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总结
广东成人高考成绩查询-澳大利亚大选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总结
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
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
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计划总结如下,快随出国一起来了解下。
一、学情分析;本期我班有34名学生,大
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
喜欢;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小数的认识,小数的加减法;(一)
“
数与代数”领域;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第三单
元“小数乘法”;3、第五单元“
小数除法”;4、第七单元“认识方程”;(二)
“空间与图形”领域;1、第二单元“认识图形”;2
、第四单元“观察
物体”;(三)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本期我班有34名学生,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
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
。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
展,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个别学生
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
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
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
因此成绩不理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
br>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小数的认识,小数的加减法和乘除
法,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观察物体,游戏公平,认识方
程等教学内容。
(一)“数与代数”领域
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
和加减法”。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
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包括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法的
计算方法,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
题。
3、第五单元“小数除法”。包括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积商近似
值的方法,
培养估算意识,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
4、第七单元“认识方程”。包括
用字母可以表示数,认识方程,
等式的性质,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二)“空间与图形”领域
1、第二单元“认识图形”。梳理已学过的一些图形;三角形
分
类,各类三角形的特点;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三角形任意两边的
和大于第三边;进一步认
识平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设计简单的
图案。
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
。包括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图片及
其先后顺序;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第六单元“游戏公平”。初步体验
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
则的公平性,设计公平、简单的游戏规则。
(四)“综合应用”领域:本册教材在每一单
元中,都配有题材
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
外,还安
排了“数图形中的学问”“激情奥运”,“图形中的规律”
三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
(五)与复习:包括与复习(一)、与复习(二)、总复习。
1、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
解小
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
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
切联系。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除法的意义,经历探
索小数乘法
和除
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和的计算方法,了解在
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
值的方法,培养估算
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
单问题
。
3、使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初步了解方程、等式性
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4、通过分类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了
解梯形的特征;了解
各类三角形的特点;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
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
于第三边;会运
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5、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
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
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
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四则
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
问题。
6、通过实际观察,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景物,看<
br>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相应照片和先后顺序;能辨
认从观察点高低、远近拍摄到
的相应照片和先后顺序。
7、通过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能设计公平的简单游戏规则。
教学重点:小数的认识加减乘除计算;图形的分类。教学难点:
小数四则运算方法的掌握。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
体作用。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多创设学习情境,大胆放手让学<
br>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4.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
意识;注意加强数学与实
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
学
。
5.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6.加强个别辅导,特别是学困生的辅导,对他们要付出更多的
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努力提高他们
的成绩。
六、教学课时安排
1.“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
课时;2.“认识图形”:9课时;3.
“小数乘法”:10课时;4.“观察物体:4课时5.“小数
除法”:12
课时;6.“游戏公平”:2课时7.“认识方程”:10课时;8.总复习:
5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