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表四年级下
华科自主招生-德州人事
教学计划表四年级下
凤翔小学二012 ~二013 学年 下 学期
四 年级 2 班 数学 教学计划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
1.理解小数的意义与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
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
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与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与理解加法
与乘法的运算
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
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
之与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与就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
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与数据进行数据变
化趋势的
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
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
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
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
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
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本册教
学总
要 求
本班学
四(2)班现有
学生47名。大部分学生思想积极进步、有理想、思想活跃、班级整体学习成绩优异,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生知识
的班纪班风,有自觉独立的学习习惯,上课能积极回答问题,行转来的3位同学学习态度较好
,适应一段时间应该没有问
现状分
题。但思维的灵活性有待于进一步培养,上课一小部分同学小话多,课堂纪律有待于加强。
析
单元教
学内 教 育 教 学 目 标
容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
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
与交流解决实际问
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与方
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
一些实际
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 学
重 点 教 学 难 点 单 元 知 识 要 点 教学方法及措施 单元课时 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整理同级运
算的顺序,教学并
整理含两级运算
的
顺序及含有小括号
的运算顺序、
1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于四则运算的感
受,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
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两步式题,并
发展学生的数感。
2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同时要为学生留
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
有关0的运算。
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主
有自主探索的空间。
3密切运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
并整理含两级运
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6课时
第1-2周
1、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
第二单
元
位置与
方向
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
使学生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
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使学生体会确定位
置在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确定位置的方
法。
使学生能根据方向与
距离确定物体的位
置,并能描述简单的
路线图。
1、 根据方向与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
根据方向与距离,在图上绘处物体的位置。
3、
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4、 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5、
注意创设活动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
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
增长,她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自主探索能力
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与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
供探究的空间,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
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
事物。在这个年级,学生的求知欲与好
奇心较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
索、独立思考。并且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
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
发表自己的意
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
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
索与思考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
平。
4课时 第3周
教学计划表四年级下
第三单
元运算
定律与
简便运
算
1、引导学生探索与理解加
法交换律、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
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
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
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探索与理
解加法交换律、结
合律,乘法交换律、
结合律与分配律,
能运用运算定律进
行一些简便计算。
培养学生根据
具体情况,选择算法
的意
识与能力,发展
思维的灵活性。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就是加法、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
br>律,乘法对于加法的分配律,以及这五条运算定律的一
些比较简单的运用。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
用。
3、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
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13 第4-6周
第四单
元小数
的意义
与性质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
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与小数点位置移动
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与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
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
舍五入法”
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
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
小
数。
使学生理解小数的
意义,认识小数的计
数单位,会读、写小
数,会比较小数的大
小。
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
质与小数点位置移动
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
规律。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
大小比较、生活中的小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
移。
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
2、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促进知识的迁
14 第7-9周
第五单
元三角
形
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
意两
边之与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与
就是180°。
2、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
形、钝
角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
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与区别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
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
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4、使学
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
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提高观察能力与
动手操作能力。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计算的算理并
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
合运算。
1.准确把握本册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目标。 <
br>使学生认识
锐角三角形、直角
三角形、钝角三角
形与等腰三角形、
等边
三角形,知道这
些三角形的特点并
能够辨认与区别它
们。
2、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取知识。
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
特性,知道三角
形任意
两边之与大于第三边
以及三角形的内角与
就是180°。
本
单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两边
之与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与
就
是180°及图形的拼组。
3、促进教学中的数学交流。
4、注重教具、学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教学的直
观性。
6
第10-11周
第六单
元
小数的
加法与
减法
2.使学
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
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
计算,进一步发
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
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
计算能力的自
觉性。
让学生自主探索小
数加、减法的计算
方法,理解计算的
算
理并能正确地进行
加、减及混合运算。
使学生理解整
数运算定律
对于小数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
同样适用,并会运用
整数
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
数的简便计算,进一
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1.选择近期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的活动来学习小数加
减法。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数加减法知识。
3.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4.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的良好习惯。现象不断发问的良好习惯。
6 第12-13周
教学计划表四年级下
第七单
元统计
1.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
