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物流公司规章制度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非常有趣的数学活动,也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起
始课。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
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 。本
单元主要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借助集合圈进行判断、推
理,
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集合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材
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
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
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借助
几何直观
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要求: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
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几何的
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
合的思想,
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
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第一课时
集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圈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
一步体会集合的 思想,进而形成策
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
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老师先给大家出一道脑筋急转弯: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
去
看电影(每人都得买一张票),可是她们只买了3
张票,便顺利地进
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猜测各种可能性,你一言
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高见。 师:大家的猜测都有自己的道理,
但答
案到底是什么呢?暂时老师还不想告诉你们,我想通过下面的活动,
大家一定
能自己找到答案的。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教学例1:学校准备从每个班中选几名
热爱运动的学生参加体育训
练,为下学期的校运动会做准备。下面是三(1)班参加
跳绳、踢毽
比赛的学生名单。(出示第104页表格)
1、方法一。
师:数一数,参加跳绳的有几位同学?参加踢毽的有几位同学?
生:参加跳绳的有9人,参加踢毽的有8人。
师:那么,参加体育训练的一共有几位同学?你会计算吗?
学生可能回答;
一共有17人,9+8=17(人)。 可是,参加这两项
活动的没有17人呀。
我发现有的人两项活动都参加了。 应该是一
共有14人参加了,算式是9+8=14(人)。
……
师:到底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有人说一共是14人呢?为什么要减去
3呢?
生:因为有3个人重复了。
生:因为这3个人及参加了跳绳,又参加了踢毽。
生:因为
跳绳的9人里面有这3个人,踢毽的8人里面也有这3个
人,所以计算的时候就不能是9+8=17(人
),还应该减 去3人,所
以是9+8-3=14(人)。
生:因为9+8就把这3个人重复算了,也就是多算了一遍,所以要
减掉3人。
师:同学们的发言真是精彩,报名参加校体育训练的一共有多少名
同学呢?
生:14人。
2、方法二。
师:谁能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一下刚才看到的情形?
学生组内讨
论,画出自己设计的图来,教师巡视观察了解情况并及时指导创作。
分组展示自己设计的图画,并介绍自己的创意或想法。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觉得左边
的同学是代表参加跳高的,应该
圈在一起;右边的同学代表参加跳远的,他们也应该圈在一起;中
间
的同学再画一个圈。 师:这样的话,能不能让大家一看就知道中间
的是及参加了跳绳的,又
参加了踢毽的呢?再想想,看还没有没更好
的 画法。
生2:中间的同学也应该和左边的圈在一起,因为他们也参加了跳
绳的呀。
生3:那我还说中间的还可以圈到右边呢,他们还参加了踢毽呢。 师:
那就按你们说的试试吧。
学生动手试着画图,并向全班展示。
3、方法三。
师:看图,说说每一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生:左边,表示只参加跳绳的;右边,表示只参加踢毽的;中间即
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的。
师:你能列式计算这两个小组的人数吗
? 生:9+8-3=14(人)
生:(8-3)+3+(9-3)=14(人)
三、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都很出色,谁愿意来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和
同学们一起分享。
学生自己交流各自的收获。 课后请大家留心观察,
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四、课堂作业。
1、同学们去春游,带面包的有78人,带水果的有77人,既带面包<
br>又带水果的有48人。参加春游的同学一共与多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