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玛丽莲梦兔
713次浏览
2020年08月29日 09:0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盂兰盆节-感恩老师演讲稿


.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 中,经历抽象出混合算式的过程,理解混合运算(两步计算)
的意义和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与生活的 密切联系。
2.能初步学会借助直观图等方式,分析、表示数量关系,会用分步列式或者综合列式解< br>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能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提
高解决 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3.体会“先乘除后加减”的合理性以及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混合运 算的运
算顺序,能进行简单的整数混合运算(两步),激发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第1课时 小熊购物(一)(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 验混合
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
2.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计算。
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混合运算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准备:课件、食物面包、饼干、饮料的图片。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情境引入(5出示“小熊购物”课件。谈话学生根据问题,独立读图,找关注学生
分)




引入:今天,小熊胖胖和乐乐到图中的数学信息。 对于问 题
听说下午要开联欢会,就来到说出商店里有面包每个3元,的表述能
商店买些东西。你们看商 店里饼干每包4元,饮料每瓶6力。
有什么?(出示主题图) 元,花生每包7元,糖果每袋关注学生
5元。 读图的有
序性和表
达能力的
.


.
培养。
二、探究新知1.建立模型
(25分)





看胖胖,读出胖胖的问题:我关注学生
在解决问
题中对于
3×4=12(元)
12+6=18(元)


小组讨论
画图策略
的应用。



提出问题:小熊胖胖要买什么要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
呢?买这些东西需要多少钱
呢?快帮算算吧!(小组同学交
流)
(1)怎样列算式?
(2)每个算式分别求的什么问
题?
(3)如果把这两个算式合在一汇报交流:先算乘法,得
起,就可以列一个综合算式3×出4个面包多少钱。再算出和
4+6或6+3×4
2.小组讨论:这两个算式有乘
饮料一共多少钱。 关注交流
如果先算4+6就是把4 个讨论的实
法又有加法,先算什么?为什加上6元,没有道理;同理如效性。
么?
(1)选择算式试算。
果先算6+3得出1个面包和1
瓶饮料的价钱,再乘以4就求


再次体验
先算乘法
(2)探究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 出共买4个的价钱。
引导学生讲一讲思考过
程,为什么先算乘法,后算加
法?结合情境说清楚。
(3)再次体验运算的顺序
.



在计算乘加、乘减混合运后算加法


.
在会书写一个算式的基础算的题时,先算乘法后算加减的过程。
上,选择另一个算式算一算。 法。
提问:6+3在情境图中表示
什么意思?
通过与情境图中的实际问


脱式计算时等号要对齐,


题进行比较,发现运算顺序的不计算的部分要照着写下来。
道理。

(4)交流书写体会
(5)离开具体情境,掌握混合
运算的一般方法。
(6)总结计算方法。
3.介绍脱式写法
三、巩固练习
(10分)



课后练习1、2题 根据自己画图找到题目中
1.引导学生先读懂题意,再的数据,再根据理解说一说算
列式计算,可以画图帮助理解。 式表示的意思,应该先算哪一
2.根据运算顺序直接进行计步,再算哪一步。
算。
根据理解进行脱式计算。

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
.


.

分步: 3×4=12(元) 综合:3×4+6
12+6=18(元) =12+6
=18(元)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第2课时 小熊购物(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 br>1.结合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混合
运算中“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
2.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计算。
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混合运算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准备:课件、食物面包、饼干、饮料的图片。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

一、情境引入(5出示“小熊购物”课件情境。 学生根据问题,独立读图,找关注学生
分)



谈话引入:小熊壮壮有20元钱,到图中的数学信息。
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说出商店饼干每包4元。
对于问题
的表述能
力。
关注学生
.


.
读图的有
序性和表
达能力的
培养。
二、探究新知1.小熊壮壮拿20元钱,买3包
(25分)





独立思考,要解决壮壮购关注学生
饼干应找回多少钱?怎样列算物找钱 的问题,必须收集那些在解决问
式?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有用的数学信息?尝试画图题中对于
表示数量关系,借助直观图解画图策略
的应用。



(2)组织学生全班交流展示。 决问题。
(3)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交
流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
顺序。
2.理解应用。



在一个算式中,有加减关注学生
全班汇报教师板书,作为答辩法,又有乘除法时,要先算乘对于算式
人对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接受法后算 加减法。
其他同学提问。
(1)每一个算式分别解决什么
问题?
(2)混合运算的算式先算什
么?再算什么?为什么?



意义的理
解,不要
形成固定
思维。


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发现了思考我们是如何学习和理解
什么?
3.
.
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的?结
合实例说一说为什么先算乘


.
(1)你知道这个算式解决什么法后算加减法。
问题吗?
7×3+5
30-4×5
7+6×2
(2)讨论:在算式中既有减法
又有乘法,说说先算什么再算
什么?
(3) 如果给你20元钱,你准
备买什么?你还能提出哪些需
要解决的问题?大家解决。
你有什么收获?
三、巩固练习
(10分)



结合小熊购物图,说说每

关注学生
对于乘
加、乘减
运算算理
的理解。
看图找到题目中的数据,
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再算一再根据理解说一说算式表示
算。
20-2×7
5×3+4
4×6-20
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
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决。
的意思,应该先算哪一步,再
算哪一步。

沟通混合
运算与现
根据理解进行脱式计算。 实生活的
联系。

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二)
.


.


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第3课时 买文具(一)(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买 文具”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除法,
再算加减法”解决两步运算问题 的合理性。
2.理解并掌握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3.进一步 学习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发展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除加、除减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掌握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片。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学生从图中读懂数学信息。
评价要点
关注语言一、情境引入(5出示课件,观察情境图。
分)



1.提问:“原价每本3元”、“现理解原价和现价的含义,从复表达的能
价每本5元”和“现 价5本10杂句子中分析数学信息。
元”表示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笑笑一共需要
多少元钱?
力。
.


.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一:
(25分)






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关注学生
在解决问
题中对于
画图策略
的应用。

关注交流
讨论的实
效性。

1.提出问题(笑笑一共需要多三种方法:
少元钱?)后,要求学生先独1.直接画图解决问题
立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总结解决问题的画图并分布列式解决问题
方法。 2.
怎样列算式?这样列你是怎
么想的? 3.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方法一:在交流时让学生说一
说每幅图表示的意思,再引导
他们说一说怎样用算式表示; 再次体验运算顺序,根据算式
还可以怎样列式?这样列你说说每部分的实际意义,并算
是怎么想的? 一算。
关注学生
对于算式
意义的理
解。





关注算理
方法二:让学生对应图示,说
说每部分表示的实际含义。
方法三:结合情境说说思考的
过程,以及每部分的实际含义。

3.怎样书写呢?

读题明确题意。
有除法又有减法,先算什么?
为什么?

解决问题二:
.
分析题中要求。

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
1.出示: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
价便宜多少元?
2.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要想解决这个
问题你,必须知道哪些信息,
需要先求什么
3.独立解决
4.集体交流
重点讨论:为什么先算10÷5,
为什么3-要写在10÷5前面?
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什
么?
5.集体计算3-10÷5。
的理解。
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
再算减法。 渗透解决
问题的思
考方式。



通过计算
全班体验
先除后减
的运算顺
序。
三、讨论总结哪种做法对?让学生说一说,总结除加、除减的计算方法和
(10分)



选择合适的方法判断算式的正注意事项:在算式中既有加减强化除
误。 法,又有除法,要先算 除法,加、除减
适时追问:为什么这样做是对后算加减法;不参加运算的部的运算顺
的?
如何避免这样的错误?你有没
有好办法介绍给大家。
分照抄,保证等号两边相等。 序。



.


.

板书设计:
买文具

分步: 10÷5=2(元) 综合:3-10÷5
3-2=1(元) =3-2
=1(元)
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第4课时 买文具(二)(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买文具”问题的探 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除法,
再算加减法”解决两步运算问题的合理性。
4.理解并掌握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5.进一步学习借助直观 图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发展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除加、除减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掌握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片。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及时

.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
一、情境引入(5出示课件,观察情境图。
分)




学生从图中读懂数学信息。 关注语言
1.提问:“原价每支 5元”、“现理解原价和现价的含义,从复表达的能
价4支12元”表示什么意思? 杂句子中分析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淘气买的钢笔
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
贵多少元?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一:
(25分)






根据问题提取有用信息。 关注学生
对于众多
信息的 提
取能力和
对于问题
的理解能
1.提出问题(淘气买的钢笔比
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多
少元?)后,引导学生理解,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
哪些信息?从情境中选择哪些
信息可以解决问题。 说清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为力。
2.要求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 什么先求淘气买的钢笔每支
3.讨论交流,总结解决问题的多少元,再说说算式每部分表
方法。 示的实际含义。
关注交流
讨论的实
效性。

怎样列算式?这样列你是怎
么想的?
4.怎样书写呢?


有除法又有减法,先算什么?
为什么?

.
再次体验运算顺序,根据算式
说说每部分的实际意义,并算


.
解决问题二: 一算。
关注学生结合上面的情境说一说下面算
式的意思,并算一算。 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对于算式
意义的理
解。

关注算理
的理解。

渗透解决
问题的思
考方式。

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先算什再算减法。
么、再算什么,乘法算是在情
境 图中表示什么,12表示什么,
然后完整的说说这个算式表示
的意义。即“买3支钢笔和4支自动铅笔,一共花了多少
元?”
三、巩固练习课后练习3题、第4题。
(10分)
先独立解决,再集体讨论。 强化对除
加、除减
的运算顺
序的理
解。

板书设计:
买文具(二)

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


.







