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教案

玛丽莲梦兔
634次浏览
2020年08月29日 05:1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北京市工商管理局-函授本科自我鉴定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单
元教案






姓 名: _________
时 间: _________



※精心整理※优质资料※



课时教学设计参考
课题
教学
内容
口算乘法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材68—69页主题图、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3题。
教学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






教学的。例1是整十数乘一位数,又分为两个小题 ,第一小题师从表内乘法的
计算2×9扩展到计算2×10,第二小题是任意的整十数乘一位数。由于学 生是
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口算乘法的,所以让他们在9乘几的计算10乘几,再
有10乘几 推出几十、几百的数乘一位数,这样安排学生就能够自己发现和得出
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规律,加 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口算能
力,并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 程,
学会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
重点: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的算理,掌握算法.
重难

难点:准确、快速地进行口算.
教具
学具
准备
主题图、口算卡片等
1、通过口算和口答练习,复习表内乘法和整十、整百数的组成,从 学生熟悉








含< br>教








)< br>
和感兴趣的实际生活情境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使学生体会到乘法在生
活中的运 用,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
2、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计算2×10,运用迁移 类推的方法算出整十数乘
几的题目。当学生会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以后,教师进一步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数、
整千数乘一位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类推,然后去发现规律,引导学生把这类
题目转化成表内乘 法来计算。
3、练习设计了组练习题,如4×2、40×2、400×2等,便于学生从表内乘
法类推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结果,同时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
环节
一、复习
准备






二、情境
引入





三、探究
新知








四、巩
固练习




五、课
堂小结




六、课后
作业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1.口算:(教师出示卡片,学生抢答)
8×2= 7×5= 8×7= 4×9

5×5= 3×7= 6×9= 9×3=
2.口答:(投影,指名回答)
(1)6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
(2) 8个百是多少? 10个百十多少?
(3)90是几个十?500是几个百?
1、师:同学们去过游乐园吗?你见过哪些好玩
的?(出示游乐园主题图)
2、观察主题图,说说你发现的数学信息。
3、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列算式。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
识,为学习
新知识做好
准备。
教师充分利
用主题图,
将学生置身
于现实的问
题情境中,
个性化 设计

4、师:哪些算式是我们已学过的知识?今天这
引导学生从
节课,我 们就用这些旧知识做基础,来学习
不同角度进
新知识.
行观察,提
板书:口算乘法
出问题。同
1、教学例1
(1) 出示情境图1。
时感知生活
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10人
中有乘法。
要多少钱?

师:有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在表内
①、学生独立思考。
乘法上迁
②、自由汇报。
③、教师肯定,鼓励说得好的学生,板
书。
(2)出示情境图2。
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
①师:这个问题,小精灵问同学们会做
吗?,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相讨论并计算。
②学生汇报,上台板演,学生评议。
1、完成教科书p69“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五中的口算,学生独立完成。
3、练习十五的第2、3题,分小组讨论完成, 汇
移、类推出
口算方法,
并用自己的
方法展示思
维的过程和
结果,提高
了口算能
力。



报。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1、填空
(1)9个3的和是( ),再加一个3是( ),所以10×3=( )。












(2)7乘10可以看成( )个十相加,也就是4乘10等于( )。
(3)口算600×2可以这样想:4个( )乘2=8个( )=( )。
(4)1辆车能坐乘客40人,5辆车可以坐( )人。
2、巧填数
( )×20=120 80×( )=240 6×( )=1200
90×( )=450 ( )×3=2400 ( )×20=1200
3、看谁填的多
180=( )×( )=( × )×( )=( )×( )
口算乘法




2×9=18(元)
2×10=20(元)
20×3=60(元)


















检查
意见



检查人
时 间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教学
内容
口算乘法(乘法的估算)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教材70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五第4—7题。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通过把两、三位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来计






算的,把估算放在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后面,既可以进一步巩固口
算,又便于学生理解估算的方法。教材通过创设一个需要估算的实际生活情境
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进而找出可以把这个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
数来估算的方法。
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学会口




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
重点: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的算理,掌握算法.
重难点
难点:准确、快速地进行口算.
教具
学具
准备
主题图、口算卡片等






< br>(








指< br>导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其实都只要估算一下就行了,不需 要知道精确
的结果,或不可能知道精确的结果,他们往往不知道什么情况下需要估算,因
此,遇 到计算的问题一概采用笔算。所以创设一些需要估算的生活情境让他们

