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地球一小时倡议书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直角的基础上会判断锐角和钝角。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使学生更清晰地把握锐角和钝角的本质属
性。并将画角和锐角、钝角以及
比较角大大小等知识相互关联起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动
手操作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学生
的创造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生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数学交流。
2.在数学活动中,使学生充分体现生活数学、快乐数学。
三、教学重点
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区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四、教学难点
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区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并能初步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在方格纸上移物品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感知位置变化,形成平移距离的正确概念
,
正确识别平移的方格数。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平
移、旋转现象,会初步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平
移后的图形。
四、教学难点
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的距离。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万以内数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会数1000以内的数,会读数、写数,理解数的组成。
2.使学生能大致估出1000以内物品的数量,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计算单位“千”,知道每两个相邻的计算单位之间都是十进的关系;并让
学
生在现实素材中,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感受大数的意义。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
心
。
2.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数1000以内的数,会读数、写数,理解数的组成。
三、教学难点
1.将1000与它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建立起联系,建立数感。
2.中间有“0”的千以内数的读写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P73—74例4和例5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借助计数器认识万以内数的读法,能正确
读出万以内的数,尤其是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
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2.会正确地读数来交流信息,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并联系实际等活动,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初步认
识计数单位“万”,
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
人交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
心。
2.通过与伙伴的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会数万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
四、教学难点
掌握数位顺序表。
【第三课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P81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
2.经历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探索问题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从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
采
用多种方法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充分讨论,注意算法的优化。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会数学计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
决
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能利用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口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克和千克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 P85~87页。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
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
千克=1000克;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
=10
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重点
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四、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91~93页。“做一做”以及练习十九1、2、5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充分利用情景图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通过例1的学习,使
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
两位数(和在100以内)。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总结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对情景图的观察、分析、思考、交流等过程,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四、教学难点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第二课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练习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94~95页。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继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于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运算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
四、教学准备
练习十九第3题和第8题的主
【第三课时】几百几十的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
课本96页例3,“做一做”第1、2题中加法,练习二十第1、2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在经历算法研
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类推和迁移的
思维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充分利用情景图上的素材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勤俭节约的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情景图引导学生学会几百几十加、减几十的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1.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
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第四课时】加、减法的估算
一、教学内容
加、减法估算(教材第98页例5,练习二十第5—7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使学生能够综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2.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使学生能够综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1.在具体的情站境中,掌握加减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四、教学难点
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统计
使学生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调查、收集和整理的过程,感受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自己熟悉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
掌握统计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统计。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会正确分析复式统计表中的有关数据,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第二课时】认识条形统计图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体验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
据
。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 1 格表示 5
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
简单的预测。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动态统计数据的收集过程,学会统计数据的方法,初步体验数据整理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理解以一当五,能正确绘制统计图。
三、教学难点
动态数据的统计方法。
第一课时 图形的变化规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活动中发现图形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
道生活中的事物有规律的排列
隐含着数学知识。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排列的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自主 创造出更美的有规律的排列。
第二课时 数列的变化规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操作、猜测、实践、验证等活动使学生逐步体验、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在猜测、实验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并发现等差数列的规律,能初步运用规律。
2.教学难点:认识并发现等差数列的规律,能初步运用规律。
第一课时
表内除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的复
习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
进行除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对口诀、填一填、小小设计师等活动,巩固除法的意义;通过比一比等活
动提高计算的熟练程
度和准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学习数学
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复习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2.教学难点:综合运用乘除法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各个知识点,对读、写、组成、比较等各知识点
有
个系统的回忆和练习。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估计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
2.教学难点: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
第三课时 万以内的加、减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养成认真计算、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在计算过程中培养估算
意识,能用所学知识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四课时 克和千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
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会
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确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通过实践活动,掌
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
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
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复习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
择
正确的单位。
第五课时 图形与变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什么是直角、锐角、钝角,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使学
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
平移后的图形,并能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火眼金睛、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进一步理解什么直角、锐角、钝角,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习惯。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
2.教学难点:体验“平移”、“旋转”,结合实际对图形的变换进行正确描述。
2.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1千克和1克的概念,估计出一些物品大约有多重。
第六课时 解决问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解决问题,使学生能正确分析应
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弄清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确定先算
什么,再算什么,并会列综合算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归类整理,使学生掌握各类题目的解决方法,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意义及作用。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
2.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正确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