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别妄想泡我
511次浏览
2020年08月29日 07:5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中国三大鬼节-妇女节笑话


三 年级 1 班 数学 学科教学进度
安排
任课教师
周次 日期
1
8.28——9.1
9.4——9.8
9.11 ——
9.15
4
9.18——9.22
教学内容
入学教育、 《小熊购物》 《买
文具》
《过河 》 《练习一》
《看一看》 《看一看二》
《捐书活动》《运白菜》《结余多
少元》
《里程表一》《里程表二》《练习
二》
《小树有多少棵》《需要多少钱》 3
10.2——10.6
《丰收了》
7
10.9——10.13
10.16——
10.20
9 10.23——
10.27
10
11
《植树》 《练习三》 《什么是周
长》
《长方形周长》 《练习四》
2
4

3
3
3


教学课时
5
备注

2
3
4
5
9.25——9.29
6
8
整理与复习
2
10.30——11.3 期中测试
11.6——11.10
11.13——
11.17
《蚂蚁做操》《去游乐场》《乘火
车》

3


12 《去奶奶家》《0×5=?》《买矿泉3
水》
《练习五》 《看日历》
4

13 11.20——
11.24

14
15
11.27——12.1 《一天的时间》 《时间表》
12.4——12.8
12.11——
2
《数学好玩》《搭配中的学问》《时3
间与数学》
《文具店》《货比三家》《存零用3 16


12.15
17 12.18——
12.22
18 12.25——
12.29
19
20


1.1——1.5
钱》
《寄书》《能通过吗?》《练习六》
3
总复习
总复习
2
2


1.8 —— 1.12 期末测试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小熊购物 课时 第1课
知识与技能: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
算顺序,体会到数 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口算题卡 课件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3×5= 4×8= 7×6= 36-17= 80-43=
9×3= 8×5= 37-15= 8+15= 36+7=
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5-18 45-18+20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
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
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
数量不限。
指名口 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
例题: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3×4+6 6+3×4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 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
和 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②算式“6+3×4”红的“ 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
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 包共付18
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
这 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
(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
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PS:
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12
=18(元) =18(元) 答:
该付18元。
三、尝试独立解决新的问题
1、提问: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
a. 3×4=12(元) 20-12=8(元)
答:应找回8元。
b. 20-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20-12
=8(元)
答:应找回8元。
3、重点讨论解法b。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应先
算什么?再算什么?
4、认识: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乘法,
在算减法。
5、 小结:观察三个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以上三个算式是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式题。)
板书课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提问:这样的式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四、巩固练习:
1、P3“结合主题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
2、试一试第1题注意注意提醒学生讨论先算什么,把先算的一步
用直线划起来。
3、试一试第2题学生板演并订正。
五、拓展练习:
1、第3题让学生再独立思考 的基础上可进行小组讨论,写出算式
并把现算什么标记出来。第二问根据题目创设的情景来叙述算式的意义。
2、第4、5题学生独立完成。
3、第6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再根据题目意思选择方法
进行计算。
六、总结强调: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



小熊购物(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板书设计
=12+6 =6+12
=18(元) =18(元)

答:该付18元。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教学内容 买文具 课时 第2课
知识与技能: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
教学目标
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
两步式题的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
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课件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40÷8 28÷7 36÷6 24÷8 81÷9 15÷3
2.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
式什么?


二、探索新知
出示P5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 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 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每本算术本现价比
原价便宜多少元?
3. 解决问题。
(1)列算式。
笑笑: 18÷3+4

每本算数本现价比原价便宜: 3 -10÷2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小组讨论:3-10÷5 表示上意思。
算式“3-10÷5”中的“10”表示5 本算术本10元,“10÷5”
表示1本算术本多少元。所以“3-10÷5”表示每本算术本现价比< br>原价便宜多少元?
因此计算“3-10÷5”的时候,应先算10÷5=2,再算3-2=1,用
脱式计算式
(3)引导学生发现:有减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4.尝试解决问题。
(1)提问:买1本算术本和1本英文本共花多少元?
(2)让学生独立解答。
(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现: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
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5.小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
算除法后算加减)
三、巩固练习
1.P6“试一试”。先说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2.P6“练
一练”。先帮助学生理解图意,后放手独立完成。
3、解决问题
(1)、钢笔每只7元 圆珠笔每支6元
自动笔原价每支5元,现价4支12元
淘气上次买了2支钢笔,花了16元,淘气买的钢笔比 现在


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了多少元?
说说解题思路(同桌之间)
独立完成
(2)、结合上面的情景说说下面的算式的意思,并算一算。
3x7+12 5-12÷4
四、总结
在混合运算中应该注意什么

五、作业布置
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过河 课时 第3课








计< br>方


签: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小括号的产生过
程,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到小括号 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
算式。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通过“过河“的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使学生养成在做四则混合运算题目的时候
先看运算顺序在进行计算的习惯。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
教学重、难点 会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难点:探索小括号的运用过程,能利用小括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课件
1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二次备课


一、复习巩固
1、口算 6×9= 30+15= 42÷6=
2 、脱式计算 7×2+30 46-6×4 63÷9+7
二、解决新知
1.合作探究数学问题。小组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自行编
写完整的数学问题。根据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例如:二年级,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准备坐船过河,
每条船限乘客9人,他们至少需要几条船?
2.展示思维,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思维:总人数----限乘客人数---- 需要多少条船
分步计算:
29+25=54(人) 54÷9=6(人)综合算式:29+25÷9
你有怎样的办法呢?这里我们需要先计算加法。
引入:“( )”----小括号----先计算小括号,再计算除
法。
看看这样的方法,计算结果怎样呢?学生独立完成,感受
这样的方法带来的成功喜悦。
(29+25)÷9
=54÷9
=6(条)
答:至少需要 6条船。
理论,记忆理解: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


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分段理解,记
忆)
三、体验知识,形成模块
完成P9中的“连一连”第2题。
5×(36-29) (83-35)÷6 94-(25+19)
完成之后,再次体验: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 减,
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
四、课堂小节
五、作业设计
1.记忆: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
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
2.完成试一试、练一练。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练习一 课时 第1课


知识与技能: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
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1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有
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有 括号算式的运
算顺序。2、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
括号的作用。
练习本 习题卡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复习
1、提问:通过上这一单元的学习,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
样的?(指名口答)
2、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
二、指导练习
1、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画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独立解答。
强调:列算式时要注意什么?(先算什么要划线)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互判。(注意:现算什么用红线划
出来)
明确: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后算加
减。
3、第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先计算,后涂色。
4、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让学生独立解答。
5、
先比较哪种饮料便宜,有3种方法:
解法一: 12÷6=2(元) 3>2
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解法二: 3×6=18(元) 18>12
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解法三: 12÷3=4(瓶) 6>4


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再算每瓶便宜多少元?
3-12÷6
=3-3
=1(元)
答:每瓶便宜1元。
6、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提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不用行吗?
a.看情境图,先说说图意,收集数学信息。
b.独立解决问题
c.在小组内交流
d.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7、指导提问:
获得数学信息——解决问题——根据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
学问题?(小组交流合作)
8、数学游戏
数学游戏:“24点”,游戏前说清游戏规则,先演示,然后
分小组进行游戏。
三、总结:
第一单元所学的混合运算内容,一定要记清运算顺序。先算
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看一看(一) 课时 第1课


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
养学生的观察 、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能力目标: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
教学目标 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目标:通过 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从不同
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
的 学习兴趣。
重点: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
教学重、难

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难点: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
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课件
1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笑笑和淘气就进行了一
个游戏,非常有趣,你们想看吗?
二、探索新知
(一)出示自学目标:(小黑板出示)
在观察、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
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二)操作活动一——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教师通过课件演示淘气和笑笑搭立体图形的 游戏过程,学
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说游戏的方法,教师适时提出游戏的规则
和要求。
2、师生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试搭立体图形,进一步
体验游戏的方法。
3、学生同桌间游戏,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
进行交流。
4、学生交流。
(三)操作活动二——提问、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二次备课


1、师生活动示范。
2、学生同桌间开展游戏。
三、 学习检测:课件出示。(教师自编图完成下面各题)
1、搭一搭,看一看。找出从正面 、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正面画“√”,上面画“○”,侧面画“△”)
2、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搭一搭,
连一连。
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 的图形有( )个,分别是( )。
3、搭一搭,填一填。
填图号。
⑴、从侧面看是图A的有( )。
⑵、从正面看是图B的有( )。
⑶、还有什么样的立体图 形从侧面看是图A?还有什么样的立
体图形从正面看是图B?想一想,搭一搭。
4、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
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四、教师精讲点拨
教师针对学习检测情况进行精讲。
五、学生全课总结,拓展升华
说一说:今天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练习:教材第15页的练习题。
七、作业布置:
1、搭建组合图形,并从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
察看到 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看一看(二) 课时 第2课


知识与技能: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
体图形,所 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
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
和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
难点: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
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课件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情境导入: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同学们,昨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把你学
到的知识告诉老师和同学好不好?
二、出示自学目标: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三、叫人说说课本p15页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笑笑说她看不
到牙膏盒,她说的对吗?
四、出示自学自导:(8分钟)
1、教师说明活动要求——猜一猜、搭一搭,学生分小组讨论拼搭
方法并拼搭。
2、教师发出指令:用4个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有3个
正方形。
3、教师发出指令:从上面看有4个正方形。
4、教师发出指令:从侧面看有2个正方形。
5、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自己新搭的立体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五、反馈交流:
1、学生交流自己所拼搭出的形状。
2、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
状可能不同。)


3、学生分小组相互指令做拼搭游戏。
六、精讲: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
七、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八、拓展延 伸:观察家里的物体,比如冰箱,电视机等,观察后
画出正面、上面、侧面的平面图形。
九、作业布置:练一练1234题。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捐书活动 课时 第1课


知识与技能:结合“捐书活动”这一活动,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难点: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
课件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谈话切入:
玩中学
1、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统计图,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
信息提出问题。
(1) 出示图表。这里就是当年我们学校捐书情况的统计表。谁
能告诉大家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什么?
(2) 你们能提出和加法有关的问题呢?
A、一、二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104=222(本)
B、二、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04+95=199(本)
C、一、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95=213(本)
2、想一想。
(1) 三个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列式:118+104+95=
(2) 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它和以前学的不太一样。你能不能说
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
(3) 估算。老师请大家先来估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本?
(4) 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3、算一算。
你们认为自己估计的准不准呢?好,请你拿出练习本,动手算一
算。
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和好朋友交流一下。
3、做一做
4、(1)后来呀,我们 的兄弟学校东宇小学也发起了捐书活动,
这是他们的捐书情况,估计一下,他们捐了多少本?
(2)汇报算式,结果。
二、学中做
1、计算比赛,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完成练一练第4题。
(1) 独立思考,什么叫买1000送100?
(2) 小组交流。
三、课堂总结。
说说你这节课都收获了什么



