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题
语文教师读书心得-公司贷款申请书范文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
一单元:升和亳升
知识要点:
1、两个杯子装满水,哪个杯子装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的(容量)大。
2、测量液体的多少可以用(量筒)或(量杯)。
3、计量液体的单位是(升)或(毫升),用字母(L、mL)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
4、两瓶冰红茶相当于1升,一小瓶眼药水相当于1毫升。一瓶墨水大约50毫升。
5、1升=1000毫升 1L=1000mL
会换算单位如:1068mL=1L+68mL
练习题:
判断:一瓶饮料标明净含量是1L,说明这瓶饮料的容量是1L。(错)
1、会用多种方法比较哪个杯子容量大?
2、怎样使两个瓶子里的水同样多?(书P3页第三题)
3、袋装酱油
250ml,每袋9角;瓶装酱油1000ml,每瓶3.2元。哪种酱油便宜?便宜多少钱?
4、一瓶牛奶的容量是2升,明明每天喝200毫升,喝了8天。这些牛奶喝完了吗?
二单元:除法
知识要点:
1、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2、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3、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先从最(高)位除起,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商是(两
位数),如果
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商是(一位数)。注意:商的位置,不够商1,商
0占位,余数总比除数小。
4、计算357÷49,可把49看作(50)来试商,像这样,当除数个位上的数字是5、6、7、8
、
9时可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这叫(五入)法试商。
5、计算531
÷61,可把61看作(60)来试商,像这样,当除数个位上的数字是1、2、3、4
时可以把除数看
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这叫(四舍)法试商。
6、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算时
要从高位起,(四舍五入)来试商,商大调小,小调大。商是否
合适,关键看(余数)。
有时四舍法把除数看(小)了,商可能会偏(大)需再调商;
有时五入法把除数看(大)了,商可能会偏(小)需再调商。
7、乘除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8、租车问题:写两种方案,最合适的先写,具体方案答完整。
9、 路程=速度×时间
总价=单价×数量
10、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边长×4
长方形面积= 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周长的单位:米、分米、厘米、千米等;
面积的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千米
练习题:
应用题涉及到:租船(通过比较)、装车(统一单位)、行程(利用公式)、植树(
封闭图形分
析)、时间(用时刻来计算)、探索乐园(等量抵消及代换)等方面。
1、在一条长为180米的小路一旁植树,每30米栽一课。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
2、王大爷计划在长72米、宽45米的长方形鱼塘四周栽柳树。四个角都栽,替他地方每9
米
栽一棵。算一算:需要多少棵树苗?(计算并画图标出位置)
3、一辆车的长为18米,速度是18米秒。全车通过324米长的大桥需要多少秒?
4、小马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65错当成56,结果得到的商是13,余数是50.如果
你帮小
马虎改正,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5、石家庄到承德公路
长546千米。红红平均每小时行驶78千米,上午9时出发,那么几时
可以到达?
6、我有一本289页的故事书,计划每天读23页。从8月20
日开始读,到9月1日开学时能
读完吗?
7、长方形篮球场的面积是420平方米。这个篮球场的长是28米,周长是多少米?
8、明明买了5盒巧克力,一共重1千克。每盒有20块,平均每块重多少克?
9、一包复印纸,每天用20张,25天正好用完。如果每天少用10张,那么可以用多少天?
10、3台印刷机4小时印刷360本图册。照这样计算,2台印刷机8小时印多少本图册?
11、小明的妈妈冲印了200张照片。有三种规格的相册,每册都是12页。1
2元的每页4张,
18元每页6张,25元的每页8张。买哪种相册最合适?
12、楼梯台阶上铺地毯(如图),你能计算出最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地毯吗?(单位:米)
13、同学们排成长方形做操,红红的前面有6人,后面有9人,左边有10人,右边有7人,
你能算出做操人数吗?
14、机械厂车间要加工1320个零件
,12天加工了480个。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需要几天
可以加工完?
15、先补充问题,再解答:2瓶500ml的饮料价钱是5元,晓刚买了18瓶,(
)?
