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集

余年寄山水
552次浏览
2020年08月29日 08:1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解放军外语学院-开学自我介绍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P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 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整十数、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的)的口算和两位数除 以一
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探索算法的过 程中,能运用两位数除以一位
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对解
3、使学生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和笔算的方法的探讨。
教学难点:对计算过程中算理的理解。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小棒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一、复习旧知,1、口答:20里面有()个十,
引入新课。
4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70里面有()个十,83里面有()

个十和()个一。
2、小黑板出示,竖式计算。
56÷7= 18÷2=
学生活动
学生口答。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
成。
49÷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学生口答
1、教学整十数除
师:出示场景图。
以一位数。
观察场景图,说说知道了什

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怎么列式?


学生回答

先自己想一想,结果是多少,
全班交流,并汇报(知道把

然后告诉你的同桌。
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

是2个十,也就是20。)
明确:4个十平均分成2份,

每份是2个十,也就是20。



2、教学46÷2
出示第二个问题:平均每个女孩
学生口答算式












买多少枝?
3、教学笔算
46÷2










老师板书:46÷2


先用小棒摆一摆,想一想结果是

多少,然后和同桌交流。组织全

班交流。


明确:每人先分得2捆是20枝,

再分得3枝,合起来是23枝。板

书口算的想:40÷2=
20 6÷2=3 20+3


=23

说明46÷2还可以用竖式来计


算。

46说明竖式的写法,以及在横线

格上的位置。


自学除法笔算的方法。

学生口答
指导笔算除法的顺序和方法。
提问: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
上?

三、练习


直接写得数。
1、做想想做做第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1题

写完后比一比每组两题在计算上
学生口答。
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做想想做做第
(1)先独立做前两题。
学生独立完成
2题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比一比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口答后独立完成,集体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订正。

(2)完成后两题


3、做想想做做第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
什么?

4题



4、做想想做做的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学生同桌交流后独立完成。
第5题
什么?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要知道哪种树苗每棵的价钱贵

一些,你打算怎么办?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告学生回答。
诉大家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吗?

课堂作业:P2(3)
五、作业

教学反思:





除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P3-4
教学目标 1、 经历除法验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2、培养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反思的意识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认真负责 的学习态度,在
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及意义。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参加过生日聚会
激发兴趣 吗?明明和芳芳快过生日了,这
天,他俩一起来到食品店选购蛋
糕(出示场景图),你们能帮 助他
们解决一些在买蛋糕过程遇到的
数学问题吗?

二、自主探索,

探究方法
(1)教学没有余
出示第一问:36元可以买多少块
数的除法验算
蛋糕?

同时,复习笔算除法的运算顺序

学生活动









列式并计算结果







和算理。老师板书。
提问:算得对不对?你有办法来
验证吗?

先和同桌说,再指名回答




学生交流。试着列竖式计算
并验算,遇到问题可以和同
桌商量。


交流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订正试做的题,再结合乘法
竖式问问各部分的意思。

学生小结。
板书乘法验算的竖式,说说12
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36又表

示什么?怎么看算对了没有?

我们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
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来进行验

算。
出示第二问:65元可以买多
(2)教学有余数
少块蛋糕,还剩多少元?
的除法验算

老师板书除法竖式。


提问:你是怎样验算的?板书乘

法21×3的竖式。结合竖式,提

问:63不等于65呀?我们算错

了吗?引出剩余的2元要加上

去,板书完竖式。




(3)小结


三、练习
比一比,刚才两题除法的验算有
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独立完成后口答

1、做想想做做第先算一算,再看看每组中的两道
指 名两人板演,全班共同订
1题的第一组
题有什么联系。
正。


2、想想做做2
把4道题分成两组,每人自选
学生独立完成。
一组题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同桌两人轮流口算,并说说
3、想想做做3
第(2)题上下两道题有什

你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计算是正
么联系和区别。

确的吗?


4、想想做做4



5、想想做做5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
解决?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在班
内交流算法

独立读题看图解决问题。
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同桌间交流,集体交流,选
择一个自己最想解决的问
题列式计算。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学生回答。
么收获?
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69÷3 85÷4 27÷2
44÷2 65÷3 58÷5

教学反思:





练习一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P5—6
教学目标:巩固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 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口算
和笔算,及除法的验算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及其验算。
教学难点:学会找到场景图中的隐含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一、基本题练习


1、练习口算
口算
学生活动
再随机指名口算。
同时选择其中几题要求说
出口算方法。



33÷3 36÷3 77÷7
80÷8 24÷2 84÷4

80÷4 66÷6 尝试练习,指名回答。



做P5(1)。
师:选择几题,说说是怎样算的。




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
做练习一的第2题
2、练习笔算
成,集体订正。





二、综合练习


1、解决问题
体育室有79个球,给三年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一人板
级每班发7个球,可以发给几个演。

班?还剩几个?

2、做P5(3)
师:出示表格题,引导理解题意。 学生各自算一算、填填。


师:通过这张表格你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第二组平均每人

收集的节数最多或第三组

平均每人收集的节数最少)






2、做P5(4)
师:我们班的同学是每人一张桌
学生回答。
子,看看图上的同学们是怎么坐


的?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师:你还能从题目里得到哪些有

用的条件?


师:提出第一个问题。集体订正。



说说验算的方法。
独立完成,交流方法(48


师:提出第二个问题,你打算怎
÷ 2=24(张)或用上题的
12÷2=6(张),6×4=24(张)
么求?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核

对。


3、做P5(5)
师:学校准备春游,你准备怎样
学生互相说说,独立完成,
安排这三辆车的座位?
集体核对。





4、做P6(6)
5、做P6(7)

6、做P6(8)

三、小结



四、作业
提问:要求平均每辆车要坐多少
人,首先要求什么?
师: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有用的
条件?
师:说说题目里告诉我们哪些条
件?要求什么?
请学生分角色扮演顾客和营业员
进行对话,出示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一人板
演,集体核对。

学生回答后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这节课的练习你还有什么疑问? 学生说一说



1、P6思考题(在书上完成)
2、笔算并验算:
49÷4 57÷5 63÷4
89÷8 91÷7 96÷7

教学反思: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P7-8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笔算方法的过程,能够正确地
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 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首位出有余的处理方法,基本掌握首位不能整除的除法笔算。


教学难点:掌握首位不能整除的除法笔算。
教学准备:小棒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一、导入
笔算42÷2
评讲,要求说出笔算过程


二、 新授
1、教学52÷2 出示情景图。

提出问题:把52个羽毛球平均分

给2个班,每个班能分得多少

个?根据问题列出算式。你准备

怎么算呢?





突出“先分给每个班2筒后,还

剩下1筒和2个羽毛球,该怎么

办?”


2、教学52÷2
说明,52÷2还可以用竖式来计
的竖式
算。


指名回答第一步,板书好十位上

的2和2乘2的4。注意想:5

里面最多有几个2。


接下去该怎么算?



3、小结



三、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
师:提问:十位除后余下的1怎
么办?这个1表示什么?
自己验算一下,看看算得对不
对。
说说今天学的除法和以前学的有
什么不一样?

学生活动
指名板演,集体练习。


学生小组内交流
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
5捆带2根小棒,也分成2
份,这时让学生交流怎么
分。
先分4捆再把1捆 拆开(用
10根代替1捆)把10根和
2根合起来再分。再列式计
算。






打开书本P7先互相说一
说,再试着把题做完。
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回答。

指名板演


1题 先独立试做前两小题。
2、做想想做做第
独立做后两小题。
3题
师:对比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之
处?
3、做想象做做第
师:从图上你能看到些什么?
4题。
按照白菜老师和小蘑菇的分
法可以分成几组?


4、做想想做做第
师:请同学介绍有哪些商品,价
格分别是多少?
5题

师:你能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吗?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问题解决。

5、做想想做做第

6题

师:你知道除法怎么估算吗?


讲解:用被除数的十位上的数去
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十多。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上,我们通过摆摆、学生总结。
说说、算算学会了新知识,你有

哪些收获?

五、作业 P8(2)
教学反思:
集体订正。说说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学生说。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说。


学生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学生同桌间说一说。
指名回答。





商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五册P9—10。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个位是0的除法
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这种笔算方法。
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 系,体会数学活动


充满着探索与创造,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不够商1要用0占位。
教学准备:挂图、小棒、课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喜欢)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羽毛球
吗?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礼物。

(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学生观察,回答。
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要我们
解决什么问题?你能列出算式
(62÷3)
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62

÷3
二、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
师:这道题该怎样计算呢?我们
学生分组活动,然后请

先用小棒代表羽毛球,一起来摆一
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摆,分一分。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分羽毛


球的过程,边演示边提问:先分整
筒的,每班分到几筒?整筒的分完


了吗?再分单个的,出现了什么情
况?你是怎样分的?那么每班分


到多少个羽毛球?还剩多少个?


2、教学62÷3
的笔算竖式








强调还剩下2个,不能再分了。

师:62÷3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你会吗?想不想试一试?
教师适时提醒:遇到什么新问
题?
讨论个位上的2除以 3不够商
1,怎么办?

再说说,为什么个位上要写0,
能不能省略?这里的0起什么作
用?



学生先在自备本上试
算,再交流。

学生可能会回答:个位
上2除以 3,不够商1,
就商0。

学生回答:0起占位的



3、验算


4、小结

师:算得对不对?怎样验算?

作用。

指名板演。
师: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到被除
数的十位,没有剩余,接着除个位上的数不够商1时,必须在商的个

位上写0。


三、巩固练习

四、评价总结

五、课堂作业
作业设计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师:第一组的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
不同?为什么上面一道题商的个
位不是0,而下面一 道题商的个位
是0?你能找到第二组两道题的不
同点吗?
3、想想做做第3题。
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找出错误
原因,再改正过来。
4、想想做做第5题。
问: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要
求我们解答什么问题?



教师板书安排方法。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在今
天的计算中,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
注意的地方吗?
书P10第4、6题。
1、用竖式计算。
91÷3 71÷2 59÷4
45÷3 76÷5 75÷7
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板
演。集体订正。


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
查。
指名回答。

学生独立订正,班级交
流。
独立解答第一个问题,
共同订正。
思考如何解答第2个问
题,先在小组内讨论,再
在班级内交流。

评价总结

独立完成。


2、列式解答。
3位老师带着62位学生去郊
游。每顶帐篷最多只能住6人,至
少要搭多少顶帐篷?

教学反思:






练习二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五册P1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发展
估算意识。
2、继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算题特点,合理选择算法。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基本训练 口算。 指名口答。
48÷4 60÷2 63÷3
39÷3 96÷3 42÷2
二、练习指导



1、第1题
师:请同学们看练习二第1题,
学生回答。(连线题)

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问:你会做吗?比一比,看谁


独立完成。
做得又对又快!

表扬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对
汇报交流。


于有错的学生帮助分析原因。



2、第2题



师: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算
一算。
选择几题,指名说说是怎样
估计的。
分四组
引导学生根据估计检验笔算结果
再用竖式算出结果,
是否合理;根据笔 算判断估计的





结果是否正确。




完成,每组同学选做两题。
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自己的发现,体会到钱
的总数不变,能买的本数和
单价之间的变化规律。



学生读题,明确题意。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
这8角钱是2本本子的价
钱,所以平均每本练习本4
角钱。

3、第3题




师:先看懂题目,再独立完成填
表。
再观察表格,说说你有什么
发现?


三、讲解思考


师: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
流。
提问:为什么男孩会多付8角
钱?
8角钱是几本本子的价
钱?
平均每本练习本多少钱?
教师板书:
5-3=2(本)
8÷2=4(角)
答:每本练习本4角钱。
提醒学生这里的单位名
称是角。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作业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1、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计算

52÷3 96÷3


77÷5 82÷4
2、王老师到商店买足球。带的钱
如果买3个足球还剩80元;买8
个就剩下5元,你知道每个足球
多少钱吗?

教学反思:










独立完成。
复习(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五册P12第1—5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以及验算的方法,
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2、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在计算时对各种情况进行比较, 弄清联系和区别,加深理解,
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基本训练
1、做P12(1)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第1题,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表扬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对
于有错的学生帮助分析原因。



2、做P12(2)


师:你会算一算、比一比吗?

