习完例2的基础上,尝试口算12×4这个算式,对两位数乘一位 数的口算方法进行巩
固,重点引导学生口述口算步骤,明确法则和算理。
师:怎样计算12×4呢?
生1:把12分解成10和2,再分别乘4。
生2:10乘4是40,2乘4是8。
生3:再用40+8=48。
【品析:从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迁移类推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中,
............ ............................
是一个数学计算法则建构的过程,这个过 程的学习,不仅仅是记住一个计算法则和注意事
......................... ..............
项,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参与推导转化的每一个环节,在整个过程 中,体会出两位数
...................................... ..
乘一位数转化为整十数乘一位数和表内乘法的意义,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最后
. ......................................
积的计算方法。本 环节中主要的教法是转化和迁移类推,主要的学法是讨论、探究和比
................ ......................
较。】
...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例1和例2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 化吸收,请同桌之间互相叙述整十、
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和算法。然后教 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算式200×3和 2×3,在口算的时候都要用到“二三得六”的乘法口诀,计算
的结果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学 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口算这两个算式虽然都用到了乘法口诀“二三得六”,但表示的意
义不相同。在20 0×3这个算式中,把200看作2个百,再乘3用口诀“二三得六”的结

4


三年级上册



果表示6个百;而算式2×3这个算式中,结果是6表示6个一。因此,口算整百 数乘一位
数,用百位上的数乘一位数后,积的末尾要添上两个0。
质疑二:两位数乘一位数与整十数乘一位数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整十数乘一位数,可以 直接把整十数看作几个十进行口算,而两位数
乘一位数,要把两位数先分解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分别与 一位数相乘,把两次乘得的积相
加。
【品析:本环节通过两个质疑问题,进一步理清了运算顺 序,对整十、整百数和两位数乘一
............................... .........
位数的口算算理有了更系统的理解。】
.................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1.完成教材第57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本题是针对两个例题的练习内容,目的在于巩固对口算乘 法算理的理解,熟悉计算方法。
教学时,建议对学生的口算速度不做过多要求,重点让学生边口算边口述 过程,对计算法则
和算理扎实掌握。
【参考答案】 做一做:140 1400 1400 82 46 96
2. 第58页练习十二第1、4题。
第1题是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的口算扩展到整千数乘一位数,让学生通过迁移类推
解决。通过小精灵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整十、 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简便算法,
即把这类题目转化成表内乘法来计算:先把题目看作表内乘法,计算 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
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让学生初步感知积的变化规律,渗透函数思 想。
第4题是配合例2的口算练习,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
法。本题完成后,学生能逐步达到每分钟3~4题的计算速度并保证正确。
【参考答案】 1.80 800 8000 54 540 5400 (发现略) 4.26 66 68 93
63 24 66 84 69 86
五、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简单回顾整十、整 百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先把
整十数、整百数转化为表内乘法再计算。口算两位数 乘一位数,先把两位数分解成整十数
和一位数,再分别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然后衔接 下节课学习任务,给大
家留一个思考的话题:
如果是笔算乘法,该怎么计算呢?
六、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对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的教学没有生硬地 教给学生法则,而是采
用从直观到抽象的渐进过程。通过摆小棒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再通过转化、 迁移的
方式逐步完成法则的抽象,使学生掌握口算算理的本质。
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 :例1的巩固训练环节,题目范围比较狭窄,都是整十数乘一
位数的口算,致使学生在全课结束的巩固训 练中遇到整千数乘一位数计算不准确,不能顺

5


数学·RJ

新教案


利口述思考过程。所以后面的教学中,应根据教材中知识点进行拓 展训练,开阔学生的视
野,灵活应用计算方法。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练 习 十 二

题型结构分析

题号
1
题型
计算
建议
本题难度不大,可在课堂上完成。
2、3 解决实际问题 本题难度不大,可在课堂上完成,集体汇报。

6


三年级上册



4 口算 本题比较简单,应在课堂上让学生独立完成。
5 解决实际问题 本题难度不大,重点锻炼学生认真审题的能力。
6 解决实际问题 本题难度不大,可以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7 填表 本题难度不大,可以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8 解决实际问题 本题难度不大,可以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9 脱式计算 本题训练综合计算能力,建议课下完成。
10 解决实际问题 本题稍有难度,可以小组合作完成,集体汇报。
11 解决实际问题 本题难度不大,可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习题立体分析