第5课时 过河(一)(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过河”情境,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
中有改变原来运 算顺序的作用。
2.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3. 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经验,逐
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 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小括号纸板、计算评比星。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及时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情境引入(51.二年三班的小朋友到公园游仔细看图,找到图中有用的数关注学生
分)




玩,他们要租船到河的对岸去,学信息。 能否准确
他们遇到了什么需要解决的问男生29人,女生25人,每只找到图中
题呢?
2.
2.出示主题图,请同学提出问
题。

船限乘9人。
至少需要几只船?
有用的数
学信息。
并能够根
据信息提
出数学问
题。
.


.

二、探究新知1.问题:男生29人,女生251.29+25=54(人)54÷9=5(只)
(25分)





人,每只船限乘9人,需要几2.(29+25)÷9
只船?
2.解决问题:独立列算式。




明确小括
号的作
用。当需
要改变算
式原来的
想要先求出男女生总人数是多
少,再计算需要几只船。
3.全班汇报。
学生有可能出现:29+25÷9

4.这样列算式你是怎么想的?
结合情境思考应该先算哪个,运算顺序
时,需要
用到小括


号。

5.要想先算加法,就需要请小再算哪个。
括号来帮忙:(29+25)÷9才能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

6.在混合运算的算式中,一般
先算乘除法后算 加减法,有小
括号的话,就先算括号里的。
7.提出问题:如果54人都坐小
船,需要多少条船?你会做
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要
引导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先算小括号里的。
.


.
题,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思考算式中每部分表示的
实际含义。
小组讨论:带小括号的混
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1.有25个苹果,吃了4个后,
(10分)




明确带小
括号的算
式的运算
顺序。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这

关注学生
能否正确
理解题
意、列式
并准确计
算。
剩下的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平均每盘放几个?

2.超市的苹果和橘子都卖2元
钱1斤,妈妈买了3斤苹果,4
斤桔子,共花了多少元?
3.算一算(小组比赛)
(24+25)÷7
(30-16)÷2
(100-75)÷5
(90-87)×9
(25-4)÷3
= 21÷3
= 7(个)
3×2+4×2
= 6+8
= 14(元)
或2×(3+4)
= 2×7
= 14(元)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比赛,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板书设计:
过河

.


.
分步: 29+25=54(元) 综合:(29+25)÷9
54÷9=5(元) =54÷9
=6(元)
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第6课时 过河(二)(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过河”情境,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
中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2.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经验,逐
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小括号纸板、计算评比星。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情境引入(5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理解“限“限乘”即大客车最多能坐重点关注
分) 乘”是什么意思?

46位乘客,面包车 最多能坐学生对于
8位乘客。 题意的理
.


.
解。
二、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一共70人,先坐
(25分)





满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
需要多少辆小车?
2.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3.全班交流:说一说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学生独立画图列式解决问
题。

注意算式
与实际情
结合情境解释自己的算法 景相结
总结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合。


4.结合情境讨论,带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的算式所表达的含义及其运算
顺序。
5.
6.看一看,说一说,用(70-46)
÷8还能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先观察情境图。结合重点理解
实例说说算式的意思。 70-46为
什么要加
小括号。
三、巩固练习书后练习
(10分) 练习时引导学生说说先算
什么,后算什么,再进行计算。
先理解题意
交流思考
独立计算
交流检验

巩固带有
小括号的
四则混合
运算的顺
序,会进
.


.
行两步混
合运算。



板书设计:
过河(二)

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对于一些问题在计算时没有小括号行不行?











第7课时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学过的混合运算来解决,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
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深对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以及带括号的运算顺序的理解和运用。
3.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


.
一、复习引入(51.在计算乘加、乘减或除加、思考并回答,先算乘除法,再关注学生
分) 除减的问题时要先算什么,再算加减法。
算什么?
对混合运
先算小括号的,再算小括号外算顺序的
理解。 2.在计算带小括号的问题时按的。
照什么顺序计算?
二、练习巩固教材11页、12页练习一
(30分)





1.说一说,算一算。
要让学生边画图边列算式,比
如第一小题先将4个5圈起来
写出5×4,然后在加6。
2、3计算并回答问题

先画图
再列式
最后列脱式计算。

关注学生
借助实物
图和示意
先独立计算,然后回答题中的图理解题
问题。 意的能
力。

4.赢1场得3分,平1场得1
分,星星足球队赢了4场,平读题并分析题意
了3场,星星足球队一共得了知道星星足球队的分数由两
多少分? 部分组成:取胜场次的得分和
关注学生
对问题的
分析能力
和表达能
引导学生先读题分析题平局场次的得分。
意。
然后根据题意画图或直接
列式计算。
列式后让学生说说每步算那就是看黑天鹅的只数有几力。
式求出的是哪部分的得分。 个白天鹅那么多。
6.黑天鹅的只数是白天鹅的几列式先求白天鹅的只数,正确
倍?
.
运用小括号。


.
复习倍的意思?谁是谁的45÷(45-36)=5
几倍是什么意思?

关注学生
对和倍有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先
求出白天鹅的只数,再列式计学生找出图中数学信息,学会关的问题
算。 有序观察。 的理解。

关注学生
是否能正
确使用小
括号。


关注学生
综合解决
实际问题
的能力。
提醒倍的问题不加单位名
称。
7.动物游乐园
(1)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
信息?

(2)小狗和小猴一共能坐满
几节车厢?

(3)结合情境说说下面算式表
示的意思,并算一算。
3×6-4 48÷(8-2)
三、游戏巩固(5玩“24点”游戏。
分) 游戏时4人一组, 每人分
得同样多的扑克牌,游戏开始
后,每人从手里的扑克牌里任
选一,4个人就有4 牌,借助加
减混合四则运算,可以运用小
.
独立解决问题。



4人一组玩游戏。
巩固练习
混合运
算,提高
学生数学
学习的兴
趣。


.
括号,用牌上的4个数凑出24,
谁先凑出这4牌就归谁,游戏< br>结束时谁手中的牌多,谁就获
胜。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单元教学目标
1 .经历观察、想象、验证的过程,逐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
同的、观察一个物 体最多看到3个面,并能根据具体的事物、照片、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
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在观察、想象、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及空间想象力,形成初
步的空间观念。
3.在与他人合作观察交流的活动中,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体验观察和
想象的 乐趣,积极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

第1课时 看一看(一)(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三个面和从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在实物观察、空间想象和推 理等活动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角度)观察物体,每次
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
3.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
步的空 间观念 。
4.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察结果,体验观察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教学难点:
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实物、学生从家中带的小动物玩具等。
教学流程:
.


.
教学环节
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情境引入(5出示主题情境图,说一说图中观察情境图,说出淘气、笑笑、关注学生
分)




小朋友们都在做什么? 妙想站在不同位置观察一个观察的有
序性。 他们分别站在什么位置?投票箱。
从哪个角度观察长方体纸箱明确笑笑站在箱子左边观察;
的? 淘气站在箱子后面的椅子上
观察;妙想站在右前方对着箱
子的一个角观察。
二、探究新知1.观察情境图,独立想象判断。
(25分)





(1)出示问题中的三幅图,让

独立观察三幅图,思考和
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分别是判断并连线。
哪个小朋友看到的?连一连。
(2)完成后组织同桌之间相互
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第一幅图是淘气从上面观集体交流
(3)组织集体交流:这三幅图察的,只能看到 一个面;第二时关注学
分别是谁看到的,你是如何判幅图是笑笑从左边观察到的,生对问题
断的 ?引导学生说清楚在哪个能看到两个面;第三幅图是妙的表述能
位置能看到几个面。 想从右前方观察到的,能看到力。






教师要适时的找学力有困三个面。
难的学生观察实际物体,进而
排除难点。
2.站在不同位置,每次最多能
看到几个面?
.
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桌


.
分析提问的意思,“每次最多能说说自己的想法。
看到几个面”是什么意思?
(1)先引导学生不看,想一



通过实践观察得到:能看
想:站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到四个面的想象是错误的,站
体的面有什么不同?最多可以在不同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关注学生
看到几个面?
(2)看一看,观察站在不同位
置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先观察纸箱验证自己之前
的猜想是否正确,再让小组同
学模拟主题图中的情境,站在
与图中相符的位置轮流观察 ,
互相说一说自己看到了几个
面?分别是哪几个面?
(3)说一说,讨论:为什么每
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三、巩固练习1.出示观察小熊情境图,让学
(10分)



生说说四名同学都是站在什么
位置观察小熊的?
2.出示问题下面的四幅图,让学生尝试独立判断分别是谁看
到的。也可以借助实物观察。
3.集体交流。
.
面。 观察实践
的过程及
对之前猜
测的验证
过程。


学生独立判断

各自说说思考过程。
结合思考
过程, 体
验现实情
境中观察
物体的角
初步感知:从相对位置观度和看到
察同 一个物体,看到的画面正的简单物


.
4.活动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好是相反的。
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体之间的
对应关
系。

板书设计:
看一看(一)

情境图打印粘贴,连线三幅图。

站在不同位置观察,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第2课时 看一看(二)(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
1.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 两个物体的活动过程,进一步体验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间的相
对位置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根据物体的相 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 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
步的空间观念。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察结果,体验观察的乐趣。
.


.
教学重点:
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教学难点:
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观察用实物。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关注学生
能否简单
描述自己
的思考过
程和观察
结果。
二、探究新知情境一,出示情境图。
(30分)





1.下面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
的?
引导学生说说这三个小朋

学生独立观察。




一、复习引入(5在观察一个物体时,站在不同
分)

位置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
找同学到前面演示,其他同学
说一说她看到的是物体的哪个
面?
学生思考并复习。
交流思考小朋友们的位置


友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观察桌子关系。
上的牙膏盒和茶杯的,他们看
到的画面应该是什么样的。

通过想象和推理进行判
引导学生观察奇思和淘气断,并说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的相对位置,以及他们两个看
到物体的位置关系。
讨论淘气和奇思看到的两
.