有所感受非常必要。教 师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用我们学过的算法得出最接近
的结果?学生讨论后,完成例2的计算通过小精灵 的介绍,认识约等号“≈”。

练习的设计,使学生体会到估算能够应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



教学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环节
一、创11、用多媒体幻灯片逐一出示各种图片。
设情(1)邮局邮票出售处,有的邮票一枚80分,有
境 的邮票一枚60 分。
(2)百货商店鞋柜,一双旅游鞋78元,一双皮
鞋164元。
(3)小袋鼠蹦跳一次约2米,小袋鼠蹦跳33次。
(4)文具商店柜台,每盒图钉120个,每包日记
二、尝本25本。
试解2、出示教科书第70页例2主题图:
决 (1)观察画面,说说图意。
(2)出示: 三年级29个同学去参观,每张门
票8元。
(3)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
础上,补充提出: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
三、吗?
拓展1、让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
引伸 师:你们猜得对不对呢?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
的?
2、出示小精灵的话: 29×8大约得多少?
3、启发学生想出已经学过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口算。
四、4、小精灵介绍约等号。
巩固5、指名完整讲解这道题。
练习 6、谈话小结。板书课题:乘法的估算
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32×6 49×5 218×4
581×2
1、完成教科书第70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
五、2、教科书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全课3、上课开始时呈现的几个问题情境和
小结 学生们
4、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1、这节课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用数学的
方法来解决的?
2、上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
提出用乘
法计算问
题。



利用主题
图,让学生
在观察的
基础上引
导学生提
出问题。激
发学习兴
趣。



学生运用
已学的口
算方法, 把
两位数看
成接近的
整十数来
计算,展示
思维的过
程和结果 。


个性化设计














1、快来算一算
21×6≈ 48×5≈ 397×3≈ 510×7≈
29×8≈ 12×5≈ 49×4≈ 121×3≈
2、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81×( )≈120 578×( )≈2400 124×( )≈800
79×( )≈450 101×( )≈2400 601×( )≈4200
3、思维训练
老师带了200元钱,要给学生买一种工 具书,要是买5本书就有
剩余的钱,要是买6本书就不够,你知道这种书的单价大约是多少吗?
乘法的估算




三年级29个同学参观,每张门票8元,带250元钱够吗?
29 ×8≈240(元)
30
答: 250元够买门票。


















检查
意见



检查人
时 间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教学
内容






笔算乘法(不进位) 课时安排 第4课时
教材74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4题。
学生在掌握了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 口算基础上,探讨每一位上的积都
不满十的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 格式。
通过计算使学生懂得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都是把这个数每一数位上的数
分别乘这个 一位数,在把所得的积相加。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




2. 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
法的多样化。
教学 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重难点
难点:正确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具
学具
准备
主题图、口算卡片等
1、教师提供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提供数学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 ,引




















导学生探讨交流、自主解决问题。教学时先让学生估算,养成估算意识。然后
要求每个学生 独立试做,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再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算法啊,

最后在全班汇报各小组的代表性算法,共同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案。
2、教师鼓励学生想出自己 独特的算法,对学生想出的各种算法,引导学生分
类逐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较优算法,给学生一个感受、 体验和领悟的过程。
3、引导学生列出竖式计算。重点引导乘的顺序,尽可能把机会留给学生。



教学
环节



二、创情






三、探
讨交流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个性化设计


一、
1、口算

400×3= 6×50= 200×5= 7×80=
提出要解决
300×3= 90×4= 500×8= 9×40=
的问题引起
2、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说图意。
学生兴趣,
3、提出用乘 法计算的问题。(3盒共有多少只
使学生利用
彩笔?)
已有的知识
4、出示小精灵的话:怎样算一共有多少只彩
经验去解决
笔?
新问题。
1、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12×3=
通过估算,
2、 师:12×3表示什么意思?
积极探索解

3、学生估算。
试解决
决问题的方

4、师:要想知道准确的支数该怎样算?小组交
法。体现算

流。

法的多样化
5、交流汇报。板书(1)12+12+12=36(枝)

的理念,使
四、巩
(2)10×3=30 2×3=6 30+6=36
固练习
学生在主动

6、学习用竖式计算。

参与知识的
(1)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

形成过程

(2)师生共同列乘法竖式,边讲解边板书。
五、全
中,体验成
课小结

功的快乐。


让学生充分
×

展示算法的

基础上,再
(3)介绍竖式的简便写法及乘法算式的各部分
现乘法竖
名称。
式,理清乘
(4)小结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的顺序,竖
7、指导学生看书。
式的格式,
1、书74页“做一做”。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
使学生进一
做的。
步加深对笔
2、练习十六第1题。
算方法的理
1 2
1
3
2…………
6…
因数
……2×3
解。