每人任选一组完成。




评讲:引导学生比一比,说说上
独立完成。
汇报交流。
选择几道不同运算的题目
说说口算方法。





独立完成,组织反馈。

学生回答:
1、第一组是被除数的十位
上一个能整除,一个不能整



下两题在计算方法上的区别和联
系。


强调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






3、做P12(4)


师:你知道什么叫 “总价”、
“单价”、“数量”吗?

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教师再引导学生说出: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教师再组织学生独立完成表

格,反馈交流。
让学生说说“单价”是怎样求

得的。
4、做P12(5)




出示图,引导学生看图。

师:先看图,说说从图中你看到
些什么。


小组交流,试着提出各种不同的
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 一步、
两步计算的都可以。



二、发展练习

师:同学们真聪明!下面这些
题目你会做吗?试一试。
1、小明今年8岁,小芳今年 6
岁,奶奶今年72岁。奶奶今年的
年龄是小芳的几倍?你还能提什
么数学问题?
2、同学们要种93棵数树,已
经种了18棵,剩下的树苗平均分
除。
2、第二、三两组的不同是
商的末尾有没有0。





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再回
答。
学生可能回答:
单价×数量=总价







独立完成表格,反馈交流。





小组交流,试着提出各种不
同的数学问题并进行解
答。
汇报交流。




逐题完成,集体交流。





三、布置作业

给5个小组,每个小组还要种多
少棵?
3、一套少儿百科全书共有5
本。如 果成套买,每套的价钱是
80元;如果不成套买,每本的价
钱是18元。怎样买合算?成套买< br>比不成套买每本能便宜多少元?

教师评讲时重点引导学生说说
解题思路。




完成第3题。
师:你是怎样验算的?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独立完成。

学生回答:
商×除数=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学生回答。

教学反思:










复习(2)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五册P12—13第 6-9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提高解决简
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2、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在练习的同时不仅仅会做题目,还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步骤
一、基本训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独立完成,思考、比较。








学生可能会得出:
64÷4=64÷2÷2=16

54÷18=54÷6÷3=3

54÷18=54÷9÷2=3






仔细看题,独立完成。

学生回答。







学生看图理解题意,指名回
答。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准备怎样租船。
1、做P12(6)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第6题,
然后比一比上下两题有什么规

律。


2、类推练习



师: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就
等于这个数除以后面两个数的
积。

仿照上题,改编题目
出示64÷4 、54÷18,请同学们
根据刚才得出的规律进行试
算。







3、做P13(7)、


(8)
师:同学们真聪明!书上的第7、

8题你会做吗?请同学们仔细看

题,独立完成。


问:这两题都是几步计算应用
题?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


师:第7题先求和再平均分,第

8题先求剩余再平均分。

4、做P13(9)


师: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你准备怎样租船?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准备怎
样租船。
交流租船方案。
算一算:按你的方案,一共要
花多少钱?
再讨论租金的计算方法。





交流,并选择较合理的
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租船方案,并
讨论租金的计算方法。选择较合
理的方案。

二、讲解思考题
师:你会填吗?试一试。


教师组织交流讨论,说说推想过
程。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四、布置作业
列式解答:
1、57个同学去采集昆虫标本,

每3人分一组,可以分成多少
组?
2、小明在图书室借了一本98
页的故事 书,准备一个星期把它
看完。他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3、食品店里一袋面包4元,50
元钱最多能买多少袋面包?还剩
几元?
4 、同学们去划船,女同学20
人,男同学23人,每条船最多坐
4人。他们至少需要租多少条< br>船?

教学反思: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也可同
桌交流想法。
填一填。


学生回答。




独立完成。

农村新貌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五册P14—15。


教学目标:1、 根据课本情境解决现有问题,并能解决在具体情境中所提出的问
题。
2、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有序的观察能力。
3、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让学生在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
所提出的问题。
教学准备:场景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师:不知同学们有没有留心
注意,最近这几年,我们扬州的

发展真是快,马路更宽了,河水
更绿了,我们的城市更美了!那

么在农村,也发生了一些巨大的
变化,比如哪里又造了新的厂房,

哪里又修了新的马路,到处呈现
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下面我

们一起来参观“农村新貌”中出
现了哪些新的面貌。


出示场景图


学生观察

二、进行实践活

学生回答(住宅楼、灯柱、
问:在幸福村,你看到什么?
玩具厂、果园等等)
1、整体感知
仔细看看每个地方,阅读图中人

同桌互说

物说的话,把你看到的、读到的

说一说。




2、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1)小组 合作,
在幸福村中,有宽阔的大道,
分小组活动,说一说发现
发现问题,提出
大家可以自由地参观,但在参观
了什么,能提出哪些问题,
问题
的过程中,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
并整理出来。
求,边参观,边根据所给出的信

息,提出问题,行吗?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2)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提出的问题,如:
选出共同感兴趣
幸福村有几排楼房?
的问题。
幸福村有多少人?






幸福村的街上有多少个灯柱?
小华用3分钟的时间能从家走到
果园吗?
玩具厂每天做的玩具可以装几
箱?

果园里有多少棵果树?
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师:请同学们从以上问题中选
3、独立思考,解
自己喜欢的问题,解答出来。

决问题
再在小组内交流,并互相评
价。


最后在班级内汇报,同时要

求说出解决每个问题的思路和过

程。


三、总结评价
















选自己喜欢的问题,解
答出来。

再在小组内交流,并互
相评价。

最后在班级内汇报,同
时要求说出解决每个问题
的思路和过程。

四、布置作业
学生回答
这节课,我们一起参观了新
农村,在活动你有什么 收获或想
法吗?随着社会的进步,你觉得

农村还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解决问题:
1、同学们坐3辆车去天文台参
观,一共去了96人。平均每辆车
坐多少人?
2、一本书共84页,小明6天看
完这本书,小红准备8天看完。 独立完成
(1)小明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2)小红每天看多少页,你能
帮她安排一下吗?
3、妈妈买4套茶具,付给营业员
100元,营业员找12元。每套茶
具多少元?
4、同学们共分成5组去植树。
合计 松树苗 杨树苗
( )棵 27棵 48棵
平均每组要植多少棵小树
苗?


5、果园里种苹果树和梨树, 每行
果树的棵数同样多。苹果树种
了6行,梨树种了13行。梨
树比苹果树多42棵, 每行多
少棵果树?
6、学校组织三年级学生到公园划
船,一班有45人,二班有48
人,每条船可乘3人。他们一
共要租多少条船?

教学反思:




































认识整千数
扬州市三元桥小学 乔玮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P16—18。
教学目标:1、经历数整千数 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
直观感受“10个一千是一万”的含义;能说出个位 、十位、百位、
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明确计数单位“万”所在的位置、会读、
写整千数和一 万。
2、探索并掌握整千数加、减整千数 的口算方法。
3、体会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直观感受“10个一千是一万 ”的含义,说出万位以内的数位
顺序,会读写整千数和一万。掌握整千数加减整千数的口算方
法 。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激
发兴趣
1、猜价格,复习
旧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估计价格。



学生交流想法,学生可能
想10个十是一百,或者
10×10=100。

学生进行估计。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估计
电脑的价钱大约是一万
元。
学生可能会觉得一万非
常大。
师:同学们,学校总务处购买了
这样一些物品,请你估计一下他
们的价钱,好吗?
⑴一个学生钟(10元),教师提
示“高了”或者”低了”,直至猜

对为止。

提问:如果买10个这样的学生
钟,需要多少钱?你是怎样知道

的?

小结:10个十是一百。
⑵一台录音机(100元)

提问:买10 个这样的录音机需

要多少钱?
小结:10个百是一千。

⑶一台笔记本电脑(大约一万

元)。请你估计一下,可能需要多
少钱?


2、揭题,引入新
提问:听了“一万”这个数,你
有什么感受?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万
以内的数。
二、师生合作,获⑴出示一个大正方体(含有1000
得新知 个小正方体),你知道这个大正方
1、感知整千数和体表示多少吗?如果一千一千地
一万的含义 数下去,一共是多少?(出示十






















2、借助计数器教
学读写整千数和
一万













3、教学数位顺序







个大正方体的挂图)
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⑵体会一万:
同学们 都觉得“一万”是一个比
较大的数,一万到底有多大呢?
你在生活中听过、见过这样的数
吗?
①感知体会“一万”:
你们知道我们学校的跑道长多少
米吗?介绍奥运会的 女子一万米
冠军邢慧娜,向学生描述:一万
米就是在200米的跑道上跑50
圈; < br>看看书上体育馆场景,这个体育
馆大约能坐一万人,我们扬州的
体育场大约也可以坐一万 人。
②了解“万”的其他含义:
学生可能学过一些和万有关的成
语,例如 :万众一心、千军万马、
千变万化、千秋万代……

(1)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3颗珠
表示多少?在十位上、百位上
呢?
(2)如果千位上拨3颗珠,表示
几个几?是多少?谁会写一写。
板书:3个千是3000
(3)如果在千位上拨5颗珠,表
示几千?是多少?学生写一写、
读一读。
(4)在小组中拨一拨说一说。
(5)一千一千的数,在计数器上
边拨边数,从一千 数到九千,再
添上一千是多少?千位的左边是
什么数位?一万在计数器上怎样
表示?你 会写出一万吗?

(1)我们认识了哪些数位?你会
按顺序排起来吗?强调从右边开
始。
(2)你会把数位顺序表填完整
吗?
(3)表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4)对照数位顺序表说一说:从
学生依次数。

学生小组交流自己对一< br>万的认识:学生可能会接
触过一些商品的价格是
一万元,或者学过一些和
万有关 的成语……







学生讨论体会这里的
“万”,表示很多的意思。


学生说一说写一写。


说一说、写一写。




小组活动,互相拨一拨说
一说。


一起数并说一说。




写一写。

说一说。

在书上填写数位顺序表。


右边起,每一位分别是什么数
位?
(5)抢答
从右边起,第几位是万位?千位
是第几位?
三、实际应用,深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化新知
小组讨论:7000接近1000还是
10000?为什么?
对照图算一算
7000-1000 10000-7000
5000+2000 8000+2000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出示想想做做第2、3题的图

读、写出横线上的数。做完后说
一说你想到了什么?
解决问题,书上第6题
从这张表中你你了解到哪些信
息?
算出每月的合计数,填写在表中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你会解决
吗?
3、第7题
仔细观察图,你知道哪些条件?
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你是怎样
想的?

四、评价总结。
填一填
小组讨论再交流。

算一算,说说你是怎样算
的?

学生写一写,再说一说。


说一说,并计算填写。
提出问题再解决。


学生独立解答再交流。
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共同

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
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教后反思:
“想想做做” 第4、5题。 评价总结。


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一)
扬州市三元桥小学 乔玮
教学 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19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
20-21页“想想做做” 第1-5题。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和联系实际的活动,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
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
2、通过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促进数感的发展,感受到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中间连续有两个0的读法。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回忆,说一说。

回答。



读一读,说一说。



一、复习旧知,引1、出示计数器图。
入新课。 提问:从右边起,第几位是万位?
其他几位是什么位?
2、出示千位上3颗珠子
提问:表示什么?写作什么?读
作什么?
3、出示计数器上365
提问:写作什么?读作什么?说
说数的组成。
4、小结:刚才我们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数位顺序表以及三位数和
整千数的组成和读、写,大家学
得很扎实。这节课,我们再 来认
识一些新的数。(板书课题:认识
四位数)
二、出示例题,学(1)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
习新知。 2365。
1、 教学几千几百(2)提问:谁来说一说现在计数
几十几的数的读器上的珠子各表示什么?
写与组成。 2个千、3个百、6个十、5个一

合起来是多少呢?

