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玛丽莲梦兔
896次浏览
2020年08月29日 08:2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香港定居-活着的读后感


教学内容:小树有多少棵(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
力。
3. 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每年我们学校都要植树,那么今天我
们来看一看,植树的活动中有哪些数学问题。
2.请你认真观察图后和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一共有几捆小树?每捆有几棵?)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二)解决问题,探索口算方法
1.独立解答。
让学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尝试计算。
2.小组交流。
让学生结合“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情境,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义。
3.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
60棵小树。
4.先自己静静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说计算方法。
5.全班交流。
(1)20×3就是3个20相加:20+20+20=60;
(2)因为2×3=6,因此20×3=60;
(3)可以把20看成10×2,这样20×3可以变成10×6。
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 要正确,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选择自己
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20×3”口算过程和方法:
①20×3=20+20+20=60;
②因为2×3=6,因此20×3=60;
比较2×3=6和20×3=60,发现了什么?


6.解决问题。
4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请同学们先自己算一算,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课堂小结
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练习
1.试一试第2题 口算。
3×2 5×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①学生独立计算,反馈计算结果。
师:上面这组算式,横行、竖列分别有哪些规律?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发现。
(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就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②.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整十、整百 、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让学生结合题
目说一说计算方法)你认为怎样口算比较简便?
2. 学生独立完成 试一试第3题
3. 练一练
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看图,理解题意,并列式解答,再反馈。
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选几道让学生说说口算的方法。
第3题
①让学生理解题意,说说情境表达的意思,明确每堆香蕉有几根,有几堆香蕉,
大、小象每天各吃几根。
②解决问题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再交流。
先计算60×3=180(根),再计算或比大小。说明够一天吃。
解决问题⑵, 先引导学生找出“一个星期有7天”这个条件。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再全班交流。
③解决问题⑶,
师:根据这个情境,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并写下来,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4.数学游戏。
教师事先准备好卡片,以同桌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规则:一 位学生取一位数,另一位学生取整十、整百或整千数,然后两个学生都计
算这两个数相乘的结果,看谁算 得又快又准确。





教学内容:需要多少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去海边游泳 吗?淘气笑笑他们在暑假里就到美丽的北海去旅游了,我们
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情况。( 师出示淘气、笑笑在海边买东西的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先解决“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买3个球需要 多少钱?”的问题,其他问
题先存入“问题银行”。

(二)探索口算方法
1.解决问题: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12×3或3×12,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然后汇报。
生1:12×3就是3个12相加,12+12+12=36(元)。
生2:如果每个泳圈是10 元,3个泳圈是10×3=30(元)。每个泳圈少算了2元,3个泳
圈共少算2×3=6(元),一共 要30+6=36(元)。
生3:12×3就是把12分成10和2, 10×3=30,2×3=6,30+6=36(元)。
2.解决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师:你能算出来吗?
学生列式计算15×3或3×15,先同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再汇报。
生1:15×3就是3个15相加,15+15+15=45(元)。
生2:15×3就是把15分成10和5, 10×3=30,5×3=15,3个10再加上3个5,30+15
=45(元)。

(三)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买东西“需要多少钱”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学到这里,你
有什么收获?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一位数,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一位数,最后把它们合起来。

(四)巩固与练习


1.看屏幕(出示练一练第2题情境图)
让学生独立解决⑴⑵两个问题,在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时,对于第⑵个问题,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可以:①因为15×6=90(块),100–90=10(块),所以够分。
②因为15×6=90(块),100>90,所以够分。
2.看屏幕(出示练一练第3题情境图)
师:谁能说一说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图意回答,并独立解决问题,再在小组中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3.练一练第4题
教师先示范让学生理解表格,学生独立填表,然后进行全班反馈交流。
引导学生观察填写结果,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4.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抽几题让学生说说口算方法。



























教学内容:练习一(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结合具体情景,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巩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提高 口算的正
确率和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复习我们前几节课所学的内容。
板书:口算乘法练习课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后抽几题让学生说说口算方法。
2.“练习一”第2题
出示本题情境图。
先让学生说说图中有哪些信息?让学生独立解决第⑴个问题,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师: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数学问题。
3.“练习一”第3题
①游戏:比大小
教师准备一些数学算式卡片,如13×2和31×2 12×5和15×2 16×3和3×16
25+2和25×2
让学生观察每一组算式的特点,找出规律,直接比出大小。
②“练习一”第3题
让 学生思考后,直接填写符号,再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再通过计算,
得出计算结果检验 自己的判断。
4.“练习一”第4题
出示本题情境图。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4 个问题,然后对每道题进行反馈交流,重点组织学生探讨最后一个
问题。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购 买方案。例如:25×2=50(元),60元可以买2个足球。
5. “练习一”第5题
先算画上横线,把结果写在下面。以竞赛形式练习,让全班同学同时开始算,算完后立
即举手,表扬做的 又对又快的学生。
6.“练习一”第6题
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从中获得信息。