重点体会


.
幅图有什么不同。 根据情境图,想象笑笑的当前面物< br>2.笑笑说她看不到牙膏盒,她位置和画面的关系,用自己的体比后面
说的对吗?
先说说笑笑看到的画面应该是
什么样的?
再讨论笑笑能否看到牙膏盒。
小组合作模拟观察。

情景二:淘气从窗外看到的情
景会是下面哪幅图?
话简单描述。 宽、高的
小组合作时说说为什么茶时候,后
杯会把牙膏盒挡住。


独立观察,说清图意。

面的物体
会被挡
住。


学生尝试独立判断,并与同伴

关注学生
能否简单
描述自己
的思考过
程和观察
结果。
1.引导学生看清笑笑在桌子的说明理由。
哪一边?
2.出示四幅画面,从中选择哪
幅图是从窗外看到的。
3.组织学生集体交流选择的结
果和思考的过程。
三、课堂小结(51.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分) 和同伴说一说。
2.同伴合作,模拟练习题中的
情景,做一做,说一说你看到
的物体是什么。
再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解
.
和同伴交流今天的收获与
体会。


.
决吗?

板书设计:

看一看(二)

当前面物体比后面宽、高的时候,后面的物体会被挡住。

第三单元 加与减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连加和连减法的意义,感受 连加、连减、加
减混合运算在实际中的应用。
2.会借助简单的直观图等分析理解数量关系, 并能运用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
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逐 步积累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的经验。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连加 、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
确进行计算,逐步养成认真倾听、勇于表达、反思质疑、细心计算 、及时验算的学习习惯。


第1课时 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
教学目标
1.结合“捐书活动”的情境,经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掌握连
加法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法。
2.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结合具体情况 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发展估算意识,逐步养成认真
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
课件、投影,学习卡片和答案。
【教学流程】
.


.
教学环节
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集体指导
·以图表形式呈现两所小学捐
1.创设
书的情况:
“捐书活动”
的情境,启发
学生根据图表
中提供的信息
提出问题。

















2.哪个年级捐
的书多一些?


一附小捐书情况







二附小捐书情况
年 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年 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数量本
103
109
98
数量本
118
104
95
·学生汇报在图中得到了哪些

数学信息?























·一附小一共捐书多少本?
·二附小一共捐书多少本?
·哪个学校捐的书多一些?

·一附小:
120+100+100=320(本)
二附小:








1.关注学
生能否根
·根据以 上数学信息,你能提出
100+110+100=310(本)
哪些数学问题?
所以一附小捐的多一些。方

法。





·请大家试着估一估,哪个年级
.


.
捐的多?
·说说你估算的方法。


据数学信
息提出相
应的数学
问题





2.关注学
生能否独
立尝试估
算出结
果,并培
养 学生的
估算意
识。


二、小组和个
别学习
1.独立完成学
习卡片。










2.小组交流并
汇报
.
·一附小一共捐书多少本?
1.出示学习指南,组织学生独
立完成检测卡。











1.学生认真阅读学习指南后
独立完成检测卡,有困难的同
学向老师询问。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3.关注小
教师巡视,对遇到困难的
学生汇报:
同学给予帮助。


.






























3.小结竖式计































·118 +104 +95=317
先算100+100+100=300
再算18+4-5=17
最后算300+17=317
·118 +104 +95=317(本)
118 222
+ 104 + 95
222 317
·118 +104 +95=317(本)

118
+ 104
222
+ 95
317
·118 +104 +95=317(本)
118
104
+ 95
317
组是否分
工明确,
活动有
序。

关注学生
是否能 说
出自己的
困惑,其
他同学是
否认真倾
听.











· 118 + 104 + 95

= 222 + 95

=317(本)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注意: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符号要写准确;

(3)标好进位,在计算时一

算应注意的问
定要加进去。
题。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


些什么?
2.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独



立完成。








3.完成检测卡的同学到批改



区批阅,有错误的改错,遇到



.


.

三、个别学习
检测诊断学习
结果


·二附小一共捐书多少本?


困难的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全







4.关注学
生对 发展
卡上的检
测题是否
理解,遇
到了哪些
困难。


5.关注学
生是否能
独立改
错,能否
听懂别人
的讲解。

6.关注学
生在做发
展卡中遇
到的问
题,改错
的 情况,
理解的程
度。
部正确的和改完错的同学做
发展卡。


2.引导检测卡有错误的同学改4.做完发展卡的同学到答案
错,全部正确及改完 错误的同区对答案,有错误的改错,有
学继续做发展卡。 困难的可以与同学交流或向
老师求助。





3.做完发展卡,提醒学生到答
案区对答案,引导发展卡有错
的同学改错,理解有困难的题
可以在组交流也可以求助老
师。






第2课时 运白菜(三位数连减)
教学目标
.


.
1.结合“运白 菜”的情境,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两步)
及其验算。
2.进一步结合加减混合运算的现实背景,积累从多角度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经验,提高独立
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交流不同算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计算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养成 精心计算、
及时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连减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
课件、投影,学习卡片和答案。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
一、集体指导
出示书
中“运白菜”
的情境图。

二、小组和个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关注学生能
·提问: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
·学生提出问题:
共有白菜1000棵,运走两车
否根据提供
学信息?
的数学信息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后,还剩多少棵?
提出相应的
什么数学问题?
数学问题。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后进行汇


报交流。

别学习
·把256和280都看成30,

1.估算
850-300-300=250;也可以把

关注学生能
256看成250,把280看成300,
1.解决问题:还剩多少棵白
否对自己的
850-250-300=300。
菜?
估算方法进

提问:你能试着先估计还剩
行合理的解

多少棵白菜吗?
释。
·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说一说自己估算的过程和


方法。
2.学生独立计











关注学生能


否学会用两

2.出示学习指南:
种不同的方


法解决连减
学生汇报:

法问题并正

·850-256-280=314(棵)
确运用脱式

850 594
计算的方
.


.

3.小组交流并
汇报



















4.小结竖式计
算应注意的问
题。


5.算一算、再
进行验算。

















- 256 - 280
594 314
·850 - 256 - 280
= 594 - 280
=314(棵)
850 594
- 256 - 280
594 314
·850-(256+280)
=850-536
=314(棵)
256 850
+ 280 - 536
536 314

法。







关注学生竖
式计算的准
确率。



.关注小组
三、个别学习
检测诊断学习
结果


1000-372-210
4.集体交流。


1.完成检测卡,到教师处进行
.
是否分工明
确,活动有
·相同数位要对齐;
序。
·符号要写准确;

·标好进位和退位点,在计算
关注学生是

时一定要算进去。
否能说出自

在同桌之间说一说自己的计
己的困惑,

算过程和计算方法。
其他同学是


否认真倾

·学生完成相应的卡片
听.

.完成检测卡的同学到批改区


批阅,有错误的改错,遇到困
难的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全部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
正确的和改完错的同学做发
展卡。
些什么?
.做完发展卡的同学到答案区

对答案,有错误的改错,有困

难的可以与同学交流或向老

师求助。

3.让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
批阅。(合格的同学进入到练习
卡片的学习,没合格的同学需要改正错误后才可以进入到练
习卡片的学习。)
2.练习卡片完成后到相应的答
案区对答案,改正错误时,可
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与同学讨
论或请老师帮助。
3.完成练习卡后进入发展学
习。






第3课时 节余多少钱(三位数加减混合)
教学目标
1.结合“节余 多少钱”的生活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加减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 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会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br>3.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理解数量关系的直观性,体会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策略,提高思
维的 灵活性。
【教学重点】
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教学资源】
课件、投影,学习卡片和答案。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
一、集体指导

二、小组和个别
学习


.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1·观察主题图,你发现了什
·学生独立观察主题图,说
.关注学生
一说图意
么?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列出
能否根据数

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2.出示问题1“亮亮和奶奶8月
·讨论
学信息提出
份花了745元,8月份节余了多


.
















少元?”


相应的数学
问题







.关注学生
能否独立尝
试计算出结
果。




.关注小组
是否分工明
确,活动有
序。
















·800+185-745
·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
=985-745
=240(元)
的?
·800-745+185

=55+185

=240(元)
·组织集体交流解决问题的策

略和方法。
·独立思考
·算式中的每一步求的是什

·独立尝试列算式计算
么?









·还有其他不同的解决方法

吗?说一说。
·260-30=230(元)

260+230=490(元)


·260+(260-30)

3·出示问题2“九月份节余260
元,十 月份节余的钱比九月份
少30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
少元?”
·提问:求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
少元需要知道哪两个信息?
哪个信息已经知道?不知道的
信息是什么?通过哪两个信息
能求出来?
·独立解决,可以画一画,做一
做。
·集体交流,全班汇报。

·260为什么用了两次?




4·试一试:平均每个月节余225
=260+30
=290(元)


·学生独立观察说一说要图
意和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将
解决问题的过程记录下来。

.


.
元,估一估几个月节约的钱可
以买一台洗衣机?