16、妈妈买枕套和枕巾共花费60元。一个枕
套12元,一条枕巾6元。你能求出枕巾和枕套
各买了多少吗?
探索乐园(书P26-30、课时P13-14)必考题型
1、一张餐桌和4把椅子720元,一张餐桌和6把椅子880元,每张餐桌和每把椅子各多少钱?
2、学校花了929元买来3把椅子和5张桌子。已知每把
椅子比每张桌子便宜85元。每张桌
子和每把椅子共多少元?
3、4个足球和3个篮球的价钱相等,学校买了8个足球和6个篮球,共用了960元。每个
足
球和每个篮球各多少元?
4、幼儿园有大、中、小三个班
,其中大班和中班共有50人,大班和小班共有60人,中班和
小班共有70人。请问大中小三个班各有
多少人?
5、亮亮买了2支笔和3个本共花了22元,红红买了同样
3支笔和6个本共花了36元。每只
笔和每个本各多少元?
6、(1)
四年级29名教师和390名学生跟团参观科技表演,青年旅行社价目表:大客车:限
坐50人,每辆每
天1000元;小客车限坐30人,每辆每天600元(包含司机)。设计出最省钱
的租车方案。
(2)科技表演票价:成人每人40元,学生每人20元。团体(30
人及以上)每人30元。你
认为怎样最省钱?
7、一种饮料每箱24瓶,整箱的售价为每箱90元,零售价每瓶4元。买100
瓶怎样买比较合
算?
8、
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9、商场搞了
一次促销活动,每袋洗衣粉20元,买4袋送一袋,妈妈买了4袋,每袋便宜多
少元?
三单元:线和角
知识要点:
1、线段、射线、直线 都是直的。
线段有(两个)端点,有一定长度,能(测量)。
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 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
2、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为什么从A到B小狗要走直线?
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为什么两个钉子就能固定木板? 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4、从一个点,画两条射线组成了角。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构成。
角通常用符
号“∠”来表示。可记作:∠1,读作:角1。角的命名详看P39。
5、要准确
知道两个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来测量,计量角的单位是“度”,用符号“°”
来表示。把平角平
均分成180份,每份就是1度。
6、一副三角板的角度分别是(30°、60°、90°)和(45
°、45°、90°)。钟面上每相邻
两个数字之间的角度是(30°)。
7、
角的大小:与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5、角的分类: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直角=90°,平角=180°,周角=360°
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注意: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练习题:
1、用铅笔画图。
2、会画线段或直线(先区分画直线还是线段),会
截取线段。用直尺、铅笔作图并标清厘米
数。
3、会利用三角板、量角器,量角、画角、标出角的度数。
4、根据钟面时刻,能够填写角的名称和角的度数。
5、会求角的度数。
1、画一条比5cm短3cm的线段。(提示:算式、直尺、铅笔画图并标清厘米数)
2、(1)过下面每相邻的两个点之间画线段。
(2)过下面任意两点画直线,最多画几条?
•
• • •
• •
• •
3、会用量角器画任意角。会用三角尺画特殊度数的角:30度、45度、6
0度、90度、15度、
75度、105度、120度、135度、150度。(提示:特殊角要标出两
个小角度数,列出算式)
4、钟表上的分针每小时走( )°,每分钟走(
)°;时针每小时走( )°。
5、画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提示:按顺序,画出角符号,标清角的名字)
6、1平角=( )直角=( )°
1周角=( )平角=( )直角=( )°
1周角÷6=(
)°,这是一个( )角。
7、下图是一张长方形纸折起来以后的图形。已知∠1=30°,∠2的度数是多少?
8、如下图,∠1=∠2=∠3=∠4=∠5=∠6.算一算,数一数:图中有几个锐角、几个钝角、几个直角。
9、算一算:∠1=70° ∠2+ ∠3=? ∠3+∠4=?
∠2+∠4=?