你能读出这个数吗? 先读给同

桌听一听,在指名读数。

(3)你会写两千三百六十五这个

数吗?
2、教学中间有0请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一写。
的四位数的读写集体订正,板书2365。

与组成。
(1)教学中间有计数器演示3052
一个0的四位数提问:现在这个计数器上的算珠
的读写与组成。 各表示多少?
学生说一说。

读一读。







互相读一读,再写一写。


学生回答,
写一写。











(2)教学中间有
两个0的数的读
写与组成。













3、教学试一试。










3个千、5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
多少?
请对照着计数器上的算珠写一
写。 反馈并集体订正。
这个数该怎样读呢? 先读给同
桌听一听,再指名读一读。
小结:通过读、写3052这个数,
我们知道了中间哪一位上一个单
位也没有,就要写0占位, 而且
这个0要读出来。

计数器演示3002
提问:我们再来看这 个数和刚才
的数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
3052中间有一个零,3002中间有
两个 零)
对照计算器上的算珠说一说这个
数的组成。
再试着自己写一写、读一读,并
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小结:认识了3002这个数 ,使我
们知道当一个数中间连续有两个
0的时候,只读一个零。但读一
个0的数写的时 候不一定是写一
个0,还是两个0,一定要对齐数
位才行。

(1) 看书第19页,自己读题目
要求。
(2) 同桌互相说说数的组成,
交流。
(3) 独立试写、读。
小组合作交流读法与写法,全班
交流。
(4)提问:读这两种类型的数应
注意什么?
(5)小结:0在数的中间和0在< br>数的末尾读法是不同的,中间的
0要读,末尾的0不读。
三、巩固练习,加1、想想做做第1题
深理解。 看计数器上的算珠写出数并读一
读,再说一说各数的组成。
做完后指名回答
2、第2题




同桌互相读读,再指名读






观察比较,说一说,读一
读,写一写。小组交流







同桌互相说一说数的组
成,再写出来读给同桌
听,最后指名读写,集体
订正。





小组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互相说一说,读一读


师巡视并指名回答
3、第3题
出示商品的价钱。
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再集体订正。
4、第4、5题
学生做完后说一说做这两题的感
受。
四、总结评价、点这节课同学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
拨重点。 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认识了< br>四位数、掌握了这些数的读、写
方法。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这节
课你有哪些新的发现和新 的收
获?
教后反思:
学生读一读,再在书上的
表格里写出这些数。


学生独立完成。













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二)
扬州市三元桥小学 乔玮
教学 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21-22页“想想做做”第6
-11题,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2、能熟练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中间连续有两个0的写数,整千数加整百数时的数位对齐。
教学步骤
一、复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综合练习











1、算一算 学生口算
2000+2000= 4000+1000=
3000+4000= 10000-2000=
2000+3000=
2、读一读 读数
2176 3098 9001 2030 2300
2003
3、填一填
6782里面有( )个千、( )
口答
个百、( )个十和( )个一。
3004里面有3个( )和4个
( )。
5个千和4个百组成的数是( )。
5个千和4个十组成的数是( )。
5个千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 )。
1、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学生读数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


拔高度大约是8848米。
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的平均

深度大约是4028米。 在本子上写一写,指名上
2、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黑板写数
世界第一斜拉索桥——上海杨浦

大桥全长八千三百五十四米。

世界著名的大瀑布——尼亚加拉


瀑布宽一千二百四十米。

3、算一算

2000+400 2000+4000
4300-300 4300-4000 学生计算。交流说一说这
比较这两组题有什么不同?

两组题之间的不同。

练一练,书第21页第7题

4、找规律: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想想做做”同桌互相合作找规律
的第8题,然后同桌两人合作进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作业
教后反思:
行找规律,看哪个组先找到规律。
5、组数活动:
老师提供3、7、0、0这四个数字,
请学生进行组数活动。看谁组成
的数最多?
说一说:怎样才能不遗漏的的组
出全部的数
6、连一连:书上的第11题,
7、课外小知识:
学生自学“你知道吗?”
自学后请同学来说一说:你知道
了些什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
了什么?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9题。


学生组数,比一比谁组得
最多?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
交流。

学生读一读,说一说。














比较数的大小
扬州市三元桥小学 乔玮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24-2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 、经历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熟练地进行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 能判断一个四位数接近哪个整千数,培养估计意识,增强从现实
生活中提取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 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正确的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旧知,迁谈话:小玲家最近要搬新居了,
移学习方法。 他们家打算购置一些新的家用电
器,你们想去看看吗?
她和爸爸来到了卖小家电的地
方。爸爸想出题考考大家,愿意
接受挑战吗?
示题:
一台电饭煲是160元,
一台电风扇的价钱比一台电饭煲
低一些,
一台微波炉的价钱比一台电饭煲
高得多,
一台迷你电吹风的价钱一台电饭
煲低得多。,
680 148 45
(1)指名选择电风扇、微波炉、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电吹风的价钱,并说说为什么选
这个数。
(2)说说160与680是怎样比想一想,比一比。
的?
160与148是怎样比的?
160与45是怎样比的?
二、主动迁移,掌1、谈话:你们的问题回答得很好,
握比较方法。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比较数的大
小,(板书课题)小玲一家又来到
了大家电部。家电商场里的电器
真多,我们来看看这几种电器的看图,口答。
单价分别是多少?(出示例题图,
并指名回答)
2、你能把电视机的价钱与其他几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么
样电器比一比吗? 比较的?
生说师板书:2530>980



















三、内化新知,巩
固比较方法。
2530>2350
2530<3680
分别说说是怎么比的?
3、其它几样电器你能互相比一比
吗?
先独立比较再同桌交流
指名说后师板书:980<2350
980<3680
2350<3680
4、小结方法
与以前学的三位数比较大小相
比,今天学的比较大小有什么不
一样?(四位数)
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比较
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怎样比
的?(位数不同……位数相
同……)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独立的在括号里写出计计数器上
表示的数,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全班交流。
提问:比较9999和10000的大小
时你是怎么想的?
比较6230和6203时比到哪一位
才区分出大小的?
2、做“想想做做”第2、3题。
先指名说说这两道题各让我们解
决怎么样的数学问题,然后说出
自己想法。
3、做“想想做做”第5题。
口答接力赛:下面的数各接近几
千?
提问 :5870和5003千位上的数
都是5,为什么5870接近6000,
而5003接近50 00?那么看一个
数接近几千要看哪两位上的
数?
4、做“想想做做”第6题。
动手操作:同桌两人每人拿出4
张数字卡片,组成一个四位数,
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
5、做“想想做做”第7题。
(1)口答哪天售出的书最多,哪
天售出的书最少。



小组讨论交流,自己是怎
样想的?

独立在括号里写出计数
器上的数,再比较两个数
的大小,

独立解答,说说自己是怎
样想的?






学生回答







同桌操作每人拿出4张卡
片,组成一个四位数,如
何比较大小。
学生口答



四、总结全课。
五、课堂作业
教后反思:
(2)口答第2个问题,指名说一
说估计册数的方法。
6、做“想想做做”第8题。
(1) 谈话:我们古代的人把五
座有名的大山称为五岳,现在人
们仍 然这样称呼。那么五岳指
的是哪五座名山呢?指名读出五
岳的名称及高 度。
(2) 再指名说一说哪个最高,
哪个最低
(3) 最后把五岳的高度按从高
到低的顺序排一排,再在全班交
流。
本节课我们在帮助小玲 一家购买
电器的过程中学会了比较万以内
数的大小,同学们说出了那么多
种的比较大小 的方法,还运用这
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收获
是很大的。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
吗?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读一读,排一排








练习三(1)
扬州市三元桥小学 乔玮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27-2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通过练 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更好地掌握万以内
数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法,运用所学的知 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更好地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法。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 1、一千一千地数,几千后面的数学生数一数,说一说
是一万?


二、综合练习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作业
教后反思:
2、10个一千是多少?
3、6000接近1000还是接近
10000?你是怎么想的?
1、做“练习三”的第1题。
2、完成“练习三”的第2题。
读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每个数
中的“6”各表示多少,再用线连
一连。
3、做“练习三”的第3题。
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在海拔三千一百九十七米的
高原上,有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青海湖。
(2)世界上的鸟类大约有八千七
百种。
(3)在一千三百八十年前,我国
挖成了一条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
—京杭大运河。
(4)这一版报纸大约有一万字。
写完后说一说在写数时要注意些
什么?
4、 练习三第5题
观察书上的表格,独立思考书上
的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内容?通
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三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
上,再进行交流。

写一写。
说一说。













学生计算,再交流怎样想
的?



练习三(2)
扬州市三元桥小学 乔玮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2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 进一步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更好地掌握万以内数
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更好地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法。


教学步骤
一、基本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综合练习











三、课堂小结
教后反思:
1、出示书上第6题,在○里填上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
〈 或 〉。
998○1020 4800○4080
7103○7120 学生独立做一做。
然后老师再组织交流。
2、补充练习:
3060○3600 2300○3200 学生比一比,说一说,小
6000○5999 组交流。
3、比一比
出示:5880 6930 9900 7260
6044 7946 3045
找一个整千数比较
学生说一说:谁比谁多得多?谁
与谁比较接近?谁比谁多一些来
说几句话。
1、找规律 学生观察题,找一找规
练习3第8题 律。说一说。
出示书上的图形,让学生进行找
规律的练习。 学生填一填,说一说,你
待学生找出规律后,组织学生进是怎样想的?
行交流。
2、在( )里可以填几?
5( )26〈5314
39( )2〉3968
3、练习
(1)下面哪些数接近40000?请圈一圈。

把它们圈出来。

3996 2014 4024
4900 4100

(2)计算
学生在本子上做一做。
9900-900 2800-800

600+3000 7000+500
3000+2000 2100-100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你有什

么收获?




认识千克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4 本教时为第1教时
1.认识各式各样的秤。
2.学习计量单位千克,让学生体会到千克是日常生活中计
量物体轻重的需要。
3.通过让学生称一称,拎一拎,数一数,丰富学生对1千
克的感受。






重体会1千克有多重。



学一千克大米9袋、各式各样的秤,两袋各500克的食盐,一袋茶
准叶等


教学内

一、课
前谈话




二、感
受1千
克的重









2.认识
各式各
样的秤



过程




学 生 活 动








通过拎一拎
掂一掂,初步
认识1千克的
实际重量









同学们,你们在二 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千克
和克,那么对于千克和克,你想告诉大家一些
什么呢?(学生回答)师根 据学生的回答进行
板书:千克又叫公斤,用字母kg来表示,克
可以用字母g来表示。1千克= 1000克。

1.大家对千克和克的知识,掌握的真不
错。那么1千克到底有多重 呢?老师这里为大
家准备了1千克重的大米,请大家来拎一拎,
体会一下1千克到底有多重?
2.学生进行拎1千克大米的练习。
3.师出示水果1袋,请学生拎一拎,猜
一猜,水果大约重几千克?
4.师出示两袋 重量分别是500克的食盐,
再次请学生来掂一掂,充分体会1千克到底有
多重?

1.打开课本,在书上将书本出现的秤编
号,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认识的秤,写
上名称,不认识的打上问号。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认识秤的学








三、练






















四、小



五、作

习。
3.组织交流。
4.老师随意出现秤,请学生分别说出是
什么秤?

1.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
你能说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吗?
2.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
你知道它们各可以载重多少千克吗?
电梯可载重1000kg,大卡车载5000kg。
3.做“想想做做”的第3题。
说出下面每种蔬菜各重几千克。
大白菜:3千克 冬瓜:8千克
芹菜:1千克 南瓜:7千克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做“想想做做”的第4题。
你知道下面的水果大约各重几千克吗?
西瓜:大约是4千克 菠萝:大约是2
千克
5.做“想想做做”的第5题。
一袋大米重25kg,4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学生先独立做在书上,再进行交流。
6.课外请大家到商店里去看一看,了解
哪些物品重1千克。星期天和妈妈一
起到菜场去买菜, 看看妈妈买了哪些
菜,各重几千克。再帮妈妈拎一拎,
看看你能拎起几千克的物品。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
什么收获?

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3、4题。

自学课本,锻
炼小组合作
学习能力














结合实际情
况,了解物体
的质量多少,
进一步掌握
千克的概念





课后
感受





课题 认识克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4 本教时为第2教时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体会1克有多重。
2.让学生体会克的产生也是实际测量的需要。
教学
重难

体会1克有多重。
教学
2分硬币、各类标有克作单位的包装袋、直尺、羽毛、黄豆、橡皮等
准备

教学内容
一、复习



二、学习
新知











三、巩固
练习






学过程设计
学 生 活 动




说出现实的1克
物体,掌握1克的
实际大小
















估算物体的重量,
感觉出1克是很
教师活动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千克和克这 方面的
知识,谁来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用到
克作单位?