练习十六第2—4题
1、竖式计算
14×2= 33×3= 423×2=
21×4= 212×3= 221×4=
2、路两边放盆花,每一边放342盆,两边共放多少盆?
3、200×4+300 213×2-312













笔算乘法
12×3=36(枝)





1 2
×
3
6…
……2×3











1
2…………
因数









检查
意见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教学
内容
笔算乘法(一次进位) 课时安排 第5课时
教材76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七第1—4题。






例2是只含有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它是在学生初步学会乘法竖 式的基础
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初次学习进位,所以安排了一道数目较小的两位数乘
一位数的 例子,以便学生更容易理解进位的道理。





1、初步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
2、 使学生经历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教学 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重难点
难点:个位的积满十,怎么办?
教具
学具
准备
主题图、口算卡片等




















1、 创设情景,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新问题。
教学时先让学生估算,养成估算意识。然后要求每个学生尝试计算。
2、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验成
功的快乐。
3、引导学生列出竖式计算。重点引导乘的顺序,尽可能把机会留给学生。
4、让学生理清乘的顺序,进一步加深对笔算方法的理解。



教学
环节
一、复



二、谈
话引



三、创
设情
境 提
出问



四、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1、口算
设计意图 个性化设计

通过这两个
60×3= 7×50= 400×3= 800×4=
练习,为新课
做好准备。
7×80= 900×2= 90×4= 500×8=

9×40= 2000×3= 5×30= 6×90=
创设情景,提
2、笔算(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出要解决的
问题,使学生
24×2= 213×3=
利用已有 的
1、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说图意。(王老师要
知识经验去
买3套连环画,每套连环 画18本)
解决新问
2、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3套连环画共有多
题。
少本?)

3、出示小精灵的话:你能算出王老师买了多少
积极探索解
本连环画吗?
决问题的方
1、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18×3=
法。使学生在
主动参与知
2、 师:18×3表示什么意思?
识的形成过
3、学生估算。(大约是60本)
程中,体验成
师:要想知道准确的套数该怎样算?
功的快乐。
4、小组讨论:怎样用竖式计算18×3?

让学生理清
5、指导阅读课本76页内容。
乘的顺序,进
6、指名列竖式计算并讲解。

一步加深对
五、课
18×3=54(本)
笔算方法的
堂练
理解。
师:个位满十,怎么办?




×
2

通过练习,提

六、7、强调:个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满几十,
高学生的计
全课
就向前一位进几 。
算能力。
小结
1、7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七第2—3题。
1 8
3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为做这些题
应注意什么?



一、填空
1、笔算148×2时,先用2乘148( )位上的( ),在积的个位上写
( ),向( )位进( );再用2乘148( )位上的( ),在加上
( )位上的( ),在积的百位上写( ),最后的积是( )。
2、226的3倍是( ),列式是( )。
3、6个117的和是( )。
4、一个因数是5,另一个因数是114,积是( )。
二、练习十七第1、4题
1、竖式计算
12×8= 13×7= 16×6=
14×5= 18×3= 17×4=
2、一栋楼共有6个单元,每单元住18户。这栋楼房公主多少户人家?











笔算乘法
18×3=54(本)






1 8
1 8
× 2 3
×
2
3
5 4
5 4




















检查
意见

检查人
时间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教学
内容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课时安排 第6课时
教材78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十八第1—4题。






例3是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基本算法和算理与例2是一样的, 但出现了
进位叠加的情况。教学时,还是要抓住乘的顺序和每一位积的书写位置这两个
问题。针 对进位叠加乘法难点,教师要加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乘加
两步混合的式题的口算,将有助于提 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速度和正确率。





1、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使学生经历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每一步计算过程。
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 重点:抓住乘的顺序和每一位积的书写位置教学。
重难点
难点:突破进位叠加可能发生的错误。
教具
学具
准备
主题图、口算卡片等






< br>(








指< br>导


1、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新问题。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2、同桌合作交 流算法。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
乐。教师重点检查学生计算十位上2×9得 18个10,再加个位进上来的3个

10时的进位情况和积的书写位置,如果发现有的学生有 错,师生共同分析原
因,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3、对于例3,教师也可以采用讲解法。