捐书活动
三个年级共捐书多少本?
110+100+90=
300
118+104+95=317(本) 估:100+100+100=
300
1 1 8 120+100+100=
板书设计
320
1 0 4
+ 9 5
3 1 7
答:三个年级共捐书317本。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运白菜 课时 第2课


知识与技能:
1.结合“运白菜”的具体情境,探索三位数连减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及计算的过程中,思考、体会择优方法的方便
之处,从而能灵活地选择最佳策略进行解 题。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反复检验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1、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3、渗透转化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在
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际操作和数学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
重点:
教学重、难点
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难点:认识和了解连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并探
索其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算式卡片、课件。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情景导入
今天李老师邀 请到淘气与笑笑一起到郊外农场去秋游,你们愿意
和我们一起去玩玩吗?看!白菜地里农民伯伯正忙着收 白菜。淘
气与笑笑在这里找到许多数学信息,你猜猜他们找到哪些数学信
息?谁愿意告诉大家。 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让学生先看主题
图,自己独立思考,与同桌交流自己所提的数学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理解图意,提出问题
师:原来有850 棵,运走两车后,求还剩多少棵?(师板书出完整
的题目)能一步完成吗?(不行)该怎样列式?
(二)计算,解决问题
生1:850-256-280 生2:850-280-256
=594-280 =562-256
=314(棵) =314(棵)
生3:850-(280+256) 生4:850-(256+280)
=850-536 =850-536
=314(棵) =314(棵)
师:强调计算时要注意进退位问题,做到认真、细心。
师:说出式子中各数各步所表示的意思?
小结:生1和生2所提出850-256-280 和850-280-256都表示从总棵
数中去掉第一车后,再从剩下的棵数中再去掉第二车,得出最后
的剩下棵数。
生3和生4提出850-(280+256)和850-(256+280) 都表示从总棵
数中去掉第一车和第两车的总棵数的和,得出最后的剩下棵数。
师:两种计算方法进行对比,你们能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吗?
小结: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板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连减”的两种计算方法。
三、练习:
试一试
1000-207-168 436-179-36
456-278-132 930-(80+480)
368-(168+127) 1000-185-145
(1)妈妈买了一件衣服和一顶帽子,付给售货员200元,应找回
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指明学生说出如何列式,集体订正。
3. 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1)368+235 (2)712-284
(3)94+438 (4)432-158
指明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4. 小军的爸爸是一位出租汽车司机,星期一出车时,里程表的读
数是35千 米,每天收车时,小军都记录了当时里程表读数,共记
录了五天。(单位:千米)


四、今天你们都有什么收
获?谁愿意来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于
一个数减这两个数的和。无论用什么方法去计算,计算时注意进
位与退位,做到认真、细心。
五、教师总结。说一说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六、作业设计
1、淘气和笑 笑在菜地里学到了新知识,高高兴兴地往前走,他们
来到池塘边,饲养员告诉他们,这里养了800只鸭 子,白鸭子有
250只,花鸭子有350只,黑鸭子有多少只?
2、离开了池塘,来到植物 园,花农伯伯告诉他们这里种了1000
枝玫瑰花,红玫瑰和黄玫瑰的枝数都是320枝,剩下的是白玫 瑰,
白玫瑰有多少枝? (两种方法计算)
运白菜
估一估 运走两车后,还剩下多少棵?

850-260-290=300(棵) 850-256-288 850-

板书设计
(256+288)

850-250-290=310
=850-544

=306(棵) =306
(棵)

教学反思
1、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 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
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 过程。
(棵) =594-288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162 410 745 745 928


2、学生 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感 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悟到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
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掌握到 一定的生活技能。
3、站在学生角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一种宽松、平等的学习气氛。让学生 以
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就会给他们带来成就感,渐渐地对数学产生兴趣,主动
地去 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总之,教师要精心的组织、要有效的引导、真诚的合作,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节余多少钱 课时 第3课
知识与技能: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的过
程,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理解乘法的意义,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情境中应用乘法,感受数学在实际生
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口算。
口算卡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激情引入。
亲爱的同学们,2009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约二亿三千
万人,城市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今天我们来看看通过自主探究,使
这一家人是如 何节钱的。
二.探究—合作—交流
1、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经历发现问
题、解决问题的过
程,加深对乘法意
义的理解,引出要
(2)分析数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 感兴趣的问题,重点解决的问题
在小组之间交流。 通过这种互问答
(3)以小组形式反馈问题 ,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帮助解决。(引出的学生交流形式,


问题“八月结余了多少钱?”) 让学生之间相互
(4) 探究“八月结余了多少钱?”这个问题,学生用自己喜欢学习,互相促进,的方法进行计算,之后和小组交流。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
提高学生解决问
题和数学思考的
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800+185-745或800-745+185,再在小组能力。
里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然后汇报。 体验算法的多样
(5)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交流中教师鼓励算法不同的同学。 性,培养学生思维
对于带有一般性的计算方法应引导学生予于关注。
三.实践应用, 拓展延伸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的独立性和灵活

注意数学与生活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联系, 学生通过自
2、独立完成4、5题 主选择内容,使不
引导学生提取数学信息,结合问题独立完成习题,集体交流。 同的学生学习不
四.评价: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对自己、同学所学到的知识进
行总结评价。
同的数学,能用数
学知识来解决实
际问题,培养学生
的应用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里程表(一) 课时 第4课


知识与技能:巩固三位数加减法以及连加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
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
教学目标
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
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悉里程表的概念,知道怎么计算两个地方
的里程,即距离。
重点:
1、掌握观察里程表的方法。
2、使学生在大脑里,建立两个地方里程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
难点:
1、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培养里程的概念,知道什么是里程,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问
题和概念。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课件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坐过火车吗?你们知道火车“里程表”的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交流对火车里程表知识的理解。

二、讲授新课。


保定到石家庄多少千米?画一画,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813-689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说一说,画一画。
里程千米




(3)保定到郑州有
多少千米?在图中
画一画算一算。


北京——保定
北京——石家庄
北京——郑州
北京——洛阳
146
277
689
813
(4)请你再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的第2题和第3题。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里程表(二) 课时 第5课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
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
用。
过程与方法:
1、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独立解答、独立思考、知识的迁移等多
教学目标
方面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里程的熟悉。
2、熟悉里程表的概念,知道怎么计算两个地方的里程,即距
离。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1、运用以有的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大脑里,建立两个地方里程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
难点:1、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培养里程的概念,知道什么是里程,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问
题和概念。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课件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掌握知识情况
277-168= 369+108+98= 680-198= 509-137=
2、借助上节课的图表,说说277-146的意义

二、谈话引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都做过车没?
学生:做过。
老师:那你们有观察过,汽车的里程表嘛?
学生:没有。
老师:那你们知道什么是里程表吗?
学生1:不知道啊!
学生2:是汽车一天行驶的路程吗?
老师:不是。
学生3:好像是汽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吧?
老师:恩,是的。就是起床从开始行驶到现在行驶的距离就
是里程。
老师:今天呢, 我们就来解决一下有关于汽车的里程的问题。
淘气的叔叔是出租车司机,星期一早上出车时,里程表的度 数是
35千米。淘气记录了数数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回家时的里程表度
数。同学们现在根据PP T上面的每天行驶的里程来讨论一下什么
是里程。
学生1:160千米不是星期一行驶的路程,应该是........。


老师:星期一出发时度数是35千米,回家时是160千米,160
- 35才是星期一行驶的里程数
学生2:我知道了,用当天的度数减去前一天的度数,就是当
天的里程数。
老师:恩,回答正确。
三、玩中学,带领学生一起做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1题。
(1)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
(2)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更深层次的理解里程的含义。
(3)让学生独立完成。
(4)12月底比6月底多用了多少度电?同学们再讨论一下为
什么会多用呢?有哪些原因呢?
四、巩固练习。
“练一练”的第2题和第3题。
五、课堂总结。
你这节课收获了什么?和大家一起分享。
六、作业设计
完成“练一练”1、2、3、4题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练习二 课时 第6课
知识与技能:利用图形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除法问题。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估计商是几位数,巩固练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综合运用本单元知识解决问题。
重点:利用图形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除法问题。
难点:综合运用本单元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习题卡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导入新课

.关于这几节内容你都学到了哪些?

运算顺序,画图分析数量关系

.计算:

216+109-182 805-273+224
二、复习练习

第1题:独立计算,小组内交流

第2题:培养学生的估算、计算技能的。

进一步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向右的运算顺序。

(2):有乘除有加减法,按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第3、4题: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有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

应用。也可画图来帮助自己分析数量关系。


第5题: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说一说先求什么,再求
什么?


