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江苏银行招聘-万圣节习俗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
容
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
立分数的
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
步学习分数做好
铺垫。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
分的名称。教材先通过
例1-例2两道例题,分别让学生认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初步建立起几分
之一的表象。这部分内容是
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
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
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二、学情分析
分数的初步
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
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
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
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
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
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
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
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
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
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借助一些图形
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
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三、教学目标
1、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
,会读写“几分之一”、“几分
之几” 。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
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
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
题的成功体验。
- 1 -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纸片(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六、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两位小朋友,他们是丁丁和当当。他们在生活
中遇到了一些问
题,我们一起去看看!
课件出示:把四个蛋糕分给两个人,可以怎么分?
学生可能会说每人两个,也可能会说丁丁三个,当当一个或者丁丁一个,当当三个。
师板书:
丁丁 1 3 2
当当 3 1 2
师:在这些分法中,你觉得哪一种最公平?为什么?
生:每人两个。
师:每人两个,也就是说分得——
生:同样多。
师: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叫做——
生:平均分。
师:回答得真好。如果我只有两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几个?
生:1个。
师:那如果我只有一个蛋糕,还能分吗?
生:能分。
师:每人得多少?
预设:学生有的说每人分一半,有的说每人得半个。
师:那一半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吗?
生:不能。
预设:可能有一小部分学生会说可以用分数表示,教师要予以肯定。
师:为了
解决这个问题,今天老师特意请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
分数的世界,认
识分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思维始于疑问,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
。根据小学生爱听
故事的特点,从故事中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自然展现(是因为用整数
解决不了了,
所以才要用到分数),而且也让学生的探究意识孕育而生。】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1 、认识二分之一
(1)、组织学生借助感知认识二分之一。
师:刚才你们说把一个蛋糕也能平均分给两个人,
现在老师把这个蛋糕放在这里,如果让你来切,
你会怎么切?
课件出示蛋糕。
生:从中间切。
师:从中剪切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分得——
生:一样多。
师演示从中间切蛋糕的过程。
师:现在我把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
生:2份。
师:老师把它记下来,
师板书: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
(师指着其中的一份):那这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多少?
生:一半。
师指着另一份蛋糕:那这一份又是这个蛋糕的多少呢?
生:也是一半。
师:也就是说,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是这个蛋糕的一半。(课件出示)
师:这一半是两份中的几份?
生:一份。
师:那另一半也是两份中的——
生:一份。
师:其实,一半在数学上就可以用来表示。
师补充板书:(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是这个蛋糕的。
师:谁来说说看,我们刚才是怎样得到
听清楚了吗?同桌之间再相互说一说。
的?
(2)、折一折
A、师:今天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小纸片(圆形、
长方形、正方形),现在请大家拿出一张来,
找出它的二分之一,并用斜线表示出来,想一想:你是怎么
找的,再说一说:谁是谁的二分之一(课
件展示要求)。试试看。
B、展示学生的折法(贴在展台上)。
师:想一想,你们折出的形状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呢?
生: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是这个图形它自己的一半,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
C、从操作过程中凸现思考过程。
师:同学们,看来不管是一个蛋糕、一个长方形、还是一个
正方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两份,那么
每一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老师今天也折了一个,你们来看看,斜线部分是不是这个长方形的二分之一?为什么?
(2)、指导读、写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二分之一的由来,那二分之一又该怎么写呢?先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A,
教师示范写二分之一:先写“——”表示平均分,再在短横线下面写数字“2”表示平均分的
份数,最后
在短横线上写数字“1”,表示这样的一份,这个分数就读作:二分之一。
B,组织学生书写
;
(3)在辨别中感悟平均分的重要性。
圆的涂色部分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为什么不能?
那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呢?为什么?三角形的涂色部分呢?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演绎数学知
识所蕴涵的思维发展过程,让学生进行自我释疑体验,教师不直
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结论,也不包办学生的
思维方式和过程,而是通过“折一折”驱动学生内在的思
维活力,感悟“平均分”的内涵与重要性,从而
是学生的思维方式不拘泥与常规,思维实现跳跃式
的发展。】
3、认识几分之一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不仅认识了
一?
板书学生的回答。
,还能
想到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还想认识几分之
师:现在请你们选择一个或者几个,用手中的纸片折出这些
几分之一,并用斜线表示。
师:你是怎么折的?你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斜线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生汇报。
师:你说得真好。现在请你们把纸放在桌上,同桌之间再说一说。
3、巩固练习,发展思维
4、认识几分之几
(1)认识四分之几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把一个圆平均分成四份,斜线表示的这一份就是这个圆的——
生:四分之一。
师:那没斜线的部分又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
生:四分之三。
师:你是怎么看想的?
师:现在老师手里还有一个圆,你们来看看,斜线的部分还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现在有斜线的有2份。
师:那我们可以怎么表示?
生:用表示。
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2份就是这个圆的
(2)认识十分之几
。
课件出示:有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那么其中的1份
是这条线段的几分之
几呢?其中的3份呢?7份呢?
小结:
5、认识名称
师:认识了这么多分数,你们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请大家从教材中找找答案!
生自学,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然后全班交流:
(1)
分数中的短横线叫分数线;
(2) 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
(3)
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分子。
师板书。
七、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把一个苹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