探索乐园(书P46、课时P21.找规律;数角、数线段、数三角形的方法类似
公式:线段的总条数=端点个数×(端点个数-1)÷2
角的总个数=射线的条数×(射线条数-1)÷2
三角形的个数=点到线段间线段的条数×(条数-1)÷2
四单元:计算器
1、人类原始计数方法书上列举了(小石块)、(贝壳)一类的东西来计数。古代使用
木棍或竹
签这种计数方式曾是历史上独具一格的筹算,木棍和竹签称为(算筹)。
2、我国最
早使用,至今一直沿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盘),用算盘来计算称为(珠算),至今已
有(六百多年)的历
史了。
3、生活中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计算器)。被广泛应用在科技、天文、网络等领域的是(计<
br>算机)。
4、算盘分为(七珠算盘)和(五珠算盘)。算盘上每一档(或叫杆)代表一个(数位
),一个
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用空档表示(0)。各部分名称(书P51)
5、电子计算器(简称计算器)具有运算快、操作简便、体积小等特点.
6、用计算器可进行
(加、减、乘、除)运算非常简便。计算器上分为显示屏和键盘两部分。
键盘上字母表示:OFF是关闭
键,ONCE是开关键也是清除键(ON是开关键、CE或C是清除
键),还有符号键和数字键。 7、任选一个整数,按“逢双数除以2,逢单数乘3再加1”的规律重复运算,结果必定是1.
这就
是著名的“角谷猜想”。
8、发票金额书写注意:1、小写金额元以下没有的用0补齐。2、大写金额
中万级以上没有画
,填写完最后写整。 数字: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
单位:亿、万、仟、佰、拾、元、角、分。
五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知识要点:
会读数、写数。考试纸上先写数位顺序表,做题先划分数级再做题。
1、熟记:计数单位和数位表(各数位带“位”字)。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做题之前,先
分数级:个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
千万位);亿级(亿位、十
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5、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亿”为单位的近似数。
6、了解生活中数字对事物的编号规则:如学号、身份证号、住宅号等。
练习题:(课时P25-29)
1、从大数3294880012画掉四个数字(其他数字顺
序不变),可以使剩下的六个数字组成的六
位最大?我画掉了( )、( )、( )、(
),剩下的六个数字组成的六位数是( ),
这个数读作(
)。
2、如果29〇880≈30万,那么〇里可以填( )。
3、如果29〇880≈29万,那么〇里有( )种填法。
4、写出三个“五入”后的近似数是100万的数:( )(
)( )
写出三个“四舍”后的近似数是100万的数:(
)( )( )
六单元:垂线和平行线
知识要点: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平行和相交。
2、两条直线相交成4个角,有1个交点。
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
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这个交点叫做垂足。
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5、垂线公理:点到直线间垂直线段最短。
6、工人一般用(角尺)在工件上画垂线,我们通常用(三角板)来画垂线。
7、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8、平行公理:平行线间所有的垂直线段都相等。
练习题:直尺、三角板、铅笔。
判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一定相交。(错)。
1、“垂直”指的是(
)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
2、过直线外一点向这条直线画线段,可以画(
)条;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可以画(
)条。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 )条。
1、过直线上的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2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标出垂直符号)
•
2、画一个长5厘米、宽比长短2厘米的长方形。(要求有算式、并标出符号,厘米数)
3、如右图,过A点画它所对的边所在直线的垂线。
A
4、用直尺和三角板过已知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
5、利用下面平行线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标出厘米数)
6、下图中,哪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哪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自己按顺序标号)
七单元:倍数和因数
1、像0、1、2、3……这样一个一个的表示物体个数的数,都是自然数。(分数、小数不是)
2、自然数可分两种:奇数和偶数。单数又叫做奇数,双数又叫做偶数。
3、整数÷整数=整
数(0不能做除数),叫整除。如:12÷3=4,那么12是3或4的倍数,3
和4都是12的因数。
4、一个数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如:12的倍数有:
12、24、36……
一个数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如12的因数:1、2、3、4、6、12
5、2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偶数) 2
的倍数一定是偶数,而偶数不一定都
是2的倍数,因为偶数中0就不是2的倍数。
6、5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
