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加与减教学设计 教案
护士长手册-宿州市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单元 加与减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
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
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探索连家、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捐书活动
教学目标:
1、结合“捐书活动”这一活动,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3、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
用。
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难点:
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准备:
小黑板、小奖品、算式卡片、商品卡片、直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切入:
我们
小学生为“希望工程”捐书活动开始了!同学们都积极地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
三年级和四年级这两个班
的同学们还悄悄地比赛,他们都想为“希望工程”多做贡献。
老师把这两个班的捐书情况做了个统计。让
我们一起来看看“捐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
问题吧!
二、学习新知
1、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统计图,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1)
出示图表。这里就是当年我们学校捐书情况的统计表。谁能告诉大家通过这张表
你知道了什么?
(2) 你们能提出和加法有关的问题呢?
A、三(1)班和三(2)班一共捐书多少本?118+104=222(本)
B、三(2)班和三(3)班一共捐书多少本?104+95=199(本)
C、三(1)班和三(3)班一共捐书多少本?118+95=213(本)
2、想一想。
(1)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列式:118+104+95=
(2)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它和以前学的不太一样。你能不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
(3)估算。老师请大家先来估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本?
(4)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3、算一算。
你们认为自己估计的准不准呢?好,请你拿出练习本,动手算一算。
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和好朋友交流一下。
4、请你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四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书?
自己动手做一做,然后与同学交流。
三、联系巩固
1、计算比赛,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又对又快的同学可获得小红花一枚。
2、完成练一练第2、3题。
3、完成练一练第4题。
四、课堂总结
这届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反思:
运白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运白菜”的具体情境,探索三位数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
解决问题及计算的过程中,思考、体会择优方法的方便之处,从而能灵活地选
择最佳策略进行解题。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反复检验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1、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3、渗透转化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获
得成功的体验。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际
操作和数
学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难点:
认识和了解连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并探索其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小奖品、算式卡片、商品卡片、直尺。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今天李老师邀请到淘气与笑笑一起到郊外农场去秋游,你们愿意和我们一起
去玩玩
吗?看!白菜地里农民伯伯正忙着收白菜。淘气与笑笑在这里找到许多数学信息,你猜猜他们找到哪些数学信息?谁愿意告诉大家。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让学生先看主题图,自己独立
思考,
与同桌交流自己所提的数学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理解图意,提出问题
师:原来有850棵,运走两车后,求还剩多少棵?(师板书出完整的题目)能一步完成吗?(不
行)该
怎样列式?
(二)计算,解决问题
生1:850-256-280
生2:850-280-256
=594-280
=562-256
=314(棵)
=314(棵)
生3:850-(280+256)
生4:850-(256+280)
小结:生1和生2所提出850-256-280和850-280-256都表示从总棵数中去掉第一
车后,再从剩下的棵数中再去掉第二车,得出最后的剩下棵数。
生3和生4提出850-(280+256)和850-(256+280)都表示从总棵数中去掉
第一车和第两车的总棵数的和,得出最后的剩下棵数。
师:两种计算方法进行对比,你们能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吗?
小结: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板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连减”的两种计算方法。
(3)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1)妈妈买了一件衣服和一顶帽子,付给售货员200元,应找回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指明学生说出如何列式,集体订正。
(4) 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1)368+235 (2)712-284
(3)94+438 (4)432-158
指明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850-536 =850-536
=314(棵) =314(棵)
师:强调计算时要注意进退位问题,做到认真、细心。
师:说出式子中各数各步所表示的意思?
三、练习:
试一试
1000-207-168 436-179-36
456-278-132 930-(80+480)
368-(168+127) 1000-185-145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们都有什么收获?谁愿意来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
于一个
数减这两个数的和。无论用什么方法去计算,计算时注意进位与退位,做到认真、
细心。
五、作业设计
1、淘气和笑笑在菜地里学到了新知识,高高兴兴地往前走,他们来到池塘
边,饲养员
告诉他们,这里养了800只鸭子,白鸭子有250只,花鸭子有350只,
黑鸭子有多少只?
2、离开了池塘,来到植物园,花农伯伯告诉他们这里种了1000枝玫瑰花
,红玫瑰和
黄玫瑰的枝数都是320枝,剩下的是白玫瑰,白玫瑰有多少枝? (两种方法计算)
教学反思:
运白菜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运用连减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灵活地选用不同算法,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明确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独立完成下列题目:
1.菜园里有大白菜680棵,上午运走265棵,下午运走284
棵,菜园里还有大白菜
多少棵?
2.新华书店运来《百科全书》900本,第一天卖出328
本,第二天卖出465本,还剩
多少本?(用两种方法解答)
3.面包师傅做了654个面包,小明买走了198个,小红买走了255。你还可以买几个?