先分别说一说,“我 的体重是小东的3倍。”与“我的体重比小东的2倍多5千克”这两
句话所表示的含义,再让学生列式解 答。
“我的体重是小东的3倍。”这句话的含义是:小东的爸爸的体重是23千克的3倍,所
以小东爸爸的体重是:23×3=69(千克);“我的体重比小东的2倍多5千克。”这句话的含义
是 :小东妈妈的体重比23千克的2倍多5千克。所以小东妈妈的体重是:23×2+5=51(千克)
7.“练习一”第7题
⑴先让学生理解题,全班讨论:怎样检查交来的钱对不对?
先算,每人交8元钱,全班40人共收到多少钱?再算,题中表格中共有多少元?,最
后在比一比。
⑵学生独立计算再反馈。
8.“练习一”第8题
出示本题情境图。
⑴理解图意。
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找出:大客车每辆限乘客30人,面包车每辆限乘客20人,租1辆大客车需50元,
租1辆面包车需35元,有80人要乘车。
⑵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80人要乘车,怎样租车合算?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
⑶全班交流,展示租车设计方案的多样化。
①租4辆面包车,乘客人数:20×4=80(人),需要35×4=140(元)
②租3辆面包车,乘客人数:30×3=90(人),需要50×3=150(元)
③租1辆 大轿车和3辆面包车,乘客人数:30+20×3=90(人),需要50+35×3=155(元)
④租2辆大轿车和1辆面包车,乘客人数:30×2+20=80(人),需要50×2+35=135(元)
讨论:从省钱的角度来看哪一种租车方案最合算?第④种方案最合算。

(三)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参观科技馆(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 的过
程,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
12 ÷ 3= 8 ÷ 4= 6 ÷ 2= 36 ÷ 6=
18 ÷ 9= 45 ÷ 5= 49 ÷ 7= 56 ÷ 8=
2. 口答
( 1 ) 90 里有几个十? 800 里有几个百? 60 里有几个十? 600 里有几个百?
( 2 ) 300 里有几个十? 420 里有几个十? 540 里有几个十? 500 里有几个十?

(二)情境引入
同学们,星期六淘气班将要到科技馆参观昆虫展。他们班一共有 60 人,想坐 2 辆车
去科技馆,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列式: 60 ÷ 2 并说明自己的想法。(板书: 60 ÷ 2= )
请学生说说60 ÷ 2的含义。

(三)探究算法
1.60 ÷ 2 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算法:
①因为2×30=60,所以60÷2=30 (想乘法做除法)
②因为60里有6个十,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十,即30,所以60÷2=30
4.将答案写在书上,把答语补充完整。
5.拓展训练:
⑴如果我们 60 人,找 3 辆小汽车去科技馆,平均每辆小汽车坐多少人?应该怎样列
式,怎样计算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60 ÷ 3=20 (人)
(2)我们班和一班合起来共 120 人,如果坐 2 辆大轿车,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应该怎
样列式,怎样计算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20 ÷ 2=60 (人)


6.完成试一试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学生比较上下算式,说说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
7.完成试一试第2题。
⑴先让学生独立计算。
⑵组织全班交流
①抽几个整百数、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题,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②让学生比较每一组算式,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现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你学到了什么?