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与作用。
2.让
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瞧
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
题,从统计图中发现
数学问题。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
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
注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
解决生活中较简单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认识
单式折线统计图,
会瞧折线统计图,
并能根据统计图回
答简单的
问题,从
统计图中发现数学
问题。
本单元内容安排如下表:
通过
对数据的
简单分析,使学生进
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
中的意义与作用。
1.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
2.进一步认识统计的现实意义。
3.把握好教学要求。
与前面的教学要求一样,我们不要求学生会绘制完整
的折线统
计图,只要能根据数据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并描述、
分析数据就可以了。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绘制,但并
不对
此作统一要求。
4 第14周
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
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
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就是实际生活中应
用比
较广泛的数学思想方法。植树问题通常就是指沿着一
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
平均分成若干
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
成的段数(间隔数)与
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公路两旁安
装路灯、花
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等等,它们中都隐
藏着总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就把这类问
题统称为植树问题。
适当把握教学要求。本单元就就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简
单事例
,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与它在解决实
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时,应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
生在
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逐步发现隐含于不同的情形中
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
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但就是,也要注意不要对例题进行
过多的变
式、提高问题的难度,造成教学要求过高。
第八单
元
数学广
角
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
用,尝试
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
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通过
生活中的事例,初
步体会解决植树问
题的思想方法。
<
br>初步培养学生
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
律、找出解决问题的
有效方法的能力。
4课时 第15周
1.“小数的认识”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小
数的认识”就是在三年级下学期学
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小数的意
义与性质。
小数的认识与整数的认识一样,重点仍然
就是让学生从数概念的若干方面去掌握,包括小数的
意
义、读法、写法、比较大小等。此外,小数的性质,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求小数的近似数等
也就是这部分内容的复习重点。从整数到小数,就是
数系的一种扩展,整数与小数之间有着内在
的联系,如
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其实与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就
是相通的,用“四舍五入”法求小
数的近似数也与求整
数的近似数方法类似,复习时要注意让学生用迁移类
推的方法进行学习。但
小数又有着与整数不同的特
点,如在小数、整数末尾添上或去掉“0”,其结果就是完
全不同的
,复习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对比,达到巩固知
识的目的。
2.“四则运算与运算定律”的复习。
由于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在计算方<
br>法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教材安排了让学生比较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的复习
题,旨在使学生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比较熟
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此外
,教材还注意复习
验算方法,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策略进行验算,进一步
培养检验的习惯。接下
来,着重复习四则运算,因为四
则运算的法则对于整数与小数同样适用,因此教材上
把整数与小
数的四则运算加以整合,集中复习,也便于
学生更好地理解两者的联系。最后,着重复习加法与
乘法的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计
算的能力。
1.复习“小数的认识”时,
可以借助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先
复习小数的意义、读法、写法,小数的计数单位等基本内容,
再
通过类似于总复习第1题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巩固有关概
念。然后复习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
数点移动引
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求小数的近似数等内容,再完成总复习
第2题。在复习时需要注
意几个问题:(1)要注意小数意义
的复习,即小数表示的就是什么样的分数,小数各数位上的
数的含义等。这些知识就是后面学习小数相关知识的基础。
(2)由于小数的产生经常与测量活动、单位
换算等实际需要
相联系,因此在复习时也可以尽量结合不同单位的数量之
间的互化(这种单位名
称之间往往也就是十进的关系)等练
习形式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3)由于小数在生活中应用
广泛,复习时也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小数与现实生活的紧
密联系。
2.复习“四则运算与运
算定律”时,可以先复习小数的加
减法,完成总复习第3、4题,使学生通过小数加减法与整数
加减法的比较进一步明确两者的内在联系,如相同数位对
齐,进位、退位的原理相同,等等,并进一步培
养检验的意识
与习惯,巩固验算的方法。接下来,结合整、小数混合运算,
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的
法则,完成总复习第5题。复习时,不
仅要强调要认真、细心地审题,根据式题的特点来确定混合
第九单
元
总复习
重点仍然就
是让学生从数概念
的若
干方面去掌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握,包括小数的意
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与复习,进
一步巩固数概义、读法、写法、
念,提高计算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比较大小等。着重
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复习四则运算,习
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
标。
加法与乘法的运算
定律与简便计算,
让学生体会折线统
计图的
特殊功能,
通过总复习,使
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
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与
复习,进一步巩固数
概念,提高计算能力
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空间观念、统计<
br>观念,获得自身数学
能力提高的成功体
验,全面达到本学期
规定的教学目标。<
br>
4课时 第16周
教学计划表四年级下
3.“空间与图形”的复习。
本册教材涉及“空间与图形”的一共有两部分内容:位
置与方向,三角形。其中,本学期的位置与方向就是方
位知识的第二学段内容(三年级下册已经学过东、
南、
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八个基本的方位)。
事实上,这部分内容也可以瞧作就
是中学数学中“极
坐标”的雏形,要在一个平面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
种方法就是利用直角坐
标系中的两个坐标来确定,另
一种方法就是利用方向(角度)与该点到原点的距离来
确定,这就
就是极坐标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思想与本册
中“位置与方向”的内容就是有共通之处的。对于三角
形,重点就是复习所学的几种不同三角形的特征,巩固
不同三角形的联系与区别。
4.“统计”的复习。
“统计”在本册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就是单式折线统计
图。复习
的重点就是让学生体会这种统计图的特殊功
能,在折线统计图中,既可以瞧出每个统计数据的绝对
数值,也可以瞧出数据变化的整体趋势。除此之外,让
学生学会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根据统计图中的
信息
开放性地提出问题,也就是这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
运算的顺序,还要注意把口算、笔算
、用计算器计算结合起
来全面复习,使学生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与速度。最后,结合
总复习第6题
,复习运算定律,可以先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再
用字母表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把这部分内容整
理
成一个表格,便于学生进一步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接下来,可以结合具体的练习题复
习学过的几种常用的简
便运算的方法,并让学生说明进行简便运算时运用了哪些
运算定律。 <
br>3.复习“空间与图形”时,先复习位置与方向,可以把以前
所学的方位知识与本册内容整合起来
,画一个简易的方位
图(见下图),
进行整理。复习本册内容时,要注意使学生明
确以下几个事
实:(1)要说出平面上某个点的确切位置,首先要确定一个
参照点,参照点不同
,该点的位置描述也就是不同的;(2)要
描述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除了要明确该点与参照点的方向关系,还要明确该点到参照点的距离,两者缺一不可。在
此基础上,完成总复习第7题,并鼓励学
生提出更多的数学
问题,旨在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
思维的开放性。例
如,可以让学生思考同一个点的位置用不
同的方式描述时有什么关系,如“北偏东30度就就是东偏北多少度?”接下来,复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可以先让学
生说说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与三个内角的关
系,再完成总复
习第8题,并注意让学生从更高的层次把握不同三角形的关
系,如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着重从边的
特征分类,等边三角形就是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而锐角
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着重从角的特征分类。
4.复习“统计”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
说折线统计图与条
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与区别,然后再结合总复习第9题让学
生分析数据,根据
统计图开放性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还
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讨论统计图传达的其她社会信息,如本
题中随着时代的变化,出生人口数呈现什么趋势,出现这种
趋势的原因就是什么,进而体会统计在社会
生活中的功能。
教学计划表四年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