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周教案
兰州市事业单位招聘-留学热门专业
西安西港花园小学教案用纸
科目: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刘菲菲 使用人:
周 次
课 题
第 1
周
小熊购物(一)
知识与技能
课 型 新授 授课总节数 第 1
节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具体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
序。
能正确计算有乘法
和加法的两步计算,通过“小熊购物”的情
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购
物活动,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熟练掌握
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
真的良好习
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法
学法指导
交流探讨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口算。(开火车)
3×5= 4×8= 7×6= 36+7= 80-43=
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
自主回答
么?再算什么?
36+5-18
45-18+20
二、探索新知
师:今天,小熊胖胖和壮壮相约去逛超市,他们来
教学过程
到食品区,看到的食品可真多啊!(出示主题图)
看图回答
1、都有些什么呢?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2、图中胖胖说:“我要1个蛋糕和4个面包。”
同学们,我们能帮胖胖算出一共要付多少元吗?(引
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帮助小熊解决在购物中产
生的问题。)
3、解决问题。
① 这个问题你们想怎么算?
相互交流
学生:面包每个3元,胖胖要买4个面包,就是4
个别汇报
一、复习
引导学生认
识:只有加、
减法计算的
两步式题一
般按从左往
右的顺序计
算。
通过谈话,激
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个3元。可以用乘法计算:4×3=12。胖胖还买了一
个1个蛋糕,而一个蛋糕是6元,所以一共要付:
12+6=18元。
② 引出淘气和笑笑的做法。
出示:3×4+6
6+3×4
③他们列的算式,你们能看懂吗?
组内交流
④这两个算式与我们列的算式有什么不同?(都含
汇总想法
个别汇报
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⑤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
算什么?
⑥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
解法一:3×4+6
解法二: 6+3×4
解法二在
草稿本上
=12+6
=6+12
计算,并
=18(元)
=18(元)
集体汇报
订正
(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答:该付18元。
讲解:是哪一步的计算就将结果写在这个运算的
通
过引导学
生分析解决
生活中的问
题,让学生明
确乘加混合
运算顺序是
先算乘法,后
算加法。
下面,这叫做脱式计算。
⑦总结乘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乘加混合运算,
通过练习,让
学生对乘加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混合运算有
三、巩固练习
集体汇报一个比较清
交流并订醒的认识,同
课本第3页“练一练”的第1、2题;
正 时再一次明
四、课后总结
确混合运算
自由畅谈
的运算顺序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课后练习 补充
课后作业 补充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等级评价: 检查人:
检查日期:
西安西港花园小学教案用纸
科目: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刘菲菲 使用人:
周 次
课 题
第 1 周
小熊购物(二)
知识与技能
课 型 新授 授课总节数 第 2 节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具体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减”的运算顺
序。
能正确计算有乘法和减法的两步计算。通过购物活动,感受混
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熟练
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
进一步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
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法
学法指导 交流探讨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
一、复习
1、在算式中,既有加法,又有乘法,应先算( ),
再算( )。
2、32+7×7这道题,要先算( ),再算( ),
结果是( )。
3、脱式计算。
39+5×4 3×8+42
二、互动新授
教学过程
出示课本主题图,学生提取数学信息。
师:
昨天我们帮助小熊解决了购物中的数学难题,
小熊和壮壮觉得大家很聪明,于是呢!壮壮也有一
个问题想让我们帮它解决,你们看。(课件出示)
1、问题:壮壮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
元?
①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生汇报:可以先算出3包饼干一共多少钱,用3×<
br>4=12(元),再从20元里减去3包饼干的钱,20-12=8
同桌交流
个人汇报
上台板演
规范书写
通过复习,进
一步使学生
明确乘加混
合运算顺序,并能规范书
写脱式计算
(元)。
②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列式呢?
生:可以用20元减去3×4,列式为:20-3×4。
③这个算式有乘法和减法,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
算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应先算
乘法,再算减法。因为我
们求的是应找回多少钱,是用20元减去3包饼干的
钱,所以要先算3
包饼干多少钱。
④具体写一写,算一算这个综合算式。
20-3×4
=20-12
=8(元)
2、出示下列几个算式,你们能结合购物图说一
说
每一个算式的意思吗?并将每一个算式进行脱式计
算。
3、总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
法,再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4页“练一练”的第3、4、5、6题。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课后练习 补充
课后作业 补充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等级评价: 检查人:
检查日期:
先在小组
内交流再
汇报
规范书写
个别学生
上台板
演,其余
学生在草
稿本上计
算,最后
集体汇报
订正
通过引导学
生解
决生活
中的实际问
题,让学生明
白乘减混合
运算的顺序
是先算乘法,
后算减法
通过练习,使
学生能正确
计算相关的
两步运算
西安西港花园小学教案用纸
科目: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刘菲菲 使用人:
周 次
课 题
第 1 周
买文具(一)
知识与技能
课 型 新授 授课总节数 第 3 节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并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
两步式题的计算。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有关除加、除减的两步运算。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
学法指导
合作探索、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
口算卡
、课件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40÷8 28÷7 36÷6
24÷8 81÷9
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
自由回答
式题的计算顺序是什么?