(五)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后抽几题让学生说一说口算方法。
2.“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结合本题情境图说说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列出算式计算。最后,引导学生观
察表格说说发现了 什么?
3.“练一练”第3题
先让学生依题意独立解答,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4.“练一练”第4题
先准备好计算卡片,以“小组接力”的形式开展活动,即一位学生做好 一题,下一位学
生接下去做下一题,看哪个小组先完成题目并且正确率最高。游戏结束,让每一位学生把 这
8道题都独立做出来,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内容:植树(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并能 正确
的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道算式朋友,你们看喜欢吗?(出示:6÷3,12÷4,< br>18÷6,35÷7)
口算时,你有什么感觉? 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利用乘法口诀。)
现在,我们再来认识几位算式朋友。(出示:30÷3,600÷2,560÷7,360÷9)
口算时,你又有什么感觉? 你又是怎样算出来的?
好,不错。现在淘气班的同学还给 我们带来了一位新的算式朋友,就藏在这幅图中,我
们大家共同来找到它好吗?(出示“植树”情境图)

(二)探索新知
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根据这个情境,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谁能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3.怎么列式解决?(噢,这个就是我们的新算式朋友)
4. 探索算法:
⑴36÷ 3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⑵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⑶全班交流算法:
①利用乘法想除法,因为12×3=36,所以36÷3=12。
②把36分成30和6,30÷3=10,6÷3=2,10+2=12。
③直接口算,用十 位上的数字除以3得1,写在十位上,用个位数除以3得2,写在
个位上,得12,即36÷3=12。
④用竖式。 (生边说师边板书)(学生汇报的同时,师进行板书)
师问:这几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让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小结:同学们,这几种方法都是你们自己的想法,各有各的理由,你喜欢哪种就用哪
种。
5.将答案写在书上,把答语补充完整。
6.试一试


第1题,先让 学生独立计算,再抽几题让学生说一说口算方法,最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
说说有什么发现。
第2题,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在独立解决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三)课堂小结
1.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内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师板书)
2.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在开火车订正。
2.“练一练”第2题
⑴理解题意。先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让学生独立解决⑴⑵小题,再集体反馈。
⑵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3.“练一练”第3题
⑴理解题意。先让学生观察插图,从中获取信息。
⑵独立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⑴⑵小题,再集体反馈。
⑶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教学内容:练习二(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结合具体情景,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进 一步巩固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一步体
会乘、除法之间的关 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秋天,果园里接满了许多的 大苹果,同学们正在果园里忙着收苹果呢。他们把苹果
分装在大小不同的袋里,让我们也去帮忙吧。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二”第2题
出示本题情境图。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全班交流。
2.“练习二”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和得数,同时让学生思考发现了什
么?(被除数越大 ,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的商也越大)
3.“练习二”第3题
出示本题情境图。
先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再交流,反馈。
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的想法。先分别算出每棵树苗分别需要多少元,再进行比较。
36÷3=12(元),40÷4=10 (元),10<12,买每捆4棵的树苗便宜些。
4.“练习二”第4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口算的方法。
5. “练习二”第5题
通过计算,写下结果。再比较两个算式的大小。
6.“练习二”第6题
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从中获得信息。
先说一说,先求什么?再让学生列式解答。
100–4=96(元),96÷3=32(元)或(100–4)÷3=32(元)
7.“练习二”第7题
被除数、除数、商有什么关系?知道被除数、除数,怎么求商?知道被 除数、商,怎么
求除数?知道除数、商,怎么求被除数?
让学生独立填表,再进行全班交流。
8.“练习二”第8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先算什么?先算画上横线,把结果写在下面。以竞赛 形式练习,让全


班同学同时开始算,算完后立即举手,表扬做的又对又快的学生。
9.“练习二”第9题
出示本题情境图。
⑴理解图意。
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⑵引导提问。
①“3天看60页”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②“照这样的速度” 是什么意思?
③求“一个星期她能看完吗?”这个问题,谈谈你的思路。
⑶列式解答:
方法一:每天看:60÷3=20(页)
一个星期看:20×7=140(页)
140<150,所以,一个星期看不完这本故事书。
方法二:每天看:60÷3=20(页)
想:3天看60页,照这样的速度,6天看120页。剩下的30页一天看不完。
所以,一个星期看不完这本故事书。

(三)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搭一搭(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3. 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操作能力。
4.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
体的相对位置。
5. 通过实践活动,发展与同伴合作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训练注意力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大家根据老师的口令行动起来,老师请两位同学在
讲台上表演。
请你摸自己的左耳朵,摸右腿,摸左眼睛,摸右肩。
请你用右手摸你的右腿,用左手摸你的右眼睛。
请你用左手指前面,指下面,指后面,指左面„„