1.你知道怎样的物品重大约是1克?请
举例。
2.一根羽毛的重量比1克轻还是重?
3.一把直尺呢?
4.用手去掂一掂2分硬币,看它有多重?
5.看图说出下面的水果大约各重多少
克?
橙子:150克 哈密瓜:1250克
6.拿出带来的包装袋,看一看包装袋上,
分别标有多少克?
学生拿出从家里带来的包装袋,分辨每个
包装袋分别装有多少克?

1.试一试
称一称数学书大约重多少克,再称称铅笔
盒大约重多少克?
2.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
你能说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吗?
3.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
用手掂一掂,估计下面的物品比1克轻还
是比1克重?












四、小结


五、作业


一根橡皮筋、一包餐巾纸、一些铅笔屑。 轻的
4.做“想想做做”的第3题。
2千克=( )克 3000克=( )千克
9000克=( )千克 7千克=( )克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在组织交流。
5.做“想想做做”的第4题。
观察杯子里的水与空杯的变化,想一想:(1)
杯子里的 水重多少克?(2)照样子称一杯
水,算算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练习你
有什么收获?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题。
课后感受
























课题 练习课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4 本教时为第3教时
1.通过对实物和相应重量的连线以及选择相应的计量单位,巩固
教学已初步建立的千克和克的 概念,体验这些单位在生活里的应用。
目标 2.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千克和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
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
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千克和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
重难
的应用意识。

教学
卡片
准备

教学内容
一、估计



二、填空



三、填〉
〈或=

四、算一



五、比一





六、想一


七、实践
活动
学过程设计
学 生 活 动




完成填空,了解生
活中物体的质量





计算出得数




学生自由发挥,可
以提其他物体质
量方面的比多比
少的问题






师生活动
出示书上的图片,(梨、公鸡、鸡蛋、猪)
先让学生进行估计,每样物品大概有多重?然
后进行连线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千克”或“克”。
铅球重4( ) 篮球重650( )
乒乓球重( ) 杠铃重50( )

800克( )4千克 3千克( )3000克
2千克( )1500克 7000克( )9千克

出示一 袋重为190克的面包,再出示4个
一袋的面包,每个重为70克,想一想这5个
面包一共是多 少克?

出示一袋牛奶馒头,净含量为400克,一
袋素菜包,净含量为420克, 一袋三鲜馄饨,
净含量为600克。(1)一袋三鲜馄饨比一袋牛
奶馒头重多少克?(2)一袋 牛奶馒头比一袋
素菜包轻多少克?(3)你还能提哪些问题?

一个空杯重240克 ,1号杯重300克,(1)
1号杯里的水重多少克?(2)你能估计出2、
3号杯里的水各重 多少克吗?
到食品商店去看一看,有哪些袋装食品是
用克作单位的,各是多少克;有哪些袋装 食品





八、思考



九、小结



十、作业
是用千克作单位的,各是多少千克。(请大家
利用休息日到商店里去走一走,看一看。)

每个菠萝都同样重,每个苹果也都同样
重。1个菠萝的重量是1个苹果的几倍?在正
确的答案下面画“√”。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节
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同你的同桌相互说
一说。

完成练习四的第3、4、5题。



学生尝试把苹果
看成1,用数字表
示出菠萝的重量



课后感受
























课题 实践活动 课型 活动
本课题教时数: 4 本教时为第4教时
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千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应用能力,激
目标 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
重难

对物品重量的估计。
教学
健康秤、台秤
准备

教学内容
一、称水
果和蔬菜






二、称体






三、课外
小知识


四、质疑
问难

五、总结

六、课外
拓展
学过程设计
学 生 活 动


先估计再实际操
作,纠正错误




分组称出个人的
体重





了解自己的体重
是否超标


教师活动
1.出示:苹果、橘子、西红柿、黄瓜各1
个,先让学生估计一下,每个各重多少克?
2.想一想:如果称一千克的苹果,大概是
几个?橘子呢?西红柿呢?黄瓜呢?
3.进行称一称的练习。
4.学生将实际动手后获得的答案写在书
上。

1.分小组先分别称一称每个人的体重。
2.比一比,谁最重,谁最轻。
3.如果 一个小朋友比23千克重一些,另一个
小朋友比24千克轻一些,请大家估计一下,
这个小朋友 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可以
怎么说?

6至10岁儿童体重的千克数一般是“实足
年龄×2+7(或8)”。请你算一算自己的体
重,再与你称出的实际体重比一比。

对最近所学的知识有没有什么不清楚的,
请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称了水果和蔬菜,还
称了自己的体重,你有什么收获?
利用休息日,到菜场去走一走,估计一下
各种蔬菜大约分别是几千克重?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扬州市三元桥小学 乔玮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39-4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
两位数,以及进位的 整百数加整百数。
2、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 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 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
成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正确地口算出进位的两位数
加两位数的结果。
教师活动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
你们去玩具店买过玩具吗?今天
也有两 个小朋友去玩具店买玩
具,你们想帮他们参谋参谋吗?
现在我们就到玩具店看看吧。
看!谁在买东西呀?我们给他们
起个名字吧!
1、出示图,每人要买两件玩具,你能说出他们各买什么玩具
吗?你是怎样知道的?他们
怎样付款呢?你们能帮他们
算一算吗?
2、你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
问题吗?
3、教师板书出和书上相同的两
个问题。指名口答算式
4、你会口算出他们各应付多少
钱吗?
5、反馈学生的口算方法。哪种算
法你比较喜欢?
6、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
师归纳小结。
1、算一算,比一比
想想做做第1、2题
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
第1题让学生体会进位加与不进
位加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
学生给图上两个小朋友
起名字。
二、探索新知









三、实践运用
学生说一说。




提出问题。

口答算式。
想一想,算一算 再在小
组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把口算结果填在书
上。



第2题让学生体会在两位数加一
位数的基础上思考计算两位数加
两位数
2、想一想、填一填
第3题根据要求填表。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
样算?
3、比一比、填一填
“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口算每组题的第1小
题,再算第2小题。
口算后交流算法。
学生说一说通过口算发现了什
么?
4、解决实际问题
第6题先看看有几条路,再说说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书上的问
题?
四、课堂小结

学生填在书上。



学生口算。



交流。

同桌合作。先估计再口
算,互相纠正,说说自己
的想法。
学生观察图。
思考后回答问题。
独立解答。
集体反馈。
五、课堂作业
教后反思: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

学会了什么?课后同学之间互相
做猜题游戏。看谁能获胜!
“想想做做”第5、7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
扬州市三元桥小学 乔玮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41-4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
进行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发展数学思考。
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独立思考、乐于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让学生 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
的进行计算。正确地口算需退位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出示例题图,
学生观察图,提出问题。
谈话引入:欢迎大家再次光临玩
具商柜。上次在这里我们解 决了
两个数学问题,今天我们来看看
还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数学
问题?
教师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探求新知














1、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方法。
(1) 板书:38-25
学生口算,再小组交流
(2) 组织全班交流
板书出学生的口算方法
(3) 讨论:自己的算法和
其他同学的算法有什
么不同?你更喜欢哪
一种算法?
2、探索退位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的口算方法。
(1)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44-25
(2) 小组汇报。
根据汇报板书出不同的口算
方法。
(3) 用你喜欢的方法说一
说44-25的口算过程
3、对比小结
讨论:刚才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
相同和不同?

学生口算后再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





讨论交流两题在计算时
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三、实践应用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作业
教后反思:
4、试一试
44-38
完成后同桌交流,再指名说说不
同的口算方法。
5、小结并板书课题
1、巩固口算、安排估算
(1)完成第1题
学生独立口算,指名说说自己是
怎样算的,并说一说同一组的两
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地方。
(2)第2题
竖着一组组做,完成后说说每组
题的联系。
(3)第4题
先比一比每组题的联系后再独立
进行计算,订正时说一说算法。
2、解决实际问题
(1)第3题
引导学生看懂统计表后独立
填写,再集体订正。
(2)第6题
知道学生从情景图上获取信
息,并根据信息先估计一下
哪种球 最贵,交流时说说是
怎样估算的,最后算一算结
果和估计的是否一致。
谁愿意把你今天的收获谈一谈,
和大家一起分享。
“想想做做”第5、7题。
试着做一做,再交流口算
方法。


学生独立口算,交流自己
的想法。



学生独立做题,说一说每
组题的联系。


比较交流再说一说算法。


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填
写。

学生先估计再计算。
评价总结。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扬州市三元桥小学 乔玮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43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
43-44页“想想做 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 略,学习画线段图
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
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 题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画线段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答与倍有关系的两步计
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你有过和你爸爸妈妈一起买衣服
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
入新课。 的经历吗?今天和老师一起去服
装柜台买衣服好么?在买衣服的
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你去解决,
你有信心吗?
板书:解决实际问题
1、教学例题 学生观察图,回答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服装柜台图,裤子标价

28元,营业员阿姨说:上衣的价
钱是裤子的3倍。老师想买这样

的一套衣服要多少钱?

“买一套衣服”是什么意思?
(2)老师今天想请一个数学小助

手来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这道

题,你想知道是谁吗? 学生讨论。
板书:“线段图”

一边讲述一边画线段图表示裤子学生在书上画出表示上

的价钱,表示上衣的价钱该画多衣价钱的线段。
长呢?为什么要画这样的3份

长?指名到黑板上画。

要求一套衣服一共要多少钱,也学生说一说
就是求裤子和上衣的价格一共是

多少,在线段图上表示出问题。

谁能指着线段图的每一部分说一
说表示的意思?

(3)这个问题需要几步计算来解学生讨论在自己本子上

决?你会解答吗? 解答。
(4)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列式学生说一说。

的?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有没有不同的算法? 学生发言交流。









三、实践应用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
贵多少元?
线段图该怎么画?你会解答吗?
指名板演。
(2)交流:你先算了什么?再算
的什么?
3、比较:这两题在解答方法上有
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把课题板书完整。
1、想想做做第1题
说说问题是求什么?你是怎样解
决的?还可以怎样做?
2、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说说线段图所表示的意思。
交流订正,说说先求什么?再求
什么?
3、想想做做第3题
题中告诉了哪些信息?要我们做
什么?
学生各自填表。
4、补充合适的条件。
养牛场里有黄牛25头,
________________ ,奶牛和黄牛
一共有多少头?
补上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道一步
计算的问题。
补上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道两步
计算的问题。



学生在本子上试着画线
段图。再解答。



学生独立解答。


独立解答。




学生说一说,再在书上的
表里填写。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交流。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作业
教后反思:
你们真了不起,今天解决了好多
评价总结。
问题。在这节课上你有什么收获
么?
“想想做做”第4题。


练习课
扬州市三元桥小学 乔玮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44-4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会分析数量关系合理选
择解答方法。
2、培养学生有序、合理的思考,并能大致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一、复习口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口算后说一说口算
的方法。


学生口算比赛。
学生说一说。


学生在本子上试着画线
段图。
同桌互相说说。

学生独立解答。
回答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再讨论交
流两个问题间的相同点
和不同点。

学生画线段图再说说自
己的思考过程。

1、出示题口算
23+39= 50-28=
300+800 1300-500
指名口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口算比赛
看谁先夺到红旗(第5题)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第44页第6题
学生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信

息?要求什么问题?你会画线段
图吗?同桌互相说一说数量关系

列式解答。

2、第45页第7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说一说要求他们

一共有邮票多少张,就要先求出

什么?
3、第9题

学生看图理解题意,再独立解答

比较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
同点?

4、思考题

想一想妈妈和小芳各是多少岁?
题中知道了哪些数量?你会画线

段图吗?

