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附进度表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幼儿园小班教师个人总结
2019年春学期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教学计划附进度表
两京一小
李精良
一、学生状况分析:
我们四年级二班有学生43人,男21人,女22人。学生中
自身素质比较强的占20%
,一般占50% ,较差的占20% 。
大部分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在新学期开始,首先要培养学生<
br>认真书写,用直尺打等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自觉学习的
意识,创造情景开拓
学生的视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努力达到消
灭低分率,发展合格率,提高优秀率。
二、教材知识系统及结构分析:
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
用字母表示数;乘法运算定律;角与三角形的认识;小数的
意
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统
计。
乘法运算定律是在前三年所学的
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概
括和提高。四、五、六、七单元系统地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
质,小数的
四则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培
养学生良好的小数四则计算能力。在三年级的基础上继续
学
习统计。
三、本册总的教学目的:
第1页共4页
1
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会根据条件写出用含有字母
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2、使学生理解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
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他们进行一些简便
运算。
4、培养学生能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5、学习统计,能制作简单的统计表。
6、使学生掌握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分析、列综合算式
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7、引导学生做好实践操作题。培养学生养成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第二、四、五、六、单元。
教学难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应用题。
三、 教学措施:
1、 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
2、
加强直观教学,多联系生活的实际,让生活走进数学
课堂,充分利用教具与电教教材,调动学生学的积极
性。
3、 加强素质教育,重视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耐心
帮助每一个学困生,不放
弃每一个学生。做到人人都学到有
价值的数学。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第2页共4页
5、整个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课堂中数学语言的培养。
5、
认真设计每一堂课,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6、
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慢慢适应新课程。
四、 教学进度
一单元用字母表示数: 2周
二单元乘法运算率:
2周
三单元角与三角形的认识: 2周
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周
五单元小数的加减法 3周
六单元小数的乘法
2周
七单元小数的除法 2周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
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
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
之师称
“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
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
主管县一级的
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
正”。“教授”“学
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
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
也称为“经
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
“院长、西席、讲席”
等。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
第3页共4页
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
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 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
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
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
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 一律称“训导”。于民间,
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
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
“院长、西席、讲席”等。八单元统计 1
周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
着素质教育的开展 ,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
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 又
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
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 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
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