(二)活动二: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 创设情境。
同学们,工地上有许多叔叔总是在忙忙碌碌的,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说得好,他们正在盖 新的楼房。同学们,你知道在盖大楼之前要先做什么吗?对,要
由设计师精心设计好大楼的图纸,比如一 共有几层,每个房间有多大面积、几个窗户等等,
然后才由建筑工人按照图纸去盖,那么今天的数学课我 们就来当设计师和建筑工人,一起来
搭房子,好吗?
2.搭一搭。
⑴老师 设计了一栋房子,想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立方体搭一搭,比比哪个同学能够理解
老师的意思,搭出符合要 求的房子来。我请一个同学上来搭一搭,请你听好,其他同学当小
裁判看他搭的对不对。横着放3个方块 ,在中间方块的上面放一个,把右面的方块拿去。
⑵我请两个同学上台来搭,一个发指令,一个搭。
⑶全班听老师指令搭一搭。
同学们,你们搭的和老师设计的完全相同,大家都很棒,理解了我 这个设计师的意思。
大家都是非常合格的建筑工人。
大家想想,老师刚才给你们发了几条指令?
最优秀的设计师要尽可能地用少的指令指挥建筑师,我们看看哪些同学能够做到这一点。
⑷同桌一个发指令,一个搭。然后互换。
(要注意每完成一步都要及时反馈,发现问题立刻纠正。)

(三)活动三:通过提问来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⑴下面我请一名同学做设计师 ,在讲台下面的小凳子上搭一个房子。(请一名同学在讲
台下面设计,注意不让其他同学看到他的设计情 况。)
xx设计师,请你说说你搭的房子是怎样设计的,我来搭一搭。
你用了几个正方体?从正面看是几个正方形?从上面看是几个正方形?从侧面看是几个正
方形? 看,是一样的吗?
请大家想想,老师问了几个问题?哪几个问题?同学们,xx用了4个立方体,为什 么从上
面、正面、侧面看的结果会不同呢?现在就请大家搭出和xx同学搭的相同的立体图形,你从上面、侧面、正面看看,是不是像大家说的那样。
⑵同学们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个人做设 计师,先自己搭出一个房子,注意用书挡住不要
让建筑工人看到,然后设计者用尽可能少的指令让建筑工 人搭出你设计的房子。做完后同桌
互换角色,练一练。
(教师注意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要注意发现典型的设计方案。)
哪位设计师上讲台来,把自己的设计告诉全班同学?

(四)课堂小结: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教学内容:练习三



教学目标:
1.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
不同。
2.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搭一搭,同学们不仅能搭出许 多种图形,还能用语言进行
表述。这节课让我们继续用学具搭搭,好吗?

(二)完成练习三(1题~4题)

先让学生搭出书上的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上 面、侧面进行观察,再填一填,然后组
织交流。注意引导观察,第一个图形从上面和正面观察到的形状是 相同的。


先想一想,然后独立搭一搭,看一看,连一连,再交流讨论。
通过本题练习,你有什么发现?




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再搭一搭,看一看,填一填。

4.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教师先示范怎样在方格纸上画图?再出示第4题
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然后让学生独立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全部画完后搭一搭进行验证。


(三)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有多重(认识千克、克)

教学目标:
4.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
5. 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6. 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3. 建立1千克、1克的概念。
4. 估算一些物品的重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师:同学们,上节课有两个同学表现得非常好,老师要和他们热烈拥抱。
老师抱一个特别瘦的学生一下就抱起来了,而抱一个胖的学生怎么抱也抱不起来。
师:通过刚才老师抱这两个学生你有什么发现?
师:真的吗?(让一个学生再来抱抱试试)
2.师让学生从桌上任拿2个物品掂一掂,说一说谁比较轻,谁比较重。

(二)探索新知
1.汇报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师:刚才我们通过抱 一抱和掂一掂都可以大体比较出两个物品的轻重,那么要知道物品
到底有多重,该怎么办?
(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示的净含量。用秤来称。)
师:这两个方法都不错!如果物品的包装上 标有质量,我们就可以知道一些物品的质量。
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到商店任选5件自己喜欢吃的食品调查 它们的净含量,谁来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非常好 !同学们刚才说到的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质量
单位,用来表示物品的质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 克和千克!(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2.认识秤。
师:直接看物品包装 袋上所标示的净含量可以知道物品的质量,但是很多物品没有
包装。比如:刚才两个同学的体重、桌上摆 的鸡蛋、苹果等物品,要想知道它们的质量该怎
么办?
(用秤来称。)
师:对,要想知道物品的准确质量可以用秤来称,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在什么地
方见过?
生汇报: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健康秤等等。
用课件介绍各种秤的简单使用。
台秤:把物品放入盘内,指针会告诉我们物品的质量。
电子秤:把物品放入盘内,会自动显示物品的质量。