第6、7题:巩固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8题: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 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小树有多少棵 课时 第1课
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目标
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重点: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课件
1课时
二次备课


复习数的组成,为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复习。
1、口算。 7×8 = 9×6 = 6×5 = 8×5 = 4×6 =
2、70、100里面有多少个十?500、2000各有多少个百?4000里口算乘法做准备
面有多少个千?
3、4个十、11个十是多少?5个百、13个百是多少?6个千是多
少?
二、新授。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这些算式都是一
位数乘整十、整
百、整千数
(1)引导学生先观察主题图,理解图意,明确一共有几捆树,每
捆有多少棵。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
(4)小组交流。
2、探索口算方法。
一位数乘整十、整
百、整千数,可 以
先用乘法口诀算
出乘数和被乘数
零前面的数相乘
(1)20×3 =60中 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有3捆,的积,再看被乘数
“60”表示有60棵小树。
(2)20+20+20=20×3=60(可以用学具摆一摆)
(3)3个20棵就是6个10棵,等于60棵。
(4)因为2×3=6,所以20×3=60。
(5)还可以理解成再写上一个“0”就可以得到计算结果。
3、小结:20×3表示的意义 与我们学过的表内乘法的意义相同,
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4、找规律。(发现了什么?)
2×3=6 20×3=60 200×3=600 (2个百乘以3是6个百,是600)
2000×3=6000(2个千乘以3是6个千,是6000)
师:刚才我们研究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末尾有几个零,就
在积的末尾添几
个零。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交流讨论
思路:提出问题 → 算法多样化 → 建立数学模型 → 摆学具 →
讨论算式的表示方法 → 类比推理。
三、试一试。
1、4捆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
2、30×4= 50×8= 9×600=
四、练一练。
1、每箱草莓有40个,8箱草莓一共有多少个?
2、70×8 30×6 600×9 4×60 20×7 3×800 90×5 8×50 700
×4
3、看图解决实际问题。
(1)让学生理解图意,说说情境表达的意思 ,明确有几堆香蕉,
每堆香蕉有几根,大象和小象每天各吃几根。
(2)解决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再交流。
方法一:60×3=180(根),再计算200-180=20(根),说明够
吃一天。
方法二:60×3=180(根),再比较大小,因为180根比200根少,
所以够吃一天。
(3)解决问题(2),先找出“一个星期有7天”这个条件。
(4)解决问题(3),因为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
所以要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问题一:一共有多少根香蕉?
问题二:一头大象和一头小象每天吃多少根香蕉?
问题三:它们3天吃多少根香蕉?………………
五、数学游戏。通过生动活泼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巩固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六、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方法一:20+20+20=60(棵)
板书设计 方法二: 2×3=6 20×3=60(棵)
方法三: 20×2+20=60(棵)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需要多少钱 课时 第2课
答:小树有60棵。
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
教学目标
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重点: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难点:教学难点: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课件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 复习。
20×4 50×3 60×5 5000×2
200×4 500×3 600×5 500×2
23+23 34+34 42+42 31+31
二、出示主题图。
1、引导学生说说图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一个游泳圈12元,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2、引导学生尝试列式,解决问题,小组交流。
12×3=
3、全班交流算法,组织学生讨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提
倡算法的多样化)
方法一:12×3就是3个12相加:12+12+12=36(元)


方法二 :12×3就是3个10再加上3个2,10×3=30,2×3=6,
30+6=36
方法 三:如果每个球是10元,3个球是10×3=30(元),每个球
少算了2元,3个球还要2×3=6 (元),一共要30+6=36(元)
方法四:可以把12看成4×3,这样12×3可以变成4×9=36(元)
方法五:12×3=6×2×3=6×(2×3)=6×6=36(元)
方法六:学具操作
4、扩展:如果一个游泳圈120元,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120
×3=
12 0是由1个百和2个十组成的,120×3是求:3个120是多少,
就是3个百和3个20的和。计算 时这样想:100×3=300,20×3=60,
300+60=360。
如果有的学生想 出把120看作12个十,先用12×3,再在乘得的
积后面补0,应给予鼓励。
重点讨论两部分积的得出与求和
5、解决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15×3=
学具操作中认识进位乘法,再进行口算与学具的对比。
15+15+15=45(元) 10×3=30(元),5×3=15(元),15+30=45
(元)
6、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小结:一位数乘两位数,可以把一个因数分成 整十数和一位数,
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后再相加。
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明买了2卷胶卷,每卷18元,每卷36张。
小玲买了3卷胶卷,每卷13元,每卷24张。
1、谁买的胶卷拍的照片多?(同样多)、
36×2=72(张)
24×3=72(张)
2、谁买的胶卷合算?
18×2=36(元)
13×3=39(元)


36小于39 (每卷36张的胶卷合算)
四、作业。
需 要 多 少 钱
(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12+12+12=36 (元)
12×3=36(元)
板书设计

最后算:30+6=36(元)

答:需要36元。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丰收了 课时 第3课
先算:10×3=30
再算:2×3=6
知 识与技能: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
一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
为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学
习活动的情趣。
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
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 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
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探讨。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商的位置,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格式。
课件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温故而知新:
1、口答:
(1)3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2)24里面有几个8?


(3)20里面有几个十?
(4)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4个20是多少?
2、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都准备了学习用品。有两个同学一共买了16枝铅
笔,平均每个同学买了多少枝?
问:怎样列式?你是怎样算的?会用竖式计算吗?
3、谈话:那边还有两组同学在买铅笔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买铅笔中的数学问题吧。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1)课件出示:情景图左半部分。
①问:从这两个兔子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可以解决什么问
题?
②师:要求“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怎样列式? 板书:60÷
2=
③师:60 ÷2等于多少?独立思考如何得出这个结果的,与同桌相
互说说,并把结果填在书上。
④组织全班交流。
预设:A.因为6÷2=3,所以60÷2=30。
B.6个十除以2等于3个十,3个十就是30。
C.6捆胡萝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捆,就是30。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①让学生独立完成。
②问:你在做题时是横着做的还是竖着做的?为什么竖着做?
让学生比较每组上下两题在计算上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
生形成算法。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①先让学生完成前两题,指名板演。
师生共同评价板演情况。
问:这两题都是分几步算?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商分
别 写在哪里?②独立完成后两题,集体订正。


③问:每次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注意余
数。
你认为除法笔算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深化、拓展提高:
师:在买铅笔的过程中我 们学会了相应的口算和笔算,下面
就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
1、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1)让学生仔细看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2)独立解答。
(3)集体交流。
四、全课总结、内化新知: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吗?

丰收了
平均每只小兔能得几根胡萝卜?
60÷2=30(根)
板书设计
答:平均每只小兔能得30根胡萝卜.

山羊伯伯几次能运完?
160÷8=20(次)
答:山羊伯伯20次能运完.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植树 课时 第4课
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
教学目标
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
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重点:理解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在教学中提倡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课件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出示主题图。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学生先观察主题图,理解图意,明确有36人植树,每
组3人。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可以分成多少组?”
(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36÷3
(4)小组交流。“与同伴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探索口算方法。(可以通过摆小棒来帮助思考)
(1)12×3=36,所以36÷3=12
(2)30÷3=10,6÷3=2,所以10+2=12
(3)可以通过摆小棒来帮助思考
36根小棒有3捆(每捆10根)和6根,也就是36可以分成3个
十和6个一;先分整捆的, 就是把3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1
个十;再分单根的,就是把6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一 ;
最后再把每份中整捆的和单根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结果。

3、读法。
36除以3等于12,或3除36等于12。
思路:从整十数引入 → 模型比较异同 → 讨论先分谁 → 书写
算式表示方法 → 看算式说模型
二、试一试。
1、60÷3 40÷2 80÷4
66÷3 46÷2 84÷4
69÷3 48÷2 88÷4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引导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比如60÷3和66÷3。其中60÷3只 要算十位即可,而66÷3,先


要算十位“60÷3”再算个位“6÷3” ,最后将两个结果合起来
得22。
2、有48个球,每盒4个,应该准备多少个盒子才能装完?
48÷4=12(个)
答:应该准备12个盒子才能装完。
三、图文应用题。
1、一副手套7元,一双鞋子84元。
(1)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84÷7=12
(2)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多少钱?84-7=77(元)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问题一:买一双鞋子和5一副手套共多少元?
问题二:100元可以买几双鞋子和几副手套?
问题三:2双鞋子和3一副手套共多少元?
问题四:150元买一双鞋子后,还可以买几副手套?…………
2、铅笔盒每个5元,彩笔每 盒6元,日记本每个4元,圆珠笔每
枝2元,三角尺每个3元。王老师带100元钱给同学们买文具。
(1)如果只买圆珠笔,可以买多少枝?
(2)如果买10本日记本,剩下的钱可以买多少副三角尺?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内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碰到困难,教师可以参与讨论或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作业。
作业设计:书上第11页的第1题。



植树
共36人,每组3人,可以分成多少组?

方法一:36÷3=12(棵)
想:36=30+6
板书设计 30÷3=10
6÷3=2
10+2=12(组)

方法二:
36÷3=12(组)
答:可以分成12组。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练习三 课时 第5课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巩固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目标
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过程与方法: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
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重点:通过练习,巩固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重、难点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难点: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 法
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习题卡


教学时数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开火车练口算。教师用口算卡在全班开火车做整十、整百、整
千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练习,抽查学生对此口算的方法是
否掌握。
2、教材 第38页第1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全班
订正时抽取几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3、教材第38页第3题。学生独立思考填写“〈”“〉”或“=”,
组织学生交 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教材第38页第2题。先让学生 自己独立理解题意并解答第一
问,组织交流后再开始第二个环节“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
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材第38页第4题。寻找本题中的数学信息,学生独立解决
题中提出的四个问题,组织学生对前三 个问题进行汇报,说一说
是根据什么信息来解决问题的。第四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
以分小 组进行讨论,合作解决。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不
同的购买方案。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教材第39页第6题。寻找本题中提供的数学信息,学生说一
说“3倍”“2倍”的含义,学生列式解答。
2、教材第7页第7题。
(1)引导学生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明确题意。
(2)小组讨论交流:怎样检查交来的钱数对不对?
(3)列式解答。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学会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还要积极运用它来
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教材第39页第8题。
(1)创设情境:求教师和同学们共80人去参观科技馆,怎样租
车合算?
(2)了解题目中的数学信息。
(3)小组学习,共同研究设计方案,然后汇报交流。
(4)组织学生从“省钱”的角度讨论“哪一种租车方案最合算?”
2、教材第38页第5题学生独立作业。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整理与复习 课时 第1课


知识与技能:1、对前一阶段所学知识 进行整理与复习,熟练地计算一
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
回顾与反思的能力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先让学生在交流汇报中将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与整
理,然后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数学、怎样学数学和用
数学,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重点:对一至四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难点:对所学知识有条理地进行整理与复习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二次备课


进入情境,对数

学学习产生兴趣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淘气和笑笑以及他们的同学一起学习的
图片,大家想看吗?
1、课件出示教学情境图。
2、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
3、从开学到现在,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呢?你能根据这幅
图给我们的提示说一说吗?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分小组交流前一段时间学到了什么?


积极思考回顾前
2、组织全班交流,对前一段时间所学的内容进行整理回顾。在整
理回顾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言将前四个单元的内容进
行分类板书,并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
进行强调与说明。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一阶段的教学内

容并在全班汇报

1、第1题。(1)学生弄清题意后独立完成;(2)抽取几道算式
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2、第3题。
(1)同桌互相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字信息?