教学
环节
一、
基本
练习



二、
谈话
引题


三、
探究
新知


四、
课堂
练习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1、 口算
24×2= 3×32= 70×8= 900×5=
121×3= 90×10= 9×40= 7×8+6=
9×5+6= 7×3+6= 5×30= 10×5+4=
2、笔算(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18×4= 127×4=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1.教学书78例3。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这幅图画的是一个什么场面?从老师和同
学们给运动员送饮料的情境中,你发现了那些数学
信息?
(2)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3)出示:每箱饮料24瓶,9箱一共多少瓶?
(4)列出乘法算式。24×9= 师:24×9表示
什么意思?
(5)估算?9个24的和大约是多少? 师:准确
的结果到底是多少呢?
(6)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两道
题的练习,为
学习新知做
好准备。

培养学生观
察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
力。

在探索解决问题过程中,
使学生主动
参与知识的
形成过程,体
验成功的快
乐 。

让学生理清
每一步乘的
顺序,进一步
加深对连续
进位 乘法的
理解。


个性化设计

指名说计算过程,板书: 24×9=216(瓶)

五、师:十位满十,怎么办?
全课师:向百位进2,百位上没有数,2写在哪里?
总结 (7)比较例3和例2,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解
进位的道理。
2、练习 (1)137×6= (2)78页“做一做”。
3、小结:
1、练习十八第1、2、3、4题。




一、填空
1、一位数乘多位数,从多位数的(
课题笔算乘法(连续多次进位)


)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
课时安排 第7课时



( ),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 )进几。


2、128×4表示( )个( )是( ),还表示( )的( )倍


是( )。


3、计算358×7时,用一位数7乘358十位上的5,得( ),还要加上

进上来的( ),所以积的十位上写( ),向百位进( )。


4、243×6的积是( )位数。 346×3的积是( )位数。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24×9=216(瓶)






2 4
×
3
9
2 1 6



















检查
意见

检查人
时 间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教材79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十八第5—8题。
例4解决的是多次进位,且连续进位的问题,因此计算更为复杂。学生最






可能发生的错误是:(1)忘记加后面进上来的数 。(2)进位时加错(因为又要
算乘又要算加)。(3)错用进上来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针对学生可能 发生的
错误,引导学生每计算一步,都看有没有进位,进的是几,把进上来的数记在
竖式相应位 置的横线上。算前一位的积时,要想想有没有漏加后面进上来的数。
算完以后,仔细检查。
1、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中连续多次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




算。
2、 使学生经历连续多次进位笔算乘法的每一步计算过程。
3、养成认真计算、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
重点:抓住乘的顺序和每一位积的书写位置教学。
重难点
难点:突破进位叠加可能发生的错误。
教具
学具
准备
主题图、口算卡片等






< br>(








指< br>导


放手让学生自己先算一算,教师带领全班同学集体订正。充分体现学生是
学习的主人,指名说计算过程(做题正确的学生),让有错的学生说出错在什

么地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帮助学生分析、纠正错误,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订正例4,教师也可以把每一步都写出来,边写边讲解。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1、 口算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两道

个性化设计
教学
环节
一、基



本练 70×6= 42×2= 312×3= 16×2=




二、谈
话引




7×8+6= 4×5+6= 7×4+2= 5×5+4=
2、笔算(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指名板演
54×6= 25×8=
板书课题: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1.教学书79例4。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什么地方?什么人在干什么?从画面中,
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师: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
题的练习,
为学习新知
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观
察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

三、探(3)出示小精灵的话:运动场最多可以做多少
力。
究新人?
知 (4)列出乘法算式。634×8= 师:634×8




四、课
堂练


表示什么意思?
(5)估算运动场大约可以坐多少人?
师:准确的结果到底是多少呢?
(6)学生试算。
(7)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教师边板书边说明: 634×8=5072(人)
(8)比较例4和例3,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解
在探索解决< br>问题过程
中,使学生
主动参与知
识的形成过
程,体验成
功的快 乐。

引导学生理
清每一步乘
的顺序,进
一步加深对
连续 进位乘
法的理解。
进位的道理。
(9)指名完整说说计算过程。
五、课2、练习 (1)247×6= (2)313×5=
堂总3、小结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结 1、书79页“做一做”。
2、练习十八第7、8题。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计算时注意什么?




1、 832×4 499×3 765×7 681×8


2、小红每天上学骑7分钟自行车,她平均每分钟骑185米,小红家和学校相距
多少你?
