(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用多种方法简算。
1000-207-168
436-179-36
(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1.脱式计算
756-368-132 840-(60+580)
788-(138+262) 1000-365-185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在
方面
更加努力的。
教学反思:
节余多少钱
教学目标: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理解乘法的意义,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具体情境中应用乘法,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口算。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磁力板、图片、胶卷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亲爱的同学们,2009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约二亿三千万人,城
市建设和发展
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一家人是如何节钱的。
二.学习新知
1、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2)分析数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之间交流。
(3)以小组形式反馈问题,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帮助解决。(引出问题“八月结余了多少
钱”)
(4)探究“八月结余了多少钱?”这个问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之后和
小组交
流。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800+185-745或800-
745+185,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然后汇报。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交流中教师鼓励算法不同的同学。
对于带有一般性的计算方法应引导学生予于关注。
三.实践应用, 拓展延伸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四.课堂总结
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对自己、同学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评价。
五、教学反思:
通
过评价,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同时改进教师的教学,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
不仅关注学生学习水平,更关注了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
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
心。
节余多少钱练习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乘法的意义,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具体情境中应用乘法,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口算。
教学过程:
一、(课件出示教材22页试一试例题)理解图意,解决问题。
师:每台洗衣机580元。奶奶每月节余225元,估一估,几个月节余的钱可以买一台洗
衣机?算一算
。
二、计算,解决问题
生1:225+225=450(元)
生2:580-225=355(元)
450+225=675(元)
355-225=130(元)
675元>580元
130元<225元
答:三个月就够了。
答:三个月节余的钱能买洗衣机。
师:说出式子中各数各步所表示的意思?
师:两种计算方法进行对比,你们能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吗?
板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连减”的两种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先弄清楚图形的含义,然后再列式算一算。
2、完成“练一练”第2题,仔细读题,先画图,再列式计算。
3、独自完成“练一练”第3题,能简便计算的请简便计算。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们
都有什么收获?谁愿意来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
于一个数减这两个数的和。无论
用什么方法去计算,计算时注意进位与退位,做到认真、
细心。
五、教师总结。
六、作业设计
课本23页第4、5、6题。
里程表(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
生
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独立解答、独立思考、知
识的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并对学生
进行里程的熟悉。
4、熟悉里程表的概念,知道怎么计算两个地方的里程,即距离。
5、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运用以有的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大脑里,建立两个地方里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
1、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培养里程的概念,知道什么是里程,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和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拥有多条重要的火车线路。你们做过火
车吗?你们会看火车的里程表吗?(教师板
书:里程碑)
二、讲授新课。
下面是“北京--
西安”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1)保定到石家庄多少千米?画一画,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在图中画一画算一算。
(3)813-689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说一说,画一画。
(4)请你再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设计
完成“练一练”第2、3题。
教学反思:
里程表(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
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
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在情境中培养学生
独立解答、独立思考、知识的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并对学生
进行里程的熟悉。
4、熟悉里程表的概念,知道怎么计算两个地方的里程,即距离。
5、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运用以有的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
力。
2、使学生在大脑里,建立两个地方里程的概
念。
教学难点:
2、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
题。
北京——保定
里程千米
146
北京——石家庄 277
北京——郑州
北京——洛阳
北京——西安
689
813
1200
2、培养里程的概念,知道什么是里程,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和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都做过车没?
学生:做过。
老师:那你们有观察过,汽车的里程表嘛?
学生:没有。
老师:那你们知道什么是里程表吗?
学生1:不知道啊!
学生2:是汽车一天行驶的路程吗?
老师:不是。
学生3:好像是汽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吧?
老师:恩,是的。就是起床从开始行驶到现在行驶的距离就是里程。
老师:今天呢,我们就来
解决一下有关于汽车的里程的问题。淘气的叔叔是出租车
司机,星期一早上出车时,里程表的度数是35
千米。淘气记录了数数星期一至星期五每
天回家时的里程表度数。同学们现在根据PPT上面的每天行驶
的里程来讨论一下什么是
里程。
学生1:160千米不是星期一行驶的路程,应该是........。
老师:星期一出发时度数是35千米,回家时是160千米,160 -
35才是星期一行驶
的里程数
学生2:我知道了,用当天的度数减去前一天的度数,就是当天的里程数。
老师:恩,回答正确。
二、巩固练习.
带领学生一起做教材第27页“练一练”第1题。
(1)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
(2)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更深层次的理解里程的含义。
(3)让学生独立完成。
(4)12月底比6月底多用了多少度电?同学们再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多用呢?有哪些原
因呢?
三、课堂总结。
四、作业设计
完成“练一练”第2、3、4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