巩固练习合作学


(2)独立完成第(1)---(4)个问题。
(3)全班订正。
习寻求解决问题

3、第3题。教师可根据本班实际,适当规定时间(2~3分钟),的办法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查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今天 我们对开学来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每个同学都
有不同的收获,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你留下怎 样的成长足迹?我
们来一起说一说吧。




思考自己这一阶
1、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提示,从什么是数学、怎样学数学、怎么用
数学等角度来寻找自己的成长足迹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段学习的收获和
2、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成长足迹以写“数学日记”的方式纪录下来。
五:课堂作业:课本第2题。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什么是周长 课时 第1课
不足


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
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
习惯。
2、学会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
重点: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教学重、难点
难点: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教具:线、直尺、皮尺。
教学准备 学具:树叶、四边形、五边形纸卡、彩笔、直尺

教学时数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的树叶都是什么形状的?小蚂蚁沿着树叶的的边缘
爬一周,小蚂蚁爬过树叶一 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小黑板出示)
(二)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第 45页图片上的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1、请同学们用笔画出一片你所熟悉的树叶的外形。
2、小组汇报学生各自尝试画的树叶。
3、解决问题:你们有办法量出画的那片树叶边线的长度吗?请试一试。
4、学生单独测量或小组合作测量一片树叶边缘的长度。


三、反馈交流
1、请同学们汇报测量方法和结果。
(1)用直尺一段一段地量,然后加起来。
(2)先用线来测量这条曲线,再用尺子来量线的长度。
(3)用皮尺沿着所画的边线直接测量。
2、同学合作完成
摸一摸:(a)课桌面的边线。(b)数学书封面的边线。
3、实践活动
(1)量一量你的腰围和头围,并与同伴说一说。
(2)量一量一片树叶一周的长度,并与同伴说说你的方法。
4、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四、精讲点拨: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五、当堂训练

1、完成课本45页第1题:用彩色笔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

(2)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2、完成课本第 45页的2题
3、填空: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订正
(1)、三角形的周长指的是( )条边长的(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指
的是( )条边长的( )。
(2)、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0米,其中一条边是10米,另一条边是15
米,第三条边是( )米。
(3)、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分别是11米、15米、18米、9米,那么这个
四边形 的周长是( )米。
(4)、长方形是( )相等,正方形是( )相等。

六、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布置:测量课桌面的周长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长方形周长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
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讨论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
教学目标
发展
2、通过摸一摸、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等活动,体验
方法的科学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结合探索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体验
发现的喜悦。
2、经历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过程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难点: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
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长方形图形
1课时
二次备课

课时 第2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班级要开班会,让我们来一起布置班级吧!
现在我们先来布置黑板,装上漂亮的花边 。但是我遇到困难了,


你们能帮我解决这个难题吗?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目标: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
算 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
用。
(小黑板出示)
(二)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第4页插图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说说长方形的周长;
2、汇报各自的算法:
方法一:把四条边的长加起来。
5+ 3 + 5 +3 = 16(厘米)
方法二:我把2个长和2个宽加起来。
5× 2 + 3 × 2 =16(厘米)
方法三:先把一个长和一个宽加起来,再乘2。
(5 + 3)× 2 = 16(厘米)
三、反馈交流
同学们总结出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
的周长。
1、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2、优化算法,总结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四、精讲点拨:根据学生自学情况进行精讲。
五、当堂训练
(一)、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形运动场的长是25米,宽是20米,这个运动场
的周长是多少米?
2、学校操场是个长方形,长是200米,宽150米, 小明沿
着足球场跑了2圈,小明跑了多少米?
3、用一根长240厘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长是80厘米的长方形,
宽是多少厘米?
(二)、选择(把正确的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1、一块长方形菜地的宽是30米,长是宽的2倍,菜地的周长是


( )米。
①60 ②90 ③120 ④180
2、用20分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是7分米的长方形,那么长方
形的宽应该是( )分米。
①6 ②2 ③3 ④13
(三)、填空
1、长方形的周长=( )或( )
2、把两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
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求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27cm 44cm
15cm 22 22cm

六、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
同学们给黑板绕花边,黑板的长是36分米,宽是15分米,
花边至少要多长?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练习四 课时 第1课
1、通过具体情境巩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2、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 巩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难点: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课件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1、描出蚂蚁走过的路线,巩固对周长意义的理解。
2、加深对周长实际意义的理解,巩固测 量周长的各种方法。先说
说什么是这些事物的周长,然后与同伴合作选择合适的方法测量,
最后 集体汇报交流。
3、加深对周长意义的理解,灵活运用周长计算的有关知识解决问
题。先引导 学生将图中的每个数据信息与相应的边对应起来,在
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独立进行选择。
4、进一步熟练掌握计算各种图形周长的方法。
5、巩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可 以先让学生分别说说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如何计算,并比较两种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
不同,再进 行计算。
6、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有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让 学生先弄清题意,再独立解答。
7、灵活运用长方形周长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利用情境图理解,
一面是墙,围成的篱笆就只有长方形的三条边。在此基础上讨论
计算方法,鼓励方法多样化。
8、综合运用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2)题可以让学生
在图上画一画或用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 分一分,帮助理解题意,
然后再求小正方形的周长,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求小正方形
的周长 。第(3)题是拓展题,要引导学生对比解决前两题的结果,
展开充分的讨论,不作全班统一要求。 < br>9、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长方形周长和长、宽之间的关系,


提高学生灵活应用所 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四
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蚂蚁做操 课时 第1课 < br>知识与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
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 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借助点子图这一直观模型,理解乘法竖式每一步的含
义,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
想法,逐步养成认真倾听、善 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并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正确计算
点子图学习卡、练习本、课件
1课时
二次备课





都是用一 位数分
别去乘另一个因
数的每一位,再把
所得的积相加。它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 一 课时)
一、新课导入
引入:同学们,我们每天课间为了锻炼身体老师会组织我们
做什么呢?
学生答:做广播体操。
接着问:来到操场我们首先要做什么呢?
学生答:站队
谁知道我们班是怎么站队的?比如说:站了几队?每队站几
人?
学生答:站了3队,每队12人(我班共36人)


今天,一群蚂蚁也来到操场 站队做操,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
么站队的?(PPT出示图片)
揭题:我们来研究蚂蚁做操中出现的问题(板书:蚂蚁做操)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圈一圈,算一算——结合点子图回顾两位数乘一位
数的口算方法
1.PPT出示“蚂蚁做操”的情境图。
独立观察画面,说一说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2.结合数学信息尝试提出乘法问题。
即:每排有12只蚂蚁,有4排,一共有多少只蚂蚁?
3.在发的学习卡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并与同伴说说你
的计算过程。
你是怎么圈的?结合圈的结果说一说你先算什么,再算什
么?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的一些圈法和口算方法)
们的算理相同。





说一说你的发现及注意事项:
1.每一种圈法必修和(算法)相对应,怎么圈就怎么算
2.圈的过程中要体现出口算的简便性
活动(二)试一试,说一说——探索竖式计算方法,理解竖式每
一步的算理。
1.你能试着用竖式来算一算12×4吗?
鼓励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
2.交流各自的算法,理解竖式每步的含义及书写格式。
学生可能会出现三种计算方法:
方法一:加法竖式;
方法二:完整呈现计算过程的竖式;
方法三:简写后的一般竖式。

(1)交流方法一,对用加法竖式计算的,要引导学 生说一说
是几个几相加,尝试写出乘法竖式。
(2)交流方法二,在黑板上呈现出竖式的计算过程。
结合点子图说一说竖式计算中每一步所 表示的实际意思,即
每一步求出的是电子图中的哪个部分。
回顾列表计算的方法,表格中的每一步与竖式中的哪一步是
对应的?
(体会乘法竖式与点子图、列表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8、
40、48的含义。)



第一步,4乘2结果是8个点,所以8写在个位;
第二步,4个10是40个点,写在第二层,相同数位齐;
第三步,再把8和40这两部分加在一起,得48。
(3)交流方法三,学习乘法竖式规范的简写形式。
与方法二的竖式进行比较,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结合前面的过程说一说:为什么8写在个位 ,表示什么;4
写在十位,表示什么?合起来是什么?
3.练一练,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53页练一练
1题:圈一圈、算一算。)

(1)先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交流方法,巩固口算。
(2)用竖式算一算,并与同伴说一说计算过程和每一步表示的
含义,巩固竖式方法。
活动(三)算一算,说一说——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出示“213×3= ”,你会算吗?试试看!
1.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集体交流各自的算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计算方法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①具体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②说一说竖式计算每一步所表示的具体含义;
③比较一下列表的方法和竖式计算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
3.练一练,巩固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53页练一练2题 算一算,并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含义。

活动(四)想一想,说一说——回顾总结自己的收获
今天这节数学课,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哪些新知
识?还有什么疑问吗?


蚂蚁做操
每排有12只蚂蚁,有4排,一共有多少只蚂蚁?
12×4=48(只)
板书设计

答:一共有48只蚂蚁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去游乐园 课时 第2课


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
确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正确计算,仔细检查等良好的学
习习惯。
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
教学重、难点
地进行计算。
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 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用提问的方式和孩子们交流,
引出淘气笑笑去游乐园的情境。(出示课题)
二、合作学习,引导探究:
(一)、课件出示主题图:
1、瞧!淘气他们正忙着买票呢。在这个售票处,你发现了哪
些数学信息?(生个别提取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先来帮助好朋友笑笑解决她的问题:3人4 人、5人坐太
空船,分别需要多少钱?(生独立列式后反馈)
3、淘气也忙着帮笑笑解决问题 呢,我们来一起看看淘气是怎
样算的?(通过第三个算式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入新知教学)
师:我们来帮帮淘气好吗?5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
应怎样计算呢?小组交流计算过程。
4、反馈算法:
1) 口算: 16=10+6 10×4=40 6×4=24 40+24=64
2)列表:
3) 竖式计算: 让学生介绍竖式计算方法: “竖式是怎
样书写的?计算过程是怎样的?(我们在用竖式计算12乘5时,
先写上12和5, 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然后从个位乘起,用个位