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634×8=5072(人)



6 3 4
×
2

3
8
5 0 7 2





















检查
意见

检查人
时间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教学
内容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课时安排 第9课时
教材83—84页例5、例6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九第1—4题。






例5教学关于0的乘法,说明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为后继教学做好准
备。计算0的乘法时往往容易与0的加法相混,教学时必须注意与0的加法进行比较。
例6教学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材出示了学生的两种算法,对于分步计
算的方 法,因为进位难度降低,可直接进行口算。




1、通过学习,使学生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2、 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笔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 重点: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与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重难点
难点:准确、迅速地进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
教具
学具
准备
例5、例6主题图


















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情境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br>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探索经历计算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
手让学生自己先算一 算,然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讲解,重点看看与0相乘学生
是怎么处理的。提醒学生注意的是:不管因数中 间是否有0,都要用这个一位
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乘。当个位积不满十 时,
十位上要用0占位。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
环节
一、基
本练





几个几相加?
2、笔算(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指名板演 247×6= 326×5=
1、出示情境图讲故事。
(《西游记》中王母娘娘过蟠桃会令七仙女摘蟠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性化设计

1、口答 3×4表示几个几相加? 2×5表示
通过旧知
的复习,为
学习新知
做好铺垫。
以学生感
兴趣的故
事引出,激
发学生学
习兴趣。

培养学生
在解决问
题中发现
规律,得出
结论的能
力。

在探索解
决问题过
程中,使学
生主动参
与知识的
形成过程,

二、探
桃的故事)
2、出示小精灵的话: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
究新
1、教学关于0的乘法(学习例5)


(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想一想:0×3= 9×0= 0×0=

(2)观察得出结论
三、课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堂总
(3)区别 0×2和0+2

2、完成书8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3、教学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学习例6)

(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五、课
(2)引出课题 师(指算式):这道题与前面学
堂作
习的有什么不同?

(3)估算3圈大约是多少米?

(4)学生试做。竖式订正时提问:十位上的0怎
样计算?
(5)小结:不管因 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这个
体验成功
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即使十位
的快乐。
上是0也要乘。
4、练习 书84页“做一做”
207×8 603×4 305×9
1、 做练习十九中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用竖
式计算 ,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
正.指名让一两个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2、练习十九第2、3题。


引导学生
理清每一
步 乘的顺
序,进一步
加深对连
续进位乘
法的理解




1、直接写得数
80×0= 0×6= 7×0= 26×4×0=
课题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第10课时
4×0= 9+0= 56×0=
课时安排
20×5=


0+35=



2、森林医生
教学
2 0 4 4 0 6
教材86页例7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二十第1—3题。


3、练习十九第4题。
内容
× 8 × 2

4、比大小 103×2○301×2 709×8○709×0
8
205×4○205×1
1 9 2 0 1 2






( ) ( )














检查
意见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加法:0+0+0+0+0+0+0=0
乘法: 0×7=0 7×0=0
508×3=1524(米)
方法一:500×3=1500 8×3=24 1500+24=1524
方法二:
5 0 8

×


2
3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 5 2 4







检查人
时 间


课时教学设计









例7教学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例题呈现的是学校阅览室里学生 在借书、
读书的情境,教学时,结合插图,让学生谈谈读书有什么好处,了解学生读了
多少书, 读了哪些书,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增长见识。这道题渗透了单
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这种数量关 系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数量关系,
教师教学重要给予适当的指导。




1、通过学习,使学生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2、 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笔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
重难点
1、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
学具
准备
例7主题图、口算卡



















以 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出数学信息,对学生进行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读书
好习惯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数学 就在身边。启发学生探索经历计算过程,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算、去讲。指导学 生阅读课本,对
比自己的计算,比较哪种方法简便,掌握简便算法,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进 行计算。让学生明白:用简便方法计算时,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
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 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
0。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性化设计



一、复
1、口算

20×3 12×4 10×5 6×90

200×3 120×4


321×3 2×7+8
二、探
究新




通过旧知的
复习,为学
习新知做好
铺垫。


2000×3 1200×4 3×500 6×3+5
教师叙述,
2、笔算 207×6= 342×6=
让学生 找出
1、谈话引出: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
数学信息,
家》丛书,每套280 元。
培养学生认
三、课
2、根据信息提问题。
真听的习
堂练3、出示例7: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
惯。对学生

丛书,每套280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进行读好书

的教育。
4、引导学生列出算式。板书:280×3=


师:280×3表示什么意思?在这道题里表示

四、课
观察比较两
什么?
堂总
种算法,掌
5、估算280×3≈?