弹簧秤:把物品挂在钩子上,就可以读出物品的质量。
天平: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右盘内的砝码和下面标尺表示的刻度来计算左盘中物品的质
量。
磅秤:计算秤砣质量和秤杆刻度表示的质量,我们可知被称物品的质量。
3. 简单介绍天平和盘秤的用法。
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放着一台天平和一个台秤。老师简单 介绍天平各部分的
名称:托盘、横梁、标尺、指针、螺旋、砝码„„(边指边说)
师 :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先在左边的盘里放上要称的物品,然后在右边的盘里放上砝
码,直到天平的指针在标 尺的中间为止。这时天平平衡表示两端的质量相等,计算出右盘内
的砝码和下面的标尺指示的刻度的和就 是左盘中物品的质量。(边操作边介绍)同学们桌上的
天平,老师已经调试好了,在使用的时候,右边放 砝码,左边放物品,打开红色的砝码盒,
里面有一个小镊子,一定要用小镊子来夹取砝码,不能用手直接 拿,如果用手直接拿会腐蚀
砝码。现在用小镊子夹取每个砝码认识一下每个砝码的质量是多少。
学生分组认识砝码。
师:现在老师把1克的砝码放在台秤的盘里,看看秤的指针有什么变化?
师:指针所指的位置 就是1克。现在同学们每人选不同克数的砝码,看看指针的位置
在哪里,那个地方就是砝码的质量。
4. 认识克。
(1)称一称。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天平和 台秤,学习了它们的使用方法。现在我们就用台秤或天
平称出桌上的苹果、盐、几粒黄豆、几个回形针„ „的质量。同学们称完之后写清物品的名
称和质量做好记录。看在3分内哪组同学称的物品最多,哪组就 是优胜组! 学生分组称物品。
(2)说一说。你称的这些物品的重量。
师:这些比较轻的物品,同学们都使用克作单位。很好!克用字母g来表示。(师边
说边板书:克——g )
(3)掂一掂。
师:你知道1克有多重吗?把你们刚才称的1克的物品 拿出来,比如一枚2分的硬币,
放在手里掂一掂,感觉一下1克,有什么感觉?
(4)找一找。
师: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
师:同学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物品体会1克的质量太棒了!
(5)猜一猜。
师:同学们不要称,猜一猜几粒黄豆的质量大约是1克?几粒大米的质量大约是1克?
几个回形针的质量 大约是1克?„„猜完之后再称一称看对不对?
学生分组活动,并交流汇报。
(6)估一估。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任选3~4件物品合在一起,先估一估它的质量,然后 再验证
估计得准不准。比一比谁估计得最准!
小组内验证,比一比谁估计得最准。
5. 认识千克。


(1)教师介绍。
师:刚 才有的组的同学称的物品合在一起的质量达到1000多克甚至2000多克,在
记录的时候是不是要写 很多数,如果不注意还有可能写错,是不是不方便?怎么办呢?
师:我发现我们班有的同学非 常聪明。结合课前的调查知道,较重的物品要用千克
表示。非常好!称较轻的物品,可以用克作单位。称 较重的物品,要用千克作单位的,千克
用kg表示。(师边说板书:千克——kg)
师:同学们刚才称的盐一袋是500克,两袋盐就是1千克。一袋牛奶是250克,4
袋牛奶也是1千克 。
(2)掂一掂。
师:请大家掂一掂两袋盐或4袋牛奶,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
(3)找一找。
师:1千克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1公斤,也就是2斤。那么在你周围还能找到哪些
物品的质量大约也是 1千克?
(4)拎一拎。
师:请同学们想办法任意称出几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拎一拎。
学生有的把几个小组的盐都收集起来拎一拎,有的把书包称一称再拎一拎„„
(5)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以克和千克为单位说一说生活中熟悉的物品质量。
6. 教学1千克=1000克。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克与千克,那么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多少克才是1千克
呢?请同学们猜一猜,然后想办法验证!