根据线段图,你会列式解答吗?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作业
教后反思: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内容?你

知道怎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吗?
“想想做做”第8题和思考题。


练习五
扬州市三元桥小学 乔玮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46页。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弄清 口算时进位加与不进位加、退位减与不退位减
以及加与减在方法上的异同,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练习,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教学步骤
一、口算练习
教师活动
1、口算
练习五第1题,先口算,再比一
比。
学生一组组口算。
先比较前两组每组上下两题的区
别和联系。
再比较前两组每行左右两题的区
别和联系。使学生明白加、减法
在算法上的共同之处。
2、出示小黑板
25+36 48+37 64-28
18+49 80-49 47+26
40+70 140-60 800+300
1500-900 2000-600 700+500
75-38 63-39 45+26
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快又对。
统计正确率。
3、练习五第2题
先口算上下两个数的和再口算上
下两个数的差。
1、第3题
估计得数哪几题比50小,哪几题
比50大。
学生估计,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
的?
2、第5题
学生看图理解题意,根据题中的
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练习了加减 法的
口算,在计算加法口算时别忘了
进位,减法时要记住退位。
练习五第4题。
学生活动
学生口算。
讨论交流。




学生口算。











同桌用制作好的口算卡
片,互相说一说算一算。


学生估计。


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二、综合练习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作业
教后反思:



练习五
扬州市三元桥小学 乔玮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46-47页。
教学目标:练习用两步计算 解决实际问题,借助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使
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会分析数量关系,形成正确问题的策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提出问题或补上条
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再列式解答。
一、补条件,提问(1)大汽车有45辆,小汽车比
题 大汽车多12辆。 ?
(2)白兔有15只, ,
白兔和灰兔一共有几只?
指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并画出线
段图。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练习五(第6、7题)
学生做完后一起画线段图分析数

量关系。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五(第8题)

学生理解题意。
学生解答后比较两个问题有什么

不同之处?

在解答的时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的地方?

3、练习五(第9题)

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今天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两步计算
三、课堂小结
的解答的实际问题,在解答两步
计算的实际问题时我们应该先分
析数量关系找出解答的 方法再列
式解答。
教后反思:
学生独立解答,再互相说
一说数量关系。



学生独立解答。





学生讨论交流。



练习五
扬州市三元桥小学 乔玮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47-4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估计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解决问
题的思路。
2、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在解决实际中形成解题的策略。
教学步骤
一、估算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填在书上。
出示练习五第10题。
估计一下,在( )里填上<、>
或=。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练习五第11题
学生理解题意。
练习
要求这一天三年级共借书多少
本?需要用到哪些信息?在哪里

去找?

要求三班借书多少本又要在哪里
去找需要的信息呢?

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五第12题
你能根据书上给的信息提出哪些

问题?

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再列式解决问题。

3、练习五第13题

学生看图。
说一说你打算选购哪两种体育用

品,并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

钱?
再组织学生交流。

4、思考题

仔细看书上的每组算式,研究同
一道算式中各部分的数之间以及

三道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你会接着写下去吗?
今天我们练习了什么?通过这节
三、课堂小结
课的练习老师相信你们一定真正
掌握了解决两步实际问题。
教后反思:
学生说一说。
再独立解答。





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试
着练习写出问题,再小组
交流。



学生同桌交流再全班交
流。

学生观察,再说一说。

写一写。




课题 24时记时法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3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教学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
目标 中的某一时刻。
教学
重难

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教学
活动钟面、时间线段图
准备

教学内容
一、复习导

1、猜谜语,
复习旧知





2、讲故事,
激发学习
兴趣








3、导入课
题。


二、新授
1、讲解 0





程设


学 生 活 动
猜谜语,激发学生学
习乐趣
















讨论出问题的答案







有方也有圆,
指针告时间。
响声十二下,
开始新一天。
谜底:钟
你们认识钟吗?那老师要考考你们。
(1)在钟面上拨出一个整点时刻。让学生说说是
几点。
(2)请学生拨出起床的时间,并说一说。拨出吃
午饭的时间,说一说。
(3)说说一日有多长。1日=24时

小明看节目预报知道星期六有《大风车》的 节目,
他急忙告诉了好朋友小红和小强,他打电话让他们星期
六六点半准时收看中央台。可是星 期六的早上小红和小
强一早就等候在电视机旁,等了很久,还没看到《大风
车》。这是怎么回事 呢?
学生思考讨论,可以让学生拨出《大风车》播放的
时间。
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说?

交通、邮电、广播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
时的记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记时法。出示 课题。


时到12时


















2、讲解12
时到24时



















3、24时记
时法与普
通记时法
的联系
24记时法是怎样记时的呢?现在我们看钟面。
春节是我们每个小朋友最喜爱的节日之一。那 么请
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除夕夜晚盼望以久的新年钟声是在
什么时间敲响?请生在钟面上拨出这 个时间。说明,这
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作为一日的
开始,我们把这一时刻 称为0时。(在线段图上写出)
24时记时法也就是从此时此刻开始计算一天的时
间。 新的一天开始了,(继续拨时针)接下去是几时?
夜静悄悄的,同学们这时都早已经进入了甜蜜的梦 乡,
在一步一步往下拨,让学生边看边说,2时、3时……6
时。(在线段图上依次写出,其中 板书2:00,其他让学
生学写)天亮了,太阳公公也露出了笑脸,我们该起床
了,7时,吃早 饭了……中午11时30分,我们该吃饭
了,中午12时。问:这个时候时针走了几圈?经过了
几小时?

下面开始走第二圈,把时针指向下午1时的位置。
问:钟面上现在表示的是几时?
用24时记时法,我们可以表示为13时。(在线段
图上注出)
再拨到下午2时,这 时24记时法可以怎么表示呢?
让学生说说。(线段图上写出)这一部分不急于给学生
说时道理 ,而是让学生感知,自己感悟出记时的方法。
接着往下拨,指向2点30分,问:下午2点30分用24时记时法怎样表示?(板书14:30)
时钟在往下拨,到7点,让学生说怎样表示。这时 ,
同学们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回到宿舍。时间一晃就到了
20时,也就是我们说的晚上几点,这 时我们该上床休息
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又是午夜12点,夜深人
静,一天又过去了。这 个时候,我们称为晚上12点,
用24时记时法是几时呢?
再仔细观察一下,24时又正好是第二天的几时?这
时,一昼夜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引导学生明确时针走了两圈,走了24小时。
在时间线段上找找普通记时法和24时时法的联系。
明确:在一日内,由于第一圈走了12小 时,所以
时针在走第二圈时,就把时针所指的钟表上的时刻分别
加上12。
想一想,16:00是下午几时?18:30呢?同桌说
说怎么想的。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24时记时法来记录时间。
把小明看的节目预报用普通记时法说一说。














说出各个时间段会发
生什么事情,加深对
时间的体会

































4、交流,
练习


三、练习
1、完成P54
(1)



2、完成P54
(2)


3、完成P54
(3)


4、完成P55
(5)

5、完成P55
(8)

四、课堂小


五、布置作



出示情景图。
读出钟面上的时间。说说他们都在做什么。
试着用24时记时法表示出来。
交流订正。

出示情景图。
说说银行储蓄业务上午几时几分开始营业,下午几时几
分停止营业?

出示情景图。
说说这一路公共汽车最早是几时几分开出?最晚呢?

看火车票。弄清13:37开的意思,回答所提的的问题

看着钟面想一想,这时你可能在做什么?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P55(4)、P55(6)、P55(7)
读一读“你知道吗?”


















看,想,说相结合

课后感受




课题 简单的时间计算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3 本教时为第 2 教时
教学
目标
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
重难

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分钟的问题。
教学
节目预报表
准备

教学内容
一、复习
24时记时













二、新授
1、教学整
时的计算


2、教学几
时几分到
几时几分
的计算






程设


学生活动
同桌两人练习。
互相纠正错误。















思考:时间改如何做
减法






出示节目预报:
节目预报
上午8时50分 金色的童年
上午9时30分 儿童英语
…… ……
下午2时 六一剧场
下午4时 美术星空
下午4时40分 七巧板
…… ……
晚上6时30分 大风车
晚上7时 新闻联播
…… ……
你能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吗?
同桌两人练习。


出示节目预报表。
说说你喜欢看什么节目,各要多少时间。
思考“六一剧场”播放了多少时间。
指名说说怎么想的。

思考“金色的童年”播放了多少时间。
出示时间线段图。
在时间线段图上找出8:50和9:30。
交流怎么想的。








三、练习
1、完成P57
(1)










2、完成P58
(2)









3、完成P58
(4)








4、完成P59
(5)


有两种思路:
(1)先算从8时50分到9时是10分,再算从9时
到9时30分是30分,一共播放了40 分钟。
(2)先算从8时50分到9时50分是1小时,9时
50分与9时30分比,超过了 20分,所以一共播放
了60分-20分=40分。


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思考。交流怎样想的。
有两种思路:
(1)分别算出上午和下午各有多长时间 ,再加起来。
12:00到13:30是1小时30分,15:40到17:00
是1小时20 分,合起来是2小时50分。
(2)先算12:00到17:00是5小时,再从5上时
中减 去不借书的一段时间13:30到15:40是2小时
10分,所以是2小时50分。

看图理解题意。
(1)百货商店:9:30到20:30是11小时。
(2)快餐 店:6:00到9:00是3小时,中午11:
00到1:00是2小时,下午5:00到8:00是3 小
时,合起来是8小时。
(3)超市:周一至周五8:00到22:00是14小时,
周六至周日9:00到23:00也是14小时。

看图理解题意。
思考解决方法。
有两种方法:
(1)先算第一天的时间晚上8时到晚上12时是4 小
时,再算第二天的时间凌晨0时到清晨6时是6小时,
合起来是10小时。
(2) 也可以假设从第一天晚上8时睡到第二天早上
8时,共睡了12小时,再减去2小时,是10小时。

看懂火车时刻表,弄清到达和出发的时刻,明确“运
行”和“停靠”的含义,再计算经过时间。

P58(3)
读一读“你知道吗?”





















先估计哪个商店的
营业时间长,再计算
实际营业的时间,验
证自己的估计是否
正确。


四、布置作


课后感受



课题 周末一天的安排 课型 活动
本课题教时数: 3 本教时为第 3 教时
教学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
目标 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
重难

结合实际,能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
小华的周末作息时间表
准备

教学内容 教




程设


学 生 活 动


1、了解小
华的作息
时间表
















2、解决教
材中提出
的几个问
题。




3、制作一
张时间安
排表
出示小华的周末作息时间表:
6:30 起床
6:40-7:00 早锻炼
7:00-7:30 吃早饭
7:30-8:10 做家务
8:10-8:40 做作业
8:40-10:00 到新华书店购书
10:00-11:30 看课外书
11:30-12:00 吃午饭
12:00-13:10 午睡
13:20-16:20 参观动物园
16:20-18:00 看电视
18:00-18:30 吃晚饭
18:30-20:00 制作航模
20:30 睡觉

(1)小华做家务用了多少时间?做作业用了多少时
间?到新华书店购书呢?
(2)小华参观动物园的时间是从下午几时几分到几
时几分?一共用了多少时间?制作航模呢?
(3)看了小华周末一天的安排,你还能提出哪些数
学问题?





模仿例表,完成自己的时间安排表
从这表中了解小华
周末一天 的生活,说
说,自己从这张作息
时间表中了解到哪
些信息,能提出哪些
问题, 受到哪些启
发。






联系自己 的实际,说
说自己哪些方面与
小华的安排相近,自
己还准备安排哪些
活动,然 后各自设计
一张时间安排表,并
在小组里相互交流,
在交流中调整自己
的活动 ,使活动安排
得更合理、更有意
义。















课后感受

课题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5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 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
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 长方形或正方形。
目标
2、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重难

重点:使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难点: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的归纳总结。
教学
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1把,三角尺1块,钉子板,橡皮筋。
准备

教学内容
一、激趣导









二、猜想验
证,归纳发

1、观察




2、操作验





程设


学 生 活 动





说的时候强调某一
物体的某一面是长
方形或正方形。











1、今天,老 师准备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请大家欣赏。
(多媒体显示一组图画,都是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
的 )
看了这些美丽的画片,你有什么感想?发现了什么?
2、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
或正方形的呢?
3、长方形和正方形中还藏着很多秘密。到底是哪些
秘密呢?你们想知道吗?(揭题)




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猜猜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同桌
交流。
你有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吗?同桌交流。

(1)拿出自己的学具,用自己的办法验证。
(2)把自己的猜想和验证向小组汇报。




3、反馈

















4、归纳










5、比较


三、练习









(1)对长方形的边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
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比等)
相机教学“对边”。
指一指长方形的对边在哪里,一个长方形有几组对
边?
长的一条边,请你给它起个名字,你会叫它什么?短
的一条边呢?