·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
·组织集体交流


关注学生是
否能说出自
己的困惑,
其他同学是
否认真倾
听.
.关注学生
对发展卡上
的检测题是
否理解,遇
到了哪些困
难 。

关注学生在
做发展卡中
遇到的问
题,改错的
情况,理 解
的程度。





1.出示学习指南,组织学生独
立完成检测卡。
教师巡视,对遇到困难的同学
给予帮助。
三、个别学习
2.引导检测卡有 错误的同学改
检测诊断学习结
错,全部正确及改完错误的同

学继续做发展卡。
3.做完发展卡,提醒学生到答
案区对答案,引导发展卡有错的同学改错,理解有困难的题
1.学生认真阅读学习指南
后独立完成检测卡,有困难
的同学向老师询问。
2.完成检测卡的同学到批
改区批阅,有错误的改错,
遇到困 难的向同学和老师
请教。全部正确的和改完错
的同学做发展卡。
3.做完发展卡的同 学到答
案区对答案,有错误的改
错,有困难的可以与同学交
可以在组交也可以求助老师 。 流或向老师求助。








第4课时 里程表(一)(综合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火车里程表”,经历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
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增强应用意识。
2.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在与他人交流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


.
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用直观图或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资源】
课件、投影,学习卡片和答案。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
一、集体指导


表。

.关注学
生能否看
懂图意




.关注学
生是否会
正确画直
观图或线
段图





·关注学
生能否明
确图中每
一步所表
示的意义


教师指导要点
1·出示行车路线图和里程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找出表格中的每个数据
·学生独立观察,从中获取
二、小组和个别
在路线图上分 别是哪一段?并
相关的信息。
学习
·同桌两个人互相说一说。
指一指。





2·出示问题:到有多少千

·学生动手在路线图上画一
米?

画,并在图上标出相应路段


的数据。







·有没有其他的表示方
·相同点:每一段表示的数

据都一样,不同点:淘气画
法?

图是“线段”并改变了方向。
·有什么异同?




·学生独立试画


·画完后和同桌说一说图中


每一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集体试着画一画。
·学生独立计算


·277-146=131(千米)






·总结反思


·你能试着独立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吗?
689-146=543(千米)
·集体交流汇报


·画一画、说一说

3·解决:到有多少千米?
·结合行车路线图和里程表,在
.


.
图上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

·813-689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
间的路程?

·“直观图和线段图”是如何帮
助你解决问题的?
三、个别学习
1.练一练:25页1题。
检测诊断学习结


2.25页2题。



3.25页3题。




.学生画一画之后独立解决

问题。



.三位数的加减法计算

.读懂数学信息后再独立计

算。




第5课时 里程表(二)(综合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汽车里程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汽车里程表,并解决 里程表中的
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2.初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培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事物的好奇心,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用直观图或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资源】
课件、投影,学习卡片和答案。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
一、集体指导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关注学生
回顾反思
的能力

1·回顾交流:我们昨天是怎样
·学生汇报

学习“火车里程表”这节课的?
·学生独立观察,从中获取

2·怎样利用线段图来理解题意
相关的信息。
二、小组和个别
的?

学习
·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3·出示问题情境和汽车里程
·和同桌议一议。


表。独立读题,想一想、说一
.


.




























·总结反思

说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关注学
生能否明
确图中每
一步所表
示的意义








.关注学
生是否会
正确画直
观图或线
段图




35千米是星期一之前行驶
4·淘气根据题意画了一个图,
的路 程;160千米包括星期
一行驶的路程35千米,也
你能看懂吗?
图中的35千米是什么意思?
包括星期一当天行驶的路
星期一的160千米包括哪两
程。

个数据?


·160-35=125(千米)



·全体学生模仿画图


·在图中星期一表示的是哪部
·用当天的读数减去前一天
分?实际上行驶多少千米?
的读数,就是当天的里程数
·尝试画一画直观图或线段

图。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 怎样计算每天行驶的路程
·160-35=125(千米)
呢?
·350-160=190(千米)

·555-350=205(千米)

·745-555=190(千米)


5·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同伴交流
·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比较出
来?

·集体交流汇报



6·通过学习“里程表”你有什
么新的想法、新的思考?
·还能提出哪些新的问题?

.


.



1.练一练:27页1题。
三、个别学习

检测诊断学习结
2.25页2题。



3.25页4题。
.学生画一画之后独立解决
问题。


.三位数的加减法计算
.读懂数学信息后再独立计
算并集体交流

第6课时 练习2

教学环节
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
1.28页1题。先让学生弄清数
量关系,再列出算式解决问
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28页2题。巩固三位数的加
·学生独立计算

减计算方法。

3.28页3题。
4.28页4题。运用三位数加

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56-142+150=264(人)或
5.28页5题。方法不唯一
256+(150-142)=264(人)






6.28页6题,方法不唯一
·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在图中画一画后再独立

7.28页7题。解决有关里程
解决

表的问题
·学生独立尝试寻找答案



8·28页8题。


.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关注学
生读题获
取信息的
能力


·关注学
生独立选
择信息解
决问题的
能力


.



















第四单元 乘与除
第1节 小树有多少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课前表乘法的复习,促进学生自主探索,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会独立
.


.
思考解决问题。
(2)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在与同 伴交流,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
合作、交流、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br>(1)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认真倾听与质疑,不断反思自己的思维历程,
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认真观察、主动思考,能够积极地参与数学的研究
活动。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学具模型、课件、学习卡片。
教学流程:
学习环节
集体学习
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独立探索











教师指导要点
学校想在教学楼周围
种一些树来绿化校
园,给同学 们创设一
个优美的学习环境,
学校购买了一些树
苗,请看主题图。

出示学习任务,组织
学生探究思索。

学习任务:3捆一共多少棵?
1.独立学习(建议3分钟)




2.小组交流(建议3分钟)



学生学习活动
观察主题图,找出所
需的数学信息。



认真倾听,明确学习
任务。
明确学习指南中的学
习要求。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全班交流。
──介绍组认可的口
算方法。
──比较不同方法的
异同。

认真倾听,明确学习
任务。
达成目标
情境引入,激发解决
问题的欲望。



理解要解决的问题
明确学习流程。
独立思考,找到解决
问题的方法。







认真倾听,并理解不
同口算方法的道理。
针对方法提出质疑。


认真倾听,明确学习
任务。
明确学习指南中的学
习要求。
(1)运用前面学习的表内乘法知识,尝试独立探索计算
“20×3”的结果。
(2)记录计算过程,准备在小组内交流。
(1)小组成员轮流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2)在小组内解决组内成员困惑的问题,准备向全班同学汇报
学习卡上的问题。
组际交流
口算“20×3”的方法



独立探索



.

3.全班交流(建议5分钟)

组织全班交流,介绍
不同的口算方法。
引导学生说明,理解
不同的口算方法。

出示学习任务,组织
学生探究思索。


.






检测诊断
学习结果


学习任务:
园林工人运走了3车树苗,一共多少棵?
明确学习指南中的学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习要求。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完成数学书中的练
习。
理解要解决的问题
明确学习流程。
独立思考,找到解决
问题的方法。


学生是否掌握整十、
整百、整千数乘一位
数的口算方法,并能< br>正确地进行口算。



1.独立学习(建议2分钟)




2.小组交流(建议2分钟)



3.全班交流(建议5分钟)
学习卡上的问题。
(1)运用刚刚学习“问题一”的收获,尝试独立解决问题二,
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2)记录计算过程,准备在小组内交流。
(1)小组成员轮流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2)在小组内解决组内成员困惑的问题,准备向全班同学汇报
完成数学书P30算一



板书设计:
问题一:3捆一共多少棵? 问题二:园林工人运走了3车树苗,一共多少棵?
20×3=60(棵) 500×3=1500(棵)




第2节 需要多少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尝试,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合作;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在与同伴交流,小组学习的过
程中,学会与他人 合作、交流、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 够认真倾听与质疑,不断反思自己的思维历程,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


.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卡片。
教学流程:
学习环节
集体学习
创设情境,问题导
入。



独立探索










教师指导要点
星期天,甜甜、淘淘和明
明一起来到 海边,仔细观
察图,他们在做什么呢?
你能从中获得那些数学
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 br>问题?
出示学习任务,组织学生
学生学习活动
观察主题图,找出所需
的数学信息。



认真倾听,明确学习任
务。
明确学习指南中的学
习要求。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全班交流。
──介绍组认可的坟
算方法。
──比较不同方法的
异同。

认真倾听,明确学习任
务。
明确学习指南中的学
习要求。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完成数学书中的练习。
达成目标
情境引入,激发解决
问题的欲望。



理解要解决的问题
明确学习流程。
独立思考,找到解决
问题的方法。







认真倾听,并理解不
同计算方法的道理。
针对方法提出质疑。


认真倾听,明确学习
任务。
明确学习指南中的
学习要求。
独立思考,解决问
题。
理解要解决的问题
明确学习流程。
独立思考,找到解决
问题的方法。


学生是否掌握两位
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探究思索。

学习任务:
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1.独立学习(建议3分钟)




2.小组交流(建议3分钟)



3.全班交流(建议5分钟)

计算“12×3”的结果。
(2)记录计算的过程,准备小组内交流。
(1)小组成员轮流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学习卡上的问题。

(1)运用前面学习的乘法知识,独立探索用不同方法
(2)在小组内解决组内成员困惑的问题,准备向全班同学汇报
组际交流
口算“12×3”的方




独立探索









巩固练习
诊断学习结果
.
组织全班交流,介绍不同
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说明,理解不同
的计算方法。

出示学习任务,组织学生
探究思索。
学习任务:


小皮艇的价钱是皮球的4倍,一个小皮艇多少

1.独立学习(建议2分钟)
元?

(1)运用刚刚学习“问题一”的收获,尝试独立解决问题二,
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2.小组交流(建议2分钟)




3.全班交流(建议5分钟)
完成数学书P33练一练

(2)记录计算过程,准备在小组内交流。
(1)小组成员轮流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学习卡上的问题。
(2)在小组内解决组内成员困惑的问题,准备向全班同学汇报


.