第1题:通过整十、整百、 整千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使学生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与一
位数相乘的简便算法。
第2、3 题:都是运用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解决问题。第3题用图文结合的方式
呈现解决问题的信息,需 要学生根据数量关系从图中找到另一个条件。
第4题:通过口算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第5题:运用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第6题: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数学信息和问
题。
第7题:以表格的方式呈现乘法口算的练习,渗透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乘数×乘数=积。
第 8题:与第5单元学习的倍概念结合,运用口算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复习巩固了倍的 概念,又训练了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
第9题:是综合训练题,涉及乘加和乘减以及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第10题:由积是240,逆向思考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有哪几个。
第11题:通过文 字和表格的形式呈现已知信息和问题,本题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几
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习题参考答案

1.80 800 8000 54 540 5400 (发现略)
2.90×4=360(元) 3.30×8=240(千克) 4.26 66 68 93 63 24 66 84 69
86
5.(1)12×4=48(只) (2)12×3=36(元) 6.24×2=48(元)
7.720 62 3500 88 360 39 8.160
9.62 158 9980 30 510 63 10.30×8、40×6、60×4、80×3 11.40 60 80
100 120

7


数学·RJ

新教案


2.笔 算 乘 法


第1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60 页例1,第60页“做一做”的第1、2题及第63页练习十
三第1题。
内容简析

例1 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让学生经历竖式形成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
中每 一步的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 算的算理,经历竖式形成的过程,理解竖式计
算中每一步的含义。
2.运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掌握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迁移类推思想和自我发现规律、归纳的能力。理解列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
理,并掌 握列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教学多位数乘一 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时,主要是运用合作探究、迁移类推的教学
方法:首先通过小组间合作探究呈现多 种口算的计算方法,对竖式计算的书写形式有初步
了解。其次,运用迁移类推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竖式计 算顺序及每步的算理。最后进行对
比归纳,总结算法形成计算法则,掌握算法。
2.本课时学 生主要是通过合作探究、迁移类推、归纳等方法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
位)的笔算方法的。
承前启后链
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联系实际导入法:老师手持本班学生在美术课或学校画展上的获奖作品展示给

同学们看,并夸 奖这些取得优秀成绩的同学鼓励同学们画画,用自己的一双巧手画出多彩
的生活,老师特意给同学们准备 了一些彩笔。(出示准备好的三盒彩笔)可是老师想知道这

8


三年级上册



些彩笔一共有多少支,怎么办呢?此时学生会说出多种方法,比如:一支一支地数 一数、先数
出每盒有几支,再加起来……由此重点讨论乘法计算。
【品析:通过创设与学生学习十分密切的情境,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
..................................
课件演示法:课 件演示例1的情境图:三个小朋友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他们
的教室。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 把他们的教室装饰得漂漂亮亮,为同学们营造一个
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这幅图画中,你能提出哪些 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引导学
生提出: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支。他们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呢?如果我们要知道
准确的数量,该怎么办呢?
【品析:通过课件演示同学们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能够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准确找出
.. .....................................
主题图中的信息,提 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顺利进入新课的探究。】
..............................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引领学生观察教材第60页主题图,提取已知信息,并找出待解决的问题。
(1)整理从中获得的信息。
①有3盒彩笔;
②每盒彩笔有12支。
(2)提出的问题。
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探究解题方法。
根据乘法的意义,“求3个12是多少”,学生可以自己列出对应上面问题的算式:12×3=? 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因此学生会根据知识经验运用口
算解决。在 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也可能根据教材的介绍,采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此时,除鼓
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 外,重点引导学生探究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可
以把探究的重点问题抛给学生:竖式计 算的书写格式要注意什么?计算步骤是什么?每步
表示什么意义?让他们进行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结果。 通常会出现下面几种结果。
方法一:利用乘法的意义用连加计算。
12×3表示3个12相加,可用连加计算出结果,12+12+12=36。
方法二:利用口算把12分解成10和2,10×3=30,2×3=6,30+6=36。
方法三:竖式计算。