(2)对长方形的角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
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等)

(3)正方形的边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
怎样来证明?
正方形的边你会叫它什么?

(4)正方形的角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
怎样来证明?

(1)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哪
些新的认识?

练习:下面哪些图形是长方形或是正方形?哪些不
是?为什么?


学生先讲到长方形
就先反馈长方形,先
讲到正方形就先讲
正方形。

多种方法。
折时注意证明长方
形的是哪两条边相
等,正方形证明四条
边相等,可以两条两
条的折,再对角折,
也可以对角折两次,
要让学生分清楚。量< br>直角时有没有办法
让同学们一看就知
道其余几个角也是
直角。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好朋友,它们之间有干什么相
同的地方?

1、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再把这个长方形变
成一个正方形,再说说它们的特点。

2、在书上P64第7题的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
个正方形。
再说说小青菜提的问题。

3、完成书上P64第4题。
先自己拼一拼,再与同桌交流一下。
(1)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2)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再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四、课堂小


4、思考: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
方形吗?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图形 边 角
长方形
对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
每条边都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学生动手折叠,再同
桌比较



课后感受
















课题 认识周长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5 本教时为第 2 教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
观念。
教学
重难

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指出并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教学
线、树叶
准备

教学内容
一、复习

二、导入新

1、初步认
识周长







2、进一步
理解周长
的含义





3、教学“试
一试”

三、巩固练

1、做想想
做做第2






程设


学 生 活 动















学生交流算法。
先指出这些图
形的周长,再实际量
一量,算一算,然后
交流是怎样计算的。

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来研究周长。你能猜
猜周长的含义吗?
学生回答。
拿出数学书,指一指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在哪里。
指一指课桌面的周长在哪里。
出示游泳池的图片,你能指出游泳池的周长吗?

(1)学具盒面的周长在哪里。你能知道它的周
长有多长吗?想办法算一算。
交流算法。
(2)三角尺的周长在哪里,你能算一算吗?
(3)拿出一片树叶,你能指出树叶的周长在哪
里吗?想办法算出树叶的周长。




沿着图形的边描出一周的边线,增强对周长的理
解。


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图形的周长。
然后交流算法。



2、做想想
做做第4


四、课堂小


五、布置作




完成P66第5题、第6题。
课后感受



















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5 本教时为第 3 教时


教学
目标
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
重难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
准备小棒、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
准备

教学内容
一、复习





二、新授
1、长方形
的周长












2、正方形
的周长











程设


学 生 活 动


想办法算出这
个长方形的周长。
先自己独立思
考,再在小组内交
流。
然后学生集体
交流。




















用小棒搭一个长方形,再搭一个正方形。看着图
形,说一说。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边的名称。
3、周长。


你能说出小棒搭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几条边组成
的?哪几条?
学生回答算法,老师板书出算法。

你喜欢哪一种算法?交流。
在小组里说说长方形周长可以怎样算。

即时练习:
长24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
长13米,宽8米的长方形。

用小棒搭一个正方形,说说是由哪几条边组成
的?
试着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独立思考后,交流。

即时练习:
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
边长是25厘米的正方形。


先量出两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再计算出周长。



三、练习
1、做想想
做做第1



2、做想想
做做第2





3、完成想
想做做第6


四、布置作


做完后交流,你量了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

先量出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再计算出周长。
做完后说说你是怎样量的。

完成1、2题后,讨论:要计算长方形或正方形
的周长,一般应知道哪些条件?




P68第3题。P69第4题、第5题。









先拼图,再思
考,然后小组交流。







课后感受








课题 练习六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 5 本教时为第 4 教时


教学
目标
进一步明确有关的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
重难

教学

准备
通过练习,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教学内容
一、复习


二、基础练

1、做想想
做做第1


2、做想想
做做第2


三、综合练

1、做想想
做做第3


2、做想想
做做第4


3、做想想
做做第5


4、做想想
做做第6





程设


学 生 活 动



























先独立设计,再
交流和讨论说一说
回忆长方形和正方 形的特征,周长的含义和长方
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先量一量两个图形每条边的长度,再说一说这两
个图形的名称和各自的特点。


看图计算两个图形的周长。





出示题目,独立思考。
组织交流。


出示题目,独立思考。
组织交流。


先估计哪张书签用的金线最长,再想办法量出每
张书签大约用了多少厘米的金线。


先拼出图形,想想它们的周长会相同吗?
由于拼的方法不一样,得到的图形的形状也不一


题 样,周长也有可能不一样。 怎么设计,怎样想
的。
5、做想想根据周长设计图形。
做做第7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出长、宽各是多少。想一
题 想,怎样更快设计出不同的花圃。

出示思考题。
先指出这个图形一周的边线,再要求独立计算,
四、思考题 最后组织对不同方法的交流。

课后感受




课题 周长是多少 课型 活动
本课题教时数: 5 本教时为第 5 教时
教学通过活动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同时在
目标 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
重难

组织有序的活动,通过活动巩固知识。
教学
3厘米、5厘米的小棒各4根,线,12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手帕。
准备

教学内容
一、围一围



二、摆一摆


三、拼一拼


四、量一量


五、估一估







程设


学 生 活 动

先几根小棒,摆
成正方形或长方形。
先自己摆出来,然后
大家交流,说说自己
摆出的是什么图形,
怎样计算图形的周
长。











用一根线围成你喜欢的图形。
围成图形的周长是多少?怎样量最方便?
通过围一围,量一量,加深对周长的认识。


用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 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看看可以有几种拼法,这些拼法有没有什么规律。然
后再比较它们的周长。

先量一量,再算出图形的周长。
怎样才能更巧妙、更方便地算出这两个图形的周
长。

估计手帕和课桌面的周长,再量一量,算一算。
再选择生活里的长方形、正方形或其他简单的图
形估估、量量、算算。







1.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70—71。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类比和综合等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探索算法,理解算理。

设计理念:本课教学时,要充分让学生用 自己的方法进行口算并交流,使学生的
学习活动成为主动探索和富有个性地过程。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4= 3×6= 4×5=
20×4= 30×6= 40×5=
2、导入。
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你们
想不想知道?这节课我们就来
探讨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方
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题挂图。谈话从图中你指名让学生回答。
了解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

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让学生口算,口算时选择
其中几题说说你是怎样
算的。
要求小女孩跑了多少米,算式

怎样列?(板书:400×2) 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口
提问:400×2和口算题有什么算方法。
异同?400×2怎样口算?
教师组织交流、反馈情况。


想法1:2个400米相加得800让学生说说你最喜欢哪
米。 种方法。
想法2:4个百乘2得8个百,




2、试一试。


3、比一比。
8个百是800。

想法3:4×2=8,400×2=800 让学生用你最喜欢的方
提问:要求小男孩跑了多少法进行口算。
米?算式怎样列?(板书:400×3)

你怎么口算?
400×3与400×2在口算时有
什么异同?
学生讨论后回答。
三、巩固练习。 1、做第70页第1题。 让学生口算后说说每组
让学生分组算,再比较每组 中的两中两道题在算法上有什
道题算法上的联系。
2、做第71页第2题。
3、做第71页第3题。

4、做第71页第4题。
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从中收集
到了哪些信息,要求解决什么问
题。
5、做第71页第5题。
读题后提问:沿果园四周走一
圈,一共走了多少米,就是求什么?
6、做第71页第6题。
么联系?
同桌相互练习。

学生独立口算,体会每组
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解题方法有多种,他让学
生讨论、探索、交流。
四、评价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和以前
评价总结。
学的有什么异同?
教学反思:



2.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72—73。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培养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积极交流,解决新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中 需要连续进位。在分类对比练习中发现
一位数乘三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的这一规律。 < br>设计理念: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主动有效地探索新算法,在互助讨
论的基础上,逐步 获得对本课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步骤
一、复习铺垫,1、口算。
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
体会领悟。
1、教学例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抢答,抽题说说
想的过程。
2×3 6×7 4×5

20×3 60×7 40×5


200×3 600×3 400×5

2、笔算。
32×3 48×2 19×5
3、引入新课, 揭示课题。
创设情境: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
学问题,只要我们多观察,多留心,就能发现许多关于数学的知识。不信,你
瞧!(课件出示例题场景)
从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
问题?
要求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算式怎
样列?
教师板书横式和竖式:
4×152=
请3人板演。其余学
生自选一题笔算在作
业本上。 评讲时指名
说说最后一题的笔算
过程。
学生回答。












学生自己笔算。















2、试一试。
分组讨论、交流。

× 4


尝试让学生笔算。

提问:积的百位上应该写几?为什么?


教师组织交流与反馈。



要求大生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算式 怎
学生计算后讨论、总
结三位数乘一位数的
样列?
笔算方法。

教师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与反馈。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小结计算方法。
1 5 2
学生独立练习,指名
扮演。集体订正时可
选择几题说说是怎样
算的。
一组一组计算,后思
考:为什么积的位数
不一样?
分组互问互答。
三、巩固应用 ,1、做72页第1题。
深化发展。 2、做73页第2题。

3、做73页第3题。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4、做73页第4题。
5、做73页第5题、第6题。
指导学生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列出算
式,求出结果。

四、评价总结。
谁来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哪
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什么?
教后反思:
评价总结。



3.三位数乘一位数练习课(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74第1-4题。
教学目标:1、巩固乘法口算以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2、运用乘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掌握乘法口算以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熟练掌握乘法口算以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设计理念:要在学生独立计 算的基础上,引导比较、启发思考,进一步理解计算
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上一节三位数乘一位数

的练习课。
二、组织练习。 1、完成练习七第一题。


让学生说说这题的要求。
2、完成练习七第二题。
教师指名板演。
先估算得数是几十多,再
口算。

学生独立完成。
引导学生小结三位数乘一位数的
小组讨论、总结计算方
法。
方法。

小结:在笔算时,用一位数依次去


乘三位数的个位、十位和百位,哪

一位上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几。


3、完成练习七第三题。
学生小组交流各人收集
先让学生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人
的资料。

造地球卫星的知识。

教师补充介绍“神舟”六号等知识:


“神舟”一号:1999.11.20 发射

“神舟”二号:2001.1.10发射


“神舟”三号:2002.12.30发射


“神舟”四号:2002.12.30发射
“神舟”五号:2003.10.15发射
“神舟”六号:2005.10.12发射
4、完成练习七第四题。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让学
生仔细看图,弄清题里各是 什么物
品,重量分别是多少,然后指导学
生合理选择条件进行解答。提问:
你还能提出 哪些问题?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进步?




学生选择条件独立解答。







学生小组内交流。
指名学生发言。
四、课堂作业 1、先估计下面各题的得数,再口
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算。
14×2 23×3 21×4 33×2
12×4 32×3 12×4 32×3
2、笔算下面各题。
413×5= 147×7= 6×247=
8×265= 316×4= 3×424=
3、一台VCD机876元,买6台这
样的VCD机共要多少元?


教学反思:

4.三位数乘一位数练习课(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74—75第5~第9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在计算中,培养学生探
究规律的能力。
2、运用乘法笔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
教学难点: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
设计理念:引 导学生从计算题的数据特点、结构特点、算法特点以及计算结果等
不同角度,交流自己的收获、体会和发 现,促使学生把一些表面的感
性认识上升为清晰的理性思考。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上一节三位数乘一

位数的练习课。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七第五题。







学生独立口算。
提问:每组中的两道题之间有什么发组讨论、交流、总结。


2、完成练习七第六题。

教师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是怎么
学生独立计算。

联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估计的?
3、完成练习七第七题。
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教师指名板演。
4、完成练习七第九题。
引导学生依据生活经验和对周长
含义的理解,弄清沿菜地四周小路
的长度就是这块长方形菜地的周
长。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
疑问?
四、课堂作业。 1、算一算,比一比。
200×2×3= 400×2×4=
200×6= 400×8=
2、笔算下面各题。
6×154= 657×3= 238×4=
156×5= 7×214= 8×113=
3、畜牧场养奶牛187头,养羊的
头数是奶牛的4倍,畜牧场养的羊
有多少头?
4、一台音响要876元,买6台这
样的音响共要多少元?