方法,并能正确地进
行口算。
板书设计:
问题一: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问题二:小皮艇的价钱是皮
球的4倍,一个小皮艇多少元?
12×3=36(元) 18×4=72(元)




第3节 丰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课前表除法的复习,促进学生自主探索,沟通新旧知识之间 的联系,学会独立
思考解决问题。
(2)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在与同伴交流,小 组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
合作、交流、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
(1)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认真倾听与质疑,不断反思自 己的思维历程,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认真观察、主动思考,能够积极地参与数学的研究
活动。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学具模型、课件、学习卡片。
教学流程:
学习环节
集体学习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达成目标
仔细观察主题图,你能从
观察主题图,找出所
情境引入,激发解决问
创设情境,问题需的数学信息。
导入。 中获得那些数学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 题的欲望。

独立探索
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列出算式。



理解要解决的问题
明确学习流程。
独立思考,找到解决问
题的方法。























认真倾听,明确学习
“60÷2”的口算
任务。

方法。 明确学习指南中的学
出示学习任务,组织学生
习要求。

探究思索。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学习任务:平均每只小兔能得到多少根胡萝卜?











.
1.独立学习(建议3分钟)
(1)运用前面学习的除法知识,在课堂练习本上尝试独立探索
计算“60÷2”的结果。
(2)记录计算的过程,准备小组内交流。
2.小组交流(建议3分钟)
(1)小组成员轮流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2)在小组内解决组内成员困惑的问题,准备向全班同学汇报
学习卡上的问题。
3.全班交流(建议5分钟)
组织全班交流,介绍不同
的口算方法。
引导学生说明,理解不同
的口算方法。

出示学习任务,组织学生
探究思索。


.

组际交流
口算“60÷2”的
方法


独立探索










巩固练习
诊断学习结果

学习任务
1.独立学习(建议3分钟)
(1)运用刚刚学到的除法计算
方法,在数学书P34,独立解决
山羊伯伯的问题。
(2)记录计算的过程,准备全
班交流。
2. 全班交流(建议3分钟)
全班交流。 认真倾听,并理解不同
──介绍组认可的口口算方法的道理。
算方法。
针对方法提出质疑。
──比较不同方法的
异同。



认真倾听,明确学习
理解要解决的问题
完成数学书P35的练一练。
任务。
明确学习流程。
明确学习指南中的学
独立思考,找到解决问
习要求。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题的方法。












完成数学书中的相应

练习,并交流收获与
学生是否掌握整十、整
困惑。
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
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
地进行口算。
板书设计:
问题:平均每只小兔能得到多少根胡萝卜? 山羊
伯伯要把这些白菜运回家,需要运多少次?
60
160÷8=20(次)
.
÷2=30(根)


.






第4节 植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尝试,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合作;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在与同伴交流,小组学习的过
程中,学会与他人 合作、交流、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 够认真倾听与质疑,不断反思自己的思维历程,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卡片。

教学流程:
学习环节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达成目标
集体学习
仔细观察主题图,他们在
观察主题图,找出所
情境引入,激发解决
创设情境,问题导 需的数学信息。
入。

独立探索
做什么呢?你能从中获得提出数学问题。
那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
列出算式。
问题的欲望。



理解要解决的问题
明确学习流程。
独立思考,找到解决

么数学问题?
认真倾听,明确学习
“36÷3”的计算方
任务。

法。 明确学习指南中的学
出示学习任务,组织学生
习要求。

探究思索。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


.












组际交流
口算“36÷3”的方





独立探索




.
学习任务一: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棵树苗?
1.独立学习(建议3分钟)
(1)运用前面学习的除法知识,独立探索用不同方法计算
“36÷3”的结果。
(2)记录计算的过程,准备小组内交流。


问题的方法。


2.小组交流(建议3分钟)
(1)小组成员轮流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2)在小组内解决组内成员困惑的问题,准备向全班同学汇报
学习卡上的问题。











认真倾听,并理解不
同口算方法的道理。
针对方法提出质疑。





问题的方法。






练习,并交流收获与

困惑。


理解要解决的问题
明确学习流程。
独立思考,找到解决
3.全班交流(建议5分钟)


组织全班交流,介绍不同

的计算方法。
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说明,理解不同
──介绍组认可的口
算方法。
的计算方法。
──比较不同方法的
异同。
认真倾听,明确学习

任务。
明确学习指南中的学
出示学习任务,组织学生
习要求。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探究思索。

学习任务二:
三(1)班共有48人参加植树,
1.独立学习(建议2分钟)
(1)运用刚刚学习“任务一”的收获,尝试独立解决

任务二


列出算式并尝试用多种方法计算结果。
(2)记录计算过程,准备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交流(建议2分钟)
(1)小组成员轮流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2)在小组内解决组内成员困惑的问题,准备向全班同学汇报
学习卡上的问题。
3.全班交流(建议5分钟)
完成数学书P37的练一练。
完成数学书中的相应


.






巩固练习
诊断学习结果

板书设计:


学生是否掌握两位
数除以一位数的口
算方法。
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棵树苗? 三(1)班共有48人参加植树,
每4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36÷3=12(棵) 48÷4=12(组)









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经历整理一至四 单元学习容和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混
合运算”、“观察物体”、“加减法”、“乘除法”的 相关知识,初步感受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在
联系。
2.能结合现实情境,提出问题,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能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养成自我反思的意识。
4.初步学习整理和复习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


.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所学,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板块一。







二.板块二。





三.板块三。






四.板块四。

教师指导要点
一.我学到了什么。
看图说一说你都学到了什
么?



看一看:

小调查:引导学生回顾反


体育:复习和巩固混合运
算的运算顺序


二.我的成长足迹。
1.你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
的好方法?
2.你最喜欢的数学活动是
哪一次?
3.你最满意的一次发言或
者作品是什么?
三.我提出的问题
1.学过这几个单元,你还
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2.你还想解决哪些问题?

四.巩固应用
1.借助直观图呈现数量关


2.借助点子图,小棒,表格
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
理解算理
.
学生学习活动
一.知识归类。
1.混合运算
2.观察物体
3.加与减
4.乘与除
.学生独立观察说一

达成目标 通过对学过的知
识进行系统地整理与
回顾,使学生进一步掌
握所学,同时又培养学
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
说,并交流思考过展思维。

.介绍一个正确计算多
位数的好
办法并与同伴说一说 引导学生善于总
.学生先找出图中有哪结,反思,培养学生的
些数学信 数学兴趣。
息,再独立完成问题.
二.我的成长足迹。
1.我最喜欢的一种方

2.我最喜欢的一次数
学活动
3.我最满意的一个作



三.我提出的问题
.学生写一写,并与同
伴交流












四.巩固应用 通过综合练习,培
.学生从中获取数学信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息,运用混合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


.
3.巩固乘除法口算
4.巩固混合运算

5,进一步明确混合运算的
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6.复习巩固观察物体的有
关知识

7.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
实际问题
8.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

.学生先说一说运算顺
序,再独立完成


.学生先自己观察,再
与同伴说一说自己
的发现,最后全班
交流汇报
.学生从情境中获取有
用信息然后独立思
实际问题 考解决问题
9.巩固解决汽车里程表问.先说一说表格中每个
题的解决方法 数据
表示的实际意思,并画
图表
示出来.





第五单元 周长
第1节 什么是周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感知周长
教学难点:感知周长
教学准备:课件、米尺、树叶
教学流程:
.


.
学习环节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达成目标
一、创设情 境,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1、用笔画出树叶的边,1、初步体会周长的含
问题导入。(集体节?请 大家欣赏老师收集汇报,指出从哪里开义。
学习)。欣赏图到得各种各样的树叶图始,到哪里结束。
片。

















二、解决问题
.

片,欣赏一下。拿出一纸,2、自己选择你喜欢的
选择一片最喜欢的树叶,图形,用一笔描出来它
用彩色笔沿着树叶的边一的周长。
笔描出它的轮廓。


学习任务:
1.独立学习,自己选择喜







2、进一步体会周长的
含义。



















欢的图形沿着边画一
圈。说出从哪里开始画,

在哪里结束的。
2.小组学习,小组内轮流

说说你画的图形的周
长。







找一找,摸一摸。从我
1、学习新知。找出身边的们身边找一个例子说
自己喜欢的图形,量一下一说什么是周长。 3、能够自己测量周围


.










它的周长。 物体的周长。




4.根据情境图,探索求
平面图形的周长的计
算方法。
2、量生活中的物体的周
长。
如:腰围、裤子长度等


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
老师发现同学们善于观
察,爱动脑筋,所以想要
请同学们参加下面的闯关
比赛。

闯关比赛。书中P46
试一试。说出每段的距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找出情境图中的每离是多少,然后计算周
诊断学习结果
段的距离,然后求出周长长是多少。

是多少米。









第2节 长方形周长
.


.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长、正方形的周长。
3、能运用长、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
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长、正方形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长、正方形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学习环节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达成目标
情境引入,激发解决问
题的欲望。

理解要解决的问题
明确学习流程。
独立思考,找到解决问
题的方法。





认真倾听,并理解不同
周长计算方法的道理。
针对方法提出质疑。

集体学习 思考要解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解决长
观察主题图,
创设情境,问题决的问题。
导入。 方形周长与正方形周长的


问题,请看大屏幕。 认真倾听,明确学习任
独立探索
务。

学习任务: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明确学习指南中的学

习要求。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组际交流


长方形周长的计
1.独立学习(建议3分钟)
(1)独立思考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你能想出几种不同方法?
(2)独立思考计算正方形周长的方法,你能想出几种不同方法?
(3)尝试梳理、总结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准备交流。
2.小组交流(建议3分钟)
(1)小组成员轮流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2)在小组内解决组内成员困惑的问题,准备向全班同学汇报
学习卡上的问题。
3.全班交流(建议5分钟)
算方法
正方形周长的计
算方法

独立探索



.