上台板演
3、练习(二人板演,全班齐练)
规范书写
4×8+6 40-6×4
二、探索新知
教学过程
出示课本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中内容,让学生找数学信息。
2、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3本作文本一
共18元。问题: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
3、解决问题。
先在小组
(1)分析问题:笑笑买了一本作为本和一本英文本。
内交流再
汇报
分析条件:主题图中只给出英文本每本4元,3
本作文本一共18元。
所以先要解决一本作文本多少元的问题,再算
<
br>通过复习,进
一步使学生
明确乘加、乘
减混合运算
顺序,并能规
范书写脱式
计算
出作文本和英文本一共多少元。
(2)列算式。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出两种方法:
a 、
18÷3=6(元),6+4=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
b 、
18÷3+4
=6+4
=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
(3)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全班讨论:18÷3+4 表示什么意思?
4、尝试解决问题。
(1)提问: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规范书写
让学生小
组讨论后
(2)引导学生发现:
既有减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尝试独立
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5、说一说下面哪种做法对。(课本第5页)
总结脱式计算写法:
解答。
学生观察
1、不参加运算的部分要抄下来,等号前后应该相个别汇报
等。
2、现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6页“练一练”的第1、2题。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课后练习 补充
课后作业 补充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等级评价: 检查人:
检查日期:
自由畅谈
通过引导学生解决生活
中的实际问
题,让学生在
活动中掌握
除加、除减混
合
运算的运
算列式和运
算顺序。明白
除法和加、减
法混合的运
算应先算
除
法,再算加、
减法
通过练习,使
学生能正确
计算相关的
两步运算
西安西港花园小学教案用纸
科目: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王凯 使用人:
周 次
课 题
第 1 周
买文具(二)
知识与技能
课 型 新授
授课总节数 第 4 节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br>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并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
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
两步式题的计算。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有关除加、除减的两步运算。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
学法指导
合作探索、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
口算卡
、课件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
1、在算式中,既有加法,又有除法,应先算( ),
自由回答
再算( )。
2、32+7÷7这道题,要先算( ),再算(
),
结果是( )。
3、脱式计算。
上台板演
39+25÷5 16÷4+42
规范书写
二、探索新知
教学过程
出示课本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中内容,让学生找数学信息。
2、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自动铅笔原
价和现价。
3、解决问题。
先在小组
内交流再
问题:淘气买的钢笔比文具店的钢笔贵多少元?
汇报
4、尝试解决问题。
(1)提问: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2)引导学生发现:既有减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
通过复习,进
一步使学生
明确除加、除
减混合运算
顺序,并能规
范书写脱式
计算
通过引导学
生解决生活
中的实际问
题,让学生在
活动中掌握
除加、除减混
合运算的运
算列式和运
算顺
序。明白
除法和加、减
法混合的运
算应先算除
法,再算加、
减法
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5、结合情景说说下面算式意思:
3×7+12
5-12÷4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7页“练一练”的第3题。
课本第7页“练一练”的第4题。
课本第7页“练一练”的第5题。
规范书写
让学生小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正确
组讨论后
计算相关的
尝试独立
两步运算
解答。
四、课后小结:
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自由畅谈
(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课后练习 补充
课后作业 补充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等级评价: 检查人:
检查日期:
西安西港花园小学教案用纸
科目: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王凯 使用人:
周 次
课
题
第 1 周
练习
知识与技能
课 型 练习 授课总节数
第5 节
巩固有关除(乘)加、除(乘)减相关计算。
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乘)加、
除(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有关除(乘)加、除(乘)减的两步运算。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
学法指导
合作探索、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
口算卡
、课件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口算(开火车)
3×5=
80-43=
9×3= 8×5=
37-15= 8+15=
自由回答
36+7= 4×8=
7×6=
36-17
二、下面各题,写出结果。
36+25=
1+81÷9=
7×6+6= 57-34=
教学过程
上台板演
规范书写
18÷3+40= 68一30÷6=
17×3= 23-13×2=
三、判断。
(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在[]中画“√”,错的
画“×”并在右边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
(1)48÷6+42
=8+42
=40 ( )
通过复习,进
一步使学生
明确除(乘)
加、
除(乘)
减混合运算
顺序,并能规
范书写脱式
计算
(2)10+25÷5
=35÷5
=7
( )
(3)24+40÷8
=64÷8
=8
( )
(4)15-6×2
=9×2
=18
( )
四、说一说先算什么,在算什么,并计算。
4+24÷8
72÷8-3
9+81÷9 86-6×8
20+6×6 45+15÷3
课后练习 补充
课后作业 补充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先在小组
内交流再
汇报
规范书写
让学生小
组讨论后
尝试独立
解答。
学生观察
个别汇报
通过引导学
生解决
生活
中的实际问
题,让学生在
活动中掌握
除(乘)加、
除(乘)减混
合运算的运
算列式和运
算顺序。明白
除法和加、减
法混合的运
算应先算除
法,再算加、
减法
通过练习,使
学生能正确
计算相关的
两步运算
等级评价: 检查人:
检查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