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79865
2014年放假-斯威特
精品教育
2010—-2011第二学期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领域
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在
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和
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
步了
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景,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
减法解决日常
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结合具体情景,使
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
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元“小数除法”。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近似值,循
环小数、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初步体
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
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
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
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第七单元“认识方程”
。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
示数;通过直观教具,初步了解方程;通过游戏活动,初
步了解等式性质,并
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二)“空间与图形”领域
1、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通过分类活动,梳理已学过的一些图形;通过
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
特点;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
-可编辑-
精品教育
的
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
形,了解梯形的特征;会运
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能辨认从高低、远近不同观察点拍摄
到的图片
及其先后顺序;通过实际观察,使学生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
画面不同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
第六单元“游戏
公平”。通过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
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简单的游戏规则。
(四)“综合应用”领域
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
现形
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数图形中的学问”“激
情奥运”,
“图形中的规律”三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
(五)整理与复习
包括整理与复习(一)、整理与复习(二)、总复习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
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
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
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
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
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
段的学习方法,师生之间也由陌生到熟悉。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
br>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可编辑-
精品教育
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
,在面向
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四、教学措施。
1、多创设联系学
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
2、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通
过知识间的迁移、类推、比较、拓展,
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
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
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4、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
体验、理解数学。
6、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如对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
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一、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领域
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在
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和
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
步了
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景,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
减法解决日常
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可编辑-
精品教育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
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
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
元“小数除法”。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近似值,循环小数、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
景,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
似值,掌握求
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
常生
活中的简单问题。
4、第七单元“认识方程”。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
示数;通过直观教具,初步了解方程;通过游戏活动,初步了解等式性质,并
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
(二)“空间与图形”领域
1、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通过分类活动,梳理已学过的一
些图形;通过
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
的度
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
形,了解梯形的特征;会运用
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能辨认从高低、远近不同观察点拍摄到
的图片
及其先后顺序;通过实际观察,使学生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
画面不同;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
第六单元“游戏公
平”。通过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
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简单的游戏规则。
(四)“综合应用”领域
-可编辑-
精品教育
本册教材
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
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
外,还安排了“数图形中的学问”“激
情奥运”,“图形中的规律”三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
的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
(五)整理与复习
包括整理与复习(一)、整理与复习(二)、总复习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
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
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
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
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
本
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
段的学习方法,
师生之间也由陌生到熟悉。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
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
,在面向
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四、教学措施。
1、多创设联系学
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
2、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通
过知识间的迁移、类推、比较、拓展,
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
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
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可编辑-
精品教育
4、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
体验、理解数学。
6、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如对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
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科任教师 王洪波
2011.2.19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教学内容
一、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认识图形
二、认识图形
数图形中的学问
三、小数乘法
三、小数乘法
三、小数乘法 整理与复习(一)
期中考试
四、观察物体
五、小数除法
五、小数除法
-可编辑-
精品教育
14
15
16
17
18
19
20
五、小数除法
激情奥运
六、游戏公平 整理与复习(二)
七、认识方程
七、认识方程
七、认识方程 图形中的规律
期末总复习
期末考试
-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