(三)总结
师: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

(四)巩固练习
1.出示课本第20页的图。
师:说一说下面物品的质量各是多少?
(1)指导学生看第一个秤面上的刻度。
师:从秤面上看这个秤最多可以称多重的东西? 两个鸡蛋重多少? 一个鸡蛋重多少
呢?
(2)第2小题生自己做。
2. 教科书第20页“练一练”的第2题。
让学生直接填在教科书上,集体订正。
3. 教科书第20页“想一想”。
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比较,哪个重些?
4. 单位用错的日记。
师:老师这里有一篇日记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你能发现什么?
早晨,我在2千米高的床上起来 ,用18分米的牙刷刷牙,洗脸后,坐在8米高的餐
桌前喝了一杯150厘米高的牛奶,吃了一个65千 克的鸡蛋,然后背起3克的书包上学去了。





教学内容:1吨有多重(认识吨)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有多重。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 建立1吨的概念。
2. 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听过“曹冲称象” 的故事吗?谁来讲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一定要认真听,
听完故事还要回答提出的问题呢!(师可随之 出示挂图或多媒体画面,并请一位同学讲“曹冲
称象”的故事。)



师:故事讲得很生动,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你们想一想,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生可 能回答:一定很重,会用克、千克作单位,也有可能用吨作单位;也可能发出疑
问:那得有多少千克呀? )
师引导学生思考: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说明大象有多重,你认为合适吗?
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
(引出课题:1吨有多重,并板书)

(二)探究交流,感知新知
1.⑴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吨呢?教师用课件(或 图片)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图,让学


生看一看,算一算。

350×3=1050(千克) 3头水牛约重1000千克
100×10=1000(千克) 10桶油约重1000千克;
50×20=1000(千克) 20袋面粉约重1000千克;
25×40=1000(千克) 40人约重1000千克。
(2)小组汇报。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吨=1000千克,并介绍用字母表示:1 t=1000 kg。
2.联系生活,理解新知。
(1)举例说明生活中有许多物体要用到质量单位吨。
(挂图或多媒体出示) 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教师进行补充。

(2)让学生再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师生共同进行分析。

(三)综合应用,巩固拓展
完成书上的练一练(重新调整练习题的顺序),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1.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吨):第3题

2.填一填。第1题
4千克=( )克 3吨=( )千克
5000克=( )千克 ( )t=2000 kg
18 t=( )kg( )kg=6 t
学生做完后,教师实物投影展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集体订正。
3.学生先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然后与同桌说一说思考方法。


在○里填上“>”“<”或“=”。
8000千克○8吨 4500克○4千克
3 t○3600 kg
学生独立思考再反馈交流,请几名学生汇报思考方法。
4.数学故事。
(1)估算。
刚才同学们听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曹冲称了几次才称完?(挂图
或多媒体出示)


船上的石头称了8次才称完,记录表如下:
第几次 1 2 3 4 5 6 7 8
质量kg 280 220 250 300 230 250 270 350
你知道这头大象有多重吗?请看一下记录表,我们先来估算一下。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然后找生汇报。
(2)请同学们讨论:曹冲为什么可以采用这个办法称象,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3)这头大象到底有多重呢?先独立计算大象的重量,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计算结果。
各组汇报计算结果。

(四)集体反馈,反思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练习四——千克、克、吨的练习课(一)

教学目标:
1. 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进一步了解1千克、1克、1吨有多重。
2.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
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师:我们已经认识的质量单位有哪些?他们用什么英文字母表示?
(请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口答)
吨、千克、克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
(板:1t=1000kg,1kg=1000g)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质量单位来上一节练习课。

(二)指导练习
1.出示:在○里填上> < 或 =
3t○4000kg 4kg○4t 6t○6000g 8kg○20kg
让学生说说填什么符号,并说说为什么?
如:因为1t=1000kg,3t=3000kg,所以3t<4000kg.
“练习四”第3题
学生独立填写,全班交流时,说说是怎么想的?

2.“练习四”第1题

出示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台称,注意每个台秤所使 用的质量单位。学生先独立


填写,再进行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再次强调要注意台秤上标 记的计量单位。
3.“练习四”第2题
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例独立连一连,再说说自己的想法。

4.“练习四”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5.“练习四”第5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列式:9÷3=3(元)

6. “练习四”第6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列式:1000÷100=10(g)

7.“练习四”第10题

让学生理解图意后,独立思考,再组织全班交流。
(1)10克,10克的称,要称5次
(2)先称2个20克,再称1个10克
(3)先称30克,再称20克

8.“练习四”第11题
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板书 : 3个梨子=4个桃子
3个苹果=5个桃子
把前两个天平左右分别相加,
3个梨子+3个苹果=4个桃子+5个桃子=9个桃子
1个梨子+1个苹果=3个桃子