的2先与5相乘,等于10个一,即1个 十,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所以把进位的1写在十位的下面,但要写小一些,把表示0个一
的0 写在个位。接着用十位的1与5相乘,得5个十,再加上刚
才进上来的1个十,所以得到6个十。)
5、返回让生再去看淘气做错的算式,看错在哪里?进一步强
调竖式计算步骤。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解
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学会了吗?
(二)、淘气和笑笑的问题我们帮着解决了,我们刚才是不
是也提了好多的问题,现在我选了一 道,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解
决?
选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看谁算的快。
(反馈:选 学生说说竖式计算的过程,另选一人核对答案)激励:
做对的同学表扬一下自己,我真棒!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练一练
刚才有的小朋友说喜欢用口算的办法,有的小朋 友喜欢用竖
式的办法,那觉得自己两种办法都掌握的请举手!那老师就要考
考你了。请快速完成 55页练一练第二题。
(师提问第二个算式横线上的3表示什么?强调进上的“3”不要
漏加了)
(2)个别反馈,集体订正。
(3)讨论:在用乘法竖式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4)总结: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乘起;3、哪一位
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买糖葫芦
(1)买18串草莓糖葫芦,要付多少元
(2)有16位同学想要葡萄糖葫芦,老师付给50元钱,够吗?
四、引导自结,拓展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评
价一下自己今天的学习状况。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乘火车 课时 第3课
知识与技能: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
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
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以及认真审题、正
确计算的良好习惯。
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激趣导入:(4分钟)
同学们, 你们坐过火车吗?坐火车时也会遇到许多数学问题,
你们发现了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研究火车上的数学 问题。
二、自主学习:(8分钟)
(一)出示自学目标:(小黑板出示)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
正确进行计算。
(二)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第56页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
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
题!
三、反馈交流:(10分钟)
1、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2、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3.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自己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如果不
会,可以在组内进行请教。
4.组织全班交流。
(提醒学生学会倾听同学的意见。)
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写上答语。
四、精讲点拨: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1、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
例如: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72 × 5 =
2、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1)70 × 5 = 350, (2) 7 2
2 × 5=10, × 5
350 + 10 = 360 3 6 0

五、当堂训练:(小黑板出示)(10分钟)
1、 完成试一试
2、 1 1 8 3 4 8 4 3 2
× 5 × 4 × 3 × 6

六、课堂总结:今天学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应注意
什么问题?
七、作业布置:完成相关配练


乘 火 车
1)5节卧铺车厢可以乘多少人?
72 ×5= 360(人)
7 2
× 5
板书设计
3 6 0 答:
2)7节硬座车厢可以乘坐多少人?
118×5=590(人)
1 1 8
× 5
5 9 0 答: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去奶奶家 课时 第4课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
算 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会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来探索三位数乘一位
教学目标 数的笔算,完成对知识的迁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
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重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过程中需要连续进位的问题。
课件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基本练习(多媒体课件出示)
1. 口算
400×2= 300×=
100×2= 5×300=


400×6= 300×9=
700×9= 53×3=
学生边回答边说出口算的方法。
2. 笔算
24×4= 48×3=
这是两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请同学们在作业本上列式
计算,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练习竖式计算,
并说 出计算方法
(学生在做完后师强调: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要注意
一个数和另一个数的个 位相乘时,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下一位进
几。)
二.创设情境,构建新知。
谈话: 刚才同学们可真细心,真会观察。其实不仅仅是数学
课堂上有数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处处都有数学 问题,只要
我们多观察,多留心,就能发现许多的数学知识。不信,你瞧!
(课件出示例题:淘 气去奶奶家的场面)
咦,淘气在做什么呢?
学生:坐火车
他可真是个爱锻炼的好孩子!根据刚才看到的,你能提出什
么样的数学问题?
学生回答:
生1:淘气家离奶奶家有多少米?
生2:奶奶家离新站有多少米?
生3:他们俩家相距多少米?
生4:新站到奶奶家有多少米?
教师提示做答(板书竖式)你们能计算出这个竖式的结果吗?请
大家试一试
学生尝试探索计算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
115×4=
竖式:
(二)小组内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师:请你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思考过程。(老师
巡察学生的探索情况)


(三)全班汇报。
今天就我们要解决的这道乘法计算和以前 不一样了,有一个
乘数是三位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
算乘法”(板 书课题)。那么,哪位同学知道这个百位上到底应
该写几?
(6)为什么应该写6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教师把竖式板书完整。
1 1 5
× 4
4 6 0
方法点播:从个位起,用4分别乘115的每一 个数位上的数,
4和个位上的5相乘得20,这里的20表示20个一,也就是2个
十,在积的 个位上写0,并向十位进2,,4和十位的1相乘得4,
这里的4表示4个十,再加上十位的进位数2个 十是6个十,所
以在积的十位上写6 ,4和百位上的1相乘得4,表示4个百,所
以在百位上写4.(板书,强调要补充完整横式)
(四).自己探究学习152×4=的计算方法
1、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师:我们 会计算152×4了,解决了小华家到体育场的距离,
那我们能否计算出大生家到体育场有多远吗?怎样 列式?生:
248×4=
师:请你们自己尝试一下,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计算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2 4 8
× 4
9 9 2
3、观察、比较。


师:观察黑板上的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想知道它们有什么相同处?什么不同处?
师:小组内讨论、交流,看谁发现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汇报。
师:同学们发现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计算时要认真、细
心地演算。
师:通过 同学们的探索、交流,知道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方法,在计算时,你有什么提醒小伙伴的吗?计算时 应该注意
哪些问题?
指出:在刚才的计算过程中,个位和十位都出现了进位的情
况,这就是乘法笔算中的连续进位。
三.解释应用与拓展
1. 看一看聪明的你能拿到这份礼物吗?(黑板出示下题)
1 3 1
× 4 × 6
4 9 2 1 9 1 4
四、质疑反思
师:这节课,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努
力的?

去奶奶家
淘气家到奶奶家一共有多少千米?
4×115=460(千米)
板书设计
1 1 5
× 2 4
4 6 0
答:淘气家到奶奶家一共有460千米.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0 × 5 = ? 课时 第5课
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
教学目标 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
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重点: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教学重、难点 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
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微课 课件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口算
0 + 5 = 7 — 0 = 0 + 26 = 100— 0 =
2、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0”表示什么含义吗?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
数,任何数 减0都得任何数,那么你们想知道“0”乘任何数得多
少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目标:(小黑板出示)


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二)出示自学指导:(小黑板出示)
1、请同学们认真自学课本60页上内容。
2、请学生独立思考,先自己算算结果。
3、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三、反馈交流:(10分钟)
1、谁能结合数学情境,说说你的算法?
2、汇报算法:
(1)5个0相加得0。
(2) 结合“5个盘子中有几个苹果”这样的实际情境去理解为什
么“0×5= 0” 如 :3 × 5 = 15,
2 × 5 = 10,
1 × 5 = 5,
0 × 5 = 0,
四、精讲点拨: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五、当堂训练:(小黑板出示)
1、算一算
0 × 5 7 × 0 0 × 26 0 × 1000
2、让学生任意出几道0和任何数相乘的算式(包括“0×0”)
3、你发现了什么?
4、试一试:
(1)130 × 5 = 2)402 × 3 =
①、400 × 3 = 1200, ② 4 0 2
2 × 3 = 6, × 3
1200 + 6 = 1206。
5、练一练。
240 × 2 302 × 5 105 × 3 205 × 4
204 × 2 320 × 5 150 × 3 250 × 4
6、小狗送信。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根据学习情况重点精讲。
7、比一比
105 × 6 ○ 600 190 × 5 ○ 1000
180 × 4 ○ 800 140 × 7 ○ 980


六、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中,我们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
七、作业布置:
完成第61页的2题。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买 矿 泉 水 课时 第6课
知识与能力: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
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 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
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课件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校要举 行运动会,老师准备给大家买一些饮
料,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老师在买饮料时遇到的数学问题。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目标:(小黑板出示)
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二)出示自学指导:(小黑板出示)


1、认真自学课本62页上的内容。
2、独立思考,先自己结合“买饮料”这个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
独立进行计算
3、学生独自解决“共花了多少钱?”。
三、反馈交流:
1、 小组中说一说各自的想法,解释各自的估算过程。
2、汇报算法:
(1)24 × 3 = 72(元) 72 × 2 = 144(元)
(2) 24 × 3 × 2
(3)还可以怎样算?
4、学生独自解决“共花了多少钱?”。
5、小组内交流各自算法。
四、精讲点拨:
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加以点拨。
五、当堂训练:(小黑板出示)
1、15 × 4 × 7 125 × 8 × 6 102 × 4 × 5
2、估计你们学校大约有学生多少人?
3、哪道题的得数大?画“√”。
⑴、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⑵、0 × 1 × 2 × 3 × 4 × 6 × 7 × 8 × 9
5、我每分大约打41个字
(1)小明5分能打多少个字?
(2)一篇稿件共325个字,5分后还剩多少个字每打完?
(3)再打3分,能打完这篇稿件吗?
6、杨树168棵,今年种的松树是杨树的5倍。
(1)今年钟松树多少棵?
(2)杨树和松树共有多少棵?
六、课堂小结: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七、作业布置:完成课本第63页的1、4题。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练习五 课时 第7课
知识与技能: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
计算。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用乘除法解决一些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 的实际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课件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来做一些关于乘法的练习题。关于这部分
内容,你学 会了什么?还有什么质疑吗?跟大家说一说。
①我学会了笔算两、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
②我知道了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③我能看一些线段图,也能用线段图表示图意 。
这些知识大家都掌握了吗? 看看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二、探究体验、经历
1、完成第一题。


先估一估,再计算。
303×3= 398×4= 198×5=
125×8= 79×6= 150×4=
2、完成第二题竖式计算。
89×6= 608×8= 374×4= 460×7=

3、完成第三题脱式计算
18×9×2= 2×326×5 121+79×8 65×7-98

(377-178)×9 6×(163+227)

4、学生独立完成第64页1-3题后在全班交流。
5、学生说一说第6题,集体订正。
三、拓展练习
学生完成数学自主学习部分8-9题。
四、学生完成作业
1、完成第10题、第11题。
2、完成第12题。
学生根据提供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进行解决。
对于学生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鼓励他们将其放进问题银行
中。
3、
A小组内探讨、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B全班交流。

