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教案
渭南师范学院招生网-客房服务员培训计划
427《统计》单元教学计划(第一稿)
旭景小学四年级备课组 吴跃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1、学生已掌握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
2、学生已学会用单式和复式统计
表和单式复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根据某时间段分析某事物的变化规律。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认识单式折线统计
图,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
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
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较简单的数学问题。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1、收集、整理、描述、
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
2、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
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
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
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
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
3、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
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
了统计的观念。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
特。
2、根据折线的起伏变
化对数据进行简单的
分析。
3、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1、复式折线统计图
2、扇形统计图
统计
绘制折线统计图
认识折线统计图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绘制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会看折线统计图,会根据统计表绘制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5节
计划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课时
1、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
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
生活中应用,体会数学与
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认识折线统计图
2、认识折线统计
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
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合作意识和
实践能力。
1、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
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绘制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
培养动手能力。
1、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练习课
2、能熟练绘制折线统计图,根据数据进行合理
分析、科学预测。
单元测试
测试情况反馈
检测本单元的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
合
计
八、各课时教学设计
1
1
5
1
1
1
日期
授课
备注
第1节
《认识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
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体会数学
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认识折线统计图的
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合作意识
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
2. 教学难点: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
四、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
【口算】
25×7×4=
25×36= 92+88+12= 462-83-117=
1.63×10= 0.8÷10=
0.259×100= 29.4÷100=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
水果店运来苹果、香蕉各8箱。苹果每箱25千克,香蕉每箱18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二) 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1998~20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
年份
人数(万人)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是一幅“1998~20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
技发展人数统计表”,你们能根据相关数据制成
条形统计图吗?
二、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
学生根据数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
2、小组交流作品,复习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制作步骤、特点”。
1998
3
1999
4
2000
6
2001
8
2002
8
2003
10
A、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三、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师演示“1998~20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折线统计图”,学生观察。
师:这个统计图是怎样完成的?
师和生一起分析折线统计图,教师演示其中的一个数据的画法
,让生知道是这张统计图是如何画
的。
师:你们对比这两个统计图,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2、认识折线统计图,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
引导学生观察参加科技发展人数的变化
情况,并谈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并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小结】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相同点: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不同点:条形
统计图是用
直条的长度表示数量的大小,而折线统计图是用点的位置的高低来表示数量的大小。
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看出数量的
增减变
化。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完成书中P109的问题解答。
2、完成书中P111的做一做。
【提高练习】
3、完成书中P112的第1题。
【拓展练习】
4、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填空。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看出数量的(
),而且可以看出数量的(
2、看图解答问题。
)。
第2节 《绘制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2、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
2.
教学难点:正确绘制折线统计图。
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
四、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
【口算】
125×37×4= 25×88=
45×99+45= 612-88-12=
25.3×1000=
30÷1000= 2.6÷100= 7.5×100=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
学校教学楼共有4层,每层有5间课室,每间教室安6盏灯。一
共需要多少盏灯?(用两种方法
解答)
(二) 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1、学生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
教师可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
教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适时指导个别学生。
2、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
A、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解决以下问题:
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3、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推测:小明身高的发展趋势。
【小结】: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第一步根据数量的多少在相应的竖轴上点上小圆点。
第二步在画好的点旁标上数据。
第三步把画好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
第四步检查一下整个统计图是否完整。
顺口溜:一点,二标,三连线,第四完整是关键。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P112的第2题;
2、
【提高练习】
3、
【拓展练习】
4、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