全班交流。
──介绍组认可的周
长计算方法。
──比较不同方法的
异同。


.



检测诊断
学习结果
组织全班交流,介绍不同

的周长计算算方法。
明确学习任
引导学生说明,理解不同
认真倾听,
务。
的方法。
学习任务:数学书P48
明确学习指南中的学
1.独立学习(建议3分钟)
习要求。
(1)运用刚刚学到的周长计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算方法,在数学书P48上,独

立解决淘气的问题。

(2)记录计算的过程,准备

全班交流。
独立完成数学书P49
2.

习题,并进行集体交

流。
数学书P49练一练,进行
学生学习结果的检测与诊
断。


理解要解决的问题
明确学习流程。
独立思考,找到解决问
题的方法。

学生是否掌握了长方
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方法,是否能熟练应
用。


板书设计:
长方形周长=长×2 + 宽×2=(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第六单元 乘法
单元学习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实际意义,感受乘法计算在生 活中的广
泛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


.
2.探索 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经历与他人交流
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 法多样化,并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
3.能运用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单元学习容的前后联系






单元学习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运算,
以及运用乘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组织本单元学习容的思路如右图: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非常熟练地掌握了表的乘除法,并
且会计算整十、整百、整千数和两位数乘(除以)一位数的乘
除法口算,为本单元学习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奠定
了基础。本单元第一次学习乘法的竖式,理解竖式的每一步所
表达的实际含义、竖式的书写方式以及在竖式中出现的一次进
位、连续进位等情况,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

教材编写的基本特点参见《教师教学用书》P127。

课时安排建议












第1课时 蚂蚁做操(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学习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正
.


.
确进行计算。
2.借助点子图这一直观模型,理解乘法竖式每步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
3.在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养成认真倾听、善于思考的好
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用竖式计算乘法。
教学难点:理解竖式乘法运算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卡片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及时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情境引入—1.出示课件,观察情境图。 1.学生观察情境图,回关注有用的数学信息
—集体学习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答问题。
哪些数学信息? 每排有12只小蚂
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蚁,共有4排,一共有
问题吗?
师:谁能列出算式?

多少只小蚂蚁?
12×4=

二、探究新知 2.研究12×4的计算方法。 2.学生利用点子图,独
个人学习





小组学习


.
出示学习指南: 立圈一圈,算一算。 关注个别不会圈的学
生,给予必要的指导。




(1)拿出《学习卡片
1》,先在点子图上圈一圈,
再在右边的空白处写出相
应的算式。
(2)想一想,还有其他
方法吗? 3.两组学生汇报,方法关注组成员发言情况,
(3)在小组说一说你的不同的可以补充说明。 保证每人都要表达自
想法。 己的想法。


.


集体学习

3.组交流。
师:在组说一说你的想
法。



4.学生尝试用乘法竖
师:组长总结组共有几式计算。
种不同的算法。

4.全班汇报。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
你们的算法?
(竖式展开形式)
师:还有不一样的算法

吗?



5.理解乘法竖式。

师:你会用竖式计算

吗?

(你能说一说,乘法

竖式每一步的含义吗?)
5.独立在练习本上算

一算,然后与同桌说一
6.板书乘法竖式的计算过
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
程,并解释每一步的含义。
每人分别说一道题。
给出乘法竖式通常的写

法,解释含义。
.
说一说,乘法竖式每结合点子图及对应的
一步的含义。 算式解释。
提示竖式计算两个重
要步骤与口算的联系。




.


6.学生独立计算。
(竖式的简缩形式)

7.跟踪练习:算一算,并
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
思。


8.独立计算:三位数乘一
位数。
师:你敢接受新的挑战
吗?
出示题目:
213×3=
师:你能口算出结果吗?
师:你能用竖式计算吗?

9.同桌交流。
师: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竖式每一步的意思。

.


.

三、巩固练习 10.跟踪练习: 7.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算一算,并说一说竖式 同桌间轮流说一说。
每一步的意思。



11.小结:两、三位数乘一
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8.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不要求程式化的语言
明即可。 描述。

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


.



第2课时 去游乐场(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竖式的计算方法,能正 确地进
行计算。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3.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竖式的计算方法,明确在乘法计算中“个位上
的乘积满几十, 就向十位进几”的道理。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竖式的计算方 法,明确在乘法计算中“个位上
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卡片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及时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激发学习兴趣,吸引注
意力。
一、情境引入 1.出示胜利公园游乐场相




关图片。


1.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2.出示“去游乐园”情境
图。
师:从图中,你获得哪
些信息?
1. 学生在《学习卡片
2》独立完成
问题1和问题2。
关注个别学困生,给予
指导。
师:你能解决3人和4
人坐太空船各需要多少钱
吗?

.

2. 找两人分别说一


.
3.独立完成《学习卡片2》
问题1和问题2。

4.全班汇报。


二、探究新知 5.尝试独立完成《学习卡





片2》问题3。
说,问题1和
问题2的算法及算理。




师找出学生做错的典型4.小组交流。
例子。

6.展示错误例子。
(1)讨论分析组错从分析错误入手,理解
误例子。 乘法竖式进位的算法。
(2)讨论分析,黑

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
几。
师将错误例子,抄写在板上的错误例子。
黑板上。供学生讨论分析。



7.全班讨论竖式的正确算
法及每一步的意思。


8.规有进位时竖式的写
法。
.


.



三、巩固练习 9.完成《学习卡片2》问5.独立完成《学习卡片




题4。

2》问题4。

10.完成数学书P55—2
题。 6.学生在数学书上直
接写。

11.小结:今天学习的竖式
计算,与前面的有什么不
同?
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
么问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


.











第3课时 乘火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学习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 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
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运用乘法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认真计算、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卡片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及时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情境引入 1.小调查:中长途旅行,1.飞机、火车、汽车等。
你一般选择哪种交通工
具?
.

2.卧铺车厢一共能坐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


.
2.出示情境图。 多少人? 出问题
师:根据图上数学信息, 硬座车厢一共能坐关注所提问题,应是用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多少人?


乘法解决。
这列火车一共能坐
多少人?
……

二、探究新知 3.独立完成《学习卡片3》3.独立完成《学习卡片


中的问题1和问题2。

3. 组交流算法。
学习指南:
3》问题1和问题2。




4.学生要说清楚,竖式
(1)每人说一说自已计算每一步的意思。
的算法。 这个竖式与前面所
(2)比较竖式计算与学竖式的区别是,有两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
前面所 学竖式计算的次连续进位。
区别。 个位满几十,就向十
前一位进几。
(3)你们还有什么问位进几;十位满几十,
题吗?

5.全班交流算法。


.
就向百位进几。



.
6.规竖式书写方法。





三、巩固练习 7.跟踪练习: 5.学生在数学书P57

直接写。
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第4课时 去奶奶家(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结合“去奶奶家”的具体情境,学习综合运用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
.


.
巩固乘法的计算方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利用 示意图化繁为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教学重点:
运用乘法和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找到合适的方法,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卡片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及时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关注学生提出的分析问题
的办法,看看除了用画图
法,是否还有其他好方法。
评价要点
一、情境引入 1.出示情境图。
师:仔细看图。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
说一说从图中获得的信
息吗?
师:看得出来,图中
的信息比较多,你有什
么好办法,理顺一下
吗?

二、探究新知 2.画图。




.
1.采用画图的办法。
2.独立完成《学习卡片
师:在《学习卡片4》4》问题1。
上,用画图的办法分析 学生可能的画法:
问题,表示出题目中的
相关信息。


.

3.小组交流。
学习指南:



(1)与同学说一说,3.两组同学汇报,展
你所画图的意思。 示。
(2)组推荐出好的画
法,准备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

4.独立完成《学习卡片
4》问题2。
重点介绍线段图画 115×4=
法。

45×2=

5.看线段图,列式计算。 5. 独立完成《学习卡
师:完成《学习卡片片4》问题3。
4》问题2。

6. 完成《学习卡片4》
问题3。
师:与同桌说一说,
你是怎么想的?

与同桌交流想法。
.


.
三、巩固练习 7.完成数学书P59,练6.在练习本上,按题目

一练第1题。

8.全班交流。









第5课时 0×5=?(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学习目标:
1.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知道0乘任何数都得0,理解并掌握一个乘数中间或末 尾有0
的乘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3.在发现0乘任何数都得 0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和惊奇,进一步激发探索数
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0乘任何数都得0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及时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要求独立完成。
一、情境引入 1.神奇的“0”。


.
师:0,可以说同学1.0表示什么也没有;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们对它是既既熟悉又(0度有温度) 子理解。


.


陌生。你了解0吗?
(1)5+0=5
5-0=5

0可以用来占位;
0可以表示起点。












可以说0表示什么
也没有。
(2)温度计上的0度,
有实际温度的,并不是
什么也没有。
可以说,0表示分界
线。
(3)直尺上的0。


可以说,表示的起
点。
(4)说你的压岁钱达
到了10000元。
可以说,这些0都是
在占位。
2.讲故事:0的来历。

二、探究新知 3.理解“0乘任何数都2.比如,0×5=0,0×19
集体学习


.
得0”。 =0,0×100=0等
师:在乘法中,0有 0乘任何数都得0。
什么神奇的作用呢?


.




比如,0×5,表示5用加法解释乘法,乘法是
0相加,即加法的一种简便运算。
师:你知道,为什么0+0+0+0+0+0,结果是
0乘任何数都得0吗? 0,所以0×5=0。








3.学生在练习本上,独



这样写的理由:把“个”
为单位的乘法变成“十”
为单位的乘法。
4.探讨一个乘数中间立完成。
或末尾有0的乘法竖
式计算。
(1)出示4道题,
学生独立试做。



(2)指导乘数末尾
有0的乘法竖式简写
形式。


.