学生独立解答。




先小组讨论、交流,后独
立计算。





学生总结评价。

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教学反思:


5.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76-77。
教学目标:1、理解0乘一个数的含义,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学习并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能合理地运用口算、
笔算和估算,提高计算准确率。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意识,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把估算和笔算相结合,提高计算准确率。
设计理念:本课从“0和任何数相乘 得0”这个知识点入手,让学生逐步学会学
懂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估算笔算方法,让他们体会到解决问 题策略
的多样性,同时注意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 1. 导入“小猫钓鱼”场景图,讲述

探究新知。 “小猫一边钓鱼一边捉蝴蝶,结果

一无所获”的故事。
(!)提出问题:


要求一共钓了多少鱼,用加法

如何计算? 学生回答:0+0+0=0
要求一共钓了多少鱼,用乘法

如何计算? 学生回答:0×3=0
(2)0和3相乘等于0,你是怎么学生回答:3个0相加的
理解的?
2. 完成想一想:0×7 8×0
3. 构建结论:
谁能再举几个类似的例子?
和等于0,所以等于0.
学生练习


从以上例题的学习中你发现什学生分组讨论,汇报。(0
么规律?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 课堂速练:卡片出题 学生齐答

P
77
想想做做 1
5. 出示学校体育馆场景图:


(1)引导学生看图,分析图中显

现的信息。

(2)提问:要求一个看台有多少

个座位,如何计算?

提问:谁来做评估专家,估

计学校体育馆共有多少个座位?
(3)用竖式计算
学生口头列式解答
指名板演,集体齐练
提问:积的十位上写几?为

什么?与估计的结

果相差多少? 学生口答


6. 课堂速练:P
77
想想做做 2

提问:第(2)(3)小题积的十位是

2,为什么不是0? 学生口答
7. 师生共同小结乘数中间有0的

乘法笔算方法

二、拓展运用: 5、想想做做 3










三. 质疑总结


啄木鸟医生给大树治病,请同

学们和它一起来诊断大树先生学生独立完成改正任务
的病情。
2. 想想做做 5
后,分组交流汇报。

(1)提问:仔细看图,你能估


计出4个书架共有多少本书吗?

(2)怎样很快地估算?
3. 想想做做 6 出示挂图。
学生口答

提问:题目中告诉了我们什么条


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学生先独立解答,教师汇
总讲解
谁能总结我们这节课共讲了哪


几个问题?最需要注意的是什


么?

还有什么疑问?
质疑总结





独立解答 集体评讲
四. 作业设计 P
77
想想做做 4
2×304 603×3 309×5
4×605 506×7 9×104
8×206 207×9


教后反思:






















6.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78-79。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并能用简便方法正确
计算。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用简便方法列竖式计算。
设计理念:突出学生学习中新旧知识的联系,注意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和自主
探索能力。


教学步骤
1. 口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3 2×50 6×8
20×3 2×50 6×80
一、复习引新

200×3 2×500 6×800
2. 提问:
观察每组题,你发现了什么?
怎样思考比较简便?

1. 出示情景图
提问:在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该如何列式呢?教师板书横式
2. 提问:你会计算吗?
3. 组织学生汇报:
(1)口算法:4×12=48
4×120=480
(2)竖式法:1 2 0
× 4
4 8 0
二、探究新知

(3)简便竖式法:1 2 0
× 4
4 8 0
4 提问:你喜欢哪一种算法?如果用简
便竖式计算,该注意什么?
5 课堂速练 P
78
试一试


6 生成结论:
如何列竖式 乘数和另一乘数0前面
的数对齐
学生口答



学生口答简便方法
学生回答


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学生板演 全班齐练




学生同桌悄悄轮流讲


如何计算 先乘末尾0前面的数
述方法
如何写结果 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
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1. 争当小老师
完成P78想想做做1
三名学生板演, 全班
齐练, 同时要求座位
提问:第二三题为何积的末尾有两上的学生批改板演同
个0?
三、巩固强化
2. 争当速算家
完成P78想想做做 2
完成P78想想做做 4

3. 对比练习 302×3 320×3

1. 完成P78想想做做5.6
四、联系生活
解决问题 2. 完成P78想想做做7
学生自主列式解答
集体讲解
先填表,观察
提出发现
五. 全课总结

学生质疑
教后反思:

质疑
学的计算,全班交流

分组比赛
卡片竞答



7.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P80~81。
教学目标:1、借助实物图,让学生经历探索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进一步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运算的实际价值。
3、积累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增强数学应用
意识。
4、体会“假设”思想在解决数学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设计理念:让学生通过交流和反思,自己解决问题,形成解题 思路。教学的过程
不仅仅在于找到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在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会思
考,体会 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学校将 开展乒乓球比赛,体育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问
师买了一些乒乓球。出示例题图。从图题,买6袋乒乓球要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用多少钱?
学问题?
2、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用两步连乘
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1、“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钱?”你会和同桌交流一下,解
解决这个问题吗?同桌相互交流, 各自决问题。你是怎样解
将算式写下来。
二、自主合作
解决问题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①先算6袋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
6×5=30(个)
再算6袋乒乓球一共要花多少钱?
2×30=60(元)
②先算一袋乒乓球要多少元钱。
决这个问题的?

全班交流,重点说说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2=10(元)
再算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钱?
10×6=60(元)



③先求出6袋中一只乒乓球要多少元学生可以结合例题图
钱?
2×6=12(元)
再算出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钱?
12×5=60(元)
来理解这种解决问题
的方法。


3、小结:这样的数学问题可以 用两个乘讨论解决两步连乘计
法算式来解决,解决之前要想好先算什算解决实际的问题方
么,再 算什么。 法什么
1、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解决一共运苹学生仔细观察书中插
三、及时练习,果多少千克?
提高解决问题
能力
图,先理解图意,再
解答。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这里一共有多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
少只兔子?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法解答。
小组合作交流,然后
①要算出学校教 学楼教室里一共有多少实践,收集有关信息,
盏灯,要收集哪些信息? 解决问题。
四、运用实际,②假设要要算出学校教学楼一共有多少
解决生活问题 盏灯,还要收集哪些信息?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求出苹果树有多少棵?
4、作业。想想做做6、7题。
教后反思:
学生自主解答,说说
先算出什么,再求出
什么。



8.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练习课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P83第7~9题。
教学目标:在具体情境中 理解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连乘方
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 的解决办法,体会解决问题策
略的多样性,发展数学思考,提高有条理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设计理念: 在上节新授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巩固两步连
乘计算应用题的特点。
教学步骤
1、出示口算
23×2= 33×3= 42×2=
230×2= 330×3= 420×2=
9×400= 200×6= 4×800=
2、比一比,算一算
740×5= 480×5=
5×704= 5×408=
一、基本练3、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完成填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分别根据老
师要求完成各种
形式的计算,然后
集体交流订正。
4、饲养场有公鸡85只,母鸡120只,鸭的只
数是鸡的总只数的2倍,鸭有多少只?
二、练习指1、完成练习八第8题。


分组计算后同桌
交流:题目的特点





2、完成练习八第9题。


及规律。让学生根
据找出的规律再
接着写一些相应
的算式。
引导学 生认真观
察场景图,仔细阅
思考题:出示题目,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指导读题中提供的信
学生根据要求做出合理的假设,并进行相应的息。学生质疑并提
试验和调整。 出解决方案。
计算三位数和一位数相乘时,三位数各数位上小组讨论解决,集
的数都要和一位数依次相乘,因此要先 看最高体评讲。
位。要使积最大,最高位(百位)和一位数相

乘的积就要尽量最大;然后再看次高位(十

位),最后看最低位(个位)。
即:7×531


相反,要使积最小,最高位得由1、3相乘,5、

7我们选5作为十位数字。因为,,

所以,1作为一位数和357相乘才能使积最小。

即:1×357

补充练习:2、4、6、8四个数分别填入方框中,

(1) 要使积最大:□□□×□
(2) 要使积最小:□□□×□


学生根据老师的
讲解,完成补充练
习。
教后反思:



9.单元复习一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P84第1~4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三 位数乘一位数乘法,能正确快速口算,能笔算三位数乘
一位数,能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 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设计理念: 通过练习,巩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教师出示口算题,学生独立进行口算学生根据老师出
后指名随机口算得数,并要求说出口算方法 。 示口算题解答。
500×6 43×2 9×800 110×8
4×22 300×7 3×21 4×600
学生分组解答。

2、分三个组完成本题。完成后要求学生

说出自己完成的一组题中的算法,进行交流,

体会相互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三位数乘学生独立完成。
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364×5 3×287 847×8
练习指导
360×5 3×280 840×8
306×5 3×208 804×8
计算时注意审题,分清每个因数的不同之
处。
3、分组审题,分组解答。
在连乘算式中,连续乘以两个数等于乘以
这两个数的积。这样可以提高计算的速度,使
计算更加 简便。
105×2×4 350×3×3 267×3×2
105×8 350×9 267×6
4、学生先独立进行估算,在组织交流估
学生解答后,观察
你发现什么?


算方法。
496×5 2400
504×6 2500
386×7 2800
290×8 3000
5、先观察插图,图中提供了哪些信息,
能根据图意列式解答。




教后反思:


10.单元复习二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P84第5~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用所学过的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
3、对计算以及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有兴趣,乐于与同学相互合作并积极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运用 所学过的计算 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 所学过的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
教学步骤
一、激趣练

教师活动
师:我们学过了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三

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与估算,今天我们就运用
所学过的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愿意吗?
1、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审题,注
学生活动
播放光盘,让学生说说从光盘上获得了哪些信意分清题目中隐
息,你是怎样理解“来回”的? 含的条件。
让两个同学上来表演 ,让学生明白“来回”

的意思。
学生解答,然后集体交流答案。
2、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 根据题意分
二、进行练播放光盘,让学生说说从光盘上获得了哪些信析数据,独立进行
习 息? 估算和比较,然后
让两个同学上来表演,通过表演理解“小华中集体交流答案。
午不回家;小芸中午回家吃饭”告诉我们的信

息。
3、想想做做第7题:
播放光盘, 让学生看懂图意。



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集体交流

说说两种方法 列式的理由及思考过程。


4、想想做做第9题:

指名读题,然后让学生一题一题的解答,提醒

学生可以运用估算做第1小题。
逐题讨论。
你还能提出其他的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自提问题并
解答。
引导学生观察图,看一看从第1棵树到第2棵、学生看图,理 解题
第3棵树……各相距几个5米?
三、解答思
考题
你有什么发现?(段数比棵数少1)
学生解答。
补充:在20米的路边种树,从一端起,每隔5
米种一棵,一共要种多少棵?

补充:1、学校跑道长100米,小明在这条跑

道上跑了3个来回,他一共跑了多少米?
2、每组有6人,每人做8朵花。5组人一共做

了多少朵花?
3、草地上有18只公鸡,母鸡比公鸡多9只,
小鸡的只数是母鸡的4倍。小鸡有多少只?
意。

教后反思:
作业:P85第7、8题。


物体的物体正面、侧面、和上面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P86-87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 通过实际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
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2、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3、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教学重点与难点:知道从 一个角度观察长方形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 不一样的。
教学准备: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正方体。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出示茶杯的正面、侧面、上面的图,
学生回答(想)
让学生猜测,最后提问:它们会不会

有可能是一个物体呢?
学生观察
二、教学“正面、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侧面、上面”。 你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教室里的
图书柜,能看到图书柜的几个

面?
讨论交流回答(正
注意观察的时候人要坐端正,不
面、侧面、上面)
能移动哦。
同桌互说
三、教学“想想做图书柜有门的一面是正面,他的
做”。
左侧或右侧的面都叫侧面,柜顶的一

面是上面。同学们,你能说一说你观

察到了几个面吗?



1、提问:你能指出洗衣机和冰箱的
同桌互说
正面、侧面和上面吗?同学们可以讨

论讨论。


< br>2、请同学们把文具盒放在桌子上,
学生分小组观察讨
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一看,然后告< br>论
诉同桌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指名学生口答



3、出示正方体和长方体模型,请小
朋友们从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

什么位置只能看到一个面?什么
位置能同时看到两个面,什么位

置能同时看到三个面?最多能看
几个面?