握简便算

师:准确的结果是多少呢?
法。

6、学生试做。订正时板书


板书左边的算式后提问:0乘3可以省略吗?
五、课
培养学生归
后作
如果省略,因数3应该移到什么位置上?怎样
纳概括的能

算?
力。
7、比较哪种算法简便。
鼓励用自己
8、练习 书86页“做一做”(用自己喜欢的方
的语言学生
法计算)
420×6 370×5 130×9
260×7
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
计算的情况。
9、小结:
概括总结,
锻炼学生表
达能力,培
养学生自价
的意识。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280×3=840(元)
2 8 0
×
2
3
8 4 0
2 8 0
×
2
3
8 4 0
















检查

意见
检查人
时 间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教学
内容
口算乘法练习课
练习十五中的习题以及个性化设计作业。
教学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






教学的。例1是整十数乘一位数,又分为两个小题 ,第一小题师从表内乘法的
计算2×9扩展到计算2×10,第二小题是任意的整十数乘一位数。由于学 生是
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口算乘法的,所以让他们在9乘几的计算10乘几,再
有10乘几 推出几十、几百的数乘一位数,这样安排学生就能够自己发现和得出
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规律,加 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口算能
力,并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 程,
学会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
重点: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的算理,掌握算法.
重难

难点:准确、快速地进行口算.
教具
学具
准备
课时安排 第3课时
主题图、口算卡片等
1、通过口算和口答练习,复习表内乘法和整十、整百数 的组成,从学生熟悉







(< br>含








导< br>)

和感兴趣的实际生活情境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使学生体会到乘法在生
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
2、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计算2×10 ,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算出整十数乘
几的题目。当学生会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以后,教师进一步把题目扩展 到整百数、
整千数乘一位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类推,然后去发现规律,引导学生把这类
题目转 化成表内乘法来计算。
3、练习设计了组练习题,如4×2、40×2、400×2等,便于学生从表 内乘
法类推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结果,同时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
环节
一、复习
准备






二、情境
引入





三、探究
新知








四、巩
固练习




五、课
堂小结




六、课后
作业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竞赛:(限时1分钟):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
个性化设计

识,为学习
40 ×4= 60×5= 300×7= 200×8=
新知识做好
6 ×200= 3×800= 13×30= 11×50=
准备。
2、导人新课:
刚才口算的这些题目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内容,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
教师充分利
要运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的内容——口算乘法。
用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
将学生置身
1.创设情景:
于现实的问
2.同桌讨论交流。
3.指名说说: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你可以提什
题情境中,
么数学问题?
(1)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根据学生回答,板
书: 300×10
(2)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同桌交流口算方
法)
4.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1)学生独立解答。
(2)汇报口算方法,你怎么口算?
(3)同桌讨论: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方法简便?
5.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三、巩固应用:
1、完成课后做一做。
(1)学生独立计算。
(2)集体订正。
2、生活应用:
3、完成练习十四的第1题。
四、 全课总结:
五、课后拓展:口算9×99
六、布置作业:练习十四的2、4题。
引导学生从
不同角度进
行观察,提< br>出问题。同
(3)指名汇报口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
时感知生活
中有乘法。

学生在表内
乘法上迁
移、类推出
口算方法,
并用自己的
方法展示思
维的过程和
结果,提高
了 口算能
力。





课题









笔算乘法练习课 课时安排 第8课时

































检查
意见



检查人
时 间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数学书练习十八 中的习题
教学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






教学的。例1是整十数乘一位数,又分为两个小题 ,第一小题师从表内乘法的
计算2×9扩展到计算2×10,第二小题是任意的整十数乘一位数。由于学 生是
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口算乘法的,所以让他们在9乘几的计算10乘几,再
有10乘几 推出几十、几百的数乘一位数,这样安排学生就能够自己发现和得出
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规律,加 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口算能
力,并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 程,
学会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
重点: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的算理,掌握算法.
重难

难点:准确、快速地进行口算.
教具
学具
准备
主题图、口算卡片等
1、通过笔算练习,复习表内乘法和整十、整百数的组成,从学生熟 悉和感兴








含< br>教








)< br>
趣的实际生活情境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使学生体会到乘法在生活中的
运用,培 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
2、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计算2×10,运用迁移类推的 方法算出整十数乘
几的题目。当学生会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以后,教师进一步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数、
整千数乘一位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类推,然后去发现规律,引导学生把这类
题目转化成表内乘法来计 算。
3、练习设计了组练习题,如4×2、40×2、400×2等,便于学生从表内乘
法类 推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结果,同时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性化设计