.
三、巩固练习 5.跟踪练习:




6.“0乘任何数都得0”

与“0加任何数都得原

数”的比较。








板书设计:
4.学生在练习本上独
立完成相关练习。











5. “0乘任何数都得理解0在加法和乘法计算
0”与“0加任何数都中的不同作用。
得原数数”。
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0乘任何数都得0


.

第6课时 买矿泉水(连乘)
学习目标:
1.结合“买矿泉水”的现实情境,探索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连乘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逐步提高解决
.


.
问题的能力。
3.初步体会连乘运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连乘法。
教学难点
体会连乘的实际含义,初步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及时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估算的策略,是往大估?
还是往小估?还是在精
评价要点
一、情境引入 1.出示情境图——买1. 学生回答。
矿泉水。
师:仔细看图,你获
得了什么信息?

2.指导估算方法。
2.尽量往大了估,
24×2=48,比50小, 算?
50×3=150,150元
师:如果准备150够了。
元够吗?估一估。
二、探究新知 3.列式计算。





3.学生独立计算。
师:算一算,老师买 可能会有两种列式对于分步列式,还是综合
矿泉水共花多少元?


4.组交流。

师:小组说一说,自
4.计算的结果是相同
己的计算过程。
的。

方法:分步计算和综合列式,不做统一要求。
计算。
.


.
4. 全班汇报。 计算过程的意义是
师:无论哪种方式,相同的。
它们的共同点是什
么?

5.(如果学生提到:3
×2×24
师:还有别的方法 要帮助学生分析每
吗?

三、巩固练习 6.跟踪练习:
6.学生先独立完成,再
全班交流汇报。

一步算式的意思。)
7.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连 乘





第7课时 练习五
学习目标:
.


.
1.侧重算理的理解。
2.侧重巩固乘法的计算方法。
3.侧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及时

第1~3题

教师指导要点

答案:90 96

答案:216 819 714


侧重巩固乘法的计算方

法。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侧重算理的理解。

第4~8题










.


.
第9~13


侧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







第14题

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








第七单元 年、月、日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和闰年;会看日
历,能够从日历中找到指定的日期,认 识24时记时法、并能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2.会看简单的作息时间表,能根据作息时间表中呈现的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交流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合理安排时间和惜时守信的重要性。

第一课时 看日历(认识年、月、日)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 道大月、小月、平
年、闰年。
2.在回顾、整理、观察活动中,能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
能力。
.


.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
乐。
教学重点: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认识。
教学难点: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及时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学生倾听、思考。
达成目标
能够认真倾听。 创设情境、激趣1.教师提出问题:
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回答问题:今天是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的日期吗?
教师板书日期。
2014年×月×日。

2.教师提问:谁能说一学生思考、作答。
说,关于年、月、日,
你都知道些什么?(教
师可以提示:谁能告诉
老师你的生日是什么学生倾听。
时候?你还能告诉大
家哪些难忘的日子
呢……)
教师板书日期。
3.这些都是用年、月、
日表示的时间单位。常
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我
们知道的时、分、 秒外,
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
.


.
的年、月、日。
教师板书课题。
学习任务 猜谜语:一物生来真学生:日历。





——认识大月、稀奇,身穿三百多件
小月





衣,每天给它脱一件,
年底剩下一皮。 学生阅读学习指



学生能够整理和记录各月
份的天数,观察并 初步体
教师:接下来我们就南,明确学习任务。
借助日历来完成我们
接下来的学习。请同学
们先看一下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
一、独立学习
观察教科书后面的
附页1,把2013-2016
年各月份的天数记录
在表格中。
二、小组学习
(1)先在组互相核
对订正所填数据,确保
结果的正确。




学生自主学习、合会、发现年、月、日的有
作交流。 关知识及它们之间的关
系。
能够和组同学交流自己的
想法,认真倾听、参与讨
论、提出质疑。
.


.
(2)在组轮流说一
说你的发现。
例如:各个月份的
天数有什么不同等。
(3)小组选出有代
表性的结论,准备全班
汇报。

教师巡视,帮助指导
有困难的同学完成记
录。
全班交流











.
教师组织学生集体
交流。
小结:
1.一年中12个月的天数有所不同,其中
1,3,5,7,8,10,12
每月是31



学生汇报发现。












天;
4,6,9,11月每月是30
天;2月的天数很特
殊,分别是28天 和29
天。有31天的月份是
大月,30天的月份是

学生回答:


1.“拳头记忆法”


.





小月。
2.2月有28天的年份
是平年,有29天的是
闰年。
教师提问:哪两个月是
连续的大月?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
各个月份的天数吗?
1.组织全班同学举起
左拳头指一指、说一
说,检查数的对不对。


2.组织同学们翻开书
读一读、记一记。




2.歌诀记忆法



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
程,说说自己的学习体
会。
学生回顾总结。 能够回顾总结学习和解决
问题的过程,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




.


.






第二课时 看日历(认识年、月、日)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平年、闰年,能初步判断平年、闰年。
2.在回顾、整理、观察活动中,能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
能力。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
乐。
教学重点:平年、闰年的认识。
教学难点: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及时

学习任务——
教师指导要点
组织同学们把附页

学生学习活动


达成目标
认识闰年、平年 2中2009-2016年2月










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
中。
学习指南
一、独立学习
把教科书后面的附页
2中2009-2016年2月
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
中。
二、小组学习
(1)先在组互相核
学生明确学习任学生能够明确学习任务,
务。




独立学习。



认真完成,并能够初步发
现规律。







.


.



对订正所填数据,确保
结果的正确。
(2)在组轮流说一
说你的发现。
(3)小组选出有代
表性的结论,准备全班
汇报。

教师巡视,帮助指导有
困难的同学完成记录。


小组交流。




能够养成与同伴合作交流
的习惯。



集体学习。








1.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1)2月份29天的年
份是2012年、2016年,
其他年份都是28天。
(2)4年里有一个闰
年。
学生汇报。







学生独立推断。















.


.










2.组织学生完成试一
试第二个问题。
你知道你18岁那一年
是平年还是闰年吗?
组织学生说一说自己
的推断方法。

3.平年一年有多少
天?闰年呢?
(1)说一说一年有多
少天,你是怎么知道
的?
(2)算一算。
组织学生根据我
们刚学习的知识算一
算,并说一说自己的算
法。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











巩固练习


.
组织学生完成书中练
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熟练掌握大月、小月、平
班对照交流。 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巩
固所学知识。


.





第三课时 一天的时间(24时计时法)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 境,知道一天有24时,认识24时计时法,能够对24时计时法与
12时计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 转换,并能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
所经过的时间。
2.在借助直观钟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感受24时计时法在学习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换。
教学难点: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及时

创设情境(初步
教师指导要点
观察主题情境,从这两幅图中获得了哪
学生学习活

学生观察情
境图,思考问
题。



达成目标
感知24时计时些信息?
法)



几时的时候淘气正在做什么?
这两个“1时”有什么不同?
结论:虽然钟表上显示的都是1时,但表示
的确不是同一个时刻。
学生思考并
回答问题。




介绍24时计时1.你知道下午1时还可以表示为几时吗?


.
学生回答。




2.认识一天的开始


.













①师:大家知道一天是从什么时刻开始的
么?(学生发表意见,教师不作答复。)
② 师:一天的开始到底是什么时刻呢,还是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吧!这是春节联欢
晚会上大家 一起在迎接新年第一天开始的
情景。(课件播放倒计时的录像)
③师:新年的第一天开始了,钟面上是几时,
是什么时候的12时?(夜里12时)
④师:到了夜里12时,就表示这一天结束
了,同时又表示新的一天开始了。作为新的
一天的开 始,我们一般又把夜里12时说成
凌晨0时。
⑤师:凌晨0时我们通常在做什么呢?(睡






































觉)现在知道一天的开始是什么时候了么?

一起说说看。(凌晨0时)

3.运用课件创设情境,感受一天的经过。







.



①师:那么一天的时间有多长呢,让我们来
感受一下一天的经过吧!大家可以一边看,
一边随着画面和音乐表演。(课件演示)
②师:现在是凌晨0时,在睡梦中我们开始
了新的一 天,在时钟的嘀嗒嘀嗒声中时间不
知不觉的过去了,天色渐渐亮起来了。






.
















③(钟面停在早晨6时),提问:天亮了,
太阳升起来了,现 在是什么时候?该起床
了。
④(钟面停在中午12时),提问:时间真
快,现在是什 么时候呀?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了。
⑤(钟面停在下午6时),提问:回家了。
⑥不 知不觉中,忙碌而充实的白天又过去
了,天已经黑了,很晚了,现在钟面上是几
时?(钟面停在 晚上9时)这时大家应该干
什么?(晚上9时,小朋友们应该睡觉了,
养足精神准备第二天的学 习。)⑦师:大家
在睡梦中,时间又不知不觉到了什么时候?
(夜里12时)到了夜里12时, 这一天就结
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4.认识24时记时法
学生根据教
师提问思考问
题,并回答。




































①师:小朋友们回想一下刚才一天里,

钟面上的时针转了几圈?(两圈)第一圈是

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课件出

示)



.




②师:对,从凌晨0时到中午12时,
是一天中的前12个小时,我们也可以用直


.
















