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归一问题教案

余年寄山水
923次浏览
2020年08月29日 04:2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吉林省招生考试院-网管工作总结




课题
主备人
课标

教材
分析


《归一问题》
磨课成员
低数组成员
本课时主要内容是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
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同时教学利用画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
在“阅读与理解”环节,借助画示意图的方法直观
呈现实际问题 中包含的数学信息,体现数形结合分析
数量关系的方法;让学生提出乘法计算问题,使学生体
会 到乘法计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蕴含在许多现
实情境中的一个个问题。
在“分析与解答” 环节,教材呈现了分步计算和列
综合算式两种方法,体现学生不同的水平;将乘法计
算置于现实 情境中,增加练习的趣味,同时让学生体会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有:理解乘
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能熟练掌握表
内乘法和表内除法,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 决问题等;
这些知识基础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认识归一问题,帮助
学生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中的 乘法计算,利用数形
结合思想分析理清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1.使学生 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问题”的结
构特点,能正确分析“归一问题”各数量间的关系。
教 学
目标

1




2.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会
列综合算式解题,并能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教学
重点:理解“归一问题”中各数量间的关系,掌握归
重难点

一应用题的特点,能正确分析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难点:建立“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掌握一般的解
题规律。



教学
方法






直观教学 动手操作 自主探索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拍掌游戏。
师:今天我们接着学习有关倍数的问
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1


表示6克, 表示
多少克呢?

师:同学们列式算一算,并想一想为什
么这样算?
2
设计意图
考查倍数,调
动学生的积
极性,激发学
生的热情。
















生:6×2=12(克)或2×6=12(克)


因为一个 表示6克,





里有2个 ,就是求2个6是多

少,用乘法计算。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请同学们继续

迎接下面的挑战。

2、出示例题2



表示20克, 表


示多少克呢?
师:同学们列式算一算,并想一想为什


么这样算?

生:20×3=60(克)或3×20=60(克)

因为小房子图形里有3个 ,

就是求3个20是多少。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生活中还有很

多这样的问题:我们知道一份的重量,

就可以求出任意几份的重量。接下来的

挑战难度升级了,同学们有信心解决


吗?
设计意图:通
生:有!
过3个例题,
3、出示例题3
依次引导学

生得出:由单

一的量我们
大三角形表示20克,
可以求出多
阴影部分表示多少?
份的量。

师: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指导,并挑选2名学生爬黑


板。
3




汇总交流。

4、
出示例题4






红色部分表示36克,蓝色部分表示多
少克?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并将讨
论结果写下来。
教师巡视指导,并挑选2名学生爬黑
板。
汇总交流。
出示小结:
解决此类问题时:

先求出( )是多少,再求出
( )是多少。
使学生体
学生补充完整。
师:像这样的问题我们叫做“归一问
会到乘法计
题”。生活中也有好多这样的问题,下
算并不是孤
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立存在的,而



4


























是蕴含在许




多现实情境
中的一个个
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小林读一本故事书,3天读了24页,


照这种速度,7天可以读多少页?



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并将讨论结果

写下来。

教师巡视指导,并挑选2名学生爬黑

板。

汇总交流。

2、


红色部分表示35克,

那蓝色部分表示多少克?

绿色部分表示多少克?






















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并将讨论结果

写下来。

5




教师巡视指导,并挑选2名学生爬黑
板。
汇总交流。
师:如果表示49克,该怎样涂色?
请同学们将想法涂在导学案上。
教师巡视。
结果展示。
3、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
多少个同样的碗?
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并将讨论结果
写下来。
教师巡视指导,并挑选2名学生爬黑
板。
汇总交流。













将乘法计
算置于现实
情境中,增加
练习的趣味,
同时让学 生
体会数学知
识与现实生
活的密切联
系。









6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
归一问题
先求出( 一份的数量 )是多少,再求出( 所
求几份的数量 )是多少。






小学数学教学应 该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
过程,发挥他们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因 此创设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究的情境和空间成
为本节课的突破口,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让学生
自己想一想,做一做,算一算等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
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学习,相互交流,解决生 活中的问
7




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好数学的动力。
本次磨课活动,感谢每位老师集思广 益,从面到
点,不断讨论提出各自的建议,与我一起深挖教材,
细化环节,让我让重新对这一课 有了新的解读与创作。





8

奥巴马开学演讲-嫩模许颖


爱国主义教育计划-六一主持词


在线代理浏览器-公务员考试科目


马拉加大学-妇委会工作总结


河之南-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


全身美白秘方大全-马尔克斯的名言


教师业务学习-中考指导


cqit-七夕祝福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