一、复习
准备






二、情境
引入





三、探究
新知








四、巩
固练习




五、课
堂小结




六、课后
作业
一、复习:
口算下列各题:
3×3= 6×3= 8×4= 300×3=
200×4= 400×2=
二、提出问题:
出示例1情境图。
复习旧知
识,为学习
新知识做好
准备。


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
教师充分利
画,准备布置“ 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
用主题图,
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将学生置身
来。
师: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
于现实的问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题情境中,
师: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引导学生从
小精灵问: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不同角度进
三、探讨交流
行观察,提
教师提示以下问题:
出问题。同
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
同?
师: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1、让学生思考,用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方法来
2、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
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3、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鼓励学习有困难
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4、全班汇报。教师将汇报板演在黑板上。
四、介绍竖式。
巡视了解情况。
五、巩固练习
六、小结:
时感知生活
中有乘法。

学生在表内
计算。能想出几种算法来,就把几种算写出来。
乘法上迁
移、类 推出
口算方法,
并用自己的
方法展示思
维的过程和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 成“做一做”的三道题,教师
结果,提高
了口算能
力。





课题



计< br>(
















笔算乘法练习课 课时安排 第11课时




















检查
意见



检查人
时 间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数学书练习十八 中的习题
教学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






教学的。例1是整十数乘一位数,又分为两个小题 ,第一小题师从表内乘法的
计算2×9扩展到计算2×10,第二小题是任意的整十数乘一位数。由于学 生是
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口算乘法的,所以让他们在9乘几的计算10乘几,再
有10乘几 推出几十、几百的数乘一位数,这样安排学生就能够自己发现和得出
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规律,加 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口算能
力,并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 程,
学会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
重点: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的算理,掌握算法.
重难

难点:准确、快速地进行口算.
教具
学具
准备
主题图、口算卡片等
1、通过笔算练习,复习表内乘法和整十、整百数的组成,从学生熟 悉和感兴








含< br>教








)< br>
趣的实际生活情境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使学生体会到乘法在生活中的
运用,培 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
2、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计算2×10,运用迁移类推的 方法算出整十数乘
几的题目。当学生会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以后,教师进一步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数、
整千数乘一位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类推,然后去发现规律,引导学生把这类
题目转化成表内乘法来计 算。
3、练习设计了组练习题,如4×2、40×2、400×2等,便于学生从表内乘
法类 推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结果,同时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性化设计



一、复习
准备






二、情境
引入





三、探究
新知








四、巩
固练习




五、课
堂小结




六、课后
作业
一、复习:
口算下列各题:
3×3= 6×3= 8×4= 300×3=
200×4= 400×2=
二、提出问题:
出示例1情境图。
复习旧知
识,为学习
新知识做好
准备。


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
教师充分利
画,准备布置“ 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
用主题图,
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将学生置身
来。
师: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
于现实的问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题情境中,
师: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引导学生从
小精灵问: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不同角度进
三、探讨交流
行观察,提
教师提示以下问题:
出问题。同
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
同?
师: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1、让学生思考,用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方法来
2、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
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3、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鼓励学习有困难
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4、全班汇报。教师将汇报板演在黑板上。
四、介绍竖式。
巡视了解情况。
五、巩固练习
六、小结:
时感知生活
中有乘法。

学生在表内
计算。能想出几种算法来,就把几种算写出来。
乘法上迁
移、类 推出
口算方法,
并用自己的
方法展示思
维的过程和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 成“做一做”的三道题,教师
结果,提高
了口算能
力。





课题



计< br>(
















笔算乘法练习课 课时安排 第12课时




















检查
意见



检查人
时 间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数学书练习十八 中的习题
教学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






教学的。例1是整十数乘一位数,又分为两个小题 ,第一小题师从表内乘法的
计算2×9扩展到计算2×10,第二小题是任意的整十数乘一位数。由于学 生是
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口算乘法的,所以让他们在9乘几的计算10乘几,再
有10乘几 推出几十、几百的数乘一位数,这样安排学生就能够自己发现和得出
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规律,加 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口算能
力,并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 程,
学会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
重点: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的算理,掌握算法.
重难