接用0时到12时来表示。(课件钟面上出
示0时-12时)
③师:(指着钟面上的 12时),提问:
这时一天结束了吗?(没有)时针还要从中
午12时接着走第二圈。(课件演 示时针又
转过一大格)
④师:时针又走了一大格,现在是下
午几时?(下午1时)我 们把一天分成24
个小时,那么下午1时是一天中的第几个小
时?你是怎么想的?请一个学生说 说是怎
样想的。(一圈是12个小时,再加上1小
时,就是13时)那么下午1时可以说是几< br>时?(13时)
⑤师:对,钟面上第二圈开始的下午1
时我们还可以说成是13时(出示)。
⑥师:时针又走了一大格,现在是下午












学生:一圈
是12个小时,
再加上1小时,
就是13时













学生:下午
几时?也可是说成几时?你又是怎么想

的? 指名学生回答。( 下午2时就是14

时,12时加2时就是14时。)

⑦师:依此类推,下午3时、下午4

时直到晚上12时的时间接着写下去,又可

以说成几时呢,你能写出来么?请大家在作

.
2时就是14时,
12时加2时就
是14时。








.











经过时间




业纸上把钟面上第二圈的时间写出来。
⑧提问:时针走的第二圈是从什 么时候
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师述:从中午12时
到夜里12时,是一天中的后12个小时,可
以接着用12、13、14直到24时表示,(课
件直条出示12时到24时)指着课件上的直
条图提问:从直条上可以看出,一天一共有
多少个小时?(24小时)
⑨师:我们用 0时、1时、2时……直
到24时来表示一天时间,我们给这种记时
的方法起个什么名字合适呢 ?(板书:24
时计时法)。
⑩师:为了和24时记时法区别,我们
把这种我们熟悉的记时方法叫12时记时
法。





























进一步巩固
两种计时法
所表示的时
刻关系,掌
握互化方
法。 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思巩固推算时

考怎样计算两间的基本方
出示邮政局取信时间。
次取信时间间法。
说一说有哪些信息?
隔几个小时几

分钟。


.


.

完成书中练一练。












第四课时 时间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情境,了解不同地区 的作息时间,会看时间表,能从中获取需要
的信息。
2.能独立制作自己的时间表,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
3.在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24时计时法和计算时间等知识解决有关时间表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24时计时法和计算时间等知识解决有关时间表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及时

趣味导入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

达成目标
1.观察情境图,请同学们说一说每幅图的意学生观察图片,感受和乌鲁
思。

2.教师提问: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思考问题。 木齐两地的
说一说什么时作息时间有
间谁在做什么。 所不同。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了解为什么两地
.


.
的时差会差两个小时。
(属于东八时区,而乌鲁木齐所在的是东六知道原因的同
时区,也就是说,和新疆乌鲁木齐时间上相学可以讲一讲。
差两个小时,实际是相差两个多小时。)





3.出示小兰和古丽所在学校的上课时间表,
集体交流,请学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图片、
思考,并说一说
自己的发现。
解决实际问题

任务一
独立完成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
任务一 能够独立思
考问题,找
到解决问题
上午第二课时,小兰和古丽都看了一下
表,她们看到可能分别是右边的哪两个时
刻?
学习指南
1.独立学习
学生独立思考的途径。
完成任务。



学会与同伴对照上面的上课时间表,独立思考,想一想
第二课时所在哪个时间段?再找出可能的时与同伴交流自分享自己的
刻。
2.小组学习
在组轮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巡视,帮助指导有困难的同学。
己的方法。




成果。




.






任务二



独立完成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


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方法。


1.分别在两个
时间表上找 到学会解决这
上午第二节课类问题的方
教师针对学生的汇报组织同学进行适时补的上课和下课法 。
充。或教师进行补充提示。


任务二
时间。
2.分析这段时
间分针和时针
的位置特征。
根据小兰和古丽的对话,将时间表补充完3.排除时针和
整。 分针不具备上能够读懂问出示情境图,先读一读,说一说是怎么理解述位置特征的题,明确要
这个问题的?
出示学习指南
1.独立学习
根据对话容,将时间表补充完整。
2.小组学习
在组轮流说一说你的方法。

教师巡视,帮助指导有困难的同学。


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方法。
钟面所示的时求。
刻。
4.保留下来的
两个时刻就是
答案。









学生独立思考
完成任务。


.















总结


练习巩固



教师针对学生的汇报组织同学进行适时补
充。或教师进行补充提示。















引导学生总结。


教师组织学生完成书中练一练。
与同伴交流自
己的方法。


启明小学


学会解决这
类问题的方
1.启明小学第法。
五节课上课时
刻是13:00,经
过40分钟就到
了下课的时刻
13:40。
2.大课间紧接
着第五节课,所
以大课间的开
始时刻是13:
40,经过1个小
时,大课间结束
了,此时是
14:40。
3.大课间结束
的时刻也是第综合运用知
.


.
六节课开始上识解决问
课的时刻题。
14:40,经过40
分钟,下课时刻
是15:20。
新疆民族小学
1.新疆民族小
学的第五节课
上课时刻是
15:00,下课时
刻是1 5:40。
2.第六节课上
课时刻是
15:50,下课时
刻是16:30;
3.课外活动开
始的时刻是
16:30,结束的
时刻是17:30。




.


.



学生独立完成。








数学好玩

第一课时 校园中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经历完整的测量活动过程,了解并能够合理选择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办法,
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的 测量问题。
2.在完成测量活动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分工合作,积极参与 活动过程,获
得测量活动的实际经验。
3.在回顾、反思、交流的过程 中,初步体验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了解评价
方法,逐步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够合理选择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办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的测量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合理选择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办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的测量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及时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

达成目标
.


.
课前安排


课前到操场上进行观察,选择适 合自己测量小组成员提前体验如何发
的对象,并思考如何开展测量活动。

考察。并 研究出现和选择合
开展测量活动适自己的测
量对象,如
何做好准备
活动,如何
课上讨论、交流 组织学生课上交流,各小组根据实际条件确的计划。




定本组的实际容,也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选择其他对象进行测量。



交流各组的测开展实际测
量对象。



量活动。



讨论活动有关1.组织学生讨论:
事项






测量方法、测量工具,以及需要记录哪些数学生在组讨论,
据。

确定分工。

初步合作意
识。
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教师适时给出建议,学生交流各组
帮助学生梳理互动中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分工,相互补
各项任务分别需要几个人,指导学生根据特充、启发,完善
长来具体分配;提醒注意安全事项。

方案。





.


.
实际开展测量1.先估测测量对象的高度或长度,小组成员
活动






可各自估计,记录下结果,测量后进行对照;学生实际测量,
也可在组集体讨论一个共同的估计结果。
2.组织学生进行测量
记录。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必要时参与互动,在
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一定的帮助。




反思回顾






1.按照“想一想”中的问题提示,回顾整个 养成及时总
测量过程,对测量工具、方法以及测量情况学生交流经验、结的好习
等进行总结。 总结。 惯。





2.组织学生汇报各小组的记录,并说一说这
些数据有什么用。
3.谈一谈活动体会。





自我评价 组织学生完成自我评价以及互评。
完成后可与组同学进行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 客观了解自
己的表现,
向他人学
习。



.


.
第二课时 搭配中的学问
教学目标:1.结合“搭配服装”等 现实情境,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式
表示出各种搭配方法。
2.在尝试、展示、交流过程中,逐步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思考和解决问题。
3.在探索用不同方式表示搭配方法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符号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出各种搭配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出各种搭配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袋。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及时

任务一、搭配服








独立学习

小组学习




.
教师指导要点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想
知道他是谁吗?(出示马戏团丑图片)
学生学习活




达成目标
这是马戏团的小丑,他有两顶帽子和三
条裤子,他今天要去表演节目,可是不知道
怎样穿戴好,想请我们帮忙选一顶帽子和一
条裤子,你们愿意吗?
可以怎样搭配呢?试一试。
出示学习指南
1.独立学习
先利用学具摆一摆。
2.小组学习


明确学习任
务,认真完
成。

学生利用学具
动手摆一摆。




能与同伴交
流自己的观
点。



在组轮流说一说,有几种搭配方法,展示小组交流。
一下你是怎么摆的。
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对其给
予指导。



.

集体交流












展示成果







组织学生展示搭配方法。


比较搭配的方法。
1.没有顺序,随
意搭配。
2.帽子搭配裤
子。 初步感知按
搭配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才不至于遗3.裤子搭配帽顺序搭配的
漏也不重复?

子。

刚才我们通过摆一摆图片得到了问题
好处。


的答案,可如果我们没有图片,你怎样把你学生思考,回答
的过程记录下来展示给大家看呢? 老师问题:只要
你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把这几种搭配全找出是按顺序搭配,
来?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成果。

就会不重复也
不遗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重点讨论用字母
表示的方法。理解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
组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字母,来体验一下
用字母表示的好处。







初步形成符
学生在练习本号意识。
上独立完成搭
配方法。
我们为小丑搭配了服装,他非常感我1.用汉字代替
任务二、营养配们,想请我们吃午餐,出示午餐信息。一种图片
.


.







主食搭配一种炒菜,有多少种搭配方法,你2.用图形代替。
能表示出来吗?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搭配方案。


3.用字母代替



吃完午餐,小丑要带我们去动物园,这
里面也有数学问题。



进一步掌握
利用符号表
示搭配的成
果。
任务三、去动物出示路线图,明确学校到少年宫有2条路,
园路线








回顾总结。
少年宫到动物园有3条路。
提问:学校到动物园一共有几条路?
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所有路线。

组织学生集体交流,展示成果。



学生独立完成
搭配方法。








能够有序的
思考问题。 观察比较解决前面三个问题时所画的图示,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




.

2014年高考作文题-表彰大会主持稿


读书征文范文-年度工作总结开头


小猪学样-山西省招生办


无常鲁迅-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三本录取线-乐趣作文


韩国岭南大学-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


成都纺织高专-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


竞价专员-青春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