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主婚人致词-就像造句
. .
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姓名
★数学考试应注意:
1、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
2、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如:“?” )
3、画图、连线时必须用尺子。
4、检查时,要注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3)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4)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5)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4)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5)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6)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4、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
(1)在
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
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
Word完美格式
. .
除法),后算(加、减法);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括号里面的算
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4、有关0的计算
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 a + 0 = a 0 + a = a
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 a - 0 = a
③一个数减去它本身,结果得零:
a - a = 0
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 a × 0 = 0 0 × a =
0
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 0 ÷ a = 0
⑥ 0不能做除数: a÷0
= (无意义)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
1、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2、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3、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1、加法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示:a+b=b+a
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示:(a+b) +c=a+(b+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65+93+35=93+(165+35)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a-b-c=a-(b+c)
3、乘法运算定律: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字母表示:a×b=b×a
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字母表示:(a×b) ×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25×78×8=78×(125×8)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
再把积相加。
Word完美格式
. .
字母表示:(a+b) ×c=a×c+b×c
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字母表示:a÷b÷c=a÷(b×c)
(5)特殊情况:新|课 |标|第
|一| 网
256—58+44 250÷8×4
=256+44—58 =250×4÷8
=300—58
=1000÷8
=242 =125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
表示。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
成(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
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
小数……
所以,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
(千
分)之几……
2、小数点前面的数叫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的数叫小数的(小数)
部分。
3、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又可以写
作0.1;小数点后面
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又可
以写作0.01;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是(千)
分位,千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又可以写作0.001……
如:20.375,十分位
上的3,表示3个(十分之一);百分位上的7,表示7
个(百分之一);千分位上的5,表示5个(千
分之一)。
4、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10个千分之一是1个百分之一,10个百分之一是1个十分之一,10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或10个0.001是1个
0.01
,10个0.01是1个0.1, 10个0.1是整数1……)
5、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
读法去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
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如:31.031,读作:三十一点零
三一
6、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
部分要依
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如:一百二十点零零九八,写作:120.0098
Word完美格式
. .
7、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小数的性质。
如:0.2= 0.20 = 0.200 =0.2000 =…… 1.05=1.050
=0.0500 =0.0500=……
8、小数大小的比较: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
大,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
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也相同,就比
较千分位……以此类推,直到
比出大小。
9、小数点的移动:
(1)小数点向右:
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
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相当
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
移动两位
,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移动三位,相
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
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0……
10、不同数量单位的数据之间的改写:
低级单位数 ÷
进率 = 高级单位数 高级单位数 × 进率 = 低级单位数
11、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12、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非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
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
数:改写时,只要在万位或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
”字
或“亿”字
第五单元:三角形
1、由三条线段围成(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图形叫三角形。如:
2、从三角形的一
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
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如: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Word完美格式
. .
5、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6、三角形按边分类
,可以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这两类(等边三角形
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7、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
o
。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
1、笔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2)从末位算起
,算加法时,哪一位
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3)<
br>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的小数点对齐。结果是小数的要依据小数的性质
进行化简。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1)没有括号,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得数是小数时,(末尾)的0要去掉。
4、一个整数与一个小数相加减时:①
先在整数的右边点上小数点;② 再添上
与另一个小数部分同样多个数的0;③
然后再按照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5、得数是小数时,(末尾)的0要去掉。
6、验算:注意横式上要写上答案,不要写成验算的结果。
①
用加法,把减数与差相加,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② 用减法,把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等于减数。
Word完美格式
. .
7、应用整数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在小数四则运算中,恰当地运用加法(交
8、简便运算方法:
(1)几个小数连加时,如果其中的两个小数的尾数相加能凑整,先把这
两个数
相加,可使计算简便;如:0.36+18.09+2.64+4.91
(2) 一个
数连续减去两个小数时,如果这两个小数相加的和能凑整,可以先把
两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里减去这
两个减数的和比较简便;如:13.2-5.73-4.27
(3) 一个数减去两个小数的和,当这
两个数中的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与被减数的
小数部分相同时,可以先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个数,然后再减去另
一个数,计算比
较简便。 如:18.63-(4.75+3.63)
(4)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如:3.65×42.6+3.65×57.4
(5)在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中,交换数据的位置,一定要带着它前面的符号。
如:4.95-2.67+1.05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1、把一个图形沿着
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我们
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
个图形的对称轴。
2、轴对称的性质: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
3、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4、利用平移,可以求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第八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1、求平均数的方法(平均数能清楚地表示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1)数据较少:移多补少法 (2)常用方法:先合后分计算:总数量÷份数=
平均数
2、复式条形统计图:
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以后就得到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要有图例。复式条形统计图有横向和纵向两种。复式条形统
计图是用两个单位长度表示
一个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
【特点】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优点】
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
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多少。
解决问题
一、租船问题
Word完美格式
. .
◆解答租船问题的方法:先假设、再调整。
共有32人,租小船每条24元,限乘4人;租大
船每条30元,限乘6人,
怎样比较哪种船的租金便宜
第一步:比较哪种船的租金便宜
小船:24÷4=6(元人)
大船:30÷6=5(元人)
经比较大船便宜。
第二步:全租大船
应租大船只数:32÷6=5(条)……2(人)
这2人还要租一条小船,那么总租金就为:5×30+24=174(元)
第三步:调整成全部坐满无空位并且人全部坐完
如租5大船和1条小船,小船没有坐满,还空
2人这时不是最省钱的,还可
再调整成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这时大小船刚好坐满。
租金为4×30+2×24=168(元)
答: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最省钱。
◆解决租船问题的策略:
(1)根据船的租金和限乘人数,先计算哪种船便宜。
(
2)再假设所有人都租便宜的船,如果调整成全部坐满无空位并且人全部坐完,
那么这种租法就是最省钱
的。新| 课 |标 |第 |一| 网
(3)调整,尽量做到两种船刚好坐满,这时是最省钱的。
二、鸡兔同笼问题
1、
鸡兔同笼属于假设问题,假设的和最后结果相反,假设全是鸡先求出的是兔,
假设全是兔先求出的是鸡。
2、“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假设法:
(1)
假设全是鸡,那么就有10×2=20只脚
(2) 这样与实际相差32-20=12只脚
(3) 当我们把一只鸡想成一只免就多想了4-2=2只脚
(4)
说明笼子里12÷2=6只鸡被多想了,就要把6只鸡转变成兔,所以
兔有6只
(5)
那么鸡应有10-6=4只
Word完美格式
. . 欢迎您的光临,Word文档下载后可修改编辑双击可删除页眉页脚谢谢!希望您提出您宝贵的意见,你的意
见是我进步的动力。赠语;
1、如果我们做与不做都会有人笑,如果做不好与做得好还会有人笑,那么我们索性就做得更好,来给人笑吧!
2、现在你不玩命的学,以后命玩你。、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知道胜者为王。、不要做金钱、权利的奴隶;应
学会做“金钱、权利”的主人。、什么时候离光明最近?那就是你觉得黑暗太黑的时候。、最值得欣赏的风景,是
自己奋斗的足迹。、压力不是有人比你努力,而是那些比你牛×几倍的人依然比你努力。
Word完美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