难点:准确、快速地进行口算.
教具
学具
准备
主题图、口算卡片等
1、通过笔算练习,复习表内乘法和整十、整百数的组成,从学生熟 悉和感兴








含< br>教








)< br>
趣的实际生活情境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使学生体会到乘法在生活中的
运用,培 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
2、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计算2×10,运用迁移类推的 方法算出整十数乘
几的题目。当学生会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以后,教师进一步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数、
整千数乘一位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类推,然后去发现规律,引导学生把这类
题目转化成表内乘法来计 算。
3、练习设计了组练习题,如4×2、40×2、400×2等,便于学生从表内乘
法类 推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结果,同时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性化设计



一、复习
准备






二、情境
引入





三、探究
新知








四、巩
固练习




五、课
堂小结




六、课后
作业
一、复习:
口算下列各题:
3×3= 6×3= 8×4= 300×3=
200×4= 400×2=
二、提出问题:
出示例1情境图。
复习旧知
识,为学习
新知识做好
准备。


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
教师充分利
画,准备布置“ 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
用主题图,
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将学生置身
来。
师: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
于现实的问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题情境中,
师: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引导学生从
小精灵问: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不同角度进
三、探讨交流
行观察,提
教师提示以下问题:
出问题。同
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
同?
师: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1、让学生思考,用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方法来
2、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
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3、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鼓励学习有困难
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4、全班汇报。教师将汇报板演在黑板上。
四、介绍竖式。
巡视了解情况。
五、巩固练习
六、小结:
时感知生活
中有乘法。

学生在表内
计算。能想出几种算法来,就把几种算写出来。
乘法上迁
移、类 推出
口算方法,
并用自己的
方法展示思
维的过程和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 成“做一做”的三道题,教师
结果,提高
了口算能
力。





课题



计< br>(
















笔算乘法练习课 课时安排 第13课时




















检查
意见



检查人
时 间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数学书89页的内容和90页练习二十一中的习题
教学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






教学的。例1是整十数乘一位数,又分为两个小题 ,第一小题师从表内乘法的
计算2×9扩展到计算2×10,第二小题是任意的整十数乘一位数。由于学 生是
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口算乘法的,所以让他们在9乘几的计算10乘几,再
有10乘几 推出几十、几百的数乘一位数,这样安排学生就能够自己发现和得出
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规律,加 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口算能
力,并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 程,
学会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
重点: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的算理,掌握算法.
重难

难点:准确、快速地进行口算.
教具
学具
准备
主题图、口算卡片等
1、通过笔算练习,复习表内乘法和整十、整百数的组成,从学生熟 悉和感兴








含< br>教








)< br>
趣的实际生活情境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使学生体会到乘法在生活中的
运用,培 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
2、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计算2×10,运用迁移类推的 方法算出整十数乘
几的题目。当学生会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以后,教师进一步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数、
整千数乘一位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类推,然后去发现规律,引导学生把这类
题目转化成表内乘法来计 算。
3、练习设计了组练习题,如4×2、40×2、400×2等,便于学生从表内乘
法类 推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结果,同时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性化设计



一、复习
准备






二、情境
引入





三、探究
新知








四、巩
固练习




五、课
堂小结




六、课后
作业
一、复习:
口算下列各题:
3×3= 6×3= 8×4= 300×3=
200×4= 400×2=
二、提出问题:
出示例1情境图。
复习旧知
识,为学习
新知识做好
准备。


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
教师充分利
画,准备布置“ 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
用主题图,
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将学生置身
来。
师: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
于现实的问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题情境中,
师: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引导学生从
小精灵问: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不同角度进
三、探讨交流
行观察,提
教师提示以下问题:
出问题。同
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
同?
师: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1、让学生思考,用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方法来
2、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
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3、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鼓励学习有困难
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4、全班汇报。教师将汇报板演在黑板上。
四、介绍竖式。
巡视了解情况。
五、巩固练习
六、小结:
时感知生活
中有乘法。

学生在表内
计算。能想出几种算法来,就把几种算写出来。
乘法上迁
移、类 推出
口算方法,
并用自己的
方法展示思
维的过程和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 成“做一做”的三道题,教师
结果,提高
了口算能
力。












































检查

意见



检查人
时 间

上海市应用技术学院-网络qq


优美句子摘抄大全-辽宁会计网上报名


石牛山-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惠安县教师进修学校-桃花源记读后感


历届高考满分作文-会计岗位职责


亲子教育技巧-江苏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网


多看书的好处-建筑工程工作总结


于丹说论语-广东省高考报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