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什么是周长》教案

萌到你眼炸
875次浏览
2020年08月29日 09:3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励志的故事-陕西高职院校


三年级数学上册《什么是周长》教案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树叶。
2.问:想要留住这么美丽的树叶,怎么办?(标本、贴画、描)。
二、初步感知,形成建构。
1.学生上台演示描树叶。(说清楚是从哪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
的?)
2.观看蚂蚁描树叶的动画,讲述演示周长。
3.拿出课前准备的各种图形,让学生选一个喜欢的图形描出来。
讲述图形的周长。
4.同桌互相交流周长的含义。
物体表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板书:物体表面)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在身边找例子:说说什么是周长,并摸一摸。
(黑板、书、板凳、桌子、课本、鞋底等等)
2.学生汇报交流找的结果,边说边指一指。
3.谈话:大家找到了很多,看来周长在我们生活中 无处不在,而
且周长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比如做裤子时,裁缝要量一量你的腰一周
有多长,也就 是平时说的腰围。
4.猜老师的腰围,帮老师量。
5.估计自己的腰围,小组为单位量并记录数据。
6.小组合作测量图形的周长并交流。
1 3


四、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1.课后作业:测量自己红领巾的周长。
2.小结: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研究分析:
1、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学习数学,建立概念。
上课伊始,教师以描树 叶为切入点,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需求,
通过课件演示小蚂蚁爬树叶的情景,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 使课堂
气氛骤然升温;然后又利用身边素材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活动,
使学生把周长这个 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具体的事例联系起来,加深了
学生对周长的理解。
2、在有意义的生活实践活动中强化概念。
先让学生估测老师的腰围,然后选用合适的工具实际去 测量,借
此来估计自己的腰围并进行测量,通过这个环节拓宽对周长意义的理
解,同时也激发了 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后让学生测量红领巾的周长,
这一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反思:
结合生活实际来认识、理解数学知识。
如果我们教学时让 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
象中挖掘出数学因素,并充分应用于教学,就能化难为易, 使学生接
受认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
充分让学生动手 、动口、动脑,在活动中自己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思想方法,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也就是让 数学走进生活。
2 3


结合生活实际来巩固数学知识。
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数学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生
活,去再创造、去解决日常 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
创新的精神,形成一定的应用技能。数学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 生活,
从而体现数学的意义与价值。
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一定 要多动脑筋,
多想办法,在如何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上多下功夫,密切数学与实
际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
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而学好数 学就能更好地在生
活中再创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与能力。

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3 3

行健文理学院-入学教育


争先创优活动-祖国在我心中作文


长征小故事-苏州卫生职业技术


回眸作文-宁夏教育考试院网


行政职业能力-班会活动方案


幼儿园安全防范措施-环保工艺品


国际残疾人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院


病假条范文-申请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