4、完成第14题。

独立观察找出规律,集体交流。



练习五
1、两、三位数与一位数相乘(不进位、一次进位、连续进位)的
板书设计
计算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发法,“0与任何数相乘都
得0”的规律。
3、任何数与0相加减都得任何数。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看日历 课时 第1课
知识与技能: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
关注社会。
2、结合具体的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
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说一说、练一练、猜一猜等活动,总结看日历的方法
2、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
思维的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情感。
2、结合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重点: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关注社
教学重、难点 会。
难点:结合具体的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学生每人准备一份2016年的日历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会看日历吗?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日历上面的知
识。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目标:
1、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关注社
会。
2、说一说,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
2、结合具体的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
(二)自学指导
1、完成课本72页内容:说一说、练一练、猜一猜等活动,总
结看日历的方法。
2、学生独自观察今年的日历,学会看日历,认识星期。
3、在今年的日历中找一找:教师节、国庆节、建军节、建党节。
三、反馈交流:
1、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观察结果。
2、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重要节日?
3、与同伴说说各个重要节日是几月几日,是星期几。
四、精讲点拨:教师结合学生的情况进行讲解。
五、当堂训练
1、完成课本68页练一练:1、2题
3.填空。
(1)一个世纪等于( )年,现在第( )世纪。
(2)一年有( )个月,一年有( )季度。
(3)平年全年有( )天,闰年全年有( )天。
(4)平年二月有( )天,闰年二月有( )天。
(5)一般每( )年里有一个闰年,
1951年是( )年,1996年是( )年,2700年是( )年,
3200年是( )年。
(6)1992年的一月、二月、三月共( )天。
(7)1年=( )个月 半年=( )个月
(8) 1年有( )个季度 1个季度有( )个月
(9)闰年有( )天 ,平年有( )天。
六、课堂小结: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七、作业布置:完成相应的配练



看 日 历
一年有12个月
板书设计
1、3、5、7、8、10、12月都有31天,是大月
4、6、9、11月都是有30天,是小月
平年2月28天,一年有365天。
闰年2月29天,一年有366天。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一天的时间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 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
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相互换算。
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
教学目标 过的时间。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展示、观察发现过程,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
2、经历时间的长短探究以及互换过程,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遵守作息制度的良好习惯和时间观念。
重点:重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
教学重、难点
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
难点: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
过的时间。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课件
1课时
二次备课

课时 第2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会看时间吗?知道一天的时间到底有多长吗?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 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
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相互换算。
2、经历展示、观察发现过程,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
(二)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第70页“练一练”上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1、结合实际经验说一说:一天有几时?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正
好走几圈?
2、出示挂图并观察,图上有什么。
3、组内交流,说说18:30;19:00;19:33等表示晚上什么
时刻。
4、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操作学具,研究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
时法所表示的时间关系。
三、反馈交流
1、得出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和24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
进行相互转化的方法。
2、完成课本71页想一想;并与同伴交流
四、精讲点拨:教师结合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讲解。
五、当堂训练
1、完成课本71页第1题;并与同伴交流
2、完成课本71页第4题;并与同伴交流
3、用24时记时法表示出下列的时刻。
凌晨5时 晚上9时 上午9时 下午4时
中午12时 晚上12时
4、用普通记时法表示下的时刻。
6时 11时 14时 16时 19时 23时
四、课堂小结: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完成课本74页练一练1、2、3题



一天的时间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板书设计
晚上11时 23时
下午3时 15时

24时计时法---------------12时计时法
两次(起止)时刻的差=经过的时间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时间表 课时 第3课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认识时、分、秒时间单位的基础上,学习有
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发展学生的时 间观念。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教学内容,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
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重点:重点:制定作息时间表和由此引发的问题探究。
难点: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间。
课件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音乐课上都学习过一首歌叫《时间是小马车》,大家


还记得吗?
齐唱《时间是小马车》。
是啊,时间匆匆而过,我们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珍惜时间,科
学 合理地安排时间。今天,我们就共同制作作息时间表,做爱惜
时间的小模范。
二、玩中学
(一)做一做。
请你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
要求:可制作上学时间的作息时间表,也可制作休息时间的作息
时间表,学生自主选择。
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展示、交流。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因此学生的兴趣浓厚,以此 为切入点,
教育学生要遵守作息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2、说一说。
(1)第一节课用了多长时间?
(2)第二节课什么时候下课?
(3)上午10:00同学们在干什么?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把完成的 作息时间表在小组内展示、交流,然后结合上学的作
息时间表,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也可以鼓励学 生提出新的
问题,并进行交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学中做
1、完成练一练第1、2题。
不要求列出算式,只要结果正确就可。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可让学生借助钟面算出经过的时间,通过想一想、拨一拨,充
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一场足球比赛进行了80分,到10:10结束,这场足球赛是什
么时间开始的?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做中得
1、综合练习。


(1)小丽1秒跑7米,跑了9秒,小红8秒跑了60米。小丽和
小红共跑多少 米?
(2)小强6:00起床,6:30上学,7:10到校,小强上学路上
用了多少时间?
(解决这两道题要让学生弄清楚哪个已知条件是解题所需要的,
哪个已知条件与解题无关,不要 盲目用上所有的条件,培养学生
思维的灵活性。)
(3)儿童游泳队测试100米蛙泳成绩, 小强2分28秒,小刚3
分5秒,小强比小刚快了多少秒?
(4)动脑筋,回答问题。
①几时整时针和分针重合?
②几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一条直线?
③几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直角?
④从12:00开始,时针走一圈,分针和时针重合多少次?
(这道题学生一定会十分感兴趣。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拨一
拨,学生能独立完成。)
2、实践应用。
(1)实践活动。
你上学时,路上用了多少时间,在小组内说一说。
(意图是让学生体验上学时间的长短。可先 引导学生估计大致时
间,然后再实际记录出发时间、到校时间。最后讨论出经过的时
间。)
(2)一天共营业几小时?
建设银行门口挂着营业时间的牌子,上午8:00—12:00, 下午1:
30—5:30,算一算:该银行一天共营业几个小时?
(这道题的设计是知识的延伸,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 我们是从7时40分上的,到几时几分下课?从上课到下
课经过了多长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你增长了 哪些本领?
以后,我们要按照自己做的作息时间表,按时上学、按时上、下
课,并帮助一年级 的小朋友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校园中的测量 课时 第1课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 单位毫米、分
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
吨,建立1吨 的质量观念。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
方式进行测量。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重点: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重、难点 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
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复习引入
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米、厘米)
它们之间的进率还记得吗?(1米=100厘米)
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大约有多长?
二、探究新知
1、估测校园周边物体的长、宽、厚的长度。
(1)师:今天你能估计一下这些物体的长、宽、厚大约是多
少吗?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计 实际测量


沙坑的长
小树的的高
篮球场的宽






(2)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 长、宽、高,其他同学可以提出
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
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 )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
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
示测量的结果。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 各小组分
别汇报本小组测量的结果,在汇报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叙述
测量的结果。……教师 直接演示,
四、师生共同小结
五、课堂练习
完成做一做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搭配中的学问 课时 第2课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经历 “数学化”的
过程,掌握两类事物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的规律。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
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渗透“符号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感 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观察、猜测、实验、 验证等活动的过程,
能有序地找出简单的组合数。
教学重、难点
难点:在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渗透符号化思想,培养有序、全面地
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元旦快要到了,小红代表我们学校去参加县里
面举办的跳棋比赛。可是,小红遇到了麻烦 事,为穿哪套衣
服而烦恼,她左选右选,还是拿不定主意,同学们你能帮住
小红吗?
2.(屏幕显示:一件牛仔上衣、一件T恤;两条裙子、一条裤子)
师: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小红都有哪些上衣和下衣呢?(生
答:2件上衣,3件下衣)
师:你会建议小红穿哪套衣服呢?(学生自由说,请学生说)
3.师:你们提到了这么多的穿 法,同学们真是有心,如果一件
上衣只配一件下衣的话,一共有多少不同的搭配? (学生
思考)
师:相信不少同学心里已经有了想法,我们不妨以小组为单
位讨论 一下,都有怎样的搭配方法?同时思考:怎样搭配才
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4.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5.汇报。找学生来回答他们的搭配过程。
(1) 先选上衣,一件上衣可以分别与三件不同的下衣搭配,
就有三种不同的穿法,另一件上 衣也可以分别与三件不不同
的下衣搭配,也有三种不同的穿法,有2个3种不同的穿法,
一共有 6种不同的穿法。
(2) 先选下衣,一件下衣分别与两件上衣搭配,有2 种不同
的穿法,三件下衣就有3个2种不同的穿法,也就是6种不同穿
法。
师:请同 学们回顾刚才的搭配方法,思考:上衣的数量与下
衣的数量与有多少种搭配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 回答)
2×3=6(种)(板书)
6.师:同学们真棒,刚才老师还给你们留了一个问题,我 们在
搭配的时候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学生回答)


师:刚才我们 通过小组讨论,观察得出来共有6种不同的搭
配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把学具卡片拿出来,现在我们有一张 图,
在一幅图中怎样表示出不同的搭配呢?(用连线)想一想连线
时应注意什么?这样做有什么 好处呢?(学生回答完再课件演
示)
7. 同学们,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进了数学 广角,刚
才你们为小红搭配衣服,就是运用了我们数学广角的知识—
—搭配(板书课题)通过有 顺序的搭配可以为我们解决许多
生活中的问题,同学们可要做个有心人,说不定你还能在生
活中 发现并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呢?
二、巩固新知,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师:刚才同学们 为小红搭配的衣服,每一套她都非常喜欢,
老师代表小红谢谢你们,选好了衣服,小红该吃早餐了,我< br>又拿不定主意了,你能再帮老师一次吗?(课件出示)
2、师:同学们请看屏幕,早餐里都有哪些饮料和点心?
师:如果饮料和点心各选择一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
(1)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用 我们刚刚学的方法,找出不同的搭配
来。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教师强调,按一定的顺序搭配。
师:谢谢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为小红解决了这么多问题,下面
我们来放松一下,一起到公园里看
师:请看屏幕,公园里都有哪些景色?
生:有猴山,百鸟园,数学乐园
师:再仔细 看看从猴山到百鸟园可以怎样走?从百鸟园到数学
呢?我要从猴山先到百鸟园再到数学乐园呢?一共有几 种走法?
(1)先自己标一标。
(2)交流汇报。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的太优秀了,请把你们的另
个学具拿出来,拉一拉,看看还能组成哪些两位数?记
下来,也可以把数字换掉拉一拉。

三、课堂小结


和你们一起学习真是愉快!我们在数学广角中不仅 学会了连
线搭配,还帮小红解决了许多问题,可见在生活中,数学知识无
处不在,只要我们勤观 察,多动手,多动脑,就一定能探索出更
多的数学奥秘!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时间与数学 课时 第3课
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
教学目标
合的思想。
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
问题。
重点: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
教学重、难点
感受集合的思想。
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
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设计问题情境,探索日历中的数学。
师:同学们,谁愿意告诉大家,今天是几月几日?今天星期
几?
生:今天是9月6日,星期二。
师:要想知道哪一天是星期几,我们可以怎么做?
生:可以看日历。
师:好。这是一张9月份的日历表。(师点击,屏幕上显示9
月份的日 历表。)请你们看一下,9月1日是星期几?