(三)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练习四——千克、克、吨的练习课(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
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实际问题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使学生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
2.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帮淘气改日记
师:昨天是星期天,淘气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动物园。回来后淘 气写了一篇日记,同学
们有兴趣看吗?(师出示日记并朗读)
今天,阳光明媚,我和爸爸妈妈 一起去逛成都市动物园,逛动物园之前我们先到超市采
购了一些食品,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爸爸买了1 克苹果和2吨梨,又买了1个50千克的
鸡蛋。我看见超市里有电子秤,上去一称我的体重,哎呀,我的 体重都35克了。
10点30分我们到了成都市动物园。动物园里动物的种类挺多的,我估计了一下它 们的质量。
一头狮子大约重350克吧,大象挺重的,最少也有2克吧,还有会说话的鹦鹉大约重83千
克。大水牛少说也有338吨重,要是用一辆8千克的大卡车拉这些动物,要拉好几次吧!
参观完动物园,我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师:刚才我看到同学们一直都在笑,能不能说说你们为什么笑?
师:看来淘气的日记中有许多质量单位不正确,那怎么办呢?
师:每人的桌子上都有淘气写的这篇日记,同学们就当个小老师帮淘气改一改吧。
学生独立改正;然后四人小组交流,进一步讨论、改正。
师:看来,好几个小组都已改好了,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呢?
(四个人来到展示台前,展示改正后的日记)
师:看过这组同学改的日记,别的同学或小组还有补充吗?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和很好 ,在选择质量单位时,有的同学用学过的3个质量单
位一个一个去试,有的同学用日常的生活经验去衡量 ,有的同学用了课外知识,那么在我们
的学习中可以将这几种方法综合使用。老师代表淘气同学感谢你们 ,也希望你们在选择质量
单位时不要闹出笑话。

(二)活动二:帮张叔叔解决问题
师:张叔叔是1名司机,今天他遇到了2个问题,很令他头疼,不知同学们能不能帮他
解决。( 投影片出示第24页第8题。)
理解图意。
师:你能找出这幅图中的数学信息吗?
(每筐梨30千克,每筐苹果20千克,这辆车最多装300千克的东西。梨有6筐,苹果

有7筐。)
师:问题呢?(水果能不能一次拉完?)
师:明白了图意,你能尝试解答吗?
学生尝试解答,反馈交流。
师:能说说你的方法吗?
(先算出苹果和梨共重多少千克?算式为30*6+20*7=32 0(千克),320千克大于300千
克,所以1车拉不完。)
师:你们帮张叔叔解决了这个难题,真棒。我们再接再厉来帮助张叔叔解决下一个问题。
(投影片出示第24页第7题。)
师:请您自己独立观察图,理解图意并尝试解答。有困难可以找小组内成员或老师帮助。
师:谁能把你的解决办法展示一下呢?
(1车皮限量60吨,意思是最多拉60吨,而5车皮 就拉5×60=300(吨),320吨大于
300吨是所以不够。)
师:同意吗?有不一样的想法吗?
(先算出1车皮拉多少吨,320÷5=64(吨),64吨比60吨大,当然不够。)

(三)活动三:送小动物过河
师:几个小动物一起去游玩,到了河边要过桥,可怎么也不能同 时过去,怎么回事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投影出示第25页第9题)
师:原来这座桥载重为 1吨,怪不得这些小动物不能一次通过呢!你能说说哪几只动物
能一起通过呢?
师:我们比比谁想出的方案最多。
师:把你们的方案在小组中交流一下。我们比一比哪一小组方案最多。
师:我们现在开始汇报方案行吗?
学生会有许多种的方案,教师分类板书。引导学生交流,4 只动物,5只动物能不能一
起通过呢?
总结方案:同学们刚才想出了很多方案,有的小组还在 举手,说明还有别的方案,看老
师的板书,你们能不能再讨论研究一下,用简练的语言说明你们的方案呢 ?可以选择讨论2
只动物一起通过的方案,3只动物一起通过的方案,4只动物一起通过的方案,任选其 一。
学生4人小组再讨论研究,教师任选一组参加。
汇报:
⑴最重的2只动物是 大象和狮子,它们俩的体重加起来是740(kg),他们能通过桥,其
他任何2只小动物也能通过。
⑵任何3只动物也能一起通过。
⑶4只动物通过的情况只有2种。