个位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7、3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
8、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9、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质数只有(两个)因数,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
10、5
0以内所有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
11、50-100内所有的质数:53、59、61、67、71、73、79、83、89、97
12、任何一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
把一个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为了简便,通常用短除法。
13、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
14、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10以内最大质数是7,最大合数是9。
是质数的偶数只有2。
15、
练习题:
1、考试先写出50(100)以内所有质数
2、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因数、及2、3、5的倍数特征。
3、利用分解质因数解题。
1、一个数既是6的因数,又是6的倍数,这个数是( )。
2、10以内所有奇数的和是( )。
3、24的因数中,质数有(
),合数有( )。
4、有一个质数,是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这个两位数的十
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的和是
10,差是4,那么这个质数是( )
5、有两个数都是质数,这两个数的和是15,两个数的积是26,这两个数是( )和(
)。
6、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54,这三个偶数分别是( )( )( )。
7、50以内最大质数与最小合数的乘积是( )。
8、1024至少减去(
)就是3的倍数,1708至少加上 ( )就是5的倍数。
9、一个小于30的自然数,既是8的倍数,又是12的倍数,这个数是( )。
10、一个三位数,既有因数2,又是5的倍数,百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十位上是10以内最大
奇数,
这个数是( )。
11、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偶数的最小自然数是(
);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是( );既是
奇数又是质数的最小数是(
);既是偶数,又是合数的最小数是( );既不是质数,又不是
合数的是(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最小的数是( )。
12、□47□同时是2、3、5的倍数,这个四位数最小是(
),这个四位数最大是( )。
13、用10以下的不同质数,组成一个是3、5倍数最大的三位数是( )
14、如果两个不同的质数相加还得到质数,其中一个质数必定是( )。
15、两个都是质数的连续自然数是( )和( )。
16、由5、4、3、0四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中:
1)是2的倍数的有:
2)是3的倍数的有:
3)是5的倍数的有:
4)既是2、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1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质数。
①8=( )+( ) ②12=( )+(
)+( )
③15=( )+( )
④18=( )+( )+( )
⑤24=( )+(
)=( )+( )=( )+( )
18、傍晚开灯,淘气的红红一连拉了17下开关,这时灯是开着的还是关着的?那205下呢?
19、任意两个相邻的自然数,它们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它们的积呢?说出理由。
20、12是4的倍数,16是4的倍数。12和16的和是4的倍数吗?它们的积呢?你发现什么?
21、写出两个是3的倍数的数,
1)把这两个数相加,你发现和是什么数?
2)把这两个数相减,你发现差是什么数?
3)你发现了什么?
22、一本30页的画册,任意翻开后看到的页码数,有一个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想
一想
,翻开的可能是哪两页?
23、三个质数的和是38,则这三个质数的乘积是多少?
24、N是质数,N+6和N+36都是质数,这三个质数的和是多少?
25、一篮鸡蛋有30个,要求每次拿的个数相同,最后无剩余(不能一次全拿
走),可以怎样
拿?有几种拿法?
26、把4、6、8
、21、22、30、33、35八个数分为两组,使每组中四个数的积相等。怎么分?
27、当a分别是1、2、3、4、5时,6a+1是质数,还是合数?
28、全家休息日:(书P96、课时P40)
八单元:统计
知识要点:
1、做统计时,先首先要收集和整理数据,然后再制成(统计图)或(统计表)。
2、平均数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表示数据的平均水平,它不是实际存在的数。它受到最大数
和最小数的影响。
3、一组数据中出现最多的那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与人数最多的范围一致。众数
不
带单位。
练习题:
1、在给出的一组数据中,进行分段处理时,可做记号数或多数几次。
2、做统计图先压数,再填统计表。
3、会画条形统计图(一格可表示多个单位),最后压数。
1、老年公寓老奶奶5人,平均年
龄83岁。老爷爷7名,平均年龄80岁.全公寓老人的平均
年龄是多少岁?(四舍五入到整岁)
2、四名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0千克,加上第五名同学后,平均体重多了1千克,
第五名同学
的体重是多少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