生:9月1日是星期四。
师:我们正常情况下什么时候休息?
生:我们在星期六和星期日休息。
师:在9月份的日历表中,是星期六的有哪些日期?
生:是星期六的有9月3日、10日、17日和24日。
师: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个好朋友,他 叫飞飞。听听他说
什么。(师点击,屏幕上出现一个小男孩,同时声音:我叫飞飞,
我周六、周 日休息。我的父亲是一名火车司机,他每工作3天后
休息1天。我母亲是一名飞机乘务员,她每工作1天 后休息1天。)
听了飞飞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飞飞的父亲是工作3天休息1天,也就是每4
天休息1天。
生2:我知道了飞飞和我们一样,也是在星期六和星期日休息
的。
生3:我还知道飞飞的母亲工作1天休息1天,也就是每2
天里有一个休息日。
师:飞飞想和父母一起去森林公园玩,他们可以选择哪一天?
生迟疑,看日历。
生1:他们可以10日去。
生2:不对,10日飞飞的父亲不休息。
师:我们可以在日历上做些什么,就可以很快很明确地知道
飞飞他们全家什么时候共同休息呢?
生:可以在日历中把他们各自的休息日用标记标出来。
师:这是一个好办法。我们来 试试,用一些符号在日历表中
分别标记出他们三人的休息日。(师点击,出现日历表以及日历
表 上方的一段话。)谁愿意读读这段话?
生读:从9月1日算起,请用 标出父亲的休息日,用 标出
母亲的休息日,用√标出飞飞的休息日。
师:小组里讨论一下,怎么做可以又快又准确。
(学生讨论)
师:好,你们可以在计算机上操作了,把相应的标记拖动到
飞飞以及父亲、母亲相应的休息日里。


生小组或自己操作。
(师点击,转播某个小组屏幕上的内容)师:这是第三小组完
成的。请他们讲讲是怎么想的。
生1:我们是这样想的。父亲是工作3天休息1天,所以是每
4天就有1个休息日。第一个休息日是4日 ,第二个休息日就是8
日,然后是12日、16日,依次类推。母亲是工作1天休息1天,
就是 两天有1个休息日,我们还发现,母亲的休息日都是双数。
飞飞是星期六、星期日休息,只要在周六、周 日的这两行都标上
√就行了。
生2:我们发现父亲的休息日都是4的倍数。母亲的休息日都是2
的倍数。
师:你们都很善于思考。现在我们可以知道飞飞他们全家哪
一天共同休息了吗?
生:他们全家在4日、24日共同休息,所以他们可以在这两
天一起去森林公园玩。
师:在日历表中,我们除了能看到他们全家共同的休息日之
外,还可以看到什么?
生:还可以看到飞飞和父亲共同的休息日、飞飞和母亲共同
的休息日、父亲和母亲共同的休息日。
师:现在你们把他们各自的休息日以及他们共同的休息日输
入到相应的圆圈图中。
父亲的休息日 母亲的休息日 飞飞的休息日
父子共同的休息日 母子共同的休息日 父母共同的休息日
全家共同的休息日
生自己操作。
(师点击,转播某小组的内容)师:这是第五小组完成的,
帮他们检查一下。
生1:飞飞 的休息日,我们填的和他们组的顺序不一样。他们
小组是按日期的先后顺序填的,我们是先填周六的几个 日期,再
填周日的几个日期。
生2:老师,我们认为4日、24日是他们全家共同的休息日,
不能再作为父子共同的休息日了。


生3:你说的不对。4日、24日既然是他们全家共同的休息日,
父亲和飞 飞当然是同时休息了,也应该是父子共同的休息日,同
时也是母子共同的休息日,还是父母共同的休息日 呢。
生4:我们同意他的观点。4日、24日是他们共同的休息日。
师:真不错。 看来这个问题大家已经解决了。原来日历表中
还蕴藏着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呢。你们还想继续探讨吗?
生:想。
(师点击,出现一个单独的9月份的日历表。7、8、14、15
四个日期被红色矩形框框住。)师:请仔细观察这四个日期,你
能发现什么?
生1观察片刻:老师,我发现7和8相差1,14和15 也相差
1。
师:哦,这个小朋友是横着来观察的。很不错。
生2:我发现,竖着看,7比14少7,8比15少7。
生3:我是斜着看的,7和15 加起来是22,而8和14加起
来也是22,这两个和是一样的。
师:你们太棒了!我们 横着看,每行的两个数相差1;竖着看,
每列的两个数相差7;斜着看,两个数相加的和与另两个数相加 的
和相等。这是不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呢?再看一组数。
(师点击,在日历表中又框住四个日期。)请你们想想,这
组数还存在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吗?
生观察片刻:老师,是的。横着看两个数相差1;竖着看两个
数相差7;斜着看相加的和相等。
师:你们还想以哪组数来进行观察,小组里互相说一说你们
发现的规律。
(小组讨论。)
师:四个数有这样的规律。那么9个数呢?(师点击,日历
表中框住9个数:
7、8、9、
14、15、16、
21、22、23)
生1高兴地 :老师,我发现了!横着看,7和8相差1,8和


9相差1,下一行的数也有这样的规律 ,也就是每行相邻的两个数
相差1;竖着看,7和14相差7,14和21相差7,其他两列的数
也有这样的规律,也就是每列相邻的两个数相差7。
师:你很棒,孩子。
生2:我也发现了,7和23相加是30,8和22相加也是30,
9和21 相加也是30。
生3:老师,7+15+23=45,9+15+21=45,8+15+22=45,
他们的和相等。
师:你可真善于观察。
二、探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师:孩子们,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日历表中还有很多有趣的
数学问题呢,我们以后再去研究 好吗?其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也
有很多呢,请你们选择屏幕上的两朵花,每朵花后面都有一个有
趣的问题。你们看清要求,就可以进行操作了。
(生自由操作。)(师转播某个小组的内容)
师:这是第二小组完成的。我们先请他们讲讲是怎么想的。
生1:我们观察到,父亲 是一步跨三个台阶,所以父亲踏到的
台阶数应该是3,6,9这样的数。儿子是一步两个台阶,所以他< br>踏到的台阶是2,4,6这样的数。他们都要踏到的第一阶是第6
阶,都要踏到的第二阶是第12 阶,也就是父子都要踏到的台阶的
数是6的倍数。
师:同学们评价一下,他们观察的怎么样?
生2:他们说的很详细,观察地很正确。
生3:我们还发现父亲踏到的台阶的数都是3的倍数,儿子踏
到的台阶的数都是2的倍数。
师:你们真棒。我们看看另一个有趣的问题。(点击,转播
另一小组屏幕的内容)这是第一小组完成的。 请他们讲讲是怎么
想的。
生:我们观察到,1路车是每3分钟发一次车,所以从7时起,
它发车的时间是7点03分,7点06分,7点09分,7点12分,7
点15分,7点18分 等这样。2 路车是每5分钟发一次车,所以从
7时起,2路车发车时间是7点05分,7点10分,7 点15分,7


点20分等这样。1路车和2路车从7时起,同时发车的时间有7
点,7点15分,下一个同时发车的时间是7点30分,他们每隔
15分,会同时发一次车。
师:同学们可真棒!不仅善于观察,还很会动脑筋思考。
三、小结。
师:这一节我们探讨了一些与时间有关的数学问题,你们有
什么感受吗?
生自由畅谈。
生1:我没想到生活中有这么多的数学知识。
生2:老师,原来数学也这么有趣,并不枯燥。
……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文具店 课时 第1课
知识与技能、结合“文具店”的具 体情境,借助元、角、分初步理
解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学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
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重点: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难点:借助元、角、分初步理解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微课 课件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诱思导学
1、激趣导课: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我们的好朋友米老鼠开了一家文具店,想邀请同学们去看看,大
家愿意吗?我们就去看一看文具 店里藏着哪些数学知识。板书课
题:《文具店》
2、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二、自主学习
1、从这幅图中发现了什么?这些数你们以前见过吗?在哪
里?它们是用来表示什么的呢?
2、说一说每种商品的价格是几元几角几分,完成自学案中的
“填一填”题目。
3 、观察这些表示商品价格的数和我们之前见过的数有什么不
同?正式认识小数。像3.15、0.50、 1.06、6.66„„这样的数,叫
做小数。“.”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
是小数部分。
三、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究小数的读法。
巩固小数的读法,“开火车”读出下面的小数。
6.85 0.74 20.10 1.57
8.22 3.05 2.80 9.00
2、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读小数,接下来,老师想看看同学们会
不会写小数,完成探究二:80页
“想一想,填一填”,与同伴说说思考过程。
四、达标检测。
米老鼠文具店招聘售货员:会看、会写商品的标价牌,准确
收支。
第一关:写标价牌(小数的写法练习)
第二关:售货(小数的读法练习,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和几元几
角几分之间的互化)
五、总结
1、想一想,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来和大家


分享一下。
六:作业:
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货币三家 课时 第2课
知识与技能:.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以及同
伴交流的过程。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
的大小,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与同学交流独立算法的过程,体验合作
学习、共同成功的喜悦。
重点::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熟练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难点:理解并掌握其小数比较的方法与策略。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课件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情节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在买东西或者陪爸爸妈妈买东西时,你
有什么经验,或者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生可能有的回答:
(1)买东西时,要会讨价还价……
(2)买时还注意东西的质量……
(3)买一样东西时,要多跑几家店,挑最便宜的一家买……
2.师: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我们在买东西,一般都要多走几
家店,看看哪家的最便宜,再 买,也就是要货比三家。今天我们