(四)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刚才讨论很热烈,把很复杂的方案只用几句话就概括出来了,看 来在数学中
只要肯动脑筋,大家共同研究就能出成绩。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搭配中的学问——配菜(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2.培养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学会搭配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开心盒饭中心”隆重开业了。欢迎大家光临本店,购买
我店的盒饭。

(二)配菜
1.活动一。
师:今天(星期一)盒饭中的菜只限 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菜搭
配好,我店服务员将热情为大家服务。今日菜谱如下:

星期一菜谱:

荤菜 肉丸子



素菜 白菜

冬瓜



学生自由配菜。
师:你们想怎么搭配?
我买肉丸子和白菜。
我想买肉丸子和冬瓜。
师:还有别的配菜方法吗? 买冬瓜和白菜可以吗?为什么?
师:通过刚才的配菜,大家可以看出,一个荤菜和两个素菜可以有几种配菜方法呢?
(有2种)
师板书:肉丸子 / 白菜
\ 冬瓜
2.活动二。
师:大家不仅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菜,还学会了配菜,现在本店已贴出了 星期三的菜谱,
一份盒饭只能有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请大家看一看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如能帮助本 店
搭配好全部的菜,你将被聘请为本店的服务员。





师:请同学们
星期三菜谱:

荤菜:牛排 素菜:豆腐
鱼 油菜


自己试着配菜,可


以用学具摆一摆、搭一搭,然后把你的配菜方法说 给大家听,看看你们小组有几种配菜方法。
生自由配菜后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配菜方法说给大家听。
我们有4种配菜方法:
牛排 豆腐 鱼 豆腐
油菜 油菜

也可以这样配菜: 豆腐 牛排 油菜 牛排
鱼 鱼

师:刚才这两个小组的同学说得都挺好,已被聘请为本店服务员
师:这两种搭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以上两种方法按一定的顺序搭配。
第一种:有两个荤菜,搭配时先选一个荤菜,接着把所有素菜分别与它搭配,配出两种;
再选另一个荤菜,接着在把所有素菜分别与它搭配,配出两种;
第二种:有两个素菜,搭配时先选一个素菜,接着把所有荤菜分别与它搭配,配出两种;
再选另一个素菜,接着在把所有荤菜分别与它搭配,配出两种;
指导学生看书上的搭配路线图。
师:这是一种搭配的方法,(板:画路线搭配法)填完书上的搭配。

3.活动三。
师:看来大家都学会了配菜,后天我店将推出二荤三素的菜,谁能一次配成所有的菜,
将被 聘请为本店配菜部经理。

星期五菜谱:



荤菜:肉片 素菜:豆角

牛排 茄子

白菜



师:请同学们试着配菜,然后再小组里说一说。
有6种配菜方法。
豆角 豆角
肉片 茄子 牛排 茄子
白菜 白菜

师:你们同意xxx同学的配菜方法吗?
师:通过刚才的配菜,xxx同学已被聘请为我店配菜部经理,请xxx同学领取聘书。

(三)搭配中的学问
1.搭配服装。
看来,搭配还真是一门学问。板书课题:搭配中的学问。
不仅菜要搭配,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需要 搭配。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件衣服(师挂出2
件上衣、2条裤子、1条裙子)。我要配成1套衣服有多少 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请同学们自
己试着搭配,然后把你的搭配方法说给同桌听。
学生试着搭配后和同桌交流。


让学生到前面演示后说出有几种搭配方法。
可以用简单的图示来表示搭配的方法。

花上衣 白上衣

蓝裤 花裙 红裙

师:刚才同学们演示了6种搭配 方法,看来,穿衣服也要搭配,搭配适当会使我们的生
活更加美好,更加丰富多彩。
2.搭配路线。
师:同学们今天在课堂上都有非凡的表现,学会了不同的搭配方法。为了奖励大家 ,本
周末将带大家到动物园去参观。愿意吗?
出示由学校到动物园的路线图。
看图说说,知道了什么?
共有几条路可以走,大家数一数。
学生数后到小组交流。
找生交流,师板书。
A→C B→C
A→D B→D
A→E B→E
了解到去动物园一共有6条路可以走。

(四)实践作业
回家后挑选几件自己的衣服试着搭配,看一看有几种搭配方法。
























店主站柜台-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


中秋节小报-教师转正申请书


池州人社局-山西高考分数线预测


职称英语考试报名入口-面试个人介绍范文


河北保定学院-2017研究生成绩查询


古罗马斗兽场-图书管理员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文综复习资料


句容市教育局-好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