9


数学·RJ

新教案


竖式计算的过程和方法与口算方法相同,只是形式不同。学生对竖 式计算初步了解,因此,
应对其做重点剖析。

◎探究竖式计算方法。
借 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每步的算理。教师出示情境图:有3盒彩笔,每盒有12支,每盒
都拿出其中的2 支。也就是把12分解成10和2。
师生交流,教师板演。
师:谁能说一说每一步计算出来的结果表示什么?
生1:第一步先用3去乘12个位上的2,得到6个1,是6。
生2:第二步用3去乘12的十位上的1,得到3个10,是30。
生3:第三步把两次求出的结果相加。求出的是3盒彩笔一共的支数。
师:我们这样的写法,把计算的每一步都写了出来,竖式计算可以简写,你来试一试吧!
学生尝试用简写的形式进行竖式计算。师生交流,并强调每次相乘积写的位置。
师:第一步和第二步用3去乘12的个位和十位,得数写在什么位置呢?
生1:第一步用3乘12的个位上的2,得6写在积的个位。
生2:第二步用3乘12的十位上的1,得30,0可以省略不写,3写在6的前面作为十位。
【品析:本环节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和知识迁移类推的学习方式,借助情境图帮助学生直观
...... .................................
地理解算理,学习竖式计算的 方法。让学生经历竖式由繁到简的过程,理解竖式中每一步
.................... ...................
的含义,学习简便的竖式写法。】
...............
◎尝试用竖式计算下面算式:421×2=?
学生 尝试计算后,小组间互相说一说计算步骤及每步表示的意义,再集体汇报,教师适时补
充,加深理解。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例1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同桌之间互相叙 述多位数乘一位数(不
进位)笔算算理和算法。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会系统
整理。

10


三年级上册



质疑一:利用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先从哪一位乘起都可以吗?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时,要从个位开始算起。
质疑二:多位 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什么相同
和不同的地方?
学 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
理和方法是相同的 ,只是书写方法不同。都是依据把多位数分解成几百、几十和几,用一
位数分别去乘每一个数,再把每次 乘得的积相加,但是竖式计算有计算顺序的要求,从多位
数的个位开始算起。
【品析:本环节 通过两个质疑问题,进一步理清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顺序,对多位数乘
............. ...........................
一位数(不进位)每一步表示的含义有了更 深的认识,清晰地比较出计算中需要注意的难
.......................... .............
点问题。】
.....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1.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中的第1、2题。
第1题,巩固用竖式笔算乘法,并让学生 在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后,迁移类推
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学生在完成本 题后,能准确叙述计算顺序,及每一步
表示的含义,较准确地计算。
第2题,通过让学生观察 和对比,体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顺序。训练中,先让学生观察
三道算式的特点再计算,计算后比较各 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让学生口述每道题的计算
顺序。本题完成后,学生对竖式计算的简写的书写形式 和计算顺序、每步表示的意义有更
进一步的理解。
【参考答案】
1.68 48 936 844 2.(说说略) 6 69 246
2.完成教材第63页练习十三的第1题。 < br>第1题,是配合例1的巩固练习。学生刚刚掌握乘法竖式计算的方法,因此在巩固练习中
应重点强 调计算的准确性和对算理的理解程度。计算本题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乘的
顺序是什么”。
【参考答案】
1.28 99 84 86 846 636 884 396
五、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简单回顾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 法:书写竖式时相同数
位要对齐(多位数一般写在上面)。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所得的积 写在对应
的数位下面。然后衔接下节课学习任务,给大家留一个思考的话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怎样计算呢?
六、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11


数学·RJ

新教案


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对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教 学没有生硬地教给学生法
则,而是采用从直观到抽象的渐进过程。让学生经历计算的过程,通过观察情境 图帮助学
生理解每一步的计算算理,再通过转化、迁移的方式逐步完成法则的抽象,使学生掌握笔
算算理的本质。
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在巩固练习中,有的学生竖式计算时,不仅按照从左 到右的
顺序计算,乘得的积也没有一一对应的写在横线下面。主要是因为对竖式计算不熟练,不
能够理解每一步的含义。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针对出现的问题,应该加强口述运算顺序及
算理的训练,使 学生真正掌握算法。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第2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 61页例2,第61页“做一做”的第1、2题及第63页练习十
三的第3题。
内容简析

例2 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让学生经历竖式进位的过 程,理解“满十
进一”的道理,掌握算法。

12

中秋节来历50字-年终奖税率


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河北联考成绩查询


先声夺人大勇-春节简介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怎么写


贵阳中医学院-五条禁令心得体会


英语四六级成绩查询-全国人大会议时间


知识的力量-湖北襄樊学院


学会感恩作文600字-锦旗内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