就来货比三家,板书:货比三家。
二、讲授新课,学习新知。
1.开学了,你们都需要买一些文具,今天我来介绍三家文具
店:奇奇文具店、丁丁文具店、豆豆文具店。出示图片。
2.谁愿意来当奇奇、丁丁、豆豆,来介绍一下他们文具店里
的商品及价钱?
3.师:淘气和笑笑想去买文具盒,你认为到哪家去买好呢?
(提醒:文具盒是一样的)
学生思考后可以和同桌讨论。
4.提问:为什么要到奇奇店去买呢?你是怎么比较的?(大
部分学生能够看出奇奇店的要便宜。)小组之间交流,相互谈谈自
己的看法。
学生可能有的方法
(1)奇奇店的只要4.9元,丁丁店的却要5.1元,4.9比5.1
元要少。
(2)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4元9角小于5元1
角。
(3)5.1元比5元大,4.9元比5元小,所以4.9小于5.1。
师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小结 :先比较小数点前面的数,大的那
个数就大,如果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上的数,大的
就大,如果还相同,那我们要比较小数点后的第二位,就这样比
下去。
5.小数点的后面末尾有0的写法:
4.90元可以写作4.9元
5.10元可以写作5.1元
6.看着这张图片,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同桌之间互相提问,互相解答。
(2)全班集体交流。
在三个小数比较的过程中,多让几个学生说说,加深同学们
在头脑中的印象。
三、练一练。
1.书本第83页第3题。比较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选几道让学生说一说。
2.到哪个商店买毛巾便宜?
(1)学生独立思考,到哪家店便宜。
(2)说一说为什么?并说出比较的方法?
(3)你还想买什么?到哪个商店去?
3.独立完成计算题,并集体反馈。
五、实践活动。
到商店调查3种商品的价格,做好记录。与同学们比一比同
一种商品的价格,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存零用钱 课时 第1课
知识与技能:结合“存零用钱”的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
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地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应用小数的加减法
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合作、自主、探索的数学学习好-习惯。
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课件 视频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督预示标
1、导入(淘气的储钱罐)
淘气翻出自己的储钱罐,在计算自己两个月来一共存了多少
零用钱,我们今天来帮他算一算,好 吗?(齐读小数)
2通过预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什么数学技能?
3、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1)、结合“存零用钱”的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
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应用小数的加减法解决
实际问题。
(3)、养成合作、自主、探索的数学学习好-习惯。
生:齐读学习目标
二、自学梳理
自学提示(课件出示)
1、11.5元=____元____角=____角
3.2元=____元____角=____角
心 算 11.5元+3.2元=?
2、想一想,说一说“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师读,生仔细看。
三、小组答疑
1、前后桌组成学习小组
2、看书学习,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共同探究“自学提示”的两< br>道题,并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什么疑问在小组中讨论解
决。
四、展示评价
1、计算我们方法多
学生说出自己小组的算法,
师:我们能不能像我们前面学习过的整数加减法列出竖式,直接算
出结果呢?
怎么列竖式?(指两名学生上台展示)


师:启发攻克方法(我们从元、角、分 认识了解了小数,我们还
从元、角、分来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元对元,角对
角加在 一起。
2、淘气爱心系灾区
学生自己动手算一算,指名汇报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3、我们走在智慧路上
生总结汇报;(七嘴八舌)
老师的提示;(课件出示)
小数点对齐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对齐,这样就可以直接相
加减了。这和整数加减法的 数位对齐的道理是一样的。
注意:小数点拖下来。
师读,生认真听;
4、我们来小结
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要对
齐,即元对元、角对角……),然后按照整数的加减法的方法进
行计算。
(齐读两遍,记在心中)
5、学以致用
指名直接说出结果
五、联系拓展
1、对对碰
指三名学生直接说出算式。
2、世事洞明皆学问,生活处处有数学
仔细读题,理解题意,自己做在草稿纸上。
六、总结导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存零用钱(小数加减法)
11.5+3.2=14.7 29.9-14.7=15.2
元 角 元 角
板书设计
1 1 .5 2 9. 9
+ 3. 2 - 1 4. 7
1 4. 7 1 5. 2
两小数相加减,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再加减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寄书 课时 第4课
知识与技能: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法计算可以解决简单
问题。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
算法问题。
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体验只需估算就能解决的此类题型的特征。
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能 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计算小数加减过程中的进位和退位问题。

课件 视频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谈话引入 < br>师:同学们,你知道吗?英才小学的小红同学参加了手拉手结对
子活动,星期天她到邮局给她的好 朋友寄去了两包书,邮递员告
诉了她每包书需要多少邮费,可小红不知道一共需要付多少钱,
你 们能帮帮她吗?
投影出示情景图。
二、探究新知。
1、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
师:通过观察情景图,你们了解到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小红寄的两包书的邮费分别是1.6元和12.8元。
生2:我还知道:小红不知道一共需要付多少邮费?
2、先进行估算。
师:小红大约一共需要多少元的邮费?所需邮费一定不会多于多
少元?一定不会少于多少元?
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1)分组讨论。
(2)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师总结:小红所需邮费不会多于15元,不会少于13元。
3、解决情景图中提出的问题。
(1)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师巡视。
(3)小组长展示本组的解决方法。
第一种:1.6元=16角 12.8元=128角 16角+128角=144
角=14.4元
第二种:1元+12元=13元 6角+4角=10角=1元
13元+1元=14元
第三种:1.6+12.8=144元

1.6
+12.8
----------
14 .4
(3)让同桌互相说一说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4、计算两包邮费相差多少元?
师鼓励学生用第三种方法去做。
(1)让学生独立去做,师巡视。
(2)展示做题情况。
12.8—1.6=11.2(元)
12.4
— 1.6
————


11.2
答:2包邮费相差11.2元。
5、总结小数加减法的法则。
师: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师引导学生进 行总结:列竖式时,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
数位要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 在得数里
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投影出示该法则。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2、提高练习。
3、拓展练习。
四、小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说一说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能通过吗 课时 第5课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长度单位,人民币的单位及温度的单位。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对长度单位等作初步估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对长度单位等作估计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课件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结合情境图引入,看看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学习新知:
1、3.25米有多高?3.50米呢?想一想,说一说。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然后出
示问题。
(2)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否根据元、角、分与小数的关系直接
类推出3.25米是几米几分米几厘米?3. 50米是几米几分米几厘
米?
(3)组织学生集中交流,要说清楚思考过程,对于不同的方法,
只要合理就要给予肯定。
(4)教师再出示两个小数,如1.78米、10.6米,让学生说一说。
2、生活中有许多小数,看一看,读一读。
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自己遇到的小数,之后再出示教科书
中的四幅图,读一读、看一看。
3、摆一摆,说一说。
(1)摆一个硬币,说一说是几角,用元作单位是多少元。

2)摆两个硬币,说说是几个1角,是几个0.1元,是几元。
(3)如果有时间就这样一直摆到9个硬币,每摆一次,都要让学
生像摆两个硬币那样说一说。
(4)重点说一说摆10个硬币,即10个1角就是10个0.1元,
就是1元,初步感受一位 小数表示的钱数是由几个0.1元组成
的。
(5)在1米长的尺子上找到1分米,说一说用 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然后找到2分米,说说是几个1分米,是几个0.1米,是几米„„
(6)再次体验。
让学生说一说,填一填。
(7)回顾总结:谈谈对小数的认识,有没有要提出的新问题。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审 签:
教学内容 练习六 课时 第6课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认识小数及计算小数加减法
(没有进位或退位)问题。 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具体些简单的
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小数加减法算法的过程中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
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过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
的密切联系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倾听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重点:熟练巩固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算法
难点:理解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
课件
1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 一 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书中题目,用小数表示人民币。
2.用元,角,分表示物品的价钱。
3.比较小数的大小,把符号填在括号里。
4.说一说物品的价格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5.算一算。
1.8元+3.6元= 8.3元+6.5元=

二、探索提升:


1、将一组人民币的总额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巩固小 数的
写法以及小数与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
立完成后,再用将小数化成 元、角、分的方法检验。
2、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化成几元几角几分,以元、角、分为背景,
进一步理解小数表示的实际意义。
3、巩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4、结合三种物品价格的现实情境,理解同一数字在不同数位所表
示的实际意义。
5 、教科书提供了四道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的题目,计算时可以
借助元、角、分的背景。练习时直接让学 生独立完成,在小组中
交流后集体订正,并小结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6、为学生提供了调 查自己教科书单价的机会,学生在调查后,
应该用学过的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从小到大排列这些数据。 学
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
能够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幸福感,从而真切地感受到小数就在身边,
数学就在身边。
7、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
应用。
8、通过 解决乐乐父母的电话费支出情况的有关问题,巩固小数加
减法。练习时,要先读懂统计表,然后根据表中 的已有数据,利
用小数加减法计算填写未知数据。第(2)题是一项实践活动,让
学生调查父母 一个月的电话费支出情况,并计算出一共花了多少
钱。
9、综合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新的收获吗?
四、作业
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三年级(上)总复习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1. 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 历抽象出混合算式的过程,理解混合运算(两步计
算)的意义和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例:3×4+12和50-5×8的计算中,应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9+18÷2和 42÷6+7的计
算中,应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一、做手工。
(1)、如果做4面小旗,还剩下多少颗星星?
(2)、如果做8面小旗,还差多少颗星星?
二、下面算式解决的是哪个问题?选一选,并算一算。
(80-20)÷2 8×5+4 100-8×6
2.体会“先乘除后加减”的合理性以及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 作用,掌握混合运算
的运算顺序,能进行简单的整数混合运算(两步),激发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兴
趣。


三、说一说先算什么,再计算。
67-4×9 23+5×7 3×8-12 100-(46+52)
(39+33)÷8 76-29-26 (99-45)÷6 19+74-84
四、他们买这些文具,一共花了多少元?
3.能学会借助直观图等方式,分析、表示数量关系,会用分步列式或者综合列式解决
实际问题。 例:说一说,再列式算一算。
六、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1、解题时,要把自己想象成站在图面前去观察。要有
的思想:看上面的用翻的方法;看侧面用转的 方法。
如:观察课桌,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一看,最多能看到几
面?
2、 结论:同一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看到的形状
一样的,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3个面,并能根据具体 的事物、
片、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二、连一连。
是不


移动


第三单元《加与减》 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连加和连减法的意义,感受连加、
连减、加减混合 运算在实际中的应用。
2.会借助简单的直观图等分析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 减混
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提出、分析、
解 决问题的经验。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并能正确进行计算,逐步养成认真倾听、勇于表达、反思质疑、细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学
习习惯 。
一、
1、 两个年级共有多少人?
2、剧场楼上有118个座位,楼下有34 8个座位,三、四年级同学一起去看电影,还有
多少个空座位?
二、食品店的进货单不小心被 弄脏了,你能将表格填完整吗?与同伴交流你的方法。
(单位:瓶)
三、张奶奶想分三个月付款买下电视机,她应该选择哪种付款方式?

植树节是哪天-工作方案


余秋雨经典语录-聘用合同书


天体物理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在雨中作文-劳动部工作总结


南京中山学院-有关祖国的作文


何姿秦凯-寒假日记200字


北京玉渊潭中学-苏州高考网


射手座性格分析-全国妇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