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时间与数学(优质教案)【新版】
读书手抄报简单又漂亮-英国签证申请中心
时间与数学
一课时
教学内容
时间与数学。(教材第78~7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
集合的思想。
2.经历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的过程,体会日历中包含着丰富
的数学问题。
3.培养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的过程,体会日历中包含着
丰富的数学问题。
难点: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培养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时间与数学的联系是比较
紧密的,今天我们
就一起来探究“时间与数学”的问题。
二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共同的休息日。
师:奇思的父亲是火车司机,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奇
思的母亲
是飞机乘务员,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奇思是周六、周日休息。9月
1日大家都开始
工作或学习,下面是9月份的日历,请你用△标出父亲的
休息日,用○标出母亲的休息日,仔细观察,你
发现了什么?跟同学交流
一下。
学生尝试自己作答并思考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生1:奇思的父亲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也就是他在9月1
日、2
日、3日上班,然后9月4日休息;接着是9月5日、6日、7日上班,9
月8日休息…
…这样依次标出奇思父亲的休息日分别是4日、8日、
12日、16日、20日、24日、28日。 <
br>生2:奇思的母亲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也就是她在9月1日上
班,然后是9月2日休息;接着
是9月3日上班,9月4日休息……这样
依次标出奇思母亲的休息日分别是2日、4日、6日、8日、1
0日、
12日、14日、16日、18日、20日、22日、24日、26日、28日、
30日
。
生3:我们用不同的符号分别标出奇思父亲和母亲的休息日后,可
以看出同时标有△和○的
日子有4日、8日、12日、16日、20日、24
日、28日。这些都是奇思的父母同时在家的日子。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4△
5
○6
7
1
○8△
○2
9
3
○10
11
○18
25
○12△
19
○26
13
○20△
27
○14
21
○28△
15
○22
29
○16△
23
○30
17
○24△
师:再用标出奇思的休息日,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奇思是周六、周日休息,从日历上一看便知道,奇
思休息的日子
有3日、4日、10日、11日、17日、18日、24日、25日。这样在
日历
上标出的结果如下: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
○
5
○12△
19
○26
○6
13
○20△
27
7
○14
21
○28△
1
○8△
15
○22
29
○2
9
○16△
23
○30
○
○△
从日历中看出同时标有△、○和的日子有4日、24日,只有
这两天奇思和父母同时在家。
师
:我们可以把奇思父母共同的休息日填在同一个椭圆内(课件出
示教材第78页集合图),表示奇思父母
这些日子都同时在家休息。你看
懂了吗?请你也像这样表示出其他的休息日。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是怎样表示的?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可能会说:
•
父子共同的休息日就是日历中同时标有△和的日子,只有4日
和24日这两天(结果如下所示)。
•
母子共同的休息日就是日历中同时标有○和的日子,4日、10
日、18日和24日(结果如下所示)。
•
全家共同的休息日就是日历中同时标有△、○和的日子,只有4
日和24日这两天(结果如下所示)。
2.日历中的规律。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9月份日历中加框的4个数,说一说你
发现
了什么。换另一组再试试,你发现的规律对吗?跟同学讨论交流一下。
(课件出示教材第7
9页图)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发现跟大家交流一下吧。
学生可能会说:
•
横着看每行相邻的两个数据差是1,右边的数据总比左边的数
据大1。
•
竖着看每列相邻的两个数据差是7,下面的数据总比上面的数
据大7。
•
斜着从对角线的角度看,通过计算可以知道,4个数据中对角的
两个数据的和相等。
师:观察日历中有阴影的9个数,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1:横着看每行相邻的两个数据差是1,右边的数据总比左边的
数据大1。
生2:竖着看每列相邻的两个数据差是7,下面的数据总比上面的
数据大7。
生3:
斜着从对角线的角度看,通过计算可以知道,9个数据中对角
斜线的三个数据的和、9个数据横着正中间
三个数据的和、竖着正中
间三个数据的和都相等。
生4:阴影中9个数据的和,是正中间那个数据的9倍。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
看哪个同学能够猜出笑笑和淘
气说的数据。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图)
学生可能会说:
• 我们已经知道横着相邻的两个数据差是1这个规律,所以我们
可
以假设两个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和就要比实际的和少1,然后平均分
就是较小的数,加1就是较大的数。
所以横着相邻的两个日期,它们的
和是25,这两个日期应该是12和13。
• 我们已经知
道竖着相邻的两个数据差是7这个规律,所以我们
可以假设两个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和就要比实际的和少
7,然后平均分
就是较小的数,加7就是较大的数。所以竖着相邻的两个日期,它们的
和是37
,这两个日期应该是15和22。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探究与数学相关
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
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
板书设计
时间与数学
教学反思
1.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
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培养了学生初步
小组合作研究的能力,因此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
生
的学习情况,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
验和感悟数学思想。比
如,在小组合作寻找共同的休息日时,学生采用
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探究出了做记号、一一对应和利用
倍数关系等
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整节课学生进行讨论、操作、总结、汇
报,并及时补充
、纠正,教师只从旁点拨并进行积极意义下的评价,真正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他们敢想敢做敢说
,师生之间形成良性的
互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自
主
发展的空间,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有效地“数学学习”是新课程数学教
学的核心。本课在小组合作
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解决这个问题
的关键,是要提高小组长的组织管理能力,还要完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包括评价的方式
、方法、标准及教师的评价语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