4、指名读题、学生自行完成习题。
学生自己完成习




三、总结评价。

5、学生自行完成习题。 题,也可以动手自己
摆一摆模型。
学生回答


这节课我们一起观察了物体,你们有
些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观察三个正方体组成的物体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P88—89的内容
教学目标:
观 察由三个简单的几何体拼搭而成的物体,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
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 ,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也可能是一样的。在教学
同时,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的 情感与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初步学会看直观图,想搭的 物体,判断从正
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
教学准备: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正方体。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搭积木吗?你能用3个同学生回答动手搭搭
摆摆。
样大小的正方体来搭一下吗?
学生汇报摆放出各种形式
揭题:今天我们将对这些物体进行观

察。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的图


2、感知从 同一个位
置观察不同的物
体,看到的形状可
能不同,也可能相
同。
照样子,用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
拼搭搭。
同桌一人搭一个。

同桌说说从正面看两人搭的物体是什
么形状。
再说说从侧面和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
状。
互相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己动手做

学生体会:不同的
物体,从一个位置
观察看到的形状可
能会相同。

3、教学“试一试” 指名读题。 学生自己动手摆一
提问:题目的要求先要求我们做什摆,同桌互相交流
么?再做什么? 检查。
要求学生先尝试用3个正方体摆出
。摆好后自己从正面看一看,检
查自己摆的是否正确,再让学生画出
从侧面、上面看到的图形。


每人尝试用3个正方体摆出符合要求
的物体。摆好后自己从正面看一看,
看到的图形是不是题目中的图形的样
子?

1、指名读题,学生各自按要求摆物< br>体,并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物
体,并在书上连线。

2、自己默读题目并把3个正方体摆成
一个长方体。摆好以后同桌检查

3、如果想从上面看到 ,你能用3个
大小一样的正方体摆一摆吗?

4、教学“想想做做”
从上面看到 ,可以怎么摆?

4、这道题要求我们做什么?与上面
几道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动手摆物体,先自己摆一摆,
再在小组里讨论。

5、出示书P89第5题图形。
学生自己动手搭。


学生根据自身情
况完成练习。

学生自己动手



学生自己动手




有不同摆法的举手
说。



学生自己动手摆

你知道这些物体各由几个正方体
摆成的吗?数一数,将答案写在图的
下方。
1、下图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各是什
么形状,用线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集
体评价。

2、
下面各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三、巩固练习
请填写完整。

3、
小军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出了下面几
个立体图形



三、总结评价

问题一:从正面看到是□□ 的有哪几
个?从侧面看到这种情况的有哪几
个?
问题二 :从正面看到是□□□ 的有哪几
个?从侧面看到这种情况的有哪几
个?
今天你们观察的是什么样的物体?运学生自己动手摆
放。
用了哪些方法?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统计与可能性(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苏教版数学第七册P90—91。


教学目 标:1、经历与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
收集整理数据,体会统计是研究 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经历试验的具体过程,能对试验可能发生的结果做出简单判断,
并 做出适当解释,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3、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 受动手试验是获得科学结
论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认识一些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教学难点:理解任意摸一次球,红球和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
设计理念:课堂中重视学生学习 能力和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学习“猜测—验证—
结论”这一学习方法。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在参与、操作 活动的过程
中得出可能性相等的概念,促进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和
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说想法。(引出
“可能”)


学生回答。(一定摸
出是红球。
可能摸出是红球,
可能摸出是黄球)
学生活动
一、故事导1、教师讲阿凡提的故事 :阿凡提在地主巴依
入,复习旧老爷家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活,小气的巴依不
知 想付工资给阿凡提,于是想了个歪主意.对阿
凡提说:“阿凡提,我这儿这两张纸条让你
抽,分别写着“付工资”和“不付工资”,
如果你抽到哪一张,我们就按哪一张上写的
办, 你还是有一半机会的哦”。如果你是阿
凡提,你会怎样想?(引出“可能”)
2、复习“一定”“可能。”
(1) 出示装有3个红球的袋子,提问:如
果 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球的结果怎
样?(一定摸出是红球)
(2) 往口袋加入3个黄球,提问:如果从
这样的口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球的
结果怎样? 3、揭题:在我们生活中,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
有些事情不一定会发生,只能说具有可能性,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可能性问题。(板书:可能
性)
二、活动体1、摸球游戏
验,感受过(1) 猜测
程 出示透明袋子:袋子里加入3个黄球,提问:
1 、摸球游如果遮住眼睛从这个口袋中每次任意摸出一个
戏 球,摸出以后再把球放回口袋,一共摸40次,
猜一猜,红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多少次?

学生自由猜测。

(2)验证: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想知道自己
猜测的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做?



学生自由猜测。教
师把学生的猜想板
书出来)
学生回答(摸一摸
验证)


游戏规则:1、摸前先把袋中球搅一搅,然 后转
过脸去从中任意摸一个,摸出后回头看一看,

给大家看自己摸到的是什么颜色的 球,把球再
放入口袋中,按这样,大家轮流摸,一共40

次 。2、组长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3、

摸完后,组长填写统计表 ,其他同学负责校对。
4、请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工。

怎样用画“正”的方法来记录,谁来给我们介

绍一下?教师在黑板演示一下。
活动体验:

(3)归纳

小组汇报统计结果,教师在实物展示台上填写。
红球

黄球


合计 红球 黄球

次数

提问 :统计的结果和我们的猜测差不多吗?我
们将各小组结果进行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如

果继续摸下去,摸到红球的次数和黄球的次数

会怎样?
小结:说明从装 有3个红球和3个黄球的袋
2、小结并
2、
子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机会 是
揭示学法
相等的,也就是说可能性是相等的。提问:
(1)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记录摸球的结果的?

你觉得用画“正”字的方法好不好?

(2)记录之后我们又对数据作了怎样的处理?
可见我们用统计的方法来研究事情发 生的可能

性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3)通过试验和统计得到什么结论?用的是什
么方法?

小结:猜测 ----验证----结论

过渡:想不想用我们刚才的方法做第二个游
戏?
二、抛小正方体
教师出示两个面上都有1、2、3的小正方体。
游戏规则:1、上抛 小正方形,不宜太高,看落
下时“1”“2”“3”朝上的次数,大家轮流抛,
一共30次 。2、组长派一人用画“正”字的方
法来记录。3、抛完后,派一人填写记录表和统
计表 ,其他同学负责校对。
各组汇报,学生上台填入数字
提问:仔细观察统计表,统计的结果和你估计
的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体验:学生分
组试验,填写统计
表,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回答:(红球和
黄球个数一样,摸
到可能是红, 也可
能是黄,次数差不
多。)

学生回答:(记录简
便,整理迅速),
学生回答:(填入统
计表板书:统计)

学生回答:(先猜测
在摸球验证,最后
总结)。



体验。填写表格


的1 2 3


教师:在每个数字个数相同的情况下,抛的次
数越多,数字123朝上的次数越接近。这三种
情况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三、拓展深1、放一放
化 刚才我们做了2个游戏,学到了不少知识,你
们会不会用学过的知识动手放一放?出示想想

做做2:布袋里放四枝铅笔。
(1)、任意摸一枝,不可能是红铅笔。袋子里
应怎样放铅笔?
(2)、任意摸一枝,可能是红铅笔。
(3)、每次任意摸一枝,摸50次,摸到的红铅
笔和蓝铅笔的次数差不多。
2、如果布袋里放6枝铅笔,上面的3题如何放?
3、回顾阿凡提得故事,照应开头。
阿凡提非常生气,他一下就看出了巴依的鬼主
意,自己无论抽到哪一张都得不到工资。两张< br>纸条上写的是什么?
于是,聪明的阿凡提灵机一动,对巴依说:“老
爷,我还是让您来 先抽吧,您抽完,我就不用
再抽了,您也可能有一半的机会的哦”。巴依听
了,只好乖乖把工资 付给了阿凡提。巴依抽到
的一定是什么?
看来,阿凡提是运用了可能性的知识战胜了巴
依老爷。
四、评价总今天我们在玩的过程中一起研究了统计与
结。 可能性。(板书“与”),你学会了什么?
教后反思:



先在小组里说
一说发现了什么。
要求:小组讨论,
组长摆放。逐个回
答,小组讨论,指
名一人回答。



学生口答。


学生猜测:(两张都
是‘不付工资’)



(巴依抽到的一定
是:“不付工资”)。
评价总结。

统计与可能性(2)
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苏教版数学第七册P92—93。


教学目 标:1、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了解和认识条
形图(1格表示1个单位),初 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
图。
2、经历试验的具体过程,能对试验可能 发生的结果做出简单判断,
并做出适当解释,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3、 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感受动手实践是获得科学结论一
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 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之一,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认识一些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 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简
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
设计理念:课堂 中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学习“猜测—验证—
结论”这一学习方法。教学中比较重视学 生在参与、操作活动的过程
中得出可能性相等的概念,促进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和
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说想法。



一、复习旧1、同学们,请大家思考一下:在怎样的情况下,
知 放4个球。我一定能摸到红球。
在怎样的情况下,我可能摸到红球?在怎样的

情况下,不可能摸到红球?
在怎样的情况下,摸到红球与黄球的可能性差
不多?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统计与可能性(板书课题:
统计与可能性)
二、活动体1、摸球游戏
验,感受过(1)猜测:
程 请大家看,老师口袋里放了几个红球?又放了
1、摸球游几个黄球?(3个黄球、1个红球)
戏 如果每次摸1个球,摸10次,摸到哪种球的次
数可能多一些?

(2)验证: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想知道自己

猜测的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做?




出示书上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每次涂一个
方块做记 录。另一种是每次涂一个方格做记录,

涂成条形图。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

统计的结果和你的估计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
么?先在小组里进行交流,然后在全班进行交
流:

游戏规则同上一节课。
(3)归纳

学生自由猜测。(可
能摸出是红球,可
能摸出是黄球, 摸
出是黄球次数可能
多一些.教师把学
生的猜想板书出
来)
学生回答(摸一摸
验证)
活动体验:学生分
组试验,填写统计
表,教师巡回指导
在小组充分摸球的
情况下,请学生把
摸球的结果,在书
上予以记录。
全班进行交流:在


提问:统计的结果和我们的猜测差不多吗?我
黄球与红球不 一样
们将各小组结果进行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如
多的情况下,红球

如果多 ,那么摸到
果继续摸下去,摸到红球的次数和黄球的次数
红球的可能性就大

会怎样?
一些;如果黄球多,

2、小结:说明从装有3个黄球和1个红 球的袋
那么摸到黄球的可
子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黄球的机会多,也就
能性就大,也就 是

说:在两种球不一
是说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提问:

(1)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记录摸球的结果的?
样多的情况下,哪

(2)记录之后我们又对数据作了怎样的处理?
种球多,那种球摸
到的可能性就大。
可见我们用统计的方法来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


性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先猜测
(3)通过试验和统计得到什么结论?用的是什
学生回答:
在摸球验证,最后
2、小结并
么方法?
总结)。
揭示学法
小结:猜测----验证----结论---分析原因

过渡:想不想用我们刚才的方法做第二个游


戏?



二、抛小正方体


做一个小正方体四个面写1,一个面上写2,一

个面上写3的小正方体。把小正方体抛30次,


在书上用涂方格的方法记录“1”、“2”、“3”朝


上的次数。


游戏规则:1、上抛小正方形,不宜太高,看落


下时“1”“2”“3”朝上的次数,大家轮流抛,

一共30次 。2、派一人用画“条形图”的方法
学生先在小组
来记录。3、一边抛一边填写统计图。
里说一说发现了什
提问:仔细观察统计图,统计的结果和你估计
么。
的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在每个数字个数不同的情况下,抛的次
数越多 ,数字面数多的朝上的次数多。数字面
数少的朝上的次数少。

行业排行榜-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发蜡的作用-鼓励英语


天津中考成绩查询-西游记读后感1000字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生日答谢词


食品安全工作总结-吉安人事网


江苏二本大学分数线-初二地理教案


证券从业考试通过率-中国证监会网站


高考试卷押运-二级建造师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